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竹节人吴雨来教学设计

栏目: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这是竹节人吴雨来教学设计,是优秀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竹节人吴雨来教学设计

竹节人吴雨来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习“豁、凛”等16个生字,随文读准20个难认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阅读策略,完成玩具制作指南,并体会竹节人带来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预学交流,明确学习要求和起点

1.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课题是《竹节人》

师: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天的课文和平时的精读课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打开课文,看看课的前面的内容和课的后面的内容找一找。谁来说一说?

二、关注导语,明确学习任务

1.发现课文前导语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段话,这段话告诉我们阅读这篇课文的什么?——任务

2.理解任务

这三个任务我们应该怎么来理解呢?任务一是让我们干什么,谁来说一说。

任务一:写做法和玩法

任务二:体会竹节人给人带来的乐趣,这里的传统玩具是指什么?

任务三:这里的“老师”是哪里的老师呢?

3.从课前的导语中我们了解了这三个任务,你还知道了什么?读读前半部分。

——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

三、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1.是的,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就不同,采取阅读方法也不同,这就是有目的的阅读,是一种阅读的策略,今天我们就用这种阅读策略来完成这三个任务。

2.联系课后任务栏

课后有三位同学也交流了他们的读法,来看屏幕,再自由读一读,想一想他们是怎么读的?我们该怎么读?

4.小组讨论,选择读法。

读完了以后肯定会有所启发,课前小组已经选择了想要完成的任务,现在你们打算如何完成任务呢?在小组内讨论讨论,交流一下,完成学习单。

5.汇报交流

讨论好了吗?该怎么来完成这三个任务呢?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有目的,有方法,相信他们有了这样的策略之后,肯定会非常成功的完成任务)

刚才同学们交流了阅读方法,大家有没有发现?要完成这三个任务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这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

总结方法:浏览全文(略读)——选择内容——细读分析

刚才我们快速阅读浏览了全篇文章,选择了完成任务所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细读来完成这三个任务。

三、完成任务单,体验阅读方法的选择过程

在正式完成任务之前,我们先想一想,你看,三个任务是不同的,等会咱们汇报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汇报呢?汇报的方式是不是也可以有所不同呢?

1.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这三个任务,这有三个任务单,请同学们对照任务单上的提示,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开始吧!你在完成阅读任务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用到了哪些阅读方法?

2.小组汇报交流

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来分享一下刚才的学习成果。哪个小组先来。

(1)成果展示

任务一:请两个小组上前展示。

(2)评价提升,从选择内容到细读提炼

有没有补充,其他同学呢?

听了他们的介绍,现在你们会不会做竹节人了?他们的任务完成的非常成功,那么我来采访一下,你们在写这个指南的时候,用了什么阅读方法?

提取关键信息。

任务二:

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竹节人已经很少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想不想瞧一瞧竹节人是怎么玩的?

这么有意思的竹节人给大家带来了哪些乐趣呢?

任务二,哪个小组来汇报

组内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其他同学有没有要补充的?还有哪些乐趣。

刚才老师听到了他们用的最多的一个方法,是什么阅读方法?

抓住关键词句

四、总结课堂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围绕本课的三个阅读任务,关注了《竹节人》这篇课文里面不同的内容,用了不同的阅读方法,尝试了有目的的阅读,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可以用上这样的策略进行阅读,下节课我们再来讲讲老师的故事。

【板书设计】

9竹节人

做 、玩 说 浏览全文 提取关键信息

乐趣 品、读 选择内容

故事 讲 细读分析 圈画关键词句

竹节人吴雨来教学设计第2篇

【教材分析】

《竹节人》所在单元为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属于阅读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这是教材编写上的历史性突破,承袭了前面“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这三个阅读策略单元。单元导语是著名作家杨绛的一则名言: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强调了读书要有一定的目的,由浅入深,慢慢琢磨,必能达到一定的造诣。 《竹节人》是一篇散文,共29个自然段,以回忆性的文笔通过对“做竹节人,斗竹节人”的过程与感受描写,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眷恋。特别是通过孩童眼睛描述了老师也加入斗竹节人这一童年趣事,将斗竹节人的乐与趣推向了高潮,让读者欲罢不能,进而产生强烈的继承情感与动手制作的冲动,有效体现出“通过事物表达自己真实情感”这一要素。作为阅读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第一课,《竹节人》在课前导读中直接给了三个阅读任务,分别为“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关注内容,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豁、凛”等16个生字,随文读准20个难认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有目的地阅读,完成三个阅读任务。

3.在阅读中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语文学习要素。

【重点、难点】

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书交流导入

1.读书交流:最近班级都在读什么书?对书中什么内容感兴趣?是怎么读的?

2.认识策略:围绕感兴趣的内容,选择台适的阅读方法去阅读,是一种阅读策略——有目的地阅读。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用这个阅读策略来读《竹节人》这篇课文。

4.猜一猜课文写什么?

二、初读课文,形成任务

1.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1)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指导:

出示 [课件]

生字:豁 凛 疙 瘩 卡 棍 悟 裁 筹 橡 雕 磕 跺 颓 沮 趴

①谁能说一说自己识记生字字音字形的好方法?

②教师评价,重点指导:

凛:左面两点水,右面是“禀”,不要把“禀”写得太长。

疙瘩:都是病字旁,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连绵词。

裁:读cái,注意与“栽”区分开。

筹: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一个“寿”字。出示: [课件]

风靡 嵌入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鏖战 沮丧 悻悻

①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词语的,结合课文说出词语的意思。

②教师指名说词语的意思。

③评价,指导:

出示 [课件]

风靡:形容事物很风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

嵌入:紧紧地埋入。课文中指鞋线紧紧地拉进桌上的裂缝里。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技高一筹:技艺比别人高出一截。

塵战:激烈的战斗。

沮丧:灰心,失望。

悻悻:形容怨恨愤怒失落的样子。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课文围绕竹节人写了哪些内容?

(1) 根据课文,完成屏幕上的练习题。出示: [课件]

1.根据下列划分标准,写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表示)

1_2 3_7 8_19 20_29

学生汇报完成情况,教师指导。

课文主要叙述了四部分内容:

1-2迷上竹节人

3—7制作竹节人

8—19斗竹节人的乐趣

20-29老师也喜欢斗竹节人

3.形成任务:同学们对课文的哪些内容感兴趣?(学生可能因为自己的兴趣点不一样,所以印象最深的部分也会不一样。有的同学对制作竹节人这一部分印象最深,可能他们也想着自己动手做这种玩具呢!有的同学对斗竹节人部分印象最深,因为他们体会到了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还有的对老师玩竹节人这种玩具一部分印象最深,他们喜欢这个故事,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能激情呢!)

读一读课文导语的内容,明确本节课要完成的三个任务:

出示 [课件]

A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B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C讲一个关于老师的故事。

三、选读课文,完成任务

1.交流方法:要完成第二个任务,我们该怎么读?

出示: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的句子,读一读,把体会到的乐趣简要地写一写。

2.自主阅读: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进行自主阅读,完成第二个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

出示交流要求:出示 [课件]

(1)我关注的内容是( )竹节人,最感兴趣的是第( )自然段(读有关句子),我体会到的乐趣是( )。

(2)对这个内容,我要补充!我体会到的乐趣是( )。

4.汇报交流

预设一:做竹节人的乐趣

(1)交流做竹节人的内容,体会其中的乐趣。

(2)相互补充交流。

预设二:玩竹节人的乐趣

(1)交流玩竹节人的内容,体会其中的乐趣。(玩竹节人虽然简单,但让人乐此不疲,其乐无穷)

(2)相互补充交流,体会朗读。

预设三:创新玩竹节人乐趣

(1)读读这几个自然段,说说自己体会到的乐趣。

(2)相互补充,体会朗读。

5.教师小结:这个任务的学习,我们是先快速浏览了全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体会的。竹节人让“我们”体会到了自己制作玩具的乐趣,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做好衔接

1.《竹节人》一课从记叙的内容上看,可以分成四个部分。这四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2迷上竹节人;3—7制作竹节人;8—19斗竹节人的乐趣;20-29老师也喜欢斗竹节人。)

2.本节课要完成的三个任务是什么?

3.我们用什么方法学习了第二个任务?

二、自主选择,完成任务

1.选择任务:上节课我们完成了任务二,还有两个任务需要我们去完成。那么,怎样完成这两个任务呢?我们来看看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样交流的,读一读。

出示 [课件]:

为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个任务,可以先快速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读。

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可以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故事的起因、 经过、结果。

2.交流方法:你想完成哪个任务?打算怎么读?

3.自主学习:为了帮助同学们完成任务,老师给同学们设计了表格,填一-填,做一做。

出示 [课件]

三、交流分享

1.谁愿意做竹节人的传承人,向大家来介绍竹节人制作指南?是怎么完成的?学生交流补充。

出示 [课件]:

2.老师与竹节人有怎样的故事呢?学生交流补充。

出示 [课件]:

3随着时代的发展,竹节人在材料和做法上也有了改进,我们一起看看竹节人制作的图片。

4.我们都可以做竹节人传承人,课后试着做一个竹节人。

四、谈收获,总结阅读方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阅读方法?

2.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向我们介绍了阅读文章的方法:阅读任务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但不论带着哪一个任务来阅读,都应该这样做:首先认真审题,找出任务中的关键词;然后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关内容;最后细读相关内容,归纳出答案。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能用到我们学的这些阅读方法。

【板书设计】

9 竹节人

认真审题,找关键词

浏览课文,找相关内容

细读内容,归纳答案

竹节人吴雨来教学设计第3篇

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豁、凛”等15个生字,理解“威风凛凛、别出心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带给人们的无限乐趣,读懂“我”因为玩竹节人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

3.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教学

重点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归纳文段的大意。

教学

难点 学习根据阅读目的,确定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3.梳理文章结构。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谈玩具导入新课

1.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你的玩具是什么材料的,什么构造的?怎么玩?

(学生说,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2.看来同学们的玩具真不少,也都挺会玩的,有的同学能把一件玩具玩出很多的花样,真是动脑筋的孩子。

3.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件玩具,(板书:竹节人)【课件2】请同学们大声读出来,什么玩具呀?(学生大声读课题)你见过这种玩具吗?玩过这样的玩具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种玩具。

以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话题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会在短时间内集中在课堂上。同时,由玩具话题到竹节人,很自然地导入,水到渠成。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1)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指导:

出示:【课件3】

生字:豁 凛 疙 瘩 棍 悟 裁 筹 橡 雕 跺 颓 沮 趴 屉

①谁能说一说自己识记生字字音字形的好方法?

②教师评价,重点指导:

凛:左面两点水,右面是“禀”,不要把“禀”写得太长。

疙瘩:都是“疒”旁,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连绵词。

裁:读cái,注意与“栽”区分开。

筹: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一个“寿”字。

出示:【课件4】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鏖战 沮丧 悻悻

①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词语的,结合课文说出词语的意思。

②教师指名说词语的意思。

③评价,指导:

出示:【课件5】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技高一筹:技艺比别人高出一截。

鏖战:激烈的战斗。

沮丧:灰心,失望。

悻悻:形容怨恨愤怒失落的样子。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课文围绕竹节人写了哪些内容?

(1)根据课文,完成屏幕上的练习题。

出示:【课件6】

1.根据下列划分标准,写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表示)

① — ④ ⑤—○19

○20—○29

2.课文中哪一部分内容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学生汇报完成情况,教师指导:

A.课文主要叙述了三部分内容

①—④制作竹节人

⑤—○19斗竹节人

○20—○29老师也喜欢斗竹节人

B.学生可能因为自己的兴趣点不一样,所以印象最深的部分也会不一样。有的同学对制作竹节人这一部分印象最深,可能他们也想着自己动手做这种玩具呢!有的同学对斗竹节人部分印象最深,因为他们体会到了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还有的对老师玩竹节人这种玩具一部分印象最深,他们喜欢这个故事,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能激情呢!

竹节人吴雨来教学设计第4篇

教材分析:

《竹节人》是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竹节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迷上了斗竹节人的游戏,在文中,作者既写了做竹节人的方法,又介绍了斗竹节人的玩法,尤其回忆了上课时偷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后没收了竹节人,我和同桌想从老师那里拿回竹节人,结果却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这篇课文妙趣纵横,极富乐趣,语言诙谐幽默,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

2.在文本的学习过程中,领悟作者介绍游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从作者的描述中,体会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恋。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题

1、谈话导入:童年,是一个人最美好的记忆。陪伴我们童年的玩具有哪些呢?你对这些玩具熟悉吗?(师出示玩具图片)而一位叫范锡林的作家,他小的时候家里穷,家里没钱给他买玩具,他就和小伙伴自己动手做玩具,他做的玩具叫竹节人,作者是怎样玩竹节人的,围绕着这个竹节人又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竹节人》。

师板书课题:竹节人

生齐读课题。

2、介绍作者。

师:先听老师介绍一下作者范锡林,范锡林笔名雪凌,江苏靖江人。1968年,赴靖江市靖南村插队务农,后历任靖江团结中学教师,靖江中学教师,靖江市文联副主席,专业作家。作者的武侠小说独树一帜,独创一格,十分有新意。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少年传奇小说和童话作品的创作,并有“范锡林少年大传奇系列”出版。

3、师动情述说:作者的童年虽然没有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精美的玩具,但自制的竹节人却给了作者无限的乐趣,竹节人是作者美好的回忆,甜美的情结。那竹节人是怎么做的?又是怎样玩的?作者围绕竹节人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个究竟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玩具引入课文,既调动学生积累的资源储备,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围绕题目作者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既易于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又最快地触摸到文本的核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生词掌握情况。

出示词语:蹲风靡俨然破绽颓然沮丧前功尽弃挖空心思叱咤风云别出心裁技高一筹弄巧成拙作鸟兽散虎视眈眈津津有味忘乎所以心满意足化为乌有

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3、梳理全文结构。

思考:阅读课文,说说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1-2):写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都是自己做玩具,有一段时间,我们迷上了斗竹节人。

第二部分(3—17):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以及玩法,突出了斗竹节人给“我”的童年带来的快乐。

第三部分(18-29):写“我”上课时偷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后没收了竹节人,下课后,“我”和同桌在办公室外竟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回答。

师展示:《竹节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迷上了斗竹节人的游戏,在文中,作者既写了做竹节人的方法,又介绍了斗竹节人的玩法,尤其回忆了上课时偷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后没收了竹节人,我和同桌想从老师那里拿回竹节人,结果却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安排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教师适时检查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适时点拨,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的热情。此外,教师在读后梳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分段及概括段意。

三、精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请学生大声读课文第1至2自然段,想想:从第一部分里,能知道哪些信息?

2、学生汇报:第一部分直接点题,揭示“我”小时候有一段时间迷上了斗竹节人。

3、思考:这样的开头有什么好处呢?

生:这样的开头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了下文。

师过渡:那竹节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又是怎样做的呢?斗竹节人的游戏又是怎样玩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二部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文本的阅读兴趣,在问题的牵引下,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又巧妙地引出下文的教学。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第3~17自然段,想一想,课文是怎样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的呢?

指名回答问题。

出示课文片段:把毛笔竹竿锯成寸把长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课件展示竹节人的图片,再指名读这一段。

2、出示: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儿则生意特别好。

请学生交流读书体会,说说这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指名回答。(言外之意是“我”瞒着妈妈把毛笔都用来做竹节人了,不仅仅是“我”,其他小伙伴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卖毛笔的老头儿生意特别好。)

相关文章

《宽容让生活更美好》

《竹节人教学设计优秀板书》

《花之歌教案详案》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