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教学目标
栏目: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这是卜算子咏梅教学目标,是优秀的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这两名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
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卜算子咏梅教学目标第 2 篇与苏轼一起体验孤独,学会成长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学设计
青水九年制学校 赵晨晨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词作,初步感知内容。
2、通过品词炼字,体会作者的情感。
3、联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心境的变化,感受作者乐观豁达的胸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品词炼字,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联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心境的变化,感受作者乐观豁达的胸怀。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朗读感知内容,以读带品,以读促品。
2、讲授法。在学生不理解或偏颇处,进行讲解或纠偏。
3、讨论法。在充分的自足学习基础上合作探究,体会词作的情感及其变化。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林语堂说:“孤独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蓬下,细犬逐蝶深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却都与你无关,这就叫孤独。”今天,我们走进《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起去感受旷达词人苏轼的孤独。
(二)解题
结合注释一,看看题目,你能从中读出哪些信息?
【预设】“黄州”“定慧院”交代地点;
“寓居”此处意为“寄居他乡的官员”
词牌名——卜算子
题目——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三)感知
朗读词作,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你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请用“通过这幅画,我看到了 ”的句式回答。
【预设】通过这幅画,我们看到了夜色苍茫,冷月残辉,幽人独行,孤鸿缥缈;通过这幅画,我们看到了孤鸿惊悸起飞,频频回头,心怀幽恨,捡尽寒枝却又独宿荒冷沙洲。
(四)品读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两次,你还能读出什么感情?要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提示:
读上阙,读出凄清、孤寂的感觉。
第三句要读出问句的语气“谁见幽人独往来?”;幽人在月夜独自徘徊,词人在慢慢地走,我们也要慢慢地读,再读第四句“缥缈孤鸿影”
【预设】
下阙:词语:惊起—害怕;恨—幽恨;不肯—坚守;
无人省—无奈、孤独;寒枝、沙洲
情感:幽恨孤独、孤高自许
【小结】通过品析词句,我们体会了词人丰富而细腻的情感,这首词对月夜景物的描写,营造出凄清孤寂的氛围,词人以幽人自称,以孤鸿为喻,表现出幽恨孤独而又孤高自许的情感。
(五)联读
苏轼惨遭贬谪,他是否就此沉沦?回顾《记承天寺夜游》,依旧在被贬之地黄州,苏轼的心境有何变化?你是如何看待?
(请同学们浏览这篇短文,注意情感起伏。欣喜—失望—高兴—自嘲。齐读。)
【背景链接】
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
被贬黄州。元丰三年,苏轼被贬黄州,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讯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元丰五年,他写下《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初至黄州,一家二十多口人生活有问题,内心深处幽独与寂寞借物(孤鸿)来表达。
(请同学们浏览这篇短文,注意情感起伏。欣喜—失望—高兴—自嘲)
【小结】没有谁的人生能一帆风顺,每一场暴风雨都是一种修炼,一种成长。多少次艰辛的求索,多少次噙泪的跌倒与爬起,都如同花开花落一般,为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基础。愿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轮熠熠生辉的圆月,不惧孤独,追梦前行。
推荐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附:板书设计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孤独幽恨——乐观豁达
卜算子咏梅教学目标第 3 篇教学目标:
学习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判断下面的诗句写的是什么?
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于谦
2、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 王安石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竹石 郑板桥
4、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菊 黄巢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咏柳 贺知章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咏物诗,了解一下咏物诗的特点,以及如何来鉴赏咏物诗。
二 朗读理解卜算子咏梅
1、写作背景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南宋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小李白”之称。他一生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几度被朝廷任用,又极度被罢官。这首词正是这种政治环境下的明志之作.
2、译文:在驿站的外面,在断桥的旁边,无人过问的梅花寂寞地舒展花瓣,黄昏时候你已经受不起孤独与忧愁,哪里还能在忍受狂风暴雨的摧残?你无意苦苦争夺在春天里争妍斗艳,你任凭百紫千红去妒忌恨怨,即使凋谢后被踏成泥土,碾做尘埃,沁人心脾的幽香却永远不会消散。
三、鉴赏诗歌
1、作品描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
寂寞无主、风雨摧残、群芳嫉妒、不屑争春、清香如故
2、这些特点表明了词人怎样的内在品性?
凄苦困厄的处境——-坚忍不屈的品格
洁身自好、坚守高尚的品格
3、梅花在词中象征着什么?诗人的人格。
4、在咏物诗中,咏物是诗的内容,比兴寄托才是诗的灵魂,这首词是如何用梅花的意象来表现自己情操的?
驿外断桥边、黄昏风雨比喻他一生艰难的政治处境和他所遭受的严酷的政治打击。争春无意、妒任群芳象征他不屑媚俗邀宠,有别于一般官僚政客的傲岸性格。成泥作尘、香犹如故象征他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坚持爱国理想、民族气节、君子操守的顽强意志。
四、总结咏物诗的鉴赏技巧
①“读清”全诗。
②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③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④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赏析时要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
五、拓展应用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
卜算子咏梅教学目标第 4 篇教学目标:
学习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判断下面的诗句写的是什么?
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于谦
2、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 王安石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竹石 郑板桥
4、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菊 黄巢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咏柳 贺知章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咏物诗,了解一下咏物诗的特点,以及如何来鉴赏咏物诗。
二 朗读理解卜算子咏梅
1、写作背景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南宋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小李白”之称。他一生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几度被朝廷任用,又极度被罢官。这首词正是这种政治环境下的明志之作.
2、译文:在驿站的外面,在断桥的旁边,无人过问的梅花寂寞地舒展花瓣,黄昏时候你已经受不起孤独与忧愁,哪里还能在忍受狂风暴雨的摧残?你无意苦苦争夺在春天里争妍斗艳,你任凭百紫千红去妒忌恨怨,即使凋谢后被踏成泥土,碾做尘埃,沁人心脾的幽香却永远不会消散。
三、鉴赏诗歌
1、作品描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
寂寞无主、风雨摧残、群芳嫉妒、不屑争春、清香如故
2、这些特点表明了词人怎样的内在品性?
凄苦困厄的处境——-坚忍不屈的品格
洁身自好、坚守高尚的品格
3、梅花在词中象征着什么?诗人的人格。
4、在咏物诗中,咏物是诗的内容,比兴寄托才是诗的灵魂,这首词是如何用梅花的意象来表现自己情操的?
驿外断桥边、黄昏风雨比喻他一生艰难的政治处境和他所遭受的严酷的政治打击。争春无意、妒任群芳象征他不屑媚俗邀宠,有别于一般官僚政客的傲岸性格。成泥作尘、香犹如故象征他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坚持爱国理想、民族气节、君子操守的顽强意志。
四、总结咏物诗的鉴赏技巧
①“读清”全诗。
②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③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④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赏析时要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
五、拓展应用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前六旬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
(2)诗人借孤桐形象表达怎样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天地;越老越强,越是暴晒越是茁壮。
(2)表达了诗人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的人生态度及关心百姓疾苦.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