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的表现力教案小结
栏目:美术教案这是造型的表现力教案小结,是优秀的美术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是中国画特有
的艺术形式,体会画面的和谐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通过课堂潜移默化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画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过程与方法:本课主要以学生体验为主,通过教学活动感受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和中国画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诗书画印的结合的课堂体验。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请同学们随着一曲高山流水的古筝曲,走进中国画的艺苑长
廊。在欣赏的同时,请注意观察中国画有哪些不同类型?请欣赏,(播放视频)
学生答题:
教师总结:
引导语:那么中国画的特点是什么呢?观赏中国画时,(板书画)看到的画面物象 ,如这幅:竹子、两三枝桃花、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看图回答:
教师总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书画印完美结合的奥妙。
(出示活动要求并解读)活动一:同学们,我们知道了中国画的四个组成部分,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把面前的画,含有诗文的书法,几枚印章,有选择的结合成一幅中国画。
书法和印章的后面附有胶带,粘贴完成后展示到黑板前。
小结:
(二)、讲授新课
1,诗与画(板书)
刚才,同学们首先完成的是给画配诗,那你们的依据是什么呢?
总结:考虑到画面的意境,诗意与画面意境的和谐统一。 给画配诗应该注意什么呢?
让我们来感受一下画家是怎样给自己的画配诗的。
(1)出示图片(王冕的《墨梅》此图把诗文用软件去除)与梅花照
片比较。画家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如这枝梅花,和王冕的墨梅图相比,你们感觉墨梅图画的如何?
教师总结:
(2)出示题诗: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感受一下诗画意境之
美。“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教师提问:哪一句是抒发情感的呢?
教师总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提问:是谁在抒发情感?
教师总结:诗与画的结合要协调搭配,诗情和画意要和谐统一。上面每一小组在尝试诗画结合的时候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如„„
2、书与画(板书)
题款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写什么内容?
(出示图片:题款内容的展示)潘天寿的《露气》
教师提问:题款中除了诗文,还可写什么内容?
生答:
(2)题在哪?(出示中国画常见题款示意图片)点一下展示的作业,让学生回答是什么形式的题款?
(3)书体与画面风格的关系。
(出示图片)
教师提问:这两幅画和不同风格的题款,怎样搭配合适?
学生搭配并感受,教师课件演示。
教师提问:书体的选择与绘画风格有关系吗?
教师总结:
(3)同学们,尝试选择题款的时候,这些都考虑到了吗?
完成了诗书画的结合,还剩什么呀?对,印章
3、印与画(板书)
(1)印章的类型:(出示图片)
画家使用最多的是姓名章,平稳画面的是闲章,还有斋馆章,等(出示图例)。
(2)钤印(课件演示)学生感受发表意见。教师操作课件。演示两幅落好款的范画,(钤印)齐白石和吴昌硕的作品。盖上姓名章,姓名章一般盖在落款后面。还有闲章也称压角章,压角章一般盖在姓名章的斜下方,与姓名章遥相呼应,起到稳住构图的作用。通常情况一幅作品上姓名印不宜重复使用。另外,印章的大小、形状也要有所考虑。钤印用章与题款一样要讲究与画面的和谐搭配。
下面请每组同学把上面的这幅画拿下去调整,体会画面蕴含的意蕴。尝试解读中国画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三)活动要求:
1、利用所学的知识,体验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解决第一张中出现的问题。
2、调节诗书画印的布局,注意画面的形式美感,作业展示。每组同学对上面的作业是否有新的认识?尝试解读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的表现形式。
(四)作业展评:师生评价,学生互评,或自评,师评总结。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感受了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和中国画的意境。尝试体验了诗书画印的结合。了解了诗情,画意,书法题款,钤印结合的奥妙。艺术源于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对天地大美的诗意的理解。愿这种诗情画意的文化伴随着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下节课我们学习中国画中的借物寓意。
(六)板书设计: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诗与画 书与画 印与画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小结第 2 篇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回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表现旅途中的所感所想交流分享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受。
2、操作目标:尝试用不同的构图和色调,以单幅或连环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旅游的印象。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关注生活,用艺术再现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表达自己对景物的独特感受,发展视觉表达能力。突出主题,处理好画面的主次关系,描绘出感受最深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参观是去观看我们不常见的事物;旅游是去游览我们不常去的地方。你外出游玩过吗?说一说你自己旅行的感受,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一下。
二、游戏激趣:
出示地图,请学生自己找一找自己旅游过的地方,并向大家介绍一下当地优美的景色和风俗习惯。教师及时出示风景图,使学生形成进一步的感知,产生对祖国风光的浓厚兴趣。
三、欣赏作品:
多媒体展示欣赏的作品,加深学生对参观和旅行的独特感受,并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范作的表现手法。
师:画面中表现了什么内容?哪些地方最吸引人,为什么?试着分析画面中人物和景色的主次关系,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理?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构图和色调,以形成初步的处理画面的能力。
四、构思创作。
大家参观及旅行过的地方一定很多,但我们不能将看到的全画下来,只能选取印象最深、最有趣、最吸引人的地方加以表现。
小组讨论:表现的形式,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怎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进行表现。
五、展示评价:以我是一名小导游的方式展开评价。
六、课后拓展。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小结第 3 篇一、 教材分析:
线条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线条作为一种基本的造型语言,存在于现实生活和美术作品中。本课作为“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美术欣赏来感受线条作为一种造型语言的基本特性和功能,从中受到启发,进而在美术实践中去表达自己想要的线条,以线条来表达个人情感。
作为造型语言,线条具有表现性、含蓄性、象征性和抽象性,如何把这些特性以简单易行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使其能够在轻松愉悦氛围下获得启发,发挥想象,表达感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追求“形”的酷似,而表现“线”的'生动有趣。
二、 教学目标:
1、 用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线条的基本特征。
2、 在赏析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中,引导学生学会用词语表达对音乐风格的理解,并通过画线体验进一步认识线条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3、 在美术作品赏析中学习线条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
4、 在美术实践中交流创作思路,体验线条造型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在艺术赏析中感受线条、认识线条;在美术实践中
体验表达方式,学会“线表达”。
2、 教学难点:在赏析中进行愉悦的线条创作体验,在体验中教授
创作方法,从中受到启发和感悟,进而进行生动有趣的线条表达。
四、 教学准备:
生活图片;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片段;中西方绘画大师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线造型的美术作品
五、 教学方法:
启发、体验、交流
六、 教学过程:
略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小结第 4 篇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四季中的秋季有哪些季节特征。
2、让孩子们知道树的成长过程。
3、了解树给了我们哪些帮助。
4、培养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一大张纸, 颜料, 盘子, 干的树叶, 绿茶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秋天。
- 它是四季中的一个季节。
- 它是夏季的下一个季节,在这个季节里你能看见枫叶,它是什么季节呢?
二、展开
1、谈谈关于秋天你有什么经历。
- 说到秋天的话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 大家在秋天里干了什么?
2、谈谈秋天。
① 谈论一下秋天有什么特征。
② 秋天里能看到什么?
③ 讨论一下随着季节的变化树木有什么变化,秋天的树是什么样子的呢?
④ 讨论一下树木给了我们什么帮助?
3、用手掌来表现出大树的样子。
① 把整张纸铺开。
② 画出大树的枝干。
③ 在盘子里准备好颜料。
④ 用手掌蘸上颜料在纸上印出树叶的形状。
4、 观察活动纸
- 这上面画了什么?
5、用活动纸准备的材料表现出大树的样子。
① 把干的树叶掰成碎片,用绿茶粉或草茶粉代替也可以。
② 在树的枝干上面图上胶水。
③ 撒上掰好的树叶表现出秋天的树的样子。
三、结尾
1、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