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物理教案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反思

栏目:物理教案

这是电磁波的海洋教学反思,是优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反思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反思第 1 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简述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说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简述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电磁波的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科学的兴趣

  教具

  收音机,电池,导线,真空罩,抽气机,水槽和水,木棍,音叉和锤,铁丝网

  教学方法

  交往活动式

  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难点: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学生收听电台广播,教师隐蔽地用遥控器干扰收音。师:收音机没有电线通向电台,这些信号是靠什么传播?(电磁波)除此之外,电视、手机、遥控器都利用电磁波来工作,我们就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里。

  二、电磁波的海洋

  师:波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我们桌面上的器材,大家能让它们产生哪些波?

  学生讨论、实验并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这些波的原因,类比引出电磁波的产生:水波由木棍上下振动产生;声波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电磁波是不是也由什么物体的振动产生呢?

  1、电磁波的产生

  (实验)图92-2。导线的一端与电池正极相连,另一端与负极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收音机里发出“喀喀”声,因为导线与电池组成的电路中产生了迅速变化的电流,是变化的电流产生了电磁波,收音机接收了这一电磁波,并把它放大、转换成声音,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喀喀”。

  (板书)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了电磁波。

  师:在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能产生电磁波,同学们列举出生活中能够产生电磁波的一些例子,如电脑、手机、微波炉、电视机等,它们产生的电磁波的`强度虽不一样,但都是由一些复杂的电路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而产生的,我们就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

  师:虽然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可以给我们传递各种信息。电磁波是如何传播的呢?

  2、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师:水波是通过水把振动向外传播;声波通过空气等介质把振动向外传播,电磁波的传播是否也需要介质?

  学生猜想、讨论。

  (演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手机放在真空罩内,拨打该手机,手机收到信号同时听到铃声,用抽气机将罩内空气抽掉,再拨打该手机,听不到铃声但仍收到信号。

  师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板书)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又如何?

  我们以水波为例来学习波速的计算,再类比水波来讲解电磁波速的计算。出示水的波形图,

  讲解波峰、波谷、波长、频率(一秒(下转第41页)(上接第39页)内电流振荡的次数)及单位,波速(即一秒内振动从A点传到B点的距离),得出波速=波长×频率,波长越长,频率越小。

  科学测量表明,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c=2、99792485×108m/s≈3×105km/s,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由此产生什么联想?(说明光也是电磁波)。

  (板书)光也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2、99792485×108m/s≈3×105km/s。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92-3电磁波波谱让学生大致了解。

  电磁波是个大家庭,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

  动手动脑学物理:

  1、各小组汇报、介绍收集到的利用电磁波的资料。

  2、探究:用金属网能够防止电磁波的泄漏吗?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电磁波的海洋

  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反思第 2 篇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课文,体会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通过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3.培养学生写一段话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是教学重点。

  (二)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三、四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是教学难点。

  (三)解决方法

  1.重点解决方法。

  理解全文,弄清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从而体会到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难点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读懂三、四自然段中每个句子的意思,抓住重点词语,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闪烁”。

  (三)自学五、六自然段,讨论海底有哪些植物和矿物。

  (四)背诵课文。

  五、教具准备

  投影片、海底世界的录像资料。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指出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提出初读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是讲海底景色奇异的,哪些地方是讲海底物产丰富的。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写有生字的活动卡片,纠正读音。

  (2)出示写有词语的卡片,学生读,其中“发光器官”、“水中听音器”、“反推力”、“稀有金属”这些词语,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明白了上述词语的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帮助)

  (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4)试回答初读要求第(3)题。

  (三)分析理解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用投影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在理解加点词的基础上,用“物产丰富”说一句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海底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海底是宁静的;海底是黑暗的,却有闪烁的光点)

  (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海底是宁静的?

  ①用卡片出示“波涛澎湃”,指名读,理解它的意思。

  ②引导学生理解“依然”(海面上没有风浪海底是宁静的,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仍然是宁静的)

  ③把“依然”换成另外一个词语,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3)海底为什么是宁静的?(因为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4)海底为什么是黑暗的?黑暗中的光点是什么?像什么?(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闪烁”)

  (5)小结: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宁静;海底是黑暗的,但有许多光点闪烁,海底的景色真是奇异!

  (6)指名有感情地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

  第二课时

  (一)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这段一共几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一共五句话,告诉我们海底有声音)

  2.投影出示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前三句,想一想从这三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结合句子理解“是否”、“窃窃私语”。

  ①把“是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又不改变原句的意思,这句话可以怎么说?

  ②指名读“窃窃私语”,说出它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试着摹拟窃窃私语,体会这里用“窃窃私语”显得特别生动。

  (3)指名读后两句,想一想从这两句话中你又知道了什么?(海底有很多很多声音)

  (4)海底都有什么样的声音呢?(四个“有的像……”吃东西的声音,行进的声音,发出警报)

  (5)这些是不是海底所有的声音?你是从哪知道的?

  (6)课文中写出了这么多种声音后,还用了省略号,说明海底的声音怎么样?(海底的声音多种多样)

  (7)从这么多种声音中,可以看出海底的景色怎么样?(景色奇异)

  3.指明:在这一自然段中,前三句告诉我们海底有声音,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声音,这就是概括地写;读了后两句才知道海底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这就是具体地写,先概括后具体,句与句之间就是这样联系起来的。

  4.联系第二、三两个自然段,让学生思考:

  (1)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在宁静的海底,如果你听到各种声音,会有什么感觉?(使学生感到“静中有声”,显得奇异)

  (2)为什么海底有这样奇异的景象?(海底奇异的景象离不开丰富的物产)

  (3)指名读二、三自然段,要求读出海底景色的奇异。

  (二)理解第四、五、六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海底物产丰富的?(动物、植物、矿物)

  (1)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轻声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一共几句话,讲的是什么?(一共六句话,讲的是海底有很多动物,它们的活动方式不同。)

  ②(投影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指名读第一句,想一想告诉了我们什么?(海底有很多动物)

  从哪儿看出海底的动物有很多?(“三万种”就是很大的数目,这还是已经知道的,还有不知道的)

  ③快速读第二句,告诉我们什么?(它们有不同的活动方式)

  ④指名读3——6句,想一想讲的是什么?(不同的动物是怎样活动的)

  ⑤重点理解:

  “伸缩”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什么动物是靠肌肉伸缩爬行的?

  “只能”说明什么?

  “普通”是什么意思?用“普通”说一句话。比普通火车还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反思第 3 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

2、了解电磁波的波长、频率、波速;

3、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

4、了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知悉可以人为获得电磁波;

2、通过动手实验证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3、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了解电磁波的大家族,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深入体会物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电话传递信息的过程,对本章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并树立了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疑问的信心,但电磁波对学生来说较陌生,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波,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电磁波的认识及传播

难点:电磁波的产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传递信息的又一介质--电磁波

上课时学习了电话是通过电流(导线)来传递信息的,可生活中的移动电话、收音机又是通过什么介质来传递信息的呢?

答案就是:电磁波

本节课我们就要探究电磁波的一些性质。

活动2【活动】探究电磁波的产生

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调谐旋钮旋至AM波段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取一节(废旧)干电池和一截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相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

从收音机里听到什么?

在收音机里听到“喀喀”的杂音。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产生了电磁波。

产生电磁波的条件是什么?

电流的迅速变化。

活动3【讲授】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

展示水波挂画

通过与水波的对比,认识电磁波的波长、频率

活动4【活动】探究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波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吗?

电磁波能在真空传播吗?

看下面实验,再说明:

①将一个手机置于空气中,拨打其号码,手机铃响。

说明:

②将该手机放入泡沫盒中,再进行拨打,手机铃响。

说明:

③再将手机用塑料袋密封好,并置于水中,第三次

拨打手机,手机仍能够接通。

说明:

④最后将手机放置在透明的真空罩中,抽空内部气

体,再拨打手机,手机仍然能够接通。

说明:

结论:电磁波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中都能传播。

电磁波传播速度多大呢?

c=3×108m/s(与光速一样,其实光就是电磁波的一种)

引申:有没有办法阻断电磁波的传播呢?同学们自已课外查阅相关资料。

活动5【活动】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查阅并统计,生活中哪些电器或哪些地方用到电磁波?

阅读:科学世界--微波炉

活动6【讲授】课堂小结

1、电磁波的产生

2、电磁波的波长、频率

3、电磁波的传播及波速

活动7【作业】课堂作业

教材P153-T1、T2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传递信息的又一介质--电磁波

上课时学习了电话是通过电流(导线)来传递信息的,可生活中的移动电话、收音机又是通过什么介质来传递信息的呢?

答案就是:电磁波

本节课我们就要探究电磁波的一些性质。

活动2【活动】探究电磁波的产生

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调谐旋钮旋至AM波段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取一节(废旧)干电池和一截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先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相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

从收音机里听到什么?

在收音机里听到“喀喀”的杂音。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产生了电磁波。

产生电磁波的条件是什么?

电流的迅速变化。

活动3【讲授】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

展示水波挂画

通过与水波的对比,认识电磁波的波长、频率

活动4【活动】探究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波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吗?

电磁波能在真空传播吗?

看下面实验,再说明:

①将一个手机置于空气中,拨打其号码,手机铃响。

说明:

②将该手机放入泡沫盒中,再进行拨打,手机铃响。

说明:

③再将手机用塑料袋密封好,并置于水中,第三次

拨打手机,手机仍能够接通。

说明:

④最后将手机放置在透明的真空罩中,抽空内部气

体,再拨打手机,手机仍然能够接通。

说明:

结论:电磁波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中都能传播。

电磁波传播速度多大呢?

c=3×108m/s(与光速一样,其实光就是电磁波的一种)

引申:有没有办法阻断电磁波的传播呢?同学们自已课外查阅相关资料。

活动5【活动】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查阅并统计,生活中哪些电器或哪些地方用到电磁波?

阅读:科学世界--微波炉

活动6【讲授】课堂小结

1、电磁波的产生

2、电磁波的波长、频率

3、电磁波的传播及波速

活动7【作业】课堂作业

教材P153-T1、T2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反思第 4 篇

教学要求:

  1、认读本课的16个生字,理解依然、是否、窃窃私语、免费、长途旅行、稀有金属、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海底世界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具准备:

  1、CAI课件、多媒体电脑。

  2、展牌:光、声音、动物、植物、矿物。

  3、头饰: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放课件导入: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蓝色的部分表示海洋,被海洋所包围的是陆地。海洋占地球面积的四分之三。这样辽阔的海洋底下是怎样的世界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放录像)

  2、看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感受?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海底世界》,通过学习你们一定会对神奇的海底有更多的了解。(板书:海底世界)提醒底字下面有个点。

  二、初读、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老师跟读)

  2、(出示课件)这些字你会认吗?其它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借助拼音读一读。

  3、默读课文,找一找,想一想哪句话回答了第一自然段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

  1、创设情境:现在,我来做船长,你们就是潜水员,潜入课文中的海底世界,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发现了情况立即向船长报告。

  2、汇报交流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宁静

  A依然还可以换什么词来理解。

  B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呢?读出气势。多么奇异的景象啊!(板:宁静)

  (2)在一片黑暗的深海里游动

  A请大家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师范读。

  B你们想像到了这种奇异的景象吗?请大家边想边读一读。

  C海底暗中有光,真是景色奇异!(板书:黑暗却有光)

  (3)窃窃私语

  A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B请你和同桌窃窃私语一下。

  C(演示放水中听音器)我们用水中听音器来听一听,(听声音)

  D自己读一读。

  E引读。海底的动物常常在()有的像蜜蜂一样(),有的像小鸟一样(),有的像小狗一样(),有的还好像在()。

  F海底里只有这些声音吗?你从哪儿知道的?你真会读书,还注意到了省略号。大胆地想象一下:有的像什么,有的像,有的像,有的还好像。

  G这四个同学想像的很好,谁能把他们说的用上四个有的连起来说一说。(变红)

  H海底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可能还有我们想也想不到的呢!而这些声音各种各样,千奇百怪,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行进的时候发出(),遇到危险还会发出(),各种动物还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换自己的声音。

  I海底静中有声,景色是多么奇异啊!(板书:却有声)

  (4)海里的动物三万种

  三万种,这是多大的数目,这还仅仅是二十多年前发现的,最近我在《人类的秘密仓库》一文中知道了海底有十五万多种动物。

  (5)他们旅行

  A课文介绍了几种动物的活动方式?画出来。

  B仔细读一读,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动物演一演他们各自的活动方法。{引导学生读懂书)

  C出示头饰,让学生上台来演一演。

  D你还知道那种动物的活动方法?看录象拓展。

  (6)海底有草地

  看录象引读。

  (7)植物红色的

  看录象引读.。

  3、潜水员们,你们的发现可真不少!现在请上船,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

  四、办展厅

  1、你们一定想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吧!请拿出你们课前准备的资料,一起办几个展厅怎么样?办什么展厅。

  2、发牌子,各自办展厅。

  3、每个展厅选举一个解说员。解说各自参观。

  4、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了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相关文章

《重力教学目标》

《电源和电流教案》

《阿基米德原理结论》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