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幼儿园计划总结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栏目:幼儿园计划总结

这是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优秀的幼儿园计划总结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1、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时间:5月4日 地点:大班教室

  主持人:王巧玉

  会议主题: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结上周工作:严格要求老师做好工作

  本周工作安排: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1、在课室里不推、不挤、不乱跑。

  2、使用正确的坐姿,做作业时,不能拿笔尖、剪刀对着小朋友,以免刺伤。

  3、午睡时,上床的小朋友不能把头、手探出来。

  4、向幼儿介绍保护眼睛、牙齿、身体的一般常识。

  5.教育幼儿勤剪指甲,不抓别人或挠伤自己。特别是小小班及小班应该每周剪指甲,教育幼儿。

2、浅谈课堂教学对学前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课堂教学是幼儿学习的需要,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学前班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学前班,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多年来在学前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切的感到对幼儿行为的规范、指导、激励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学前班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只有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就一定会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充分利用课堂常规教学儿歌,规范行为学前班幼儿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作息 ……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都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幼儿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由于学前班的幼儿刚接触课堂纪律,很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兴奋点反复的练习。为此我就将对幼儿行为习惯的要求编成儿歌。如: 上课铃声响后,幼儿会在老师的带动下边拍边唱:"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上课守纪律,坐正看前方。"在儿歌的带动下,幼儿会由喧闹变为安静。平时站队时,幼儿会在老师的引导下 说出"我是守纪小标兵,站起队来"快"、"齐"、"静"、……这样把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符合学前班幼儿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而适时的让幼儿诵读,使其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幼儿在读中学,在学中读,在运动中巩固,不知不觉中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二、言传身教,指导行为。

  对于学生言,教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幼儿仿效的标准。特别是学前班的幼儿,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学校的能歌善跳会玩的老师。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一)语言引导。

  幼儿,特别是学前班的幼儿,他们对老师想象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讲普通话、用文明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幼儿仿效的榜样。如:老师在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时,要发之于内心,出之于真诚,避免流于形式或应付。家长、朋友来访时,热情的招呼,亲切的问候,都有引导幼儿效仿的功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老师注意了语言的引导作用,学生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影响,模仿老师的语气、表情与人交往,他们会在迁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

  (二)行为示范。

  学前班幼儿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当操场上有纸时,我总是赶紧捡起,当走路时,我总是靠右边走……这一切,幼儿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操场上有纸屑时时,总有幼儿去拣起,而且他们还学会起立、坐下时轻轻的。知道了怎样做才是不打扰别人 。

  我在做这些事时,是发自内心,不是做给学生看,因为只有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为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幼儿不仅在一时一事上养成好习惯,不少幼儿还能举一反三,各方面做的都很好。

  三、表扬鼓励,激励行为、着名教育学家陶行之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幼而儿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及时的鼓励是非常有效的,这种鼓励不只是来自老师的,也可以来自幼儿自己。平时班级里通过大力进行表彰。另外我们开展的"为自己评奖"活动,深受幼儿的欢迎。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可以根据自己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给自己设置一个让其他幼儿认可的奖项。这种奖励方法避免了表扬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尤其对后进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全班幼儿都在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努力评出一个真实的,让大家认可的自我来。随着幼儿们把自己的奖项报上来,我惊讶地感到学生们的好强与上进,"大胆发言奖"、"团结友爱奖"、"遵守纪律奖"、、"不乱扔纸屑奖",最后学期结束颁发给小红花。这一个个自评奖项无疑是幼儿努力的结果,可以说这也是表扬的威力,是激励的结果。

  四、不断强化,养成行为。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特别是在宽广的操场上,幼儿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而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这是正常现象,是由于儿童受年龄特点的制约而造成的。行为习惯的最终形成则需要老师的常抓不懈、规范不止。教师要常利用口令来引导幼儿行为的自觉性。每周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及时的将本周幼儿行为与规范要求相对照。并且每月根据幼儿实际更换新的奋斗目标,鼓励幼儿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在评价自我,评价他人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自律,增强自信,达到自强。

  同时,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平时,我通过放学或电话热线联系的方式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对孩子在家的行为提出要求。使家长有的放矢的督促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学前班阶段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特别是课堂教学,他关系到幼儿今后的成长,更关系到我们今后为社会输送的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抓好学前班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奠基工程,我们要常抓不懈。

3、怎样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用教育家的观点说,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受用不尽,像获得利息一样;要是有了坏习惯,就像一辈子有还不清的债务,总得为它付出代价。幼儿爱模仿,可塑性强,因此幼儿期是养成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好习惯最容易形成的关键时期。

  通过本次对大班幼儿家长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行为习惯重要性的认识上97%以上的家长都认为是重要的,而认为幼儿在家有不良行为习惯表现的却占90%。这说明家长虽有这种意识但却未将这种意识落实到实处,或是并未真正意识到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或是也有些家长不知应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到底包括什么。

  幼儿时期良好行为习惯可以分为:良好品德习惯、良好生活习惯、良好卫生习惯及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品德习惯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友爱同伴、爱集体守纪律、爱劳动、诚实勇敢。

  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饮食饮水习惯、睡眠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包括:洗手、保持五官的清洁、正确使用手帕、保持身体清洁、保持环境整洁。

  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喜欢学习,对学习活动有兴趣,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地某一项活动;有正确的读、写、坐和握笔的姿势;会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阅图书,能爱护图书文具,会整理这些用品。

  对于这些内容和要求,我们应该熟悉和了解,以便在家庭中教育培养。

  在这里我们搜集整理了一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小方法,咱们一起来分享,

  1、用记录孩子表现的方法,帮助他养成好习惯。

  幼儿除了在园的日常生活,其余时间绝大部分幼儿基本上都是与父母在一起。因此幼儿在父母面前的表现可能要更为自然,父母在家是"一对一"或"二对一",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观察自己的孩子。针对这一特点,您可以在行为习惯方面对宝宝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如:进餐;系鞋带;扔垃圾;刷牙洗脸;与人打招呼;完成任务;穿脱衣服;折叠衣裤;整理学习用品;整理玩具;整理床铺,评价为"主动"、"需提醒"、"需帮助"三项,用打勾的方式来记录,用孩子喜欢的小粘贴进行奖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家培养宝宝的好习惯时注重一贯性和一致性

  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有一个反复练习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就像我们背单词一样,要反复记忆才会牢固。

  一贯性主要是坚持。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不用我们讲,但是能坚持的人很少。比如规定孩子起床、进餐、游戏、学习、看电视、睡觉的时间。开始时能坚持,时间长了就松懈了。我们应该随时提醒自己,如:孩子有时遇上好看的动画片非要看下去,父母就应坚持要求,不能退让。有的孩子因此会哭闹,父母可以不予理睬,进行冷处理,孩子感到哭也没用,慢慢也就接受了事实。所以,只有坚持要求,才能帮助孩子形成习惯,朝令夕改就难以如意。再比如,今天要求孩子自己穿衣,明天为了赶时间上班又急忙帮孩子穿衣,后天又批评孩子不肯自己动手穿衣。家长的要求反复无常没有耐心,孩子自己穿衣的习惯是断然养不成的。当然,在放手让孩子自己穿衣时一定要教会幼儿正确穿衣的技巧,有困难时,家长一定要帮助,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合理适当,不要太高。

  我给您介绍一位父亲教育女儿的方法,女儿上幼儿园大班了,接孩子第一件事是询问孩子老师留了什么作业,让孩子自己说出来,他再和黑板上的作业对照。写作业的时候,眼睛离桌面必须有一定的距离,不能够趴得很低,手拿铅笔的时候姿势一定要正确。写得怎么样我不管,我只告诉你姿势要正确。然后他拿一根小棒,他管它叫"教女棒育儿经"。这小棒很小,跟筷子一样细。爸爸就坐旁边,看孩子的姿势不对敲她一下,腰弯了敲她一下,这都是很轻的,不是打孩子,就是提醒她。他也不给孩子检查作业,让她自己检查,一切由她自己做。每天写完作业第一件事,先把书都收拾好,把书包收拾好。然后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先把外面的衣服脱下来,放在最底下,然后一件一件脱,最后把袜子搁在最上面。第二天早上,因为袜子爱丢,先把袜子穿上再穿别的衣服。她的书柜也非常整齐。所有的这些规矩,他都告诉孩子然后跟她一起做。坚持了半年时间,孩子就跟人家不同了,坐有坐样、站有站样,写东西的时候姿势很漂亮,字也写得很漂亮。,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一致性则体现在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一致,特别是和老人一起吃饭时,如果家庭成员对孩子所提的要求不一致,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听谁的好,还可能会使孩子养成不同的人面前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事的坏习惯。如吃晚饭了妈妈要孩子把玩具整理好,奶奶宝贝孙子,说孩子小整理起来费劲,就包办代替,自己收拾掉了。因此,家庭中,家长应教育意见一致,即使有不一致的地方也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暴露矛盾,而是私下进行沟通,取得一致意见。

  3、用游戏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在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时,要掌握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生性好动,游戏是他们的爱好,所以应积极采用游戏的方法来练习。如为孩子准备一些箱子、盒子、挂壁式布袋,整理玩具时让孩子玩"玩具、图书回家"的游戏,孩子便会乐意整理物品,长期坚持会养成爱清洁、有序安放物品的好习惯。

  4、提出有一定难度的任务

  提出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不是提出的任务目标越高越好,而是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是他们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任务。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跳一跳,能够的着"的任务。如:在家中我们可以锻炼宝宝有意识的倾听,如:讲故事时,家长可以说"我不一定讲到哪里停下,请你告诉我刚才我讲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一定认真听哦。"还可以变换游戏的玩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您就会发现,宝宝倾听能力有所提高,能复述出较复杂的语句或指令。

  还有一些简便的小方法就是:1、请孩子复述老师留的作业 2、我们每周留作业,您督促他用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来完成。3、每天坚持8点前到幼儿园吃早餐 4、教会孩整理物品的方法,并练习。其实每天抽出10分钟,就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一辈子都受用不尽。

  上面是我们在工作中总结的一些小方法,希望能给您在培养宝宝良好习惯方面有些帮助,在这里我们也特别感谢积极主动参与我们活动的家长,其实培养孩子好习惯是每个家长都要做的一件事,我们也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有更多的家长与我们分享更多更好

4、幼儿园大班行为习惯养成奖励——评价标准

  (一)安全习惯1不爬、不踩桌椅;不随地吐痰。

  2知道在发生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时的安全自救知识和方法,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3遇事冷静,积极设法解决困难,具有初步的抗挫折能力。

  4能正确的进行体育活动,知道正确使用体育器械的方法,知道必要的运动安全知识。

  5遵守游戏规则,知道保护自己和他人。

  (二)品德意识1具有对祖国和人类的爱的情感,有初步的"地球村"概念;能对弱者和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无私的援助。

  2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初步了解小学生生活特点,为升入小学做好心理准备。

  4主动向成人同伴问好、早、再见,灵活运用礼貌用语。

  5和同伴友好相处,能与成人进行一些简单的交往。

  6做热情的小主人,做文明的小客人。

  7爱惜座椅板凳,爱护花草树木。

  (三)生活卫生1能独立整理物品。大小便能够自理,便后能整理衣服。主动整理玩具,保持环境卫生。会穿鞋带、系鞋带等生活技能,保持衣服整洁。

  2知道初步社交技能,倾听他人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说话,会说普通话,能分享、合作和谦让,会用请求式语言申请参与活动,能理解、宽容别人。

  3会用"您好"、"请问您找谁"、"请稍等一下"接电话。声音知适中、自然大方。

  4坐立行保持正确的姿态。

  5 能初步理解人与环境、人与动植物、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对环境的保护能力。

  6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不良的行为,能正确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具有责任感。

  7注意保护嗓子,不高声喊叫、不尖叫8知道吃有营养的食物,不吃垃圾食品,能够情绪愉快的进餐,不暴饮暴食。

  9会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

  (四)学习习惯1勤于思考,好问乐学。乐于探索对事物感兴趣。

  2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能够正确使用词语。

  3积极参加教学活动,敢于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4知道初步的科学理论知识,知道自然界中的一些特殊现象。

  5喜欢读书,能够坚持读完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学习用品的使用方法。

  6认识自己和同学的名字,知道正确书写的要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爱护书本保持书本清洁的习惯。

  7讲话时语意明确、声音响亮、吐字清晰,会说普通话。

  8具有对事物初步的鉴赏能力及审美能力。

  9能初步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5、幼儿园大班幼儿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新学期开始了,对于上大班的孩子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学期,因为过了这学期,他们就要上小学了。因此,幼儿园的孩子需要各方面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学会学习,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幼儿正确的书写习惯的培养(一) 常见情况分析在幼儿园中,很多幼儿在书写时,注意力不集中、坐姿不端正、书面零乱,这已经是孩子们的普遍现象。面对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从事幼教同行们的重视。对大班的孩子来说,孩子写字的正确姿势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握笔和坐姿。很多孩子在家常喜欢玩电脑、看电视,画画或者书写数字的时候眼睛离作业本特别的近,家长为此也十分的担忧。我们在幼儿园内及时的加以提醒和指导,并鼓励孩子向书写姿势正确的孩子学习,孩子们渐渐的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具体要求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要求我们大班级幼儿在书写方面养成好的习惯:

  (1)书写时坐姿要端正。

  (2)书写时眼睛和书保持适当的距离。

  (3)正确的握笔姿势。

  (4)书面要干净、整洁。作业本整齐无褶皱。

  (5)幼儿园书写教育不求多但求精,一旦开始教幼儿写字,要特别重视字的规范化, 并要加深幼儿的印象。

  (6)眼睛随手由左而右的习惯等。

  (7)写完作业要认真检查。

  (8)不边写边玩。

  二、养成上课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是幼儿入小学后有效学习的保证(一)常见情况分析很多孩子不能专心做一件事,注重力很难集中,常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做事常有始无终,一会儿这儿,一会儿那儿,轻易分心。自控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变化,常冲动做出错误答案,不能较久控制自己的反应,无法克制说话或动作,想要什么就去拿,无法遵守规范或指示或是无法按照要求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具体要求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要求大班幼儿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

  (1)不动张西望,不做小动作。

  (2)会认真听老师讲课,理解讲课内容(3)会认真注意听同伴发言,同伴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

  三、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一)常见情况分析幼儿园没有具体的目标任务,一般没对幼儿作强制要求,写到哪算哪。因此写作业时边写边玩的现象很普遍,作业想写就写,想玩就玩,一会儿要解便,一会儿要想喝水。孩子从进学校起,就要独立安排时间,准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幼儿园时所有的活动都是在老师或家长的督促下完成。进了小学,老师就不是时时处处跟着学生,从这时开始,幼儿就要有独立支配时间的好习惯。知道什么时间完成作业,什么时间看书,什么时间活动, 因此,合理安排时间这也是不可少的学习习惯。

  (二)具体要求(1)让幼儿学会看表有上课下课的概念。

  例如:孩子还不认识钟表,我指着时钟告诉他们,长针指着12我们开始上课,等指到6的时候我们才下课,现在还没有上课,要解便要喝水的抓紧时间,上课就不允许了,那样会耽误学习知识的时间。现在孩子在下课休息的时候眼睛会时不时的盯着钟表,一些接受比较快的孩子还会提醒其他孩子快上课,要怎么怎么样。

  (2)培养孩子任务意识。

  例如:有的孩子一写作业就说老师我不想写字了,我想玩玩具。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有意识告诉孩子,写作业是爱学习的表现,不断表扬写作业认真的孩子,对开始写的不太好的孩子给予鼓励,让其充满信心。同时,作业也不是写到哪算哪。如布置了任务后,根据作业量要求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当时钟的长针指到哪里时必须写完,其实刚开始时随便时间怎样宽裕,始终有些孩子是完不成的,这样做让大部分幼儿有了一种时间的紧迫感,想边写边玩的小朋友要少些了,而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孩子不但可以获得小小的奖励(如作业星),还可以到教室外面自己玩耍。有部分喜欢边写边玩的幼儿,没了玩的氛围(看别人都很认真),也开始写作业了,尽管速度慢,但慢慢地边写边玩的习惯没了,一段时间后,取消奖励,让幼儿逐步养成习惯,同时觉得按时完成作业是自己的学习任务。

  (3)让幼儿适当有自己的空间,学会安排时间。

  例如:给幼儿创造独立安排时间的机会,如前面提到的先完成作业的孩子,可以自己到教室外自由活动,刚开始让孩子在规定区域内活动,教师在旁边悄悄观察,教孩子一些和小朋友沟通、玩耍的方法,并教一些不用老师带着耍的游戏。慢慢地扩展范围,教师也慢慢放手。我想这样进入小学后,孩子能更快适应课间生活。这种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不只于学习有益,对今后工作、处世都将大有好处。

  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因为家庭教育同其它教育相比,亲合力、感染力更强。而且家庭教育对人的习惯的影响最早、最持久。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所做所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家庭中,父母的表率作用很重要,父母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幼儿园幼儿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惜幼儿的好习惯到了家里似乎就"忘"了。原因就在于幼儿园有较严格的规范,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幼儿的习惯是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但主要还在于家里家长没有制定严格的规范。家长对子女溺爱、娇宠,使之规定往往难以执行,而某项规定一旦破例,便会前功尽弃,良好的习惯再也难以形成了。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家长可以适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奖励与处罚等强化手段。制定规范不能有例外。为了培养好习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直到好习惯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平时幼儿在家要培养他们学习认真的习惯,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有些家长面对幼儿园布置的任务不当回事,一味的任由孩子玩,说什么入小学自然会好。殊不知,一些习惯都是在幼儿园时期就形成了,到时要改也难,真是悔之晚已。在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父母还要注重对孩子进行指导。指导对年龄越小的孩子就越重要。只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不够的,还必须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才能做的更好。所以,家庭教育也是幼儿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6、幼儿园大班幼儿习惯养成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园本课程“礼仪教育”为以依据,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新时期教育中加强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通过扎实细致、持之以恒的“好习惯我知道——好习惯我能行——好习惯伴我行”养成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要点1、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户外锻炼的兴趣,促进孩子身心健康。

  2、品德行为教育与培养,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为培养"四有"新人打基础。

  3、智力培养,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习惯,促进幼儿智力与语言能力发展。

  4、审美教育,萌发孩子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塑孩子美好的心灵。

  三、具体措施1、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因为各种习惯内容涉及健康、社会、语言等许多领域,因而将这些内容通过规范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来付诸实施的,以直观生动的方法,让幼儿理解内容,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帮助幼儿练习巩固,形成动力定型。

  2、日常生活中随机教育。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时时会出现各种情况,而这些情况就蕴含着教育的内容,随机教育的契机最多,因此,捕捉这些有效的教育时机,及时实施随机教育。

  3、运用鼓励、帮助等手段,加强常规的监督和评价。在幼儿的习惯建立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帮助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肯定评价可以提高幼儿遵守活动要求的自觉性,教师的帮助可提高幼儿遵守活动要求的行为水平。同时,对已建立的规则进行监督和评价,防止有反复的倾向,坚持一贯、一致的教育。

  4、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为人师表,积极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好习惯影响孩子。

  5、积极开展健康有益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各种活动,为幼儿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心,培养兴趣和能力。

  6、家园共育,形成合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家庭教育来完成,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积极配合,是好习惯养成的一个前提。

7、幼儿园大班关于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计划

  幼儿园的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养成幼儿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爱清洁、讲卫生,养成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等。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行为就是一种习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身。故本班选择了园本课程“礼仪教育”中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班级特色。

  一、指导思想以园本课程“礼仪教育”为以依据,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新时期教育中加强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通过扎实细致、持之以恒的“好习惯我知道——好习惯我能行——好习惯伴我行”养成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要点1、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户外锻炼的兴趣,促进孩子身心健康。

  2、品德行为教育与培养,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为培养"四有"新人打基础。

  3、智力培养,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习惯,促进幼儿智力与语言能力发展。

  4、审美教育,萌发孩子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塑孩子美好的心灵。

  三、具体措施1、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因为各种习惯内容涉及健康、社会、语言等许多领域,因而将这些内容通过规范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来付诸实施的,以直观生动的方法,让幼儿理解内容,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帮助幼儿练习巩固,形成动力定型。

  2、日常生活中随机教育。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时时会出现各种情况,而这些情况就蕴含着教育的内容,随机教育的契机最多,因此,捕捉这些有效的教育时机,及时实施随机教育。

  3、运用鼓励、帮助等手段,加强常规的监督和评价。在幼儿的习惯建立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帮助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肯定评价可以提高幼儿遵守活动要求的自觉性,教师的帮助可提高幼儿遵守活动要求的行为水平。同时,对已建立的规则进行监督和评价,防止有反复的倾向,坚持一贯、一致的教育。

  4、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为人师表,积极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好习惯影响孩子。

  5、积极开展健康有益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各种活动,为幼儿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心,培养兴趣和能力。

  6、家园共育,形成合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家庭教育来完成,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积极配合,是好习惯养成的一个前提。

8、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期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最重要是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作为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育,做到因人而异,从而来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进餐习惯,从小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一、与家长沟通,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小班幼儿独立性较差,依赖性强,多数幼儿在家是成人喂食的,更由甚者是追着喂,哄着吃。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生活卫生习惯的变化,口味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由在家的几个大人围着转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开学后,我们发现幼儿偏食、挑食的现象较严重。但幼儿饮食习惯的可塑性较强,就有意识地进行了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时地纠正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吃得“好”,却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 儿形成吃饭挑剔、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们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平时的家园通讯栏和网上的宣传,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园平衡膳食,向家长做好宣传教育,只有合理的营养才能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通过游戏儿歌等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洗手习惯我们通过儿歌如“小手真有用”、“小手洗一洗” 让幼儿了解小手的作用,学会洗手的方法。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由于好动更易将不洁东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饭前不洗手,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吃进体内而生病。因此,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十分重要。通过小竞赛,让幼儿掌握洗手的顺序(挽袖、打湿、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净,甩手上的水),刚开始学时,一不注意,孩子们的袖子就弄湿了,借此机会,我就给孩子们做示范——挽袖,并一边洗手一边教幼儿说:“搓搓手心一二三,搓搓手背三二一,手指头洗仔细,小手腕别忘记。”这样,孩子们把洗手当作游戏,使幼儿养成食前洗手的好习惯。

  三、在日常生活中纠正幼儿的偏食、剩饭情况1. 及时调查、了解幼儿的偏食情况在了解中,我发现幼儿的偏食习惯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家长从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种食物;身体因素,如脾胃不合等;生活习惯;情绪不稳定等。

  2. 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1)榜样示范法。根据小班幼儿“喜模仿”“爱表扬”的特点,我就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告诉他们老师最爱吃了,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老师一样爱吃,并及时表杨,为他们树立榜样,幼儿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来。

  (2)“打预防针”的方法。 我班有些幼儿对某种食物高兴时能吃一些,不高兴就少吃和一口不吃。对待这类幼儿,我采用“打预防针”的方法。在饭前,先做一些愉快安静的游戏,然后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最后我告诉他们今天吃的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菜,多吃它会长高,长聪明,看谁吃得又多又香。这样,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相互比着吃,往往会吃得很香。

  (3)逐渐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儿从小就不吃某种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现实的。对这类幼儿我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我班有些小朋友不吃绿色蔬菜,开始她一看到绿色的蔬菜就摇头,现在能稍微吃点了。

  (4)物质鼓励法。对偏食、剩饭的幼儿我那怕是一点点进步,我都给予鼓励,发给孩子一朵小红花,小贴画、小卡片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改正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

9、幼儿园小班幼儿养成教育计划

  总目标:

  1、互相谦让,自己有进步不骄傲,愿意学习小朋友的优点,能为同伴的进步而高兴。

  2、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有益幼儿园活动,有自信心。

  3、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

  4、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

  5、爱护公物,节约用水。

  6、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7、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8、诚实勇敢,知错能敢。

  9、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

  10、爱父母、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

  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

  1、能愉快的上幼儿园,学会欣赏他人与自己的长处。愿意学习同伴的优点。

  2、乐意收拾玩具整理物品等。

  3、做事有始有终,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简单的任务的能力。

  第二阶段:

  1、与同伴友好相处,能主动关心同伴和弟弟妹妹,肯谦让,有同情心。

  2、学会生活自理,乐意为班级服务。

  3、爱护公物,节约用水,不浪费粮食,吃饭不挑食,不剩饭菜。

  4、遵守常规,注意安全。

  第三阶段:

  1、积极参加集体幼儿园活动,养成良好的读写姿势。

  2、对人热情,主动使用礼貌用语,学做小主人

  3、尊敬长辈吃东西先请长辈吃。

  第四阶段:

  1、能分辨好坏,是非,学习好榜样,不学不模仿不良行为,并努力按正确的做。

  2、知道要做诚实,勇敢、守信的小朋友,有了错误能在大胆承认。

  3、能向别人提意见,接受别人的帮助并改正缺点。实验幼儿园养成教育自查表

10、浅谈对幼儿园托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摘要:

  托班年龄段的幼儿正是形成行为习惯的最初阶段。我们中国有句古语叫:"三岁定八十"。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影响孩子一生。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因为幼儿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致关重要的。那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有哪些呢?

  关键词:托班幼儿 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时期良好行为习惯内容可以分为:良好品德习惯、良好生活习惯、良好卫生习惯及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品德习惯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友爱同伴、爱集体守纪律、爱劳动、诚实勇敢。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饮食饮水习惯、睡眠习惯、排便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包括:洗手、保持五官的清洁、正确使用手帕、保持身体清洁、保持环境整洁。

  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喜欢学习,对学习活动有兴趣,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地某一项活动;有正确的读、写、坐和握笔的姿势;会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阅图书,能爱护图书文具,会整理用品。

  在本学期里,我担任的是一名托班教师,以下是我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小小的收获。

  一、我们要了解托班幼儿的身体心理特点。

  多数托班的孩子处在2-3岁之间,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到处跑动,还喜欢碰碰这个、摸摸那个。如,我们班上有个别孩子喜欢把东西放到嘴里,有的孩子爱和同伴追逐等。除此之外,托班幼儿还有了初步的交往意识,但不能用语言顺利的和同伴交往,往往用动作表示,容易引起纠纷。如,徐道德很想和杨江伟做朋友,于是他经常找机会坐在江伟旁边,还不时的用手去抱江伟的脖子,拉他的衣服。江伟误以为是道德欺负他,吓得不敢上幼儿园了。另外,由于孩子在家都是独苗,他们有强烈的"自我中心"倾向,总以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特别是和大家一起玩积木等玩具的时候,常有"小霸王"出现,自己已经有许多积木了,还不许别人拿,还出现了许多的攻击性行为。

  二、不能盲目的、一味的娇惯孩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事情。一个人如果在幼儿阶段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学习,卫生等习惯将会终生受益。反之,如果养成一些坏习惯,以后要改正,就很困难。就拿吃饭来说吧,现在孩子在家里都是"惯宝宝",对孩子的要求几乎百依百顺,孩子喜欢吃的东西就让他多吃,不喜欢吃的东西就不让孩子去吃,比如,班里的涵涵宝贝,是个很乖巧的孩子。可是啊一到吃饭的时候,那可是一件很让人烦恼的事情。只爱吃汤泡饭,里面什么也不让放,每次吃饭都会跟老师说这个不吃那个不要,不答应就立刻给你下马威(大哭一场),做家长的应该在为孩子准备菜谱时,充分考虑到营养的搭配,不要一味地满足了孩子的口味,却忽视了营养的重要性,在吃饭的时候可以跟孩子简单地说说菜肴里所含有很多的营养,可以让宝宝长的越来越高,长的越来越漂亮,来吸引孩子。另外别让孩子觉得在家挑食是可以的,在幼儿园是不可以的。在幼儿园和在家里的要求都是一样的。

  三、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要让孩子听你的,首先要让孩子信任你。所以教师要懂得与孩子交流感情。托班的孩子最喜欢得到老师的爱抚,我们经常会用拥抱和亲切的话语来表示对他们的赞扬和爱。如,每天早上,师生相互问好,我们会抱抱孩子,表扬他叫老师的声音真好听,夸夸他对老师有礼貌……这样,师生之间既交流了情感,又培养了孩子有礼貌的习惯。同时,教师要取得孩子的信任,必须正确使用权利,对待孩子要不偏不倚,不能带着情绪来对待孩子。高兴时对孩子犯的错视而不见或不了了之,心情不佳时孩子的无心之过也会遭到大大的批评,这是对孩子不公平的。班里的教师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要一致,如果要求不一,态度各异,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或者干脆谁也不听,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此外对于来我班的任何老师我们都积极地引导他们与他们热情地打招呼。我班有一个叫张瑜琳的小朋友看见老师和家长都会热情地扑过去迎接他们,我们给予了表扬,鼓励其他幼儿向他学习。

  四、建立必要的行为规则。

  良好的常规是实施教育的保证,而必要的规则是形成良好常规的前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点点滴滴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应善于抓住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譬如,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他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培养的,爱学习的习惯往往是在游戏中形成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的。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如,上厕所和洗手时不推不挤、拿椅子必须双手端起来,不可以拖着或顶着走、搭积木时不能争抢、听到《摇篮曲》就休息、餐前要保持安静等。我们把规则和幼儿必须养成的习惯联系起来,贯穿于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托班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当他们不理解的时候,我们老师就反复示范,用动作来提示他们应该怎样做。如,游戏活动时我请小朋友把椅子搬到"红线"上,一开始,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办,教室顿时乱哄哄的,我就端起自己的椅子边放边说:宝宝像老师一样搬椅子放到这里的红线上。孩子们听了我的话,看了我的动作,一个个都把椅子放到了位。

  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差,他们经常会违反一些规则,老师要及时提醒、纠正,以免使他们养成不良的习惯。如,该听故事了,有些宝宝坐不住,离开座位或在位置上扭来扭去不听。这时候我们老师就想办法吸引他们的注意,有时还要制止个别孩子的不当行为,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我们班的钱展宏十分好动,总是管不住自己,坐着的时候总是把脚跷到椅子上,经过我们多次教育纠正,现在他"坐"的习惯好多了。

  五、引导幼儿自我服务。

  如果孩子做事总是依赖大人,那么他们会缺乏独 立性,进而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特别是生活自理习惯,托班幼儿主要是生活自理习惯的培养。因此,老师应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由简单到复杂。如,先让宝宝自己脱裤子、脱鞋子,然后再教他们穿的方法。暂时不会可以慢慢练习,不过要天天学,天天练,不仅孩子有耐心,老师也要有耐心。通过老师的耐心指导以及一些悦耳动听的生活自理儿歌的创编,第二学期时,我们的宝宝起床时都能自己穿裤子和鞋子了,会自己独 立吃饭了。家长们都反映说,他们的孩子在家也变得爱劳动了,喜欢和妈妈抢着干活呢。

  总之,无论养成哪种好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及时巩固和反复的训练,让"他律"变成"自律",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六、老师的言传身教。

  如果教师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突显了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我在这方面的感受甚深。有一次,我看到书架旁掉了很多书,就对正在玩耍的小朋友们说"你们看,书本都掉在地上了,你们以后是想看干净的书呢还是不干净的书呀?"然后当着大家的面把书一本一本地捡起来放回书架里。此后有这种情况出现,小朋友们都很自觉地争着捡书本。类似的扶起倒地的椅子,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也在我的言传身教下,形成了良好的风气。

  七、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班上的张瑜琳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家伙,小家伙也拥有着很多的好朋友,可是啊小家伙有时候说出来的话确实着实让老师们吃惊。有一次竟然拉着班上的一个小朋友对她说:"你是个大胖子,大肥婆!"我当时听见了觉得很是不可思议,托班的孩子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呢?事后我们立刻和航航的爸爸妈妈进行了交流。在交流中得知,原来这是航航爸爸妈妈在平时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玩笑话,结果被孩子学会并使用,家长也觉得是很不好意思,决定以后一定注意自己的言行。古语中说道:"上行下效"。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就如同是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上什么颜色,他就会呈现出什么颜色,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无形中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也许在大人看来,孩子模仿成人的一些动作看起来很滑稽很搞笑,但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带给孩子的确实一生的。

  八、家园结合。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道理很简单,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老师要经常和家长沟通,指导他们正确的育儿方法。再者,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易于纠正。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学期中我看到了班上的孩子们都有着很大的进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是自豪的,只要我们都能够多付出一份爱心、耐心、细心,我们的孩子将会是最棒的!

11、“利用动画资源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课题实施阶段计划

  一、指导思想:

  陶行知说过"唤兴味起。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兴趣自然成为了幼儿学习的源动力,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思维特点更需要富有趣味性的形式来提示他们使其行为得以相应的反应,多媒体动画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教育资源,本学期,我们将从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利用身边的动画资源帮助幼儿逐步促进幼儿的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形成。

  二、学习重点:

  1.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要求每位教师认真研读相关理论书籍,并围绕课题认真做好理论学习笔记,定期撰写学习心得。,2.通过观摩活动,活动反思等,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每个实施活动由每班一名教师从周一到周五轮流参与实施,课题组成员听课、评课,实践、反思、再实践,一课多研,共同探讨、推敲最佳的引导方法。

  3.加强研究工作的阶段性分析与总结,定期召开研讨会,以确定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的方向。

  4.注重对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倡导在实践中研究课题,而不是写课题。

  三、学期研究重点:

  这一学期是幼儿刚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第一学期,我们的研究立足于从实践中来回实践中去,探索小班幼儿观看动画的特点,对动画类型的喜好,挖掘动画资源潜在的教育价值,特别是对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方面的影响和独特作用,帮助幼儿解决分离焦虑,引导幼儿尽快适应融入幼儿园生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为达成目标,我们从如何为幼儿选择动画资源,如何引导幼儿观看动画片,如何挖掘各种动画的潜在教育资源,与幼儿园日常健康教育有机整合,构建以动画为主要媒介的活动模式,发挥多媒体动画的教育价值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四、学期研究活动的具体安排:

  九月份:

  1.本学期课题组计划的学习讨论与制订。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动画资源帮助幼儿解决分离焦虑,引导幼儿尽快适应融入幼儿园生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班级晨间游戏材料、主题墙设计的完善 (采用幼儿熟悉的动画片中的形象,主题) 。

  十月份:

  1.课题研讨活动:《多喝水少喝饮料》、《擦擦小嘴巴》、《小猪嘟嘟》、2.各班区角游戏环境创设评比。主题:民间特色游戏及晨间活动游戏材料。

  十一月份:

  1.课题研讨活动:《漱漱口》、《不爱用手的小河马》、《讲卫生》

  课题组成员听课、评课,一课多研,共同探讨、推敲最佳的引导方法。

  2.课题研究个案记录交流十二月份:

  1.课题研讨活动:、《过桥》、《我会系鞋带了》

  参加听评活动老师,课后进行课题活动反思和反馈。

  一月份:

  1.课题研讨活动:《穿衣服》、《我不偏食》

  2.做好各类工作的总结,材料整理归档。

12、培养《幼儿乐于与他人交往的良好习惯的实践研究》总结

  经过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我觉得幼儿阶段的教育比传播知识、训练技能更重要。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及良好的社会品德,增强社会性,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

  一、多为幼儿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帮助幼儿建立宽松和谐的伙伴关系。如:晨检活动时,鼓励孩子们之间谈谈来自幼儿园之外的消息,区角活动时,除了幼儿自身游戏,选择伙伴以外,教师可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人为地干预他们的活动,给孩子创造交往机会,尤其对那些不善言谈的幼儿,教师应该多关注他们,帮助他们创造机会与人交往。

  二、通过主题活动,鼓励幼儿自带玩具,让幼儿学会与同伴交往、分享。

  在家庭中,孩子一般只与家人交往,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的活动范围就从家庭扩大到幼儿园,交往的范围的扩大,使小班幼儿一时难以适应集体生活,情绪不稳定,在活动中与小伙伴争抢玩具,自己有了困难不主动和老师说等。为了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感受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体验分享的快乐。我们开展了"玩具交换日"活动,定期让幼儿带上心爱的玩具,到幼儿园来与同伴一起分享。在活动中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往。如:有的孩子想玩别人的玩具,又不敢去交换,这时,老师悄悄地在他耳边说:你的玩具也很好玩,小朋友会愿意和你交换的。在老师的鼓励下,胆小的孩子也高兴地参加到活动中。活动后,让幼儿讲述自己到交往过程:和谁一起玩的?是怎么玩的?谁的玩具好玩?为什么?等等,让幼儿体验交往的乐趣。使幼儿对这一活动非常喜爱,经常追问哪天是"玩具交换日",并将自己最好的玩具带来和小伙伴一起玩。通过这种活动,拉近了幼儿之间的距离,也使幼儿变得喜欢上幼儿园了。

  三、积极与家长配合,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有的孩子从小独自惯了,不愿意、不善于与别人相处;有的孩子太霸道,在家娇惯,到了幼儿园常与同伴发生冲突等等。为了协调家园教育,我们通过放学与家长简单的交流或者家长会、家园联系手册等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认识培养孩子交往的良好习惯与能力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行为。

  四、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激励孩子树立自信,用肯定性言语和鼓励性言语促进孩子树立自信强化自信的方法很多,抓住锲机进行正面引导尤为重要。孩子如果能经常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表扬,会使他们兴趣盎然、信心百倍、情不自禁地向前努力。也能满足其潜在的争强好胜的欲望。增强其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在实践中所做的任何一点努力和克服微小的困难都要及时予以支持和适当帮助。并尽量可能地让他们尝试成功,因为成功感是建立自信心的动力。

  具体实施起来,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很多方面还需我们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虽然课程学完了,但在理论的基础上更多的该是,将所学所悟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为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而努力。

13、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时间:5月4日 地点:大班教室

  主持人:王巧玉

  会议主题: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结上周工作:严格要求老师做好工作

  本周工作安排: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1、在课室里不推、不挤、不乱跑。

  2、使用正确的坐姿,做作业时,不能拿笔尖、剪刀对着小朋友,以免刺伤。

  3、午睡时,上床的小朋友不能把头、手探出来。

  4、向幼儿介绍保护眼睛、牙齿、身体的一般常识。

  5.教育幼儿勤剪指甲,不抓别人或挠伤自己。特别是小小班及小班应该每周剪指甲,教育幼儿。

相关文章

《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范本》

《幼儿园优秀工作总结》

《幼儿园三年行动计划》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