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技巧
栏目:幼儿园计划总结这是幼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技巧,是优秀的幼儿园计划总结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1、幼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技巧
在目前的说课面试中,一般给说者20分钟时间的准备,然后在10分钟内进行阐述。在20分钟里,要准备一篇完美的说课稿是不太可能的,有些教师刚刚分析完教材,写好教学目标,时间就到了。这里我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稍作整理,总结了一些技巧性的东西,供需要的教师参考。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些只能作为面试前的应急,不能把它当作"说课"的模板,否则有悖于"说课"的真正价值。要真正提高"说课"的能力,必须在实践中历练,在历练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结累。
(1)要在说课前准备好各领域基本课型的框架。包括目标框架、理论框架。
(2)说者要合理安排好20分钟。一般2-3分钟内要把目标确定下来,然后重点去考虑教学设计的框架,重难点突破的策略,并以纲要的形式写下来,不要一字一句去写。
(3)说课时整体要流畅,不要作报告似的,有许多个"123",环节间的过渡要自然,过渡语言可事先准备好。比如,教材分析后,要确定目标了,可以这样说"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为使幼儿感受……,我为本次活动确定了两个目标,旨在对幼儿的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作积极的引导";说好目标可接着说:"下面我侧重谈谈对这个教学活动重难点的处理";"为顺利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将做好以下准备"等等。同时尽量避免师问、估计生答,师又问,估计生又答……,这种流水帐式的说法。
(4)因为面试中的说课均是课前的预案,不是课后的反思性说课,想象的空间较大,所以你可以将课堂设计得精美一些。当然说课时应体现落实计划的可能性、有效性和监控性,绝不是虚无飘渺的"纸上谈兵",所以难以准备的教具、学具,难以组织的环节等要尽量避免。
下面具体谈谈"说课"前可准备的框架:
什么是说课?通俗地讲就是要说清: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
说课的基本框架:说教材→说目标→说重难点→说准备→说流程→说亮点语言领域:(散文诗、童话诗、诗歌、故事)1.说教材:分析教材的教育价值(语言、结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寓意,有什么教育意义)散文诗等一般都具有朴素明朗的口语文体,深入浅出的诗性深度,浅出易懂的道理。散文诗等都具有"诗情画意、短小精悍、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精炼,寓意深刻含蓄"的特点,往往运用拟人、夸张、比喻等手法向我们展示或揭示一个……过程、画面或道理。
对于诗歌,教师应关注作者在声、形、色等方面的描写,以及是否具有光感、动感等,语言是否富有韵律节奏的美感,因为这些描写,会使诗歌更加具体形象生动,相关词语就会成为教学的重点或难点。
2.说目标:(认知、情感、能力三维目标)参考目标:
A.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优美语言,体验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B.感知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宁静温馨的意境,学习用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
C.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像,激发幼儿亲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D.学习仿编诗歌,体验创作的乐趣。
E.尝试根据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表现主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重点: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通过前期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帮助幼儿梳理知识,从中理解作品内容,感受其优美的意境和语言。
难点:对诗歌内涵的理解……分析:因为中大班幼儿虽然有了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理解和想象力也比较丰富,但只停留在散文诗的内容上,对其丰富内涵的理解还比较缺乏,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就成了活动的难点所在。
4. 说准备:
知识准备分析:让幼儿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丰富自己的感性经验,让幼儿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丰富自己的感性经验,使得幼儿在活动中能得以充分的理解、体验,在与同伴的讨论交流中,能自主、大胆、快乐地表达。
物质准备分析:物质材料是实现目标的载体,提供这些物质材料旨在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活动提供条件。
5.语言活动基本流程参考:(重要环节的教学方法、重难点的突破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完整欣赏(多媒体、背景音乐、示范朗诵)→分段欣赏(教师提问)→幼儿学习朗诵→仿编→活动延伸各环节设计意图:
多媒体运用的优势:多媒体运用的优势在于视听结合,声图并茂,把教师难以讲解说清、无法直接感知、抽象难懂的知识,跨越时间、空间的界限,生动地告诉幼儿,给予幼儿更为具体、真实的体验。同时多媒体具有鲜艳的色彩和动感,形象生动直观,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背景音乐:教师选取优美、抒情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来引出或衬托诗歌,可以营造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
整体欣赏:旨在让幼儿对散文诗的整体有所了解。
教师的提问:诗歌内容较精炼,思维跨度也比较大,因此需要教师运用启发性的提问,通过提问的层层推进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有关句式。
幼儿学习朗诵:旨在让幼儿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和优美语言。学习用优美或自豪等的声音来朗诵诗歌。
仿编:旨在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联系实际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
科学领域1.参考目标:
A.通过观察、比较、探究,使幼儿……(了解某一种物理现象。例:沉浮--了解物体的沉浮与其材质、大小的关系;溶解--了解物质的溶解过程;弹性--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物体的下落--发现物体都有自然下落的现象;滚动--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有不同的滚动路线等)B.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大胆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C.通过操作,让幼儿尝试、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探究能力。
D.学习大胆地记录和描述自己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2.重难点:
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给予幼儿正确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所以往往将观察探究某一物理现象作为活动的重点。
3.活动准备同语言领域4.基本流程参考:
提出问题并讨论→猜测记录互交流→实验观察及比较→表达交流共分享→活动延伸提出问题并讨论:
设计意图:旨在鼓励幼儿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幼儿回忆生活经验,分享相关的感受,同时教师通过倾听了解幼儿对"……"的认知程度,发现幼儿在这项探究中存在的盲区或误区,以便思考自己预设方案有何需要调整的地方。
猜测记录互交流:
设计意图:猜想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旨在激发幼儿大胆的设想和猜测,并学习初步的记录方法,同时引发更多的幼儿参与陈述,引导幼儿听听看看,了解同伴有什么不同的观点。
实验观察及比较:
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幼儿认真实验,仔细观察,一一验证自己的猜测,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幼儿学习获得事实依据和实证的材料,学习客观地描述事物。
表达交流共分享:
设计意图:观察记录是集体交流的媒介和载体。旨在鼓励幼儿大胆地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一方面幼儿学习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倾听别人,并通过回顾、反思和比较,改变自己初始的想法;另一方面教师帮助幼儿梳理、归纳零碎的经验,从而获得新的经验,或从新的角度去认识事物。
活动延伸: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旨在鼓励幼儿继续探索本课题的相关特征。
语言: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科学,《纲要》中指出要积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要尽量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培养幼儿一种运用科学的态度、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纲要"中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幼儿期的生活还处在他律的阶段,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别人这样做,他们也会这样做。作为老师应该让幼儿或得正确的情感体验,要让幼儿明白不文明行为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所造成的危害,要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关心、爱护周围的环境,关注自身的生存空间,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使他们在内化的过程中成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宣传者、执行者,并将良好的习惯泛化到周围人身上,从中找到快乐。
数学:
新《纲要》中提到,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幼儿园的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而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探索的对象。
数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进行数学活动。培养幼儿具有正确使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数量间的差异、物体的形状、以及它们的空间的位置等。
根据认知领域的目标,幼儿园新《纲要》的理念,以及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出发,制定丁本次活动的目标:
说教法:
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本活动教师将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始终贯穿直观性原则,结合多种教法进行活动。
1、直观法这里使用的是演示法,通过演示变换实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香蕉有它独特的外型特征,又好吃,又易剥,对小班幼儿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特有的外型又能给孩子们不断想象的空间;结合教师的变换操作及幼儿的亲身体验,动静结合,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便于幼儿理解,易于记忆,从而是孩子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2、谈话法在活动中适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好的语言习惯。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这个活动我以一根游戏主线--"香蕉香蕉变变变"贯穿始终,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既能更好地达到活动目的,又能更好地激发出幼儿的丰富想象力,并帮助幼儿巩固想象结果。
4、操作体验法它是幼儿建构知识的基本方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两次操作体验活动:第一次是请幼儿拿香蕉想一想、做一做动作,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主要是让幼儿探索香蕉的外型特征,大胆运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想象结果;第二次是让幼儿吃香蕉,幼儿在剥一剥、尝一尝、看一看,说一说中获得感知,初步了解香蕉从"整体-->部分-->没有"的渐变过程。
三、说学情小班幼儿年龄在4岁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总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该怎样说,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我想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四、说教法1、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能够给幼儿带来许多乐趣。小班的幼儿年龄小经验缺乏好模仿,所以在活动中多处采用模仿游戏,如:组织幼儿一起用手变魔术、做手指游戏、模仿洗手的动作等,在游戏中使幼儿自然习得对手的认识,知道了手能做许多事情。
2、谈话法:所谓谈话法,就是围绕活动内容,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答的一种方法。由于幼儿年龄小,经验少,在引导幼儿认识小手时,就通过以教师为主,幼儿为辅的谈话,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围绕我的手上有什么,我的小手本领大,怎样保护手等问题,师幼进行谈话、讨论,达成共识完成教育目标。
五、说学法经验感知法:由于小班幼儿的经验缺乏又喜欢模仿,容易在经验分享中产生人云亦云的现象,如在讨论小手会干什么时,一个幼儿说我的小手会刷牙,其他的幼儿也会跟着说会刷牙,幼儿的思路打不开,就不能较好地完成教育目标。所以我为幼儿准备了不同的玩具,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拓展幼儿的经验,再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幼儿的思路就会打开,经验就能较好的分享,知道手会玩很多的玩具,会做许多的事情,并能尝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能够有效的化解难点,突破重点。
除经验感知法外,游戏法也贯穿于活动始终,有趣的小手变变变,引发了幼儿的兴趣;讨论法、谈话法引领幼儿认识手指的名称和作用;经验感知法的运用使幼儿在游戏和探索中知道小手能做许多的事情;通过倾听教师讲解、回答问题,孩子认识到手能做许多的事情,了解了保护小手的方法。
说课稿:《神奇的筷子》
一:说设计思路:
此活动的选材来源于生活,筷子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餐具,他们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进食是我国的一大特点。
常言道,心灵手巧。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细协调动作。用筷子夹食物时,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从大脑各区分工情况来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动的区域要比其它肌肉运动区域大得多,肌肉活动时刺激了脑细胞,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可见,及早进行手的活动功能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享受用筷子进餐的乐趣,另一方面对幼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好处。中班幼儿的小肌肉不断的发展,可以掌握多种动作技能,而且会比较协调。但班里大部分幼儿不会使用筷子吃饭。因此,我选择此教材让幼儿在游戏练习中学会使用筷子,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二:说教学目标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2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3.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为此,我作了以下的准备: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每组一只托盘,内放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三:说教学方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示范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动作要领,通过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和基本动作技能。
2.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练习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此时不必强求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用筷子的姿势,幼儿拿筷子的姿势有个逐渐改进的过程,学会主要动作要领就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拿筷子的姿势会越来越准确。第二次操作是实践活动,通过品尝食物进一步练习和巩固筷子的使用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尝试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3.游戏法:中班幼儿处于游戏的高峰时期,好动是他们这一年龄段的突出特点。因此,我设计了"筷子舞""搭建筷子"等一些游戏,让幼儿充分体验筷子带来的乐趣。
四:说学法:
1.操作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动中我就引导幼儿练习筷子的使用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教师示范的观察进行练习,他们不一定会使用的很正确,那也不要紧,在第二次的实践活动中,幼儿通过品尝,强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师适时的个别指导,就巩固了练习方法。在尝试筷子进行各种活动时,孩子们通过使用筷子打击节奏、搭建游戏等活动中,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了发展。
五:教学过程:
我采用了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导入活动--学习筷子使用方法--练习筷子的实践活动--筷子游戏1.导入活动"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我就采用谜语引起幼儿对筷子的兴趣,"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筷子的外型特点和用途。在孩子们兴趣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和用途,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2.学习活动。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标准,因此,我在幼儿第一次练习前,先示范讲解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再让幼儿练习自由练习。第二次的学习,我配上了音乐,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练习并拢筷子拨饭、张开筷子夹菜等动作。
3.实践活动。
学习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在这环节里我为幼儿提供了豆类食品,让他们通过品尝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落实了第二个目标,在音乐中,孩子们无拘无束的使用筷子,边吃边和同伴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最后是小结使用筷子的好处。
4.游戏活动。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幼儿使用筷子品尝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一起来打击节奏乐。这个游戏活动渗透了艺术活动,在幼儿跳完节奏舞后,教师提问:"筷子还可以怎么玩?"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在这环节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
六:说活动评价纵观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本次活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整合"的设计思想,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使用筷子的乐趣。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故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充满童趣,幼儿易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故事为主要形式的 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增长知识和明白事理,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听说能力。故事《龟兔赛跑》用浅显的故事内容不仅能让幼儿明白知道做事情只有不骄傲、认真、努力坚持到底,一定能成功的寓意。而且故事里的动物对话,会激发幼儿学习艺术语言的欲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教学目标1、喜欢欣赏童话故事,在倾听与欣赏中体会出人预料的故事结尾。
2、理解乌龟和兔子不同性格特点,懂得故事所表达的骄傲使人落后的寓意。
3、能大胆连贯的讲述。
(三)教材重点、难点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指导幼儿大胆连贯的讲述。因为中班幼儿的语言还很不丰富,所以要教师引导和教授幼儿用艺术的语言表述故事作为难点。
二、说教法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手段来引起幼儿注意,训练听说能力。主要采取直观法、练习法和游戏法(小品)。根据幼儿思维特点所决定的。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采用直观看图(有条件时看光盘)引起幼儿注意,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为幼儿的语言表达做充分的准备。通过练习法可以刺激幼儿的表达欲望。(有时间全让幼儿参加小品演出和说图片意思,没时间就用活动区的语言区让幼儿练习)又根据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在发展的特点,采用对话的形式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对话能力。
三、说学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始终与听说能力贯穿始终。逐句学习打到连贯语言表达故事内容。
四、活动准备示范挂图、头饰、发令枪、小旗、花环、录音机(或光盘)等五、说教学过程(一)示范法:教师讲述故事内容,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二 ))直观法:看图,说图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印象帮助理解记忆。
(三)(重点)说动物的话。
(四)分角色几人一组合作,表演故事。小兔子认识到自己错了,改正了错误还是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小朋友们要是做错事要知道错了就改,就是一个好孩子。看又一次龟兔赛跑。(结合实际进行教育)(五)准备延伸故事《好朋友》引起幼儿兴趣。
(六)布置作业,回家讲给家长听。用激励的语言让幼儿举手动起来符合幼儿好动特点。用奖励小红花引起幼儿兴趣和高兴地心理,有益幼儿健康。
(七)小结:今天我很高兴,小朋友们也很高兴。我们知道了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并且你们会讲故事了。如果还想表演小品老师就把头饰和小电视放到语言区供小朋友继续演出和讲述。丰富了语言区,有利于幼儿练习。
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彩色的雨导读:《彩色的雨》是一首优美动听、充满童真童趣的散文,它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了娃娃心中彩色的雨。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彩色的雨》是一首优美动听、充满童真童趣的散文,它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了娃娃心中彩色的雨。散文中形象的把小雨点比喻成亮晶晶的象一粒粒透明的珠子,那黄色的、蓝色的雨衣,象一片片彩色的云,那绿色的、紫色的伞儿象一朵朵彩色的花,那一双双红雨鞋象一艘艘小红船,这些生动的比喻构成了一组组排比句,增添了散文的韵律美。同时,散文中把构成彩色的雨的雨衣、伞儿、红雨鞋在雨中的动态都描绘的有声有色,作品不仅画面感强,想象丰富,而且语言凝练,韵律和谐,有较强的音乐性,即乐意躺幼儿欣赏彩色的雨的美丽景色,又可以让幼儿欣赏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在这同时又能激发幼儿动手制作彩色的雨的强烈愿望,因此这篇《彩色的雨》适合大班幼儿进行教学。
2、幼儿情况分析我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较好,表达事物连贯、具体、口语化,进入大班以来已学会了一些散文,如《云彩和风儿》、《叮咚叮咚的琴声》等,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散文有一定基础,但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贫乏,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弱,尤其对散文中的精练的语句所表达的画面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让幼儿学会用散文中的优美语句来回答问题,更好的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同时,我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在艺术方面的发展比较协调,为突出幼儿的动手能力也书记了动手操作的内容,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会恰当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彩色的雨",展现雨中即景来符合散文优美的意境,因此我设计了这节综合教育活动课。
3、重点、难点熟悉散文内容,感受散文中的优美语句,感受比喻、排比的生动韵律,深入理解散文的语言,尤其是将雨衣、雨伞、雨鞋比喻成自然界事物的表现手法,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
4、教学目标a.帮助幼儿学习的散文,感受散文中的优美语句,体验散文的优美意境。
b.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散文的语言,尤其是将雨衣、雨伞、雨鞋比喻为自然界事物的表现手法,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
c.通过讲讲、做做的活动,会恰当的运用各种草料制作"彩色的雨",展现雨中即景,体验同伴相互合作的快乐。
5、教学准备a、教具;《彩色的雨》图片一幅,录音机。
b、学具:油画棒、红豆、绿豆、黄豆、挂历纸、皱纹纸、腊光纸、火柴棒、胶水、剪刀等。
二、说设计1、教法我采用直观教学法、提问谈话法、讨论法、动手操作法来进行教学,通过直观教学法视听结合欣赏,让幼儿更好的掌握散文的内容,通过谈话法,帮助幼儿理解散文中的比喻、排比的优美语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讨论法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和思维力更好的体会作品的意境,通过动手操作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相互合作精神。
2、学法根据"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原则,我通过"晴天、雷雨"的天气变化来到如课题;"视听结合--整体感知";"启发引导--分段理解";"激发愿望--大胆制作"的学法,让幼儿听听、看看、讲讲、议议、做做,让幼儿能轻松的获得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3、教学程序A、导入活动师生律动出场1)教师:小朋友们,美丽的春天到了,我们一块去郊游吧!你们听什么声音,呀,下雨了,我们赶快找个地方坐下来躲躲雨吧。(放音乐进场)2)教师:外面下雨了,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雨吗?雨是什么样子的?雨又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总结:雨是透明的、无色的,它是亮晶晶的,象一粒粒透明的珠子。
B、请幼儿欣赏散文,初步理解作品的意境教师:有位娃娃她眼中的雨很特别,你们想知道吗?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娃娃眼中的雨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欣赏散文,教师提问。
(1)这篇散文的题目叫什么?(《彩色的雨》)(2)在散文《彩色的雨》中,你都听到了些什么?
(让幼儿初步感受散文的内容)C、欣赏散文,感受散文中的优美意境和有趣的比喻。
(1)教师:雨衣、雨伞、雨鞋它们象什么呢,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彩色的雨》这篇文章。
(2)幼儿欣赏散文。
(3)教师提问*教师:雨衣象什么?为什么说雨衣象云?
*教师:雨伞象什么?为什么说雨伞象花?
*教师:雨鞋象什么?为什么说雨鞋象船?
(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优美的句子来回答)*教师:雨衣、雨伞、雨鞋还象什么呢?
D、教师:小朋友,你最喜欢散文中的哪句话?
E、再次完整的欣赏一遍散文,体验散文的优美意境。
教师:《彩色的雨》这篇散文很美,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散文,大家一边听一遍跟着录音机朗诵。
4、幼儿动手操作,会恰当的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彩色的雨景图,体验合作的快乐。
(1)教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现在用你们那灵巧、能干的小手相互合作把彩色的雨和美丽的雨景做出来、画出来吧。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并展示作品。
(4)请个别幼儿纺编《彩色的雨》这篇散文。
教师:小朋友做的雨景图真漂亮,谁愿意来学着《彩色的雨》这篇散文来说说你做的美丽的雨景图呢?
(教师请个别幼儿纺编散文《彩色的雨》)5、活动结束教师:小朋友做的"彩色的雨"真漂亮,把我们教室布置的美丽极了,我们去请别的班的小朋友来看看我们做的"彩色的雨"好吗?
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幼儿期要努力促进幼儿语言规范会的发展。故事教学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故事本身具有主题单纯,内容浅显,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等特点,使幼儿接触最多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
《美丽的公鸡》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公鸡"与"啄木鸟""蜜蜂""青蛙"三个小动物比美遭到拒绝,最后在"老马"的帮助下懂得"美不美不光开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人们做事"的道理。塑造了三个爱劳动的小动物和一个爱比美无事可干的公鸡以及语重心长的长者老马的形象。故事中角色对话简洁明快,并且结构和语言多次重复,是与幼儿理解和记忆,从而使幼儿产生模仿的欲望。
为了更好的同幼儿一起进入角色,我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教师与幼儿的问答中想象,猜测故事的发展,从而达到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从以下三方面具体说说我的设计思路:
一、出示角色形象,吸引幼儿进入故事。 教学伊始,我和幼儿一起做手指操《大公鸡》并问幼儿:今天大公鸡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欢迎吗?(出示公鸡图片)小朋友大家好!你们看我美丽吗?哪美丽?你能用语言夸夸我吗?从而引导幼儿从"冠子""羽毛""脚"等方面来形容公鸡的美丽。
有的幼儿说"冠子红红的,大大的"有的说"身上的羽毛五颜六色的"有的说"脚是黄颜色的"等孩子描述完大公鸡,我有模仿公鸡说:"我还为自己编了首儿歌,你们想听吗?"孩子们高息的说:"想听。""公鸡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的脖子金黄的脚,要比漂亮我第一。"让幼儿对故事中的公鸡有一个整体印象,为下文的猜测故事打下基础。
二、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预测故事的发展,和幼儿一同讲故事。
待幼儿对故事中的公鸡有了感性认知后,我开始讲述故事的开头,当讲到公鸡得意洋洋地唱完歌,问孩子:"请你猜想一下这只公鸡要干什么去?"由于幼儿听了两遍儿歌很容易回答出"比美去""比漂亮去"。接着出示"树林"让幼儿自由观察思考:公鸡来到了哪?看见了谁在干什么?它会说什么?"啄木鸟"会和它比美吗?让幼儿真正进入到故事情境中来,猜测它们会说些什么。
因为幼儿知道公鸡要和别人比美所以很容易猜出:"啄木鸟,咱们比比谁美?""啄木鸟正忙着给大树捉虫子,会和它比美吗?"我又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他们一直认为不会,从而猜出啄木鸟的话。在此引导幼儿用得意洋洋的语气说公鸡的话,用冷冷的语气说啄木鸟的话,师幼共同分角色进行对话。放手让幼儿根据第一幅图讲述"果园"和"稻田"中比美的图片,幼儿能按原有经验进行讲述。
最后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它们不和公鸡比美?有的幼儿说"它们不愿意和公鸡比美",有的说"它们正忙着呢"在回家的路上公鸡遇到了谁?老马会给它满意的答案吗?听了老马的话公鸡会怎么做?幼儿很轻松的猜出了故事的结尾,整篇故事都给幼儿留下了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三、完整的观看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幼儿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内容后,让幼儿观看碟片,在头脑中进一步建立表象,为下节课的复述故事和表演故事做好准备。同时故事中优美的语言,对于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看完故事后引导幼儿明白:美不美比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进而建立从小爱劳动的美德。本来在教学中还设计了谈话"你能为别人做什么事?"让幼儿懂得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进而师幼共同演唱《劳动最光荣》可由于时间关系没完成预设任务,有一点遗憾。
总之,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有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思考,才能不断地进步。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救小鸟 一、 说教案 1、教学目标的确定。语言活动幼儿能否积极参与是活动的关键。同时,教师的提问尽量以引导为主,让幼儿的思维有想象的空间。所以,在这个活动中,我的目标是幼儿大胆讲述为主,想出多种救小鸟的方法,同时在认识对话框的基础上,利用对话框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丰富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和心理。
2、说教材关键、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此次活动的关键在于幼儿能想出多种救小鸟的方法;对话框是本次活动重点、难点,利用对话框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丰富幼儿的语言。
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在活动中,主要分成三大块:
(1) 幼儿观察图三,想出救小鸟的方法。 大班幼儿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知识准备,在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能更好的互动。"救小鸟"是故事的高潮部分,让幼儿围绕中心问题进行讨论,展开想象,是比较合适的,前两幅图就一带而过。
(2) 幼儿认识对话框,利用对话框做游戏。 大班幼儿已经具备比较多的阅读经历,对"对话框"会有一定的了解,更容易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对话框的出现,让幼儿在语言构思的时候不用按固定模式去思考,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是为了辅助幼儿能仔细的对每个人物的心理和语言进行思考,帮助幼儿补充语言内容。
(3) 幼儿完整的讲述故事。 对幼儿的思考进行总结,通过看对话框让幼儿能从人物的心理和事件发生的经过两方面进行讲述故事。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主题活动《我长大了》,这是二级主题《人在变》中的一个活动。
一、 说教材1、教材来源:在一次常规的身高体重测查后,我把前一次的测查结果和这次的测查结果同时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对自己成长的关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为此,我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长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改善孩子只会享受长辈对自己的爱,而不懂得会报的心理状态。纲要中要求: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纲要》的精神:"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2、目标定位: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融合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领域的整合。目标为:(1)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2)激发幼儿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3)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4)让幼儿尝试制作个人成长册,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5)让幼儿体会父母的辛苦、关心,增进亲子之情。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受"我长大了",主要是发现自己成长与变化。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录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根据人的成长过程进行排序、制作个人成长册,主要是通过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在目标定位上,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动准备:(1)空间准备: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衣物、用品布置于墙上,桌椅呈同字型便于评价和集中。(2)物质准备:"人的成长过程"图片,卡片纸、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与工具若干,已制作本领树的树干,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3)知识准备:幼儿向家长了解爸爸妈妈的故事及自己小时候的趣事,观察各个阶段自己成长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征。
二、 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情景教学法:本次活动通过环境的刺激,让幼儿寻找、辨认同伴小时候的照片,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2、演示法:通过电教手段、多媒体动画"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让幼儿对自己的成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这一个过程中,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3、操作法:本次活动用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让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与现在)获得了最直接的经验,并在交流操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组操作把自己获得的经验再一次深化,通过制作、想象绘画、排序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成长的理解与期盼,体验成长的快乐。
三、 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对自己的成长发生了兴趣。
2、交流讨论法:当幼儿对自己成长有一定的感受时,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讲述自己的故事,讨论自己的成长,不仅让幼儿分享快乐,达到生生互动,而且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展示法: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本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每个幼儿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
4、尝试法:陶行知说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活动中让幼儿制作、排序、布置"本领树",幼儿的思维更加灵活,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拓展了知识面。
与此同时,我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积累经验--交流体验--展示自己--操作表现--分享快乐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以活动室环境的变化引发幼儿对小时候用品的兴趣。
2、自由探索(欣赏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幼儿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谁?一起议论为什么猜不着?从而发现小朋友的变化。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真实地感受自己长大了。在这一过程幼儿的经验是浅显的,我就通过集中让幼儿互相议论的方法:现在与小时候比,自己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从更多的方面有目的进行比较,目标一得到了体现。 3、观看录像,积累经验:幼儿对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长大的,充满了好奇。通过观看录像把幼儿带到了神秘的生命起源时刻,他们深深地感受到妈妈怀孕的辛苦、父母养育的艰辛,增进了对父母的感情,目标五得到了体现。
4、交流体验(回忆童年趣事):让幼儿讲述自己小时候的趣事,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目标三得到体现。
5、展示自己:幼儿分组自由交流、展示自己的本领,同时又让幼儿有互相学习、感受别人长处的机会,并在适当的时候请个别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展示,树立自信心,目标二也得到了体现。
6、操作表现: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长、了解成长的过程,我让幼儿分组操作,一组制作"成长变化图"--我小时候是这个样子--我现在是这个样子--我将来会变成这个样子--请幼儿画一张自己将来的画像。一组排序:请幼儿给人的成长过程图片排序,表现人是怎样变化的?一组幼儿在每片树叶上画一件自己会做的事情,然后贴在树上。让幼儿自主选择,有领域的整合,目标四得到了体现。
7、分享快乐:这是活动的延伸,《纲要》指出"为幼儿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在这一环节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伴,愉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满足,很有成就感。
一,说教材:
1.教材价值:
"鸟"是动物世界中的一个大的家族.在厦门,到处都可以看到鸟的身影,听到鸟的叫声.而且教育的资源也很丰富:家庭养鸟,花鸟市场,公园,厦门的白鹭洲有鸽子,鼓浪屿上有"百鸟园" 等.大班的孩子对鸟的认识有一定的经验,他们喜欢给鸟喂食,还喜欢亲近鸟.这些鸟有着不同的外表,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人类有不同的作用.那么多的鸟也有相同的特征:有羽毛,有翅膀,会飞…….新《纲要》告诉我们,"要与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我认为,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鸟与人类的关系,探索不同鸟类的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一定的教育价值.
2.目标定位: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依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材本身的特点,我从情感态度,能力,认知等方面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和的一面.具体的目标为:
活动目标:1,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多种鸟类及鸟类的共同特征.
2,依据生活环境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学习自我纠错.
3,萌发爱护鸟类和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多种鸟类及鸟类的共同特征.难点为依据生活环境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学习自我纠错.我们知道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我看了,听了,都会忘的;只有我操作了,才会记住."因此身临其境的学习定能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我们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认识过一些常见的鸟.
2.物质准备:"百鸟园"的场景,鸟类生活的不同的背景图,各种鸟的图片若干,磁带,录音机等.
二,说教法:
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
1.观察法:观察法就是提供大量的直接经验让幼儿观察探索,让幼儿通过五官的感受来发现,探索事物的现象,获得具体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
2.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的不同环境,不同的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自己与图片的互动中,来获得不同的鸟类生活的环境也不同,并能依据生活环境的不如进行分类的经验.通过材料的自我纠错功能使幼儿的能力得到 提高.
3,启发引导法:幼儿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运用适当语言,帮助幼儿来发现问题,引导幼儿解决问题.并灵活运用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的组织形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到发展.
三,说学法:
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主要有:
1,讨论谈话法:新《纲要》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我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说一说,看一看,比一比,在多通道,多感官的参与下,了解鸟类的共同特征.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因此为了加深幼儿对不同鸟类生活的环境也不同的了解,我提供了鸟类生活的背景图及不同的鸟类,让幼儿在操作,纠错的过程中加深体验.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层层递进的办法组织活动程序,具体流程为:
激发兴趣--参观比较--操作体验--反馈延伸.
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活动的一开始我便向幼儿提出"百鸟园"的要求,激起幼儿的兴趣;并在激发兴趣的过程中向幼儿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要仔细观察你认识哪些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在第二个环节我集中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鼓励幼儿自己探索说出鸟类的共同特征,同时让幼儿讨论企鹅是不是鸟类,企鹅生活在什么地方 目标(1)在这里自然完成.
操作体验:
下面进行的是小组式的游戏教学.指导语:你们知道这些鸟生活在什么地方吗 (幼儿自由回答)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鸟的图片和它们生活地方的背景图,请小朋友试一试把它们送回家.
幼儿操作,并学习按背后的正确答案自己纠错.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把各种鸟类送到它们各自生活的地方,判断,感受鸟类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同时,操作材料背后的答案相关会提醒他们重新思考,修正经验.自我纠错的能力得到提高.目标(2)在这里完成.
集体交流:幼儿作品的展示交流,再次提升和加深了前面的活动经验,然后教师鼓励幼儿一起把"百鸟园"里的鸟都送回自己的家,再次巩固幼儿的新经验.新《纲要》在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提到,"培养幼儿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在这次的操作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不知道的可以问同伴,可以寻找刚才的操作材料来解决问题,让幼儿有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
反馈延伸:
这次的活动后,肯定还有一些幼儿不能完成活动目标,教师可以把各种操作材料继续提供在活动区内,让幼儿进行操作,同时提供各种鸟类的图片,图书,VCD等材料,让幼儿继续丰富相关的经验,激发幼儿的爱鸟之情说课内容:大班综合活动《奇妙商店》
一、 教材与目标幼儿教育是素质的教育,要求为幼儿一生发展打好基础。纲要中要求我们"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教育幼儿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而《奇妙商店》这一教材既是通过讲述动物们之间发生的变废为宝的故事,达到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目的。它的内容深动形象,贴近幼儿的生活感知,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共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对于教育幼儿爱护环境,扩展幼儿想象力,尝试变废为宝不显得枯燥,而十分自然和有趣,体现了语言、社会、艺术等多方面内容的相互渗透与整合,符合大班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能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我确定本活动目标为:(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笑呵呵、不好意思、和蔼、不解、精美"。(2)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或得成功的感受。(3)激发自觉爱护环境的意识行为。其中,重点为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新词;难点为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激发自觉爱护环境的意识行为。
一、 说活动准备依据幼儿园活动的特点,为了给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我制定出以下的活动准备:
1、情景设置:设置商店情景,摆放故事中由废物变成的宝。
2、材料准备:大象伯伯及各角色的木偶;幼儿收集的废物;小推车一部;剪刀、浆糊、透明胶等材料;人手一份评比表。
二、 说教法学法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学法:
1、情景参与法: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此活动中,我设置了商店情景,并通过木偶表演,让幼儿参与故事发展的讨论,以此达到目标中理解故事的目的。
2、讨论法:讨论包括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分享。在这个活动中,讨论贯穿了整个过程,从活动开展时的对废旧物品处理的讨论到故事中废物能变成什么,变废为宝的价值及活动后讨论如何让人们都参与环境保护、变废为宝的活动中,整个过程体现幼儿的大胆探索与表达,形成探究式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3、表演法:表演在此活动中应用于对故事的完整了解环节,是通过让幼儿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自由表演来体会故事中表达的"笑呵呵、不好意思、和蔼、不解"等角色动态,达到更好地了解把握故事内容的目的。
4、操作法:教育提倡应材施教的开展,在此活动中我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能力与经验选择合适的废旧材料,尝试通过制作来实现自己的设想,既满足幼儿动手的需要,又是对活动教育意义的一次提升,变"知"为"行"。
5、评价展示法:每个幼儿都有展示自我的需要,操作后的教师印花评价及成果展示,既是对幼儿这种需要的满足,又是对幼儿劳动成果的一种肯定,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就感,使之更乐于参与这一有意义的"爱护环境、变废为宝"的活动中。
三、 说活动过程(一)讨论废物的处理,激发活动兴趣。
在此活动中,我设计让幼儿手推废物车入场,讨论里面装了什么?小朋友们要把这些废物怎么处理?从而肯定幼儿可行性的初步构想,又为故事的引出埋下铺垫。
(二)理解故事。
在此环节中,我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讲述故事,提问幼儿回答的单一、呆板的形式,而是让幼儿参与故事的发展,具体即通过间断性启发插问,引导观察"谁来到奇妙商店?他们带来了什么?",想像猜测"大象伯伯会把桃核、西瓜皮、葡萄籽、各色废纸变成什么?",及把小马的问题"用漂亮的礼物换取一堆废物值得吗?"抛给幼儿讨论回答,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理由,了解幼儿的价值观。再引出大象伯伯的回答,借此纠正和教育幼儿,让幼儿知道爱护环境、变废为宝是一种崇高无私的行为。让幼儿在形成对大象伯伯尊敬的同时,把这一观念转化为自己言行的榜样。
通过参与故事发展的讨论,幼儿已获得对故事初步的认识,但这时的认识是片断的。因此,我在幼儿参与故事发展讨论的基础上,又引导幼儿与老师一同来完整地讲述故事,在讲述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借此体验故事角色神态,既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又达到学习应用新词的目的,完成教学的重点。
(三)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在此环节中,我设计以"小动物们都把废物交到了奇妙商店,大象伯伯忙不过来了,请小朋友帮忙"的形式,让幼儿参与"变废为宝"的行动中,鼓励幼儿大胆选择材料,想象制作,实现自己的设想。大胆寻求帮助,通过相互协作及教师给予合适的引导,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获得满足与成功。
而在制作后,鼓励幼儿分享与交流"我用什么废物变成什么礼物",让听课老师协助用画红花的形式,对幼儿的作品从选择材料是否合适、变出的东西是否有创意、制作牢固、美砚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既发展了幼儿大胆交往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幼儿付出劳动的一种肯定,体现生生、师生间的知识与互动。
(四)结束环节,延伸教育目的,使爱护环境、变废为宝成为幼儿自觉自律的行为,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
在此环节中,我不对幼儿进行简单的环保教育,而是让幼儿参与"怎样让大家都参与爱护环境、变废为宝的活动"这一讨论中,引伸出如:设计宣传大海报、进行环境评比、举办变废为宝义卖活动等延伸性活动。使活动不停留在单一的一堂课上,而成为系统连续性的实践活动,以真正达到让幼儿自觉自律,做好环境小卫士的目的。
首页 > 教案下载 > 说课稿 > 幼儿园说课稿 > 幼儿大班说课稿 > 正文说课:大班生活讲述"逛商店"〖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到: QQ 百度 雅虎〗〖在线字典〗一、 教材分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大班语言:生活讲述"逛商店"。这个内容要求幼儿将在逛商店的所见所闻和感受讲出来,要有时间、地点和具体事件。
一定的生活经验是幼儿进行讲述的基础,商店的功用是什么?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以及在逛商场时的所见所闻这都是幼儿应该有的生活经验。这样才能引起幼儿回忆和讲述的积极性。因此,教学的知识点是:商场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和在逛商场时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事物。在课前通过多种形式如家长带幼儿逛商场或教师带幼儿逛商场,并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观察、记忆。这一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占基础地位,也是整个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
纲要所提出的要让幼儿"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能注意倾听别人讲话,能清楚的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制订了教学目标:1、丰富逛商场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2、引导幼儿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讲述逛商场的见闻和感受,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3、初步了解商场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重点:引导幼儿将逛商场时的所见所闻大胆的讲述。重点制定的依据:纲要中提出要让幼儿"想说、敢说""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的教育重点并不是教幼儿记忆大量的词汇,而是让幼儿能乐意与人交流,能大胆在众人面前表达。另外,作为大班幼儿思维已经由直觉行动性向具体形象性过度,形象思维已经迅速发展,加上不断的实践学习,已普遍能组织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见闻。
难点:初步引导幼儿较连贯的逛商场时最感兴趣的体验。生活经验讲述就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围绕一个主题,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幼儿进行的讲述。那么能安排好内容的顺序,组织简单的语句,较连贯的表达出来,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幼儿又具有善于挑战的心理,这就象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果实,因此经过一定的努力也可以完成。因此这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
二 、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分析主要运用了示范模仿法和启发联想法。
第一种方法示范模仿法,幼儿天生具有良好的模仿性,任何事物幼儿都想亲自去模仿,语言活动中示范模仿法也是十分重要。幼儿在模仿中学习语音、语法,学习运用语言。在这里我不止单纯运用教师的示范,更重要的是幼儿的示范。因为作为身边的小伙伴的示范更能让幼儿所能接受。借助幼儿和老师的讲述开阔幼儿的思路,让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第二种方法启发联想法,生活经验讲述必须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在教学中怎样让幼儿的生活经验充分起到作用,让幼儿把经验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呢?我运用了启发联想法,通过再现性提问和启发式提问,帮助幼儿把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条理的串联起来,比如"你在商店里买了什么东西?""你发现了什么新鲜事?""哦,原来每件商品和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啊,你能讲给大家听听吗?"引导幼儿将生活经验归纳、总结、串联完整。这是幼儿能够连贯讲述的基础和关键。
另外根据纲要的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流的乐趣。"我将幼儿带来的物品和照片展示出来,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我还运用语言的激励,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精神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以上三种教学方法在活动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活动动静交替。注意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的发展,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以上两种教学方法在活动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活动动静交替。注意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的培养,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三、学法指导根据语言教学的原则其中注重幼儿获得经验的原则、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原则和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在教学中主要从听和说两方面进行了学法指导。一方面是引导幼儿养成能有礼貌的倾听别人讲述的良好习惯。语言的掌握与运用都离不开听觉器官,那么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幼儿学习、掌握、运用语言的前提条件,在引导幼儿学会倾听时,我主要采用了两个方法:一是创设安静的环境,幼儿的坐椅位置摆放合理,情景布置有秩序而不乱。二就是运用语言暗示的方法,比如在听个别幼儿讲述时说:"她在买这个洋娃娃时还发生一个件有趣的事情呢?你来认真听。"这样激发幼儿的倾听欲望,从而认真的去听。
第二方面的学法指导是,引导幼儿学习运用语言讲述进行情感表达的方法。讲述必须有条理,才能让人听明白,在指导幼儿讲述时我充分运用了启发诱导的方法,不是教师直接的去教去说,而是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去发现、归纳、总结出来。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相信孩子的能力,他们会创造奇迹。"在教学中只有大胆的放开幼儿,充分的相信幼儿的能力,才能让幼儿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讲述的机会。在激发了幼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请幼儿自由结伴进行讲述,我在幼儿自由讲述中进行个别指导,在整个过程中老师成功的扮演了支持者、合作者、帮助者的角色。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的学习,积极的探索。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的教育观念,遵循了"幼儿是通过自由的观察,积极的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
二、 教学程序教学程序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出示逛商场的照片导入课题:运用实物投影将教师在逛商场的照片展示给幼儿。"这是王老师最近刚刚拍的照片,你知道我是在哪拍的吗?""哦,是商场,是哪个商场你猜猜看?" 引起他们的兴趣。第二部分展开讲述,包含我五个环节。第一环节启发引导,激发幼儿回忆生活经验。"你去过哪些商场?在商场里你看到了什么?""你和谁去的?都买了些什么?""在逛商场时你遇到过什么新鲜事?"幼儿对感兴趣的事一定表现的积极都想来说一说,为了满足幼儿的愿望,自然的过度到第二个环节自由结伴讲述。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观察幼儿的反应,倾听幼儿的讲述内容。第三环节教师示范讲述,根据以往组织活动的经验和幼儿的兴趣点,自由结伴讲述时,一般幼儿对去过哪些商场?买过什么东西?商场里有什么商品?等讲述的最多。因此在教师示范讲述时要开阔幼儿的思路,针对逛商场时遇到的新鲜事进行讲述,激发幼儿有关的回忆。第四环节幼儿拿自己带来的商品或照片进行个别讲述。"今天小朋友也带来了一件从商场里买来商品和逛商场时拍的照片,谁能那着给大家讲讲?"幼儿个别讲述时我注意了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体验。比如将幼儿要讲述的照片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用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第三部分活动结束,由于活动时间有限,幼儿都想上来讲的愿望又很迫切,因此我引导幼儿将带来的商品布置成小超市,放欢快的音乐与幼儿一同布置环境,在音乐中结束本次活动。为了让幼儿能尽兴的讲述,随后开展角色游戏"小超市",并将照片丰富到语言区以便于幼儿随时的讲述。这样符合纲要中提出的"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这一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节奏速度,在提问时,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回答。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及时调整,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灵活的教育机制,努力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大班语言《漂流屋》说课稿大班语言《漂流屋》说课稿幼儿园说课评课 更新:2007-1-25 阅读:
大班语言《漂流屋》说课稿大班语言活动《漂流屋》说课教案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幼 洪培红教材分析(一)故事内容分析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故事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生动、优美的语言,吸引着幼儿,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诸于行动。故事能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
而我选择的《漂流屋》这个故事中一开头就描写了青蛙看到一座神奇的小屋子,调动了幼儿的兴趣"房子是谁的呢"?接着描写青蛙并没有想把它占为己有,而是去寻找屋子的主人,但没有找到主人,他就想到了请螃蟹和自己一起分享这座房子,并邀请了小鸟和乌龟来跟他们一起玩。最后,故事又承前启后地回到了开头的疑问:漂流屋飘到了它的小主人跟前,小兄妹并不想将自己制作的小屋子留着自己玩,而是希望它找到自己的主人。
该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人物对话简洁明了,但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吸引幼儿的注意。我们不难发现,故事的主题就是-----分享快乐。那故事中又是如何突破这个重点的呢:这则故事中再三描写了青蛙看到房子不占为己有的无私精神,后又描写了青蛙与小动物们一同分享快乐,继而描写了小兄妹乐于帮助别人。步步深入主题,而又在小青蛙与同伴分享住在漂流屋的快乐达到高潮。故事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使幼儿受到很好的教育,生动浅显的语言,又便于幼儿理解、记忆和模仿。
(二)幼儿情况分析大班幼儿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具体形象思维又占优势,因此,他们对文学作品,特别是童话故事较感兴趣,也能接受和理解内容较丰富、表现手法较复杂的故事,并具有一定的倾听和语言表达能力。上学期,我们以班级主题《童话谷》为切入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班的幼儿也积累了不少的童话故事知识、童话作家知识和丰富的词汇,培养了他们活泼大方、富有观察力、好奇心,探究欲望强,有丰富的想象力,并喜欢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但是,由于幼儿成长环境的影响,幼儿经常出现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导致这些行为成为幼儿交往中的障碍。而故事是运用儿童文学作品向幼儿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基于以上两点分析,我选择了故事主题明确、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语言生动浅显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漂流屋》。
二、目标确定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和知道要点提示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理解故事内容,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讲述自己的看法或评价别人的发言;2、感受作品中比喻手法的运用,发展幼儿想象力。
3、通过活动,体验与同伴分享带来的快乐。
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们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体验与同伴分享带来的快乐",从第一、第四环节的逐步深入,到最后互换礼物的情感体验,将知识进行迁移,将重点逐渐攻破。当然,培养幼儿懂得分享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累积过程的,因此,本次活动是先让幼儿获得情感体验,是一个累积良好体验的好机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活动将难点定在"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讲述自己的看法或评价别人的发言"从以下几点来突破:1、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如: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觉得他这样做好吗?你有不同的看法吗?;2、集体与个别讨论、回答相结合。
活动准备(一)环境创设:与区域相结合。
为了让幼儿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而转为主动地吸收,我们整合了区域活动,在表演区、语言区美工区让幼儿继续探索。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了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以此,我们在区域中准备了:语言区:投放青蛙、螃蟹、乌龟、小鸟和小男孩、小女孩的图片、各种背景图、房子背景图;美工区:订好的空白纸张;表演区:投放青蛙、螃蟹、乌龟、小鸟和小男孩、小女孩的头饰和背景图、篱笆。
(二)知识准备:
1、幼儿在常识活动中已熟悉青蛙、螃蟹、乌龟、小鸟的生活环境。
2、已认识过许多儿童文学作品,初步了解了拟人和比喻的概念。
(三)物质准备首先是为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情景,给幼儿创设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情景,所以进行了以下准备了:配有故事录音的教学课件,幼儿可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唤起他们的想象力。而创设一个环境,让幼儿在情感体验中将分享迁移到生活中来,我们准备了:幼儿每人自带一份小礼物、磁带、录音机。使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获得体验。
教学方法本活动综合主要采用了直观形象法、语言讨论法和环境体验法。
1、本活动中有始到终贯穿的是直观形象法:观察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于是,我选择了运用电化教育手段。由于,儿童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以及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对故事所蕴涵的意境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电化教育手段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儿童理解和记忆。而且,我有效地将语言与幻灯片的演示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语言讨论法:讨论法是儿童自己教育自己、主动接受教育的方法,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活动中,我以老师首先揭示或引发讨论内容,然后由幼儿进行补充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我多次让幼儿讨论自己对故事里人物的看法,以"为什么"让幼儿深入思考问题,并让幼儿提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看法,甚至让幼儿反过来向老师来发问。讨论法结合了《规程》的要求,为儿童创设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其发展,而不是单一的教师讲解,避免了儿童因说教、指导过多而产生的腻烦、抵触心理和行为。
3、环境体验法:儿童因为年龄小、知识经验少,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往往理解很难或很片面。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讲大道理,就很难让他们理解和接受。如:现实生活中很多幼儿是独生子女,他们一直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体验到什么是分享,分享又能带来什么快乐。于是,活动中采用了环境体验法,提供了一定条件,让幼儿通过自身的礼物交换、分享,从而感受和获得体验。这可以加身他们对概念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认识水平,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流程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五个环环相扣的环节,整个设计突出了三个点:1、教具直观:语言与幻灯片的演示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2、语言引导:以往的语言活动经常会出现是大部分能力强的幼儿才有机会说出他们的看法,而能力一般的幼儿会因没有机会说而很快地失去兴趣。因此,这次活动,我设计了引导性强的几个问题让幼儿有欲望说、敢说、有机会说。3、环境体验:让幼儿在行动中感受某些品德的意义。主要表现如下:
(一) 出示漂流房幻灯片,引导幼儿进行初步想象。
引入时,师以直观的幻灯片,让幼儿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幼儿直观地看到了故事中漂亮的漂流屋。极好地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并融入角色当中思考问题"这是哪里来的""捡到它以后要怎么办"。该问题把幼儿带进一个思考想象的空间,创设了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的 语言环境,并让幼儿初步产生拾金不昧、分享的意识,为下面的故事做好铺垫。
(二)听、想结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分析综合能力。
通过讨论后,师的引导师幼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这个环节仍然给幼儿留有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在刚才的想象基础上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的语言美,通过头脑中的想象故事中优美的意境"清清的小溪"、"像宫殿一样的漂流屋"、"热闹而欢乐的争吵"等。
(三)视、听结合,发展形象思维。
此环节结合了语言和幻灯片,再次调动了幼儿的兴趣,以分段讲述故事为主要形式,通过一个一个的问题,找出了故事的重点,引导幼儿不段思考、探索、层层递进,从而达到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的目的。而拟人、比喻手法的运用是本故事的一个亮点,为达到形象逼真的效果,作品中再三将漂流屋比喻成"宫殿"、"大雪糕"、"摇篮"。而对幼儿来说文学中采用的表现手法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我以问题"漂流屋像什么"的提出加深有对比喻手法的理解。
(四)深入故事主题,引出教育意义。
作品中反复提到了"小青蛙问遍所有的人寻找屋子的主人"、"不好意思独占这漂亮的屋子""小兄妹看到小动物们时高兴的心情",意在教育幼儿懂得与别人分享, 但是,教育一味地讲大道理幼儿是不能完全理解的,而这个活动环节中以"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让幼儿直观形象地感知,什么是好的,该学习、模仿的是谁。这样,他们很快就能弄明白道理了。而且,提出了"平时还有什么可以分享"的问题,让幼儿将学到的道理延伸到生活中。
(五)分享小礼物,激发幼儿乐于与同伴分享的情感。
《纲要》指出:应以幼儿的情感态度的培养放在首位,本活动结合了第一、第四个环节,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的体验中交换礼物、交朋友,感受到与同伴分享玩具的快乐心情。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多留意积极和别人分享的幼儿,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能使更多的幼儿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将活动又一次推向了高潮。
(六)活动延伸。
活动的结束是暂时的,依据教育方式的整合,为了让幼儿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而转为主动地吸收,我们整合了区域活动,在表演区、语言区美工区让幼儿继续探索。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了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摇篮作者: 佚名 来源: 宝宝龙幼教网 2006-11-19 欢迎投稿一、教材分析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诗歌"摇篮",这首诗具有奇妙别致的想象,将大海、天空、花园、妈妈的手这些美好的景色比喻成摇篮,描写出了小宝宝们分别在不同的摇篮里睡着了的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要想让幼儿理解和体会到诗歌中的内容,感受诗歌的美,就必须对诗歌中所提到的各种景色和事物有所了解,知道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这是理解这首诗歌的知识基础也是本次活动的知识点。
教师在课前可以利用散步活动、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诗歌中所提到的这些事物,如天空和花园,让幼儿亲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为诗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情感基础。
依据素质教育中"提高审美观,提高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要求,及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任务,制定了四个教学目标 。
1、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情感。
2、引导幼儿能大胆表达,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欣赏为学作品的兴趣和想象力。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歌宁静、温馨的意境,初步尝试感情的朗诵诗歌。
4、初步学习使用动词:飘、翻、吹,进行仿编诗歌的尝试。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诗歌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这是依据了语言的教育意义指出:语言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提高审美观。这首诗歌含有丰富的知识性,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很多美好的情景,是幼儿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好教材。幼儿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容感受到诗歌的美,才能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进行朗诵。
难点:正确使用动词,根据诗歌的结构及语言情绪进行诗歌创编。语言教育能激发起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的感情色彩对幼儿有很大的感染力。作为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的基础,幼儿往往不满足于对一首诗歌的朗诵,他们有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创编的渴望。可是这种渴望要变成实践行动,幼儿靠自己是难以实现的,必须有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这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所在。
二、教学方法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运用了游戏法、视听结合法和分段跟诵法三种教学方法。
第一种游戏法,同中小学不同的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就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
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还提出了让幼儿"想说、敢说"。那么游戏法恰恰能完成纲要的要求,激发幼儿想说、敢说的愿望。我设计了三个不同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配合游戏运用制作了教具挂图和小图片。首先,在课题导入 部分运用了音乐小游戏"模仿动作"。随着音乐引导幼儿模仿白云飘等动作,用动作理解诗歌中的动词。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它那别致的想象时,设计了游戏"送宝宝回家"。通过这个游戏让幼儿理解诗歌中描述的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最后,在活动结束时运用了音乐表演游戏"快乐宝宝"。
第二种是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
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为幼儿提供了探索性强的的小图片和形象可爱、颜色鲜艳的大挂图。这些都充分的刺激了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究因性和启发性提问,比如:"谁会是宝宝的摇篮?""你想想还会有那些宝宝?谁又会是他们的摇篮?"。在教学中为了让幼儿充分体验诗歌的美,在示范朗诵时,配上了优美的"梦幻曲"声情并茂的朗诵,充分刺激了幼儿的听觉感官。讲就是指幼儿的讲述。幼儿通过在游戏中自由结伴讲、分组讲,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在反复的表达讲述中理解诗歌的内容,从而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诵。而且这样能满足每个幼儿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第三种方法是分段跟诵法,在幼儿自由探索获取知识的同时利用大图片进行了分段跟诵的方法因为形象的的图片很容易在幼儿的头脑中引起对诗歌内容的表象,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获得知识,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由于这首诗歌描写了4个不同的场景,完整教学不利于幼儿的记忆,分句又会破坏了诗歌的完整性。所以,选用分段跟诵法,每一段设计几种不同形式的提问,使幼儿熟悉理解记忆诗歌中的语句。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交替使
2、幼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技巧
在目前的说课面试中,一般给说者20分钟时间的准备,然后在10分钟内进行阐述。在20分钟里,要准备一篇完美的说课稿是不太可能的,有些教师刚刚分析完教材,写好教学目标,时间就到了。这里我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稍作整理,总结了一些技巧性的东西,供需要的教师参考。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些只能作为面试前的应急,不能把它当作"说课"的模板,否则有悖于"说课"的真正价值。要真正提高"说课"的能力,必须在实践中历练,在历练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结累。
(1)要在说课前准备好各领域基本课型的框架。包括目标框架、理论框架。
(2)说者要合理安排好20分钟。一般2-3分钟内要把目标确定下来,然后重点去考虑教学设计的框架,重难点突破的策略,并以纲要的形式写下来,不要一字一句去写。
(3)说课时整体要流畅,不要作报告似的,有许多个"123",环节间的过渡要自然,过渡语言可事先准备好。比如,教材分析后,要确定目标了,可以这样说"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为使幼儿感受……,我为本次活动确定了两个目标,旨在对幼儿的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作积极的引导";说好目标可接着说:"下面我侧重谈谈对这个教学活动重难点的处理";"为顺利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将做好以下准备"等等。同时尽量避免师问、估计生答,师又问,估计生又答……,这种流水帐式的说法。
(4)因为面试中的说课均是课前的预案,不是课后的反思性说课,想象的空间较大,所以你可以将课堂设计得精美一些。当然说课时应体现落实计划的可能性、有效性和监控性,绝不是虚无飘渺的"纸上谈兵",所以难以准备的教具、学具,难以组织的环节等要尽量避免。
下面具体谈谈"说课"前可准备的框架:
什么是说课?通俗地讲就是要说清: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
说课的基本框架:说教材→说目标→说重难点→说准备→说流程→说亮点语言领域:(散文诗、童话诗、诗歌、故事)1.说教材:分析教材的教育价值(语言、结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寓意,有什么教育意义)散文诗等一般都具有朴素明朗的口语文体,深入浅出的诗性深度,浅出易懂的道理。散文诗等都具有"诗情画意、短小精悍、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精炼,寓意深刻含蓄"的特点,往往运用拟人、夸张、比喻等手法向我们展示或揭示一个……过程、画面或道理。
对于诗歌,教师应关注作者在声、形、色等方面的描写,以及是否具有光感、动感等,语言是否富有韵律节奏的美感,因为这些描写,会使诗歌更加具体形象生动,相关词语就会成为教学的重点或难点。
2.说目标:(认知、情感、能力三维目标)参考目标:
A.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优美语言,体验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B.感知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宁静温馨的意境,学习用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
C.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像,激发幼儿亲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D.学习仿编诗歌,体验创作的乐趣。
E.尝试根据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表现主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重点: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通过前期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帮助幼儿梳理知识,从中理解作品内容,感受其优美的意境和语言。
难点:对诗歌内涵的理解……分析:因为中大班幼儿虽然有了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理解和想象力也比较丰富,但只停留在散文诗的内容上,对其丰富内涵的理解还比较缺乏,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就成了活动的难点所在。
4. 说准备:
知识准备分析:让幼儿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丰富自己的感性经验,让幼儿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丰富自己的感性经验,使得幼儿在活动中能得以充分的理解、体验,在与同伴的讨论交流中,能自主、大胆、快乐地表达。
物质准备分析:物质材料是实现目标的载体,提供这些物质材料旨在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活动提供条件。
5.语言活动基本流程参考:(重要环节的教学方法、重难点的突破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完整欣赏(多媒体、背景音乐、示范朗诵)→分段欣赏(教师提问)→幼儿学习朗诵→仿编→活动延伸各环节设计意图:
多媒体运用的优势:多媒体运用的优势在于视听结合,声图并茂,把教师难以讲解说清、无法直接感知、抽象难懂的知识,跨越时间、空间的界限,生动地告诉幼儿,给予幼儿更为具体、真实的体验。同时多媒体具有鲜艳的色彩和动感,形象生动直观,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背景音乐:教师选取优美、抒情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来引出或衬托诗歌,可以营造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
整体欣赏:旨在让幼儿对散文诗的整体有所了解。
教师的提问:诗歌内容较精炼,思维跨度也比较大,因此需要教师运用启发性的提问,通过提问的层层推进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有关句式。
幼儿学习朗诵:旨在让幼儿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和优美语言。学习用优美或自豪等的声音来朗诵诗歌。
仿编:旨在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联系实际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
科学领域1.参考目标:
A.通过观察、比较、探究,使幼儿……(了解某一种物理现象。例:沉浮--了解物体的沉浮与其材质、大小的关系;溶解--了解物质的溶解过程;弹性--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物体的下落--发现物体都有自然下落的现象;滚动--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有不同的滚动路线等)B.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大胆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C.通过操作,让幼儿尝试、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探究能力。
D.学习大胆地记录和描述自己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2.重难点:
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给予幼儿正确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所以往往将观察探究某一物理现象作为活动的重点。
3.活动准备同语言领域4.基本流程参考:
提出问题并讨论→猜测记录互交流→实验观察及比较→表达交流共分享→活动延伸提出问题并讨论:
设计意图:旨在鼓励幼儿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幼儿回忆生活经验,分享相关的感受,同时教师通过倾听了解幼儿对"……"的认知程度,发现幼儿在这项探究中存在的盲区或误区,以便思考自己预设方案有何需要调整的地方。
猜测记录互交流:
设计意图:猜想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旨在激发幼儿大胆的设想和猜测,并学习初步的记录方法,同时引发更多的幼儿参与陈述,引导幼儿听听看看,了解同伴有什么不同的观点。
实验观察及比较:
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幼儿认真实验,仔细观察,一一验证自己的猜测,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幼儿学习获得事实依据和实证的材料,学习客观地描述事物。
表达交流共分享:
设计意图:观察记录是集体交流的媒介和载体。旨在鼓励幼儿大胆地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一方面幼儿学习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倾听别人,并通过回顾、反思和比较,改变自己初始的想法;另一方面教师帮助幼儿梳理、归纳零碎的经验,从而获得新的经验,或从新的角度去认识事物。
活动延伸: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旨在鼓励幼儿继续探索本课题的相关特征。
语言: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科学,《纲要》中指出要积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要尽量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培养幼儿一种运用科学的态度、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纲要"中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幼儿期的生活还处在他律的阶段,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别人这样做,他们也会这样做。作为老师应该让幼儿或得正确的情感体验,要让幼儿明白不文明行为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所造成的危害,要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关心、爱护周围的环境,关注自身的生存空间,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使他们在内化的过程中成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宣传者、执行者,并将良好的习惯泛化到周围人身上,从中找到快乐。
数学:
新《纲要》中提到,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幼儿园的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而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探索的对象。
数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进行数学活动。培养幼儿具有正确使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数量间的差异、物体的形状、以及它们的空间的位置等。
根据认知领域的目标,幼儿园新《纲要》的理念,以及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出发,制定丁本次活动的目标:
说教法:
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本活动教师将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始终贯穿直观性原则,结合多种教法进行活动。
1、直观法这里使用的是演示法,通过演示变换实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香蕉有它独特的外型特征,又好吃,又易剥,对小班幼儿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特有的外型又能给孩子们不断想象的空间;结合教师的变换操作及幼儿的亲身体验,动静结合,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便于幼儿理解,易于记忆,从而是孩子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2、谈话法在活动中适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好的语言习惯。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这个活动我以一根游戏主线--"香蕉香蕉变变变"贯穿始终,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既能更好地达到活动目的,又能更好地激发出幼儿的丰富想象力,并帮助幼儿巩固想象结果。
4、操作体验法它是幼儿建构知识的基本方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两次操作体验活动:第一次是请幼儿拿香蕉想一想、做一做动作,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主要是让幼儿探索香蕉的外型特征,大胆运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想象结果;第二次是让幼儿吃香蕉,幼儿在剥一剥、尝一尝、看一看,说一说中获得感知,初步了解香蕉从"整体-->部分-->没有"的渐变过程。
三、说学情小班幼儿年龄在4岁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总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该怎样说,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我想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四、说教法1、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能够给幼儿带来许多乐趣。小班的幼儿年龄小经验缺乏好模仿,所以在活动中多处采用模仿游戏,如:组织幼儿一起用手变魔术、做手指游戏、模仿洗手的动作等,在游戏中使幼儿自然习得对手的认识,知道了手能做许多事情。
2、谈话法:所谓谈话法,就是围绕活动内容,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答的一种方法。由于幼儿年龄小,经验少,在引导幼儿认识小手时,就通过以教师为主,幼儿为辅的谈话,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围绕我的手上有什么,我的小手本领大,怎样保护手等问题,师幼进行谈话、讨论,达成共识完成教育目标。
五、说学法经验感知法:由于小班幼儿的经验缺乏又喜欢模仿,容易在经验分享中产生人云亦云的现象,如在讨论小手会干什么时,一个幼儿说我的小手会刷牙,其他的幼儿也会跟着说会刷牙,幼儿的思路打不开,就不能较好地完成教育目标。所以我为幼儿准备了不同的玩具,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拓展幼儿的经验,再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幼儿的思路就会打开,经验就能较好的分享,知道手会玩很多的玩具,会做许多的事情,并能尝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能够有效的化解难点,突破重点。
除经验感知法外,游戏法也贯穿于活动始终,有趣的小手变变变,引发了幼儿的兴趣;讨论法、谈话法引领幼儿认识手指的名称和作用;经验感知法的运用使幼儿在游戏和探索中知道小手能做许多的事情;通过倾听教师讲解、回答问题,孩子认识到手能做许多的事情,了解了保护小手的方法。
说课稿:《神奇的筷子》
一:说设计思路:
此活动的选材来源于生活,筷子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餐具,他们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进食是我国的一大特点。
常言道,心灵手巧。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细协调动作。用筷子夹食物时,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从大脑各区分工情况来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动的区域要比其它肌肉运动区域大得多,肌肉活动时刺激了脑细胞,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可见,及早进行手的活动功能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享受用筷子进餐的乐趣,另一方面对幼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好处。中班幼儿的小肌肉不断的发展,可以掌握多种动作技能,而且会比较协调。但班里大部分幼儿不会使用筷子吃饭。因此,我选择此教材让幼儿在游戏练习中学会使用筷子,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二:说教学目标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2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3.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为此,我作了以下的准备: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每组一只托盘,内放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三:说教学方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示范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动作要领,通过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和基本动作技能。
2.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练习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此时不必强求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用筷子的姿势,幼儿拿筷子的姿势有个逐渐改进的过程,学会主要动作要领就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拿筷子的姿势会越来越准确。第二次操作是实践活动,通过品尝食物进一步练习和巩固筷子的使用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尝试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3.游戏法:中班幼儿处于游戏的高峰时期,好动是他们这一年龄段的突出特点。因此,我设计了"筷子舞""搭建筷子"等一些游戏,让幼儿充分体验筷子带来的乐趣。
四:说学法:
1.操作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动中我就引导幼儿练习筷子的使用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教师示范的观察进行练习,他们不一定会使用的很正确,那也不要紧,在第二次的实践活动中,幼儿通过品尝,强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师适时的个别指导,就巩固了练习方法。在尝试筷子进行各种活动时,孩子们通过使用筷子打击节奏、搭建游戏等活动中,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了发展。
五:教学过程:
我采用了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导入活动--学习筷子使用方法--练习筷子的实践活动--筷子游戏1.导入活动"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我就采用谜语引起幼儿对筷子的兴趣,"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筷子的外型特点和用途。在孩子们兴趣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和用途,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2.学习活动。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标准,因此,我在幼儿第一次练习前,先示范讲解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再让幼儿练习自由练习。第二次的学习,我配上了音乐,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练习并拢筷子拨饭、张开筷子夹菜等动作。
3.实践活动。
学习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在这环节里我为幼儿提供了豆类食品,让他们通过品尝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落实了第二个目标,在音乐中,孩子们无拘无束的使用筷子,边吃边和同伴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最后是小结使用筷子的好处。
4.游戏活动。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幼儿使用筷子品尝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一起来打击节奏乐。这个游戏活动渗透了艺术活动,在幼儿跳完节奏舞后,教师提问:"筷子还可以怎么玩?"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在这环节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
六:说活动评价纵观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本次活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整合"的设计思想,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使用筷子的乐趣。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故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充满童趣,幼儿易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故事为主要形式的 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增长知识和明白事理,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听说能力。故事《龟兔赛跑》用浅显的故事内容不仅能让幼儿明白知道做事情只有不骄傲、认真、努力坚持到底,一定能成功的寓意。而且故事里的动物对话,会激发幼儿学习艺术语言的欲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教学目标1、喜欢欣赏童话故事,在倾听与欣赏中体会出人预料的故事结尾。
2、理解乌龟和兔子不同性格特点,懂得故事所表达的骄傲使人落后的寓意。
3、能大胆连贯的讲述。
(三)教材重点、难点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指导幼儿大胆连贯的讲述。因为中班幼儿的语言还很不丰富,所以要教师引导和教授幼儿用艺术的语言表述故事作为难点。
二、说教法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手段来引起幼儿注意,训练听说能力。主要采取直观法、练习法和游戏法(小品)。根据幼儿思维特点所决定的。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采用直观看图(有条件时看光盘)引起幼儿注意,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为幼儿的语言表达做充分的准备。通过练习法可以刺激幼儿的表达欲望。(有时间全让幼儿参加小品演出和说图片意思,没时间就用活动区的语言区让幼儿练习)又根据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在发展的特点,采用对话的形式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对话能力。
三、说学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始终与听说能力贯穿始终。逐句学习打到连贯语言表达故事内容。
四、活动准备示范挂图、头饰、发令枪、小旗、花环、录音机(或光盘)等五、说教学过程(一)示范法:教师讲述故事内容,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二 ))直观法:看图,说图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印象帮助理解记忆。
(三)(重点)说动物的话。
(四)分角色几人一组合作,表演故事。小兔子认识到自己错了,改正了错误还是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小朋友们要是做错事要知道错了就改,就是一个好孩子。看又一次龟兔赛跑。(结合实际进行教育)(五)准备延伸故事《好朋友》引起幼儿兴趣。
(六)布置作业,回家讲给家长听。用激励的语言让幼儿举手动起来符合幼儿好动特点。用奖励小红花引起幼儿兴趣和高兴地心理,有益幼儿健康。
(七)小结:今天我很高兴,小朋友们也很高兴。我们知道了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并且你们会讲故事了。如果还想表演小品老师就把头饰和小电视放到语言区供小朋友继续演出和讲述。丰富了语言区,有利于幼儿练习。
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彩色的雨导读:《彩色的雨》是一首优美动听、充满童真童趣的散文,它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了娃娃心中彩色的雨。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彩色的雨》是一首优美动听、充满童真童趣的散文,它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了娃娃心中彩色的雨。散文中形象的把小雨点比喻成亮晶晶的象一粒粒透明的珠子,那黄色的、蓝色的雨衣,象一片片彩色的云,那绿色的、紫色的伞儿象一朵朵彩色的花,那一双双红雨鞋象一艘艘小红船,这些生动的比喻构成了一组组排比句,增添了散文的韵律美。同时,散文中把构成彩色的雨的雨衣、伞儿、红雨鞋在雨中的动态都描绘的有声有色,作品不仅画面感强,想象丰富,而且语言凝练,韵律和谐,有较强的音乐性,即乐意躺幼儿欣赏彩色的雨的美丽景色,又可以让幼儿欣赏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在这同时又能激发幼儿动手制作彩色的雨的强烈愿望,因此这篇《彩色的雨》适合大班幼儿进行教学。
2、幼儿情况分析我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较好,表达事物连贯、具体、口语化,进入大班以来已学会了一些散文,如《云彩和风儿》、《叮咚叮咚的琴声》等,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散文有一定基础,但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贫乏,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弱,尤其对散文中的精练的语句所表达的画面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让幼儿学会用散文中的优美语句来回答问题,更好的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同时,我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在艺术方面的发展比较协调,为突出幼儿的动手能力也书记了动手操作的内容,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会恰当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彩色的雨",展现雨中即景来符合散文优美的意境,因此我设计了这节综合教育活动课。
3、重点、难点熟悉散文内容,感受散文中的优美语句,感受比喻、排比的生动韵律,深入理解散文的语言,尤其是将雨衣、雨伞、雨鞋比喻成自然界事物的表现手法,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
4、教学目标a.帮助幼儿学习的散文,感受散文中的优美语句,体验散文的优美意境。
b.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散文的语言,尤其是将雨衣、雨伞、雨鞋比喻为自然界事物的表现手法,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
c.通过讲讲、做做的活动,会恰当的运用各种草料制作"彩色的雨",展现雨中即景,体验同伴相互合作的快乐。
5、教学准备a、教具;《彩色的雨》图片一幅,录音机。
b、学具:油画棒、红豆、绿豆、黄豆、挂历纸、皱纹纸、腊光纸、火柴棒、胶水、剪刀等。
二、说设计1、教法我采用直观教学法、提问谈话法、讨论法、动手操作法来进行教学,通过直观教学法视听结合欣赏,让幼儿更好的掌握散文的内容,通过谈话法,帮助幼儿理解散文中的比喻、排比的优美语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讨论法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和思维力更好的体会作品的意境,通过动手操作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相互合作精神。
2、学法根据"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原则,我通过"晴天、雷雨"的天气变化来到如课题;"视听结合--整体感知";"启发引导--分段理解";"激发愿望--大胆制作"的学法,让幼儿听听、看看、讲讲、议议、做做,让幼儿能轻松的获得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3、教学程序A、导入活动师生律动出场1)教师:小朋友们,美丽的春天到了,我们一块去郊游吧!你们听什么声音,呀,下雨了,我们赶快找个地方坐下来躲躲雨吧。(放音乐进场)2)教师:外面下雨了,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雨吗?雨是什么样子的?雨又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总结:雨是透明的、无色的,它是亮晶晶的,象一粒粒透明的珠子。
B、请幼儿欣赏散文,初步理解作品的意境教师:有位娃娃她眼中的雨很特别,你们想知道吗?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娃娃眼中的雨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欣赏散文,教师提问。
(1)这篇散文的题目叫什么?(《彩色的雨》)(2)在散文《彩色的雨》中,你都听到了些什么?
(让幼儿初步感受散文的内容)C、欣赏散文,感受散文中的优美意境和有趣的比喻。
(1)教师:雨衣、雨伞、雨鞋它们象什么呢,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彩色的雨》这篇文章。
(2)幼儿欣赏散文。
(3)教师提问*教师:雨衣象什么?为什么说雨衣象云?
*教师:雨伞象什么?为什么说雨伞象花?
*教师:雨鞋象什么?为什么说雨鞋象船?
(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优美的句子来回答)*教师:雨衣、雨伞、雨鞋还象什么呢?
D、教师:小朋友,你最喜欢散文中的哪句话?
E、再次完整的欣赏一遍散文,体验散文的优美意境。
教师:《彩色的雨》这篇散文很美,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散文,大家一边听一遍跟着录音机朗诵。
4、幼儿动手操作,会恰当的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彩色的雨景图,体验合作的快乐。
(1)教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现在用你们那灵巧、能干的小手相互合作把彩色的雨和美丽的雨景做出来、画出来吧。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并展示作品。
(4)请个别幼儿纺编《彩色的雨》这篇散文。
教师:小朋友做的雨景图真漂亮,谁愿意来学着《彩色的雨》这篇散文来说说你做的美丽的雨景图呢?
(教师请个别幼儿纺编散文《彩色的雨》)5、活动结束教师:小朋友做的"彩色的雨"真漂亮,把我们教室布置的美丽极了,我们去请别的班的小朋友来看看我们做的"彩色的雨"好吗?
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幼儿期要努力促进幼儿语言规范会的发展。故事教学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故事本身具有主题单纯,内容浅显,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等特点,使幼儿接触最多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
《美丽的公鸡》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公鸡"与"啄木鸟""蜜蜂""青蛙"三个小动物比美遭到拒绝,最后在"老马"的帮助下懂得"美不美不光开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人们做事"的道理。塑造了三个爱劳动的小动物和一个爱比美无事可干的公鸡以及语重心长的长者老马的形象。故事中角色对话简洁明快,并且结构和语言多次重复,是与幼儿理解和记忆,从而使幼儿产生模仿的欲望。
为了更好的同幼儿一起进入角色,我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教师与幼儿的问答中想象,猜测故事的发展,从而达到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从以下三方面具体说说我的设计思路:
一、出示角色形象,吸引幼儿进入故事。 教学伊始,我和幼儿一起做手指操《大公鸡》并问幼儿:今天大公鸡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欢迎吗?(出示公鸡图片)小朋友大家好!你们看我美丽吗?哪美丽?你能用语言夸夸我吗?从而引导幼儿从"冠子""羽毛""脚"等方面来形容公鸡的美丽。
有的幼儿说"冠子红红的,大大的"有的说"身上的羽毛五颜六色的"有的说"脚是黄颜色的"等孩子描述完大公鸡,我有模仿公鸡说:"我还为自己编了首儿歌,你们想听吗?"孩子们高息的说:"想听。""公鸡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的脖子金黄的脚,要比漂亮我第一。"让幼儿对故事中的公鸡有一个整体印象,为下文的猜测故事打下基础。
二、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预测故事的发展,和幼儿一同讲故事。
待幼儿对故事中的公鸡有了感性认知后,我开始讲述故事的开头,当讲到公鸡得意洋洋地唱完歌,问孩子:"请你猜想一下这只公鸡要干什么去?"由于幼儿听了两遍儿歌很容易回答出"比美去""比漂亮去"。接着出示"树林"让幼儿自由观察思考:公鸡来到了哪?看见了谁在干什么?它会说什么?"啄木鸟"会和它比美吗?让幼儿真正进入到故事情境中来,猜测它们会说些什么。
因为幼儿知道公鸡要和别人比美所以很容易猜出:"啄木鸟,咱们比比谁美?""啄木鸟正忙着给大树捉虫子,会和它比美吗?"我又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他们一直认为不会,从而猜出啄木鸟的话。在此引导幼儿用得意洋洋的语气说公鸡的话,用冷冷的语气说啄木鸟的话,师幼共同分角色进行对话。放手让幼儿根据第一幅图讲述"果园"和"稻田"中比美的图片,幼儿能按原有经验进行讲述。
最后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它们不和公鸡比美?有的幼儿说"它们不愿意和公鸡比美",有的说"它们正忙着呢"在回家的路上公鸡遇到了谁?老马会给它满意的答案吗?听了老马的话公鸡会怎么做?幼儿很轻松的猜出了故事的结尾,整篇故事都给幼儿留下了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三、完整的观看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幼儿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内容后,让幼儿观看碟片,在头脑中进一步建立表象,为下节课的复述故事和表演故事做好准备。同时故事中优美的语言,对于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看完故事后引导幼儿明白:美不美比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进而建立从小爱劳动的美德。本来在教学中还设计了谈话"你能为别人做什么事?"让幼儿懂得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进而师幼共同演唱《劳动最光荣》可由于时间关系没完成预设任务,有一点遗憾。
总之,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有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思考,才能不断地进步。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救小鸟 一、 说教案 1、教学目标的确定。语言活动幼儿能否积极参与是活动的关键。同时,教师的提问尽量以引导为主,让幼儿的思维有想象的空间。所以,在这个活动中,我的目标是幼儿大胆讲述为主,想出多种救小鸟的方法,同时在认识对话框的基础上,利用对话框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丰富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和心理。
2、说教材关键、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此次活动的关键在于幼儿能想出多种救小鸟的方法;对话框是本次活动重点、难点,利用对话框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丰富幼儿的语言。
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在活动中,主要分成三大块:
(1) 幼儿观察图三,想出救小鸟的方法。 大班幼儿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知识准备,在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能更好的互动。"救小鸟"是故事的高潮部分,让幼儿围绕中心问题进行讨论,展开想象,是比较合适的,前两幅图就一带而过。
(2) 幼儿认识对话框,利用对话框做游戏。 大班幼儿已经具备比较多的阅读经历,对"对话框"会有一定的了解,更容易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对话框的出现,让幼儿在语言构思的时候不用按固定模式去思考,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是为了辅助幼儿能仔细的对每个人物的心理和语言进行思考,帮助幼儿补充语言内容。
(3) 幼儿完整的讲述故事。 对幼儿的思考进行总结,通过看对话框让幼儿能从人物的心理和事件发生的经过两方面进行讲述故事。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主题活动《我长大了》,这是二级主题《人在变》中的一个活动。
一、 说教材1、教材来源:在一次常规的身高体重测查后,我把前一次的测查结果和这次的测查结果同时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对自己成长的关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为此,我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长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改善孩子只会享受长辈对自己的爱,而不懂得会报的心理状态。纲要中要求: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纲要》的精神:"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2、目标定位: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融合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领域的整合。目标为:(1)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2)激发幼儿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3)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4)让幼儿尝试制作个人成长册,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5)让幼儿体会父母的辛苦、关心,增进亲子之情。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受"我长大了",主要是发现自己成长与变化。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录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根据人的成长过程进行排序、制作个人成长册,主要是通过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在目标定位上,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动准备:(1)空间准备: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衣物、用品布置于墙上,桌椅呈同字型便于评价和集中。(2)物质准备:"人的成长过程"图片,卡片纸、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与工具若干,已制作本领树的树干,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3)知识准备:幼儿向家长了解爸爸妈妈的故事及自己小时候的趣事,观察各个阶段自己成长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征。
二、 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情景教学法:本次活动通过环境的刺激,让幼儿寻找、辨认同伴小时候的照片,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2、演示法:通过电教手段、多媒体动画"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让幼儿对自己的成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这一个过程中,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3、操作法:本次活动用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让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与现在)获得了最直接的经验,并在交流操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组操作把自己获得的经验再一次深化,通过制作、想象绘画、排序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成长的理解与期盼,体验成长的快乐。
三、 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对自己的成长发生了兴趣。
2、交流讨论法:当幼儿对自己成长有一定的感受时,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讲述自己的故事,讨论自己的成长,不仅让幼儿分享快乐,达到生生互动,而且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展示法: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本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每个幼儿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
4、尝试法:陶行知说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活动中让幼儿制作、排序、布置"本领树",幼儿的思维更加灵活,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拓展了知识面。
与此同时,我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积累经验--交流体验--展示自己--操作表现--分享快乐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以活动室环境的变化引发幼儿对小时候用品的兴趣。
2、自由探索(欣赏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幼儿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谁?一起议论为什么猜不着?从而发现小朋友的变化。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真实地感受自己长大了。在这一过程幼儿的经验是浅显的,我就通过集中让幼儿互相议论的方法:现在与小时候比,自己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从更多的方面有目的进行比较,目标一得到了体现。 3、观看录像,积累经验:幼儿对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长大的,充满了好奇。通过观看录像把幼儿带到了神秘的生命起源时刻,他们深深地感受到妈妈怀孕的辛苦、父母养育的艰辛,增进了对父母的感情,目标五得到了体现。
4、交流体验(回忆童年趣事):让幼儿讲述自己小时候的趣事,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目标三得到体现。
5、展示自己:幼儿分组自由交流、展示自己的本领,同时又让幼儿有互相学习、感受别人长处的机会,并在适当的时候请个别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展示,树立自信心,目标二也得到了体现。
6、操作表现: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长、了解成长的过程,我让幼儿分组操作,一组制作"成长变化图"--我小时候是这个样子--我现在是这个样子--我将来会变成这个样子--请幼儿画一张自己将来的画像。一组排序:请幼儿给人的成长过程图片排序,表现人是怎样变化的?一组幼儿在每片树叶上画一件自己会做的事情,然后贴在树上。让幼儿自主选择,有领域的整合,目标四得到了体现。
7、分享快乐:这是活动的延伸,《纲要》指出"为幼儿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在这一环节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伴,愉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满足,很有成就感。
一,说教材:
1.教材价值:
"鸟"是动物世界中的一个大的家族.在厦门,到处都可以看到鸟的身影,听到鸟的叫声.而且教育的资源也很丰富:家庭养鸟,花鸟市场,公园,厦门的白鹭洲有鸽子,鼓浪屿上有"百鸟园" 等.大班的孩子对鸟的认识有一定的经验,他们喜欢给鸟喂食,还喜欢亲近鸟.这些鸟有着不同的外表,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人类有不同的作用.那么多的鸟也有相同的特征:有羽毛,有翅膀,会飞…….新《纲要》告诉我们,"要与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我认为,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鸟与人类的关系,探索不同鸟类的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一定的教育价值.
2.目标定位: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依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材本身的特点,我从情感态度,能力,认知等方面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和的一面.具体的目标为:
活动目标:1,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多种鸟类及鸟类的共同特征.
2,依据生活环境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学习自我纠错.
3,萌发爱护鸟类和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多种鸟类及鸟类的共同特征.难点为依据生活环境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学习自我纠错.我们知道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我看了,听了,都会忘的;只有我操作了,才会记住."因此身临其境的学习定能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我们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认识过一些常见的鸟.
2.物质准备:"百鸟园"的场景,鸟类生活的不同的背景图,各种鸟的图片若干,磁带,录音机等.
二,说教法:
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
1.观察法:观察法就是提供大量的直接经验让幼儿观察探索,让幼儿通过五官的感受来发现,探索事物的现象,获得具体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
2.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的不同环境,不同的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自己与图片的互动中,来获得不同的鸟类生活的环境也不同,并能依据生活环境的不如进行分类的经验.通过材料的自我纠错功能使幼儿的能力得到 提高.
3,启发引导法:幼儿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运用适当语言,帮助幼儿来发现问题,引导幼儿解决问题.并灵活运用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的组织形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到发展.
三,说学法:
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主要有:
1,讨论谈话法:新《纲要》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我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说一说,看一看,比一比,在多通道,多感官的参与下,了解鸟类的共同特征.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因此为了加深幼儿对不同鸟类生活的环境也不同的了解,我提供了鸟类生活的背景图及不同的鸟类,让幼儿在操作,纠错的过程中加深体验.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层层递进的办法组织活动程序,具体流程为:
激发兴趣--参观比较--操作体验--反馈延伸.
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活动的一开始我便向幼儿提出"百鸟园"的要求,激起幼儿的兴趣;并在激发兴趣的过程中向幼儿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要仔细观察你认识哪些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在第二个环节我集中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鼓励幼儿自己探索说出鸟类的共同特征,同时让幼儿讨论企鹅是不是鸟类,企鹅生活在什么地方 目标(1)在这里自然完成.
操作体验:
下面进行的是小组式的游戏教学.指导语:你们知道这些鸟生活在什么地方吗 (幼儿自由回答)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鸟的图片和它们生活地方的背景图,请小朋友试一试把它们送回家.
幼儿操作,并学习按背后的正确答案自己纠错.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把各种鸟类送到它们各自生活的地方,判断,感受鸟类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同时,操作材料背后的答案相关会提醒他们重新思考,修正经验.自我纠错的能力得到提高.目标(2)在这里完成.
集体交流:幼儿作品的展示交流,再次提升和加深了前面的活动经验,然后教师鼓励幼儿一起把"百鸟园"里的鸟都送回自己的家,再次巩固幼儿的新经验.新《纲要》在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提到,"培养幼儿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在这次的操作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不知道的可以问同伴,可以寻找刚才的操作材料来解决问题,让幼儿有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
反馈延伸:
这次的活动后,肯定还有一些幼儿不能完成活动目标,教师可以把各种操作材料继续提供在活动区内,让幼儿进行操作,同时提供各种鸟类的图片,图书,VCD等材料,让幼儿继续丰富相关的经验,激发幼儿的爱鸟之情说课内容:大班综合活动《奇妙商店》
一、 教材与目标幼儿教育是素质的教育,要求为幼儿一生发展打好基础。纲要中要求我们"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教育幼儿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而《奇妙商店》这一教材既是通过讲述动物们之间发生的变废为宝的故事,达到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目的。它的内容深动形象,贴近幼儿的生活感知,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共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对于教育幼儿爱护环境,扩展幼儿想象力,尝试变废为宝不显得枯燥,而十分自然和有趣,体现了语言、社会、艺术等多方面内容的相互渗透与整合,符合大班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能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我确定本活动目标为:(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笑呵呵、不好意思、和蔼、不解、精美"。(2)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或得成功的感受。(3)激发自觉爱护环境的意识行为。其中,重点为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新词;难点为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激发自觉爱护环境的意识行为。
一、 说活动准备依据幼儿园活动的特点,为了给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我制定出以下的活动准备:
1、情景设置:设置商店情景,摆放故事中由废物变成的宝。
2、材料准备:大象伯伯及各角色的木偶;幼儿收集的废物;小推车一部;剪刀、浆糊、透明胶等材料;人手一份评比表。
二、 说教法学法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学法:
1、情景参与法: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此活动中,我设置了商店情景,并通过木偶表演,让幼儿参与故事发展的讨论,以此达到目标中理解故事的目的。
2、讨论法:讨论包括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分享。在这个活动中,讨论贯穿了整个过程,从活动开展时的对废旧物品处理的讨论到故事中废物能变成什么,变废为宝的价值及活动后讨论如何让人们都参与环境保护、变废为宝的活动中,整个过程体现幼儿的大胆探索与表达,形成探究式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3、表演法:表演在此活动中应用于对故事的完整了解环节,是通过让幼儿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自由表演来体会故事中表达的"笑呵呵、不好意思、和蔼、不解"等角色动态,达到更好地了解把握故事内容的目的。
4、操作法:教育提倡应材施教的开展,在此活动中我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能力与经验选择合适的废旧材料,尝试通过制作来实现自己的设想,既满足幼儿动手的需要,又是对活动教育意义的一次提升,变"知"为"行"。
5、评价展示法:每个幼儿都有展示自我的需要,操作后的教师印花评价及成果展示,既是对幼儿这种需要的满足,又是对幼儿劳动成果的一种肯定,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就感,使之更乐于参与这一有意义的"爱护环境、变废为宝"的活动中。
三、 说活动过程(一)讨论废物的处理,激发活动兴趣。
在此活动中,我设计让幼儿手推废物车入场,讨论里面装了什么?小朋友们要把这些废物怎么处理?从而肯定幼儿可行性的初步构想,又为故事的引出埋下铺垫。
(二)理解故事。
在此环节中,我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讲述故事,提问幼儿回答的单一、呆板的形式,而是让幼儿参与故事的发展,具体即通过间断性启发插问,引导观察"谁来到奇妙商店?他们带来了什么?",想像猜测"大象伯伯会把桃核、西瓜皮、葡萄籽、各色废纸变成什么?",及把小马的问题"用漂亮的礼物换取一堆废物值得吗?"抛给幼儿讨论回答,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理由,了解幼儿的价值观。再引出大象伯伯的回答,借此纠正和教育幼儿,让幼儿知道爱护环境、变废为宝是一种崇高无私的行为。让幼儿在形成对大象伯伯尊敬的同时,把这一观念转化为自己言行的榜样。
通过参与故事发展的讨论,幼儿已获得对故事初步的认识,但这时的认识是片断的。因此,我在幼儿参与故事发展讨论的基础上,又引导幼儿与老师一同来完整地讲述故事,在讲述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借此体验故事角色神态,既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又达到学习应用新词的目的,完成教学的重点。
(三)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在此环节中,我设计以"小动物们都把废物交到了奇妙商店,大象伯伯忙不过来了,请小朋友帮忙"的形式,让幼儿参与"变废为宝"的行动中,鼓励幼儿大胆选择材料,想象制作,实现自己的设想。大胆寻求帮助,通过相互协作及教师给予合适的引导,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获得满足与成功。
而在制作后,鼓励幼儿分享与交流"我用什么废物变成什么礼物",让听课老师协助用画红花的形式,对幼儿的作品从选择材料是否合适、变出的东西是否有创意、制作牢固、美砚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既发展了幼儿大胆交往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幼儿付出劳动的一种肯定,体现生生、师生间的知识与互动。
(四)结束环节,延伸教育目的,使爱护环境、变废为宝成为幼儿自觉自律的行为,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
在此环节中,我不对幼儿进行简单的环保教育,而是让幼儿参与"怎样让大家都参与爱护环境、变废为宝的活动"这一讨论中,引伸出如:设计宣传大海报、进行环境评比、举办变废为宝义卖活动等延伸性活动。使活动不停留在单一的一堂课上,而成为系统连续性的实践活动,以真正达到让幼儿自觉自律,做好环境小卫士的目的。
首页 > 教案下载 > 说课稿 > 幼儿园说课稿 > 幼儿大班说课稿 > 正文说课:大班生活讲述"逛商店"〖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到: QQ 百度 雅虎〗〖在线字典〗一、 教材分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大班语言:生活讲述"逛商店"。这个内容要求幼儿将在逛商店的所见所闻和感受讲出来,要有时间、地点和具体事件。
一定的生活经验是幼儿进行讲述的基础,商店的功用是什么?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以及在逛商场时的所见所闻这都是幼儿应该有的生活经验。这样才能引起幼儿回忆和讲述的积极性。因此,教学的知识点是:商场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和在逛商场时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事物。在课前通过多种形式如家长带幼儿逛商场或教师带幼儿逛商场,并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观察、记忆。这一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占基础地位,也是整个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
纲要所提出的要让幼儿"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能注意倾听别人讲话,能清楚的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制订了教学目标:1、丰富逛商场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2、引导幼儿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讲述逛商场的见闻和感受,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3、初步了解商场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重点:引导幼儿将逛商场时的所见所闻大胆的讲述。重点制定的依据:纲要中提出要让幼儿"想说、敢说""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的教育重点并不是教幼儿记忆大量的词汇,而是让幼儿能乐意与人交流,能大胆在众人面前表达。另外,作为大班幼儿思维已经由直觉行动性向具体形象性过度,形象思维已经迅速发展,加上不断的实践学习,已普遍能组织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见闻。
难点:初步引导幼儿较连贯的逛商场时最感兴趣的体验。生活经验讲述就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围绕一个主题,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幼儿进行的讲述。那么能安排好内容的顺序,组织简单的语句,较连贯的表达出来,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幼儿又具有善于挑战的心理,这就象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果实,因此经过一定的努力也可以完成。因此这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
二 、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分析主要运用了示范模仿法和启发联想法。
第一种方法示范模仿法,幼儿天生具有良好的模仿性,任何事物幼儿都想亲自去模仿,语言活动中示范模仿法也是十分重要。幼儿在模仿中学习语音、语法,学习运用语言。在这里我不止单纯运用教师的示范,更重要的是幼儿的示范。因为作为身边的小伙伴的示范更能让幼儿所能接受。借助幼儿和老师的讲述开阔幼儿的思路,让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第二种方法启发联想法,生活经验讲述必须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在教学中怎样让幼儿的生活经验充分起到作用,让幼儿把经验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呢?我运用了启发联想法,通过再现性提问和启发式提问,帮助幼儿把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条理的串联起来,比如"你在商店里买了什么东西?""你发现了什么新鲜事?""哦,原来每件商品和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啊,你能讲给大家听听吗?"引导幼儿将生活经验归纳、总结、串联完整。这是幼儿能够连贯讲述的基础和关键。
另外根据纲要的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流的乐趣。"我将幼儿带来的物品和照片展示出来,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我还运用语言的激励,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精神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以上三种教学方法在活动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活动动静交替。注意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的发展,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以上两种教学方法在活动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活动动静交替。注意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的培养,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三、学法指导根据语言教学的原则其中注重幼儿获得经验的原则、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原则和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在教学中主要从听和说两方面进行了学法指导。一方面是引导幼儿养成能有礼貌的倾听别人讲述的良好习惯。语言的掌握与运用都离不开听觉器官,那么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幼儿学习、掌握、运用语言的前提条件,在引导幼儿学会倾听时,我主要采用了两个方法:一是创设安静的环境,幼儿的坐椅位置摆放合理,情景布置有秩序而不乱。二就是运用语言暗示的方法,比如在听个别幼儿讲述时说:"她在买这个洋娃娃时还发生一个件有趣的事情呢?你来认真听。"这样激发幼儿的倾听欲望,从而认真的去听。
第二方面的学法指导是,引导幼儿学习运用语言讲述进行情感表达的方法。讲述必须有条理,才能让人听明白,在指导幼儿讲述时我充分运用了启发诱导的方法,不是教师直接的去教去说,而是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去发现、归纳、总结出来。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相信孩子的能力,他们会创造奇迹。"在教学中只有大胆的放开幼儿,充分的相信幼儿的能力,才能让幼儿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讲述的机会。在激发了幼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请幼儿自由结伴进行讲述,我在幼儿自由讲述中进行个别指导,在整个过程中老师成功的扮演了支持者、合作者、帮助者的角色。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的学习,积极的探索。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的教育观念,遵循了"幼儿是通过自由的观察,积极的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
二、 教学程序教学程序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出示逛商场的照片导入课题:运用实物投影将教师在逛商场的照片展示给幼儿。"这是王老师最近刚刚拍的照片,你知道我是在哪拍的吗?""哦,是商场,是哪个商场你猜猜看?" 引起他们的兴趣。第二部分展开讲述,包含我五个环节。第一环节启发引导,激发幼儿回忆生活经验。"你去过哪些商场?在商场里你看到了什么?""你和谁去的?都买了些什么?""在逛商场时你遇到过什么新鲜事?"幼儿对感兴趣的事一定表现的积极都想来说一说,为了满足幼儿的愿望,自然的过度到第二个环节自由结伴讲述。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观察幼儿的反应,倾听幼儿的讲述内容。第三环节教师示范讲述,根据以往组织活动的经验和幼儿的兴趣点,自由结伴讲述时,一般幼儿对去过哪些商场?买过什么东西?商场里有什么商品?等讲述的最多。因此在教师示范讲述时要开阔幼儿的思路,针对逛商场时遇到的新鲜事进行讲述,激发幼儿有关的回忆。第四环节幼儿拿自己带来的商品或照片进行个别讲述。"今天小朋友也带来了一件从商场里买来商品和逛商场时拍的照片,谁能那着给大家讲讲?"幼儿个别讲述时我注意了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体验。比如将幼儿要讲述的照片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用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第三部分活动结束,由于活动时间有限,幼儿都想上来讲的愿望又很迫切,因此我引导幼儿将带来的商品布置成小超市,放欢快的音乐与幼儿一同布置环境,在音乐中结束本次活动。为了让幼儿能尽兴的讲述,随后开展角色游戏"小超市",并将照片丰富到语言区以便于幼儿随时的讲述。这样符合纲要中提出的"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这一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节奏速度,在提问时,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回答。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及时调整,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灵活的教育机制,努力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大班语言《漂流屋》说课稿大班语言《漂流屋》说课稿幼儿园说课评课 更新:2007-1-25 阅读:
大班语言《漂流屋》说课稿大班语言活动《漂流屋》说课教案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幼 洪培红教材分析(一)故事内容分析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故事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生动、优美的语言,吸引着幼儿,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诸于行动。故事能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
而我选择的《漂流屋》这个故事中一开头就描写了青蛙看到一座神奇的小屋子,调动了幼儿的兴趣"房子是谁的呢"?接着描写青蛙并没有想把它占为己有,而是去寻找屋子的主人,但没有找到主人,他就想到了请螃蟹和自己一起分享这座房子,并邀请了小鸟和乌龟来跟他们一起玩。最后,故事又承前启后地回到了开头的疑问:漂流屋飘到了它的小主人跟前,小兄妹并不想将自己制作的小屋子留着自己玩,而是希望它找到自己的主人。
该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人物对话简洁明了,但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吸引幼儿的注意。我们不难发现,故事的主题就是-----分享快乐。那故事中又是如何突破这个重点的呢:这则故事中再三描写了青蛙看到房子不占为己有的无私精神,后又描写了青蛙与小动物们一同分享快乐,继而描写了小兄妹乐于帮助别人。步步深入主题,而又在小青蛙与同伴分享住在漂流屋的快乐达到高潮。故事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使幼儿受到很好的教育,生动浅显的语言,又便于幼儿理解、记忆和模仿。
(二)幼儿情况分析大班幼儿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具体形象思维又占优势,因此,他们对文学作品,特别是童话故事较感兴趣,也能接受和理解内容较丰富、表现手法较复杂的故事,并具有一定的倾听和语言表达能力。上学期,我们以班级主题《童话谷》为切入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班的幼儿也积累了不少的童话故事知识、童话作家知识和丰富的词汇,培养了他们活泼大方、富有观察力、好奇心,探究欲望强,有丰富的想象力,并喜欢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但是,由于幼儿成长环境的影响,幼儿经常出现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导致这些行为成为幼儿交往中的障碍。而故事是运用儿童文学作品向幼儿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基于以上两点分析,我选择了故事主题明确、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语言生动浅显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漂流屋》。
二、目标确定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和知道要点提示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理解故事内容,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讲述自己的看法或评价别人的发言;2、感受作品中比喻手法的运用,发展幼儿想象力。
3、通过活动,体验与同伴分享带来的快乐。
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们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体验与同伴分享带来的快乐",从第一、第四环节的逐步深入,到最后互换礼物的情感体验,将知识进行迁移,将重点逐渐攻破。当然,培养幼儿懂得分享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累积过程的,因此,本次活动是先让幼儿获得情感体验,是一个累积良好体验的好机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活动将难点定在"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讲述自己的看法或评价别人的发言"从以下几点来突破:1、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如: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觉得他这样做好吗?你有不同的看法吗?;2、集体与个别讨论、回答相结合。
活动准备(一)环境创设:与区域相结合。
为了让幼儿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而转为主动地吸收,我们整合了区域活动,在表演区、语言区美工区让幼儿继续探索。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了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以此,我们在区域中准备了:语言区:投放青蛙、螃蟹、乌龟、小鸟和小男孩、小女孩的图片、各种背景图、房子背景图;美工区:订好的空白纸张;表演区:投放青蛙、螃蟹、乌龟、小鸟和小男孩、小女孩的头饰和背景图、篱笆。
(二)知识准备:
1、幼儿在常识活动中已熟悉青蛙、螃蟹、乌龟、小鸟的生活环境。
2、已认识过许多儿童文学作品,初步了解了拟人和比喻的概念。
(三)物质准备首先是为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情景,给幼儿创设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情景,所以进行了以下准备了:配有故事录音的教学课件,幼儿可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唤起他们的想象力。而创设一个环境,让幼儿在情感体验中将分享迁移到生活中来,我们准备了:幼儿每人自带一份小礼物、磁带、录音机。使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获得体验。
教学方法本活动综合主要采用了直观形象法、语言讨论法和环境体验法。
1、本活动中有始到终贯穿的是直观形象法:观察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于是,我选择了运用电化教育手段。由于,儿童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以及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对故事所蕴涵的意境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电化教育手段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儿童理解和记忆。而且,我有效地将语言与幻灯片的演示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语言讨论法:讨论法是儿童自己教育自己、主动接受教育的方法,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活动中,我以老师首先揭示或引发讨论内容,然后由幼儿进行补充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我多次让幼儿讨论自己对故事里人物的看法,以"为什么"让幼儿深入思考问题,并让幼儿提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看法,甚至让幼儿反过来向老师来发问。讨论法结合了《规程》的要求,为儿童创设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其发展,而不是单一的教师讲解,避免了儿童因说教、指导过多而产生的腻烦、抵触心理和行为。
3、环境体验法:儿童因为年龄小、知识经验少,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往往理解很难或很片面。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讲大道理,就很难让他们理解和接受。如:现实生活中很多幼儿是独生子女,他们一直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体验到什么是分享,分享又能带来什么快乐。于是,活动中采用了环境体验法,提供了一定条件,让幼儿通过自身的礼物交换、分享,从而感受和获得体验。这可以加身他们对概念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认识水平,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流程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五个环环相扣的环节,整个设计突出了三个点:1、教具直观:语言与幻灯片的演示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2、语言引导:以往的语言活动经常会出现是大部分能力强的幼儿才有机会说出他们的看法,而能力一般的幼儿会因没有机会说而很快地失去兴趣。因此,这次活动,我设计了引导性强的几个问题让幼儿有欲望说、敢说、有机会说。3、环境体验:让幼儿在行动中感受某些品德的意义。主要表现如下:
(一) 出示漂流房幻灯片,引导幼儿进行初步想象。
引入时,师以直观的幻灯片,让幼儿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幼儿直观地看到了故事中漂亮的漂流屋。极好地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并融入角色当中思考问题"这是哪里来的""捡到它以后要怎么办"。该问题把幼儿带进一个思考想象的空间,创设了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的 语言环境,并让幼儿初步产生拾金不昧、分享的意识,为下面的故事做好铺垫。
(二)听、想结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分析综合能力。
通过讨论后,师的引导师幼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这个环节仍然给幼儿留有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在刚才的想象基础上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的语言美,通过头脑中的想象故事中优美的意境"清清的小溪"、"像宫殿一样的漂流屋"、"热闹而欢乐的争吵"等。
(三)视、听结合,发展形象思维。
此环节结合了语言和幻灯片,再次调动了幼儿的兴趣,以分段讲述故事为主要形式,通过一个一个的问题,找出了故事的重点,引导幼儿不段思考、探索、层层递进,从而达到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的目的。而拟人、比喻手法的运用是本故事的一个亮点,为达到形象逼真的效果,作品中再三将漂流屋比喻成"宫殿"、"大雪糕"、"摇篮"。而对幼儿来说文学中采用的表现手法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我以问题"漂流屋像什么"的提出加深有对比喻手法的理解。
(四)深入故事主题,引出教育意义。
作品中反复提到了"小青蛙问遍所有的人寻找屋子的主人"、"不好意思独占这漂亮的屋子""小兄妹看到小动物们时高兴的心情",意在教育幼儿懂得与别人分享, 但是,教育一味地讲大道理幼儿是不能完全理解的,而这个活动环节中以"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让幼儿直观形象地感知,什么是好的,该学习、模仿的是谁。这样,他们很快就能弄明白道理了。而且,提出了"平时还有什么可以分享"的问题,让幼儿将学到的道理延伸到生活中。
(五)分享小礼物,激发幼儿乐于与同伴分享的情感。
《纲要》指出:应以幼儿的情感态度的培养放在首位,本活动结合了第一、第四个环节,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的体验中交换礼物、交朋友,感受到与同伴分享玩具的快乐心情。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多留意积极和别人分享的幼儿,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能使更多的幼儿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将活动又一次推向了高潮。
(六)活动延伸。
活动的结束是暂时的,依据教育方式的整合,为了让幼儿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而转为主动地吸收,我们整合了区域活动,在表演区、语言区美工区让幼儿继续探索。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了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摇篮作者: 佚名 来源: 宝宝龙幼教网 2006-11-19 欢迎投稿一、教材分析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诗歌"摇篮",这首诗具有奇妙别致的想象,将大海、天空、花园、妈妈的手这些美好的景色比喻成摇篮,描写出了小宝宝们分别在不同的摇篮里睡着了的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要想让幼儿理解和体会到诗歌中的内容,感受诗歌的美,就必须对诗歌中所提到的各种景色和事物有所了解,知道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这是理解这首诗歌的知识基础也是本次活动的知识点。
教师在课前可以利用散步活动、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诗歌中所提到的这些事物,如天空和花园,让幼儿亲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为诗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情感基础。
依据素质教育中"提高审美观,提高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要求,及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任务,制定了四个教学目标 。
1、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情感。
2、引导幼儿能大胆表达,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欣赏为学作品的兴趣和想象力。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歌宁静、温馨的意境,初步尝试感情的朗诵诗歌。
4、初步学习使用动词:飘、翻、吹,进行仿编诗歌的尝试。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诗歌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这是依据了语言的教育意义指出:语言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提高审美观。这首诗歌含有丰富的知识性,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很多美好的情景,是幼儿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好教材。幼儿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容感受到诗歌的美,才能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进行朗诵。
难点:正确使用动词,根据诗歌的结构及语言情绪进行诗歌创编。语言教育能激发起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的感情色彩对幼儿有很大的感染力。作为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的基础,幼儿往往不满足于对一首诗歌的朗诵,他们有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创编的渴望。可是这种渴望要变成实践行动,幼儿靠自己是难以实现的,必须有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这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所在。
二、教学方法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运用了游戏法、视听结合法和分段跟诵法三种教学方法。
第一种游戏法,同中小学不同的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就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
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还提出了让幼儿"想说、敢说"。那么游戏法恰恰能完成纲要的要求,激发幼儿想说、敢说的愿望。我设计了三个不同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配合游戏运用制作了教具挂图和小图片。首先,在课题导入 部分运用了音乐小游戏"模仿动作"。随着音乐引导幼儿模仿白云飘等动作,用动作理解诗歌中的动词。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它那别致的想象时,设计了游戏"送宝宝回家"。通过这个游戏让幼儿理解诗歌中描述的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最后,在活动结束时运用了音乐表演游戏"快乐宝宝"。
第二种是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
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为幼儿提供了探索性强的的小图片和形象可爱、颜色鲜艳的大挂图。这些都充分的刺激了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究因性和启发性提问,比如:"谁会是宝宝的摇篮?""你想想还会有那些宝宝?谁又会是他们的摇篮?"。在教学中为了让幼儿充分体验诗歌的美,在示范朗诵时,配上了优美的"梦幻曲"声情并茂的朗诵,充分刺激了幼儿的听觉感官。讲就是指幼儿的讲述。幼儿通过在游戏中自由结伴讲、分组讲,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在反复的表达讲述中理解诗歌的内容,从而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诵。而且这样能满足每个幼儿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第三种方法是分段跟诵法,在幼儿自由探索获取知识的同时利用大图片进行了分段跟诵的方法因为形象的的图片很容易在幼儿的头脑中引起对诗歌内容的表象,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获得知识,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由于这首诗歌描写了4个不同的场景,完整教学不利于幼儿的记忆,分句又会破坏了诗歌的完整性。所以,选用分段跟诵法,每一段设计几种不同形式的提问,使幼儿熟悉理解记忆诗歌中的语句。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交替使
3、幼儿教师个人述职报告
转眼间我已从事幼教事业两年多了,在过去的两年工作中过得很有意义又有挑战性。
我热爱幼教事业,平时各方面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每个学期,我都能认真钻研业务,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水平,虚心求学、大胆尝新=在工作中吸取经验发挥长处,经过努力各方面技能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以下是我自己对这几年的工作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思想端正,认真贯切党的教育方针,对工作有奉献精神、热爱幼儿,作风正派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尽忠职守,关心每一位幼儿,对幼儿有一颗热诚的爱心。
二.(1)保育方面一向粗心的我,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改进,已不断进步,我知道保育是保教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我根据以往的经验认真地开展工作。早接时,我能主动向家长询问幼儿的身体状况,不时用手摸他们的头。一发现幼儿有不适,就马上记录在晨检本上,能做好家园保育工作隔离患传染性疾病的幼儿。早操后,督促幼儿多饮开水,对有汗的幼儿立刻督促他们换汗衫或放毛巾。午睡时,根据天气变化适当教育幼儿添减衣服,午睡过程做好巡查工作为幼儿盖被,每天做好活动室的卫生清洁工作,从而减少幼儿的发病率,保证他们身体健康成长。
(2)教学方面在过去的两年里我曾经担任过的科目有:语言、科学、数学、健康、美术、社会等等科目,在教学上,我刻苦钻研各科教材,教具准备充分,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堂上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灵活地运用各种焦教具进直观教学,教学时能面向全体,不偏爱某一幼儿,坚持多操作,多讨论的原则,经常对个别能力差的幼儿进行辅导,课后多用不同的游戏帮幼儿复习知识,例如:课后经常帮助他们复习字词,除了勤读以外,还和小朋友玩不同的游戏。"比一比"。"你找对了吗?"使原来枯燥的字词变得有趣起来。在数学教学方面,平时,我注意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闹的习惯,设计游戏让幼儿在玩中掌握,学习新知识,让抽象的难掌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语言教学方面,我鼓励幼儿大胆讲出他们现有的知识发散幼儿思维,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发言,我注重幼儿的思想教育。在社会课的教学中,我启发幼儿谈谈"我是怎样对待别人的?"、"他是个守信的孩子吗?"等谈话活动,让每一位幼儿学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期布置环境,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教育化、幼儿化美观的环境,积极地为幼儿选编补充教材制作教具。
工作之余,我经常阅读有关幼儿教学的书籍、刊等,大胆尝试新教法,积极参加每学期园内的两次公开教研活动,由于平时努力坚持及改革创新,曾经有一接公开活动课比评为园内良好课,工作都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还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3)家长交流方面:
老师和家长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幼儿在家和幼儿园的情况,所以,家长和老师的交流显得尚为重要,每天放学后,我都及时向家长反映该幼儿当天的纪律与学习的情况,做好的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做得不够的请家长配合,助幼儿纠正。如发现缺席的幼儿,我及时打电话与家长问候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切实做好家园同步工作。
三. 其他方面本人自参加幼教工作以来能严格执行幼儿园的制度,对工作认真负责,与同事友好相处,拍班之间团结合作,在教学中多与同事交流心得,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齐心合力共同搞好幼儿园的工作。
以上是我两年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所取得的一点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很远呢,在今后的改造中,我一定会不断努力竭尽所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再创佳绩。
4、幼儿教师培训感言
我深深体会到了老师的艰辛,尤其是我们幼儿教师们在一日活动中从早到晚一时不停地扮演多样角色,引导孩子,让他们感到幼儿园里温暖快乐,体会到集体的温馨,让他们在老师关爱的氛围里健康成长。
幼儿教育是人的启蒙教育,奠定以生发展的教育,是第一开智者,是幼儿如何做人的先行者,幼儿园的工作是繁琐的,细小的,而作为教师,我们付出的爱却同样是深沉的,我总是坚持以幼儿为主体,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关爱方式。抱抱他们,亲亲他们,这简单的身体动作,一下子让孩子和我亲了起来,虽然有时他们像小跟屁虫似的时时跟着我,可是我一点也不介意,因为我知道,孩子们已经给了我充分的信任,我给了他们安全感。我要求自己要给予每个孩子的爱都是平等的,所以对于那些乖巧可爱的孩子,我从不溺爱他们,而是创造更多的机会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办事能力及抗挫能力,培养他们诚实谦虚的品德,促使他们获得更全面的发展。而对于那些顽皮的、不聪明的孩子,我也从不歧视或忽视他们,反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悉心地去观察和了解他们,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再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去教育引导他们,从而也使这些孩子在原有水平上获得进步。
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迁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因此从事幼儿教育这个行业,就要用心懈去做。幼儿教育是有高度责任性的劳动,不能有丝毫的满足和懈怠。幼儿教育事业就意味着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幼儿教师他就像古话中说"文武双全。"我们在工作中就要发扬学而不厌,学海无涯的精神,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养。为幼儿教育事业奉献一切。懈怠。 我们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有本钱去教育好我们的学生,我想这才是对孩子最直接最朴实的爱。
5、幼儿教师自修计划
我深深的懂得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是要有爱心、勇于创新和思考的智能型教师,这样的人也是新时代对幼儿教师的要求。我在平时的工作中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严格按照一名优秀幼儿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已,用爱心去爱他们,用细心照料他们,用真心拥有他们,用诚心感动他们,让可爱的孩子们拥有更多美好的童年记忆!在新学期中,我会用心关注每一位幼儿的生活、学习,积极开展我园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特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如下:
个人发展目标 :
做一名有思想、有创新意识的幼儿教师。 二、做一名有一定理论功底、科研能力、专业技能的幼儿教师。三、做一名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的幼儿教师。 四、做一名让幼儿喜爱、家长放心的幼儿教师
个人发展措施:
一、 思想工作
更新观念,以《纲要》和《规程》为指导,自觉遵守园的规章制度,服从上级领导安排,做好本职工作,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质, 树立良好的形象和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自觉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了解他们用心的呵护他们。坦诚认真的面对每一位家长。
二、 教育教学工作
希望能在各方面都有新的提高:教学方面,我将认真准备幼儿活动所需材料;写好每一次教案;多学习,把先进的幼儿教育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多反思,结合自己班幼儿情况实施收效好的教育方法;多到平行班级走走、看看、听听、取长补短,促进幼儿发展;多和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生活中,热情待人,友爱助人,谦虚为人,团结向上,与同事互帮互助。针对班级里特殊幼儿,制定特定个人的教育方法,正确引导,发现优秀并鼓励幼儿更快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班务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积极认真研读幼儿教育的相关书籍,认真准备、组织每一次教育活动,按新《纲要》的理念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环境……多反思,多听,多做,勤于实践,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在新的学期里一定要学习领会教师道德行为规范,并在工作中不断地鞭策自己,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到工作中去,时刻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三、努力方向
本学期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争取成为幼儿园优秀教师,多学多看多听多问。
2.认真把小二班的教学、常规建设好。
3.踏实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力争本学期工作能圆满结束。
四、出勤方面
严格要求自己,保证工作时间,做到一学期无硌不请假,不迟到,不旷工;用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
五、家长工作方面:
1、充分利用入园和离园的短暂时间,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在家长的配合下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利用宣传栏、家园联系手册、电话以及家庭短信箱等途径,与家长沟通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
3、 电访或家访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耐心听取家长合理正确的意见和建议,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幼儿,使幼儿的健康成长!
4、热情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主动帮助家长解决问题。
幼儿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然而幼教工作无小事,我们要具有老鹰一样敏锐的观察力,注意观察幼儿的言行、举止、神态,并且要永远用一颗童心去感受幼儿心灵的深处,在尊重、理解幼儿的同时,用一颗平常心去与每一位幼儿交流,这是我自己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前提。以上,是我本学期的计划及目标,我一定努力去完成,也希望各位同事及领导加以督导和指正
6、优秀幼儿教师面试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语言文学活动《鹅大哥出门》,我将从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教学法以及活动过程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次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一. 说设计思路《鹅大哥出门》这个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大白鹅为主要角色,讲述了一只大白鹅骄傲不懂礼貌的故事,特别是鹅大哥之前"红红的帽子,雪白的羽毛"和之后的"一只大黑鹅"对比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自高自大的人,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较多,比较以我为中心,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们现在的心理而且也符合<纲要>中的教育要求,即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二. 说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导向作用。<纲要>语言领域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是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在新《纲要》中,活动教育提出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以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在整个活动中都以幼儿的自主参与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动感受,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 认知上:使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复述故事 ,丰富词汇"神气、乐滋滋"2. 能力上: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情感上:懂得不能骄傲,不能欺负弱小的道理体验骄傲自大带来的烦恼根据目标,在活动中,我把在游戏情节中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不能骄傲不欺负弱小的道理设为教学重点,根据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设为难点。
三. 说活动准备为了此次活动的组织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的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景游戏之中,我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准备:
1.物质上的准备我给小朋友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鹅大哥出门》, 大白鹅、小鸡、小鸭的头饰,这是为了让幼儿更能进入到游戏角色当中,帮助幼儿理解故事2.知识的准备我让幼儿先认识鹅大哥,了解鹅的基本特征,练习鹅的走路姿势四. 说教法、学法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掌握学习对象。"《纲要》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学决定教〉在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情景教学法,角色游戏法、课件演示法、提问法。
1、情景教学法:我尝试打破以往仅用图片进行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让幼儿模仿鹅的走路姿势,就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知道鹅大哥的自傲,体验鹅大哥自高自大的后果,这种效果是与以前仅通过图片理解故事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
2、课件演示法:幼儿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鹅大哥出门》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激发孩子的复述故事的能力。
3、角色游戏法: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他们自己来扮演这一角色,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4、提问法:在教学中,我尝试改变以往的语言教学总是先讲完故事再进行提问的模式,而采取将单一性、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开发性的提问如:鹅大哥为什么会掉进河里呢?我们能不能学他啊?为什么?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有目的、有顺序地仔细观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儿说的空间。
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创造条件让幼儿自己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让幼儿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动我采用了谈话法,趣味游戏法 。
1. 谈话法:在活动中适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好的语言习惯。
2. 趣味游戏法:陶行知老先生说:"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幼儿在游戏中,边游戏边联系故事中的语句,正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五. 说活动过程在活动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围绕目标将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使幼儿能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诗歌是幼儿最喜欢的艺术活动,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用诗歌《咏鹅》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出大白鹅。
师:小朋友们老师想问一个问题,这首诗歌是说得谁啊?那谁又能说说大白鹅长什么样子?(请个别幼儿说说)说的同时,出示图片。
那谁愿意表演一下鹅大哥走路的样子呢?(其余幼儿跟着学)让幼儿在看看、学学、做做的过程中加深对鹅大哥的了解,也为下面理解故事作铺垫。
教师小结: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头上有顶红色的帽子。鹅走路,总是昂着头,挺着胸,仰着脖子,一摇一摆的,很高傲的样子(丰富词汇"神气")二.出示多媒体课件《鹅大哥出门》 ,幼儿理解故事:
1.猜想有一只神气的白鹅,长得很漂亮,可是后来怎么变成了大黑鹅呢?这是为什么呢?(幼儿猜想)2.出示多媒体课件《鹅大哥出门》,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3.师问:小朋友们,我是鹅大哥,谁可以告诉我,我为什么变成了大黑鹅呢?请幼儿回答,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正如<<纲要>>中所说,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在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小结,原来是鹅大哥太骄傲太神气了.
教师小结,原来是鹅大哥太骄傲,太神气了。从而突破了教学重点,懂得不能骄傲不能欺负弱小的道理。
三.依次出示故事角色头饰,老师讲述故事(教师操纵角色头饰教幼儿学讲故事)讲完后问:
"我大步往前走 第一次遇见了谁?说了什么?"鹅大哥看见自己的倒影心里怎么样?它是怎么说的?(理解乐滋滋)"后来我又遇见谁了?说了什么?""我是怎样变成大黑鹅的?"用形象的头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跟着老师讲述角色的对话,锻炼幼儿的胆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四、分角色游戏,让幼儿扮演角色,在游戏中学会复述故事,在情境中体验。心理研究表明,人在主动积极参与的活动后,记忆力比平时提高很多倍,因此,这个活动让孩子自己亲自参加,体验活动的乐趣。通过以上环节,突破了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这个难点。
五、出示多媒体课件《鹅大哥出门》,同时提问幼儿跟着课件画面复述故事,对复述好的幼儿给以肯定和表扬。通过以上环节,突破了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这个难点。
精选说课稿:比本领说教材:
这是一节以计算为主的综合活动,感知物体数量及其数字对应关系是中班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它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而数学是枯燥无味又抽象的一门学科,特别是中班幼儿,往往对学习数学很不感兴趣。针对孩子这与特点,我运用了故事引发孩子兴趣、请小朋友帮忙鼓励孩子参与其中、利用游戏这一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轻松获得知识、经验,根据这一特点,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的教学内容,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主要考虑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出发,把数学融入到故事、情节、游戏之中,让幼儿在说说玩玩中理解、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
说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应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根据《纲要》这一精神,结合中班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能力目标:了解几种常见飞禽的本领,激发幼儿观察、探索飞禽的兴趣。
3、技能目标:帮助幼儿理解5的实际意义,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物体,正确认读数字5,学习5的形成,知道4添1是5。 在本次活动中,我还大胆的尝试利用二次比本领的机会,让孩子在理解5的实际意义的基础上,向孩子渗透顺数、倒数、单数、双数等粗浅的数学知识,加大了难度,给孩子一定的挑战。
说准备:
在活动过程中,我准备了必须的图片,方便孩子直观的了解数的形成,为孩子获得知识提供必要的辅助。
说教法和活动过程:
活动分成5大环节:
首先,老师运用故事导入法,向孩子介绍燕子、猫头鹰、啄木鸟这几种飞禽在吵架引出本次活动,由于孩子平时缺少对飞禽这方面的了解,所以,本环节以老师的介绍为主,孩子的讨论交流为辅。
第二个环节我运用了情景感染法:请孩子们帮小鸟们比本领这一情景,让孩子在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的过程中,重点了解5的形成,难点是比较4和5之间多1少1的关系。
第三个环节运用的是游戏探索法:《规程》指出:"幼儿园活动组织应以游戏为基本形式,教育寓游戏之中。"根据这一精神,我采用了游戏探索法,利用手指游戏,来进行巩固复习,手指用起来比较方便,游戏又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方式,而且在生活中随时可以带孩子玩一玩,进行巩固复习。
第四个环节我运用的是逻辑推理法:让孩子第二次为飞禽们比本领,在这一环节运用了猜测、推理、点数、验证的方法,向孩子初步介绍顺数、倒数、单数、双数,并没有要求孩子一定要掌握,只是渗透这一方面的知识,然后我变了一个小魔术,把四副挂图折叠起来,装订后变成了一本绘本,可以让孩子随时翻看,讲一讲,说一说,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知识。
最后我运用的是交流提升法:"开心聊吧",在活动中孩子对飞禽有了一定兴趣,让孩子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飞禽,讲一讲它的本领,鼓励孩子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做绘本,或者利用早间区域活动时间和小朋友合作来画绘本,做好了可以用来讲故事,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锻炼了动口能力,还能复习数学知识,一举多得。
幼儿园说课稿-好听的歌一、说教材1、教材的选择:大家都知道,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而且随着年龄的发展,小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更加喜欢直接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因为幼儿时期,兴趣是其学习活动中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幼儿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且能取得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动都应重视兴趣的培养。因此,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正如《纲要》中所说的,"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而此活动〈好听的歌〉既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而且本教案,从教材的选择到教法的设计,较多的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各种物体发出的各种不一样的声音,把语言、科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即加深了幼儿对诗歌本身的理解,又有效的提高了科学活动的能力。还使他们对优美动听的声音产生了好奇心,平时更加善于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这个奇妙的世界。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几个目标:
并在活动中,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中。充分的课前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说教学程序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步骤为:
激发兴趣--动手探索--幼儿交流--观看多媒体--欣赏诗歌(游戏)--音乐游戏(好听的歌)--延伸活动(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活动一开始,我就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准备了很多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你们看看都有什么啊?这些东西可好玩了,还能唱出好听的歌呢?而且每个东西唱的都不一样呢,小朋友想不想听?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吸引了孩子。因为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才开始萌芽,简明的导语直接切入主题,丰富的物品,旨在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
(二)、动手探索根据小小班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在第二环节,我为幼儿安排了动手探索,为每组幼儿提供了很多能发出各种不一样声音的物品,供幼儿动手操作。在这个活动环节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自由宽松的活动气氛中,幼儿敲敲,打打,拍拍,按按,听听,比较各种物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获得的经验是很零碎的,单一的,那怎么给幼儿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呢,让他们了解每种物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呢?
(三)、幼儿交流于是,在自由探索过后,我就采取让幼儿自由介绍自己玩了什么,发出了什么声音,和别的声音一样吗?这样的方式对幼儿获得的经验进行整理。由于物品在幼儿的手里,幼儿模仿的声音和结合实物进行,还可以请其余的小朋友学一学,说一说,他模仿的像不像,避免了单一性。
(四)、观看多媒体小小班幼儿注意时间短,兴趣稳定性差,新异、强烈以及活动的刺激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除了这些物品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大自然也有很多奇妙的声音呢,那他们的声音又是怎么样的呢?小朋友想不想听听?采用多媒体教具,把幼儿带入了奇妙的声音世界,让幼儿听一听,猜一猜,学一学。能再次吸引幼儿注意,激发活动的兴趣。视觉听觉的完美结合,促进了幼儿的思维的发展。
(五)、欣赏诗歌(2遍)将幼儿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用诗歌的语言表达出来,诗歌语言简单,节奏明快,幼儿易懂易读,在诗歌欣赏2遍之后,采用师生问答的方法,加深幼儿对声音的记忆,同时也为后面的音乐游戏奠定基础。
(六)、音乐游戏(好听的歌)把〈小动物怎么叫〉改编成(好听的歌),和幼儿表演唱,使幼儿情绪到达最高潮,艺术融入科学,达到比较完美的统一。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七)、延伸活动样的声音。持续和拓展幼儿对各种声音的探索和研究的兴趣。
三、说教法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在本活动中,教师不仅仅要用生动的语言,神秘的动作来感染幼儿以外,还要积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于是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操作法:它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基本方法,就是幼儿根据教师准备的物品进行操作,探索。本次活动在引起兴趣后,采取了操作,让幼儿在动一动,敲一敲,听一听中获得感知,比较出不同的物体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
2、交流讨论法:进行了探索操作,我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通过介绍,让幼儿相互交流自己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深化了幼儿各自的认识。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创造性、娱乐性、教育性。在音乐游戏的环节中,我引导幼儿和教师进行一问一答的表演游戏,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诗歌中的语言。
4、提问法:设计提问,引导幼儿想问题,回答问题。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这也是语言教育的任务之一。
5、演示法:我还通过多媒体,把大自然的许多声音演示给幼儿听,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认识,多媒体的运用,引导幼儿去听去猜去模仿,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使幼儿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达到科学素质的提高和审美情趣的统一。
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四、说学法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加升华了情感,在本活动中,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多方位的参与:新〈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明确的指出,"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我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敲敲,打打,拍拍,按按,听听多种方式的参与,对奇妙的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产生了兴趣。
2、师幼合作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会明显的提高。为了让幼儿对各种声音有进一步的认识,我采用了教师和幼儿合作对答法,给幼儿提供了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在积极对答教师的活动中,理解并学习了诗歌的语言,感受各种大自然不同声音的奇妙。
3、音乐游戏法:通过轻松愉快的乐曲,优美熟悉的旋律的听觉刺激,有助于幼儿对诗歌语言的记忆,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促进思维的发展。
采取的以上种种教学方法,极大的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优秀说课稿:《大雨小雨》
各位领导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班的音乐活动《大雨小雨》,下面我将分:说活动背景、说教法学法、说活动过程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活动背景:
春天不知不觉已来临,大自然到处洋溢着一片春的气息,我班也随着春天的来临开展了《春天的童话》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春天美丽的大自然,也知道春天是个多雨时节,而下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时下正是春雨绵绵的季节,幼儿也异常喜爱雨天,他们常常兴奋地谈论着。我抓住这一季节特征,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去观察、感受、了解雨。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培养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因此,我就生成了音乐活动《大雨小雨》。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必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下雨天,他们常常爱往雨中跑:接着雨滴、踩着水坑等等。对雨是兴趣昂然、情有独钟。我们便可利用幼儿这个兴趣点,又发生在幼儿周边的生活经验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从而真正体现《纲要》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
为此,我制定了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声音的大、小。学习用不同的演奏铃鼓的方法,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的节奏和音色。
2、根据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节奏,探索铃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3、在教师的眼神和动作的帮助下,不演奏时能控制住铃鼓,使其不发出声音。根据目标及实际,我把重点定位于:感受和表现声音的大、小,学习用不同的演奏铃鼓的方法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的节奏和音色。难点:根据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节奏探索铃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为了使活动能更好地开展,我作了充分的准备:
1、 教学挂图《大雨和小雨》。
2、 将座位排成一个圆圈。每人一个铃鼓。
二、说教法学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我精选了以下教法:情境法,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提问法,结合图片引导幼儿有目的、仔细观察,让幼儿将生活经验和所见联系,解决难点。示范法,解决难点,用富于情感、较夸张的示范榜样来诱导幼儿模仿。
本次活动中,我以幼儿为主体,创造各种条件让幼儿参加表现活动,精选的学法有:听唱法,幼儿通过听来感受乐曲的不同音色和节奏,锻炼幼儿的自学能力及音乐鉴赏能力。观察发现法,是解决个别幼儿差异的好方法,让幼儿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看法,体现 《纲要》中创设宽松、自由、愉快环境,激发师幼互动,利于幼儿想象。表演体验法,幼儿在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想象表演,能直接而充分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便于实现"因势利导,因人施教"。这些方法我将在说活动过程中详细体现出来。
三、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针对教学目标,对每个环节作了精心设计,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在音乐实践里。
1.设置谈话,回忆导入。
活动一开始,我设置谈话引导幼儿回忆有关下雨的经验。由于幼儿喜欢雨,只有他们感兴趣的,才能激发真正的学习动机。因此,我这样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下雨吗?大雨是什么样子的?小雨又是什么样子的?
2.欣赏歌曲,感受意境。
这是活动的重点,我引导幼儿在感受大雨、小雨的不同音色及节奏后用动作来表现出来:小朋友说得真好,大雨的声音是大大的,哪个小朋友愿意来用动作来把大雨表现出来?我鼓励幼儿在欣赏歌曲后和同伴讨论并表演出来,幼儿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知道了大雨的声音大大的,可以用拍手等动作表示。接着用同样的方法理解小雨的音色及节奏。
3.视听结合,学唱歌曲。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词,我利用图片用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引起幼儿对歌曲的兴趣:刚才小朋友听到老师唱了《大雨和小雨》,谁来告诉老师大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呢?幼儿根据自己所听到的回答:哗啦――哗――啦,小雨的声音是:嘀――嘀――嗒――嗒――嘀――嘀――嗒――嗒。由于幼儿存在个别差异,挥发的话语有完整、不完整之分的,我就鼓励幼儿说完整话,当幼儿说出一句,我就以夸张的示范节奏朗读出来,让幼儿加深印象,从而模仿,等幼儿全部说出后,再完整节奏朗读。于是,我再引导幼儿:大雨和小雨的声音不一样,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我一边唱一边请幼儿配上动作。
4.出示铃鼓,模仿音色。
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鼓励幼儿充分发挥其想象力,用铃鼓来演奏大雨、小雨的声音。我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怎样演奏它,发出的声音像下大雨呢? 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 把铃鼓摇起来,这样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大雨的声音了,于是,我让幼儿一起空手练习演奏大雨的声音,并提出要求:我们在唱到哗啦哗啦时,才用铃鼓把下大雨的声音演奏出来,开始两个小节和最后一小节是不用演奏的。 用同样的方法让幼儿探索演奏小雨的声音。 (用手碰铃鼓,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小雨的声音)。接着我请幼儿用铃鼓完整演奏歌曲的节奏。为了激发幼儿学习的更高兴趣,我将幼儿分成大雨和小雨组。在老师动作的暗示下,让幼儿学习准确地演奏自己的角色"大雨"和"小雨"。
以上是我对《大雨小雨》这一活动的设计思路及粗浅认识,我想一节好的音乐应该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也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熏陶下,不断探索,不断成长。其中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7、幼儿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在忙忙碌碌中,这学期的工作又不知不觉地接近了尾声。:
回顾这学期,忙碌而愉快的工作在我们三位老师的团结协作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学期我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积极完成园里布置的各项任务。下面我把这学期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本人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爱集体,服从分配,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在工作中努力求真、求实、求新。以积极热情的心态去完成园里安排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园内各项活动及年级组教研活动,做好各项工作,积极要求进步。爱岗敬业,做到耐心、爱心、公平、尊重的对待每一个孩子。
在教学中我深知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就是要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备好每一节课。自己动手制作教学用图和教学用具。了解幼儿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遇到的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关注全体幼儿,注重个别教育,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幼儿的情感,使幼儿产生愉快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积极地参加公开课和各种竞赛活动。多看对业务有帮助的书籍,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机会与条件,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根据班上幼儿的年龄特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使之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认知和掌握事物的特征与属性。在一日活动中,注意教给幼儿初浅的、简单的生活知识经验,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认真备课,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工作。注意将理论贯穿于教学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每月撰写教育随笔,以提高自身能力与写作能力。 3、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幼儿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有兴趣地参与活动,并主动去学习,更好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认真领会了新《纲要》精神。
总之本学期非常忙也非常累,收获当然也不小。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思想及业务素质,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和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针对个别幼儿进行个别教育。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及业务素质,积极地进行专题研究,积极地参与各种竞赛学习活动,力求把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8、幼儿教师年终总结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想完成教书育人的责任,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这一年中我认真参加每次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作为川一联合团支部书记我努力团结团员,与团员共同合作共同前进。有句成语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的,作为一名年青教师,我在工作中无意中会考虑不周显得毛毛糙糙,不甚妥当。当意见、建议来临时,现在的我不再不悦,不再拒绝。而是以更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努力告诫自己:换个角度静心仔细想想如何能的好一些。让别人满意,自己高兴。
二、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这一年中,我不仅有了优秀的师傅传授我为人处事的点点滴滴而且又有幸参加名教师李慰宜老师的培训班。在学习中我认真听取经验,仔细记录,并在活动后的空余时间认真思考推敲,有目的的在班中进行一些尝试。如:幼儿在进行涂色时,由于小肌肉群发育未完全,手眼协调能力弱,注意又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他们的作品往往会出现白色空隙,会画到边线外。针对此现象,我尝试着用孩子们的语言用儿歌地形式帮助孩子们自我提醒自我约束,从而在愉快地念儿歌声中又浓又满地着色。色彩鲜艳了,孩子的成功感得到了满足,从而作画的兴趣也提高了。
在教研活动中,我也能认真投入,认真学习。我感到人人都是我的师长,我能学,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如: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规范、正确、科学的语言。教具的设计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等等。
在各次教育活动交流,质量自查,及"一二*九"青年比武活动中,我都能积极准备认真参与。每次实践后我总对我自己说:"这并不是过了,就结束了。而是仔细想想,认真听听,好好学学。哪儿还不够,该怎样做会妥当。"通过这一次次的自我反思与实践,我觉得我自己只要坚持认真学、认真做,我会做的更上一层楼的。
在空余时间,我会阅读一些自己订的幼教杂志,去图书馆翻阅有关幼教资料,去书城自费购买与教育教学有用的各类书籍和音像资料进行观看学习。我学的有滋有味,我深切的感受到学习对自己的帮助确实很大。
三、全身心的投入,热爱尊重理解幼儿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长好、学好、玩好,每人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我根据班级情况以"纲要"为准则,制订班级计划、月周计划、等各类计划。在半日活动中不仅以游戏贯穿各科教学,并积极使用肯定鼓励等方法,使幼儿身心愉快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幼儿园是个儿童的世界,而我们正生活在这色彩斑斓地儿童世界里,要用我们的爱心去拨动一棵棵幼嫩的心弦,弹奏美妙地乐章,用爱心去滋润一株株纤细的幼苗,培育他们。我们要善于观察,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尊重热爱每一个孩子,不仅要爱那些活泼聪明的孩子,同时也要对那些特别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爱。
在这中思想的指导下,平时我注意细心、耐心地体贴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如:本学期琦琦刚从崇明转学来我园。刚来时由于陌生再加上心脏动过手术,在心理与身理上对与其他幼儿交往存在距离,没朋友。为此,她本人总显得郁郁寡欢,我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针对此情况,我便主动牵线搭桥帮她找朋友,帮他们互相介绍。并时时提供任务、困难给他们,让他们共同完成。在活动中也给她们便利,让她们彼邻而居,多接触多交往。渐渐地小琦琦的脸上有了笑容有了朋友,教室里有了她与别人的交谈声。对此改变,我还不满足,我试着让她多发言并及时以动作、语言、眼神给予她表扬和肯定。现在,小琦琦已从沉寂变为了活跃。由于我帮她走出了困境,现在的她对我特别的亲。无论我教什么她都学的有滋有味。又如:我班的栋栋,从小由于膀胱小午睡时就要比别人多起床小便一次。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性情感的发展,对于午睡时小便一事被别人知晓开始觉得难为情。针对此情况我便试着从轻柔着手,采用轻轻唤醒,轻柔地扶一把,轻轻为其盖上小被着手,努力做到轻、快,不让别的孩子听到。也正由于我的轻柔,栋栋的心离我进了,我俩有了种心照不宣的亲近感。平时,我也尽可能寻找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活动中,当孩子们提出建议时,我总是用满意的眼光支持他们,并鼓励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让大家畅所欲言,老师与学生就如朋友一样。
四、随即教育,事半功倍孩子们还小对于常规的教育除了语言要求以外,教师适时的点拨也很重要。如:起床了,孩子们穿好衣服往外走。此时的我便会轻轻走到领子未翻好的幼儿身边,举手帮一帮或轻轻耳语一句:"看看你的领子。"。孩子便会高兴地接受。连续多次之后,检查领子也就成为了习惯。又如:在外出活动及日常活动中我会适时告诉幼儿:"什么是常绿树,什么是落叶树;什么会浮,什么会沉?等等。"通过这种非正式的谈话与教育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学到了知识。
通过这一年的工作中,我很幸运学到了不少东西,业务上也努力做了一些。但这还远远不够,尤其在教学活动的语言组织上还很稚嫩。我将在未来的新的世纪中继续多学,多思、多试努力把工作做的更好。
9、幼儿教师个人总结范文
我刚来不久,不同的环境及不同的教学方式,好多东西都要学习,在边学边实践的过程中摸索适应幼儿的自己的教育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现将两个月来学习、工作总结如下:(我配小班,总结就以小班为主)。
一、健康方面在班主任老师、保育员的共同教育引导下,孩子们已逐步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养成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好风气。
本班的幼儿初步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都很自觉的在饭前、便后和手脏时要洗手,要用自己的毛巾擦手,正确的使用漱口的好习惯,但还有个别的幼儿还有严重的挑食现象。开始,我试着用诱导的形式,通过幼儿喜欢的小东西"引诱"幼儿吃饭,可是一段时间后这方法逐渐失去效果。我改用和幼儿讲道理、鼓励的方式,通过幼儿喜欢的明星或卡通人物鼓励他们,如:一幼儿喜欢姚明,我就跟他说"姚明吃饭可快了,才能长这么高去打篮球呀。"现在与刚来相比我们班小朋友吃饭快多了,挑食现象也少了。
(一) 教育方面之前,我没上过整合课,且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幼儿一上课就坐得好好的,老师讲一节课幼儿听一节课。刚到非常不习惯,我会习惯性先让幼儿静下来,再将内容灌输给幼儿。
(二) 社会性领域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发展语言表达的能和思维能力。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体验和理解。
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个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并学习了初步的人际交往的技能。
(三) 科学领域孩子们在玩玩具时轻拿轻放,不乱扔、不损坏,能分清自己个别人的东西,未经许不拿别人的东西。诚实、不说谎,做错了事情就敢于承认和改正。幼儿还知道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时,不争夺玩具和独占玩具,不打人、不骂人、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很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为每位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形式进行探索。从生活中,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五)艺术领域幼儿对音乐、舞蹈、打击乐很感兴趣,幼儿能听辨不同的乐段,大胆的扮演不同的角色,愉快的进行游戏。幼儿还能独立的演唱,如:君妮、家祺等很多幼儿。
幼儿初步的掌握装饰画的技能,能选用颜色进行装饰。在上《伞》的主题时,教师让幼儿装饰伞,幼儿装饰的都很漂亮。学习撕、贴、画,能运用多种手段表现主题。
二、 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加强家园联系,提高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健康性、教育性、艺术性相容的学习环境,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每周二下午是年段教研时间,每周三下午是班级教研时间,学习各种文章、讨论教学形式、方法、共同制作焦距、区域活动的材料,家园桥每周及时的贴出每堂课所授的知识和技能,并在每月底共同制作了"美丽的雪花"、"马路"等主题墙饰,培养幼儿参与意识,增进了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时完成《幼儿发展评估手册》并根据幼儿的个性及在幼儿园的表现,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进行家访,并做好记录工作。
三、 家长工作认真开展,做到家园联系步调一致。
在利用家长接幼儿时,及时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家的情况,了解每位幼儿的生活习惯,同时有计划的进行家访,并及时看望生病的偶尔。在教师的动员下,我们家长工作开展得及时,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在布置圣诞节时家长送了许多的小礼物来布置班级。家长开放日家长们能认真的看幼儿在园的半日活动。
四、 开展丰富多彩的周末活动,让幼儿在参与活动中获得知识,增强自信心。
1、木偶表演2、游椰风寨3、"庆国庆"文艺表演4、小歌手赛5、幼儿早操表演6、幼儿讲故事比赛7、自理能力比赛8、家园趣味运动会9、幼儿集体舞表演五、 克服班级工作存在的不足,确立下学期方向。
我们班级工作也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常规教育还要加强。下学期我班要克服不足争取将班级工作开展的更好!
10、幼儿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2006年下学期快要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取得了不少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下面我就幼儿教师工作进行一下总结。
一、 职业道德和工作负荷 在活动中我能够热爱所有幼儿,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认真遵守幼儿园各项制度;并与同事之间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幼儿园工作。在工作中我能够独立完成本职工作;幼儿出勤率能够达到8xxxx以上。 二、 专业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我能够依据纲要、幼儿发展评价,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对每位幼儿发展情况做出全面如实的评价,并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实际水平及时指定明确可行、连续一致的保教计划。在活动中过程中能够围绕目标进行,结构层次清楚,重点、难点突出,并能够民主、公平地对待幼儿,使每个幼儿敢于在教师面前大胆表现自己,精神愉快、自信,富于创造精神。在区域活动中,我能够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建立必要的游戏规则,并及时引导幼儿选择负荷幼儿兴趣、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并注意幼儿新的需要。在创设物质环境时,在环境创设中我们注意了安全、安静、清洁、舒适、空气清新、采光照明对幼儿的适宜,在墙壁布置、区域设置积材料投放中能够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富有儿童情趣,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并且突出主题。但在家长参与方面还较欠缺,还需要教师灵活御用多种方式继续做好家长工作,与家长沟通,促进家长的参与。在日常活动中,我能够重视幼儿地安全防范和保护,及时发现、清楚力所能及地各种安全隐患,能够随时体察每位幼儿身体健康状况、精神面貌、情绪变化,及时、恰当地给予照顾或引导。在户外活动中,我能够根据幼儿的体质发展水平、需要及季节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活动,并能够确保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时间;考虑到幼儿活动地密度、强度,认真观察,注意随机教育。
三、 专业成长 在工作中,我能够积极承担研讨、观摩任务,敢于挑战自己,同时我能够坚持做好观察笔记、反思笔记、家园联系簿、教研专题总结等工作,记录、积累、总结有关经验及知识。
四、 工作业绩 在工作中,我没有任何事故出现,家长对我的工作也给予了肯定,能够按时完成各项文案工作,幼儿各项常规有所提高。但在理论知识方面还较欠缺,还需要继续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争取工作中更大进步。
11、幼儿教师礼仪培训
教师礼仪的好与坏,对学生的价值标准,审美标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我们推行教师礼仪,是从教师的工作特点和交往需要出发,在校内就是要为教育,教学服务,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在社会,就是要塑造校园教师的良好形象。
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甚至一颦一笑,都蕴含着教育的力量。教师的仪表、仪容、仪态,是其精神面貌、内在素质的表现内外兼修,提升气质增加内涵,作最有魅力的老师!
一、什么是幼儿教师礼仪?
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从事班级管理及对幼儿进行教育、保育工作时所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或表现出的应有的气质与风度。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等方面的行为规范。是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它是教师的师德修养、文化素质、风度气质、行为操守的外在表现。
金教授说:"教师礼仪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如何表现教师应有的气质与风度""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二、幼儿教师礼仪的特点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特定的适用对象,与其他礼仪相比,教师礼仪具有以下的特性:
1、鲜明的强制性(进入这个职业就必须遵守)2、强烈的形象性:职业形象、学校的整体形象、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因此是否遵守教师礼仪就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行为了。
3、率先的示范性:因为孩子会模仿老师的言行4、影响的深远性:任何一个行为在孩子心中会影响孩子一生三、幼儿教师基础礼仪必备知识:
仪容仪表职业修养行为举止精神面貌语言沟通核心技能:
行为举止语言沟通素质养成:
职业修养精神面貌〈一〉职业修养篇1.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幼儿认真负责,热爱尊重每一个幼儿;2.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勇于吃苦,为了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3.能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幼儿园、国家的命运、前途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4.善于团结协作,妥善处理与周围同志之间关系:善于交流、化解矛盾;5.以集体利益为重,与人为善、和谐;能意识到与他人合作的价值。
(1)教育思想素养。良好的教育思想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2)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教师道德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它在调节教师全部道德品质中起重要作用。
(3)知识素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因此,具有比较渊博合理的知识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4)能力素养。一定的能力素养是进行和完成某种工作所需具备的,教师的能力素养是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
(5)身心素养。教师劳动是一种充满高度创造性的繁重的脑力劳动,又是一种兼有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所以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做保证。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是教师职业素养建立的基础,其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高昂振奋的精神和轻松愉快的心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教育质量。
〈二〉精神面貌篇幼儿教师的精神面貌,是幼儿教师形象的灵魂。
1.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乐于助人,能与他人分享教育经验和教育成果;2.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追求和创造愉快、健康、向上的氛围;3.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给人以朝气蓬勃、振奋昂扬的形象。
教师应努力使自己具备以下的心理素质和品质:
心态--自尊自信的;品质--真诚正直的;性格--活泼开朗的;心胸--豁达宽容的。
〈三〉仪容仪表篇一、教师的个人形象1.个人卫生1、头发--前不挡眼后不披肩,过肩长发应束起或盘起,发型不夸张,不理过短的头发,不染夸张彩发(如:红、蓝、金黄等)。不披头发、不染色彩艳丽的头发。头发:工作场合简单保守,社交场合清秀典雅,休闲场合丰满秀美勤洗勤梳勤理2、手部--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留长指甲,不涂色彩鲜艳的指甲油。
3、面部--牙齿洁白,口腔无异味;保持眼部整洁,不戴墨镜和有色眼镜。
4、胳膊,腿部----无纹身2、着装:
幼儿教师上班时适宜选择"流行中略带保守"的服装,而不宜穿着太时髦或太暴露的服装(超短裙、超短裤、吊带裙、低胸装)。衣着打扮符合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衣着活泼大方,大小得体,便于活动,颜色鲜艳,不同场合穿不同服装,给孩子以美的熏陶。
细则:
日常着装柔和、大方、典雅,以色彩柔和淡素职业装为佳;上岗时穿轻便、色彩艳丽休闲装或娃娃服,下装长度不可太短;配以舒适、多样式的鞋子;上班时间不赤脚或穿拖鞋或跻拉着鞋,带班或幼儿午睡时不穿有响声的高跟鞋。
5、着装--干净整洁,柔和大方、便于活动。不穿吊带背心、超短裙等过于暴露或透明的服饰。
6、鞋子--上班时不穿拖鞋、赤脚、高跟鞋,当班时间穿平底鞋。
7、佩饰--带班时不佩带夸张耳环和耳钉及太夸张复杂的胸饰,不带有锐利边缘的戒指和手镯,所戴佩饰应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教师的服饰服饰:应事(场合)、应己、应制(规范)服饰色彩明快亮丽,整洁美观,舒适大方,适合活动,不穿着奇装异服,尽量穿裤子、运动鞋,尽量不穿裙子。纯色最好,自然最好,得体最好。(安全、方便)四、教师的语言如何做到教师语言美: 1、声音美:语调、语声不能太高;速度要适中;发音要标准; 2、谈吐美:表情要专注;动作要适度 3、境界美:格调要高雅;有上进之心;掌正真知;有科学民主精神教师的言谈: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
(1)表达要准确:学校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科学性。老师在教授时应严格遵循学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音量要适当: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导致影响教学效果。
(3)语言要精练:讲课要抓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的话,给学生干净利索的感觉。
(4)讲课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与学生谈话:
(1)提前通知,有所准备。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
(2)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3)分清场合,人情人理。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五、与家长沟通礼仪(一)家园交往礼仪1.尊重家长,一视同仁2.姿态大方,语言得体3.态度真诚,见解客观4.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二)家园交流小技巧沟通前做充分准备,与家长沟通时,持平等尊重的态度,用自信诚恳的语气。
用恰当的方式就幼儿的行为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不要让家长感到你在抱怨孩子,而是感到你在关注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努力为孩子好习惯的建立想具体的办法。
主动征求家长的期望、需求和意见,并让家长感到他们的意见得到了教师的认真对待。
如果出现失误要坦诚认错,勇于承担,不隐瞒推脱。
六、与同事共处礼仪尊重为先,亲密有度("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在办公室里,提倡交往有度,不冷淡,也不过分热情。不主动提及私人事宜,把握尺度。
将心比心遵守"白金法则--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们,你就怎么对待他们。"不要以自我为核心,要学会真正了解别人,然后以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来对待他们,而不是我们中意的方式。
分享快乐批评有益,注意方法择善而从,多赞美,少嫉妒多从他人身上寻找优点,吸收学习化解误会,求同存异,以大局为重互助1.尊重同事,谦恭有礼。
2.坦诚相待,公平竞争。
3.互相关心,互相支持。
4.积极参与,勤快主动。
5.化解误会,求同存异。
七、日常办公礼仪遵守时间--按时上下班,有事(病)请假,带班不离岗,不因私随意换班。
升旗仪式--立正、表情庄重、不说话、行注目礼。
(忌:身体歪斜、双手插在口袋里、手背后或抱胸、交头接耳、嬉笑逗闹等)对待工作--积极完成,忌消极怠工、拖拉推诿、等靠依赖、胡乱应付等。
学习开会--准时到会、专心聆听、认真做笔记、真诚交流、手机静音、适时鼓掌。
(忌:讲闲话、发短信、乱丢纸张、拍桌摔物、随意进出、结束时椅不还原等)使用物品--轻拿轻放,节约水电,按需用电,及时关水,忌损坏浪费。
环境卫生--有序停放车辆,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不扔垃圾、不随便张贴等。
生活用餐--文明用餐,离开时主动清理桌面、座椅归位。
接待领导佳宾或来访者--接待领导佳宾,在大门予以热情的欢迎,主动握手问好,在客人的前侧引导进入接待室,请坐,沏茶。
介绍贵宾,按介绍的先后顺序--"尊者居后",男先女后、主先客后,如果双方都有很多人,要先从主方职位高者开始。
客人临走,相送至园门外,(客先伸手)握手再见,并表示对其到访的感谢和再次的欢迎。
值班人员对来访者主动问好,询问来访原因,提供帮助和联系,礼貌的请来访者登记八、幼儿教师工作交往礼仪(一)幼儿教师应注意的细节入园:微笑、问候、沟通、肯定、赞许、注目……晨检:口袋、书包、人数、记录、通知、询问……教育活动:认真备课、微笑交流、表扬鼓励……就餐:就餐环境、肢体暗示、不挑食、爱惜粮食……1.尊重幼儿,平等相待(1)尊重幼儿的人格(2)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3)尊重幼儿的选择2.仪态大方,言语文明3.以身示范,培养礼仪(1)多途径引导幼儿知礼仪(2)以身作则教幼儿讲礼仪4.科学保育,做好幼儿身心保健
12、幼儿教师德育工作总结
一、精心设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优良的品德行为我们设计、组织的活动,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从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1) 节日活动一年四季,有不少节日,我国在欢庆节日的同时,利用节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三·八"节进行爱妈妈教育;"五·一"节进行劳动教育;"十·一"节进行爱国教育等等。
(2) 参观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小区风光,认识各种花草。让幼儿了解珍惜人们的劳动,激发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设施的情感。
(3)娱乐活动幼儿喜欢看表演,也喜欢参加表演,因此,在娱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渗透,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4)体育活动幼儿园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这就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教育幼儿团结一致,激发上进心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品德;(5)"大带小"活动由大班哥哥姐姐为主角的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我们班的孩子最感兴趣了。看着大哥哥姐姐们精神地升旗、敬礼,让孩子感受到国旗的庄严和神圣。通过这种活动,培养了幼儿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团结友爱、和善交往、办事有责任感等优良品质。
二、把德育渗透到幼儿家庭教育中去幼儿园和家庭,是两个背景极不相同的群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一方面受到幼儿园的教育,一方面继续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的品德个性、习惯、爱好特长,为人处世的态度及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努力做好幼儿家长工作,如家访、、电访、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接待家长来访等,及时了解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情况,向幼儿家长宣传和普及教育幼儿的知识和方法,帮助他们端正教育观点,促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协调一致。
通过教育的实践和思考,我们感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尽管,我们已初步尝到了收获的喜悦,但这仅仅是我们的教育实践和探索点滴,今后将更深层次地研究幼儿德育的问题,继续寻求幼儿教育整体优化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