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幼儿园教案

大班数学游戏20篇教案

栏目:幼儿园教案

这是大班数学游戏20篇教案,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数学游戏20篇教案

第1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扑克牌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有趣,通过大牌管小牌的游戏使幼儿区分数字的大小。
  2、能根据牌面花色、颜色及数字等不同,将扑克牌进行分类、“组队”,并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能对扑克牌进行有规律的排序、接龙。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小朋友在家里面有过玩扑克牌的经验
  物质准备:
  两副扑克牌、一块黑板、一面小鼓

  活动过程:
  一、介绍好玩的扑克牌
  出示扑克牌吸引幼儿的注意,同时教师简单介绍扑克牌。
  分析:通过此环节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得幼儿关注本次的活动,为活动的正常开展做好铺垫。

  二、游戏:大牌管小牌
  1、请每个小朋友都抽取三张牌,并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游戏:教师敲小鼓和小朋友共同说儿谣,听到老师说:一、二出牌的时候才能出牌,大牌的小朋友赢牌。要求输牌的小朋友给赢牌的孩子捶背、或背一下等。
  分析:这个环节的安排,一方面是让小朋友在操作前有明确的目标,内心有一种要解决问题的动力,他们更愿意投入学习。另一方面也有一个难易的递进,如会玩扑克牌比较大小,然后在进行比较难的按着花色给扑克牌分类排序

  三、给四种花色的扑克牌分类和排序
  1、教师边说儿谣边发扑克牌并请小朋友数数每人发了几张扑克牌。
  2、 请找手里面有四种花色尖的拿给老师。老师说我们把这个尖当作1。我们要一起
  玩一个按花色接龙的游戏。
  3、教师讲解规则,幼儿游戏。
  分析:这个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单一操作练习的形式,而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中止,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游戏中拓展数学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四、幼儿分小组给两种花色的扑克牌排序接龙。
  幼儿分组探索,进行互相合作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到幼儿活动中来。
  分析:这个环节是对上一个环节的检验和提升,并在活动中教师能够真正的观察到孩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进一步的对分类和排序有充分的理解和认知。

  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回到家里和家长玩扑克牌游戏
  2、请小朋友思考并尝试还有哪些排序的方法。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能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并让幼儿在玩中学数学,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快乐这是非常难得的。扑克牌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能有这么多的数学的奥秘,是教师注意观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课堂,幼儿在这种趣味数学活动中不仅学到到数学知识,也会自觉地的寻找生活中数学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体验。扑克牌简便轻巧,玩起来千变万化,引人入胜,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操作扑克,来玩数学游戏,幼儿能在扑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数学游戏和数学奥秘。教师通过扑克游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使孩子玩得轻松,学得愉快。

第2篇、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平时,与家长交流,跟到家长聊的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另外,大班的孩子面临入小学,小学与幼儿园的作息差别很大,小学必须严格遵守时间限制,学习任务比较多。所以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要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时钟是孩子们了解时间、感受时间最直接的工具,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特意设计了《认识时钟》 这一节课。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会看整点。
  2、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3、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会看整点。

  活动准备
  1、实物时钟1个。
  2、每人一个自制小时钟。
  3、1-12的数字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钟表:
  1、幼儿听音乐做拍手游戏。
  2、用猜谜语形式导入活动,使幼儿了解钟表的名称,引起幼儿活动兴趣。谜面:“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谜底:钟表)
  3、简单认识钟面。
  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时针、分针以及他们之间的不同,认识钟面上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1只钟,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的名称叫什么?( 有两根指针,黑色长针是分针、黑色短针是分针)。
  (3)分针跑一圈,时针走几个数字?指针是顺时还逆时针运转?(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指针是顺时针运转)。
  (4)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 3 6 9)

  二、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教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你们猜猜谁回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教师操作钟表)提问:⑴谁跑的快?(分针)议论: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总结: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三、 自主探究,学认整点。
  依次出现表示1点、2点、3点的钟面问:“这是几点?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别急,老师来告诉你。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知道表示整点时,分针指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整。在认识1、2、3时后,又让孩子们认识了8时、6时、7时、12时。小朋友们在认识中,都说的非常好,特别是在认识12时中,小朋友说出了两根针是重叠在一起的都指着12的,所以就是12时。在认识这些时间后,我又让孩子自己动手拨一拨这些时间,在动手拨时间中,进一步认识了时间。以游戏方式引导幼儿操作练习,如;教师说出时间2:00,幼儿快速拨出时间:2:00。

  四、全体练习。
  出示自制小时钟,让幼儿自己拨出下列作息时间,并比一比谁拨得又对又快。
  早上7:00起床 ;8:00去学校; 中午11:00吃饭; 2 晚上8:00睡觉。

  五、.教师归纳:
  钟表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表是人类的好朋友。小朋友认识了钟表,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表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表的用处可大啦。

  六、表演游戏:(结束)
  方法:12名幼儿自由选择1-12的数字头饰,按顺序拉手站成圆圈,表示一个大表盘,再请两名幼儿分别扮演时针和分针,在圈内随着音乐转圈,音乐停止时,两针要指向老师事先要求的时间,其他幼儿当裁判看看是否正确。游戏反复进行,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游戏作引导,以掌握概念为目标,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使操作精,在动手和观察过程中认识时钟的结构,运行规律和整点,同时又渗透了时间观念教育,将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为趣味盎然的活动。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 美中不足的是有小部分幼儿在学习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这个环节时刚开始时有点不理时针和分针的关系,还有的幼儿是理解之后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述。我相信下次再上这节课,我会更加注重一些小细节,让整个课程活动更加活跃,效果更好。

第3篇、大班数学老狼老狼几点了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体验感知10以内数量不同组合的可能性、变通性。
  2、感受集体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大、中、小不同的圈若干。

  活动过程:
  1、做游戏前有一件事情要做,打招呼。
  今天我们玩这个游戏是有规则的,每一个圈里只能站一只小羊,如果小羊站到圈里,老狼就吃不天小羊了。
  教师放圈的同时让幼儿数几个圈?6个
  2、第一次游戏:在幼儿争抢进圈时,教师说:有时候让一让大家的安全都得到保障了。(突发事件,养成教育。)
  师自言自语 “我怎么一只羊也没抓到”?幼儿把上说:“你拿走一个圈就能吃到羊了”。教师马上和他握握手:“谢谢你,帮我想了一个好办法。”(突发事件处理)。
  板示:6 ΘΘΘΘΘΘ,6代表6只羊,-代表什么?
  3、师问:拿掉一个圈,为什么能抓到羊?
  有没有办法,让一个圈里躲几只羊。拿出大圈比一比,有什么不同?说的清楚拍手
  用二字表示:大小
  4、 新规则有了,大圈里躲二只羊
  要想6只羊都有地方躲,要几个大圈,几个小圈?
  幼:6只羊,5只圈,试试看
  教师要求,要会玩还要会说。
  5、 再试一试,4个圈能放6只羊吗?玩一玩
  说道理,他们是怎么躲的?6只羊最少用几个圈?用什么样的圈?
  10只羊呢,考考你们,最少用几个圈?(5个)还能少吗?(大小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伴说时要听好,有时候听也是学习。)
  幼:减少羊的数量(师说不行);用再大点的圈;
  6、看看有没有大圈,大中小一个大圈里站3只羊,试一试,玩一玩,只玩了一种没玩够,有什么办法,再想一想,你有其它办法吗?如果14羊,今天14个孩子一起玩,最少要几个?回去玩一玩。

  活动反思:
  1、感知不同组合的可能性,拓宽他们的思维,组合不仅是二个数组成一个数,在孩子不断解决问题中来思考的,对发展孩子思维是有帮助的,培养孩子的思维品质。
  2、在这个活动中,关注幼儿其它方面的发展,例:不但知道还要说出来,让大家都知道,说出自己想的对孩子发展有一个助推作用,抽象的符号,从形象到抽象转变的方法,表象符号,绘画,动作的方式,展现数学思维,能把内心思维通过外在的表达出来,今天活动的形式是游戏化的,老师在集体活动中是有预设目标的,老师在关键的部分进行小结。

  活动建议:
  1、数学最难设计,敢于突破,颠覆了以往数学活动的设计,当10个圈出来时,数学活动不主张太难。去让孩子去个别尝试怎样?太难,快乐就会降低,让每个孩子操作一下,尝试的过程,数学是自主建构着,可能性的支持,不要求一节课有一个结果,而且推广会难些,个别、集体有机的结合,感性的积累,放给孩子,各种尝试,就知道各种物品的关系,低结构高结构手拉手。
  2、跑上来讲规则,再说一遍,第一第二,听清楚了吗?心里要放着每一个孩子,对孩子倾听习惯的培养,有一个等待,一个重复,4个圈能放6只羊吗?这是一个坎,可以先来3个,再来4个,从易到难,尊重孩子对数学的理解。

第4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拼图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我们班的幼儿对图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正方形)非常感兴趣,于是,我设计了这节图形游戏课。目的是培养幼儿图形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图形进行拼图,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也得到很好的训练。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加深对图形的认知。
  2、培养幼儿图形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通过游戏,加深对图形的认知,培养幼儿图形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一认:
  教师出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图片,请幼儿分别说出图形名称。

  二、想一想:
  教师出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图片,请幼儿分别说说图形像什么?(教师小结:当小朋友看到一个图形时,就会想到很多物体。比如看到圆形,就会想到西瓜、乒乓球、太阳、皮球等,我们经常用这种方法,以后我们就会越来越聪明)

  三、拼一拼:
  1、相同图形拼搭
  教师让幼儿取出任一种图形进行尝试性的拼搭活动,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小结:小朋友可以用其中的一种图形变成不同的图形,例如两个相同的三角形组合在一起,可以变成一个正方形等。)
  2、不同图形的拼搭
  教师在引导幼儿拼图时不要一下子把拼好的图样给幼儿看,可以先对幼儿进行一定的启发:比如拼帆船时,可以告诉幼儿用两个大的三角形做它的帆,另外的图形拼成一艘船。
  建议:教师巡回时可给予个别指导,并将幼儿的有趣拼搭介绍给大家。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玩了图形游戏,发现了很多个图形可以组合成各种各样有趣的图样。只要我们多动手多动脑,就会拼出越来越多的图案。

  教学反思
  幼儿兴趣较浓,整节课每位幼儿都得到动手动脑的机会。在用不同的图形拼搭时,有个别幼儿还不能按时完成。

第5篇、大班数学找朋友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本节课教学设计是在幼儿学习了10以内的数字后安排的一个新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来说这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是抽象的数字概念。因此本节教学设计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赛”中增勇气,“乐”中长才干。意在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使幼儿在玩中学,不知不觉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通过本科教学帮助幼儿在“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教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幼儿理解掌握概念、法规等知识,引导幼儿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活动目标:
  1.认识相邻数,初步探索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在游戏的情景中让幼儿能感知相邻数。
  3.进行朋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圆片教具若、,磁性黑板、1--10的数字卡片(人手1套)、1——10的大数字卡片(人手一张)。
  2.幼儿已学会10以内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 通过语言引出主题:
  小朋友们,你们有朋友吗?你们的朋友是谁呢?

  二、认识相邻数,初步探索并体验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贴出对应并置的两排圆片,数量分别是2和3.师:第一排圆片有几个?第二排圆片有几个?第一排圆片比第二排圆片怎样?第二排圆片比第一排圆片呢?我们可以说2比3少1,3比2多1。
  2、教师在3个圆片下面再贴出第三排4个圆片。
  师:第三排有几个圆片?第三排圆片比第二排圆片怎样?第二排圆片比第三排圆片怎样?我们可以说3比4少1,4比3多1.
  3、教师以中间一个数为参照,先与前面一个数比,再与后面一个数比。
  师:3比2怎样?3比4怎样?
  4、师小结:3比2多1,3比4少1,所以3的“好朋友”就是2和4.通常我们就把这排在一起的3个数叫相邻数。
  5、教师把2个圆片取下,在4个圆片的下面贴上5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4比3怎样?4比5怎样?所以4的相邻数是3和5.
  6、教师把3个圆片取下,在5个圆片下面贴上6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5和4怎样?5比6怎样?所以5的相邻数是4和6。
  7、教师直接说数字6、7、8、9,请幼儿说出它们的相邻数是谁和谁?启发幼儿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找它们的相邻数,幼儿回答后,师可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理解10以内的各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三、玩游戏“找朋友”,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1、“找朋友”的游戏。
  将幼儿分为四组,每组幼儿胸前挂有1——10的数卡。教师请数字3的幼儿找朋友时,音乐开始,幼儿找本组的朋友时,音乐开始,幼儿找到本组的朋友,音乐停止,2、3、4的幼儿手拉手站一排。(先请10位幼儿演示,然后游戏继续。)
  2、卡片游戏。
  师事先发给幼儿1——10的数字卡片,教师说出一个数字,让幼儿找出该数的两个“朋友”,并将卡片举起。
  (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理解10以内各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四、结束部分。
  1、游戏后评价。
  2、师小结,教育幼儿要像数字宝宝一样,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设计意图: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友爱同伴的意识。)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流程安排合理清晰,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先是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再衔接到数字朋友中去。整个活动老师通过讲述、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再用卡片操作、评价总结操作结果几个环节帮助幼儿知道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说出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理解10以内各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达到了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孩子们情绪高涨,老师请幼儿找朋友时,孩子们的小手纷纷举起;老师问题刚提出,孩子们就争着回答;老师请小朋友们做“找朋友”的游戏时,活动气氛非常活跃。
  但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还有幼儿不能迅速地找出卡片,在活动后请家长回去利用扑克牌与幼儿巩固10以内的相邻数,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再玩几次类似的游戏。

第6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我会看时钟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见时间是多么的宝贵。但时间对孩子来说却非常抽象,他们一般体会不到时间的重要性。平时,与家长交流,听到家长报怨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另外,大班的孩子面临入小学,小学与幼儿园的作息差别很大,小学必须严格遵守时间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所以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要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时钟是孩子们了解时间、感受时间最直接的工具,因而设计教学活动《我会看时钟》,以此为契机,生成有关时间的主题活动,引起幼儿对时间的关注。
  在幼儿学会看时钟的活动之后,继续让幼儿了解现代的计时工具有哪些,如手机、电脑、电视、收音机等,引导幼儿收集有关从古至今计时工具的发展,即丰富了幼儿有关计时工具的知识,又培养了幼儿收集信息的能力,支持鼓励收集信息的幼儿交流收集的信息,学会与人分享;其它幼儿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同时增强收集信息的兴趣。从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幼儿对时间的认识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平时要从幼儿的生活入手进行渗透。如把早起床、早餐、入园、做操、活动等时间较固定的环节,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画出钟表的时间,并用图画表示相应的活动内容)表示各生活环节的时间和活动内容,并配以简单的文字(或指导幼儿简单画出相应的活动内容),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引领幼儿感知单位时间的长短,如,1分钟有多长,在1分钟内我们可以做什么?在家里,起床用多长时间等,潜意识让幼儿知道动作的快慢与节约时间的关系,初步学会打理时间,把握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在一日活动各环节的开始及结束,引导幼儿看时钟,了解每项活动所用的时间,让幼儿充分感知时间,避免做事拖拉的不良习惯。
  家长工作:建议家长在家及时提醒督促幼儿遵守作息时间,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2、学会看整点。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实物时钟3个。
  2、每人一个自制小时钟,胸卡数字1—12。

  活动进程
  一、猜时钟谜语,激发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仔细听: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那里为什么要有钟表?
  [设计意图:将好听的谜语,作为活动的开始,激发了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问题:“你在哪里见过时钟?”直接指向幼儿的相关经验,引导幼儿知道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二、认识时钟,学认整点。
  1、感知钟面。
  引导幼儿回忆: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吗?(请幼儿交流。)
  时钟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数字是怎样排队的?指针是怎样跑的?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每组一个时钟,请幼儿与同伴观察交流,老师每组认真倾听,了解幼儿的观察能力。)
  师引导幼儿重点了解:
  (1)有1-12个数字,知道数字的排列规律,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如12与6在一条直线上等;引导幼儿扮演时钟12个数字,模仿小时钟站好,体验时钟数字的排列规律。
  (2)有两根指针,黑色长针是分针、黑色短针是分针。了解时针与分针的关系,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知道指针是顺时运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安排了回忆钟面、观察钟面、讨论钟面及我做小数字等活动,帮助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孩子们在参加小组讨论、探索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自主探究,学认整点。
  依次出现表示1点、2点、3点的钟面问:“这是几点?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知道表示整点时,分针指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整。以游戏方式引导幼儿操作练习,如,教师拨出时间,幼儿快速说出时间;教师说出时间,幼儿快速拨出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提供可操作的时钟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认识整点提供活动的条件,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改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老师与幼儿商讨游戏玩法,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规则:老狼说时间,幼儿扮小时钟正确表示。
  [设计意图:孩子自主游戏时,需要思考:角色的分配——多少人扮演数字,几个人扮演指针;游戏的组织——数字怎样站,指针怎样站;游戏的玩法——时针与分针怎样运转才能正确表示时间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孩子们需要讨论、尝试、商量、协调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组织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对时钟的认识更加深刻,孩子的探索能力、与同伴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体验到独立解决问题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因为代表烟台市特级教师向全市教师展示的教学活动,因而多次地在不同班级试讲。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情绪非常好,积极参与活动,尤其是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让孩子们14人一组,自己想办法站成时钟的样子,孩子们非常喜欢,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与管理能力,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
 

第7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数字1-5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园小班幼儿多居于乡下,个别幼儿不会数数、不会按顺序读数、有些幼儿喜欢读数可是老把数字的顺序搞混淆。孩子们的年龄偏小,农民一年四季只有冬季有时间,针对乡下的种种局限因素,为了使幼儿能够很好的掌握科学领域的数学部分,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幼儿体会与同伴游戏时候的欢乐,喜欢做游戏。
  2、认知目标:会认读数字宝宝1-5。
  3、能力目标: 能大声地读出数字1-5中的某一个简单的知道数字宝宝的笔画。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能认读出数字1-5。
  教学难点:幼儿能够大胆的读出数字1-5之间的任何一个。

  活动准备:
  数字宝宝卡片1-5各一张、数字宝宝的纸手套若干、数字挂图、动物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手指游戏,引导幼儿认识手,并且知道小手的手指数量。

  二、基础部分
  我们有两只小手,每只小手上有5根手指头。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数一数。(教师导幼引儿伸出自己的手,和老师一起数一数。)数完手指以后,出示数字卡片。请小朋友来认一认这是数字几。鸭妈妈生了5个鸭蛋,最近要孵出鸭宝宝了 。请你看一看它孵出了几只。按照这样的程序从一到五鸭妈妈孵出了五只鸭宝宝。把相应的数字1-5贴在鸭宝宝的下面。教师把数字挂图以及相应的有数量的图片出示在黑板上,带领幼儿说儿歌,识记数字1-5.儿歌:1像粉笔会写字、2像小鸭水里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钩子能买菜。(教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幼儿可以很上口,便于记忆)

  三、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请幼儿将纸手套戴在手上,找出和自己手套上相同数字的伙伴,并且唱出找朋友的儿歌。然后带领幼儿说儿歌。整理教具下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选课的内容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有一点点的偏难。只是简单的认识数字1就可以了!这节课的内容其实可以作为主题教学,可以在一到二星期上完本节内容。大部分的孩子对于数字1-3记忆的比较清楚,到数字4、5的时候就有点难了,有些孩子记不清楚顺序,这就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老师需要下去在更深层次的研究本节课如何让孩子能尽快的认读出数字1-5.上课期间,有一部分的孩子注意力不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环节与环节之间的紧密程度,以及孩子在课堂上的反映情况。都是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本人自己觉得这节课的效果不是很好,有一些常识和自己的目标完成的不是很理想。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接受能力,以及孩子的喜欢的教学方法都是这节课的弊端。以后上公开课,需要先了解清楚孩子们更喜欢什么样的上课方式以及孩子们对课程的方式方法喜欢的程度来设计主题教育。这节课整体还可以,没有考虑到用更好的更直观的方式方法来教育孩子,可以试图用一下PPT做一个课件,再加上直观教具我想这节课或许会比第一次上的更成功。让小班的孩子知道简单的笔画应该是中班的课程了,此观点不提倡。

第8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奇妙的数字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对话,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单、双数的特点;能够快速的数出一组数的单双数。

  活动准备
  1、2元超市场
  2、1——10的代用券
  3、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
  4、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
  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
  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教学反思
  一、教具的充分准备应为幼儿的操作学习服务
  作为大班的幼儿了,可以运用记录表,让幼儿在操作中及时地记录,以记录的形式将事物的现象简单地呈现出来,并能容易地找出规律。幼儿可以通过表格来认识到原有知识是不对的或在操作中的一些错误,使幼儿的知识系统化,也让幼儿的发现得到验证。幼儿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于是,教师在总结中出现的表格就是从幼儿那儿提取过来的,教师要小结的知识点也是幼儿们自己发现、总结出来的。

  二、知识的学习是幼儿主动探索中的一种积累
  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不管是哪一个领域、每一个知识点都应是教师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在自主探索中,主动构建的一种经验。在这节数学活动中,知识的学习其实是:发现—梳理—总结的一个过程。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探索中去寻找,去发现,教师就帮着引导、梳理,教师的教其实就是对幼儿在今天的课堂中发现的、积累的新知识的一个小结。

第9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7的分成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了解7的组成有6种分法。
  2、运用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初步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小猪7只(1只大的,6只小的;4只白色的,3只红色的;2只戴帽子的,5只不戴帽的)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和一份记录表。
  3、礼物:大挂图,笔,磁铁。小数字1-7和分解条数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毛毛虫”复习6的组成 。
  “昨天我们学了6的组成,小朋友还记不记得呀?好,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复习6的组成分解)小朋友表现真棒!现在老师请你们来玩个毛毛虫的游戏。小朋友分成3组,看看自己身上的数字宝宝找到相对应组成6的数字宝宝,比一比看哪组速度最快又准确。(老师开音乐,游戏开始)

  二、学习7的组成
  今天小朋友玩游戏都表现非常棒,可是今天我们班上也来了几位小客人,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呀?”“那待会小客人来时小朋友要点数看看来了几位小客人?”教师依次请上小猪,让幼儿点数,并让幼儿瞧瞧这些小猪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幼儿按小猪的大小,颜色等来分,并引导幼儿找找还可以怎么分(反过来分)。最后幼儿和老师一起口述一次: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就是7;7可以分成2和5,2和5合起来就是7等。(得出的分解式:)同时把相应的算式列出来让幼儿有所了解。
  7 7 7 7 7 7
  ╱╲ ╱╲ ╱╲ ╱╲ ╱╲ ╱╲ 1 6 2 5 3 4 4 3 5 2 6 1

  三、游戏:
  “好!小朋友表现真棒!现在老师再来跟小朋友玩一个游戏,看看小朋友是不是真的那么厉害。”现在呢老师这里有很多数字宝宝,分别都是1、2、3、4、5、6,请小朋友听音乐找相对应7的分成的数字朋友。
  游戏2-3遍后,请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做亲子游戏。

  四、解拼图游戏
  “哇!小朋友今天表现真棒!小猪们都很开心,它们有一份礼物要送给小朋友,想知道是什么吗?”“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好!数3声睁开眼睛哦!”教师出示 “礼物”“咦?礼物呢?哈哈!秘密就在里面。小朋友只要算对了这6道分解题,礼物就会自然出来啦!小朋友有没有信心闯关呀?好!加油哦!”其中,当幼儿答对一道分解题时,就翻开一角,等答完题时礼物就会出现了。激发幼儿探索的意识,让幼儿加深巩固7的组成。
  “ 原来小猪要邀请我们去它的农庄做客,好!小朋友现在我们就开火车出发到小猪的农庄吧!出发罗!!!”结束课程。

  五、亲子作业

  活动延伸:
  幼儿分成三组,每一组的桌子上都有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和记录纸,让幼儿在操作中掌握,在记录中巩固。其中每一个桌子上的记录材料都不同。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重点是让幼儿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学习7的分成,在这教学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点非常浓,游戏参与率高。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让幼儿能了解7的组成有6种分法。并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很好的掌握教学知识,达到我上课的一个教学效果。

第10篇、大班数学图形守恒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5——6岁幼儿能够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础上,自己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浅显的规律,并且部分的开始理解守恒和包含的关系。但是,他们的思维特点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且幼儿的语言表达就是他们思维的体现,所以这次活动中,我将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请他们动手操作,同时为诱饵尽可能多的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他们的亲自尝试,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游戏,初步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2、能力目标:大胆想象,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3、情感目标: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三色正方形、剪刀
  媒体准备:硬件:交互性电子白板、电脑、投影仪等
  软件:白板课件
  经验准备:幼儿熟练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图像的基本特征,并能使用各种图形进行图案拼摆;学习过图形等分。

  活动重难点:
  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活动过程:
  直接进入主题
  看一看:这是两个什么图形?他们一样大吗?
  幼儿进行比较,回答提问
  出示相应图形
  初步感知面积守恒(分一分、摆一摆、合一合)
  教师提问:
  1、 请你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一样相等的四份?
  2、 你们是怎么分的,分成了什么形状?
  3、 请你用分好的一个图形和原来的正方形比一比,那个大啊?
  4、 那现在把分好的四个图形合回去和原来的正方形比一比,哪个大?
  5、 现在请你用分好的图形,摆一个你喜欢的图案?
  6、 你用原来的正方形分成了什么形状,摆成了什么图案?
  7、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把摆好的图案合回去,和原来的正方形比,谁大?
  8、 快试一试?
  幼儿操作。
  幼儿回答问题。
  幼儿操作,比较
  幼儿操作比较,回答问题
  幼儿拼摆图案
  幼儿操作比较,回答问题
  展示幼儿操作结果。
  展示幼儿操作结果。
  再次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1、请你把正方形任意分成四份,摆一个你喜欢的图案?
  2、你摆的是什么图案,合回去和原来的正方形一样大吗?
  1、幼儿操作拼摆
  2、操作比较,回答问题
  拍照,展示照片
  引导幼儿总结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和哪个形状做游戏了啊?
  2、做游戏的时候,老师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不知到你们发现了没有?
  3、我们把正方形分成四份,合回去之后,和原来比,它怎么样呢?
  1、回答问题
  2、总结规律
  展示幼儿操作结果。
  活动延伸
  1、 我们把正方形分成四分合回去和原来是一样大的,那分成五份呢,那分成六份还是一样大的吗?
  2、 那我们下次活动的时候可以试一试,到底一样不一样?

  活动反思:
  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提高活动效率的同时为幼儿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也为幼儿共同学习,分享经验提供了帮助.本次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播放、链接、互动操作等功能,实现了白板、教师、幼儿的有机互动。“正方形的面积守恒”这一概念的理解,无论从教师教的角度还是从幼儿学的角度都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学也是以幼儿的操作为主,在反复的操作中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但是老师或请小朋友演示起来很繁琐。本节课我将传统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运用白板和投影展示幼儿的操作过程和拼摆的作品,又运用flash软件增加了课堂的随机性与互动性,方便且直观,幼儿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教师也可以有效的给予幼儿反馈,和幼儿很好的互动起来。同时在这一年龄阶段,认知活动中语言的作用明显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他们的思维,所以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尽可能多的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提问、追问等方式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表达想法。
  白板的运用,减轻了教师操作学具、教具的繁琐,使教师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提高了活动效率。
  同时活动利用了信息技术色彩鲜明、图像清晰、操作快捷方便的优势,延长了幼儿注意的时间,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第11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小小蔬菜搬运工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因本班幼儿全部为少数民族幼儿,又没有汉语基本,所以为了激发和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特设计这节活动。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按要求取放3以内相应数量的物品数学游戏活动的兴趣。
  2、让幼儿学会按要求取放3以内相应数量的物品。
  3、让幼儿了解数字1、2、3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会按要求取放3以内相应数量的物品
  难点:让幼儿了解数字1、2、3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1. 数字卡片1、2、3若干,小筐若干,蔬菜图片若干个,磁性黑板一个,音乐
  2.幼儿已经认识和学会点数1.2.3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部分
  1.随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律动
  2.师:猜猜老师手里有什么?

  (二)基本部分
  环节1—环节2—环节3
  环节1—老师出示数字小朋友摆蔬菜
  环节2—老师拿蔬菜小朋友举数字
  环节3—小朋友之间相互说
  3、结束部分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活动,在老师的充分准备下大部分幼儿理解了活动的内容,基本达到了教育教学水平。

第12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小花被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感知上下叠置的空间位置关系。
  2、指导生活中的叠放物品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3、愿意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合作时尊重他人的意见。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五种颜色的积木、餐具若干,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各种积木,引发孩子的兴趣。
  教师:老师带来了很多积木,我们今天来玩堆积木游戏,你们想玩吗?
  2、通过游戏,初步感知上下叠置的空间位置关系。
  ——这是老师堆的积木塔,大家要接受我的过关大考验才能玩游戏哦!教师出示不同颜色或形状搭成的4层积木塔。
  第一关:引导幼儿分别从上至下,从下至上数分别是什么颜色什么形体?如第一层是红色立方体形状的。
  第二关:这一层积木的上面一块和下面一块积木分别是什么颜色和形状的?(指着中间的一块问)
  第三关:请仔细观察这个积木高塔,记住每一块积木的叠放顺序。然后教师用布把积木塔盖住,让幼儿四人一组回忆积木塔叠放顺序搭出一座一模一样的积木塔。
  3、幼儿展示操作的结果,看一看与老师有什么不同?并请幼儿描述某一块积木的上面和下面分别是什么颜色和什么形状的积木。
  4、通过实际操作引发幼儿发现叠放物品的好处。
  ——四组变两组,两组的积木合在一起,想办法把这些积木搭起来,思考怎样搭最高。
  ——活动快结束了,咱们把积木都放回篮子里吧,(教师随意放,结果积木放不下)积木放不下,有什么办法让积木放得下呢?启发孩子叠放整齐。
  5、发散孩子思维,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叠放的。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发现把物品一个一个地叠放在一起就会比较节省空间,同时也很整齐。但叠放时小朋友也要注意哦,有的物品是不能叠放太高的,如家里的陶瓷碗,如果太高容易歪倒,就会把碗打破。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通过闯关游戏的形式进行,孩子都很感兴趣。从活动中孩子的表现看,孩子对上下叠置的空间位置关系都很明确,能清楚地分辨从上往下数与从下往上数的位置关系。在这个活动中我还注重一点就是根据我班孩子合作能力比较差这一点,所以我设计的这个活动大多数都是以合作的形式进行,如在第二个环节的闯关游戏,从4人到8人一组,在第一次游戏时有个别喜欢表现的孩子(钟镇阳、陈朗)不理同组的同伴,自己拿了积木就搭,结果他们组是最后一个完成的,于是我与孩子一起分析了原因,为什么?引导孩子商量着怎样合作完成任务。在后面的两个闯关游戏中孩子基本上都能做到商量合作完成任务,而且每一次完成任务后孩子都很有成就感。在最后一个环节与孩子一起发现生活中叠放的物品时,孩子们的发言也非常积极,也发现了叠放的好处,如占用的空间少,又美观等。
  从这个活动的效果看,孩子对空间位置都比较熟悉,叠放的物品会比较节省空间,同时也很整齐的道理孩子也懂,如果能把重点放在实践学习如何利用空间位置上,如让孩子摆放积木,让孩子思考怎样摆放可以装得最多,把各种不同大小的玩具放进柜子的那一层最合适等,对我班的孩子挑战性会更大一些。

第13篇、大班数学认识数字1-5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园小班幼儿多居于乡下,个别幼儿不会数数、不会按顺序读数、有些幼儿喜欢读数可是老把数字的顺序搞混淆。孩子们的年龄偏小,农民一年四季只有冬季有时间,针对乡下的种种局限因素,为了使幼儿能够很好的掌握科学领域的数学部分,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幼儿体会与同伴游戏时候的欢乐,喜欢做游戏。
  2、认知目标:会认读数字宝宝1-5。
  3、能力目标: 能大声地读出数字1-5中的某一个简单的知道数字宝宝的笔画。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能认读出数字1-5。
  教学难点:幼儿能够大胆的读出数字1-5之间的任何一个。

  活动准备:
  数字宝宝卡片1-5各一张、数字宝宝的纸手套若干、数字挂图、动物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手指游戏,引导幼儿认识手,并且知道小手的手指数量。

  二、基础部分
  我们有两只小手,每只小手上有5根手指头。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数一数。(教师导幼引儿伸出自己的手,和老师一起数一数。)数完手指以后,出示数字卡片。请小朋友来认一认这是数字几。鸭妈妈生了5个鸭蛋,最近要孵出鸭宝宝了 。请你看一看它孵出了几只。按照这样的程序从一到五鸭妈妈孵出了五只鸭宝宝。把相应的数字1-5贴在鸭宝宝的下面。教师把数字挂图以及相应的有数量的图片出示在黑板上,[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带领幼儿说儿歌,识记数字1-5.儿歌:1像粉笔会写字、2像小鸭水里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钩子能买菜。(教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幼儿可以很上口,便于记忆)

  三、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请幼儿将纸手套戴在手上,找出和自己手套上相同数字的伙伴,并且唱出找朋友的儿歌。然后带领幼儿说儿歌。整理教具下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选课的内容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有一点点的偏难。只是简单的认识数字1就可以了!这节课的内容其实可以作为主题教学,可以在一到二星期上完本节内容。大部分的孩子对于数字1-3记忆的比较清楚,到数字4、5的时候就有点难了,有些孩子记不清楚顺序,这就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老师需要下去在更深层次的研究本节课如何让孩子能尽快的认读出数字1-5.上课期间,有一部分的孩子注意力不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环节与环节之间的紧密程度,以及孩子在课堂上的反映情况。都是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本人自己觉得这节课的效果不是很好,有一些常识和自己的目标完成的不是很理想。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接受能力,以及孩子的喜欢的教学方法都是这节课的弊端。以后上公开课,需要先了解清楚孩子们更喜欢什么样的上课方式以及孩子们对课程的方式方法喜欢的程度来设计主题教育。这节课整体还可以,没有考虑到用更好的更直观的方式方法来教育孩子,可以试图用一下PPT做一个课件,再加上直观教具我想这节课或许会比第一次上的更成功。让小班的孩子知道简单的笔画应该是中班的课程了,此观点不提倡。

第14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替代的方法进行游戏。
  2、熟练运用10以内加减法。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熟练运用10以内加减法
  难点:使用替代的方法编写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幼儿用书《猜猜电话号码》、笔、数字代码条等

  活动过程:
  1、介绍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我们就要毕业了,如果毕业以后要想和好朋友说说话,可以有什么办法呢?”(幼儿介绍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2、猜猜老师家的电话号码
  (1)、“猜猜老师家里的电话号码吧,我的电话号码藏在这张纸条里呢。”
  (出示密码条)“想知道我的电话号码,还得用这些卡片来帮忙呢。”
  (2)、观察密码条,尝试用做加减法的方法将密码破译出来
  电话号码为:55313820
  (3)、观察数字代码,了解代码的作用和替代方法
  3、猜猜朋友家的电话号码
  “我们也来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变成密码,让别人也来猜猜吧。”
  (1)、幼儿制作电话号码密码条
  (2)、相互猜猜别人的电话号码
  结合幼儿用书《猜猜电话号码》进行
  4、收拾整理操作材料

  教学反思:
  这堂课适合学前班的幼儿,只因他们年龄小,还处在未成年期,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为了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我设计了本次社会活动——《电话号码》,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幼儿都能真正动起来,使每个孩子都主动、积极地去记住这些常用电话报急电话,才能使幼儿自己遇到紧急问题时会使用这些号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15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数与物结合》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在每天午睡后发午点时,我都可以听到我班小朋友的声音“1、2、3、4、5…”。是呀,这就是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对于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兴趣浓厚,常用数数来表达他们探究的开始。我班小朋友最近在拿午点的时候,很喜欢一边数数一边取,而且其他小朋友也会跟着一起数,看着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于是利用这一点,我设计了大班数学活动《5以内数与物结合》。主要以感知5以内的数与物体的对应关系,并结合课题《幼儿探究式、教师的介入》的研究,采用教师提问、多媒体、游戏操作等方式介入,合理的开展活动,完成目标。

  活动目标
  1、能够在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的相应数量的物品。
  2、乐于参加集体游戏,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3、初步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能在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相应的数量的物体;
  难点: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数学操作卡《数、物拼版1、2》;
  2、数学转盘1个、神秘袋2个、托盘若干;
  3、纸张作业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走线;
  2、律动:5以内《变变变》
  3、(1)、创设环境:数字转盘放手里,转来转去真有趣,轻轻用手动一动,看看指向数字几?(教室出示数字转盘,请一名幼儿转一转,其他幼儿观察并大声读出数字)
  (2)、按数取物;
  a、请出一个小朋友,教师转动几就在魔术袋里取出几个物品;
  b、游戏:《找朋友》
  请出几个小朋友拿着托盘去在教室里找出与盘子里数卡数量对应的物品;(教师弹琴余下小朋友拍手唱歌)
  4、操作蒙氏卡片《数、物拼版1、2》;(孩子自己取出,教师可以结合数学转盘做游戏)
  5、教师讲解示范操作:纸张作业;
  6、分组活动,完成纸张作业;
  第一组:操作《按数涂色》;
  第二组:操作《点子与数》;
  第三组:操作《按数盖印章》;
  7、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将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收拾整齐。
  8、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2册第23---24页得活动。
  (2)、请家长在家陪同孩子完成《作业纸》第2册第45---48页的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开始时,为了让幼儿注意力集中,我采用了走线和线上游戏(5---变变变)把孩子们带入了课堂上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每个幼儿的兴趣都很大,在老师的引导都能自主的学习起来,有序的参加活动中(找朋友)的游戏,而且能有条理的操作自己的学具,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的三大目标1、能按要求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2、能从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的相应数量的物品。3、进一步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含义,理解数与量的关系。在活动的最后我安排了按数涂色和按数连线等操作题,受到家长的好评和孩子的喜爱。本节课总的来说课程内容安排的很合理,游戏和操作的材料、作业都很受孩子的欢迎,让幼儿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我发现因为课程的环节多,所以上课的时间有点长,到后来孩子出现要上厕所、有点坐不住等,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一定要注意课程上时间的安排一定要合理。

第16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买玩具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运用8的组成,为连加连减做准备。
  2.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3.引发幼儿对购物的兴趣,积累购物经验。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乐乐玩具店”,玩具的数量是幼儿人数的5倍,每一个玩具上都用数字标价;
  2.1~8的数卡;幼儿身上贴上数卡。

  活动过程:
  一、语言诱导,引起幼儿参加数学游戏的兴趣。
  “看!乐乐玩具店里的玩具真多,你喜欢什么玩具?今天我们一起坐汽车去买玩具好吗?”

  二、复习8的组成
  (一)拿票检票
  1.幼儿拿票,要求拿两张,两张票的数字合起来正好是8。
  2.小组长做检票员,检查每个小朋友拿的数卡是否正确。

  (二)幼儿购买两个玩具。
  1.提出要求:用8元钱去买两个玩具,它们的价钱合起来是8元。
  2.幼儿自由购买,老师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醒幼儿把钱放在超市的钱箱里。)
  3.幼儿交流,再互相检查一下是否正确。

  (三)用8元钱购买三个玩具。
  1.幼儿讨论:怎样用8元钱买三个玩具,它们的价钱合起来是8元。(请个别幼儿去尝试)
  2.讲解示范:先拿一个5元钱的玩具,再拿一个3元钱的,行不行?为什么?
  小结:用8元钱去买三个玩具,先拿的两个玩具,它们的价钱合起来一定要比8小,然后算一算再买一个是多少钱的,合起来正好是8元。
  3.幼儿购买,教师观察并适当指导。
  4.幼儿互相检查拿得是否正确。
  (根据幼儿的兴趣及掌握情况,可让幼儿再次进行购买活动)

  三、游戏:我和朋友一起去购物。
  1、可以三人在组,也可能两人一组,但你和好朋友拿的数字合起来必须是8。
  2、找对后一起跳《娃娃舞》。

  四、结束活动
  师:“乐乐玩具店打烊了,我们该回去了,和好朋友手拉手上汽车吧。”

  活动反思:
  数学不是符号的游戏,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经验总结。大班幼儿的活动与数学的联系更加密集,它常常出现在幼儿的身边,源于幼儿的生活。

第17篇、大班数学编译密码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已学过10以内的加减,为帮助幼儿复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单数、双数、相邻数等知识,培养幼儿的运算兴趣,我选择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编译和破解等游戏方式,复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单数、双数、相邻数等知识。
  2、幼儿初步运用正向、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运算,培养幼儿的运算兴趣。
  3、幼儿充分感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表一(朱老师)
  9 0
  2、图表二(季老师)
  9 9 9
  2-1 6-3 4-4 4+1 5-3 6-5 7-4 7-6
  3、图表三(幼儿园)
  7-2 3-2 5-4 2+1 7-4 6-5 4-2 3+3
  0 8 8 9
  3、电话号码记录纸
  4、幼儿准备:熟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昨天晚上,我接到我们班的朱广文小朋友打给我的电话,他说在家很想老师和小朋友们,那你们想不想他?如果想他,怎样和他联系?
  (让幼儿自由讨论,引出打电话的想法。)
  2、师:他妈妈的手机号码是(出示电话号码13062913897)。我们来数数手机号码有几个数?(幼儿一起点数,11个数字)第2位数是几?第3位数是几?倒数第3位数是几?

  二、破解电话密码。
  1、破解朱老师的电话密码——复习巩固
  设疑激趣
  师:朱广文小朋友想我们了,就打来了电话。你们或者是爸爸妈妈如果有事要跟老师讲,也可以给老师打电话。你们知道朱老师的电话号码吗?她的电话号码是带密码的,我想请你们解一解、猜一猜。
  破解密码
  师:朱老师电话号码的数字分别是(出示图表1):第一个数是顺数排第一的数……第二个数的相邻数是7和9……第三个数是9,第四个数是顺数排第五的数……第五个数是排第一的双数……第六个数是比10少1的数……第七个数是0……第八个数是排第四的双数……第九个数它的相邻数是3和5……第十位数是比9少1的数……第十一位数是5和7的相邻数。这个电话号码是多少? (18952908486)
 验证号码
  师:你们猜出来的电话号码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打一下,听一听?
  (朱老师的电话铃声响):是不是朱老师的电话号码呀?(是)你们真棒!
  2、破解季老师的电话密码——集中检验
  师: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我的电话号码呀?我的电话号码也是带密码的.我设置的密码和林老师的不一样,都是加法和减法的得数,请你们认真看一下,解一下。
  3、破解幼儿园的电话密码——督促检查
  师:我们幼儿园的电话也都是加法和减法的得数,请你们也来解一下。
  (全体幼儿一起验证对与错。)
  师:这是我们幼儿园的电话号码,一共几个数字组成?(12个)和刚才我们破译的手机号码有什么不同呢?
  师:你们知道0511这四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吗?(家里固定电话、小灵通所在地区的电话区号,南京025、上海021……)
  师:假如我们班有你的好朋友回自己老家过年了,在拨打她家的固定电话时,前面应加拨什么?

  三、幼儿编译密码
  1、师:你们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吗?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一张记录纸,上面有你家人的电话号码,请你把它们也编成密码,待会儿让大家破解一下。
  2、幼儿各自编译自家的电话号码。
  3、幼儿互解密码并验证。

  四、小组练习

  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老师和朋友的电话号码记录到自己的电话册中,并保持经常联系。

  活动反思
  把10以内的加减用解密的方法让幼儿来练习,幼儿对活动非常有兴趣,从中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孩子们积极动脑发言,课堂气氛较活跃,解题迅速,效果很好;但也存在不足,在引导幼儿观察手机号与固定电话不同之处时,我担心幼儿讲不出来,太急燥了自己直接告诉幼儿了这是区号,可能有些幼儿还不太理解,以后在活动中,要多多放手让幼儿去领会。

第18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学习3的组成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幼儿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来学习3的组成,知道3有2种分法和掌握数分合的规律。
  2、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同伴之间的协助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分合式卡片;录音带;立体纸板树三棵;纸制半个苹果若干(写有1、2数字);纸制鞋若干对(写有1、2数字)。

  活动过程:
  1、游戏:开火车
  教师以“开火车”游戏来引导幼儿复习10以内的数。教师问:“小朋友,我问你,我的火车几点开?”幼儿回答卡片上的数:“X老师,我告诉你,你的火车X点开。”
  2、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
  (1)、请3个幼儿为一组,手拉手边念儿歌边走动:“你拉我,我拉你,我们都是好朋友,你蹲下我站起。”儿歌念完,有的幼儿蹲下,有的幼儿站起,请一个幼儿在黑板上用分合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继续游戏,引导幼儿把每一次游戏的情况记录下来。
  (2)、教师引导幼儿小结游戏的情况,把3的2种分法列出来,引导幼儿发现几组分法里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知道分合的交换规律。
  (3)、把3的几种分法用综合式的方式记录,引导幼儿发现两边的数字排列规律。
  3、游戏:啄木鸟医生
  以苹果树生病,请小朋友扮演啄木鸟医生为果树治病为引子,请幼儿把两个分半的苹果合在一起,要求两半个苹果身上的数字合起来是3。
  4、游戏:鞋子配对
  把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组幼儿两个两个排在一起。游戏开始,每组一对幼儿合作找到一对鞋子,要求两个鞋子上的数字合起来是3。看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对。
  5、教师小结。  

第19篇、大班数学购物高手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注意物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关系,进行10元以内的买卖游戏。
  2、能说出要买的物品与数量,学会用同样多的钱买不同的物品。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购物小超市ppt。
  2、学具:与超市里玩具相对应的图片卡若干;1元、2元、10元的钱币若干;购买玩具的表人手一张;骰子一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掷筛子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出示筛子:小朋友看,这是什么?(骰子)上面有什么?(点子)
  师:我们来玩掷筛子游戏,一组上的小朋友轮流,掷到数字几你就从盘子里拿出与点子数一样的钱,如我掷到点子4,就拿4元钱。
  2、幼儿轮流掷筛子。
  3、交流。
  师:小朋友说说你掷到数字几,拿了几元钱,是几元钱和几元钱合起来的?
  幼儿:4元钱,是两个一元和一个两元合起来的。

  二、10以内物品的买卖。
  1、出示ppt。
  师:在我们小区里开了一个超市,我们一起去看看超市里有哪些物品,是多少钱呢?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物品的价格。
  3、6元以内的买卖游戏。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用掷筛子的方法获得了一些钱币,现在就用你手里的钱来超市买东西吧,你想买什么呢?
  幼儿说说自己想买的东西,并说说够不够,说对的把相应的物品的图片拿走。
  4、10元以内的买卖游戏。
  师:老师给小朋友每人10元钱,你还要从盘子里拿多少钱才凑满10元呢?请小朋友从盘子里继续拿钱凑满10元。
  师:现在小朋友的钱更多了,每人买一个物品,想想你可以买什么呢?
  请幼儿带上10元钱来买东西,如果是一张整的10元,让幼儿自己想还要找多少钱?

  三、引导幼儿学习用同样多的钱买不同的物件 。
  1、交代游戏名称及玩法。
  师: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是“购物高手”。现在老师给小朋友发一张10元钱的记录单,我们要把10元都用完,所买东西不能超过10元,想一想可以买些什么?能买几样物品呢?
  师:请小朋友选择想要买的东西,贴在记录单里。
  2、交流。
  师:你买了几样,买了哪些物品,有没有超过10元?
  幼儿介绍自己的各种购物方法。

第20篇、大班数学看谁的豆豆多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用的数数方法对20以内的物体数量进行正确点数,并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
  2、在两两合作的竞赛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探究意识和大胆表述的能力。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20个操作盘,10筐蚕豆,磁性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组织讨论,引出游戏。
  提问:你们玩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师生小结:说完剪刀石头布才能一起出拳,剪刀赢布、石头赢剪刀、布赢石头、一样的叫平局。

  二、数豆豆游戏,尝试运用各种数数方法计数。
  1、第一次游戏,交待规则:
  (1)游戏玩法:2人一组,每组一篮豆豆,每人一个盘子。
  听老师说开始,就一起玩“剪刀石头布”游戏,谁赢了谁就拿一粒豆,听到结束,大家立即停止游戏,谁的豆豆多谁就是获胜者。
  (2)幼儿合作游戏。
  (3)共同进行游戏分析:数数你赢了几粒豆,比比谁的多?讲讲你的获胜方法!
  (4)小结:两个好朋友一起玩《谁的豆豆多》这个游戏的时候,要分别数数自己和好朋友各有几粒豆,谁的豆豆多,谁就获胜。
  2、第二次游戏,交待规则:
  (1)换个朋友,两人一组;谁赢了谁就从篮子里抓一把豆豆;用和刚刚不一样的方法数数你得到了几粒豆,谁的豆豆多,谁就赢。
  (2)幼儿再次游戏。
  (3)提问分析:刚刚谁赢了,你是怎么数的?能不能用不一样的更快速的方法数一数?
  (4)师生共同进行2个2个点数方法的巩固,并验证本次游戏两个好朋友赢得的豆豆数量。
  (5)小结:今天我们在“谁的豆豆多”的游戏中,既玩了“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我们运用了不同的快速点数的方法,在最快的时间就知道谁输谁赢。

  三、给予孩子游戏奖励,提升并进行经验迁移。
  1、引发幼儿讨论:这么多蚕豆你们想和谁分享?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够不够呢?有什么更好更快速的方法数一数呢?
  2、幼儿讲述并适当演示。
  3、拓展迁移:
  孩子们说了各种不同的点数方法,到底哪一种方法更快更准确,大家可以回教室摆一摆、试一试,数一数,再把结果告诉老师好吗?

相关文章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40篇》

《大班体育游戏教案10篇》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30篇》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