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难入园贵”原因是配置缺失
栏目:入园
“入园难入园贵”根本原因是配置缺失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全国人大常委、国家督学庞丽娟对“入园难入园贵”谈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有三个根本原因。第一,长期以来政府对幼儿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到位。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基本上没有纳入国民教育的体系,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第二,幼儿教育的体制建设不到位。从根本上讲,政府发展幼儿教育要加强对幼儿教育的体制设计和安排。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对幼儿教师的管理、对幼儿教育的管理三个方面都没有完全纳入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没有纳入基层教育体系。比如说教师编制,在云南,城镇幼儿园教师纳入了编制,但是农村的幼儿园教师基本上没有纳入编制。
第三,多元化办幼儿园的体制没有健全。政府主导,民办公办并行,共同发展的格局没有形成。这三个原因导致现在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同时存在,最根本的就是第一个原因。现在,国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要把学前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第一个基础工程来抓。
庞丽娟表示,造成“入园难”最直接的是供需之间的矛盾。供需矛盾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方方面面注意力都在经济层面上,更多的是要把经济搞上去,在那个时期这是主要的矛盾。所以,有一些地方政府更多注意力在经济上,不在教育上,尤其是基础教育相对更容易被忽视。由于注意点更多在经济建设上,而忽视了教育,所以造成学前教育差不多近十年大滑坡。基本上在2003年滑到谷底,04、05年是恢复性的回升情况。因此教育资源非常缺乏。
近几年生活发展了,经济建设上去了,老百姓对教育更关注了,所以现在越来越想让孩子在早期就接受到比较良好的教育,所以这个需求就有了明显突出的增长,就产生了突出矛盾。实际上,它是历史积淀的结果,从七八年前开始凸显这个矛盾。
此外,一些地区和地方政府对教育规律本身、人才成长规律本身就缺乏认识,认为学前教育就是看孩子,就是奠定基础,又是非义务教育,就认为非义务教育政府可以不作为,就可以推向市场,卖掉了,或者“断奶”,自负盈亏,自负盈亏就属于自生自灭,因为教育是不能从孩子身上赚钱的。人民
■相关新闻
近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编写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1)》在京发布。蓝皮书称,国内35个被调查城市中,入园难、入园贵北京高居“榜首”。
蓝皮书调查显示,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十分突出。从全国35个城市来看,北京、深圳、天津、西安、南京、青岛、银川、成都、郑州9个城市,超过三成的公众认为“非常突出”。其中,北京超过五成的公众认为入园难、入园贵“非常突出”,居35个城市之首。据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幼儿园在1996年是3056所,其中城市927所、县镇471所、农村1658所;目前减至1266所,其中城市780所、县镇147所、农村339所,幼儿园总量下降了58.57%。全市注册登记的1266所合法幼儿园中,教育部门办园(即公办园)330所,社会力量办园936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