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小鸡是怎样过河的教案反思
栏目:小班语言教案小班语言活动小鸡是怎样过河的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喜欢听听议议有关故事情节,能较清楚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表演,通过活动,进一步巩固对乌龟的认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小鸡是怎样过河的教案吧。
设计意图
这个故事富有趣味性,孩子们对乌龟已有一定的认识,但是故事能根据乌龟的特征,把孩子吸引,使其进一步了解乌龟。这则故事的主线是“小鸡是怎样过河的,然后间接的了解乌龟的特征的形象。”一开始,我就让孩子进行发散性思维,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诉别人。理解故事后,孩子明白了朋友之间遇到了困难应互相关心、帮助的道理。
活动目标
1、喜欢听听议议有关故事情节,能较清楚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表演。
2、通过活动,进一步巩固对乌龟的认识。
3、懂得遇到困难时同伴之间应互相关心、帮助。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张,活动角色(小鸡、乌龟)。
2、各种小动物的图片。 活动流程 讲述开头一段——继续听故事——理解内容——完整讲述——表演、扩散思维迁移
活动过程
1、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你们看,这里有一幅美丽的图,图上有什么呢?(小河、小屋)小屋在什么地方?(河的对面)“叽、叽、叽”谁来了?小鸡来到河边干什么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教师讲述开头一段)提问:你们想想看,小鸡是怎么过河的?(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幼儿活动与自评:出示一幅图,让孩子观察画面,知道屋子的位置,为下面的活动作铺垫。在活动中,幼儿只能说出屋子在上面,对方向还没有概念。用故事的主角——小鸡的叫声把孩子吸引住,听故事第一段,提出问题,然后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孩子能想出各种办法,张云轩说,“拿根木头当小船划过去。”有的说,“请小鸟带它过去。”
2、幼儿带着问题,继续听故事。
刚才,小朋友帮小鸡想出了许许多多的办法,那么它到底是怎么过河的呢?我们继续听下去,讲到:“大石头伸出了小脚、小尾巴、小脑袋”同时,教师也发出疑问,咦?大石头怎么会说话,而且伸出了脚、尾巴、脑袋,你们猜猜看,这块大石头是什么呀?(幼儿猜策)
幼儿活动与自评:孩子带这问题听故事,注意力较集中,能听明白故事的内容,对故事理解的更透彻。听时,孩子听得很入神,只是有个别幼儿开小差。另外,孩子对乌龟的特征已了解,肯定能猜出答案。听完第一段,孩子们很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是小乌龟。
3、听完故事,讨论理解故事内容。
故事已经听完了,知道小鸡是怎样过河的吗?你喜欢小乌龟吗?为什么?小结:小乌龟真是个好孩子,看到别人有了困难,就主动地帮助、关心别人。我们也要向小乌龟一样,关心、帮助别人!
幼儿活动与自评:故事已经讲述结束,利用讨论的方式让孩子进行讨论,可以是运用自己的语言或故事中的语言,同时鼓励孩子大胆地说,人人说。进一步熟悉小乌龟这一形象。在讨论时,孩子们还不够投入,不知道讲些什么。蒋雨婷小朋友,能将故事中的语言表达出来,贾心如小朋友很内向,我俯身听时,她还不愿说,就鼓励她说给同伴听。贡音韵她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从讨论的情况看,幼儿对乌龟的形象有点了解了。
4、完整讲述故事情节。
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听完以后,想想看,你觉得哪里最有趣?为什么?因为小乌龟象变魔术一样,先是一块石头,慢慢地变成一只乌龟,真有趣。
幼儿活动与自评:再听一遍故事,让幼儿再次熟悉故事内容。但是要求不同了,是“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有趣?”说出故事有趣的地方,同时帮助一些能力弱的幼儿进一步熟悉故事和乌龟的特征。第二遍听时,就有个别孩子跟着我一起讲述,当讲到有趣的地方时,他们还做出了动作。提问时,孩子们对“有趣”这一词语不太了解,说不出来,我就做了动作,孩子们才明白什么是有趣。
5、想象迁移,愿意表演故事。
那谁想做小乌龟?谁做小鸡呢?小乌龟蹲在地上把手、脚、头都缩起来,小鸡站在小乌龟的面前,两人背对背,我们一起来讲这个故事,想想看,小鸡是怎么说的?小乌龟是怎样说和做的? 你们瞧,小兔、小狗也来了,来了许许多多的小动物,他们也想过河去做点事情,没有桥怎么过呢?请小朋友帮帮忙,好吗?把你的想法告诉客人老师听。
幼儿活动与自评: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对部分孩子来说已经坐不稳了,因此,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故事。最后引出许多的动物,让孩子们想象,扩散自己的思维。由于乌龟能做出有趣的形象,有好多小朋友选择了乌龟这一角色,他们模仿的很象,特别是王新凯、王天鹏小朋友做得非常好。在发散思维时,大多数孩子都想出请乌龟来帮忙,有的说请大象,还有的说请每人鱼等。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次集体阅读,主要在集体活动中,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幼儿学会仔细观察阅读的习惯,让幼儿学习如何看图说话,启发幼儿开展讨论,鼓励幼儿相互合作进行角色对话、情景模拟、动作模仿等。
帮助幼儿学会抓住图中的重要元素,如:人物、景物等的变化,并请幼儿学会思考图与图之间的联系,锻炼幼儿看图说话中对故事情节和寓意的理解,通过孩子主体学习的过程,发展幼儿自身能力,达到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