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的板书
栏目: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这是青山不老的板书,是优秀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青山不老的板书第1篇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本:16《青山不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并对肆虐、盘踞、淤泥等词语有一定的认识。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事顺序,掌握关键句词的用法。
3、培养一定速度的默读方法并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1、以恰当的速度默读和略读课文
2、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和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3、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以及口头和书面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4、联系实际生活,展开联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2、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感悟老人对家乡的情感和伟大的精神,以及深化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沟通和认同。
【教学工具】课件pocomaker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
1、讨论:学生自由简单阐述对我国环境破坏的认识,进而推入对土地沙化的了解——3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以最大的空间,让学生
2、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为学生展现现实、感性的土地沙化状况,从而挖掘文章创作的特殊的社会背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5分钟
师:看完这个短片,你们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一起来交流一下吗?
是的,风沙防治刻不容缓,社会各阶层也日益增加对沙化的关注,而那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晋西北,探望一位为环保事业无私奉献的老人。(板书:青山不老)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默读文章,同时并不提前浏览文章的“阅读提示”(培养学生的自我独立理解的能力),注意控制好时间——3分钟
2、引导学生勇于讨论和交流对文章首次感性认识,尝试地谈谈对文章主旨的理解——6分钟
(先介绍晋西北的'地理位置)
师:主人公是谁?他有什么样的特点?(晋西北的一位老人;老——81岁、瘦小、孤单一人) ( 板书:人物、特征)
通过初步的了解,谁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觉得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事情。(板书:事件)
(先让每个学生牛刀小试,问题由浅入深)
3、朗读并思考下列问题:15分钟
要求读准读顺。朗读中画出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音和词义。
重点词语:肆虐、盘踞、淤泥、归宿、风雨同舟
〔1〕阅读“课文提示”,带着提示的问题自读课文
①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一位山野老农,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
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这一奇迹的(是在自然条件极度恶劣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辛的情况下创造的)
〔2〕说说文章中让你感触最深的地方,为什么?
〔3〕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作者又是以怎样的顺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课时总结——2分钟 师:通过对文章信息的提取,我们基本上整体感知了课文;同时同学们还就作者的叙事意图进行了大致的品论,好,下节课我们可以从作者的表达语言来对文章主旨进行深刻的分析。
第二课时
一、品味语言,理解句意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概括了文章的要点,并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板书:16、青山不老)
1、朗读第1段,展开想象并思考段中两个“全”字体现了作者此时此刻什么样的感情。 3分钟
2、朗读第2段:5分钟
①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三个“是”突出了什么,又暗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② 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体会“竟”字的意义。
3、浏览第3——6自然段:15分钟
①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种树是选择,青山是归宿”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心情?
② 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这里除了告诉我们这里的山改变了形貌,更蕴藏着什么?(老人们的精神在祖国各地无处不在,我们的自然环境也在逐渐改善。)
③ 理解第3、6段省略号和破折号的用法和作用。(板书:…… ——)
④ 联系上下文,说说老人是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再联系实际生活,感受周边像老人一样的人。
使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感悟和敬仰为环保事业做出的精神。
二、升化主题——7分钟
1、“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终有一天,老人会不再出来,那我们保护环境、绿化环境的事业该何去何从?
让学生自主产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共同参与保护地球家园的行动中。
2、学习课文以后,你对“青山不老”又有什么认识,同时也产生哪些问题?(板书:青山不老)
三、课堂小练笔(6分钟):
以“青山是不会老的”写一段自己的感想并交流所写感受。
【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
人物:老人
特点:81岁、瘦小、孤单一人
事件:
青山不老
青山不老的板书第2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
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沙尘暴时风沙肆虐,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治理就会导致更大的灾难。《青山不老》这篇课文就向我们讲述了一位老人将荒山变成青山的故事。
二、初步感知,朗读课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
3、思考下列问题:
⑴这片土地上都有些什么景色?
⑵这片土地在没改造之前是什么样子?改造之后又是什么样子?
⑶老人为什么绿化这片山地,如果不绿化行不行?
⑷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后果会怎样?
4、提出不懂的问题。
5、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老人既然这么辛苦为什么不去城里的女儿家享福?
2、为什么老人说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3、青山是不会老的。你是如何看待这句话的?
四、写一写
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五、作业
1、会写本课的4个生字。
2、写一写你对青山的感受。
青山不老的板书第3篇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2.运用“读进去,想开去”的学习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完成课文导读中三个问题的学习。
3.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受到老人精神的感染。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读进去,想开去”的学习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完成课文导读中三个问题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概括内容
同学们上课前都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
二、学习课文,初知“奇迹”
快速浏览:老人用15年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找出句子。
PPT出示: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体会作者用列数字的方法来体现这了不起的奇迹)
三、自读自悟,感悟 “奇迹”
主要围绕“这一了不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这一问题展开教学。
1.批注阅读——这了不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2.全班交流(图、文、影像结合,感悟老人是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创造奇迹。)
预设一: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nüè)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jù)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②而坠。”③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1)理解“肆虐、盘踞”这两个词的意思和作用。
(这两个词本来是写人的,作者就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环境的恶劣。)
(2)作者引用了县志上记载的一段话,能说说它的意思吗?它有什么作用?
(3)大风肆虐,怪物盘踞。我们通过影像再来直观地感受一下。播放PPT(有配乐)
(4)出示PPT:
读出画面:小组合作,读出文字背后的画面,感悟环境之恶劣。
那一次,狂风过后,树木断的断,倒的倒,老人……
那一次,久逢干旱,老人……
那一次,冰霜来袭,老人……
那一次,沙尘暴后,老人……
(5)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一位怎样的老人?(学生板书)
(6)同学们,我们抓住“怪物盘踞”读进去,想开去,老人在恶劣条件下植树造林的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就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了。
预设二:
学生交流第三自然段中的句子,一边交流一边提醒学生归纳板书“你体会到一位怎样的老人”。
3.练习:走进老人心里。
过渡:就是在环境这样恶劣的地方,这位瘦小的老人,过着清苦的生活,忍受着老伴、朋友离去的孤寂,痴心不改,执着种树,坚守了15年,创造了这片绿洲,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出示PPT:
走进心里:自读自悟,走进老人的内心世界。
看着与自己同甘共苦的同伴相继离世,老人想:
目睹与自己风雨同舟一生的老伴过世,老人想:
城里的女儿三番五次接老人去享清福,老人总是说:
……
4.朗读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渡:同学们真会读书,能够结合上下文,读进去,想开去,走进老人的内心世界。我们来读读刚才找到的这几个句子:
出示PPT:
(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恶劣的环境挡不住老人前进的脚步)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清苦的生活摧不垮老人坚定的信念)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情感的孤寂改变不了老人植树造林的初衷,因为)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此时此刻,我们怎么能不由衷地感叹——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老人!
5.欣赏“奇迹”画面,朗读。
现在,你还仅仅只感悟到这画面的美吗?(树和人一样勇敢)
四、升华文本,感悟精神
(在前文学习的基础上,采用图文结合、补充材料等形式升华学生的理解,从而领悟“青山不老”与“另一种东西”的含义。)
1.同学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英雄谱中,这位老人——马永顺,他的名字格外响亮。出示PPT(配乐):
图片及文字:65岁那年,他住进了深山,专心植树造林。
图片及文字:2000年,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去世了。老人去世后,十几年来,人们一直追寻着他的足迹。
图片及文字:伊春市“马永顺植树造林基地”启动;人们自觉投入到植树造林的队伍中来。
2.这些都是一位普通老人,一位山野老农创造的奇迹啊。作者梁衡是如何评价这位老人的?
出示PPT: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理解老人的精神永远不老)
3.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抓住了词句并联系上下文,读懂了课文,读出了画面,走进了老人的内心世界,读懂了老人创造的这片绿洲,不仅是一个奇迹,更是给予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仅收获着一片绿洲,更收获着人生的启迪。
四、运用语言,拓展练笔
过渡: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语想要对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说吧,请把你的感动化作优美的文字流淌吧!可以把课文中的语言化做自己的语言,或运用“读进去,想开去”的方法,给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写一封信。
1.小练笔:《给老人写一封信》
2.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20* 青山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