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备课
栏目: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这是逢入京使备课,是优秀的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逢入京使备课第1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逢入京使备课第2篇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赏析
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客东都(洛阳)。《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当即这次客东都有感而作。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注家多忽略这个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说:“……‘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唐人七绝诗浅释》)可为一种理解。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自是十分确当。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所谓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
为什么闻笛声诗人会触动乡思呢?第三句点出《折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云其地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晋太康末,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之词。北朝《折杨柳歌》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所以,诗人听到这《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亦即“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逢入京使备课第3篇
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学生朗读完全文整体感知后,老师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精彩的段落,描述画面后并读给同学们听。
有一个学生首先站了起来说:“我喜欢春天放风筝这幅图画。”老师示意他读,读完之后老师接着提问:“这一段中有一句谚语,你知道吗?”学生答:“我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
教师接着补充:“同学们,这就是谚语,谚语是指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的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你还知道有哪些谚语吗?”学生思考片刻,一个个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发言。
教师见学生激情如此之高,兴奋地说道:“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很喜欢歇后语,是不是?让我们打开网络看一看网上有多少歇后语。”学生欢呼:“好!”教师看了一下手表,还有十多分钟,可以尽兴发挥,教师很快打开电脑,输入网址查找。学生看着大屏幕上的歇后语,一边看一边读,读得津津有味,笑得前仰后合。临近下课,老师连忙让学生把这一节课所学到的谚语和歇后语抄写在摘抄笔记本上。下课铃声响了……
思考:
机智包含着敏感性,是一种全身心的、审美的感知能力;语文课堂的教学机智则应是基于言语实践的即兴投入的审美感知。上述案例可以启发我们思考:
一、生成必须牢牢把握“语文”的缰绳
“生成”也许是一种不曾预约的精彩,但更是一种富有灵性的召唤,一种价值引导下的自主构建。应在充分预约中寻求平衡,酝酿突破。在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语文”的缰绳,瞄准教学目标,善于转化一些教学意外的“事故”。在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作出反应和调整。如上述案例中当学生说喜欢春天放风筝这幅图画后,老师示意他读,读完之后老师接着提问:“这一段中有一句谚语,你知道吗?”学生答:“我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时不能背离教学目标,随意拓展到谚语的搜集,仍然让学生回归文本,结合具体语境体悟语句的含义及作用。
教者可以这样引导:
1.作者引用这句谚语的用意是什么?让学生讨论领悟引用这句谚语的目的在于启发人们: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的事情及早安排。
2.从文中的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人们珍惜春光作好一年的打算?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句品味,如“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一句中加点字词的咀嚼;“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句中使用叠词的妙处的探究。
二、生成莫让学生与文本渐行渐远
阅读教学同时又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在语言的丛林中漫步,或驻足欣赏,或仔细玩味,学生才能谈得上对文本有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感悟。正如王尚文教授所说:“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个性飞扬而不随心所欲,思维驰骋而不胡思乱想,这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理想的语文阅读教学。
我在上《春》这个片段时,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思路:
师:你喜欢哪一幅图画?
生:我喜欢春风图。(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能说说自己喜欢这幅图的理由吗?
生:我觉得作者写出了春风的柔和,用了比喻句“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非常贴切。
师:还有其他同学喜欢“春风图”吗?结合具体语句说说理由。
生:作者调动多种感觉来写春风。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这是嗅觉;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这是听觉。
生(补充):“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触觉描写,写出了春风的和煦温暖。
师:下面让我们伴着音乐,轻声朗读“春风图”,感受朱自清先生笔下春的风采。
(学生伴着轻音乐《安妮的仙境》,有滋有味地诵读)
这样处理,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心灵的自由,又水到渠成地达成目标;既大胆创造,放飞个性,又务求实效,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既有教师的宽容和学生的自主,又有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律。这样就能达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实现课堂教学无序和有序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