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教学反思
栏目: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这是送友人教学反思,是优秀的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送友人教学反思第1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诵读、体会诗歌语气并会背诵诗歌,了解李白的创作风格。
2、能力目标: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诗人通过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朋友的深挚感情。
重点与难点:通过品味诗歌语言领会诗人所运用的手法及抒发的感情。
教学方法:引导、交流、点拨。
课堂实录(节选)
一、 导入新课:
大家回忆一下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引导学生齐背)。诗人为何说“君问归期未有期”?(停顿) “好男儿志在四方”古代许多文人立志远图,报效国家或羁旅他乡,然而古代道路崎岖坎坷,交通工具落后,亲友之间一别多年再会难期,正所谓“归期未有期”所以他们更重别离,因而备酒饯行,折柳相送,以诗相赠,来表达离愁别绪。所以,多数送别诗情调低沉,那麽,李白的是否也是这样?咱们今天就赏析一首送别诗——李白的佳作《送友人》。
二、了解李白(引导学生回忆交流,略)
三、诵读与品味:
1、学生自读体会
2、引导学生展示
3、诵读语调交流
老师: 谁来点评一下这首诗的语气?
学生1:老师,我觉得这首诗虽然是送别诗却毫无哀伤之意。
学生2:我也有此感觉,所以读的时候应明快达观一些吧。
老师: 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2:描写的景物空阔辽远,“萧萧班马鸣”中的“鸣”显出一种豪气,而“萧萧”豪迈中蕴涵着凄凉。
老师:你能给大家作个示范吗?(此生读诗)。
老师(面向大家):读得如何?———全班掌声响起。
老师:大家的眼睛很明亮,对你表示赞许。———下面咱们齐读一遍,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情来,开始。
老师:看来大家感受比较深刻,读得很好。大家是怎样理解诗人情感的?(停顿)语言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作者也是运用他们最精练的语言来表达其最深挚的情感,能否从其他的地方举一些语言运用精练的例子?
学生3:“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
老师:好在哪里?
学生3: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春天写活了,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
老师:说得好!还有吗?
学生4:“僧推月下门”中的“推”与“敲”的故事。若用“推”就是说门是僧人自己关的,表现出他的孤寂;若用“敲”则说明还有其他人但是却能产生以声衬静的效果。
老师:有道理,认识很深刻。
学生5:老师我能举一个非诗歌的例子吗?
老师:当然可以。
学生5:《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中的“紧”字,写出了风的紧雪的急,还烘托出当时那种紧张的气氛。
老师(微笑):看来你是一个细心而善于思考的人啊!(面向大家)其实他们刚才所说的是动词和形容词,究竟还有没有其他的词语?下面咱们就具体品味一下这首诗的语言。请再读一遍这首诗,找一下诗中都有哪类词语。
学生6:名词、也有动词、形容词。
学生7:还有数词和量词。
老师:请举例说明。
学生7:名词有“青山”、“白水”、“孤蓬”、“浮云”、“落日”、“斑马”、“游子”,数词和量词有“一”、“万”和“里”。
老师:其他的呢?
学生8:动词有“横”、“绕”、“征”、“挥手”。
老师:这些词都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大家交流一下。(2分钟)
学生9:青山和白水,比较明丽,然而孤蓬、浮云、斑马给人飘泊不定之感,与游子相照应,但是我却不明白,既然这样,为什么还写那色彩明丽的山水呢?
老师:大家说呢?(学生疑惑)。
老师(引导):李白是什么性格的人呢?
学生9:他是浪漫主义诗人,是比较乐观的人。
老师:那麽,这首诗送别诗,有没有哀伤之意呢?
学生9:没有。这正表现了李白的豁达与乐观
老师:所以这首诗虽为送别诗却感而不伤这就是源于李白的达观的高贵品格。
老师:那些动词呢?大家认为哪些更好?
学生:“横”、“绕”
老师:好在哪里?——(学生疑惑)。
老师(引导):首先要看这两个动词前后分别连接的是什么词。比如说“横”,前后连结的是名词,综合考虑,然后再跟“绕”的运用对比。
学生10:“白水绕东城”, 水是动的,那应该是“绕”把水的动态写出来了吧。
老师:说得很好,“横”呢?
学生8:“横”描绘出了山的静态。
老师: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学生11:老师,这样看来,“一”和“万里”也应综合考虑了。也就是说在此一别就是万里,有一种惜别之情,而“斑马”又增强了这种感情。
老师:对。大家的发言很精彩。着首诗在同学们的积极探讨下越来越清晰了,所以我们通过品味诗歌语言,就能够了解诗人,就能与他们进行时空对话。其实这里所说的名词就是诗歌中所说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意象语言,那么,什么是意象呢?大家已经体会到,它首先是客观物象,其次还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其实还有一类语言叫做情感语言,如“鸿雁不堪愁里听”、“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愁”、“悲”还有常出现的独“断人肠”等,就直接蕴寄作者的情感。而其他的词,如动词、形容词、数词等,我们就称他为特定词语。鉴赏诗歌时,我们都应该认真品味。
客观物象
意象语言
寄予情感
情感语言 如:其他诗歌中的“愁”、
点拨与展示 :思想情感 “悲”、“独”等。
动词,如:这里的“绕”、“横”。
特定词语 数量词,如:“一”、“万里”。
形容词,如:萧萧
老师:那么,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能否体会出来?
学生7:用了较多的意象,应是借景抒情吧。
老师:对,那么谁能够从表现手法思想情感上对这首诗总结一下呢?
学生2:这首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老师(点拔):借什么景呢?也应具体说出来。比如借“孤蓬”、“浮云”、“落日”、“斑马”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然而诗中的“青山、白水”色彩明丽给人以感而不伤之意,表现出李白的达观的高贵品格。
老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从品味语言入手去鉴赏下面一首送别诗———《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以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为重点。(以下首先学生自己品味,然后学生交流、展示,老师点拨、总结。)
回顾与反思
“诗歌与散文”新课程目标指出:“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可见,它对我们的要求是:一、培养鉴赏诗歌的兴趣;二是使其获得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怎样办呢?我认为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品味、交流,在感悟品味中,培养其鉴赏兴趣,在交流中逐步获得审美情趣,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其逐步认识鉴赏诗歌所运用的一般方法。
另外,从平时的学生做诗歌鉴赏题的情况来看,鉴赏无从下手,组织答案没有语言可写。其根本原因,一个是不知如何鉴赏,另一点就是鉴赏时没有清晰的抓手。我想,运用这种课堂模式,就能够弥补学生的这种缺陷,使其领会到怎样鉴赏,从哪里着手鉴赏,鉴赏时有话可说,同时能够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应该说一下目标的设置了。当时综合考虑新课标和学生现实状况两个因素,于是就设置了这三个目标,基本上是按先读后品再背,最后巩固拓展的方式进行的,其中以品味语言为中心,因为在品味语言时,其诗歌手法(表现手法学生已有较多认识)和思想内容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然后再经方法点拔使其彻底清晰。
送友人教学反思第2篇
送友人
唐代: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注释
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白水:清澈的水。
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
别:告别。
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征:远行。
浮云游子意: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后世用为典实,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浮云,飘动的云。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兹:声音词。此。
萧萧:马的*嘶叫声。
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
鉴赏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未见“送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接下去两句写情。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说: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那随风飞舞的蓬草,飘到万里之外去了。此联从语意上看可视为流水对形式,即两联语义相承。但纯从对的角度看不是工对,甚至可以说不“对”,它恰恰体现了李白“天然去雕饰”的诗风,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缚内容的看法。此联出句“此地一为别”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因为二者都有屈从大自然、任它物调戏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所以,此句想到“逢”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不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太白集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写得流畅自然,感情真挚。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寥阔背景:天边一片白云飘然而去,一轮红日正向着地平线徐徐而下。此时此景,更令诗人感到离别的不舍。这两句“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也对得很工整,切景切题。诗人不仅是写景,而且还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就象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会飘泊到何处呢?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而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得徐缓,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遽然离开。而这正是诗人此刻心情的象征。
此句也可理解为游子将行未行的恋旧情意,有欲行又止,身行心留之复杂意绪。落目的形象既可理解为故人的眷恋之情,亦可理解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夕阳无限好”、“长河落日圆”,但愿友人前路阳光灿烂,诸事圆满遂心,呼应了“孤蓬万里征”一句。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末联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用一个“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是鬼斧神工的手笔。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画面中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时间、地点不明。安旗《李白全诗编年注释》认为此诗:“诗题疑为后人妄加······其城别之池当在南阳。”并将此诗创作时间定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郁贤皓疑为于玄宗天宝六载(747年)于金陵所作。
送友人教学反思第3篇
李白《送友人》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诵读、体会诗歌语气并会背诵诗歌,了解李白的创作风格。
2、能力目标: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诗人通过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朋友的深挚感情。
重点与难点:通过品味诗歌语言领会诗人所运用的手法及抒发的感情。
教学方法:引导、交流、点拨。
课堂实录(节选)
一、 导入新课:
大家回忆一下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引导学生齐背)。诗人为何说“君问归期未有期”?(停顿) “好男儿志在四方”古代许多文人立志远图,报效国家或羁旅他乡,然而古代道路崎岖坎坷,交通工具落后,亲友之间一别多年再会难期,正所谓“归期未有期”所以他们更重别离,因而备酒饯行,折柳相送,以诗相赠,来表达离愁别绪。所以,多数送别诗情调低沉,那麽,李白的是否也是这样?咱们今天就赏析一首送别诗——李白的佳作《送友人》。
二、了解李白(引导学生回忆交流,略)
三、诵读与品味:
1、学生自读体会
2、引导学生展示
3、诵读语调交流
老师: 谁来点评一下这首诗的语气?
学生1:老师,我觉得这首诗虽然是送别诗却毫无哀伤之意。
学生2:我也有此感觉,所以读的时候应明快达观一些吧。
老师: 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2:描写的景物空阔辽远,“萧萧班马鸣”中的“鸣”显出一种豪气,而“萧萧”豪迈中蕴涵着凄凉。
老师:你能给大家作个示范吗?(此生读诗)。
老师(面向大家):读得如何?———全班掌声响起。
老师:大家的眼睛很明亮,对你表示赞许。———下面咱们齐读一遍,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情来,开始。
老师:看来大家感受比较深刻,读得很好。大家是怎样理解诗人情感的?(停顿)语言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作者也是运用他们最精练的语言来表达其最深挚的情感,能否从其他的地方举一些语言运用精练的例子?
学生3:“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
老师:好在哪里?
学生3: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春天写活了,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
老师:说得好!还有吗?
学生4:“僧推月下门”中的“推”与“敲”的故事。若用“推”就是说门是僧人自己关的,表现出他的孤寂;若用“敲”则说明还有其他人但是却能产生以声衬静的效果。
老师:有道理,认识很深刻。
学生5:老师我能举一个非诗歌的例子吗?
老师:当然可以。
学生5:《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中的“紧”字,写出了风的紧雪的急,还烘托出当时那种紧张的气氛。
老师:看来你是一个细心而善于思考的人啊其实他们刚才所说的是动词和形容词,究竟还有没有其他的词语?下面咱们就具体品味一下这首诗的语言。请再读一遍这首诗,找一下诗中都有哪类词语。
学生6:名词、也有动词、形容词。
学生7:还有数词和量词。
老师:请举例说明。
学生7:名词有“青山”、“白水”、“孤蓬”、“浮云”、“落日”、“斑马”、“游子”,数词和量词有“一”、“万”和“里”。
老师:其他的呢?
学生8:动词有“横”、“绕”、“征”、“挥手”。
老师:这些词都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大家交流一下。(2分钟)
学生9:青山和白水,比较明丽,然而孤蓬、浮云、斑马给人飘泊不定之感,与游子相照应,但是我却不明白,既然这样,为什么还写那色彩明丽的山水呢?
老师:大家说呢?(学生疑惑)。
老师(引导):李白是什么性格的人呢?
学生9:他是浪漫主义诗人,是比较乐观的人。
老师:那麽,这首诗送别诗,有没有哀伤之意呢?
学生9:没有。这正表现了李白的豁达与乐观
老师:所以这首诗虽为送别诗却感而不伤这就是源于李白的达观的高贵品格。
老师:那些动词呢?大家认为哪些更好?
学生:“横”、“绕”
老师:好在哪里?——(学生疑惑)。
老师(引导):首先要看这两个动词前后分别连接的是什么词。比如说“横”,前后连结的是名词,综合考虑,然后再跟“绕”的运用对比。
学生10:“白水绕东城”, 水是动的,那应该是“绕”把水的动态写出来了吧。
老师:说得很好,“横”呢?
学生8:“横”描绘出了山的静态。
老师: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学生11:老师,这样看来,“一”和“万里”也应综合考虑了。也就是说在此一别就是万里,有一种惜别之情,而“斑马”又增强了这种感情。
老师:对。大家的发言很精彩。着首诗在同学们的积极探讨下越来越清晰了,所以我们通过品味诗歌语言,就能够了解诗人,就能与他们进行时空对话。其实这里所说的名词就是诗歌中所说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意象语言,那么,什么是意象呢?大家已经体会到,它首先是客观物象,其次还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其实还有一类语言叫做情感语言,如“鸿雁不堪愁里听”、“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愁”、“悲”还有常出现的独“断人肠”等,就直接蕴寄作者的情感。而其他的词,如动词、形容词、数词等,我们就称他为特定词语。鉴赏诗歌时,我们都应该认真品味。
客观物象
意象语言
寄予情感
情感语言 如:其他诗歌中的“愁”、
点拨与展示 :思想情感 “悲”、“独”等。
动词,如:这里的“绕”、“横”。
特定词语 数量词,如:“一”、“万里”。
形容词,如:萧萧
老师:那么,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能否体会出来?
学生7:用了较多的意象,应是借景抒情吧。
老师:对,那么谁能够从表现手法思想情感上对这首诗总结一下呢?
学生2:这首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老师(点拔):借什么景呢?也应具体说出来。比如借“孤蓬”、“浮云”、“落日”、“斑马”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然而诗中的“青山、白水”色彩明丽给人以感而不伤之意,表现出李白的达观的高贵品格。
老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从品味语言入手去鉴赏下面一首送别诗———《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以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为重点。(以下首先学生自己品味,然后学生交流、展示,老师点拨、总结。)
回顾与反思
“诗歌与散文”新课程目标指出:“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可见,它对我们的要求是:一、培养鉴赏诗歌的兴趣;二是使其获得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怎样办呢?我认为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品味、交流,在感悟品味中,培养其鉴赏兴趣,在交流中逐步获得审美情趣,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其逐步认识鉴赏诗歌所运用的一般方法。
另外,从平时的学生做诗歌鉴赏题的情况来看,鉴赏无从下手,组织答案没有语言可写。其根本原因,一个是不知如何鉴赏,另一点就是鉴赏时没有清晰的抓手。我想,运用这种课堂模式,就能够弥补学生的这种缺陷,使其领会到怎样鉴赏,从哪里着手鉴赏,鉴赏时有话可说,同时能够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应该说一下目标的设置了。当时综合考虑新课标和学生现实状况两个因素,于是就设置了这三个目标,基本上是按先读后品再背,最后巩固拓展的方式进行的,其中以品味语言为中心,因为在品味语言时,其诗歌手法(表现手法学生已有较多认识)和思想内容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然后再经方法点拔使其彻底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