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没有牙齿的老虎教案反思
栏目:大班语言教案这是大班语言活动没有牙齿的老虎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语言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育幼儿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
3. 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 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
活动过程
1.幼儿用语言描述老虎的样子
2.出示挂图。
一只老虎以前很厉害,可是它现在一点都不厉害了。这只老虎和你见过的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这只老虎没有牙齿?
3.老师讲故事,认识老虎厉害的牙齿。
(1)小兔子和小猴子是怎么说的?
(2)那小狐狸想到了什么办法?老虎怎么做的?
教师总结。
4.疑问解答
(1)狐狸想到了什么办法?
(2)老虎是怎样做的?
(3)狮子怎样劝老虎的?狐狸又是怎么骗的?
5.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1)老虎牙疼的时候是怎样做的?
(2)遇到了老虎,小狐狸害怕了吗?如果你是这只老虎你会怎样做?
6.总结
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幼儿要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遇事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反思:
本次语言活动教师较好的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具有启发性的语言提问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优点:
首先,教师创设的森林情境使幼儿仿佛置身故事情节之中;生动形象的课件,也较好的配合了整节课的进行,给幼儿以直观形象的认识。而教师编排的由幼儿演出的情景表演更是将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另外,教师对小狐狸的评价引导,改变了传统的“狡猾、滑头”等观念,而引向了更新一层的“机智、聪明、爱动脑筋”,是一项勇敢的改革。
不足之处:
导入环节时间过长,问题不够简洁明了。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应更加绘声绘色,充分体现故事教学的魅力。
1. 理解故事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育幼儿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
3. 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 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
活动过程
1.幼儿用语言描述老虎的样子
2.出示挂图。
一只老虎以前很厉害,可是它现在一点都不厉害了。这只老虎和你见过的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这只老虎没有牙齿?
3.老师讲故事,认识老虎厉害的牙齿。
(1)小兔子和小猴子是怎么说的?
(2)那小狐狸想到了什么办法?老虎怎么做的?
教师总结。
4.疑问解答
(1)狐狸想到了什么办法?
(2)老虎是怎样做的?
(3)狮子怎样劝老虎的?狐狸又是怎么骗的?
5.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1)老虎牙疼的时候是怎样做的?
(2)遇到了老虎,小狐狸害怕了吗?如果你是这只老虎你会怎样做?
6.总结
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幼儿要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遇事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反思:
本次语言活动教师较好的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具有启发性的语言提问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优点:
首先,教师创设的森林情境使幼儿仿佛置身故事情节之中;生动形象的课件,也较好的配合了整节课的进行,给幼儿以直观形象的认识。而教师编排的由幼儿演出的情景表演更是将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另外,教师对小狐狸的评价引导,改变了传统的“狡猾、滑头”等观念,而引向了更新一层的“机智、聪明、爱动脑筋”,是一项勇敢的改革。
不足之处:
导入环节时间过长,问题不够简洁明了。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应更加绘声绘色,充分体现故事教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