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和 “<”教案反思
栏目:大班数学教案这是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和 “<”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设计思路:
对中班幼儿来说,">"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活动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 请2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一幼儿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6大于4"4小于6。
教学反思:
认识“大于”、“小于”,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认识并理解“>”“<”,学习用“>”“<”表示两个的数量关系;能用语言表述操作结果。本次数学活动适合大班上学期进行,引导幼儿集体认识大于、小于、符号,接着是出示图卡进行集体练习,此环节进行时间较长;第一个环节是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并出示卡片加以练习。
第二个环节是幼儿分组活动,教师出示“看图片填数字”的游戏卡,请幼儿完成,集体检查。第三个环节是抽卡片做图形的游戏。请2个幼儿上来抽取卡片各一张。然后在请个幼儿根据两边的数字做出相应的符号,用身体来演示。这节数学活动目标基本上达成了,在活动中出现了一点问题分别为:“为什么用小于号呢?”可以改成为“为什么是小于号?”教师的指导应该使符号存在于教学之中,不可脱离,应该先强调数学关系后再学习用符号表示数字之间的关系。我通过这节活动想到了自己的常规数学课中也存在一些困惑:
1、幼儿由于个体差导,出现个别幼儿孤立活动,不愿与同伴交流,任我如何鼓励也无济于事,该如何处理?如何激发这些孩子们对数学课的兴趣?
2、幼儿园数学课的教师用语在课前非常值得揣摩,怎么提问、怎样总结与评价都值得推敲;
3、在活动中是应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学习数学概念,还是让他们在自己尝试中发现问题?如果他们不能从中自己发现问题,我们该如何办?
4、操作材料的准备需要教师做深入思考,是分组还是整体,怎样记录幼儿的操作结果?等等。
对中班幼儿来说,">"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活动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 请2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一幼儿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6大于4"4小于6。
教学反思:
认识“大于”、“小于”,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认识并理解“>”“<”,学习用“>”“<”表示两个的数量关系;能用语言表述操作结果。本次数学活动适合大班上学期进行,引导幼儿集体认识大于、小于、符号,接着是出示图卡进行集体练习,此环节进行时间较长;第一个环节是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并出示卡片加以练习。
第二个环节是幼儿分组活动,教师出示“看图片填数字”的游戏卡,请幼儿完成,集体检查。第三个环节是抽卡片做图形的游戏。请2个幼儿上来抽取卡片各一张。然后在请个幼儿根据两边的数字做出相应的符号,用身体来演示。这节数学活动目标基本上达成了,在活动中出现了一点问题分别为:“为什么用小于号呢?”可以改成为“为什么是小于号?”教师的指导应该使符号存在于教学之中,不可脱离,应该先强调数学关系后再学习用符号表示数字之间的关系。我通过这节活动想到了自己的常规数学课中也存在一些困惑:
1、幼儿由于个体差导,出现个别幼儿孤立活动,不愿与同伴交流,任我如何鼓励也无济于事,该如何处理?如何激发这些孩子们对数学课的兴趣?
2、幼儿园数学课的教师用语在课前非常值得揣摩,怎么提问、怎样总结与评价都值得推敲;
3、在活动中是应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学习数学概念,还是让他们在自己尝试中发现问题?如果他们不能从中自己发现问题,我们该如何办?
4、操作材料的准备需要教师做深入思考,是分组还是整体,怎样记录幼儿的操作结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