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活动夸张画教案反思
栏目:大班美术教案这是大班美术活动夸张画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美术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活动名称:夸张画
二、班况分析:
本班幼儿为大班幼儿,大班幼儿已经建立起初步的美感,对于画面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水平,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技能、技巧,对于各种物体的形态的掌握较好。但在几次的欣赏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画面上的情节能富有想象的描绘,但对画面物体的形态和特征的概括却有很大的难度。这说明幼儿在欣赏中没有掌握运用概括的方法,在自身作品中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有趣的夸张画欣赏活动,让孩子们从夸张的画面上能很容易的去感知概括人物的形态、特征。并理解如此设计的目的。力求使孩子运用夸张的技法描绘人物动作,形态及生活习性的特点,并初步感受夸张艺术表现形式的美。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感知画面中人物五表情与形态的夸张,并理解画面中的夸张绘画所表达的意义;
2、通过欣赏,初步尝试夸张画的练习。
四、活动重点:能够通过欣赏感知画面人物表情、形态上的夸张处,并理解其所表达的含义。
活动难点:能够通过欣赏,寻找可夸张的因素,并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体现出来。
五、幼儿经验准备:
1、欣赏过卡通画作品,并能较好的理解作品;
2、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能够表现人物特点。
六、环境材料:
1、夸张画“两个人”
2、彩笔、画纸
七、活动过程:
(一)引入环节:
1、出示夸张画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他怎么了?“启发幼儿从画面寻找原因,并进行猜想。(此部分使幼儿对欣赏产生兴趣,即可以启发幼儿从人物表情,动作上去猜想和判断,那他们猜想、判断的依据就是他们观察到的夸张之处。)
2、出示夸张画2,提问:“他怎么了?出什么事了?”鼓励幼儿猜想事情的原因以及夸张画1和夸张画2的联系。(启发幼儿从人物的情节夸张处去构思故事的原因或结果)
3、幼儿讲一讲“两个人”的故事,并引导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4、教师介绍夸张画,并引导哟额再次寻找画面的夸张处,提问:“他们为什么把嘴画的这么大?”“他们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理解夸张的作用,为幼儿的创作做铺垫,完成教学重点。)
(二)创作环节:
1、启发幼儿回忆生活中一些情节中人物的特点,并找到可以夸张的因素,引发幼儿想一想自己要创作一张什么样的夸张画。
2、鼓励幼儿大胆绘画。
(三)分享作品环节:
讲一讲我的故事。
活动反思:
我在实施这一课的教学时,认识到漫画是一中视觉艺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孩子们的世界就是一个卡通的世界、漫画的世界,但事实上他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临摹一些卡通人物上,没有创新,没有想象。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上,我认为临摹只能作为训练孩子们的绘画技巧的手段,而不能作为课堂教学练习的唯一目的。最终还是要以生活中的人物原型作为学生创作的对象,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以幽默的手段去表现。
我认为,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这节课上,我随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从欣赏阶段开始引导,例如为了激发陌生学生对陌生老师的亲切感,我预先画好自己的卡通漫画头像,放在明星头像中让学生猜猜是谁,学生猜明星正起劲时,突然出现一个滑稽的老师像,他们一下子乐开了怀,大笑着说:是路老师。再比如小品导入、猜猜我是谁、招聘考核、当堂示范等环节的设置,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了高潮,学生能踊跃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从最终的作业效果来看,我认为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的学习方案。学生在下课时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还想继续创编,还要继续展览本身的作品。但由于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这时候老师加入了用各种工具来画漫画为拓展内容,把学生的兴趣更好的延续了下去。本课创作的成功,离不开欣赏阶段的精心引导,最后还是依赖欣赏来展开拓展,把内容延续到了生活中。欣赏解析图片成为了本课一个不可或缺的重点。
二、班况分析:
本班幼儿为大班幼儿,大班幼儿已经建立起初步的美感,对于画面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水平,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技能、技巧,对于各种物体的形态的掌握较好。但在几次的欣赏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画面上的情节能富有想象的描绘,但对画面物体的形态和特征的概括却有很大的难度。这说明幼儿在欣赏中没有掌握运用概括的方法,在自身作品中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有趣的夸张画欣赏活动,让孩子们从夸张的画面上能很容易的去感知概括人物的形态、特征。并理解如此设计的目的。力求使孩子运用夸张的技法描绘人物动作,形态及生活习性的特点,并初步感受夸张艺术表现形式的美。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感知画面中人物五表情与形态的夸张,并理解画面中的夸张绘画所表达的意义;
2、通过欣赏,初步尝试夸张画的练习。
四、活动重点:能够通过欣赏感知画面人物表情、形态上的夸张处,并理解其所表达的含义。
活动难点:能够通过欣赏,寻找可夸张的因素,并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体现出来。
五、幼儿经验准备:
1、欣赏过卡通画作品,并能较好的理解作品;
2、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能够表现人物特点。
六、环境材料:
1、夸张画“两个人”
2、彩笔、画纸
七、活动过程:
(一)引入环节:
1、出示夸张画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他怎么了?“启发幼儿从画面寻找原因,并进行猜想。(此部分使幼儿对欣赏产生兴趣,即可以启发幼儿从人物表情,动作上去猜想和判断,那他们猜想、判断的依据就是他们观察到的夸张之处。)
2、出示夸张画2,提问:“他怎么了?出什么事了?”鼓励幼儿猜想事情的原因以及夸张画1和夸张画2的联系。(启发幼儿从人物的情节夸张处去构思故事的原因或结果)
3、幼儿讲一讲“两个人”的故事,并引导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4、教师介绍夸张画,并引导哟额再次寻找画面的夸张处,提问:“他们为什么把嘴画的这么大?”“他们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理解夸张的作用,为幼儿的创作做铺垫,完成教学重点。)
(二)创作环节:
1、启发幼儿回忆生活中一些情节中人物的特点,并找到可以夸张的因素,引发幼儿想一想自己要创作一张什么样的夸张画。
2、鼓励幼儿大胆绘画。
(三)分享作品环节:
讲一讲我的故事。
活动反思:
我在实施这一课的教学时,认识到漫画是一中视觉艺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孩子们的世界就是一个卡通的世界、漫画的世界,但事实上他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临摹一些卡通人物上,没有创新,没有想象。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上,我认为临摹只能作为训练孩子们的绘画技巧的手段,而不能作为课堂教学练习的唯一目的。最终还是要以生活中的人物原型作为学生创作的对象,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以幽默的手段去表现。
我认为,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这节课上,我随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从欣赏阶段开始引导,例如为了激发陌生学生对陌生老师的亲切感,我预先画好自己的卡通漫画头像,放在明星头像中让学生猜猜是谁,学生猜明星正起劲时,突然出现一个滑稽的老师像,他们一下子乐开了怀,大笑着说:是路老师。再比如小品导入、猜猜我是谁、招聘考核、当堂示范等环节的设置,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了高潮,学生能踊跃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从最终的作业效果来看,我认为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的学习方案。学生在下课时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还想继续创编,还要继续展览本身的作品。但由于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这时候老师加入了用各种工具来画漫画为拓展内容,把学生的兴趣更好的延续了下去。本课创作的成功,离不开欣赏阶段的精心引导,最后还是依赖欣赏来展开拓展,把内容延续到了生活中。欣赏解析图片成为了本课一个不可或缺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