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鞋子对对碰教案反思
栏目:中班主题教案这是中班主题鞋子对对碰教案反思,是优秀的中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一:《穿鞋子真舒服》
活动目标:
1、可以用清楚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有与人交流的愿望。
2、了解穿鞋的重要性,知道穿鞋子可以保护脚。
3、不随便光脚走路,知道如何保护小脚丫。
4、穿鞋一定要合脚,舒服才会保护小脚丫。
活动准备:
1、故事磁带《好心的鞋宝宝》。
2、有突起表面的胶皮垫子。
活动过程:
1、谈话:通过与小朋友们谈话的方式,请他们自己来讲讲小脚丫有没有受伤的经历。感受鞋子对保护脚的重要性。
2、听故事《好心的鞋宝宝》,进一步加深对保护脚丫的重要性。
3、提问:①丁丁不喜欢穿鞋,妈妈是怎样讲的?②丁丁做了一个什么梦?梦中谁要与丁丁做好朋友?为什么要与丁丁做好朋友?③丁丁的脚为什么流血了?
4、①请一个小朋友上前面来脱掉鞋在准备好的胶皮垫上走一走,上面的突起有什么感觉?②然后穿上鞋试一试感觉一样吗?请这位小朋友给大家讲讲自己的感受。③多请几个小朋友来感受光脚与穿鞋在有突起的地垫上走的感觉,然后大家一起讨论,穿鞋子的重要性,加深印象。
5、鼓励幼儿爱穿鞋子,不随便光脚,知道穿鞋的重要性。
活动二:《鞋子的来历》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平时内向、不善表达的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2、了解鞋子的来历,可以简单讲述鞋子的历史。
3、通过活动,可以在穿脱鞋子时辨清左右。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在黄帝时期,鞋子被创造出来的文字资料,编成小故事。
2、几双款式不同的鞋子,帮助幼儿区分左右。
活动过程:
1、听故事《于则与鞋子》,了解鞋子是在黄帝时期一个叫于则的人发明出来的,并提出问题。
2、故事中于则是在什么季节、天气状况如何的情况下去打猎的?
3、打猎途中于则与他的部下光脚遇到了什么事情?
4、当脚被冻得走不动路时,于则是怎样来取暖的?
5、取暖的过程中,于则发现了什么?
6、于则与他的部下把树木截成脚丫大小,并掏空,塞上干草穿在脚上,创造了最早的鞋。
7、出示款式不同的鞋子,讲解怎样来区分左右。
8、请幼儿到前边来示范如何区分左右。
9、请小朋友把自己的鞋子脱下来再重新穿上的过程中,看谁没有穿错,准确区分了左右。
活动三:《鞋子大旅行》
活动目标:
1、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感知鞋子的多样性,初步了解不同鞋子的不同用途。
3、感受各种鞋子不行走时发出的踢踏声,体验穿不同鞋的乐趣。
4、引导孩子有节奏地让鞋子发出踢踏声。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多种比幼儿脚稍大的鞋子(高跟鞋、皮鞋、雨鞋、运动鞋、拖鞋、溜冰鞋等)布置成展区。
2、故事《鞋子大游行》的课件。
活动过程:
1、看课件,欣赏故事《鞋子大游行》,并提问问题:
⑴小人精吹响喇叭后,哪些鞋子都能排队走出来了?(幼儿边回答边到展区选择相应的鞋子摆放出来,然后请幼儿共同说出这些鞋子的名称)⑵启发幼儿扩展思考:除了刚才走出来的鞋子,还会有哪些鞋子人家里走出来了?
2、引导幼儿讨论了解不同鞋子的不同用途。
⑴看第二遍课件再次欣赏故事并提问幼儿:为什么大皮鞋和高跟鞋会往街心花园走?为什么运动鞋会往体育场走?叫叫鞋、兔兔鞋为什么会往儿童乐园走?
⑵教师总结:每种鞋子适合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穿,如:高跟鞋是妈妈穿的,爸爸穿大皮鞋,下雨天穿雨鞋,运动时穿运动鞋等。
3、幼儿穿大鞋旅行⑴幼儿自由选择试穿各种鞋子,在室内行走,感受各种鞋子在行走时发出的踢踏声,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幼儿有节奏的走出踢踏声,体验穿各种鞋子的乐趣。
⑵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说出穿各种鞋子的感受。
活动四:《鞋子对对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在活动中的有趣、快乐。
2、巩固幼儿对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的知识。
3、能按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4、引导幼儿对相同种类的鞋子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成双的鞋子,散放在教室的中间。
2、鞋架两个 小猫头饰一个 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猫妈妈,请幼儿帮猫妈妈收拾鞋子,初步学习按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⑴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帮助猫妈妈一起收拾零乱的鞋子。
⑵幼儿分散收拾⑶讨论:你是怎样收拾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
⑷小结: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两只鞋子子叫一双,所以要放在一起,是好朋友。
反思:
在”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是孩子们愉快学习的方式.这节<鞋子对对碰>真正反应了这种学习方式.孩子们自由收拾中初步感受配对的含义,虽然有些孩子第一次整理时配错了鞋子,但他们也有一种尝试的愉悦心情.在讨论中,孩子们初步懂得了什么是一对,怎么样才是一对.在比较中认识了对.游戏也是孩子练习配对的方法,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在游戏中,孩子们对鞋子的配对也正确了,能够找出一只鞋子的另一个,同时也检测了孩子们对鞋子配对的掌握情况.
活动目标:
1、可以用清楚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有与人交流的愿望。
2、了解穿鞋的重要性,知道穿鞋子可以保护脚。
3、不随便光脚走路,知道如何保护小脚丫。
4、穿鞋一定要合脚,舒服才会保护小脚丫。
活动准备:
1、故事磁带《好心的鞋宝宝》。
2、有突起表面的胶皮垫子。
活动过程:
1、谈话:通过与小朋友们谈话的方式,请他们自己来讲讲小脚丫有没有受伤的经历。感受鞋子对保护脚的重要性。
2、听故事《好心的鞋宝宝》,进一步加深对保护脚丫的重要性。
3、提问:①丁丁不喜欢穿鞋,妈妈是怎样讲的?②丁丁做了一个什么梦?梦中谁要与丁丁做好朋友?为什么要与丁丁做好朋友?③丁丁的脚为什么流血了?
4、①请一个小朋友上前面来脱掉鞋在准备好的胶皮垫上走一走,上面的突起有什么感觉?②然后穿上鞋试一试感觉一样吗?请这位小朋友给大家讲讲自己的感受。③多请几个小朋友来感受光脚与穿鞋在有突起的地垫上走的感觉,然后大家一起讨论,穿鞋子的重要性,加深印象。
5、鼓励幼儿爱穿鞋子,不随便光脚,知道穿鞋的重要性。
活动二:《鞋子的来历》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平时内向、不善表达的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2、了解鞋子的来历,可以简单讲述鞋子的历史。
3、通过活动,可以在穿脱鞋子时辨清左右。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在黄帝时期,鞋子被创造出来的文字资料,编成小故事。
2、几双款式不同的鞋子,帮助幼儿区分左右。
活动过程:
1、听故事《于则与鞋子》,了解鞋子是在黄帝时期一个叫于则的人发明出来的,并提出问题。
2、故事中于则是在什么季节、天气状况如何的情况下去打猎的?
3、打猎途中于则与他的部下光脚遇到了什么事情?
4、当脚被冻得走不动路时,于则是怎样来取暖的?
5、取暖的过程中,于则发现了什么?
6、于则与他的部下把树木截成脚丫大小,并掏空,塞上干草穿在脚上,创造了最早的鞋。
7、出示款式不同的鞋子,讲解怎样来区分左右。
8、请幼儿到前边来示范如何区分左右。
9、请小朋友把自己的鞋子脱下来再重新穿上的过程中,看谁没有穿错,准确区分了左右。
活动三:《鞋子大旅行》
活动目标:
1、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感知鞋子的多样性,初步了解不同鞋子的不同用途。
3、感受各种鞋子不行走时发出的踢踏声,体验穿不同鞋的乐趣。
4、引导孩子有节奏地让鞋子发出踢踏声。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多种比幼儿脚稍大的鞋子(高跟鞋、皮鞋、雨鞋、运动鞋、拖鞋、溜冰鞋等)布置成展区。
2、故事《鞋子大游行》的课件。
活动过程:
1、看课件,欣赏故事《鞋子大游行》,并提问问题:
⑴小人精吹响喇叭后,哪些鞋子都能排队走出来了?(幼儿边回答边到展区选择相应的鞋子摆放出来,然后请幼儿共同说出这些鞋子的名称)⑵启发幼儿扩展思考:除了刚才走出来的鞋子,还会有哪些鞋子人家里走出来了?
2、引导幼儿讨论了解不同鞋子的不同用途。
⑴看第二遍课件再次欣赏故事并提问幼儿:为什么大皮鞋和高跟鞋会往街心花园走?为什么运动鞋会往体育场走?叫叫鞋、兔兔鞋为什么会往儿童乐园走?
⑵教师总结:每种鞋子适合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穿,如:高跟鞋是妈妈穿的,爸爸穿大皮鞋,下雨天穿雨鞋,运动时穿运动鞋等。
3、幼儿穿大鞋旅行⑴幼儿自由选择试穿各种鞋子,在室内行走,感受各种鞋子在行走时发出的踢踏声,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幼儿有节奏的走出踢踏声,体验穿各种鞋子的乐趣。
⑵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说出穿各种鞋子的感受。
活动四:《鞋子对对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在活动中的有趣、快乐。
2、巩固幼儿对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的知识。
3、能按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4、引导幼儿对相同种类的鞋子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成双的鞋子,散放在教室的中间。
2、鞋架两个 小猫头饰一个 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猫妈妈,请幼儿帮猫妈妈收拾鞋子,初步学习按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⑴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帮助猫妈妈一起收拾零乱的鞋子。
⑵幼儿分散收拾⑶讨论:你是怎样收拾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
⑷小结: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两只鞋子子叫一双,所以要放在一起,是好朋友。
反思:
在”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是孩子们愉快学习的方式.这节<鞋子对对碰>真正反应了这种学习方式.孩子们自由收拾中初步感受配对的含义,虽然有些孩子第一次整理时配错了鞋子,但他们也有一种尝试的愉悦心情.在讨论中,孩子们初步懂得了什么是一对,怎么样才是一对.在比较中认识了对.游戏也是孩子练习配对的方法,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在游戏中,孩子们对鞋子的配对也正确了,能够找出一只鞋子的另一个,同时也检测了孩子们对鞋子配对的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