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游戏在无意与有心之间生成游戏主题教案
栏目:中班游戏教案这是中班游戏在无意与有心之间生成游戏主题教案,是优秀的中班游戏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在无意与有心之间生成游戏主题
——关于一次幼儿游戏主题的生成与开展案例的启示
“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陈鹤琴
的确在游戏中,孩子可以不受限制模仿各类人物,模拟各种事件,使愿望得以满足,兴趣得以提高,身心舒适而愉快,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可是有很多老师认为指导游戏很难,玩具扔得乱七八糟;在活动室里你追我赶,多危险!所以为幼儿游戏而制订的规则特别多;而且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该何时介入、如何介入等也常常感到很困惑,因把握不准而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拟就本人在开展角色游戏中所作的一个案例——关于“烧烤店” 游戏主题的生成与开展的观察记录及相应的分析介绍如下,以同行共享。
时间:2002年12月13日周四下午(第一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自助餐厅旁
内容:烧烤店
人物:哲玮、宇辉、以宁
教师实录:思滢、希颖、昕瑶开办自助餐厅,思滢与昕瑶外出分派优惠券,希颖看店。因自助餐厅玩太久了,没人来吃,希颖就无聊地坐着。这时哲玮、以宁来了,以顾客身份买了一份自助餐,在找位置时,发现了自助餐旁有个铁架子,哲玮非常兴趣地看着铁架子,对以宁说“我们来烧烤吧。”两人就去自助餐厅搬了一些食品放在铁架上烧烤。这时宇辉来了“你们在干什么?”“我们在烧烤,你要吃吗?”“好,我也来帮忙。”宇辉去拿食品,哲玮吆喝“谁要吃烧烤?不用钱的。”我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呀?”“我们在办烧烤店,要吃吗?不用钱的。”“吃东西不要钱吗?”我装作很惊讶地问。“要的,但是你有优惠券,可以不用钱的。”宇辉解释道。“那来一份吧。”哲玮他们把烧烤好的食品一份一份排在桌上。“你自己选吧,看要火腿的还是要鸡块的。”他们这时的烧烤架上杂放着许多的薯条、豆腐、汉堡等,大小不一,堆放得满满的,以宁正用一双筷子在翻炒着。“那么多食品放在一起,有的都烤焦了,有的还没熟呢。”我惊讶地说。他们没人理我,继续烤他们的杂菜炉。
教师分析:从上述可知,“烧烤店”这一主题的产生十分自然。小朋友们对自助餐厅的游戏已经玩腻了,在无意间他们发现了铁架子,并灵机一动马上玩起了烧烤的游戏。我们认为,这从某一角度反应了该小朋友有较丰富的游戏经验,同时这也平时他们长期处在一种较为宽松的游戏氛围是分不开的试想如果他们平时的游戏分为不宽松,是老师在“游戏儿童”,而不是“儿童在游戏”,那么,他们敢这样“毫无肆惮”地玩起这游戏吗?但此时他们的游戏显然带有明显的嬉戏性的成分,他们把食品放在铁架上反复翻炒着,游戏的情节更多的是停留在无目的的摆弄上。这也许是他们对烧烤这一“翻炒”动作太感兴趣,或者受其经验的制约而无法作深入的开展。以致于此时的我(“顾客”的身份)所进行的间接介入指导,所起的作用也仅是帮助他们确定了游戏主题——玩“烧烤店”,他们对“顾客”的我所提出的建议不加理会。我也就悄然退出不再介入游戏了,而是观察他们到底对这游戏有多大的兴趣?以及他们会怎样玩?小朋友们看到“老师”的我没有表态,认为我默许他们的行为,就继续很快乐地游戏。而周围的孩子都和我一样对这件事感兴趣,所以这个主题一下子成为热点,在交流中被宣传,我们静等下次游戏的发展。
时间:2002年12月17日周一下午(第二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内容:烧烤店
人物:阳阳、昕瑶、希颖、颖瑜、佳璐、宇辉、家琪
教师实录:游戏前,我组织了幼儿讨论了烧烤店是怎样烧烤的,幼儿说“有人吃时才放在铁架上烤,其他的食物放旁边。”“不能都拿去烧烤的”“要用棍子插着烤的”“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最后幼儿提议:用橡皮泥制作烧烤材料,用细的筷子作烧烤棍。开始游戏了,烧烤店人数较多,希颖仍是收银员,颖瑜、佳璐、宇辉、家琪制作肉串、香肠、豆腐串等烧烤材料,昕瑶负责烧烤。在我经过时,宇辉举着他的杰作:“你要吃烧烤吗?”“这是什么呀?”“香肠”说真的,一点也不象,橡皮泥都还没搓好就随便串成一串了。“我可以自己做吗?”“可以”“那我也做根香肠吧。”我在旁边也拿了块橡皮泥做了起来,宇辉在旁边边看边说“怎么香肠是扁的呀?”(我搓长后又压扁,把筷子放在上面)“我还没卷起来呢!”我用筷子把橡皮泥卷成圆圈再搓平整。“好了,你帮我烧烤好吗?”其他小朋友看我在做,也好奇地看着,“我再做个豆腐串”“豆腐是正方形的”宇辉说,“我做的是豆腐卷呀。”“对呀,对呀,我有看过这种豆腐卷。”其他小朋友应喝着。小朋友看我做完了,又开始做他们的肉串、香肠了,我决定去烧烤炉看看。昕瑶很负责地守着烧烤炉,将别人的香肠串等烧烤好了再送去给他们。“我的香肠好了吗?”“好了,给你。”昕瑶递了一根香肠给我。“呀,怎么没味道呢?”我假装吃着。“忘了给你放盐了。”昕瑶假装放了些盐。“怎么黑黑的?”我有些“生气”地问。“呀,要涂油的”阳阳说,并去找了个瓶子及一把刷子,“我给你涂一下”,他又拿去加工了。“好了,给你。”“真香!谢谢。”阳阳开始与昕瑶一起看烧烤炉,并帮他们涂油、上调料。看游戏井然有序地开展着,我悄然退出了游戏。
教师分析:在上次观察的基础上,我觉得他们对这游戏很感兴趣,但在经验方面还有待于老师给予整合、提升。因为大多数小朋友是有这方面的经验的,只是还不够明确而已。于是,在这次游戏前我就有意识地先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在“唤醒”他们已有经验的同时,也让他们对游戏情节该如何有效地开展有个大致的安排。在活动中,我以顾客的身份参与游戏,进行指导,既有利于游戏的开展,又不会打击幼儿游戏的兴致 。从这次游戏活动的开展来看,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但幼儿的兴趣集中在制作上,合作交往现象较少。
时间:2002年12月18日周二下午(第三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内容:烧烤店
人物:勇志、潘龙、礼熙、书鸿、奕铮、陈麟、文钦
教师实录:一开始,勇志、潘龙、书鸿三人争着要看烧烤炉,礼熙用橡皮泥在制作肉串。三个人争了一会儿,最后商量“我们做自助烧烤,自己烤自己吃。”三个人就各自去制作烧烤串了。这时,奕铮、陈麟、文钦也加入了。懋东来了,“我要吃圆圆的肉串。”勇志:“肉串在这儿(他正在制作),等一下。”说完拿了一本书给懋东看。懋东看了一下,又问:“好了没有?”“好了,你自己去烤吧。”懋东拿着肉串自己去烤了,勇志继续做肉串。这时,潘龙拿了许多烧烤物过来,“老师,你看,我烤了这么多!”“你烤这么多要给谁吃呀?”我问。“要送去幼儿园的。”文钦在一旁插话。“哦!那你们快送去吧。”勇志拿了一个德克士的盘子帮潘龙一起将肉串送去幼儿园。潘龙回来后,把服务员们制作好的肉串放在烧烤炉上排整齐,一根一根地细心上油。游戏继续进行。
教师分析:因为上次的讲评我表扬了阳阳会寻找替代物用刷子给食品上油,大部分幼儿对刷子很感兴趣,才会发生争着要看烧烤炉事件,这时,我采用直接干预法,只说了一句“大家都要用刷子,商量一下,怎么办呢?”幼儿就自己商量解决了这一问题。今天的游戏有了很大的发展,烧烤店能与其它游戏主题结合进行游戏,幼儿的交往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游戏内容逐步丰富。
时间:2003年1月1日周二下午(第四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内容:烧烤店
人物:哲玮、以宁、潘龙、书鸿、陈麟
教师实录:一开始,幼儿自己能进行角色分工,哲玮当老板,负责烧烤,以宁负责宣传,陈麟、书鸿看店,烧烤架新增:各种调味品:有辣油、盐、酱油、糖、胡椒粉、鸡精、排骨酱等(用不同的颜料瓶表示),油瓶内还有油(装水)。游戏已经玩过多次了,今天的顾客较少,几位服务员就商量“要不我们重新装修漂亮些吧,这样就会有客人来吃了。”他们又用矿泉水瓶排了围墙、大门,哲玮还用塑料椅子叠一垒做了一个冰箱,说“这是放食品用的。”装修完后,哲玮发现还是没有多少顾客光顾,就对以宁说:“你开车去看看,有没有人要吃烧烤,载他们来。”以宁就答应了,拿了方向盘四处问“你要吃烧烤吗?”“要吃烧烤吗?有优惠的。”如果有人要,他就载他们到烧烤店,“老板,有客人到。”烧烤店的服务员就出来热情的欢迎,“你好,请问你要吃什么?”烧烤游戏又热闹起来了,他们还把铁架下的头饰用来赠送给来用餐的“小朋友”,他们说“我们是麦当劳的烧烘店,有礼物赠送的。”这下,来烧烤店的人更多了,每个人都戴着头饰,显得很热闹,幼儿们也很开心。
教师分析:随着游戏的深入开展,幼儿对烧烤店的了解逐渐加深,游戏内容进一步丰富,他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以前的游戏经验进行有一定服务性质的活动,在活动中,对自己所遇到的困难会想办法去解决,游戏达到了高潮阶段。
时间:2003年1月10日周一下午(第五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内容:烧烤店
人物:潘龙、以宁、阳阳
教师实录:最近电视正在热播&;lt gt;,今天大部分幼儿都在玩“AD师”,拿着枪四处跑,其它主题人数相对较少,烧烤店也没什么顾客,潘龙、以宁、阳阳做服务员,因没顾客显得无所事事的样子,后来,以宁去拿了一些头饰来放在烧烤店的一边说:“这儿是卖东西的。”并大声吆喝“卖东西哟,卖好看的头饰哟。”许多小朋友都来买头饰了,烧烤店变成了玩具店了。
教师分析:游戏由一开始的兴奋、介入、高潮,转入了结尾,到今天为止,这一主题已经开展了将近一个月了,幼儿的兴趣已经发生了转移,游戏降温,幼儿又开始寻找别的游戏主题了,此时,我们要做的只是静静的观察、了解,并在幼儿需要时帮他一把,也许,又一个好主题要诞生了……
后记:当一个游戏产生或进行的时候,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轻松的心理环境、尝试着做一个旁观者静静地观察一段时间,并给予孩子们以适当的帮助,也许,你会发现在不经意中,一个很好的游戏主题已经诞生。
——关于一次幼儿游戏主题的生成与开展案例的启示
“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陈鹤琴
的确在游戏中,孩子可以不受限制模仿各类人物,模拟各种事件,使愿望得以满足,兴趣得以提高,身心舒适而愉快,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可是有很多老师认为指导游戏很难,玩具扔得乱七八糟;在活动室里你追我赶,多危险!所以为幼儿游戏而制订的规则特别多;而且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该何时介入、如何介入等也常常感到很困惑,因把握不准而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拟就本人在开展角色游戏中所作的一个案例——关于“烧烤店” 游戏主题的生成与开展的观察记录及相应的分析介绍如下,以同行共享。
时间:2002年12月13日周四下午(第一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自助餐厅旁
内容:烧烤店
人物:哲玮、宇辉、以宁
教师实录:思滢、希颖、昕瑶开办自助餐厅,思滢与昕瑶外出分派优惠券,希颖看店。因自助餐厅玩太久了,没人来吃,希颖就无聊地坐着。这时哲玮、以宁来了,以顾客身份买了一份自助餐,在找位置时,发现了自助餐旁有个铁架子,哲玮非常兴趣地看着铁架子,对以宁说“我们来烧烤吧。”两人就去自助餐厅搬了一些食品放在铁架上烧烤。这时宇辉来了“你们在干什么?”“我们在烧烤,你要吃吗?”“好,我也来帮忙。”宇辉去拿食品,哲玮吆喝“谁要吃烧烤?不用钱的。”我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呀?”“我们在办烧烤店,要吃吗?不用钱的。”“吃东西不要钱吗?”我装作很惊讶地问。“要的,但是你有优惠券,可以不用钱的。”宇辉解释道。“那来一份吧。”哲玮他们把烧烤好的食品一份一份排在桌上。“你自己选吧,看要火腿的还是要鸡块的。”他们这时的烧烤架上杂放着许多的薯条、豆腐、汉堡等,大小不一,堆放得满满的,以宁正用一双筷子在翻炒着。“那么多食品放在一起,有的都烤焦了,有的还没熟呢。”我惊讶地说。他们没人理我,继续烤他们的杂菜炉。
教师分析:从上述可知,“烧烤店”这一主题的产生十分自然。小朋友们对自助餐厅的游戏已经玩腻了,在无意间他们发现了铁架子,并灵机一动马上玩起了烧烤的游戏。我们认为,这从某一角度反应了该小朋友有较丰富的游戏经验,同时这也平时他们长期处在一种较为宽松的游戏氛围是分不开的试想如果他们平时的游戏分为不宽松,是老师在“游戏儿童”,而不是“儿童在游戏”,那么,他们敢这样“毫无肆惮”地玩起这游戏吗?但此时他们的游戏显然带有明显的嬉戏性的成分,他们把食品放在铁架上反复翻炒着,游戏的情节更多的是停留在无目的的摆弄上。这也许是他们对烧烤这一“翻炒”动作太感兴趣,或者受其经验的制约而无法作深入的开展。以致于此时的我(“顾客”的身份)所进行的间接介入指导,所起的作用也仅是帮助他们确定了游戏主题——玩“烧烤店”,他们对“顾客”的我所提出的建议不加理会。我也就悄然退出不再介入游戏了,而是观察他们到底对这游戏有多大的兴趣?以及他们会怎样玩?小朋友们看到“老师”的我没有表态,认为我默许他们的行为,就继续很快乐地游戏。而周围的孩子都和我一样对这件事感兴趣,所以这个主题一下子成为热点,在交流中被宣传,我们静等下次游戏的发展。
时间:2002年12月17日周一下午(第二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内容:烧烤店
人物:阳阳、昕瑶、希颖、颖瑜、佳璐、宇辉、家琪
教师实录:游戏前,我组织了幼儿讨论了烧烤店是怎样烧烤的,幼儿说“有人吃时才放在铁架上烤,其他的食物放旁边。”“不能都拿去烧烤的”“要用棍子插着烤的”“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最后幼儿提议:用橡皮泥制作烧烤材料,用细的筷子作烧烤棍。开始游戏了,烧烤店人数较多,希颖仍是收银员,颖瑜、佳璐、宇辉、家琪制作肉串、香肠、豆腐串等烧烤材料,昕瑶负责烧烤。在我经过时,宇辉举着他的杰作:“你要吃烧烤吗?”“这是什么呀?”“香肠”说真的,一点也不象,橡皮泥都还没搓好就随便串成一串了。“我可以自己做吗?”“可以”“那我也做根香肠吧。”我在旁边也拿了块橡皮泥做了起来,宇辉在旁边边看边说“怎么香肠是扁的呀?”(我搓长后又压扁,把筷子放在上面)“我还没卷起来呢!”我用筷子把橡皮泥卷成圆圈再搓平整。“好了,你帮我烧烤好吗?”其他小朋友看我在做,也好奇地看着,“我再做个豆腐串”“豆腐是正方形的”宇辉说,“我做的是豆腐卷呀。”“对呀,对呀,我有看过这种豆腐卷。”其他小朋友应喝着。小朋友看我做完了,又开始做他们的肉串、香肠了,我决定去烧烤炉看看。昕瑶很负责地守着烧烤炉,将别人的香肠串等烧烤好了再送去给他们。“我的香肠好了吗?”“好了,给你。”昕瑶递了一根香肠给我。“呀,怎么没味道呢?”我假装吃着。“忘了给你放盐了。”昕瑶假装放了些盐。“怎么黑黑的?”我有些“生气”地问。“呀,要涂油的”阳阳说,并去找了个瓶子及一把刷子,“我给你涂一下”,他又拿去加工了。“好了,给你。”“真香!谢谢。”阳阳开始与昕瑶一起看烧烤炉,并帮他们涂油、上调料。看游戏井然有序地开展着,我悄然退出了游戏。
教师分析:在上次观察的基础上,我觉得他们对这游戏很感兴趣,但在经验方面还有待于老师给予整合、提升。因为大多数小朋友是有这方面的经验的,只是还不够明确而已。于是,在这次游戏前我就有意识地先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在“唤醒”他们已有经验的同时,也让他们对游戏情节该如何有效地开展有个大致的安排。在活动中,我以顾客的身份参与游戏,进行指导,既有利于游戏的开展,又不会打击幼儿游戏的兴致 。从这次游戏活动的开展来看,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但幼儿的兴趣集中在制作上,合作交往现象较少。
时间:2002年12月18日周二下午(第三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内容:烧烤店
人物:勇志、潘龙、礼熙、书鸿、奕铮、陈麟、文钦
教师实录:一开始,勇志、潘龙、书鸿三人争着要看烧烤炉,礼熙用橡皮泥在制作肉串。三个人争了一会儿,最后商量“我们做自助烧烤,自己烤自己吃。”三个人就各自去制作烧烤串了。这时,奕铮、陈麟、文钦也加入了。懋东来了,“我要吃圆圆的肉串。”勇志:“肉串在这儿(他正在制作),等一下。”说完拿了一本书给懋东看。懋东看了一下,又问:“好了没有?”“好了,你自己去烤吧。”懋东拿着肉串自己去烤了,勇志继续做肉串。这时,潘龙拿了许多烧烤物过来,“老师,你看,我烤了这么多!”“你烤这么多要给谁吃呀?”我问。“要送去幼儿园的。”文钦在一旁插话。“哦!那你们快送去吧。”勇志拿了一个德克士的盘子帮潘龙一起将肉串送去幼儿园。潘龙回来后,把服务员们制作好的肉串放在烧烤炉上排整齐,一根一根地细心上油。游戏继续进行。
教师分析:因为上次的讲评我表扬了阳阳会寻找替代物用刷子给食品上油,大部分幼儿对刷子很感兴趣,才会发生争着要看烧烤炉事件,这时,我采用直接干预法,只说了一句“大家都要用刷子,商量一下,怎么办呢?”幼儿就自己商量解决了这一问题。今天的游戏有了很大的发展,烧烤店能与其它游戏主题结合进行游戏,幼儿的交往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游戏内容逐步丰富。
时间:2003年1月1日周二下午(第四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内容:烧烤店
人物:哲玮、以宁、潘龙、书鸿、陈麟
教师实录:一开始,幼儿自己能进行角色分工,哲玮当老板,负责烧烤,以宁负责宣传,陈麟、书鸿看店,烧烤架新增:各种调味品:有辣油、盐、酱油、糖、胡椒粉、鸡精、排骨酱等(用不同的颜料瓶表示),油瓶内还有油(装水)。游戏已经玩过多次了,今天的顾客较少,几位服务员就商量“要不我们重新装修漂亮些吧,这样就会有客人来吃了。”他们又用矿泉水瓶排了围墙、大门,哲玮还用塑料椅子叠一垒做了一个冰箱,说“这是放食品用的。”装修完后,哲玮发现还是没有多少顾客光顾,就对以宁说:“你开车去看看,有没有人要吃烧烤,载他们来。”以宁就答应了,拿了方向盘四处问“你要吃烧烤吗?”“要吃烧烤吗?有优惠的。”如果有人要,他就载他们到烧烤店,“老板,有客人到。”烧烤店的服务员就出来热情的欢迎,“你好,请问你要吃什么?”烧烤游戏又热闹起来了,他们还把铁架下的头饰用来赠送给来用餐的“小朋友”,他们说“我们是麦当劳的烧烘店,有礼物赠送的。”这下,来烧烤店的人更多了,每个人都戴着头饰,显得很热闹,幼儿们也很开心。
教师分析:随着游戏的深入开展,幼儿对烧烤店的了解逐渐加深,游戏内容进一步丰富,他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以前的游戏经验进行有一定服务性质的活动,在活动中,对自己所遇到的困难会想办法去解决,游戏达到了高潮阶段。
时间:2003年1月10日周一下午(第五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内容:烧烤店
人物:潘龙、以宁、阳阳
教师实录:最近电视正在热播&;lt gt;,今天大部分幼儿都在玩“AD师”,拿着枪四处跑,其它主题人数相对较少,烧烤店也没什么顾客,潘龙、以宁、阳阳做服务员,因没顾客显得无所事事的样子,后来,以宁去拿了一些头饰来放在烧烤店的一边说:“这儿是卖东西的。”并大声吆喝“卖东西哟,卖好看的头饰哟。”许多小朋友都来买头饰了,烧烤店变成了玩具店了。
教师分析:游戏由一开始的兴奋、介入、高潮,转入了结尾,到今天为止,这一主题已经开展了将近一个月了,幼儿的兴趣已经发生了转移,游戏降温,幼儿又开始寻找别的游戏主题了,此时,我们要做的只是静静的观察、了解,并在幼儿需要时帮他一把,也许,又一个好主题要诞生了……
后记:当一个游戏产生或进行的时候,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轻松的心理环境、尝试着做一个旁观者静静地观察一段时间,并给予孩子们以适当的帮助,也许,你会发现在不经意中,一个很好的游戏主题已经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