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区域观察记录3篇
栏目:幼儿园观察记录这是中班区域观察记录3篇,是优秀的幼儿园观察记录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第1篇
区域名称:手工区
观察对象:岚岚
记录者:顾丽亚
观察重点:乐意与同伴交往
幼儿活动情景记录:
岚岚是个很内向的女孩子,喜欢到手工区做一些安静的区角游戏。今日我看到她拿着自我的进区卡来到了区域角,我看到她从进去后就一向坐着看旁边的小朋友折纸,我想她肯定没纸,所以没办法折,这时我走过去轻轻的问她怎样了她过了好久才回我一句很轻的话我没有纸。听完我告诉她你拿不到能够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下让他们递给你就好了。她点点头我发现她愣在那还是不折,我又问她怎样了这次被我一问她的眼泪都快要出来了,用发抖的声音告诉我,我不会折。这时我看到旁边的岚岚我说“岚岚你教下好吗”,当我再次看她们时她们成为了好朋友。
行为分析:
岚岚是一个内向的女孩子。平时与小朋友之间的交流就不是很多,所以她的语言交流本事很差。遇到事情她只会坐在那里看而不会主动地与别人交流。在这时教师在旁边去引导让旁边语言交流本事强的幼儿去带动她,让她在其他幼儿面前敢说敢做,做一个勇敢的小朋友。
教师后续的支持:
1.多鼓励她多和同伴交流。
2.肯定她的提高。让孩子自信,并愿意与别人交流。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第2篇
观察时间:10月10日
观察地点:中⑴班手工区
观察要点:能按折纸示意图的步骤一步一步地折出“纸球”。
活动背景:结合主题《我和空气做游戏》,在手工区开展了折“纸球”,纸球吹气进去会鼓起来,特别有趣。
幼儿行为描述:
刘宏强和郎智杰拿着纸,看了一会儿示意图。刘宏强问:“老师,这个是不是第一步?”我:“是,你怎么看出来的?”刘宏强笑了笑:“因为有数字啊。”便开始动手折,折到第三步不再动了,拿着折到第三步的纸张,来回翻转对照着示意图。而郎智杰的示意图已经远离了自己的视线,在学着刘宏强折。大家都断在第三步。这时,刘宏强看了看我:“老师,第四步怎么折呀?”我:“你哪里没看懂?”刘宏强:“它是怎么变成这样的呀?这个箭头指的哪里看不懂!好难啊!我不会!”这时,朱恩琦从益智区走了过来:“我会折,奶奶教过我!我帮你!”说着就放下手上的玩具边说边帮起刘宏强来:“我奶奶说折双三角形很难的,这里一折就变成双三角形了!然后就简单了!”接着,没一会儿就折完成了!刘宏强很开心的谢了朱恩琦,兴高采烈的拿着折好的纸球给我看:“老师,你看我的纸球做好了!”郎智杰看到刘宏强的纸球在朱恩琦的帮助下完成了,便拿着自己未完成的作品让朱恩琦帮忙。朱恩琦二话没说也帮忙折好了!紧接着大家拿着自己的纸球吹气,看到吹鼓起来的纸球都非常的高兴!
幼儿行为分析:
⒈幼儿很少接触平面示意图。在以前的活动中,多以折好的一步步立体的示意图为主。所以看平面示意图的经验基本没有。在自我探索中,刘宏强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示意图是有步骤的,但有的符号不认识。刘宏强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做事比较有条理,能先观察再思考,遇到困难也会主动寻求帮助,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强。
⒉朱恩琦的奶奶是名退休的幼儿教师,奶奶经常会在家教她很多各方面的内容,所以她在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强,能主动去帮助一些能力较弱的孩子。郎智杰动脑思考方面比较薄弱,自己会找便利的途径去学习,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⒊中班孩子的合作意识日渐形成。
教育策略与建议:
⒈为了丰富孩子对平面示意图的认识,可以事先认识一些示意图上的符号,比如“向后折”的符号,可搜集一些有这类符号的简单折纸,让孩子结合立体折纸示意图进行尝试、练习。以此类推积累孩子们对符号的认识,及折纸的技能方法。
⒉中班孩子的合作意识渐渐形成,但分工不是很明确。可以引导他们在活动前商量一下各自做什么事情,会看示意图孩子的可以带着不会看示意图的孩子的孩子一步一步折,让他们共同进步。
⒊平面折纸示意图可以与立体折纸示意图相结合,随着孩子的适应程度过渡到平面折纸示意图。让孩子们避免遇到困难退缩,也方便教师讲解教学。
中班区域观察记录第3篇
观察目的:
通过投放难度较小的拼图和改变已投放拼图的标记,了解幼儿是否能够持久的进行拼图活动。
观察过程:
(一)宝宝一进区,就选择了新投放的拼图开始拼起来。刚开始一玩,宝宝就把有关联的图片一下拼了出来,剩下的图片不由使宝宝皱起眉头来,左试试,右比比都不对,急得宝宝直抓头。这是在一旁观察的阳阳兴奋得叫起来:“这块应该放在这,你看这不是吗!”边说阳阳边把一块拼图放在了合适的地方。
(二)小宇进区后还是选择了大型拼图,他很迅速的从很多小拼图中找出了边缘上的拼图拼搭起来,拼完后,小宇拿起了其他拼图想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要放到的合适的地方,于是他翻到卡片后面,看看标记,很快找到了对应的地方。当收区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小宇看了看没有拼摆完的拼图,有些不舍的方回了原处。
情况分析:
针对上周幼儿出现的情况:对于简单的四拼、十拼的兴趣已经淡化,比较喜欢数量较多,有困难的拼图,但在拼图过程中,幼儿都没有长久的坚持完成拼图活动,拼几下就放弃了的种种现象表明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时对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水平了解还不透彻,目标过高,导致幼儿跳起来也没有摘到苹果,从而使幼儿失去了对拼图的兴趣。
由此问题,我们改变了材料,投放了难度较小的拼图并对已投放的拼图增添标记的方法,降低了拼图的难度,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得到了发展:中等能力的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互相交流完成了拼图过程;能力强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完成一部分拼图内容后,又根据拼图标记拼摆了一半多,这说明两种方法达到的效果都不错。
采取措施:
一、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从两方面入手添加区域材料:
1、投放新的拼图材料,分块数量在20件左右,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
2、在大型数量的拼图上作相应的标记符号,引导幼儿观察,判断,并根据中班幼儿年龄和已有水平,在拼图小卡上标记数量或图形符号,使幼儿能够采用接龙的方式进行拼图,使能力不同的幼儿都可以得到发展。
二、在区域活动时,可以有目的的对益智区玩拼图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其学习观察和分析两拼图之间联系的方法,能根据事物之间的颜色,图案等进行判断,使其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