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幼儿园PPT课件

幼儿园幼儿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PPT课件

文件编号:12589
󰅣立即下载
幼儿园幼儿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PPT课件

幼儿园幼儿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PPT课件这个PPT共51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幼儿感觉的发展,幼儿知觉的发展,言语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局限,记忆的发展,想象的发展,想象的发展,注意的发展等,欢迎点击下载。
幼儿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感知觉的发展
一、幼儿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
(二)听觉
(三)触觉
(四)味觉和嗅觉
(五)感觉统合简介
(一)视觉
1.视敏度:指眼睛精确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视力)
视力主要靠眼睛内晶状体的变化来调节
3岁后,儿童用眼睛看近距离和细小客体的机会越来越多,保护视力,预防幼儿近视十分必要
2.颜色视觉:指区分颜色细微差别的能力
5~6岁,不仅能认识颜色,而且在画图时,能运用各种颜色调出需要用的颜色,并能正确地说出黑、白、红、蓝、绿、黄、棕、灰、粉红、紫等颜色的名称
(二)听觉
1.儿童听觉的敏感性(听力)
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至12-13岁)
5—6岁的儿童在55—65厘米距离处能听到钟表的走动声,6—8岁的儿童在100—110厘米处就可以听到
2.儿童的听力存在个体差异
3.听力可通过训练得以提高
通过音乐或语言
做一些训练听力的游戏
4.注意:
半聋或半听见的孩子
耳朵的卫生保健
环境的噪音
(三)触觉
1. 触觉探索有两种基本形式:
口腔探索
手的探索
2. 1岁之前,口腔触觉是婴儿探索活动的主要
             形式
   1岁后,手的触觉探索活动逐渐成为幼儿主要
        的探索活动,口腔探索作为有力补充
(四)味觉和嗅觉
1.味觉:
让幼儿适应各种味道的食物,以免养成偏食的习惯
味觉的探索
2.嗅觉
嗅觉对人类有一种自我保护功能
(五)感觉统合简介
感觉统合理论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爱尔丝(Jean Aryes)于1969年首先系统提出
感觉统合
人脑将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后,对内外刺激做出合理应答的过程
感觉统合失调
大脑不能顺利地把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进行正确有效地分析和综合处理,以致使个体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发生障碍,使儿童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功能失去了控制和组合能力,导致行为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l)视觉统合失调
(2)听觉统合失调
(3)触觉统合失调
(4)身体运动不协调
(5)语言发展迟缓
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
1.遗传因素
2.脑损伤和脑功能障碍
3.母孕期因素
4.育儿方式不当
感觉统合训练
根据测查和评估孩子感觉统合失调的程度、智力发展的水平,制定相应的训练课程。孩子通过某些特殊的器械,以游戏的形式参与训练
孩子经过1-3个月的训练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适用于3-13岁的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
二 、幼儿知觉的发展
(一)空间知觉
1.方位知觉
3岁儿童已经能够正确辨别上下方位
4岁儿童能正确辨别前后方位
5岁部分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2.距离知觉
幼儿可以分清他们所熟悉的物体或场所的远近,对于比较广阔的空间距离,他们还不能正确认识
(二)物体知觉
1.形状知觉
--开始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并逐步掌握几何图形的名称(5岁)
--将所掌握的几何图形概念运用于知觉过程,使形状知觉概括化
2.大小知觉
2.5—3岁是儿童大小知觉发展的敏感期
(三)时间知觉
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
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如,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
(四)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
幼儿期观察力开始形成并迅速发展
观察力是构成智力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不强
2、观察持续的时间:短
3、观察的系统性:较差
4、观察的概括性:从非本质--本质
学前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
1、帮助幼儿确定观察的目的任务
2、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
3、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言语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展
一般认为4岁儿童已能掌握本民族或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
3-4岁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最佳时期
二、词汇的发展
(一)词汇数量的增加
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
3~4岁词汇量的年增长率最高 ,增加率约为70%
(二)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三)词类范围的扩大
先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
后虚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
(四)积极词汇的增长
积极词汇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三、语法的掌握
1.句子的长度
2岁儿童的平均句长为2.91个词,6岁儿童的平均句长为8.39个词
2.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复杂性
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四、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
2. 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思维的发展
(一)皮亚杰的观点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 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前运算阶段( 2—7岁)的思维特点
幼儿期主要认知成就是出现了符号功能或象征性功能(用符号代表或表征客体的能力)
符号是事物的代表而不是事物的本身
    语言、 心理表象、动作姿势
    角色扮演、绘画、相片、模型、地图等
局限
自我中心主义
泛灵论
无守恒概念
转导推理
不能解决分类任务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研究者对皮亚杰关于前运算的理论主张提出了挑战。
他们认为皮亚杰实验任务中向儿童提的问题太难,超出了儿童的知识经验,同时,任务中向儿童提供的信息量过大,因此往往不能反映幼儿真正的认知能力。
皮亚杰也忽视了在日常生活情景中幼儿经常能作出各种有效的推理。
研究人员通过简化实验要求,降低任务难度,减少任务变量,紧密联系幼儿熟悉的经验,使任务生动有趣等方法,发现幼儿已开始表现出逻辑思维能力
(二)幼儿思维的发展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
1. 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具体形象性
不清晰性和易变性
具有符号功能
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2. 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
(1)提问类型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指向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
(2)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概括水平属于形象概括水平,从幼儿末期开始出现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
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容量的发展
幼儿3—6岁各年龄阶段的短时记忆广度均数分别为3.91、5.14、5.69、6.10
二、记忆的发展趋势
无意识记为主 → 有意识记
机械记忆为主 → 意义记忆
形象记忆为主 → 语词记忆
三、记忆策略形成
1. 记忆策略是人们为有效地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
2. 记忆策略的发展阶段(弗拉维尔等):
没有策略(5岁以前)
过渡阶段:不能主动应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使用策略( 5~7岁)
能主动自觉地采用策略(10岁以后)
3.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有:
视觉复述策略,即不断地注视目标刺激,以加强记忆;
特征定位策略,即“捕捉”突出特征,以便于记忆;
复述策略
四、自传式记忆的发展
自传式记忆是指对个人特别重要的经历的回忆
儿童对新异事件的自传式记忆常常是相当好的
但是婴幼儿对事件的记忆非常容易被误导,他们会以为一些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事件和原先虚构的事件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了
想象的发展
一、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
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有意想象: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刚开始发展
1.幼儿的无意想象的特点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2.幼儿有意想象的萌芽
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
幼儿晚期(大班)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
但6岁前儿童有意想象的水平还很低
二、幼儿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
再造想象:根据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根本特征:新颖、独特
幼儿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刚开始发展
1.幼儿再造想象的发展
--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或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幼儿的想象是对记忆表象的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
2.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
总的来说,幼儿想象中创造性的成分还很小,还只是创造想象的初级形式
采用有效方法来激发创造想象
鼓励儿童的自由联想和发散思维
三、幼儿的想象与现实
(一)想象脱离现实
(二)想象与现实相混淆
注意的发展
(一)无意注意的发展
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
--小班幼儿,对自己喜爱的游戏和感兴趣的活动可以集中注意力,但易受干扰
--中班幼儿,注意范围更加扩大,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能较长时间保持注意,不易受干扰
--大班幼儿,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能更长时间保持注意,受到干扰会引起不满和反抗
      注意开始指向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
(二)有意注意的发展
幼儿有意注意尚处在初步形成时期
其发展水平大大低于无意注意
小班幼儿一般只能集中注意3—5分钟
中班10分钟左右
大班15分钟左右
.
(三)注意品质的变化
  1、注意的稳定性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还比较差
  2、注意的转移
不善于根据任务的需要灵活转移注意
  3、注意的广度
幼儿注意的广度还比较小
  4、注意的分配
幼儿注意的分配比较困难
四、引起幼儿分心的主要原因
1.无关刺激的干扰
2.疲劳
3.缺乏兴趣和必要的情感支持
五、防止幼儿注意分散
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
3.灵活地交互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相关课件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