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中班美术PPT课件

中班美术哈哈镜里的我PPT课件教案

文件编号:26852
󰅣立即下载
中班美术哈哈镜里的我PPT课件教案

中班美术哈哈镜里的我PPT课件教案这个PPT共17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教案。PPT的教学目标引导幼儿大胆画出正面人物四肢的简单动作,进一步掌握油画棒的涂色方法,均匀地用颜色装饰作品,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哈哈镜里的我参考教案第1篇

  【活动目标】

  1、感知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的不同及有趣,初步了解哈哈镜影像变化的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2、尝试用集体记录、个体表述等方式交流操作的过程及结果,体验动手探究的乐趣。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不锈钢的勺子;师幼玩过“照镜子”的游戏(师:镜子、镜子在哪里?幼:镜子、镜子在这里。)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幼玩“照镜子”的游戏。

  师:我们来玩照镜子的游戏,我来照镜子,你们就是我的小镜子。(教师做出各种简单肢体动作,幼儿镜面模仿。)

  2、启发幼儿思考,表述已有经验

  师:你们玩得很好,照镜子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你平时照镜子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

  3、根据幼儿回答,及时启发和小结。

  师:镜子里也有个你,你们俩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照镜子的时候,离镜子远一些、近一些,照出的人像一样吗?

  二、动手操作,探究哈哈镜的秘密。

  1、幼儿初次探究,感受勺子哈哈镜的有趣

  师:今天老师没有准备镜子,而是准备了不锈钢勺子。它们能当镜子照吗?请你们试一试,用这些勺子玩玩、照照,看看能发现什么。

  2、集体交流操作中的发现,鼓励幼儿清楚、大胆地表达

  师:你发现了什么?请你用尽可能清楚的话说给大家听。

  3、利用勺子,介绍凹凸面的名称

  师:勺子的两面一样吗?你们觉得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呢?老师这里有两个汉字朋友,看看它们能不能帮助我们。

  师:这两个字长得什么样?这个字(凹)读“aO”,它可以用来形容勺子的哪一面?这个字(凸)读“tu”,它可以用来形容勺子的哪一面?(教师手指勺子的两个面,幼儿说出名称。)

  4、集体猜想并记录

  师:知道了凸面和凹面,你们介绍自己的发现就能说得更清楚。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样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集体记录表中贴上相应形态的人像(正立、变长等)。

  5、幼儿再次操作探究,感知凹凸面成像的不同

  师: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再去试一试,这次要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6、集体交流操作结果,教师随机记录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凹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样吗?有不同的意见吗?

  7、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

  师:勺子凹面照出的人像是倒立的,凸面照出的人像是正立的,凹凸两面照出的人像都有些变形。为什么平时我们照普通的镜子时,没有这样的现象呢?

  师:普通的镜子表面是平的,镜子里的你没有变样子,可勺子的表面有凹有凸,照出的你就发生了有趣的变形。人们还特意制作了表面凹凸不平的镜子,我们把它们叫做哈哈镜。

  【活动点评】

  “轻松”——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1、生活化。利用幼儿平时生活中已有的照镜子经验,让幼儿对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勺子进行观察探究,发现哈哈镜的秘密,由此切身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2、活动性。教学中所揭示的勺子凹凸面显像的变形特点,都是通过幼儿自己的操作观察发现的。同时,幼儿通过对记录表中猜想与动手结果的比较,自己不断获得科学的结论。

  3、游戏性。教师引导幼儿用“玩”的心态对待科学学习,如“我们来玩一个照镜子游戏”,“玩玩勺子,你们会有什么发现”,始终引导幼儿以积极的心态进行观察、发现。

  “高效”——以教师为主导的精神得到了恰当落实

  1、提升性。本次教学在层层递进的基础上,不断挑战幼儿的思维高度,如每个环节都设置了高出幼儿原有发展水平的提问;引导幼儿感受“凹凸”,给幼儿更加确切的概念支撑后面的探究表达等。这样的教学能真正帮助幼儿提升认知经验。

  2、拓展性。当幼儿发现勺子里的本人变形后,教师有意识地用“如果你把勺子放得远一些和近一些,又会有什么发现呢?”以此引导幼儿通过主动变化探究条件,发现不同的变形特点,拓展幼儿原本不会关注到的认知经验。

  3、持续性。在教学中,方老师不仅关注幼儿科学知识的获得,更关注幼儿可持续学习与发展的奠基。如特别注重幼儿“爱观察、爱发现”意识的培养;关注严谨科学态度的形成;尤其注意对幼儿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比较高质量地支持、引导和促进了幼儿的自主学习。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能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强调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大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反思参考教案第2篇

  教学目标

  1.让幼儿知道勺子有两个面,凹面和凸面。

  2.两个面所呈现的景象也不同。

  3.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神奇。

  4.让幼儿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1.不锈钢勺子一把

  2.教学PPT 7页

  3.幼儿用书《勺子里的哈哈镜》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咱们的一日三餐是什么工具宝宝帮助我们把碗里的美食传递到我们的小嘴巴里的呀? (勺子)

  2.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勺子,有木头的.塑料的.不锈钢的.彩色的.有可爱小动物的的等等等等,但是你使用勺子的时候,有没有留心观察呢?你又观察到了什么呢?

  3.小朋友们都很聪明,老师观察到勺子好像是有两个面,你们确定老师的说法么?

  4,老师很开心,因为老师的观察被你们证实是正确的了,勺子有两个面,凹进去的,我们叫它“凹面”放PPT)

  5.小朋友跟读:凹凹凹,凹面凹面凹面

  6.勺子凸出来的这一面,我们叫它“凸面”

  7.小朋友跟读:凸凸凸,凸面凸面凸面

  8.任意指勺子的一面,问幼儿是哪一面

  9.凹凸面小游戏 (幼儿喜欢动画人物“奥特曼”故起名“凹凸面”音似,吸引孩子的兴趣)幼儿弯曲手掌,老师说凹面,就用手心向老师示意,老师说凸面,就用手背向老师示意。

  10.咦,看这两个小朋友认真的情形,好像在勺子里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咦,这些小朋友好像也在勺子里发现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出示PPT)

  11.他们究竟发现了什么?你们想不想知道?

  12.老师请坐姿最优美的小小科学家来替大家一探究竟

  13.里面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我看到了一面是反的,一面是正的)

  14.在公园、游乐场里,有这样三面镜子,一种是平面镜,和别人眼中的我们是一样的,我们透过它就会看到真实的自己,另一面是凸面镜,我们透过它可以看到自己变得胖乎乎的样子,最后一面是凹面镜,我们可以看到像竹竿一样高挑的自己。每当我们看到三面不同镜子里的自己,就会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所以,我们管这种镜子叫做“哈哈镜”。

  15.今天我们知道了勺子里面也有哈哈镜,而且不同的镜面照出的影像也不同。

  16.师带读PPT上的文字:勺子有两个面,不同的镜面照出来的影响也不同。

  17.咱们小朋友在生活中也要用我们善于发现的小眼睛去观察身边的物体,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8.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能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强调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大班创意绘画:哈哈镜中的我参考教案第3篇

  幼儿园大班创意绘画:哈哈镜中的我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地画出人在照哈哈镜时形体的变化。

  2、通过照哈哈镜和平时积累的经验,知道人在照哈哈镜时的形体变化与哈哈镜面的凹凸有关。

  3、感知、体验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变形的形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蜡笔、勾线笔。

  2、哈哈镜。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哈哈镜。

  教师;你照过哈哈镜吗?在哈哈镜里,你变成什么样子?为什么会变样?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出人体的变化与镜面凹凸有关。

  2、 请幼儿依次上来照哈哈镜,观察自己在哈哈镜里的形态,对自己变形的滑稽的状态感兴趣。

  教师:请你们看一看,说一说,你照的是什么镜面的哈哈镜?你发现你有什么变化吗?

  教师小结:照哈哈镜时我们的身体会变形,在照凹面镜时身体会变得又瘦又高,照凸面镜时身体会变得又矮又胖,样子非常滑稽。

  3、启发幼儿用绘画的形式,把自己照哈哈镜时滑稽的形态画下来。

  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要求幼儿在画框中画出自己的基本特征,以及变形后滑稽夸张的形态。

  4、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相互观摩欣赏,并交流自己的体会。

  将幼儿作品布置在美术区域中,幼儿与同伴讲述自己照的是什么镜面的哈哈镜,可以请同伴猜一猜自己照的是什么镜面的哈哈镜。

大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反思参考教案第4篇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2.能仔细观察,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

  活动准备:

  1.不锈钢勺子(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2.幼儿摸箱。

  3.ppt

  活动过程:

  一、照平面镜,玩镜面游戏,感受平面镜的成像引入。

  师:林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面镜子,待会儿请小朋友们来照一照,看看镜子里的你和镜子外面的你都一样吗?摸一摸,这个镜子是平的还是不平的的?

  二、创设"魔法情景",出示勺子,感受勺子的凹面和凸面。

  师:林老师最近向魔法师借了一个魔法宝贝,这个魔法宝贝功能很多,不仅能舀东西吃,还可以用来照,照出来的样子还不一样,大家猜猜是什么呢?

  师:这个魔法勺和刚才小朋友们找的镜子可不一样,它不是平的,请你们用手摸一摸魔法勺用来舀东西吃的一面,感觉下它是弯进去还是鼓起来的呢?哦,弯进去的这面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凹面,我们一起用这个凹面再照照自己的小脸蛋,看看我们的小脸蛋是朝上还是朝下呢?哦,原来勺子的凹面照出来的小脸蛋是倒立的。另一面如上。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发现了勺子用来舀东西的弯进去的那一面叫做凹面,照出来的小脸蛋是倒立的,鼓出来的那面叫做凸面,照出来的小脸蛋是倒立的。

  三、巩固凹面和凸面,摸箱游戏。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魔法箱,魔法箱里有许多小朋友用魔法勺照出来的魔法卡片,待会儿我会请表现好的小朋友从魔法箱里摸出一张魔法卡片,并要说出这张魔法卡片上的小朋友是用魔法勺的凹面还是凸面照出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答对有魔法礼物奖励!

  四、总结"魔法经验",结合ppt拓展幼儿实践运用。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勺子有这样的魔法,还有很多东西都有这样的魔法,小朋友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用凸面镜做成的呢?哪些东西是用凹面镜做成的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能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强调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托班美术教案:哈哈镜中的我参考教案第5篇

  幼儿园托班美术教案:哈哈镜中的我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活动,感受画家夸张的表现手法。

  2、大胆作画,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情感。

  活动准备

  1、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纸张。

  2、哈哈镜,教育挂图。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让幼儿在哈哈镜前欣赏自己夸张的样子。

  2、欣赏名画

  幼儿欣赏毕加索名画《镜前的女孩》,感受画家夸张的绘画手法。

  3、教师重点讲解示范镜里、镜外的基本表现形式,

  使幼儿掌握一定的方法,有信心地去表现自己在哈哈镜中的形象。

  4、幼儿自画哈哈镜中的像。

  提示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可以再到哈哈镜前照一照。

  5、幼儿互相欣赏自己的作品。

小班语言活动有趣的哈哈镜教案反思参考教案第6篇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了解哈哈镜变形的特点。

  3、遇到困难会想办法克服。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图片,哈哈镜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引导幼儿大胆猜测

  1、今天,小三班的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表演,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讲述:小兔盖了一间漂亮的房子。小狗告诉小兔,有三个坏家伙要来抢它的新房子。小兔想了想,说:我有办法。这天,三个坏蛋真的来了

  3、看老师表演

  4、这三个坏蛋是谁呀?

  5、它们有没有抢到小兔的新房子?

  6、奇怪了,狡猾的狐狸,凶猛的灰狼、老虎怎么会没抢到,反而吓跑了呢,请小朋友猜猜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二、结合图片,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1、小兔想了什么办法吓跑了狐狸、灰狼和老虎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2、教师结合图片讲故事

  3、故事了有谁?

  4、小兔想了什么办法?

  5、狐狸来了,看见了什么?怎么做的?请幼儿一起学一学狐狸狡猾及吓跑的样子。

  6、灰狼

  7、老虎

  8、原来哈哈镜可以把自己变形,可是狐狸、灰狼、老虎傻傻的,自己吓自己,好笑不好笑?

  三、第二遍讲述故事

  1、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呢?为什么?别急,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

  2、结合图片讲述第二遍故事

  3、现在请你来告诉大家,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4、教师小结:小兔很大胆,遇到困难会想办法。小狗和乐意帮助别人,我们真喜欢它们。

  四、游戏:照哈哈镜

  1、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面哈哈镜,呆会儿我们去照照,看看自己变成了什么样,你可以去把你的发现轻轻地告诉老师们和伙伴。

  2、幼儿照哈哈镜

  活动反思:

  在这次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我让孩子在调羹上找自己,激发了孩子对于多种镜子成像现象的兴趣,并一起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镜子,加深幼儿对这个有趣的故事的理解。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能够找到实物哈哈镜,让孩子们照一照,这样的话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加好,孩子们的投入度一定会更高。

中班科学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反思参考教案第7篇

  活动目标:

  1.感知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的不同及有趣,初步了解哈哈镜影像变化的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2.尝试用集体记录、个体表述等方式交流操作的过程及结果,体验动手探究的乐趣。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不锈钢的勺子;师幼玩过"照镜子"的游戏(师:镜子、镜子在哪里?幼:镜子、镜子在这里。);PPT课件(汉字凹和凸、集体记录表、交通安全转角镜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回忆已有经验

  1.师幼玩"照镜子"的游戏

  师:我们来玩照镜子的游戏,我来照镜子,你们就是我的小镜子。(教师做出各种简单肢体动作,幼儿镜面模仿。)

  2.启发幼儿思考,表述已有经验

  师:你们玩得很好,照镜子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你平时照镜子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

  3.根据幼儿回答,及时启发和小结

  师:镜子里也有个你,你们俩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照镜子的时候,离镜子远一些、近一些,照出的人像一样吗?

  二、动手操作,探究哈哈镜的秘密

  1.幼儿初次探究,感受勺子哈哈镜的有趣

  师:今天老师没有准备镜子,而是准备了不锈钢勺子。它们能当镜子照吗?请你们试一试,用这些勺子玩玩、照照,看看能发现什么。

  2.集体交流操作中的发现,鼓励幼儿清楚、大胆地表达

  师:你发现了什么?请你用尽可能清楚的话说给大家听。

  3.结合PPT,介绍凹凸面的名称

  师:勺子的两面一样吗?你们觉得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呢?老师这里有两个汉字朋友,看看它们能不能帮助我们。

  师:这两个字长得什么样?这个字(凹)读"aO",它可以用来形容勺子的哪一面?这个字(凸)读"tu",它可以用来形容勺子的哪一面?(教师手指勺子的两个面,幼儿说出名称。)

  4.集体猜想并记录

  师:知道了凸面和凹面,你们介绍自己的发现就能说得更清楚。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样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集体记录表中贴上相应形态的人像(正立、变长等)。

  5.幼儿再次操作探究,感知凹凸面成像的不同

  师: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再去试一试,这次要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6.集体交流操作结果,教师随机记录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凹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样吗?有不同的意见吗?

  7.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

  师:勺子凹面照出的人像是倒立的,凸面照出的人像是正立的,凹凸两面照出的人像都有些变形。为什么平时我们照普通的镜子时,没有这样的现象呢?

  师:普通的镜子表面是平的,镜子里的你没有变样子,可勺子的表面有凹有凸,照出的你就发生了有趣的变形。人们还特意制作了表面凹凸不平的镜子,我们把它们叫做哈哈镜。

  三、观察图片,了解凹凸镜在生活中的运用

  1.出示道路安全转角镜,讨论其用处。师:生活中,你见过这样凸出来或者凹进去的镜子吗?在哪里见过?

  师:老师有一双爱发现的眼睛,看看我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人们要在地下车库、马路拐角、小区门口放上这个镜子呢?看看它是什么样的?猜猜有什么用?

  2.小结。师:今天我们发现了勺子里藏着的哈哈镜,还认识了道路安全转角镜。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有用的凸面镜、凹面镜,你想知道它们藏在哪儿,有什么用吗?老师相信你们和我一样,也有一双爱观察、爱发现的眼睛,所以,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相信你们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活动点评

  方景融老师每一次展示的活动都会给我惊喜,这一次也不例外,整个教学给我的感觉是"轻松"和"高效"。

  一、"轻松"--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1.生活化。利用幼儿平时生活中已有的照镜子经验,让幼儿对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勺子进行观察探究,发现哈哈镜的秘密,由此切身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2.活动性。教学中所揭示的勺子凹凸面显像的变形特点,都是通过幼儿自己的操作观察发现的。同时,幼儿通过对记录表中猜想与动手结果的比较,自己不断获得科学的结论。

  3.游戏性。教师引导幼儿用"玩"的心态对待科学学习,如"我们来玩一个照镜子游戏","玩玩勺子,你们会有什么发现",始终引导幼儿以积极的心态进行观察、发现。

  二、"高效"--以教师为主导的精神得到了恰当落实

  1.提升性。本次教学在层层递进的基础上,不断挑战幼儿的思维高度,如每个环节都设置了高出幼儿原有发展水平的提问;教师介绍"道路安全转角镜",让幼儿了解还未接触的知识;引导幼儿感受"凹凸",给幼儿更加确切的概念支撑后面的探究表达等。这样的教学能真正帮助幼儿提升认知经验。

  2.拓展性。当幼儿发现勺子里的本人变形后,教师有意识地用"如果你把勺子放得远一些和近一些,又会有什么发现呢?"以此引导幼儿通过主动变化探究条件,发现不同的变形特点,拓展幼儿原本不会关注到的认知经验。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相关课件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