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班级管理PPT课件
文件编号:5027幼儿园小班班级管理PPT课件这个PPT共117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小班幼儿入园管理,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管理等,欢迎点击下载。 幼儿园班级管理 小班班级管理
任务1 小班班级管理
一、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
二、小班幼儿入园管理
三、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管理
【交流讨论】你觉得小班幼儿有哪些特点?小班的班级管理要注意什么?
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
(一)生理的发展特点
1、一方面幼儿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另一方面,幼儿的精力更加充沛。大脑皮层细胞在形态上继续分化,在功能上逐渐成熟。神经系统的发展使幼儿可以连续活动5~6个小时,日间只需要一次睡眠。
体重
男孩大约为12.7-21.2千克;女孩大约12.3-21.5千克
身高
男孩大约94.9—111.7厘米,平均值为95.6厘米
女孩大约94.1—111.3厘米,平均值为94.6厘米
(因人而异,与先天和后天因素有关)
外形
3岁后开始变高变瘦
牙齿
20颗乳牙基本长出
睡眠
一般每天要睡10—12小时
2、动作的发展
分为精细动作和粗大动作。
精细动作发展
小班幼儿精细动作的准确性有明显的提高。
粗大动作:
走
正常走
持物走
跑
整体水平比较差。
投掷
发展最欠缺的。
钻爬
发展较好。
以上几个方面的发展使3—4岁的幼儿具备了离开亲人去参加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可能性。
幼儿生活范围的扩大,引起了心理发展上的各种变化。
(二)心理的发展特点
1、认识的发展
(1)注意的发展。
3岁幼儿的无意注意占明显优势。
幼儿有意注意的水平较低。
(2)思维的发展。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是小班幼儿的主要特点。
2.情感的发展
易变、易冲动、易“传染”的特点。
有的小朋友看到身边有小朋友在哭,不一会儿,他也会眼泪汪汪,终于忍不住,大哭起来。这也正是所谓的“羊群效应”。
链接:小班幼儿情绪感染
3.社会性的发展
(1)语言的发展。3~4岁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
处于语言发展的复合句阶段:能够用2个或2个以上的简单句来表达。
(2)自我意识的发展。在2~3岁时,幼儿逐步有了自我意识,到3~4岁时达到高峰期,此时幼儿爱做事。
3岁幼儿自我意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3)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
通过与同伴的交往,儿童逐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交往规则,在教师的指导下,会产生一些助人、分享、合作的行为,当然也会产生一些不良行为,如争抢、攻击性行为等。
小班幼儿对成人的依恋仍然强烈,他在家依恋父母,到幼儿园后也总是以一个成人为依恋对象。
小班幼儿入园管理
幼儿从家庭迈入幼儿园,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这一时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在小班幼儿初入园时,幼儿会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有的幼儿甚至还会产生分离焦虑。
【说一说】你认为小班幼儿在面对从家庭到幼儿园的环境转变时,可能会产生哪些不适应?
常见的幼儿入园不适应现象
1)情感上的不适应
会产生恐惧、紧张、退缩等不良情绪,从而滋生不安全感和恐惧心理。
a.入园时哭闹不止;b.情绪不稳定;c.依恋行为
2)生活上的不适应
a.作息上的不适应
b.饮食量下降,容易生病
c.基本生活不能自理
造成的不良后果
不利于幼儿本身的健康发展,对幼儿园产生抗拒心理。
链接:千雅的入园焦虑期
重点:帮助幼儿和家长顺利渡过分离焦虑期
【说一说】什么是分离焦虑症?具体有哪些表现?
【总结】具体而言,班级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入园前进行家访
要向家长说明教育孩子不能用“再不乖就送你上幼儿园”“不听话把你关到幼儿园的黑屋里去”之类的话吓唬幼儿,以防孩子对幼儿园产生恐惧和紧张感。
(二)召开家长会
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对家长提出有关教养子女方面的具体要求。
(三)参观幼儿园
请家长带领幼儿入园参观、玩耍,观察幼儿园的环境及一日生活,使幼儿产生对幼儿园及教师积极的向往之情。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组织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幼儿,分散幼儿“想妈妈,想家”的注意力。例如,用有趣的游戏活动、图书、新颖的玩具来吸引幼儿。
【做一做】哪些手指游戏可以帮助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
链接:如何帮助刚入园的宝宝度过入园焦虑期?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管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建立良好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
1、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管理应体现在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管理的具体内容中,可以根据小班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常规教育规律,从来园活动、盥洗、进餐、午睡、离园等几个环节明确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管理的具体内容。如教材6-1所示是小班一日生活活动实施细则,它完整具体地体现了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2、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管理的方法
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学习常规
运用熟识的标记帮助幼儿遵守常规
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熟悉常规
通过儿歌等文学作品的形式梳理常规
通过外在的奖励机制巩固常规
个别教育
三)、小班常规管理
对幼儿进行常规的培养,不仅是为了保证日常的教育活动,更主要的目的是使幼儿逐步从他律走向自律,让他们自主有序地活动,富有个性的发展。
任务2 中班班级管理
一、中班幼儿的发展特点
(一)生理的发展特点
(1)中班各项发育正常值。幼儿进入中班以后,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阶段。中班的幼儿一年中约增长5厘米,体重增加2千克左右。如表6-2所示为测量中班幼儿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的正常值。
表6-2 幼儿身体各项的正常值
表6-2 幼儿身体各项的正常值
(2)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4~5
岁儿童精力充沛,他们的身体开始结实,体力较佳
,可以步行一定的路程。基本动作更为灵活,不但
可以自如地跑、跳、攀登,而且可以单足站立,会
抛接球,能骑小车等。手指动作比较灵巧,可以熟
练地穿脱衣服等,也能做折纸等比较完整精细的动
作。动作质量明显提高,既能灵活操作,又能坚持
较长时间。
(二)心理的发展特点
1.活泼好动
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的动作进一步发
,活动能力增强,喜欢跑、跳、攀、钻等各种活
。游戏内容更加丰富,有一定的情节,游戏中能与
他人合作。
2.辨别是非能力增强
中班幼儿能遵守一定的规则,具有初步自我控
制的能力,如咬人、打人现象比小班时明显减少。
中班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还具有一定辨别是非的
能力,所以当看见别人的不良现象时,爱向父母和
教师告状。在集体生活中,4~5岁儿童不仅开始表现
出自信,而且规则意识萌发,懂得要排队洗手、依
次玩玩具等。当他们与人相处时,表现得很有礼貌
,会主动说“谢谢”“对不起”等。此时儿童的是
非观念仍很模糊,只知道受表扬的是好事,受指责
的是坏事,喜欢受表扬,听到批评会不高兴或感到
难为情。
3.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
如果问孩子“4与2相比谁多谁少”,有些孩子
会摇摇头说不知道;但如果问“4个苹果与2个苹果
相比谁多谁少”,孩子则会回答4个苹果多。这是因
为4和2这两个数字是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而4个
苹果和2个苹果,则变得具体形象了。如果问“2个
苹果加2个苹果是多少个苹果”,孩子会说不知道;
但是当你问“2个苹果再添上2个苹果是多少个苹果
”时,孩子一定说是4个苹果。
4.好提问题
随着身心的发展,儿童对周围的生活更熟悉了
,他们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见到了新奇的
东西,总爱伸手去拿、去摸,还会放在嘴里咬咬、
尝尝,或者放在耳边听听,凑到鼻子前闻闻,他们
会积极地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新鲜事物。还常
常喜欢寻根刨底,不但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要
探究“为什么”,如为什么鸟会飞。
5.口语发展迅速
4~5岁的儿童已能清晰地谈话,词汇开始丰富
,喜欢与家人及同伴交谈。能够独立地讲故事或叙
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但有时讲话会断断续续
,因为儿童还不能记清事物现象和行为动作之间的
联系。他们还会根据不同对象的理解水平调整自己
的语言,如对小妹妹说“爸爸走了”,对妈妈说“
爸爸去商店买吃的东西了”。有时他们也能表述相
当复杂的句子“我还没来得及把蛋糕放在桌子上,
小红就把它吃掉了”。
6.有意行为开始发展
4~5岁儿童在集体活动中行为的有意性增加了
,注意力集中了。集中精力从事某种活动的时间也
较以前延长,小班集体活动15分钟,中班为25分钟
左右。他们能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力所能及
的任务。在幼儿园里,可以学当值日生,为班级的
自然角浇水(见图6-3),帮助教师摆放桌椅等。在
家里,能够收拾自己的玩具、用具,并能帮助家人
收拾碗筷、折叠衣服(见图6-4),幼儿已具有了最
初的责任感。
二、中班班级常规管理方法与指导
(一)中班生活常规管理方法
1.确定一日生活常规培养的内容
一日常规工作是幼儿园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基本
表现形式,是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能力的具体表现
,是幼儿园全面发展的常态表现。根据中班幼儿的
生理、心理特点和常规教育的规律,参考《小班一
日生活活动实施细则》,从来园活动、盥洗、饮食
、午睡、离园等几个环节来制定中班生活常规管理
的内容。
2.生活常规培养小策略
(1)环境陶冶法。4~5岁的孩子思维正处于具
体形象性阶段,通过环境的暗示,既可以提醒、指
引幼儿做出合适的行为,又可以避免由于幼儿拥挤
而引起争执和矛盾。例如,在各区域地板上贴上小
脚印,引导幼儿站立的位置;在角色区内挂适量的
工作牌;将座位安排成一个圆圈,让幼儿可以看到
彼此展示的物品,同时可以起到鼓励幼儿参与的作
用;将幼儿制定的活动规则用图表的形式粘贴在相
应的位置。
(2)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运用正面的榜
样为幼儿道德规范和行为的形成提供范例。它寓浅
显的道理于榜样事件之中,为幼儿提供正确的范型
,引导幼儿模仿。通俗地讲,就是改变以往单一说
教的形式以及“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戒律,
采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
自觉地学习。
(3)游戏法。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
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
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练习穿脱衣服
的顺序和方法,练习洗脸、洗手的方法等。
(4)音乐法。可以尝试让幼儿通过听音乐来完
成各项常规训练。例如,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
播放一段熟悉的音乐,幼儿听到这段音乐后就知道
要马上开始整理和集中了(音乐的节奏感最好强劲
一些),这样,教师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喊”了
,这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幼儿自我服务
的意识。当幼儿在体育活动或者餐后活动、午睡后
,都可以使用比较柔和的音乐(如摇篮曲),幼儿
听到后也会很自觉地休息。
(5)行为练习法。例如,在教幼儿掌握叠衣服
的方法和顺序后,可以马上组织全班幼儿开展叠衣
服比赛,看谁叠得快,叠得整齐。有不符合要求的
现象,教师可以让幼儿反复练习。
(6)随机教育法。例如,春暖花开,教师带着
小朋友到花园散步,欣赏各种美丽的花朵时,就可
抓住真实的情景和幼儿的情趣,对幼儿进行一次有
效的分类统计数学教学活动,当小朋友对花园里的
花朵啧啧称赞、满溢喜爱之情时,教师除了激发孩
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外,还可以因势利导,引导
小孩子从颜色上将花分类,然后一一统计每种颜色
花的朵数。
(7)及时补强法。本方法在项目四的任务2已
有解释,在此不再论述。以上列举的这些方法,教
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常规管理不是一两
次就能形成的,在生活常规培养上教师要注意坚持
性、一贯性和循序渐进性,从细小的生活环节入手
。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培养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只有家、园共同协力,同步教育,才能使生活常规
培养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中班教育常规管理方法
1.渗透“一日生活皆教育”的大教育观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幼儿一日生活皆教育”
。一日生活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幼儿生活习惯及学习
习惯的养成,有效地利用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教育
。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随机教育甚至比专门的
教学活动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应该更加关注一日生
活中的教育契机,随机地将生活、学习常规和习惯
渗透进来。教材P126表6-3呈现了一日生活各环节中
的教育价值。
2.注重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1)深入理解教材。
(2)创设富有兴趣的活动情境。
活动中,教师要创设有利于本次活动顺利开的
有效的情境,其主要包括以下三种:①语言情境。
②趣味情境。③动静结合的情境。
(3)设计多样性的提问。
设计提问首先要考虑问题是否与主题相关;其
次要考虑提的问题能否引发幼儿思考,激发幼儿的
探索行为;最后要考虑设计的问题是否符合孩子的
实际水平或经验,问题是否有浅层次、深层次的区
别,要使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回答问题。
3.开展各类游戏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组织游戏活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游戏的时间和空间。
(2)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包括不确定用途的材料
,但要确保材料安全、卫生。
(3)开展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如智力游戏、角色
游戏、语言游戏、表演游戏等。
(4)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选择游戏材料,但
要与幼儿一同制定必要的游戏规则,并提醒其
遵守。
(5)对于不同游戏区域的每个幼儿给予关注,有目
的地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对材料的偏爱和使
用方式、产生的疑惑、游戏区的划分,做必要
的记录,并对游戏材料的投放和游戏区的划分
进行调整。
(6)在必要时介入游戏,但尽量采用间接的方式进
行支持和指导,不要硬性要求幼儿如何玩。
(7)采用集体或个别的方式分享、交流游戏经验,
讨论游戏中的问题,拓展或深化幼儿游戏中获
得的经验,鼓励有创意的玩法。
三、中班家长工作管理
(一)开展家长助教活动,促使家长参与到幼儿教
育工作中来孩子的教育在家园共同配合下才能取
得成功。开展家长助教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体验不
同的教育风格,感受与家长一起学习的快乐,让家
长直接感受幼儿教育的特点,更加细致地了解这个
阶段孩子的发展情况。
(二)及时沟通,做好个别家教指导工作
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不同,孩子发展状况各
不相同,家长的素质、教养水平也大相径庭,因此
教师做家长工作,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也要像教
育幼儿一样“因人而异”,根据家长不同的性格、
不同的素质,采用不同的措施。同时,教师要具有
敏锐的洞察力,能透过幼儿的情感、态度、言行,
察觉到家长在教育上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
化家长工作。
(三)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及班级情况,召开形式新颖的家长会
中班的孩子比上小班时更加好动,各方面发展
也进入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又没有大班的孩子懂事
。中班时期的孩子处于一种半懂不懂的阶段,家长
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也会发现孩子不再像上小班时
那样乖巧听话,叛逆的心理日益显现。对于此阶段
的孩子,组织家长会就要有针对性,教师要用正确
的观念引导家长教育孩子。
任务3 大班班级管理
一、大班幼儿的发展特点
(一)生理发展的特点
1.大班幼儿各项发育正常值
大班幼儿已进入学龄前期,身体发育进度较婴
幼儿时期减慢,发展稳定。身高每年增长4~7 厘米
,体重每年约增加2千克。如表6-4所示为测量大班
幼儿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的正常值。
表6-4 大班幼儿身体各项的正常值
大班幼儿骨骼的骨化过程较强,富于弹性,可
塑性大,受压易弯曲变型或骨折。此阶段进行书写
练习时,特别要注意对书写姿势的指导和纠正。大
班幼儿是脑发育的第一个明显的加速期。大班年龄
阶段的幼儿易兴奋,行为控制能力增强,睡眠时间
也相对减少。
大班幼儿时段也是换牙的关键期。随着乳牙钙
化程度降低,牙齿越来越易受损伤,因此要注意营
养及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2.动作发展
5岁儿童的走路速度基本与成人相同,平衡能力
明显增强,可以用比较复杂的运动技巧进行活动,
并且还能伴随音乐进行律动与舞蹈。手指小肌肉快
速发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运用手指活动。例
如,灵活地使用剪刀,会用橡皮泥等材料捏出各种
造型等,还能正确地使用画笔、铅笔进行简单的美
工活动。
(二)心理发展的特点
1.社会性情感
5~6岁儿童的情感虽然仍会因外界事物的影响
而发生变化,但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大多数儿
童在班上有了相对稳定的好朋友。儿童开始能够有
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例如,摔痛了能
忍着不哭。此时,由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也开始
发展。例如,当自己的表现或作品被忽视时会感到
不安,而当让他们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时会表现得
很尽职。在相互交往中,该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有了
合作意识。
2.语言发展
大班的幼儿词汇量达到了 3 000~4 000个,能
用清楚的、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会使用一
些复合句,如“因为……所以……”“如果……就
……”等。和人交谈时,能用较恰当的词,完整地
复述较长的故事,并能看图编故事,围绕一个主题
编故事。
3.抽象思维能力明显萌芽
大班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的,但是明显出现
了抽象思维的萌发。例如,给幼儿一些各种形状、
颜色、大小的图形卡片让他们分类,他们能从多个
角度来进行,除能按大小分类,还会按照颜色进行
分类,按照形状进行分类等。他们已能掌握“左右
”这样的抽象概念。
4.好学好问
好奇好问是这个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小中班
的幼儿好奇多表现在事物的表面,而大班的孩子则
不同,他们喜欢问“为什么”,如“海水为什么是
咸的”等。教师回答他们的问题既要有足够的知识
,又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他们喜欢学习新的知识,
活动中注意力的时间基本能保持在30分钟以上。喜
欢尝试各种操作,并且乐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操作
心得。
总之,大班时期是孩子学习知识的欲望期,保
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
大班时期的重要教育目标。
二、大班班级常规管理方法与指导
(一)生活常规管理的方法
1.了解生活常规培养内容,注重科学指导方法
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孩子的一生受益。作为大班
的孩子,通过在园两年的生活,已非常熟悉各种生
活常规,相比小、中班的孩子,对他们生活常规上
的要求也应相对提高。在生活培养中教师的语言、
行为引导很关键,既要让孩子养成自主动手的意识
,也要指导孩子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
2.既要善于管,也要敢于放
(1)引导幼儿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教师一味地
提醒并不能从主观上让孩子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意
识,对于大班的孩子而言只有让他们参与到规则的
制定中来,才能从意识上帮助他们养成自觉遵守的
习惯。
(2)让孩子提前了解一日活动安排。大班的孩
子已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通过在园两年的生活,
对一日生活情况已是非常熟悉。有计划的活动时间
安排和作息时间表,使幼儿感到生活内容是可以预
知和掌握的,从而形成安全感和秩序感。因此,教
师在每天早晨可向幼儿介绍一日活动内容的安排,
并引导幼儿为一日活动做好准备和计划。
(3)利用“值日生”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规
则意识。值日生工作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是非常熟悉
又很有必要的。大班幼儿面临上小学,小学的值日
生工作是每日的常规工作。在大班开展“值日生”
工作,不仅能让幼儿自身获得成就感,体验自己在
集体中的价值,也能让幼儿提前熟悉,为应对将来
小学的值日生工作做好准备。
(二)大班教育常规管理方法与指导
1.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层层落实
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幼儿发展水平及幼儿年龄
特点制定本学期的教育计划,包括学期教育计划、
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教育计划应循序渐进,
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计划要落实到各个教学活
动及一日生活环节中。每周或每月针对计划的实施
进行小结,能更加具体地了解整体发展情况。
表6-5 幼儿园一周课程表
2.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
础,其根本任务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掌握学习的方法才是教育的根本。在实施教育计
划时,不能只看孩子表面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要
透过表面看内在,观察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
方法的掌握。
三、大班家教工作指导
(一)组织家长开放活动
让家长了解本阶段的培养目标,清楚幼儿发展
情况,互相学习教育培养策略。
(二)组织家长参加幼小衔接的讲座,树立正确的
教育观念
通过组织家长参加幼小衔接的相关讲座,让家
长理解大班阶段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从思
想认识上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幼儿上小学
做好准备。
(三)开展亲子活动
借助亲子活动拉近家园之间的沟通,让家长有
机会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同龄孩子的发展情况,学
习别人好的家教经验。
四、大班班级管理的重点
(一)确定目标,制定幼小衔接的计划
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
折点。幼儿园与小学存在任务期望、学习方式、学
习环境、师生关系等多方面的断层问题。做好幼小
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态度与习
惯对于幼儿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幼儿园教师在争
取家园合作的基础上,在大班两个学期应该分别有
重点地做一些工作,见教材P133表6-6。
(二)入学准备内容及措施
1.加强幼儿责任心及任务意识的培养
(1)认识时钟,能在规定的时间入园,有事或
生病不能上幼儿园会主动向教师请假。
(2)通过定期布置一定任务或作业考试来培养
孩子的责任心和任务意识,可利用各种记录的形式
了解孩子的完成情况。
(3)通过分配任务和指导幼儿按规定、按要求
完成任务的过程去培养。例如,值日生帮助教师收
发图书、整理玩具柜等。
(4)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
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
,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如集体活动
结束后应该抓紧时间入厕和盥洗,而不是去玩;有
计划地完成自己的事情;做事要有始有终。
2.重视孩子学习能力的提高
(1)激发孩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的习
惯,并提高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关注幼儿倾听能
力的培养,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交谈,在谈话的过
程中让孩子学会如何去听懂对方的话,弄清要了解
的情况,清楚自己说话的时机。
(2)通过集体教学与日常分组教学相结合的模
式帮助孩子培养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
惯,掌握简单的书写技能。
(3)结合主题活动模仿小学生,学习有关的常
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
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
其他学习工具;学习看课程表。
(4)数学教育方面,大班主要是以学习10以内
数的组成与分解、20以内的加减、学会理解和编应
用题为主,当然在蒙氏数学中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
能力学习有更高要求的内容。
3.提高孩子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
(1)通过日常和集体教学让幼儿明白规则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知道参加活动的人都要遵守规则,
才能公平有序地进行活动,规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
爱护。
(2)教师与幼儿共同制定规则和奖惩条例,让
幼儿逐渐做到自觉遵守班级常规,学习自我评价和
自我控制,注意个人行为不影响集体。
(3)通过“值日生”的活动,让值日生得到孩
子们认可,同时树立值日生的威信,培养值日生执
行规则的能力。
(4)注重安全教育,让孩子懂得并遵守一定的
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路标,走人行道等;有
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
玩火,不在上学途中、水塘边逗留。
4.提高社会性交往能力
(1)教给幼儿一些合作的技能,如协商、分工
等,学习主动与同伴共同解决问题。
(2)引导幼儿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
(3)告诉幼儿未经他人允许,不随意动别人的
东西。
(4)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
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
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
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
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5.加强体育锻炼,有健壮的体格
小学是幼儿开始进行有系统的初步文化知识教
育的阶段,学习的内容及布置的任务相比幼儿园多
了很多。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幼儿需要付出对他们
来说相对更多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为此,大班
幼儿必须加强体育锻炼,达到一定的运动水平(如
拍球、跳绳、立定跳远、投掷等动作技能),并具
有一定的对外界环境和外部刺激的适应能力。因为
具有健壮的身体才能坚持紧张丰富的学习生活。
任务4 全托班的管理
一、全托幼儿的特点
(一)自觉性增强
与同龄孩子比较,全托幼儿的自理能力更强,
能较早地习惯独立入睡,也会自己穿脱衣服、洗漱
、叠被子等。
(二)规则性增强
幼儿园的生活是相对有规律的集体生活,孩子
们必须遵守一些日常生活规则。例如,定时进餐、
定时户外活动、定时睡眠以及遵守一些必要的社会
游戏规则、取放玩具的规则、排队等候的规则、与
人交往的规则等,这些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的
社会化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因此,全托幼儿的
生活习惯要好于同龄人。
(三)独立性增强
全托幼儿比较独立,会慢慢习惯自己解决问题
,如遇到与小朋友之间的矛盾,也会努力用自己理
解的方式去解决。当孩子在面对陌生环境、面对陌
生人时,表现大方,主动,不胆怯。
(四)比较“黏人”
由于幼儿的亲子依恋程度很高,没有时间概念
或时间概念模糊,因此,全托幼儿时时期待父母的
到来,当这个期望最后变得无望时,他们会把这种
亲子依恋转移给教师。所以,全托的孩子比较“黏
人”,他们更加地害怕孤独,情感也比较脆弱,容
易受到伤害。
(五)“警惕感”较强
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他们放纵、骄傲,不会
计较和权衡利弊做事情,而全托的孩子,在受到情
感冲击或相似情境时,就会启动保护自己的行为意
识,应付情境变化。由于他们的行为不符合年龄特
点,外界常给予负面评价,又会使得他们的行为退
缩。
(六)“顺从”环境
宝宝在10个月左右就已经有了固定的依恋感,
并在家庭亲子互动中得到巩固。而全托的孩子会把
对父母的依恋转化为对情境的依恋,即他们会变得
顺应幼儿园和教师的要求,变得很听话或提高自己
的自理能力。其实,这是一种成人化的机器行为,
易形成对事不对人的情感反应模式。
二、全托幼儿班级管理重点
(一)情感培养
(1)开学前进行深入细致的家访,了解每一个
全托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生活习惯和个性特点,
并进行详细记录,要求对每一位班级成员都能区别
对待。
(2)针对特殊幼儿(如家庭离异、隔代抚养、
类单亲家庭)制定专门的个案工作计划,避免这类
幼儿在全托生活中形成更加孤僻、怪异的个性。
(3)一日活动中尽可能多地给孩子微笑、赞美
,因为全托孩子的情感更加脆弱,教师的肯定和赞
美能够激发他们生活学习的热情,有更好的情绪体
验。
(4)及时地向全托幼儿告知爸爸、妈妈的问候
和关心,避免孩子产生“爸爸、妈妈不要我了”“
爸爸、妈妈不喜欢我”的错误情感,让孩子懂得爸
爸、妈妈让他全托是生活所需,并不是“不喜欢”
和“不愿意”教养。
(5)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让爸爸、妈妈每周中间
接回家一次或每周中间探视一次,避免亲情疏远
(二)能力培养
(1)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
。幼儿在家里时所有家人都以他为中心,可是在幼
儿园时一个教师要照顾多个孩子,不能做到以每个
孩子为中心,因此当孩子有需要时要能自己表达出
来,这样教师才会知道。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往往
能帮助孩子获得教师的关注和帮助。
(2)自我服务能力。例如,穿脱衣服的能力、
盥洗能力、整理床铺的能力。教师应该在日常活动
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3)处理问题的能力。全托幼儿在园时间长,
与同伴发生问题的概率也比其他孩子更高,如果每
个问题都依赖教师解决,就会有些滞后或者觉得“
老师不公平”,如果孩子能够自己协调解决一些问
题,能让孩子更加有成就感,更喜欢全托生活,因
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处理问题的能力。
(4)调节情绪的能力。在一周的全托时间里,
幼儿难免会有想家的时候,如果总是在想念中度过
,就会让自己闷闷不乐,因此调节自己的情绪很重
要,教师要有意识地就其进行培养。要认识到父母
肯定是爱我的,一到周末就会来接我,所以我在幼
儿园快快乐乐地游戏才是正确的选择。乐观、积极
的情绪是全托幼儿应该具备的一种调节能。
三、全托班家长工作
(一)与家长做朋友
(1)了解每一个家庭情况,了解家长的工作性
质,这样便于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沟通和指导。
(2)根据家长的需求,贴心地告知他们关心的
一些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避免家长工作时因孩子
分心,成为家长信赖的教师、朋友。
(3)解决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一些亲子冲突,引
导孩子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感恩爸爸、妈妈,
深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4)成为家长和孩子意见沟通的桥梁,同时成
为家长和幼儿园之间沟通的桥梁。
(二)与家长进行多渠道的沟通
(1)与家长相互交换电话号码,保持信息的畅
通。
(2)建立班级家长QQ聊天群,借助多媒体与家
长保持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地反馈孩子的在园
信息。
(3)每周填写家园联系册,用书面的形式反馈
幼儿在园情况,为孩子的成长留下痕迹。
(4)每月布置一次家园栏,为家长提供最新的
教育资讯,用照片、作业、文章的形式反馈孩子在
园学习生活情况。
(5)每学期为每一个孩子编制一套“幼儿成长
手册”(见图6-6),真实地记录幼儿一学期来的学
习生活情况,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珍贵资料。
(6)每学期组织一次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活动,
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组织亲子活动、家长助教活
动,加强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联系,加深家长对幼
儿园工作的了解。
【项目考核】
1.简述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2.为什么说“中班是三年中比较难管理的阶段”?
3.简述小班、大班、全托班班级管理的重点分别是
什么,并说明原因。
4.请列举四个幼儿一日生活的环节,谈谈其中的教
育价值。
5.新班级的孩子缺乏自控力,常把玩具、材料
到处乱扔。针对这一情况,幼儿园中(3)班的班主
任崔老师采用了物品管理责任到人的做法。她把活
动区分成几个区,并设计了徽标,每周一上午评选
“小管家”。具体方法落实为“建筑区”小管家负
责带领该区幼儿整理积木;“毛巾区”小管家负责
检查毛巾收挂情况,如发现毛巾没挂好,及时提醒
;“图书区”小管家负责检查图书损伤取放情况,
及时制止撕书行为并要求修补破书。面对一双双热
情的小手,共选出了七个岗位的小管家。孩子们都
很高兴接受教师分配的工作,并把它看作是一种荣
誉。到了周五,再和幼儿共同评出优秀的小管家,
奖励大红花,然后重新评选七个岗位的新管家。这
么一来,由于小管家常清扫整理,班里在任何时候
都很整洁,物品也有了明确、固定的位置。所以,
无论幼儿还是老师存取东西都成了一件轻松简单的
事,而且由于物品摆放合理,使班上的事故率也明
显降低。
结合本项目所学习的理论,谈谈崔老师的做法
带给我们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