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指南案例分析3篇
栏目:幼儿园案例分析这是小班指南案例分析3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案例分析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小班指南案例分析3篇第1篇
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穿反鞋
场景实录:
这天中午起床,我又像往常一样门口检查孩子的穿鞋状况,果不其然又有几个孩子穿反了鞋,如果是以前我会直接对孩子说:“宝宝你的鞋穿反了,快换过来吧!”但是这天我突然灵机一动,故作惊讶的指着蒲玉的鞋说:“哎呀,宝宝,你的鞋宝宝怎样在吵架呀?你看它们两个正歪着头生气呢!”蒲玉听后立刻低下了头左看看右看看,笑着对我说:“呵呵,鞋子宝宝真的生气了!”于是我之后她的话说:“哎呀,鞋子宝宝这么好的好朋友,它们怎样会生气的呢,你赶快帮帮她们,让她们别生气了呀!”只见蒲玉蹲下身子,坐在床边脱下了鞋子,把它们换了过来,其他的小朋友看见了,都低下头去检查自己的鞋子有没有吵架,穿反鞋的小朋友就透过这样个比喻把穿反的鞋子都给换了过来,没想到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比我每一天纠正他们的错误来得有用,从那天以后,我每一天起床后发现他们把鞋子穿反了就会提醒他们:“快看看你的鞋宝宝又在吵架了呢!”孩子们会立刻自己检查并把穿反的鞋倒过来,有的孩子穿好了还会开心地说:“我的鞋宝宝不吵架了。”
分析:
1、班级幼儿现状分析:
我班幼儿由于父母的工作忙,大部分孩子都是由家里老人带大的,可想而知爷爷奶奶对孩子的娇惯程度,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是由爷爷奶奶一手包办,就算是孩子能做的事情他们也担心孩子会做不来,久而久之使得孩子的自理潜力越来越差。
2、幼儿年龄特点分析: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活动资料的组织应充分思考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游戏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蕴涵着教育契机,就拿穿反鞋这一件小事为例,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只用说教来让孩子认识左右是违背了幼儿的年龄特点的,但如过只靠老师的关注和帮忙,又错失了孩子很好的学习的机会。
3、采用教育措施的分析:
小班的幼儿对很多现象都喜欢拟人化,他们觉得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有生机的,他们会对小花、小草说话;会对积木、玩具对话;会把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具当成好朋友。两只穿在脚上的鞋子再老师的口中变成了宝宝还赋予他们吵架的情节,帮忙孩子在情节中关注到鞋子是分左右的,只有穿对了鞋子宝宝才会开心。。所以对小班孩子的教育要依据他们的年龄特征,顺着他们的喜好,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班指南案例分析3篇第2篇
案例描述:
这一天,孩子们正在开心的玩区角游戏,我正在娃娃家做客呢。突然,“这是我先拿到的!”“不给,是我先拿到的”,建构区中传来了不和谐的音符,我应声来到建构区,只见熙熙和妍妍正在争抢一块积木,眼看两人就要“动手”了。因为之前在区角活动点评的时或是谈话活动时,我们引导幼儿一起探讨过“有人抢我玩具应该怎么办?”这一问题,也曾总结出了几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一、“一起分享吧”:大家一起玩;二、“交换玩具吧”:找一个更好玩的玩具作交换;三、“等待一下吧”:等别人玩好了再玩,等等。所以,我把问题抛给了孩子:“我们一起想一想,怎样才能两个人都玩到玩具呢?”两个孩子僵持了一会,妍妍放手了,对熙熙说:“你玩好以后,先给我噢!”熙熙玩了一会之后,就让给妍妍玩,两个小朋友和和气气又开始开心的玩游戏了。
案例分析:
幼儿争抢教玩具的事例,在幼儿园屡见不鲜,而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教师应有不同的解决方式。
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心里应该明确的是:1、幼儿已经存在基本的是非观念;2、孩子已经能够培养一定解决问题的主动性;3、孩子还停留在个体活动的阶段。所以,遇到幼儿争抢纠纷,托班教师可直截了当地制止:“不可以抢玩具!”,中班教师可遵循游戏的概念,为活动赋予一定的情景性和角色性:“你是娃娃家的谁?你的任务是什么?”而在小班,大多数的幼儿已经明白“抢玩具是不对的”,但是一旦争抢起来,还是会头脑发热、僵持不下。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可用一句“抢玩具是不对的哦!”打发了幼儿的兴致。当然,为了将自主性“行为”提升为“习惯”,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性”的引导以后,可以在集体活动时进行方法的总结,最后尝试引导幼儿自主解决矛盾。碰到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我们教师可以尝试着引导让孩子自己开解决,不要每次都是老师来出面解决,其实,不能争抢,每个孩子都懂,我们教师要做的只是让孩子冷静下来,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信不久,班级里会传来和谐之音:“这是我的xx!”“我们一起用吧!”
小班指南案例分析3篇第3篇
一、活动描述: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按照一定的节奏创编儿歌。而对于刚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幼儿来说,模仿已经很难了,更何况是创编。于是根据他们好动的年龄特点,从模仿生动形象且简单易学的动作出发。
开始上课时,我就很神秘的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外面上课,你们想不想去?”按排孩子在阴凉的地方坐好以后,我坐在太阳下面。“我们的小手很能干,都会做什么?”有的说,我的手会画画,有的说我的手会穿衣服,有的说我得手跳舞……“老师的手也很厉害会变魔术,你们猜猜我都会变什么?”这时的孩子又七嘴八舌的说起来了。等孩子说的差不多了,我就加重了口气说:“看,老师变什么了?”我在太阳地下就变手影,“是小兔子”“对了,是小兔子,看小兔子在干什么?”我的手就上下动,孩子就说“跳跳跳”这样一来,就把诗歌中的第二句“变只小兔跳跳跳”编出来了。以后的几句都是在老师做动作,孩子说的情况下完成的。跟念几遍以后,我就请孩子们自己到太阳下面想动作来做。孩子们都很兴奋,一边说一边做“老师,我做的是个大老虎。“老虎是怎样的呀?”“吼吼吼。”……孩子们不知不觉就仿编了很多句,一节课就在我和孩子玩玩说说中结束了。
二、活动分析:
(1)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
活动开始,就幼儿去户外阳光有树荫的地方,使得孩子对这个活动很期待接着老师的提问:“们的小手会干什么。”这个问题对孩子来说,是他们生活中经常会回答的问题,所以孩子的热情很好,都很积极的回应老师。如何把孩子的思路拉回来到老师这里时,老师就加重语气,使得孩子要关注接下来老师要问的问题中了。老师告诉孩子,她的手会变魔术的时候,孩子的兴趣给吸引了。学念儿歌这一环节,并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小朋友内容,而是老师做动作,请小朋友自己根据理解把儿歌的内容编出来了。学会儿歌以后,孩子对手影游戏还是很感兴趣,教师马上满足孩子这一愿望,请小朋友自己学做魔术师,边玩边说。教师就在傍边适当引导,把孩子说的话整理一下,仿编成完整的儿歌。
(2)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有话愿意说。
蓝天白云,暖暖的阳光使孩子沉静在大自然的和谐中,身心可以放松。老师改变以往的身份以魔术师出现在孩子面前。时而用神秘的声音,时而用重重的声音吸引着孩子。给孩子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可以没有顾虑的边做边说,不怕说错,只要把自己喜欢的说出来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