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案例分析3篇
栏目:幼儿园案例分析这是中班美术案例分析3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案例分析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部分
我开展了一节主题意愿画:《快乐的鱼儿》。活动开始,我引导幼儿回忆有关鱼儿的经验:你们看到过鱼儿吗?你看到的鱼儿长得怎么样?小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椭圆形的身体,身上有鱼鳞,有小尾巴,还有一些小孩子讲了鱼儿的一些更为细微的特征如鱼鳍、眼睛等。我再次引导:故事中鱼儿做了哪些好事?(早上老师讲过有关鱼儿的故事)除了这些,鱼儿还会帮小动物做哪些事呢?帮助乌龟找到妈妈、帮小虾找食物吃等等,看得出小孩子思维很活跃活动也很投入。于是我提出要求:鱼儿为大伙做了那么多好事,大伙都很感激它,于是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忙给做好事的鱼儿画张像。接着我就“放手”让小孩子自由表现,大胆发挥了。可这时我注意到有很大一部分小孩子的兴趣似乎变了,一些小孩子拿着笔好像无从下手,一些小孩子干脆四处观望,我走到正在左右张望的林海滨身边鼓励他:海滨,加油画呀!可那他却摇摇头说:老师,我不知道画什么。我没有预料会出现这种情景,我一再地给那些小孩子鼓劲:试着画画看,画错了也没关系;你们刚 才是怎么想的就可以怎么画呀;可还是有几个小孩子显露出茫然的样子,于是我就一一走到他们身边引导提示:你觉得鱼儿会做哪些好事呀?对呀,那你就可以画鱼儿帮乌龟找到妈妈的情景呀,你可以画鱼儿帮小虾找食物呀。在小孩子作画时,我走了一圈,发现很少有小孩子表现刚才所表达的生动情节,也很少有独特富有个性的作品,有近三十个小孩子的画没有什么情节。而后,我在让小孩子交流了“快乐的鱼儿在干什么”后匆匆地结束了活动。
“为什么小孩子有那么丰富的经验而不能充分表达?为什么我‘放手’给小孩子创造的自由而小孩子的作品是那样的缺少个性?我突然觉得很沮丧。要怎样让孩子的画即丰富又有个性。
本次活动我完全摒弃了传统的美术教学,走进了“放手让幼儿发挥创作”的误区。要知道“放手”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如果盲目的追从华而不实,一味追求标新立异,或过分拘泥于既成模式,美术活动中教师的支持便失去了有效性。
第2部分
一、案例场景:
一天,我组织中班小朋友进行"童心迎奥运"美术活动,要求每八人一组,共同在一张长两米,宽一米的绘画纸上,通过画、剪贴、折纸多种形式组画合作而成。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合作的形式来作画,相互之间的摩擦时有发生。
正在我来回观察幼儿作画时,一个夹杂着哭腔的声音传到耳边:"老师,你看呀。"我走过去了解情况:
"施施,你怎么了?"
"婧婧把我这里弄成这样了,都不圆了。"他指着自己画的奥运五环,哭着说。
同组的徐畅把头凑过来说:
"是婧婧撞了她的手。"
我转头看了看婧婧,看得出婧婧也不是故意的,她也正在为这事而难过。一副很过意不去的样子。
我对施施说:
"别哭了,她也是不小心的,没有故意要弄坏你的画!"
但施宇施依旧伤心地哭着,说:"她把我弄成这样了!"
我见状轻抚着施施,建议:
"施施不要急,我们一起想想有没有补救的办法,把这一条弯曲线变成一样画里的东西。"
我刚说完,他们一桌的人都动起了脑筋。不一会,徐畅想出了办法:"可以再涂大一点,把它修圆。"崔浩宇却说:"老师,我来折一只信鸽贴在那儿,表示信鸽来报信,告诉我们北京要开奥运会了"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我们来试试这个办法好吗?"
我马上对小朋友的提议给予肯定,并且询问施施,是否同意。
施施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接着,她就让崔浩宇在那里贴了一只信鸽,她的画看上去依然是完美的。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中两个孩子之间产生的矛盾是由于一人的无意间的动作,对对方产生了伤害。施宇因为自己努力完成的作品被弄坏了而十分难过和着急,由于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她开始责怪同伴。同时,她又不知所措,只好向老师求救,希望老师能帮她或告诉她该怎么办。可以看出,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要自己解决问题,他所想到的是"我该怎么办",而不是"我能怎么办?"对于发生的事情,我没有简单地做对与错的评价,而是将问题留给了孩子,有意识地让他们尝试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补救问题。问题得到解决了,自然两人相互之间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我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幼儿之间问题的解决者,而是幼儿解决问题的引导者。《纲要》中提到:"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教师就应找准自身的位置,抱着一种与幼儿共同探讨的态度,才能使活动顺利进行。美术活动的过程,不仅是幼儿如何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过程。这要求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去捕捉幼儿的兴趣点,积极引导,共同创作。再如有一天晨间活动,孩子们都围着笑笑带来的七巧板拼木玩具议论纷纷,想动手试着拼拼玩玩,我趁机引导:"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想玩吗?只有这一套怎么办?用什么做?怎么做呢?孩子们自由选择材料认真地做了起来,并高兴地拼着,相互议论着。"这时,文文喊了起来:"严老师!我们拼了这么多图案怎么办呢?"晨晨说:"记下来。""记在哪?"谁来记?"怎么记?"这一连串的问题又引了出来。阿凯说"可以准备一个记录本我们自己记。"大家都表示同意,就跑了过来抢着记录本记录。此时,活动室内传来了哭声,孩子们一下子静了下来,东瞧瞧西望望。我说:"孩子们是七巧板哭了,它想回家呢!"于是孩子们给七巧板在玩具柜中安了个家,想玩的时候就会拿出来拼一拼,拼好的图案都记在记录本上。整个活动中,我没有过多的语言去"教"幼儿,而是给他们提供充分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由选择,自主活动,与他们共同创造,分享创作的快乐。
第3部分
午餐时,小任第一个吃好饭,他走进盥洗室,洗净手,然后就张开双臂、分开两脚,抵住盥洗室的门框.振振走过来,见门被堵住了,就往小任身上撞,有点生气地说:“让开.”小任没有反应.振振急了:“你再不让,我就告诉老师去.”小任还是不肯让开.这时,林林来了,只见她在小任的左手上按了按,喊着:“叮咚,叮咚.”小任立马放下左手,让林林进去了.振振也想跟着进去,但还是被小任拦住了.过了一会,依依也过来了,她也在小任的左手上按了按,喊着:“叮咚,叮咚.”小任又放下左手,让依依进去了.振振想了想,走到门边,伸出右手,按了按小任的左手,使劲喊:“叮咚,叮咚.”这次,小任马上放下左手,让他进了盥洗室.
案例分析:
1. 孩子有自己的朴素想法
任何人都是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孩子们也不例外.只是,他们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方式、思维逻辑.如:案例一中,被烟雾环绕着的人,可以视为看不见;案例二中,尖耳朵才是竖起来仔细听的样子;案例三中,“我的地盘”必须遵守“我的规则”.
2. 孩子有自己的表达方式
“自由涂抹的体验是任何其他体验所不能替代的,哪怕是不屑一顾的作品,也隐藏着孩子宣泄的快乐,注视形象变化的激动和创造的自豪.”小班的孩子,正处于自由涂鸦期,阳阳用大人认为的乱七八糟的线条、黑糊糊的色调、无拘无束的画面,表达着他对正在吸烟的爸爸的看法.案例二中熊耳朵的形状,案例三中游戏的方式,都是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诉说着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3. 孩子有自己的活动价值
无论做什么,孩子们在意的是过程中的那份感觉和心情.案例一中的阳阳,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的作品.他的迫不及待,不是因为讨厌爸爸抽烟,而是他非常想和大人分享画画的乐趣.案例二中的筱筱,十分得意于自己的想法――一只尖耳朵的熊.案例三中的孩子们,无论是游戏的发起者,还是其他三位自愿参与或被迫参与的孩子,都享受到了自主游戏本身的快乐.
对策:
1. 怎样去看孩子
第一,视其所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仔细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微格描述孩子的活动,包括他们的表情.第二,观其所由.用我们的头脑去观察孩子的行为,分析该行为是否有共性特征,是否有行为动机和需要等.第三,察其所安.用心去体察孩子的情感态度,欣赏并学习他们的视角、思维、逻辑,分享他们的灵性和率真.
2. 怎样看懂孩子
孩子们在用自己的语言诉说着他们对世界、事物的看法.他们的“语言”远比成人生动形象;他们的看法也比成人更有灵性;他们理解事物的本身也更纯粹.“儿童是成人之父”,我们要做到“怀着崇拜,向孩子学习”,我们的主观推断一定要滞后于孩子的客观表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静下心来,捕捉孩子们的童心、童真,发现他们直观的思维方式、简单的逻辑关系.
3. 怎样去做
第一,用精准而富有感情的话语说出我们的理解.如:对案例一,我们可以回答“有道理”来表明对孩子的认可;对案例二,我们回答“妙”来鼓励孩子的创新想法;对案例三,我们回答“有意思”,让游戏中的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的善解人意.
第二,用巧妙的策略引导发展.如:案例一中,我们可以引导家长用孩子的方式和孩子共玩共画,在共玩中倾听孩子,在玩的情境中巧妙地引导孩子,让孩子的天性得以释放,内在潜力得以激活,最终获得自由而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