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美术案例分析3篇

栏目:幼儿园案例分析

这是幼儿园美术案例分析3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案例分析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美术案例分析3篇

幼儿园美术案例分析第1篇

  青蛙变出来了

  案例背景:

  折是使纸变形的最基本的方法。一张漂亮的纸,经过折就由平面变成了立体,纸的加工方法有折、剪、切、粘、插、卷、压、塑、染等,这些加工变形方法互相结合,就可以绽开出美丽的花朵,展现出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建造出一座座漂亮的房屋……在这些过程中,就能锻炼小朋友小肌肉动作、手眼协调能力、坚持性得到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了发展,情感得到了宣泄。

  对于所有的幼儿园来说,美工区里的折纸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课的安排上折纸是少之又少因此,幼儿接触纸工,特别的少。

  案例描述:

  第一、模仿学习周二下午的美术活动,这次的内容是折青蛙。每个小朋友一张手工纸,活动开始,老师先示范完整的青蛙折法,小朋友们观察。在示范的过程中,不时有孩子窃窃私语:“好难啊!”,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开始嘻哈逗乐。“要看清楚哦,现在不看清楚,等会儿你就不会折了。”我边折边提醒不认真听的孩子。不一会儿,一只青蛙就折好了,“学会了吗?现在老师再折一次,这次你们跟着我一起来折。”每个孩子分到一张长方形纸,“先把长方形变成双正方形”,孩子们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步,“然后把双正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一半的孩子搞不清楚三角形怎么变出来的,于是我再教这些孩子折一边,“现在翻过来从后面折下,这一回孩子们开始嚷嚷:“我不会,我不会。”有的孩子索性拿上来让我帮忙。

  分析:

  学习折纸是教的人把纸对折,学的人也把纸对折,教的人折一步,学的人跟一步。在这一次的学习活动中我也是这样来教班上的孩子们,但结果是孩子们折了几步就跟不下去了,学习折纸是教的人把纸对折,学的人也把纸对折,教的人折一步,学的人跟一步。问题,因此折纸时很难掌握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心理学理论认为,模仿是动物界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也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

  幼儿正是在学习、成长、尝试、发现和模仿阶段,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可塑性强。然而由于心理还很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很低,所以往往不能分辨哪些值得模仿,哪些不值得模仿。模仿得好,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会带来很大好处,模仿不当,则会给他们带来坏处,甚至带来危害。所以跟小朋友应该讲清楚哪些可以模仿,哪些不可以。

  第二、自由探索学第二天下午的离园活动,大约还有十几个孩子,我请他们围坐成两桌。然后,拿出一张折青蛙的分解图,神秘地对孩子们说:“这里藏着青蛙地秘密,你们想知道吗?”孩子们感到非常好奇,大家开始研究起来。我拿出一张大纸,让孩子们边看图解边讨论怎样完成每一步,每看懂一步都请一个孩子练习一次。孩子们离园后,我把图解贴在了手工区的墙上。

  第三、多样化学习(同伴互助、师幼互动)早上是区角活动手工区的材料是五颜六色的正方形纸和一张非常漂亮的青蛙图片。有八个孩子有兴趣地参加了手工角地活动。我说:“可以看着分解图折,也可以跟着会折的小朋友来折。”这时,我们老师也加入到这一组的活动,对孩子们说:“今天,我要向小朋友学习折喇叭花,谁来当小老师?”孩子们都举起小手:“我来当小老师!” 于是在几个小朋友的带领下,孩子们都学会了折青蛙,熟练的孩子折了一只又一只。

  分析:

  区角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同伴的互助和师幼的互动,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完成了折纸作品,他们非常地兴奋与快乐,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感受到了主动探索的乐趣。

  案例反思:

  1、多方位引导幼儿学会折纸。

  (1)符号和图解是折纸的二大基本元素。

  符号是告诉如何折,图解是帮助我们检查和校对是否折对了,这两个元素缺一不可。教师在活动中要引导幼儿学会看懂符号和图解,掌握了识图的知识,就可以参考各种折纸书学习了。

  (2)开设活动区域,提供材料,引导幼儿自由探索。

  围绕目标创设环境,并随着目标的变化而变化,使环境适合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从而引起幼儿的兴趣。例如:在活动室中开辟一个折纸区,在折纸区的墙面上张贴了一些折纸的步骤图,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看一看、折一折,主动探索。

  2、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学习折纸有很多种方法:有模仿他人,也就是小朋友刚开始时比较喜欢的“你做一步,我跟一步”的方法;有独立研究,提供图谱,引导幼儿自由探索、研究;还有折装重组,是由教师先折好成品,引导幼儿把它拆开,再根据折痕重新折叠。这是我们比较常用的几种方法,教师应根据幼儿不同时段的年龄特点,合理地选用不同的方法,如在刚开始学折纸时,可以侧重于模仿,然后再慢慢过渡到幼儿的独立探索,在一些较难的部分,还可以使用折装重组的方式,让幼儿研究、探索。

  3、让幼儿学会欣赏自己的作品。

  对于幼儿来说,欣赏自己的作品不仅仅是在“看”和“讲述”,而更多应 该放在“玩”上。当幼儿完成了一件折纸作品后,教师要让幼儿充分来玩一玩自己的作品,如在折纸“风车”后,教师不仅要让幼儿在活动讲评时来玩一玩,同时在活动后的自由活动时间,也要鼓励幼儿拿出自己的风车来玩一玩。又如在折纸“电话”后,幼儿都喜欢拿着自己折的电话与同伴打一打,作为教师就应该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玩一玩,体验一下成功的乐趣。

  最后,我觉得折纸活动是一种用纸叠成各种形状的造型游戏。折纸既是造型,又是游戏。易于幼儿接受,有助于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幼儿手、眼脑的协调和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灵活。我们应重视幼儿折纸活动的开展。它虽然微小,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它简单,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折纸活动特有的性质开展教学活动,让幼儿喜欢折纸,掌握折纸的方法和技巧,并充分发挥折纸对孩子们的教育价值,养成按次序完成工作的习惯的形成和细致耐心的完成工作的心理品质。

幼儿园美术案例分析第2篇

一天下午的美工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做信封手偶。为了给孩子们留下创作的余地,我只简单地讲解了基本的制作方法和提供不同的制作材料,并告诉孩子们可以用不一样的方法来做,之后就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发挥想象开始制做。比如:可以把纸头卷起来做鼻子;把纸片撕成条状拼贴成嘴巴;头发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彩纸来剪成细头发丝;头发上可以用废旧的广告纸撕成长条并缠在一起稍加扭卷起来,再贴到头发上做成头发箍。等等,后来,果然我发现,孩子们由于制作的方法不一样,选择的彩纸的颜色不一样,出来的作品也各异:有的孩子是只用一张广告纸直接卷成圆筒状装饰头发;有的孩子是把广告纸用手撕开再扭转起来装饰头发当头箍用的;还有的孩子用了和我不一样的纸头剪出紫色的眼睛来,孩子们都选择了不同颜色的彩纸来做头发。所以,这一次出来的作品就各具特色。孩子们欣喜地拿着自己与众不同的作品,围在我身边与同伴交流着自己的制作方法,开心极了!

由于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容易在成人对他们的引导下而进行想象。加上,对幼儿进行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并不是难事,从我近期的实验效果来看,幼儿期对幼儿进行想象力的合理开发是十分有利的。只有让孩子通过手工美工等活动探索并理解二维、三维空间中的颜色、材质、形状以及空间,才能更好地为将来打好基础。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幼儿好观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并尝试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美术案例分析第3篇

画中的爸爸。

美术亲子活动中,阳阳拿着笔,看着白纸:“妈妈,画什么呀?”妈妈指着不远处的爸爸:“就画爸爸吧。”十多分钟后,阳阳兴致勃勃、迫不及待地举着作品:“妈妈,爸爸,我画好啦!”“那是什么呀?乱七八糟,黑糊糊的什么都不像!”爸爸生气地责备起来。阳阳原本兴奋的小脸转而被伤心和失望覆盖了,妈妈赶紧打圆场:“我看看,怎么看不到爸爸啊?”儿子委屈地说:“爸爸在抽烟,呛死人了,谁也看不见他!”

案例二:圆耳朵怎么竖起来?

手工活动中,孩子拿着手工纸,按自己的意愿折叠着。很快就有孩子折出了大象、小狗、青蛙,筱筱却依旧在“埋头苦干”。我好奇地走过去,发现筱筱正在折熊耳朵。筱筱托着下巴想了想,把熊的耳朵左折折,右翻翻,最终,尖尖耳朵的熊完成了,她有点得意。这时,涛涛走了过来:“不对,你的熊耳朵怎么是尖尖的?熊耳朵是圆圆的。”筱筱说:“不对,故事里说熊竖起耳朵仔细听音乐,如果是圆耳朵,那怎么竖起来?”

案例三:叮咚,叮咚。

午餐时,小任第一个吃好饭,他走进盥洗室,洗净手,然后就张开双臂、分开两脚,抵住盥洗室的门框。振振走过来,见门被堵住了,就往小任身上撞,有点生气地说:“让开。”小任没有反应。振振急了:“你再不让,我就告诉老师去。”小任还是不肯让开。这时,林林来了,只见她在小任的左手上按了按,喊着:“叮咚,叮咚。”小任立马放下左手,让林林进去了。振振也想跟着进去,但还是被小任拦住了。过了一会,依依也过来了,她也在小任的左手上按了按,喊着:“叮咚,叮咚。”小任又放下左手,让依依进去了。振振想了想,走到门边,伸出右手,按了按小任的左手,使劲喊:“叮咚,叮咚。”这次,小任马上放下左手,让他进了盥洗室。

案例分析:

1. 孩子有自己的朴素想法

任何人都是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孩子们也不例外。只是,他们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方式、思维逻辑。如:案例一中,被烟雾环绕着的人,可以视为看不见;案例二中,尖耳朵才是竖起来仔细听的样子;案例三中,“我的地盘”必须遵守“我的规则”。

2. 孩子有自己的表达方式

“自由涂抹的体验是任何其他体验所不能替代的,哪怕是不屑一顾的作品,也隐藏着孩子宣泄的快乐,注视形象变化的激动和创造的自豪。”小班的孩子,正处于自由涂鸦期,阳阳用大人认为的乱七八糟的线条、黑糊糊的色调、无拘无束的画面,表达着他对正在吸烟的爸爸的看法。案例二中熊耳朵的形状,案例三中游戏的方式,都是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诉说着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3. 孩子有自己的活动价值

无论做什么,孩子们在意的是过程中的那份感觉和心情。案例一中的阳阳,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的作品。他的迫不及待,不是因为讨厌爸爸抽烟,而是他非常想和大人分享画画的乐趣。案例二中的筱筱,十分得意于自己的想法——一只尖耳朵的熊。案例三中的孩子们,无论是游戏的发起者,还是其他三位自愿参与或被迫参与的孩子,都享受到了自主游戏本身的快乐。

对策:

1. 怎样去看孩子

第一,视其所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仔细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微格描述孩子的活动,包括他们的表情。第二,观其所由。用我们的头脑去观察孩子的行为,分析该行为是否有共性特征,是否有行为动机和需要等。第三,察其所安。用心去体察孩子的情感态度,欣赏并学习他们的视角、思维、逻辑,分享他们的灵性和率真。

2. 怎样看懂孩子

孩子们在用自己的语言诉说着他们对世界、事物的看法。他们的“语言”远比成人生动形象;他们的看法也比成人更有灵性;他们理解事物的本身也更纯粹。“儿童是成人之父”,我们要做到“怀着崇拜,向孩子学习”,我们的主观推断一定要滞后于孩子的客观表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静下心来,捕捉孩子们的童心、童真,发现他们直观的思维方式、简单的逻辑关系。

3. 怎样去做

第一,用精准而富有感情的话语说出我们的理解。如:对案例一,我们可以回答“有道理”来表明对孩子的认可;对案例二,我们回答“妙”来鼓励孩子的创新想法;对案例三,我们回答“有意思”,让游戏中的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的善解人意。

第二,用巧妙的策略引导发展。如:案例一中,我们可以引导家长用孩子的方式和孩子共玩共画,在共玩中倾听孩子,在玩的情境中巧妙地引导孩子,让孩子的天性得以释放,内在潜力得以激活,最终获得自由而健康的成长。

相关文章

《幼儿园事故案例分析3篇》

《如何分析幼儿园案例3篇》

《幼儿园生态课程动物篇案例分析》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