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身边的小事教材分析

栏目: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这是身边的小事教材分析,是优秀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身边的小事教材分析

身边的小事教材分析第1篇

活动目标:

  1、知道危险无处不在。

  2、培养幼儿建立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录像

活动过程:

  1、谈话与讨论: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家中的危险有哪些,除了家中的危险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危险存在着,你知道的危险有哪些?

  文一涛:在班里,不能跑,要不然会摔倒。在美工区,使用剪刀的时候如果不好好用,就会扎着别的小朋友。

  何东健:在盥洗室洗手时打闹就会磕着小朋友

  芩小楠:上下楼梯时不推不挤,不在楼梯上嬉戏玩耍,手抓扶手,不跑不跳。“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周敏:不带任何东西进入睡房,进入睡房时,不在床上玩耍乱跳。

  教师:你们说了许多现象都是在教师中发生的,有谁知道在其他地方小朋友身边的危险还有哪些?

  徐逢毅:在户外活动时,如果拿玩具不好好玩,就会伤着小朋友

  廖令:户外活动时,有的小朋友在大滑梯上推小朋友,就会把小朋友推倒,或者踩到小朋友。

  林浩泽:在沙池玩时,不拿沙子撒在小朋友的头上眼睛或者耳朵里。

  王春草:在写字时,不能用笔戳小朋友。

  2、看录像

  教师:提问录像中告诉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避免事故的发生?

  王玉燕:在外边玩的时候,不能离开爸爸妈妈,不跟陌生人走。

  3、讨论

  教师:除了录像中和小朋友说到的危险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存在着危险? (幼儿讨论)

  李经林:小朋友不能在马路上面玩,路上车多,容易发生危险事件。

  陈秋迎:小朋友不能动开水,容易烫伤。

  苏惠:大马路上有活动的井盖,小朋友走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免掉进去。

  冯昌胜:在户外散步时,注意昆虫,比如蜜蜂,毛毛虫。

  4、教师提问:怎样做可以远离这些危险?

  吴英浩:听老师,爸爸妈妈的话,不去不应该去的地方,不去没人的地方、

  冯志琪:我见到有的地方有标记,告诉人们要注意危险。

  教师:那我们就一起行动,找一找,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安全的标记,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幼儿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知道哪些是应该作与不应该做,但是幼儿的了解范围较狭窄,还需进一步引导幼儿,使幼儿的认识领域进一步加宽。

  通过看录像,拓宽了幼儿理解与见识。

活动反思:

  幼儿对于安全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身边的事物,能够根据主题的延伸拓展思路,观察的面较宽,让幼儿注意身边的危险事件,不做危险的事,要远离危险,保护自己。

身边的小事教材分析第2篇

教材说明:

《我们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

  《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中第三单元中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在单元整合这一思维模式的指导下,本单元的口语交际的内容安排了“我们身边的垃圾”,以“身边”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通过发现了解垃圾的来源,思考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理解力,引导学生从小养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设计理念:

  1、让口语交际课和生活相结合。本次活动以“源于生活--交流互学—应用生活”这个主线来贯穿教学内容,每一个环节的活动都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都是在学生身边的事或是课前收集到的资料的基础上去深入理解“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来顺势引导,得到体验、探究和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达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发展的目的。整个活动凸现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2、走进情境,构筑活力无穷的体验课堂。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口语交际”必须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和教学需要的交际环境。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创设各种情境,可以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情绪也因此会变得高涨起来,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起来。例如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垃圾是哪里来和怎样处理垃圾的资料,课中,让学生做小小美容师,小鸭先生的参与等多种方式,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这些情境的创设不但会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还会使他们有表达的愿望和自信心。

  3、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向互动的课堂生活。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和学生始终处于平等的状态下进行交流,学生也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在课前准备时,师生共同调查,在课堂中,教师融入到学生中间,师生一起交流,一起发现、感悟,使小朋友感觉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他们的学习伙伴,创设了一种宽松的学习气氛,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交流,能说清楚垃圾是从哪儿来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就如何处理生活垃圾,展开合理的想象,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有自觉美化环境的行动。

  课前准备:

  1、生活小调查:我们身边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学校、家附近、公园大街等公共场所。)

  2、师生共同搜集资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3、小组讨论填写:我给校园做“美容”计划。

  4、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

  1、请小朋友低头看我们教室的地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当当小小侦探家,想一想我们教室里这些垃圾都是从哪里来的,看看谁是我们班里的小侦探。

  1)组织学生留意观察教室的环境卫生,教室干不干净。

  2)请学生找一找教室角落里的垃圾,想一想这些垃圾都是从哪里来的?

  3)组织学生交流。

  3、在不知不觉中,我们身边就出现了这么多的垃圾,今天口语交际的题目就是:我们身边的垃圾

  二、交流小调查,发现身边的垃圾:

  1、除了教室里,老师让小朋友课外去进行了小调查,谁能说说我们身边还有些什么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一般是从哪里来的?(结合搜集的资料)指名说话。

  你能学着用这些话来说吗?

  句式1)、我发现(或看到)(什么地方)的(什么垃圾)是(怎么或从哪里)来的。

  2)、我发现,(什么地方)的(什么垃圾)是从(哪里)来到这里,使那里变得()。

  2、以四人小组分组交流

  3、教师小结:垃圾的来源:果皮纸屑、塑料袋、各种瓶子、吃剩的食品等(校园垃圾)、厨房垃圾。

  三、开展活动,处理垃圾。

  1、设疑:我们身边的垃圾可真不少,但是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城市仍然这么美丽整洁,你们知道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吗?。

  2、师生一起交流垃圾处理方法:

  导入:课前老师请小朋友去收集处理垃圾的方法了,现在就把课前收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结合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课件:

  课件一:村子里人们把易拉罐、瓶子、废纸等拿到废物回收站卖掉。

  追问:你还知道哪些东西可以回收?你怎么知道的?

  点评:看来我们随意丢弃的垃圾还是个宝呢!你很会观察,真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教师结合学生说话随机课件出示小资料袋:垃圾分类放的环保垃圾桶

  课件二:我们村子里每家都把食品袋、包装盒、烟头、果皮等扔到蓝色垃圾桶内。

  追问:那么垃圾桶里的垃圾最后到了哪里呢?你怎么知道的?

  点评:有了不懂可以及时询问,这可是我们学到更多知识的捷径哦!

  教师结合学生说话随机课件出示小小资料袋:

  卫生掩埋法:顾名思义,就是找空地,把垃圾掩埋起来。这种方法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已遭淘汰。

  焚烧法;将垃圾分类后,送入焚化炉里燃烧,并以焚烧所产生的热能进行发电、取暖等等。但我们中国等亚洲国家很少做到将垃圾分类,所以焚烧垃圾时所产生的热量能真正用到发电、取暖的则很少。而且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停止这一方法。

  读一读,说说你认为这种办法还有哪里不够好?可以提出问题要求解答。

  课件三:在家里,一家人吃饭后,把剩饭、剩菜倒进小盆去喂猪。

  点评:看来我们吃剩下的饭菜还是有用的哦!

  课件四:在家里,爸爸把死猪,在田里挖了个坑放在坑里深埋。

  点评:爸爸这样处理你觉得怎么样?请你评价,并说明理由。(让学生知道垃圾不能乱扔)

  教师结合学生说话随机课件出示小小资料:

  积肥法:把垃圾堆叠起来,使废气物的纤维质和有机质腐化,变成肥料来改良土壤。我们常把落叶堆在一起,用做树木的养料,这就是一种积肥法。这种方法很少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应用这一技术的国家很多。

  学生评价:这种处理垃圾的方法怎么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结合追问:你的.资料是从哪里得来的?

  小结方法:你真会收集资料。爸爸妈妈可以告诉我们;自己观察到的;电视里介绍的;看课外书知道的;电脑上查等,你看,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能从生活中学到那么多的知识呢!

  2、小结:我们人类可真聪明,能根据垃圾种类的不同人们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四、我为校园做美容:

  情境导入:《美丽的小路》中的环保小卫士鸭先生来看我们了。(课件出示小鸭)并出示:小朋友,我每天打扫我家门前的小路,还有鹿先生给我送来了一个分类垃圾箱。小路经过我们的美容,现在可美丽了,欢迎你们来哦!你也来做个小小美容师吧!

  师:小朋友,处理我们身边的垃圾,就让我们从身边做起。来,让我们先为我们的教室和学校做个小小美容师好吗?

  1、校园美容计划交流:

  1)小朋友,你们怎么准备怎么为我们学校和教室美容呢?请你们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我们的校园美容计划交流。

  2)小组推荐代表交流,并小结。

  A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做到弯弯腰随手捡一捡。

  B看见乱扔垃圾的同学、现象要勇敢地进行批评。

  C建立垃圾回收站,进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D回家向大人宣传,人人保护环境。

  3)学生评价,哪个小组的校园美容计划好,评选出最佳校园美容师,并为“最佳校园美容师”小组发奖。五、小组合作,想象拓展:

  教师过渡:我们身边的垃圾真是太多了。人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来处理垃圾,可是还是存在很多缺点。小朋友,你能不能动动小脑筋,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处理我们身边的垃圾。现在,你可以把你的金点子和小组的同学一起画一画,写上一句说明;还可以动手做一做。

  1、我们一个小组的小朋友先讨论一下,再合作完成,好吗?

  2、展示台:

  预设:想象画展示——手工小制作展示

  请各组选一名代表介绍处理垃圾的方法,组员相互补充。

  1)其他各组小朋友认真听,并说说他们的方法哪里好?哪里不够好?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2)请大家评一评哪个小组听得最认真?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好?好在哪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垃圾变废为宝,从环保、废物利用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小结:小朋友,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热爱我们的校园,热爱我们生活的环境,像小鸭先生那样当好“小小小美容师”,让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环境更加美丽、洁净。

身边的小事教材分析第3篇

 教材分析:

《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身边的‘小事’”。通过这样的口语交际,促使学生能够具体清晰地讲述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或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在对比中感受到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带给别人的困扰,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

  教学目标:

  1.乐于与同学交流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或是一些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从中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重点)

  2.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文明礼仪规范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抓拍一些校园生活中的照片。

  学生准备:搜集了解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向主题

  师: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请看(课件出示课前拍摄的两张照片)。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生1:红领巾值日生拉着一年级新生进校门。我觉得红领巾值日生真棒。

  生2:一个同学乱扔垃圾,把垃圾扔在垃圾桶边上。我觉得他很不文明。

  师: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有一些是令人感到温暖,值得我们学习的',而有一些是不文明的,需要大家去纠正和防范的。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身边的这些“小事”。

  设计意图:利用课前拍摄的校园生活照片来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进而引入今天要探讨的话题——对身边的“小事”的看法。初步的交流使学生对好与坏两种不同的身边的小事有了初步明确的感受。

  二、借助图文,交流探讨

  师:请同学们先来观察书本上的四幅插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上面两幅图体现了不文明的现象,而下面两幅图体现的都是比较文明的现象。

  师:请四人小组合作讨论,选取其中一幅图,首先讲清楚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再结合图说说自己的看法。交流后,选取一名代表来发言。

  (学生自由讨论)

  生1:我讲的是第一幅图,图上有许多人在排队乘公交车,有一个孩子插队上车了,我觉得这种现象很不文明,我们要批评这个孩子。

  生2:第二幅图画的是一位小男孩在墙上乱涂乱画,我觉得他太不文明了,这样乱涂,墙会变得很脏很难看。

  生3:我讲的是第三幅图,一位小哥哥进门以后发现后面有人,他就礼貌地推好门,让后面的人进来,他的举动可真有礼貌哇!

  生4:我讲的是最后一幅图,在公园里,小哥哥带着小狗去玩,小狗随地拉了一堆屎,小哥哥看到以后,主动将狗屎用纸捡起来扔掉,他的文明习惯可真好哇!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既把看到的说了出来,又能分析具体的情况,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让我们也很有启发,谢谢你们的精彩发言。

  设计意图:首先,我们要立足文本,充分挖掘文本的价值,书上四幅插图,上面两幅图讲述了同学们身边不文明的小事,而下面两幅图则介绍了一些生活中的文明行为,虽然都是小事,但是却能让别人感到温暖,在看、听、说的过程中,学生表达得更加生动了。

  三、联系生活,深入探讨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小事”呢?请和四人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你发现的不文明的行为,或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再和组内同学谈谈你对这些行为的看法。最后,请推荐一名代表,汇总组内谈到的“小事”,和其他小组交流。对于讲得比较好的小组,老师要奖励你们。

  (四人小组交流谈论)

  师:首先我们来谈谈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和你的看法,好吗?

  生1:我们小组内提到了几件不文明的小事,比如:有的同学在教室里乱扔纸屑,有的同学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就乱拿别人的东西,还有的同学破坏学校的公物,这些行为真的很不文明,大家应该改掉这些坏习惯。

  师:你的事例讲得很简洁,很清晰,还谈了自己的看法,真棒!

  生2:我们小组发现了一些现象,有的人在大街上随地吐痰,很不卫生,很不文明,还有的人随地大小便,真是非常不文明。

  生3:我们小组还发现了有的人乘车不排队,在车上看到老人也不主动让座,真的很不文明。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更有一颗正义的心。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人像你们一样,有一颗善良正义的心,他们的一些行为经常令人感到温暖,我们要帮他们宣传宣传。

  生4:我们小组发现,有的人在乘车时,看到老人或者孕妇就主动让座,也获得了大家的赞扬。

  生5:我们班的小何同学主动帮助同学打扫教室,有人受伤了,她也是主动搀扶受伤的同学去医务室,她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我们要向她学习。

  师:你们觉得他们说得好吗?好在哪里?

  生6:说得很好,他们既说清楚了事情的大概经过和结果,又能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说得十分清楚。

  师: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小事”,就能从这些“小事”当中获得一些启示。好的,我们向他们学习;坏的,就告诫自己,以后不要有类似行为,这样,我们自己的品行就会越来越优良,受到身边人的喜爱。

  设计意图:真正能打动人的是身边人和身边事,真正能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是充分说和及时点评,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说,四人小组讨论环节保证了所有人都有表达的机会,推荐同学概括说则考验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和组织语言概括表达的能力。同学和老师的点评则起到了引向中心、点拨方法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画“文明之心”

  师:同学们,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文明、美丽的心,那么我们随时随地都会在自己身边感受到令人温暖的言行,请你设计一颗“爱心”,加上自己的创意,表达出文明礼仪,携手前进的心意,好吗?

  生:好的!

  设计意图:进行实践的延伸,意在将这份口头表达拓展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这份文明的快乐,进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言行,使教学更有意义。

身边的小事教材分析第4篇

教学目标

  1、 能用普通话交流身边的科学现象,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 学会认真听别人讲,能与同学一起探讨生活中有趣的科学 现象。

  3、 学会查找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 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习惯。

  重点难点

  培养口头表达和倾听能力,培养学科学、爱科学习惯。

  各小组分工合作,解决难题,汇报成果。

  课前准备

  1、 自制多媒体课件,准备做实验用的材料

  2、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了解、收集相关资料,整理记录。

  3、 学生自备小实验工具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实验演示,激发兴趣

  1、(出示两个鸡蛋)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蛋宝宝,你们喜欢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吧。(出示幻灯片1)

  2、分别旋转这两个鸡蛋,其中一个旋转。另一个却不转。为什么会这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解开这个谜吧。

  3、学生独立思考,或稍做讨论,得出结果。(熟鸡蛋能旋转,生鸡蛋不能旋转)

  4、师:对了。其实这是我们生活中身边常见的现象,只要你平时注意到,一定知道原因的。(出示幻灯片2、3)

  设计意图:以实验演示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了解“科学”这一概念。而且旋转鸡蛋可以制造悬念,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愿望,让学生情绪高昂的走进交际中。

  二、 设置情境,引导交际

  1、情境设置。(课件展示图片)(出示幻灯片4、5、6、7、8)

  (1)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浸,蛋壳容易剥。

  (2)用湿淋淋的手拔插头,危险。

  (3)操场上烈日炎炎,穿深色衣服大汗淋漓。

  (4)炎热天气中,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雪糕会冒白气。

  (5)常吃糖和甜食的小朋友,容易变胖。

  2、引导观察课件图片,组织学生就图片交流,讨论。

  (1)同桌自由讨论。

  (2)指名发言,其他学生补充、评点。

  设计意图:提供案例,给以启发。联系生活,紧密结合学生的已知生活经验和搜集的资料,引导学生进行交际。使学生有话可说,也易于表达和交流。

  三、 分组合作,自主交流

  1、小组交流(出示幻灯片9)

  (1)组内同学互相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

  教师参与、点拨。(时间要充足)

  (2)小组推荐准备充分、介绍精彩的同学当“科学小博士”,向大家作介绍。

  2、明确汇报形式要求。

  课件提示汇报形式,如下:(出示幻灯片10)

  小小的实验,说明科学现象(可以找伙伴一起汇报)

  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告诉大家

  我们还发现……

  3、科学小博士选择形式,充分展示交流。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设计意图:安排个人讲述、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班级汇报等形式,力求做到人人参与,互相交流。为避免性格内向的学生总是处于“倾听者”的'角色,缺少口语锻炼的机会,教学中训练的形式采取或学生或同桌,或小组,或班级,组成一个临时口语交际单位,可双人对话、问答,或多人讨论、辩论、评价等,并明确自主选择,分工合作,把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四、 说写结合,记录成果

  选一种你最感兴趣的科学现象,写下来。小组内交流,推荐写得好的班上交流。(出示幻灯片11)

  设计意图:在学生交流展示“身边的科学”后,容易进入情绪低谷,认为无话可说,这时候,引导他们把刚才说的科学常识写一段下来,可以再创学生兴奋点,使课堂继续进行。

  五、 科学探究,不断求知

  1、制定方案(出示幻灯片12)

  每周阅读有关科学常识的书,从中了解身边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出一份科学小报,两周后在班上展示。

  2、小结。在我们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你用心去了解、去探究,你会发现我们身边的科学知识可真不少!

  (出示幻灯片13)“学科学,用科学,我们从小爱科学”。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口语交际的延伸,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之后继续收集、处理信息,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的习惯。

相关文章

《金色的草地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赠刘景文教学重难点》

《小学语文教资面试赠刘景文》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