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案第二课时
栏目: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这是落花生教案第二课时,是优秀的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落花生教案第二课时第1篇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2、分清课文的主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议花生”部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落花生)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这一课。
二、自读课文学习质疑
1、学生自学课文。问: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划一划,写下来。
2、同桌互读,相互讨论。
3、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问:先说说有什么不懂得地方?
(师记在黑板上)
⑴就词质疑:
如“居然”:
①“居然”是什么意思?
②“我们”辛辛苦苦种花生为的就是能收花生,现在收获了为什么用“居然”而不用“果然”呢?
③用“居然”说明落花生有什么特点呢?
⑵就句质疑:
如“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①那晚上天色不大好父亲为什么也来了?
②父亲和孩子一起吃饭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是“难得”“很难得”“实在很难得”?
③父亲很难得回来吃饭就是为了品尝我们种的新花生吗?
⑶就段质疑:
如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一段话:
①花生的好处很多,为什么父亲只说花生埋在地下这一点是最可贵的呢?
②父亲为什么把落花生和苹果、石榴作比较呢?
③苹果、石榴是不是只炫耀自己而没有实用呢?
三、抓住重点学习课文
1、课件出示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一段话:
⑴指名学生读这段话,
思考:落花生和苹果、石榴有哪些不同呢?
(出示课件。)
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
⑵从刚才的对比中,你体会出落花生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
可贵在什么地方?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课件出示父亲告诉我们做人道理的一段话:
⑴“你们要像花生,他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问:你怎么理解父亲所说的话?
⑵学习重点句: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①“体面”是什么意思?
②“讲体面”是什么意思?
③“只讲体面”又是什么意思?生活中有没有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我们到底该做怎样的人?老师觉得:不管你想做怎样的人,首要的是现在好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做一名对人类有用的人,将来才能有所作为。
3、他们还谈论花生的什么?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4、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叙述部分,其他孩子边听边勾画,他们各自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
四、小结
1、让我们齐读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
2、是的,父亲的话深深的印在许地山的心里,也印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使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板书设计】
落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可贵 默默奉献
落花生教案第二课时第2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落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落花生的资料。
2、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3、明确学习目标:
①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②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二、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1.指名朗读第一段,想一想为什么说“居然”收获了?
(略处理)利用评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抓住“居然”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2.在母亲的提议下,我们过了一个收获节,大家畅谈花生的好处。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段,然后自学并讨论:
姐弟们说到了花生的哪些好处?父亲怎样议花生?
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
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 说说你对父亲的话的理解。
3、全班交流
分角色读出花生的好处。
课件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①填表助学,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在同学自由读之后填表)
花生
桃、石榴、苹果
位置
埋在地里
高高地挂在枝头
外表
不好看
鲜红嫩绿
印象
挖起来才知道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②指名读,评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或者通过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
③ 再次读,看看你对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默地为人类奉献)
④体会父亲对我们的希望
师:只讲体面,什么意思?我们能不能只讲体面?不讲别的?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人?
小结: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父亲希望孩子们能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却很有用。课文从议花生讲到做人,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
三、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师:(引读)“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记在我的心上。”(稍停)读错了吗?
(生略)
师:记在我们心上不好吗?哪儿不好?
师:把最后一段读一读,要读出印得很深的感觉。
师:再读,想一想,怎样体现“深”。
师:对,语速要慢点,注意停顿,才能有味。你从哪儿看出父亲的话陪伴我走过一生的呢?
师:把名字都改了,说明印得很深。
师:许地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来一起读读他说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四、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种花生→()→( )→( )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五、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通过填空,加深理解:在你身边一定有许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让我们来赞美花生,赞美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 ),但可贵的是( )。我们的( )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 )。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 )。”
落花生教案第二课时第3篇
一、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重点语句。
2.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体会花生的品格,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体会花生的品格,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三、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体会花生的品格,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回忆上节课内容,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2、这篇文章主次分明,把议花生作为重点部分详细记叙的。
(二)细读课文,品味欣赏。
1、那就让咱们一起回到一家人谈花生的那个夜晚吧。现在咱们就是家庭成员了。想象着当时的情景自己读一读这段话。一会咱们分角色朗读。
2、师生分角色读,理解“争着”。从这段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好处)。
3、你在生活中还了解到花生有哪些好处吗?
4、花生可真是浑身是宝,好处可真多啊!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出示第十自然段)
5、默读父亲说的这段话(第十段),思考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并做上批注。用时一分钟。
6、小组合作学习第十段。(出示学习要求:①自由读第十段,小组交流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②思考作者在讲花生时,为什么要谈到桃子、石榴、苹果呢?③用时4分钟。小组内成员做好分工。)一小组交流。生评,师指导。
7、桃子、石榴、苹果和花生有着各自的生长特点,咱们来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他们这两种生长特点用一个词来说可真是(生答:截然不同等)。能把这种不同读出来吗?(出示,不同颜色标出,师生配合读。)
8、在桃子、石榴、苹果和花生中,父亲更喜欢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所以你们。。。”一句。
9、父亲是经过自己的观察生活,发现了这些花生的特点,并且看到了花生这一可贵的一面,深有感触说了这句话——生读:“所以”一句。
10、在父亲眼里,怎样算是不好看?父亲由花生说到了(人)。
如果给你一个选择的权利,你是想做桃子苹果石榴这样的人还是像花生这样的人?
11、“我”听懂了父亲的话吗?引出“我”说的话。(出示这两句话。)
12、理解“体面”。
13、假如去掉“只”,意思有什么不一样?(生答,再读感受)。
14、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就能够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像花生一样的人。用上“_________像花生,虽然______,可是_______。”的句式表达。
15、那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人呢?(默默奉献、脚踏实地等。)是呀,这就是“父亲”的“希望”。
(三)领悟写法。
1、你们说,咱们这一家人说来说去还仅仅是在谈花生吗?从花生谈到了什么?(生答:做人。)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板书。)
2、现在你能来说说,什么叫做借物喻人吗?(借一物比喻具有相同特点的人。)
3、结合本课来说,本课是借花生来比喻(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也有类似的用法。如借蜜蜂比喻(勤劳)的人等,二生举例。
(四)深化感悟,了解作者。
1、学习最后一段,体会“印”字,读出这种感受。
2、情境引读,强化感受,根据填空背诵重点语句。
当作者青年时;当作者已为人父时;当作者为人师表时;当多年以后。
3、体会作者笔名的用意
(五)拓展练笔。
1、善于思考的人常常能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寻味的道理。请同学们仔细思考,拿起笔试试给自己取个笔名,并写下自己的理由,看谁写的即有意思,又有内涵,还能用的`今天学的借物喻人。
2、全班交流。
(六)练习小结
1、小练习。
2、推荐书。
五、板书设计。
落花生教案第二课时第4篇
教学目标:
1、读句子,理解爸爸和“我”的两句话的含义,明确做人的道理。
2、学习本课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写作方法,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
1、句子,理解爸爸和“我”的两句话的含义,明确做人的道理。
2、学习本课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写作方法;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谜语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回忆一下,作者围绕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板书:种 收 吃 议
二、读文明理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议花生这一部分。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议花生部分,可以分角色读,可以出声读,可以默读,要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少字,不唱读。
思考:作者一家人是怎么议花生的?
2、你喜欢谁的议论?为什么?
相机引导理解:
投影出示:
A:“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父亲把谁和谁联系起来了?为什么要我们像花生?
为什么说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父亲的话是不是说不要外表美?
你从父亲的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知道今后应该怎样做?
作者懂得了父亲的话没有?他是怎么说的?
B:“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理解“有用”对谁有用?
“讲体面”“只讲体面”怎样理解?体面要不要讲?
你见没见过只讲体面的人?
C:父亲让我们做什么样的人?在正确答案后划“”。
1、虽然外表好看,可是没有实用。()
2、虽然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3、外表好看,更有用。()
4、外表既不好看,又没有用。()
在生活中有没有像花生那样的人?举例。
这篇课文借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方法就叫“借物喻理”。
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事物能给我们启迪,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谁能举这样的例子?
小组练习分角色读课文。
找一组同学汇报朗读。
生互评
三、梳理全文,分清主次。
1、本课按叙述的顺序依次写了种、收、吃、议,为什么把“议花生”做为重点?
2、次要内容可不可以不写?
今后在写作文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四、明理导行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
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交流。
2、谁愿意毛遂自荐?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喜欢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