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论语十二章课例

栏目: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这是论语十二章课例,是优秀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论语十二章课例

论语十二章课例第1篇

一、导言

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到底应该如何教?是不是都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来做,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就行了?我个人认为,这得依据所选文言文文本的特点来定,标准里的要求是总体要求,是基本要求,是最低要求,这不应成为语文教师从事单篇文言文文本教学的桎梏。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借助语言文字进行“聚会”的活动,这思考拒绝以某个在先的目的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教学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文言文教学如何让学生进行大量实践呢?最为有效的一条就是把教学的触角伸到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去,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交际场中,进行场复原。这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是一致的。只不过,这种联系,是一种特殊的方式,我把它称之为场复原(回到原始状态)。

场复原,说简单一些,就是把教师与学生的“思考”通过时光隧道送到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让这种“思考”接近更为原始的状态,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完全融合,进而让教师、学生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交际,实施教学行为,实现教学目标。对《〈论语〉十则》的教学,若能采用这种方式,其教学必将产生特效。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所记多口语,文辞简古。其篇章虽有记事,但却简略;记言虽多,但却只是片言只语,且多为自言自语,有问语又有答语的少之又少。是不是孔门弟子的疏忽呢?在《论语》中将一句话的来龙去脉都记录下来的也有。这说明,他们是有意给后人留下空缺的。这个空缺,就是后人理解《论语》要旨的所在,也是后人思考的所在!我们知道:一个词语,如果离开了句子,就很难确定它的意义;一个句子,倘若离开了段落篇章,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分析;一篇文章,要是不弄清其写作背景等特定的环境,便谈不上理解了其真正的文义。一句话,如果仅知道其字面意思,不弄清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那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仅仅是走马观花。在对《〈论语〉十则》的教学中,我们如果能用“场复原”的方法,把教师、学生置身于这句话产生的原生态中,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呢?

二、设计思路

文本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个性解读,对话生成”。文言文教学要把握好“度”:太浅,学生学得皮毛;太深,学生无法理解。对《〈论语〉十则》的教学,这个“度”以场复原为标。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穿越时光隧道,完成对原文本的修改或再创造;学生、教师这个复原的“场”中,对言语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实现平等对话。

三、精彩教学片段实录

师:《论语》写作体例为语录体,语录体一般由问语和答语两部分组成。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你能找出既有问语又有答语的一则吗?

生:第十则。

师:是谁问谁答?

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答。

师:请问,子贡问了一个什么方面的问题?他怎么问,孔子如何答呢?

(学生思考了一会儿,有学生站了起来。)

生:我认为子贡问的这个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他这样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你能结合问语和答语的意思给大家以解释吗?

生:可以。用现代文翻译这一问一答,子贡问的就是“有一词可以用来一生践行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宽恕”之心。所以,子贡的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

师:是呀!你的思考严密,也很正确。谢谢!请坐!

师:同学们,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正是通过他与弟子的问答式对话进行的,《论语》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语。课文《〈论语〉十则》中的其余九则仅有答语,没有问语。假若你是孔子,你能回想起当时你给学生提的问题吗?假若你是孔子的学生,你能回想出你当时向老师提的问题吗?

(教师依据全班同学自然分组情况,由第一大组完成第一、三则,由第二大组完成第二、八则,由第三大组完成第四、五、六则,第四大组完成第七、九则的问语设计。先独立思考,再前后四个同学一组讨论修正,形成统一意见。由中心发言人汇总讨论结果,准备发言。)

师:下面,我们来听听大家学习的成果。

(第三大组多人举手,我点了一人发言。)

生:第四则,仅有孔子的答语,我们经过讨论认为,答语回答的是学习方法中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这一问题。所以,问语应这样设计,“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师:那你能如同第十则那样,把你加入到问语之前吗?

(生有点不理解。师提示:第十则中是谁提问的?学生答,子贡。师提示,这时是你提问,你应将自己的名字加到问语之前。是不是?生笑了。)

生:XXX问曰:“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齐):同意!

师:下面,请让我们回到春秋时期,我当孔子,你做学生,全班同学担任旁白,我们来进行问答对话。

(学生旁白:XXX问曰。)

生: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旁白:子曰。)

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师生逐一完成其余八则的问语添加,学生、师生之间采用古人问答时的语气语调进行问答训练。在对话过程中,师生对第一则,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即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是学习方法中温习的快乐,“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是会学友,后一句则讲人的修养问题。三句话三层意思,层层递进。)

四、教学反思

笔者曾多次执教《〈论语〉十则》,先前由于思想未认识到这个层面上来,也就是采用“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的思路,把这节课“忽游”过去了。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之后,我对我以前的做法进行了反思,认为联系生活不够。如何联系生活呢?笔者结合自己提出的“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进行了再思考。我发现,我过去在处理文本的时候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对《论语》中话语产生的背景缺少关注。二是联系生活的方式不对。如果运用语文交际场的观点,我就应该让学生、教师穿越时光隧道,置身于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在这个特定的场中进行语用交际!如何做呢?选文的第十则刚好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于是,我大胆地实施了我的设想。没想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种教学,将传统的逐句析文义、师生的机械分析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对文本之象的个性解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中完成对《〈论语〉十则》中每则的个性化修改和创造,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达到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这种设计是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从实施的过程来看,教学策略也是完全正确的。这节课结束后,我无比兴奋。一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角色的置换而产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行为的高度自主性,让我体会到了新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所产生的魅力。二是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富有创意的修改和再创造,这使得学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三是教师与学生组成了“学习共同体”,教师教的成份明显比传统式少多了,教师也轻松了许多。

当然,这种策略并不是适用于对每篇文言文的教学,这又反映出“场复原”式联系生活法的局限性。可针对《〈论语〉十则》而言,这种方法又是最恰当不过的。但这种教学是不是又超出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了呢?没有超过吧,我想。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中心发言人发言时,常出现“我认为”而不是“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要知道,小组讨论的成果应是小组所有成员一起探究的结晶,怎么能让中心发言人一个人独享呢!但对于这一点,只要我们做教师的,在课堂上多多提醒就行了。

【编辑短评】

作者对于《〈论语〉十则》的教学确实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并能够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还有教学反思。课改需要这样既有理论又能实践、既会教书又会作文的老师。

论语十二章课例第2篇

一.学习重点

  文言实词的理解和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阐述

  二.教学过程

  (一)内容呈现

  1.学生小声跟录音朗读,扫清文字障碍。

  2.对照注释自读课文,明了大意。

  (二)师生互动

  1.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这十则语录分别谈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以及实践对学习的重要性,你对文中的词语和内容有哪些疑惑的地方,我们进行探讨。

  学生进入问题状态,边看课文边思考,进行问题准备。

  2.学生提问:学生相互解答,教师可适当点拨引导。

  (三)交流对话

  1.教师与学生对话

  话题一:课文所选十则夫子之话,看似只言片语,零碎散乱,不成体系,你认为是这样的吗?为什么?

  明确:

  全篇有一个中心话题:学习。十则语录分别从方法、态度以及应具备的道德修养等角度来谈的。

  话题二:在结构和语言上与以前所学课文有什么不同?

  明确:

  结构是语录体。语言特别凝练朴实,用词精当,含义深刻。

  2.学生与老师对话

  话题一:文中段与段之间的排列是随意的吗?

  明确:

  《论语》是用语录体的形式进行归类整理,构成了孔子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而本文是按先总后分的原则编排的,即先总的论述学习方法和态度,再论述学习方法的具体表现以及应具备的态度,最后强调实践对学习的重要性。第四则是转折过渡,第八则是对五----七则的归纳,第九则、第十则是对前文的进一步深化、总结和强调。层层深入,递进深化。编者编排的目的告诉我们:用功(学习方法)是表面形式,用心(学习态度)才是内在动力,用功与用心要结合,才能创新,才能有所作为。

  话题二:文中有些文字如“女”注释为同“汝”,字典、词典也没有这个音和这个意,我们应怎样理解?

  明确:这是汉字在不断演化的结果。课文中的“说”(yue)等都是这样,我们要识记、积累,今后学习文言文还会遇到。

  3.学生与学生对话

  话题一:《论语十则》的中心是谈学习,但每则的侧重点是什么?

  明确:

  第一则是谈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第二则是谈复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第三则是谈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第四则是谈对学习的求实态度;第五则是谈求学的态度(勤学好问);第六则是孔子自述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教学态度;第七则是谈学无常师;第八则谈学习的三层次(学习、爱学、乐学);第九则是谈珍惜时光;第十则是谈实践的重要性。

  话题二:十则语录都是谈的学习。到底学习与哪些问题有关?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明确:

  (1)学与习的关系:“温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温故”“知新”的人才可以做老师。

  (2)学与思的关系:二者结合,缺一不可。否则,则罔则殆。

  (3)学与问的关系:既要学也要问,不仅要问比自己知识才能高的人,还要向不如自己的人求问,并称赞孔文子为榜样。

  (4)学与行的关系:二者并重。学得的知识按时完成,加以应用,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话题三:文中有哪些词汇作为成语保存在现代汉语里?有哪些是我们作为学习方法的名言警句?

  明确:

  成语:温故而知新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名言警句: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等。

  4.师生与作品对话

  话题一:课文在编录与学习的有关的问题时,编者在主观意图上强调的是什么?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何意义?

  教师:文中是从对待学习方法的表面现象到支持这种做法应有的心理态度(内在动力)以及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怎样才能把别人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自己是否学到了知识,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知识的正确与否,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然具有借鉴和指导的作用。

  学生:略

  话题二:孔子的话,语言凝练,寓意深刻,应从哪些角度去探究句式、体察语言,读出怎样的节奏,才能读出语感,有所领悟。

  学生:略

  教师:从修辞的角度看,第一则由三个反问组成排比,节奏感强,富有气势,语言强烈;

  从内容角度看:第五则一问一答;

  从语气角度看:第六则怅然慨叹,语调深沉,语气强烈;

  从句型角度看:第七则因果关系,语调平稳,语气舒缓。

  读法:

  例: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

  (四)链接生活

  链接一:你认为孔子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哪些对你仍有借鉴作用?

  学生:略

  链接二:今天与孔子所处的时代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认为还有哪些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对今天的学习更有利?

  学生:略

  (五)阅读体验

  1.读了这篇文章,你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有何感受?

  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解说文中的有关内容。

论语十二章课例第3篇

教材分析:

《<论语>十二章》收录在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的第二单元中。本单元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以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本文所选的《论语》中的12章,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思想鲜明,蕴含着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这对高中生立德树人、修身养性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注意领会儒家先贤对社会人生的洞察,将儒家的人生智慧与现实人生联系起来。

学情分析:

学生升入高二,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功底,对儒家经典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本课例立足学生已有的理解与认识,深入领会《论语》中包含的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及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对经典的诵读与理解,指导学生梳理并提炼文本中核心概念,探究儒家思想对学生立身处世与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

设计理念:

《论语》主要是以语录体与对话体的形式,集中展现儒家的政治理想和人文主张,深入浅出,要言不烦,精辟隽永。在这一章章简短单独的语录或对话中,我们每个人都能试图建立起自己所理解内在深刻联系。在深入理解各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其中的内在关联,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对于文中反复提及的核心概念,譬如“君子”“仁”“义”“礼”“乐”等,适当拓展延伸以期达到较为全面深刻的理解。最后我们要把在《论语》阅读学习中获得到的鲜活的思想认识与当下“社会主义新时代”楷模与英雄的精神品质结合起来,明确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理想信念和人格追求。

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基本读懂句意、文意,鼓励学生总结梳理重点词句。

深入理解各章的微言大义,前后勾连,触类旁通梳理儒家核心概念及人生智慧。

合作探究,训练提升学生理性思辨素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与现实社会、规划自己的人生。

重难点:

在反复诵读,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涵咏文中的儒家核心概念及人生智慧;拓展探究,结合当下时代楷模的精神品质,规划自我人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工具:板书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初中时我们就学习了《<论语>十二章》,感受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文化,其中不乏千古流传,耳熟能详的名句。我们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背诵一下初中所学的《<论语>十二章》。

非常好!那我们今天要学的课题还是《<论语>十二章》,但内容发生了变化,学习的要求也有了提高。我们本单元探究的是诸子百家的经典,而儒家是其重要的一派。我们知道《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书,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它成书于春秋末年或战国初期。司马迁在《史记》中写有《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并且盛赞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论语》,更能深入理解这位两千多年前伟大先贤孔子的光辉人格。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诵读解读,从中汲取营养,涵咏心灵,养育人格,将儒家优秀文化中的立身处世之道融入到我们当下青年对理想信念与责任担当的践行中。

二、整体诵读,疏通文意。

师:我们先将《论语》的这十二章内容准确大声地诵读一遍,并思考各章的句意及蕴含的哲理。

生齐读。(声音洪亮,气势强大,有停顿抑扬)

师:接下来,我们请一些同学说说对各章的翻译与理解。

生1: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求吃饱,居住不求安定,做事勤勉,说话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了啊!本章讲的是君子好学的具体表现,不在乎吃住,追求学问。

师:不错,本章是《论语》第一篇《学而》的第14章,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君子”,在《论语》多次出现,需要大家注意。

生2: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怎么对待礼呢?人如果没有仁义之心,怎样对待乐呢?本章讲的是“仁”的重要性。

师:很好,本章是《论语》第三篇《八佾》的第3章,这里的“仁”可以翻译为仁爱或仁义、仁德等等,它也是《论语》的重要概念。

生3:孔子说,早上听闻道理,晚上死去可以了。本章表明孔子对“道”即真理的追求。

生4: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义理,小人明白的是利益。本章讲“君子”与“小人”对比,强调君子重义轻利的品质。

生5:孔子说,见到有才能的人想要与他看齐,看到没有才能的人就反观自我反省。本章说明孔子喜欢向别人学习,并且善于反思。

师:很好,这三章是《论语》第四篇《里仁》的第8章、16章和17章。同学们翻译的都不错,这里又第二次出现了“君子”。

生6: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得恰当,这样以后就是君子。本质说的是“文”与“质”的关系,表明君子的特点是“文质彬彬”。

师:很不错。本章是《论语》第六篇《雍也》的第18章。这里第三次出现“君子”。文质彬彬这个成语,说的是一个举止文雅,有礼貌。

生7: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不也是重大吗?死了以后才停止,不也是遥远吗?本章说的是古代“士”的理想追求,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师:非常好。本章是《论语》第八篇《泰伯》的第7章。这里也出现了“仁”这个核心概念。

生8:孔子说,好比是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好比是填平洼地,即使倾倒一筐土,坚持去做,是我自己要坚持的。本章讲的是功亏一篑的道理,告诫我们持之以恒。

生9: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患,有勇气的人不会恐惧。本章讲了三种人的三种境界,同时也提到了“仁”的概念。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这两章是《论语》第9篇《子罕》的第19和29章。这两章一则强调坚持的作用,一则提出了三种人生境界,这里有对“仁”的强调,同时也可以与“君子”的标准相联系。

生10:颜渊向孔子询问“仁”的道理。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做到约束自我,天下就称赞仁了。从事仁德是由自己的,怎么能由别人呢?”颜渊说,请问具体的条目细则。孔子说,不合礼义的不要看,不合礼义的不要听,不合礼义的不要说,不合礼义的不要动。颜渊说,我虽然不敏锐,请允许我实践这句话吧。本章是颜渊和老师孔子的对话,讲的是如何做到仁,孔子又提出了“礼”的要求,并且说仁是由自己去实践的。

师:很棒,本章是《论语》第12篇《颜渊》的第1章。本章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对“仁”的看法,同时也刻画了孔子与颜渊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生11:子贡问孔子说,“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去践行它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做的事,不要施加给别人。”本章讲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其中也涉及到孔子的弟子子贡。

师:很好。本章是《论语》第15篇《卫灵公》的第24章。本章的“恕”的概念与之前的“仁”的概念似乎有一定的联系,都涉及到个人的自我修养和为人处事。

生12: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那《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讽刺时政。在近处可以侍奉父亲,在远处可以辅佐君王。大量地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本章说的是孔子对《诗》的教育作用,即其诗教观。

师:很好。本章是《论语》第17篇《阳货》的第9章。《论语》中有很多对《诗经》的评价。我们知道孔子编定六艺(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以此来教育学生。本章也阐明了诗教的意义。

三、反复涵咏,提炼各章核心概念,建立内在联系

师:我们通过几位同学的翻译与解读,基本上疏通了文意,对于文中涉及到的重要文言知识(实词,就、事;虚词,而、以等),希望同学们能够以知识卡片的形式积累下来。那么下面我们要探究的是这些章句中的微言大义,我们先试着提炼一下各章的核心概念,再想想这些章句间的内在关联。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我们还是先逐章让学生们分析。

生1:第一章中的核心概念是“君子”,在先贤作品中,君子应该指的是有德行的人,品德高尚并且有学问。我们在《劝学》中学到的三处对君子的描述。本章所提到的“君子”有三个表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即不在乎外在的物质享受;“敏于事而慎于言”是说他的为人处事,少说话多做事;“就有道而正焉”是说君子与有道的人交往并且改正自己的错误。最后这三点概括起来是说君子“好学”。

师:很好。我们很准确地找到了一个核心概念“君子”。该同学也对本章的层次结构做了很好的分析,值得表扬。

生2:这一章的核心概念应该是“仁”,“礼”,“乐”,而这三者之间应该“仁”是最重要的,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仁”,那么“礼”和“乐”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孔子说“如礼何”,“如乐何”。

师:不错。我们常说礼乐文化,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这点在后面的章句中也出现了。这与春秋末期的时代背景有关,面对礼乐崩坏,诸侯纷争,周天子失势,所谓“挟天子令诸侯”的现状,孔子希望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这在当时是不合时宜的,所以他遍游诸侯,最终也没有得到施展才干的机会。而本章的核心概念是“仁”,因为仁是礼乐制度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内心不仁爱,不善良,他会怎样对待礼仪制度,怎样对待音乐呢?

生3:本章的核心概念是“道”,这里的道应该跟道家思想的道有所不同,是指一种真理,学问。这与第一章的“就有道”是有内在联系的。从本章中可以看到孔子献身真理,追求学问的人生态度。

师:很好。《论语》中有很多对“道”的阐述,譬如“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本章中对“道”的追求,恰如该同学所言,有一种九死未悔,以身献道的精神,让人容易想到屈原。

生4:这一章的核心概念是“君子”。“义”是道义或义理,而“利”是利益好处。君子追求的是义而不是利,这也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师:与“君子”相对的是“小人”。这样一种论说方式在《论语》中反复出现,譬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义”字我们可以联系到孟子的舍身取义和礼义。所以本章强调了君子的品行是重义轻利,追求礼义,不计得失。

生5: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思齐”“自省”。表明孔子对自我的要求,“见贤思齐”与“就有道而正”意思相近,都是面对有才能的人,想要与他看齐,或者改正自己的错误。“见不贤而内自身”则表明孔子深刻的反省意识。正如曾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

师:非常好。很明显本章的行为准则与第一章对“君子”的描述有内在的联系。同时“反省”也是对“好学”的又一补充。

生6:这一章还是谈“君子”的,提出“君子”的标准是文质彬彬。另外“质”与“文”也是两个很重要的概念,二者不可偏废。

师:不错,分析比较细致。到此我们有三章是明确在谈“君子”的,有一些章句虽未点明“君子”,但也可以联系到“君子”身上。

生7:本章的核心概念应该是“士”“弘毅”和“仁”。士指的是读书人,是古代的一个阶层。弘毅是说扩大毅志或坚定毅力。这样做是任重而道远的,因为要以“仁”为己任,并且死而后已地去坚持。

师:很好,这一章的概念比较多,但我们可以抓住其中一点来分析。因为“仁”是《论语》中的核心概念,所以把仁作为己任是一件责任重大的事,是一种伟大的责任担当意识。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说是“弘毅”,是士人应该践行的准则。

生8:本章说的是“止”与“进”,在比喻与对比的论述中强调的是坚持,不要半途而废,也有日积月累,终可成功的道理。

师:很好。本章没有谈“君子”也没有“仁”,但这样一种形象的论述对于做事的态度,又与前面“君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仁以为己任”的任重道远联系起来。

生9:本章的核心概念还是“仁”,因为它是《论语》的重要概念,前面章句也反复出现。但本章将“仁”与“知”、“勇”并列起来,表现的是心存仁爱之心的人不会忧愁的,“仁”在“知”与“勇”的中间,似乎表明一种人生过程,一个有仁爱的人,必然会从没有疑惑的境界到达不忧不惧的境界。类似的说法在《论语》中还有,“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师:说的很好。本章在《论语》中出现多次,“君子不忧不惧”,“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总之在这三者之间,“仁”的重要性要更大一些。一个有“仁”的君子是可以“不忧不惧”的,对现实人生的达观与从容。

生10:这一章具体分析了“仁”与“礼”的关系,能够做到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而具体的条目就是不合礼制的就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行动,也就是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师:很不错。“仁”与“礼”的关系在《论语》中多次提到,联系上面的一章,没有“仁”,“礼”就无从谈起,说明“仁”是根本,“礼”是外在形式。本章是说做到“礼”也就是“仁”,这两章充分说明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仁是礼的本质,而礼是仁的手段。

生11: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恕”,具体的解释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这一点是可以终身行之的。这里的“恕”与“仁”是有内在联系的。仁是仁爱之心,是礼乐的根本。而恕指宽恕,容忍,应该是仁的具体表现或其中一个方面。

师:很棒,其实在“仁”与“恕”之间还有一个概念是“忠”。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孔子还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综合起来看就会明白,本章知说了“仁”的一个方面,己所不欲是“恕”,而己所欲是“忠”。

生12:本章的核心概念是“诗教”,孔子对学《诗》的意义概括为三点,所谓的“兴观群怨”,侍奉父亲或国君,还有认识自然世界。本章体现了孔子对《诗》的重视。《论语》中曾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师:很好。这一章的主旨是谈学习的,很明显联系到了君子的“好学”。对于“学”的论述,在《论语》中也有很多。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另外《论语》中对《诗》的评论也很多,总之在孔子看来读诗是可以让一个得到提升,变得聪明的重要途径。

四、合作探究,梳理各章关联,探索核心概念间的内在逻辑。

师:我们逐章分析完了课文,也试题提炼了各章的核心概念,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看看能不能建立起各章的内在联系,或以一个核心概念为中心,或将相似、相近的观点与内容放在一起考查。我们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小组合作讨论一下,再来展示大家的成果。

小组1:我们发现的第一组规律是,有三章内容都是明确谈论“君子”的,这三章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君子”的所作所为,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第二组规律是,有四章内容提到了“仁”的概念,如“人而无仁”,“仁以为己任”,“仁者不忧”,“克己复礼为仁”。这些内容说明“仁”的重要性,孔子希望人们都能有仁爱之心,并且做得克己复礼。

第三组规律是,其余的五章内容,分别谈到对“道”的追求,“思齐”与“反省”,“为山平地”的比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准则,以及对《诗》的学习。这五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告诫人们立身处世之道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小组2:我们组找到的内在联系是“君子”“道”和“好学”,第一章中对君子的描述中提到了,“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接下来的两章也提到了“朝闻道,夕死可矣”和“小子何莫学夫《诗》”,由此可见这五章内容可以概括为是对“君子”的描述,从中可以看出所谓君子是一个追求真理,虚心向学,安贫乐道,慎言敏行,重义轻利,文质彬彬的人,是古代文人的道德楷模。

另外一组内在联系是“仁”,包括“人而无仁”,“仁以为己任”,“仁者不忧”,“克己复礼为仁”,另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可以归到“仁”的准则里面,都是讲人要有仁爱之心,能够推己及人。

最后的两章内容,“见贤思齐”和“为山平地”是讲为人处事或做学问的态度,要谦虚谨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

小组3:我们找到的内在联系是“君子”和“仁”,除了那些明显地提到“君子”与“仁”的章句之外,其他的章句或多或少都能与“君子”或“仁”联系起来。

譬如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以及“夫子何莫学夫《诗》”显然是谈“君子”的,而“见贤思齐”与“为山平地”两章也可以看做是君子在立身处世方面的特点。

至于“仁”的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克己复礼”有这内在关联,讲的都是从自身出发去对待他人,人要有仁爱,才能做到“礼乐”。

师:非常好,通过我们各个小组的讨论,梳理出了“君子”与“仁”两个核心概念,并且对这几章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很多道理讲的是“君子”的品格修养以及立身处世的准则,这些对于我们青少年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五、拓展联系,《论语》中的人生智慧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师:通过各小组的讨论,我们探究出了这几章中的几个核心概念,体会出了章句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同时,我们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所学内容板书出来。在“君子”的核心概念下,我们探究出了:“就道好学”“重义轻利”“文质彬彬”“思齐自省”“为山平地”这样一些具体表现和特征。在“仁”的概念之下,我们也梳理了“礼乐”“仁以为任”“仁者不忧”“克己复礼”“勿施于人”这些与“仁”有关的概念与内容。那么我们现在思考“君子”与“仁”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我们在探究核心概念时已经发现有些章句似乎是说“君子”的,也似乎与“仁”有关,那么它们二者是什么样的关系?

生1:我觉得“君子”和“仁”是统一的,所谓的“君子”一定是有“仁爱”之心的,也一定有“仁者”的处事原则和道德修养。

生2:我认为“君子”和“仁者”都是孔子心中的道德典范,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君子”应该更侧重于外在表现,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具体行为中可以看到的。“仁”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素养,是一种需要培育的本性,也就是“仁爱之心”。这里面还涉及“礼乐”,以此来培育“仁”德。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独到的,较为深刻的理解。我们这里简单去梳理二者的关系,“君子”是一个人格典范,是通过努力实践能够实现的人生目标;而“仁”是儒家所追求的道德准则,一个有“仁”的人必定可以成为“君子”,而“君子”也一定有“仁”爱之心。

师:最后,我们学习了《论语》当中这么多人生智慧,能够引发我们联想到哪些历史人物,或者是在当下“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哪些英雄人物身上看到了这些品质,我们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生1:我想到了张富清,他隐姓埋名,无私捐助他人,心中有大爱却唯独没有自己。我看到了他的重义轻利,也看到了他的安贫乐道,更看到了他的持之以恒。

生2:我想到了屈原,他忠君爱国,追求真理,却遭群小嫉妒,君王疏离。我看到了他的闻道夕死,也看到了他的见贤思齐,更看到了他的舍生取义。

生3:我想到了焦裕禄,他一心为公,为改变兰考县的穷困面貌奉献一生。 我看到了他的为山平地,看到了他的任重道远,更看到了他的终身行之。

师:非常好!时代在改变,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以及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从未改变,通过大家的发言,老师感觉到我们所学的那些品格休养,那些至理名言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大家的思想中,我相信在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当下的青年学子必将以古人的优秀智慧来充实自己,最终成就梦想,不负于时代!

板书设计:

品格修养 时 立身处世

就道好学 代 思齐自省

君子 重义轻利 楷 为山平地

道 ↑ ↓ 人 文质彬彬 模

论 德 ↑ ↓ 格 张富清、 张桂梅、焦裕禄

语 准 ↑ ↓ 典 袁隆平、 钟扬、屈原、文天祥

则 ↑ ↓ 范 礼乐 民 克己复礼

仁 仁以为任 族 勿施于人

不忧不惧 脊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反复诵读探究,理清了《论语》中这几章的内容,深刻理解了其中的核心概念和微言大义,对于这些内容我们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出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所学的古老智慧与当下的时代所需的精神品质联系起来。同时我们看到了在历史长河中那些民族脊梁式的人物身上,留传着的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精神基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课后反思:

本堂课立足于对经典文化《<论语>十二章》解读。课堂设计中反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诵读、探究、梳理和总结,将所学内容整合起来。最重要的一点是讲所学的优秀精神品质与时代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以巨大的鼓舞与启示。不足之处在于课堂板书设计以及教学设计上对《论语》中“核心概念”的把握还欠妥当,所谓的内在逻辑与关联不是很有说服力,需进一步完善。

论语十二章课例第4篇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第三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坐井观天》是一篇十分搞笑的寓言。文章透过生动搞笑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有名人曾说,学寓言就应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

  师: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了井口。)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怎样样呢?

  (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

  生:它会到处逛逛,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生活的赞美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叫着他也想说说)

  生: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

  生: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

  生:它看到有人超多砍伐树木,鸟儿没有了家。

  生:它看到捕蛙人在超多捕捉它的同伴,残忍将它的同胞卖给酒店酒楼做下酒菜。

  生:它看到汽车在路上疯狂地飞跑根本就不注意行人,汽车排出的污气让它窒息。

  生:它感觉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我们说得那么美,它想回到安全的井中去。

  (师灵机一动)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齐。

  (学生思考片刻,跃跃欲试,兴趣盎然)

  生:我们做个广告牌,上面写上“保护动物,人人有责”来告诉人们就应与动物成为好朋友。

  生:发现那些乱砍树,捕杀动物的人要报警,让警察来抓这些坏人。

  生: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不能把动物的家弄脏。

  生:我们不仅仅自己要明白环保知识,还要向同学、家人、朋友宣传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知识。

  ……

  师:同学们说得棒极了!只要大家共同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小青蛙就会被我们挽留下来,动物们才会快快乐乐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三、案例反思

  我真为学生的奇思妙想感到振奋!也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道美丽的风景线。我没有按照我们“想当然”的观点去框定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想象的余地。我肯定了学生的见解,珍视学生的发现,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使学生在简单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力的涌动,使我们感到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灿烂。

  (一)尊重生活,关注动态生成

  陶行知先生“生活及教育”的理论启示我们:一个自呱呱坠地而长大有为,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其思维、认知、情感、语言、词汇的源泉,乃是生活。生活对语言的感受、认知、学习、发展,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最具有魅力与渗透力的,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学得活泼生动。

  本案例中,我本想让学生说出青蛙跳出井口看到那些美丽的景色,让青蛙明白外面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进行思维的拓展。但一位学生却说青蛙可能看不到这样美丽的景色。我让他说出了原因——环境被污染。这位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就来源于他的生活体验,对生活的关注。而这一石却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此刻环境受到了破坏的种种状况。这便是生活给予学生的。有人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途径,而不是一切都务必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案例中,我应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现场捕捉,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创造性的见解,学生彼此之间在在交流之中相互启发。《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的结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二)感悟生活,激发创新思维

  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就孕育着灵感和热望。语文源于生活,让学生从语文中去寻找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这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一个出发点。只有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感悟生活,从生活之水中激起灵感的浪花,有生活的积累,就有灵感的迸发。

  案例中正是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才会有了“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的灵感。而这就需要在老师不断地帮忙下,睁开眼睛凝视万物,竖起倾听万籁,敞开心灵关怀、感悟生活,激发兴趣,陶冶热爱生活的情感。案例中,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也迸发出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涌出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和新答案,始终使课堂充满着疑点,闪烁出亮点,呈现出课堂精彩。

  (三)回归生活,演绎精彩课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语文气息,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案例中我把握契机,提出“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齐。”由此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论。从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关爱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协调生存,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人类正是自然界的精灵,人类如果不能与自然界协调发展,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界无情的报复而最终毁灭了自己。老师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用心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由此可见,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平等地对话能调动学生结合生活来学习语文,切切实实地体现了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也真正体现了课堂因生活而精彩,也充分突显了生活是课堂之源!

  语文教学案例精选(二):

  语文教学案例

  一次失败考试后的反思

  我落泪了,当着学生的面。只因为学生超低水平发挥,期中考试考砸了,并且是到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我不只是羞愧难当,简直认为那是耻辱。

  我担任一快一慢两个班,成绩一向不错。但是这次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那快班居然比我教的那慢班还要糟,于我而言,这无疑是五雷轰顶。那一刻我悲哀欲决,无语凝噎。

  当晚晚上,灯下,我仔细翻阅试卷,反思失败原因。

  卷面反馈:

  默写错别字累累,阅读理解涂涂抹抹,作文随心所欲,书写龙飞凤舞。尤其是作文有超半数同学不及格。

  客观因素:

  一是自然英语老师刚刚走立刻任(初二的自然英语老师让其家长们硬性给“下岗”了),他们把时间抓得密不透风。二是期中考前班主任生病请假一周,又不声不响出去旅游一周。三是以班级为单位考试,改卷老师以为是慢班,下笔毫不留情。

  学生主观原因:

  一是学生敷衍了事,根本无视考试的严肃性。二是学生在自然英语老师的夹击下,没时间也没热情学语文。

  我的主观原因:

  一是为了赶教学进度没有相应的时间去复习。二是没有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用心性。

  第二天教室里,我一脸痛苦,学生无语,甚至无人敢直视我,我明白他们也很难过。教室里出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气氛,最终还是我打破了僵局,说了下面一段话。

  同学们,我想此刻大家必须与我一样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耻辱。这次考试你们几乎是全然没有认真的态度,更不用说学习的热情了,你们学习的动力哪里去了呢?

  你们读书不只是为了自己,更就应是为了一切关爱你的人而读呀。我明白,此时你们无颜应对关爱自己的所有的人,尤其是父母。你们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对关爱你的人的一种回报呀,怎样能够如此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呢?

  人的知识能够因后天因素而不够丰富,但我们的情感依然能够丰富啊,我们活着,就就应学会感恩呀,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成人,我们何以为报呀!同学们,一张证明自己已经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的试卷我们总还交得起吧!

  …………

  语重心长的话说了一大堆,我明白这还远远不够。在此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认识到了初三学生的情商提高的很快,人文关照比较容易激活他们的学习动机。

  于是,我给他们讲韩国的孝道,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给他们读老人院墙壁上的文章《孩子,我只想你牵牵我的手》,甚至给他们讲“二十四孝”……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猛烈的撞击,他们的随笔中于是随时能够看到“感恩是一种幸福”,“给予父母快乐是一种幸福”等一些感人的东西了。

  我还明白学生有一颗驿动的心,我给他们超多的阅读有关感人至深的文章,如《生命在那一刻灿烂无比》,说的是丈夫在出车祸时,把生的期望留给妻子;《生死伴侣》,感受相濡以沫,生死相依的动物情感故事;《臭臭的故事》,感受身为人母,为儿子的离去而痛不欲生,撕心裂肺的情感……我要学生感受到我们的身边真情永驻。

  我还引导学生走进名人心里,走进名著,虽说离中考的日子不多,而我却尝到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甜头,期末考试学生大翻身,三率都为最优秀。

  然而在中考前半个月,又出现了一件意外的事故,我因飞车抢劫致伤住院了,我开玩笑地对来看望我的学生说,老师会不会遭受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创伤呀?学生笑着说,老师,我们会是那种人吗!中考成绩肯定能让你精神焕发,好好养病吧,别担心!最后学生真的如我所愿考出了优异的成绩。

  我欣慰了。

  我的反思:

  一、人文关怀要渗透到知识传授之中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幸福》一书中說:“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

  确实,这一次惨遭滑铁卢使我明白了这天的语文教学不能脱离人文教育。

  要使学生真正的走入语文殿堂,首先要从情感层次上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学习的热情。后一阶段我针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态度不好,目标不明等问题做的一系列工作,就是以语文人文性的特点激活了他们对语文的学习热情。

  二,以用心态度消除挫折,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

  崇高的目标是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强意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是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的巨大力量。而实现一切崇高目标的前提首先要拥有一颗爱心,有爱才有一切,于是我力求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和爱每一个关心和爱我们的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拥有愉快的情绪,去实现自己的崇高的目标。

  在充满关心和友爱气氛的群体中,遭受挫折的个人会从中获得战胜困难的力量。于是我的语文课堂的人文关怀凸显出了它的作用,那些闪烁着人性光环的撼人心扉的故事,那些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的人……唤醒了学生懵懂的心灵,走进了他们的心灵世界,最后他们众志成城打了个漂亮的翻身战。

  《卡尔·威特的教育》中有这么一段话:“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和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有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收获,就会有命运的收获。”

  但愿我的园丁生活也有丰厚的收获!

相关文章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多角度寓意》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后记》

《金色花教案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