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一教案板书设计
栏目: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这是行路难其一教案板书设计,是优秀的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行路难其一教案板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诵读等多种方式熟悉诗歌内容并触摸诗人内心。
2、理解修辞、用典、警句在诗歌中的表达作用
3、感悟诗人在逆境中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学情分析
《行路难》是一首古体诗,比一般绝句和律诗要难,而且文中有通假字和典故,作者情感纵横恣肆,反复多变。对于八下的学生,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并不是很扎实,理解分析能力尚待提高。老师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反复诵读,读准读通,若能背诵更好,厉害的同学能够结合注释大致读懂本诗内容。而且,老师上课运用提问法、点拨法、讨论法、比较法等,并且以朗读法贯穿其中,使学生对本诗有深刻的领悟,能培养语感和提高语言赏析能力。
3新设计
1、本课老师通过提问和点拨,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反复充分地朗读,并且以朗读解文的形式贯穿整节课。
2、老师给予学生讨论和思考的时间,根据老师提供的朗读知识进行实践运用,掌握朗读技巧并感受到诗人的复杂的情感。
3、本节课听、说、读、写等方式都齐上阵,注重对学生语感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4、本课还对语文文本的细化阅读进行了很好的实践。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了解创作背景的前提下理解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并掌握相应的朗读方法 。
【教学难点】掌握本诗中运用的典故及作用。
5教学过程 5.1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了解李白
一、创设情境
这是台湾著名文学家和诗人余光中写的诗,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
师:这位同学读得很好。大家想一想,余光中歌咏谁呢?(李白)对,李白(教师板书:李白)。结合这首诗及其你对李白的了解,说说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答:才华横溢、豪放不羁、嗜酒、藐视权贵、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等。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各自的看法,看来对李白非常了解。今天我们就学习李白的一首诗歌《行路难》(屏显《行路难》),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更多的答案。(师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整体感受
二、感知文本
1.请两位同学合作把本诗抄在黑板上,各抄一部分。经过纠错、正音后朗读。
2.运用多种诵读方法。(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这首诗歌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诗歌的体式:古体诗(从标题看,《行路难》是古乐府杂曲歌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从格律看,它是不受格律的限制的,比较的自由,比如句数、字数、押韵、对仗来看等等。)
4.注意朗读停顿,读出节奏感。
(屏显)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活动3【活动】解题对比,朗读悟情,小组讨论,点拨发现,深入研读,朗读领会
三、深入研读
1.解题。请同学们自由读题目三次,看谁读的最好。(生读后)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这三个字应该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难”字拉长,由高到低,心情苦闷、抑郁、悲伤、不满。)
2.诗中哪一句与题目的内容和情感差不多的?(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屏显两句对比)这句诗和题目有什么区别?应该怎么读呢?(学生反复诵读对比)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四个三字句,节奏短促,直抒胸臆,“行路难!行路难!”两句叠用,并且运用感叹号,反复咏叹,语气急切不安;众多歧路,自己十分苦闷、彷徨、无奈。这是作者发出的痛苦的呼喊。
“今安在?”叩问自己,内心迷惘困惑,不知该将自己的生命之舟驶向何方,喊出无穷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声,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矛盾心理。
行路难!↗行路难!↗(两个短句都是升调,后句比前句语气高扬,表达无路可走时焦急如焚的心境) 多歧路,今安在?↘”(“在”,用气音,长吁一口气发出来,用疑问语气读出无路可走的现实,表达怨愤的情绪)(老师边指导边在黑板上标出朗读标记)
3.我们赏析的这两句是诗歌的抑笔部分,我们不禁要问了。李白如此悲伤苦闷,他到底遭遇了什么事?他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李白当时的经历。
(屏显背景)李白本是个积极济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人物一样,“辅弼天下”干一番宏大的事业。李白于天宝元年(742年)受诏入京,此时唐玄宗已做了31年皇帝,这位曾经励精图治,开创了繁荣富强的“开元盛世”的皇帝,如今已迷醉在唐朝的繁盛景貌中了。
此时,狡猾的高力士已侍奉他11年,奸诈的李林甫为他做了38年的宰相,24岁的“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杨玉环陪侍左右。唐玄宗需要的已不是法家拂士忠言直谏,而是逢迎小人粉饰太平,李白官封翰林,是典型的御用文人,以诗赋点缀太平。李白因与权贵不和,受到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朋友都来为他饯行,在筵席上,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途艰难,借乐府诗题“行路难”写下此诗。
4.李白试图施展自己的治国济世的宏愿,可此刻遭受馋毁,努力了多年的政治理想就在一旦之间付之汪洋,前途渺茫,壮志难酬,自然悲愤苦闷。你能从诗中找出其他的有相似情感的句子吗?
(屏显)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5.这些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应该怎么读呢?请同学们参照老师提供的朗读知识,小组讨论,给这三句诗标上朗读符号。
(屏显朗读符号)
语文朗读符号 表示的意义
· 表示重音,读的时候饱满有力。
~ 表示颤音。
< 渐强读的时候声音逐渐增大、增强。
> 渐弱读的时候声音逐渐变小、减弱。
↗ 上扬音,表示由低平转为高昂。
↘ 下沉音,表示由高昂转为低平。
— 尾音拉长。
6.小组合作讨论,通过反复朗读、揣摩情感,在诗中标上朗读符号。
7.小组代表发言,通过讨论和演示朗读的方法,研究筛选后选择正确的读法老师标在,老师在黑板上标上朗读标记。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具体朗读处理:金樽 / 清酒/斗十千,—玉盘 / 珍馐 /值万钱。↗
理由: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热闹。
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
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
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昂贵。
具体朗读处理:
停杯 / 投箸/不能食↗,拔剑 / 四顾 /心茫然。~↘(“然”字颤音弱收,有如叹息)
理由:李白本是本是“斗酒诗百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诗人,可是此时 面对美酒佳肴,诗人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进行细节刻画,就表明了原来李白内心是如此深沉的悲伤、苦闷、迷惘啊,这是运用了细节描写,与前面的“金樽”“清酒”“玉盘”“珍羞”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使哀更哀。
(“山”短促收束,“满”,“山”,一字一顿读出来)
理由: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
“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原来“欲渡黄河”,却“冰塞川”;原来“将登太行”,却“雪满山”。山川险阻,寄寓诗人在长安仕途的艰难和挫折。这让人联想到诗人正感叹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8.焦虑悲愤,在现实诸多的限制和打击之下,李白一直这样抑郁苦闷吗?
从诗中找出情感不一样的句子。这些句子怎么读呢?
具体朗读处理:
闲来 / 垂钓 / 碧溪上,↗忽复 / 乘舟 / 梦日边。~(语气柔和而喜悦,情绪较为昂扬)
理由:句中有两个字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闲:悠闲 忽:惊喜)
用什么历史故事?哪个同学能给大家讲一讲?
李白引用这两个典故, 有何作用?
作者以姜尚、伊尹自喻,巧遇明主,给诗人迷茫的心田注进希望之光,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象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满怀着希望与信心。
(深切憧憬和满怀信心,以昂扬 语气收束)
理由:讲了一个故事,运用典故,但他坚信自已总有一天会像宗悫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乐观、旷达和他对理想的执著和追求。
“会有时”,肯定这一抱负有施展的时候。表现出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
加点词读出重音,显出气势和力量,豪迈、直爽、宏浑阔大,体现了诗人高昂积极的情绪。
(反复读)“会有时”和“济沧海”为重点,语气高昂。“长风破浪”从胸腔发音,“直挂云帆”在前面的基础上接着延续高亢响亮的语调,“海”字从胸腔发音,短促而昂扬地收束,憧憬波澜壮阔、大展宏图的美好前景就在眼前。
活动4【练习】朗读感受,诠释作品
四、小结
1.师小结:全诗诗人感情复杂多变、波澜起伏,时而愤慨,时而茫然,时而乐观,生动而有层次地展示了心中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此诗是诗人的代表作,诗中的丰富的想像,纵横开阔的气势,新奇大胆的夸张,激情澎湃的语言,都显示了他的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生齐读。通过鲜明的感情的对比,读出诗的特点来。
2.从这首诗里,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呢?拿起笔,写出最有诗意的四句话来形容李白。
生:这首诗歌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个不甘消沉的李白,一个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地微笑的李白。
行路难其一教案板书设计第2篇
教学目标
⑴通过改读,理解诗句之意。
⑵通过比读,品析诗中词句,体会诗人“仕路难行”之感以及“壮志”之心。
⑶结合背景,深入领会作者复杂的情感,以及本诗波澜起伏的特点。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比读,品析诗中词句,体会诗人“仕路难行”之感以及“壮志”之心。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诗人豪放飘逸的诗风;结合背景,深入领会作者复杂变化的情感,以及本诗波澜起伏的特点。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
由学生说说了解的李白的相关信息导入。
师引导:这样一个洒脱、浪漫的诗人,在四十二岁时得到了做官的机会。但两年后,他却连连感慨“行路难,行路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明确题眼“难”。
(设计意图:引入背景,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活动2【活动】二、和诗人相遇,看“行路难”
1. 读诗,划分节奏
生自由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本诗为七言,也有三言,且对偶句较多。关注诗句音律的节奏,便于学生对以上特点形成直观的感受,也为下面改诗做准备。)
2.以诗改诗,晓其意:
语言学家王力曾说“多数七言诗可缩为五言”。要求:语句要通顺,不改变诗句的原意。
提示: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将七言诗改为五言诗。以同伴互助组为单位活动
生活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改诗,促使学生理解诗句之意,提取关键内容,知晓诗人“行路难”难在何处,为赏析语句做准备。)
活动3【活动】三、和诗人对话,品“路难行”
1.感受“仕路难行”
引导:本诗题目中“难”字的古字写作“難”,篆文 ,左边的 (堇)意思是被困(还有“施刑”意),所以“难”有艰难、困苦之意。哪些句子能读出“难”之意?
生读诗,思考。
赏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赏析示例:①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以此衬托诗人内心的愁苦、茫然,这是“以乐景写哀”,古人云“增其一倍哀乐”。②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说的是“仕路难行”,反复吟唱,反问诘责,唱出了李白无限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声。
生自由朗读诗,读出艰难之意。个别学生示范读,师指导。自由朗读。
2.感受“壮志之心”
引导:“难”字的古字右边 (隹,隼,食肉猛禽),本意为鸟,而李白曾写赋文,以鹏鸟自比,渴望“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意喻自己有大鹏展翅之志。哪些词句可读出这份壮志之情?
生读诗,思考。
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生自由朗读诗,读出壮志之情。个别学生示范读,师指导。全班齐读。
3.以诗比诗,解其味
比较原诗和改后的诗,体会被删去的字的意味。例如:“金樽玉盘”、“欲渡”、“破浪”等。
4.感受“壮志难酬”
追问:诗人有壮志,有理想,可现实能不能如他所愿,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呢?
明确:不能。诗中有慨叹的句子。诗题目也表明诗人壮志难行。
引导:“难”字——“難”,篆文 ,= (堇)+ (隹,隼),可解释为“大鸟被困住”,
由此可见诗人“壮志难酬”。
(设计意图:在读中品味诗句,以“读”带“品”;在品中加深理解,帮助朗读,以“品”促“读”。同时此环节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联系其它诗句,感受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活动4【活动】四、和诗人前行,思“难路行”
(一)深读全诗,感情怀
1.著名古代诗论家严羽说“别人写诗是一句一句记下来,而李白只要把心中那口气喷涌而出就行了”,那么为了强化情感的宣泄,拆读,可否?(和原诗比较)
出示: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提示:“茫然”一词有“失意”之意,还有“迷茫,不知所以”、“模糊不清,不知所措”之意。
明确:迷茫与追求,失意与振奋,两种矛盾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才是诗人矛盾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是从古至今,中国文人理想与现实矛盾不可调和的映照。也许矛盾真的是李白诗的一个代名词。
引入:元代杨载评论李白的七言古诗说:“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复起”。
(设计意图:拆读,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诗“波澜起合”的特点,以及诗人矛盾的心情。)
(二)知人论世,解其人
1.引入:诗人在《行路难》另一则中写到:“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也曾直言“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面对残酷的现实会做何选择?
2.思一思,其人?
出示李白生平资料:十三年后,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安定的志愿,加入了永王李磷的幕府,虽然后来因此而获罪并被流放。后来史朝义叛乱,李白一度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军队,但中途忽然得病,未能如愿。两年之后,李白在当涂去世,当时六十二岁。
纵观诗人李白的一生,他始终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追求与努力——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以及对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确信。此份心怀理想的豪情真是难得。
3.学生激情读诗:自由读——个别示范读
(设计意图:李白晚期经历有助于学生深刻了解诗人,恰好也有助于生理解本诗中虽有哀叹,但仍以激昂为主调。)
活动5【活动】五、总结——师生诵读
(师读)李白的可贵在于其明知“仕路漫漫其多艰兮”,他长叹——
(齐读)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却义无反顾地写出“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情壮志——
(齐读)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世路艰难,壮志难酬。当他迷茫之时,面向天宇仍发出 ——
(齐读)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如此铿锵之音,气贯长虹,势比天高。让我们再一次背诵全诗。
(设计意图:收束全文,升华。)
行路难(其一)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行路难(其一)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
由学生说说了解的李白的相关信息导入。
师引导:这样一个洒脱、浪漫的诗人,在四十二岁时得到了做官的机会。但两年后,他却连连感慨“行路难,行路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明确题眼“难”。
(设计意图:引入背景,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活动2【活动】二、和诗人相遇,看“行路难”
1. 读诗,划分节奏
生自由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本诗为七言,也有三言,且对偶句较多。关注诗句音律的节奏,便于学生对以上特点形成直观的感受,也为下面改诗做准备。)
2.以诗改诗,晓其意:
语言学家王力曾说“多数七言诗可缩为五言”。要求:语句要通顺,不改变诗句的原意。
提示: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将七言诗改为五言诗。以同伴互助组为单位活动
生活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改诗,促使学生理解诗句之意,提取关键内容,知晓诗人“行路难”难在何处,为赏析语句做准备。)
活动3【活动】三、和诗人对话,品“路难行”
1.感受“仕路难行”
引导:本诗题目中“难”字的古字写作“難”,篆文 ,左边的 (堇)意思是被困(还有“施刑”意),所以“难”有艰难、困苦之意。哪些句子能读出“难”之意?
生读诗,思考。
赏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赏析示例:①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以此衬托诗人内心的愁苦、茫然,这是“以乐景写哀”,古人云“增其一倍哀乐”。②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说的是“仕路难行”,反复吟唱,反问诘责,唱出了李白无限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声。
生自由朗读诗,读出艰难之意。个别学生示范读,师指导。自由朗读。
2.感受“壮志之心”
引导:“难”字的古字右边 (隹,隼,食肉猛禽),本意为鸟,而李白曾写赋文,以鹏鸟自比,渴望“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意喻自己有大鹏展翅之志。哪些词句可读出这份壮志之情?
生读诗,思考。
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生自由朗读诗,读出壮志之情。个别学生示范读,师指导。全班齐读。
3.以诗比诗,解其味
比较原诗和改后的诗,体会被删去的字的意味。例如:“金樽玉盘”、“欲渡”、“破浪”等。
4.感受“壮志难酬”
追问:诗人有壮志,有理想,可现实能不能如他所愿,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呢?
明确:不能。诗中有慨叹的句子。诗题目也表明诗人壮志难行。
引导:“难”字——“難”,篆文 ,= (堇)+ (隹,隼),可解释为“大鸟被困住”,
由此可见诗人“壮志难酬”。
(设计意图:在读中品味诗句,以“读”带“品”;在品中加深理解,帮助朗读,以“品”促“读”。同时此环节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联系其它诗句,感受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活动4【活动】四、和诗人前行,思“难路行”
(一)深读全诗,感情怀
1.著名古代诗论家严羽说“别人写诗是一句一句记下来,而李白只要把心中那口气喷涌而出就行了”,那么为了强化情感的宣泄,拆读,可否?(和原诗比较)
出示: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提示:“茫然”一词有“失意”之意,还有“迷茫,不知所以”、“模糊不清,不知所措”之意。
明确:迷茫与追求,失意与振奋,两种矛盾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才是诗人矛盾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是从古至今,中国文人理想与现实矛盾不可调和的映照。也许矛盾真的是李白诗的一个代名词。
引入:元代杨载评论李白的七言古诗说:“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复起”。
(设计意图:拆读,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诗“波澜起合”的特点,以及诗人矛盾的心情。)
(二)知人论世,解其人
1.引入:诗人在《行路难》另一则中写到:“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也曾直言“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面对残酷的现实会做何选择?
2.思一思,其人?
出示李白生平资料:十三年后,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安定的志愿,加入了永王李磷的幕府,虽然后来因此而获罪并被流放。后来史朝义叛乱,李白一度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军队,但中途忽然得病,未能如愿。两年之后,李白在当涂去世,当时六十二岁。
纵观诗人李白的一生,他始终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追求与努力——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以及对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确信。此份心怀理想的豪情真是难得。
3.学生激情读诗:自由读——个别示范读
(设计意图:李白晚期经历有助于学生深刻了解诗人,恰好也有助于生理解本诗中虽有哀叹,但仍以激昂为主调。)
活动5【活动】五、总结——师生诵读
(师读)李白的可贵在于其明知“仕路漫漫其多艰兮”,他长叹——
(齐读)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却义无反顾地写出“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情壮志——
(齐读)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世路艰难,壮志难酬。当他迷茫之时,面向天宇仍发出 ——
(齐读)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如此铿锵之音,气贯长虹,势比天高。让我们再一次背诵全诗。
(设计意图:收束全文,升华。)
帅军评论
优点:
教学目标清晰,重难点突出。
缺点:
无
杨葛莉教研员 教研员 评论
优点:
教学设计合理,重点突出,.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指导教师有效有效,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方法灵活
缺点:
。
高丽君教研员 教研员 评论
优点:
本节课教学目标清晰,教学重难点突出,内容设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教态自然,能对学生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的引导到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多。
缺点:
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较少。
行路难其一教案板书设计第3篇
【教学目标】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范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
2、体会诗人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设想】
杜甫的这首借景抒情的诗,从内容到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杜甫作为现实主义义诗人的伟大,而且可以从他关心人民的博大胸襟中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在深入理解体味本诗和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方面,我打算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训练,因此本节课我考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使学生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从基础性学习到研究性学习的质的飞跃。
【教学方法】
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2、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杜甫的诗及资料。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领悟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1、查一查下面的加点字。(见多媒体)
2、听一听录音。
3、教师朗读指导,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停顿等。
4、学生个人读,学生对朗读作简单评价。
5、学生齐读。
三、比一比(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1、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2、请各用四个字概括每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3、请各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当时的心情。
4、以作者此时的心情为感情基调朗读,并对朗读作评价
四、品一品
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写好批注,与同学作交流并作汇报。
五、赛一赛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实行分组背诵竞赛。
六、议一议(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1、结合全诗内容,谈一谈你认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像杜甫这样具有伟大情怀和理想的古仁人还有很多,请列举两个。
七、教师总结,学生再读全诗
八、理一理
用一句话说一说自已在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叙事 抒情
秋风破屋 急
推已及人
顽童抱茅 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心忧天下
(诗圣杜甫) 屋破难眠 忧
忧国忧民
大厦庇寒 愿
行路难其一教案板书设计第4篇
教学目标
1、品味凝练的诗歌语言,揣摩诗人情感。
2、通过反复诵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梳理诗人的情感变化。
3、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 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诗歌素养,如朗读、节奏、语气、语调等,对李白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根据诗歌的体式特点,可确定“音韵、意象、炼字”为教学重点。由浅入深,在文本细读中,披文入情。尤其要将诗歌传达的人在逆境中的生命状态作为思考的重点,探求古典诗歌、经典作品、文化名士和学生生命的契合和共生。
3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体会诗人复杂变化、激荡起伏的情感。
2、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 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4教学过程 4.1 (一)激趣导入: 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是剑侠谪仙;他,是盛唐气象。他,穿越千年的风霜,饮一樽清酒,邀一杯明月,舞一曲剑歌,留给我们一个飘逸绝尘的背影。 (二)初读诗文,走近李白: 1、自由朗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 2、学生个别读,互评正音。 3、推荐学生读。 4、教师指导点评。生齐读。 (三)品味语言,探寻李白: 1、行路难,“难”表现在哪里呢?(析“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难)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二难) (揣摩动作,品味“停”、“投”、 “拔”、“顾”,突出“拔”字带出意象“剑”:出示例句:“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
明确:借剑抒情,以剑寓志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三难) (归纳诗人心情:愁闷、迷茫、悲愤) 2、背景介绍: 过渡:这是一条怎样的“路”?(辨“路”) 知人论世: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 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新唐书·李白传》 火一样的报国热情喷发于诗人心头,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只因“我辈岂是蓬蒿人”!可如今,仅仅两年,就被“赐金放还”。 (四)悉心揣摩,读懂李白: (笃“行”) 1、苦闷彷徨之余诗人想起了两个人,他们分别是?李白为什么引用这两个故事? 2、体会后三句删去“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不同效果。 3、最后两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倔犟而又自信的李白,是不会向命运屈服的,苦闷与彷徨,希望与失意,理想与现实,都在这内心的刀光剑影中激荡,旋转,奔突,辐射,翻飞,升华,奏出了生命的最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放飞想象,语言描述,体会诗人情感。 五、小结:《行路难》是作者的内心独白,理想和现实一直激烈交锋。作者时而苦闷愤慨、时而心有期待,时而茫然无助、但最后勇敢地冲破了一切现实的枷锁,选定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并在艰难中用一生去“行走”。 这条路是理想之路,更是心灵之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境阔大高远,超越了诗篇和时空,让每一个失意者扬起风帆,乘风破浪! 六、作业布置:《行路难——写给自己》 评论(0) 教学目标 评论(0) 学时重点 评论(0)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 评论(0) 教学目标 评论(0) 学时重点 评论(0)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行路难(其一)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行路难(其一)
1(一)激趣导入:
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是剑侠谪仙;他,是盛唐气象。他,穿越千年的风霜,饮一樽清酒,邀一杯明月,舞一曲剑歌,留给我们一个飘逸绝尘的背影。
(二)初读诗文,走近李白:
1、自由朗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
2、学生个别读,互评正音。
3、推荐学生读。
4、教师指导点评。生齐读。
(三)品味语言,探寻李白:
1、行路难,“难”表现在哪里呢?(析“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难)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二难) (揣摩动作,品味“停”、“投”、 “拔”、“顾”,突出“拔”字带出意象“剑”:出示例句:“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
明确:借剑抒情,以剑寓志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三难)
(归纳诗人心情:愁闷、迷茫、悲愤)
2、背景介绍:
过渡:这是一条怎样的“路”?(辨“路”) 知人论世: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
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新唐书·李白传》 火一样的报国热情喷发于诗人心头,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只因“我辈岂是蓬蒿人”!可如今,仅仅两年,就被“赐金放还”。
(四)悉心揣摩,读懂李白: (笃“行”)
1、苦闷彷徨之余诗人想起了两个人,他们分别是?李白为什么引用这两个故事?
2、体会后三句删去“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不同效果。
3、最后两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倔犟而又自信的李白,是不会向命运屈服的,苦闷与彷徨,希望与失意,理想与现实,都在这内心的刀光剑影中激荡,旋转,奔突,辐射,翻飞,升华,奏出了生命的最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放飞想象,语言描述,体会诗人情感。
五、小结:《行路难》是作者的内心独白,理想和现实一直激烈交锋。作者时而苦闷愤慨、时而心有期待,时而茫然无助、但最后勇敢地冲破了一切现实的枷锁,选定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并在艰难中用一生去“行走”。
这条路是理想之路,更是心灵之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境阔大高远,超越了诗篇和时空,让每一个失意者扬起风帆,乘风破浪!
六、作业布置:《行路难——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