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

插秧歌教案

栏目: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

这是插秧歌教案,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插秧歌教案

插秧歌教案第1篇

1 《芣苢》《插秧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中课文。本单元学习主题为劳动的价值",另一篇课文为《插秧歌》。《芣苢》无论是从其简练的语言还是其独特的艺术手法,都堪称十五国风中的经典篇章。《芣苢》是一首描写妇女们采摘芣苢的劳动歌谣,全诗洋溢着欢愉之情。《插秧歌》为南宋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歌,本诗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学习两首诗时,应相互对照教学,加强朗读,加强学生对劳动的理解,体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本质。

 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

 1.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理解杨万里的主要文学成就;诵读诗歌,把握朗读节奏,体会其形式特点。

 2. 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两首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

 3.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深入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

 4.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诗歌传承下来的劳动之美。

 教学重点

  把握思想情感,赏析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深入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是学生在高一阶段首次接触《诗经》以及杨万里的诗歌,因此在预习阶段会让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并利用导学案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由于高一的学生对于古代诗歌鉴赏的能力仍停留在初中阶段,还未形成基本的鉴赏能力,故本课在利用新课标群文阅读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对比

  2 鉴赏的方式,让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最后可以利用本课“劳动”的主题,让学生练习细节描写的方式,巩固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预习检测

 1.导入新课 齐读下面的诗句,看看它们共同描绘的是什么内容。

 ⑴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⑶晨星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明确:它们共同描绘的是劳动情形。劳动是最美的,是因为辛勤的劳动绽放了嫣然的花朵,是因为辛勤的劳动结出了累累的硕果。劳动是最美的,更是因为那辛勤劳作中的痴痴执着,更是因为那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坚持,更是因为它所带来的催人奋进的希冀。今天,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杨万里的《插秧歌》,和古人一起亲历劳作的情景。

 2.预习检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的方法。

 赋:直接铺陈叙述,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是《诗经》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如《邶风• 击鼓》所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很直接、很热烈地将

  3 自己的爱情誓言表达出来。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魏风• 硕鼠》通篇用比。

 兴:即起兴,用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周南•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3. 作品、作者介绍 《芣苢》选自《诗经》十五国风中《周南》的其中一首,全诗充满了民歌风味。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学者称他为诚斋先生,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绍兴(宋高宗年号,1131-1162)进士,曾任秘书监,主张抗金。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并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精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号为“诚斋体”。

 4. 创作背景 《周南·芣苢》是周代人们采集芣苢(野生植物车前子)时所唱的歌谣,应是社会比较清明、阶级矛盾比较缓和、人们尚能安居乐业的周公时代的作品。

 《毛诗序》:《茉莒》,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

 《插秧歌》:淳熙六年(1179 年)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二、 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1.齐读诗歌,初步感知 首先让同学们齐读诗歌,正字音。

插秧歌教案第2篇

【教学重难点】

  学习我国人民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理解劳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方法】

  1.导读分析法。教师给出导读思路,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有效分析。

  2.读写互促法。以阅读任务带动写作热情,以写作任务促进阅读深入。

  【课时】一课时

  【课前预习】阅读并完成《金版学案》P47任务一、任务二

  【教学过程】

  解读两首诗歌,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和意义,总结单元学习目标。

  请同学们说说所了解到的《诗经》。

  【古代文化常识】

  1.《诗经》

  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2.苏辙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文学常识积累】

  七言律诗

  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范畴。

  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

  其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如《插秧歌》。

  【课堂研读】

  ①诵读《芣苢》,简要概述其中呈现了怎样的劳动场面?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插秧歌教案第3篇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读准字词,把握诗歌形式上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

3.领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感受劳动精神的内涵。

【教学重点】

梳理诗歌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技巧,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蕴含在诗歌中的劳动精神,学习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

【教学方法】

运用朗诵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等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杨万里我们并不陌生,在小学和初中都学过他的诗歌,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二、作家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

三、朗诵感知

1.请同学们首先把比较容易读错的字的读音标到课本上,然后自由朗读一分钟。

2.学生自由朗读

3.全班齐读

4.利用视频以及图片补充有关插秧的相关知识。

(放映视频《水稻的一生》)

通过刚才这个视频,相信同学们对水稻的种植过程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这里再复习一下,水稻的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以下几步:

育苗:在苗圃、温床、温室或直接在水田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

抛秧:水稻已经长成秧苗,在长得不高的时候就把它抛在田里。

插秧:育种的时候水稻比较密集,不利于生长,经过人工移植或机器移植,让水稻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施肥、杀虫:水稻长成后需要及时补充肥料和杀虫,否则可能减产甚至绝收。

排水(补水):水稻前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水量,农民需要根据天气状况和田里的水量进行排水或者补水。

收获:水稻穗变黄后,要及时采收并晾晒。

四、品读诗歌,小组合作

自由朗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

1.结合种水稻的基本步骤,看看杨万里的《插秧歌》具体描写了哪些场景?

2.作者在首联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用的非常精彩,作者为什么要连用这四个动词,请尝试赏析。

3.“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4.第四联是田夫回答田妇召唤的话,但第三联中又写田夫“只不答”,这该怎么理解?

师生探讨

1.结合种水稻的基本步骤,看看杨万里的《插秧歌》具体描写了哪些场景?

明确:

抛秧接秧图、拔秧插秧图、雨中插秧图、呼唤早餐图、农夫应答图。

2.作者在首联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用的非常精彩,作者为什么要连用这四个动词,请尝试赏析。

明确: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农谚说“不误农时”,插秧关系到来年收成的好坏。因此,每逢插秧季节,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起早贪黑,投入到劳动中去。诗中正是根据这一特点,用了四个动词“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

插秧歌教案第4篇

《插田歌》的作者是刘禹锡,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54卷第6首。这首乐府体诗歌写于刘禹锡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期间。诗以俚歌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意在讽喻朝政。

  《插田歌》原文

  插田歌[1](并序)

  作者:唐·刘禹锡

  连州城下[2],俯接村墟。偶登郡楼[3],适有所感[4],遂书其事为俚歌[5],以俟采诗者[6]。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7]。

  农妇白纻裙[8],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9],嘤咛如竹枝[10]。

  但闻怨响音[11],不辨俚语词[12]。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13]。

  水平苗漠漠[14],烟火生墟落。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15]。

  自言上计吏[16],年初离帝乡[17]。

  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18]。

  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19]。”

  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

  省门高轲峨[20],侬入无度数[21]。

  昨来补卫士[22],唯用筒竹布[23]。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插田歌》注释

  [1]插田:即插秧。

  [2]连州:地名,治所在今广东省连县。

  [3]郡楼:郡城城楼。

  [4]适:偶然。

  [5]俚歌:民间歌谣。

  [6]俟(sì):等待。采诗者,采集民谣的官吏。《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资)考证也”。这一句指有意仿照民谣,中含讽谕,希望能下情上达,引起皇帝注意。

  [7]参差(cēn cī):原指长短不齐的样子,这里形容稻田水光闪烁,明暗不定。

  [8]白纻(zhù)裙:白麻布做的裙子。

  [9]郢中歌:楚歌。一说俚歌。《楚辞》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和者数千人……”

  [10]嘤咛(yīng níng):形容相和的声音。如竹枝:象川东民歌《竹枝词》一样(句中句尾有和声)。

  [11]怨响音:哀怨的曲调。

  [12]不辨俚语词:听不懂歌词的内容。

  [13]嘲嗤:嘲讽、讥笑。

  [14]漠漠:密布的样子。

  [15]乌帽:官帽,乌纱帽。东晋时为宫官所戴,至唐代普及为官帽。

  [16]上计吏:入京办理上报州郡年终户口、垦田、收入等事务的小吏。亦称“计吏”。

  [17]帝乡:帝王所在,即京都长安。

  [18]侬:我,方言。谙(ān):熟悉。

  [19]相参:相互交往。

  [20]省门:唐代设中书、门下、尚书、秘书、殿中、内侍六省。此处指宫禁或官署衙门。轲峨:高耸的样子。

  [21]无度数:无数次。

  [22]昨来:近来,前些时候。补卫士:填补了皇宫卫士的缺额。

  [23]筒竹布:筒中布,又名黄润,唐代一种价值昂贵的布。贮藏在竹筒中,为蜀地名产。

  《插田歌》创作背景

  这首乐府诗是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期间所作。诗以俚歌的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夫的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接着六句以自己的听觉写出农民劳动的情绪。诗的后半部分,先以四句写景承上启下,使场景由水田转到村路,展现农民归来时村落宁静和平而微带骚动的气氛,引出计吏的登场。接着通过农民与计吏的对答,揭示了封建社会世态炎凉和官贵民贱的社会关系,也揭露了大官僚贪贿卖官的弊政。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尤其是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

  《插田歌》赏析

  此诗序文说希望中央派官吏来采集歌谣,明确表示诗人作诗的目的是讽谕朝政、匡正时阙。中唐新乐府诗虽然大都有意仿效乐府民歌通俗浅显的风格,但像《插田歌》这样富于民歌天然神韵的作品也并不多见。这首诗将乐府长于叙事和对话的特点与山歌俚曲流畅清新的风格相结合,融进诗人善于谐谑的幽默感,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诗歌意境。

  首六句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在工整的构图上穿插进活泼的动态:冈头花草崭齐,燕子穿梭飞舞,田埂笔直如线,清水粼粼闪光。农妇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农夫披着绿草编的蓑衣,白裙绿衣与绿苗白水的鲜明色彩分外调和。这几句笔墨虽淡,却渲染出南方水乡浓郁的春天气息。

  “齐唱郢中歌”以下六句进一步通过听觉来描写农民劳动的情绪。在农夫们一片整齐的哼唱中时时穿插进一阵阵嘲嗤的大笑,忧郁的情调与活跃的气氛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因而歌声虽然哀怨,但并无沉闷之感。“但闻”、“不辨”、“此必”扣住诗人从郡楼下望的角度描写,虽然楼上人听不真歌词和嘲嗤的内容,却传神地表现了农民们朴野而又乐天的性格特征,绘出了富有特色的民风乡俗。“怨响音”是农民们在繁重劳动和艰难生活的重压下自然流出的痛苦呻吟,而“时时一大笑”则爆发出他们热爱生活、富于幽默感的旺盛活力。时怨时嘲的情绪变换,暗示了农民对现实的不满,这就与下文农夫对计吏的嘲讽取得了照应。

  尤其高明的是,诗人没有描写劳动时间的推移过程,而仅用“水平苗漠漠”一句景物描写点明插秧已毕,使场景自然地从水田转移到村路。炊烟袅袅、鸡犬奔啄的四句景色点缀承上启下,展现了农民劳动归来时村落里宁静和平而微带骚动的气氛,同时引出计吏的登场,将全诗前后两部分对比的内容天衣无缝地接合成一个完整的场面。计吏乌帽长衫的打扮出现在这青田白水的背景上,在农妇田夫白裙绿衣的衬托下,不但显示出计吏与农夫身份地位的差别,而且使人联想到它好像一个小小的黑点玷污了这美好的田野,正如他的庸俗污染了田间辛勤劳动的纯朴气氛一样。计吏的自我介绍引出田夫与他的对话,着一“自”字,巧妙地表现了计吏急于自炫身份的心理。

  田夫对计吏的应酬颇含深意。“君家侬定谙”,说明田夫知道计吏本来也是出身于附近乡村的。“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讽刺计吏一旦当上官差,去过一趟长安,便与乡邻不是一路人了。话虽是对“这一个”计吏而发,却也概括了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的普遍现象,揭示了官贵民贱的社会关系的本质。计吏没有听出田夫话里的讽刺意味,反而“笑”着致辞,借机大肆吹牛。这一“笑”正显出他的愚蠢。“长安真大处,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活画出尚未脱掉土气的计吏鄙俗可笑的神情和虚荣浅薄的性格。“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是全诗讽刺的重点。既然计吏的姓名补入朝廷禁军的缺额,只须拿出些筒竹布便贿赂得来,那么官职当然也可随意买卖了。“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这种推测既是计吏的自夸,也道出了诗人的忧虑。但让这话出自一个小小的计吏之口,则收到比诗人直接议论更强烈的效果。连计吏都觉得官价便宜,更可见出皇家卫士名额之贱,朝廷卖官鬻爵之滥。全诗写到计吏得意忘形地预卜自己将会高升的前途时便戛然而止。听了这一席话田夫的反应如何,则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这就留下了无穷的余味。这一段对话全用口语,寥寥数言,朴素无华,却传神地表现出农夫与计吏这两个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体现了诗人通俗活泼而又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语言特色。

  这首诗继承汉乐府缘事而发的优秀传统,以俚歌民谣揭露重大的社会问题,在诙谐嘲嗤中寄寓严肃的政治意义,以平凡真实的生活显示深刻的主题思想,从艺术结构、叙事方式、细节描写到人物对话都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但又表现出诗人明快简洁幽默的独特风格,因而以高度的思想艺术价值为中唐新乐府运动增添了光彩。

  《插田歌》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人(今江苏徐州),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的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相关文章

《念奴姣姣赤壁怀古教案》

《《荷塘月色》教学价值》

《读书目的和前提教学设计》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