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上的小血管教学方法
栏目:美术教案这是叶子上的小血管教学方法,是优秀的美术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心脏的大小、位置、结构;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根据现象合理猜想,能够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等方法整理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珍爱生命,并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教学材料准备:
1、模拟心跳实验材料:橡胶球、塑料瓶、塑料管、红色的水四种材料;
2、多媒体课件;
3、听诊器、心跳测试记录表、血液循环绘图板、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听诊器,教师问: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通过学生的交流,引入本课研究主题:心脏和血管(板书:心脏和血管)
2、学生交流关于心脏想知道的问题。根据交流情况,引入下一环节:认识心脏。
【通过让学生思考听诊器的作用,引出心脏,引出本课的研究主题,这样既直入主题、不浪费时间,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自主探究,认识心脏。
1、想一想,猜一猜
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先让学生猜测位置,在猜测中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摸一摸,你的心脏在哪里?试着说一说它的样子。
课件出示心脏模型、位置。
师生交流总结:心脏位于人体胸腔中部偏左。伸出拳头在胸前比划一下自己心脏有多大。
【通过学生猜测,摸一摸,找出心脏的位置,最后出示课件,师生共同总结出心脏的位置、大小、形状。学生在亲身感受中验证自己的猜想,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2、摸一摸、听一听
对照着大屏幕,再找一找自己心脏的位置。摸摸有什么感觉?
学生自己摸摸心脏,感受心跳。
指导正确使用听诊器的方法:将听筒置于耳内,用有膜片的这端放到心脏的位置。没有轮到你的同学可以把耳朵贴近同伴的左胸心脏的位置,静静的感受心脏的声音和节奏。
学生用听诊器听心跳。
学生交流听到的声音,师生共同总结:有规律的、有节奏的一跳一跳的。
【这个环节设计是想通过听诊器,让学生清晰的听到心跳,在听中感受心脏,学生对这个实验的兴趣很浓厚,但一定要给学生讲解听诊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实验。】
3、看一看,做一做
(课件出示心脏跳动)大家看一看,说一说:心脏是怎样跳动的?学生交流
师生用手势模拟心脏的跳动,共同总结:(比划)我们把这样叫收缩,这样叫舒张。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板书:心脏收缩、舒张)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大家一起来用手势表示心跳一次。
【上面一个环节学生利用听诊器感受心跳,但心脏到底是怎么跳的,学生不是很明了,于是我利用了课件给学生最直观的心脏跳动,并在观察的同时引出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最后为了更形象的展示心跳,我设计了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心跳,学生在玩手势的同时,加深了对心脏跳动的理解。】
4、剖一剖,看一看
师出示猪心脏解剖图,看其内部构造。
【在上面几个实验的基础上,适时的抛出问题“心脏的内部构造又是什么样的吗?”将学生带入心脏内部构造的学习中,接着通过猪心脏解剖图,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心脏的构造。】
课件出示心脏内部构造:心脏是具有强有力的肌肉构成的,内部是空的,可以分为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小组合作,互相指出同桌的四个腔的位置。
小组交流,在交流中强化四腔。
【在第二个大环节的设计中,通过教师适时抛出的问题及几个活动的设计,同学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认识了心脏的形状、大小、位置、构造。】
三、探究心脏和血管的作用
(一)了解心脏跳动
1、猜想心跳作用。
学生猜测,交流。
2、师:同学们认为心跳的作用是输送血液到全身,到底是不是?用什么方法验证?
学生交流。
提供实验材料:橡胶球、塑料瓶、塑料管、红色的水四种材料
小组商讨“设计一个演示心脏跳动的模拟实验”实验方案,并在班内交流。
3、实验补充完善后,分组实验。
小组到前面演示实验,并交流实验结果。
4、师生共同演示实验,在演示中得到理论的提升。最后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心脏的作用:心脏收缩,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心脏舒张,将血液运回心脏。
【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或是直接给出结论,只是起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得出结论,学生理解的更为透彻,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认识血管
猜想人全身有几种血管
通过课件形象揭示三种血管。
理论提升:我们来看人体全身血管图,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叫动脉。(动脉里的血液携带着养料和氧气,一般用红色表示),把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叫静脉。(静脉里的血液携带着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气等废物,一般用蓝色表示),连接动脉和静脉的是比头发丝还细的布满全身各处的是毛细血管。(板书:毛细血管)。
学生看完课件,师生共同完成板书:血管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用红笔板画动脉血管,用蓝色板画静脉血管。
【适时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直观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认识三种血管。】
(三)揭密血液循环
1、画血液循环图。各小组先想一想,用箭头在血液循环模板画出,血液在人体内是怎样循环流动的,用箭头在图上划出血液流动方向。师巡回指导。
2、学生上台展示,揭密血液循环
找两个小组的同学说说他们的想法。
师总结:心脏的构造以及血液循环是非常复杂的,同学们能想到这么多,很不简单。
看屏幕电影:血液在人体内到底是怎样循环流动的呢?我们再来看个影片。(课件插播血液循环小电影)看了刚才的资料,结合自己的身体相互说说,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之间怎样循环流动。
【让学生自己动手画血液循环图是基于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猜测,在猜测后给予正确的引导,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入,记忆会更加牢固。】
四、测脉搏,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
(一)感知心跳
师生交流,除了用听诊器听心跳,你知道还可以怎么测心跳?
找一找身体的那些地方也能摸到这样的跳动?(生:手腕、脖子、头)
师生共同总结:脉搏是由于心脏收缩和舒张引起的。所以我们通过摸脉也可以知道心跳的情况。
【有了前面学过的知识,学生不难猜测出脉搏是因为心脏收缩和舒张引起的。】
(二)测心跳,了解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
1、测半分钟心跳数,然后将测得的数据乘以2记录下来。
比较数据,找发现。
学生交流:每个人的心跳是不一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心跳的快慢和什么有关呢?
2、老师质疑:刚才我也测了一下自己的心跳,一分钟86次,我平常的心跳一般是75次,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猜测原因:可能是因为太紧张的缘故;或许是心情激动。与情绪有关。
师:你在什么情况下还感到过心跳与平时不一样?
生自由回答(激动,批评、看恐惧片等等。)
师:现在谁能总结一下,心跳的快慢和什么有关呢?学生总结。
提升:人在情绪激动、从事劳动或体育运动时,需要的氧气多,血液循环就要加快,所以心跳就会明显加快。另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状况的人,心跳会有所不同,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的心跳每分钟60——100次。我们学会了摸脉搏的方法,平时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检查自己的健康情况。
【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叶子上的小血管教学方法第 2 篇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测量心跳和脉搏,认识人体血液循环的功能。并知道心脏和血管是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2、使学生初步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懂得保护心脏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1、猪的心脏、人的心脏模型图、干净抹布。
2、钟表、多媒体血液循环器官课件或挂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谈话:当我们在运动场上奔跑、做剧烈运动时,除了感到呼吸急促外,还会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发言)
除了感到呼吸急促外,还会感到心跳明显加快。(板书:心跳)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测量心跳次数。
(1)测量静坐时,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
①讲述:每时每刻我们的心都在跳动,请各位同学用右手掌平伸进胸部左侧,紧贴心脏的部位,有什么感觉?
②学生实践,分别感觉。
③汇报感觉结果。
④讲述:请同学们测一下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
⑤学生测量。(由教师统一计时,学生默数)
⑥学生汇报结果:每分心跳大约65次、70次、75次……
⑦小结:测得每分心跳60~100次,都属正常的。
(2)测量一般性运动及剧烈运动后,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
①谈话:当我们做一般性运动和做剧烈运动后,每分心跳的次数是不是和刚才测得一样呢?
②学生活动:
学生运动。(学生蹦跳半分、1分,由教师统一计时)测量心跳次数。(学生随即测量每分心跳的次数,由教师统一计时)
汇报测量结果。
③小结:剧烈运动后,测得每分心跳的次数比静坐时每分心跳的次数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比较3次心跳数。
2、指导学生认识心跳的实质和人的血液循环器官。
(1)了解心跳的实质是什么?
①阅读课本。
②学生汇报。
③师生小结:心跳实质上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2)认识心脏。
①谈话:为了使同学们对心脏有个清楚的了解,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猪的心脏,猪的心脏和人的心脏基本构造和形状差不多。
②分组观察猪心脏。(提出观察要求:i)外形像什么?ii)有多大?iii)捏一捏心脏的肌肉,有什么感觉?)
③师生小结:心脏外形像桃子,有自己的拳头大小,心脏具有强有力的肌肉。
(3)了解心脏跳动的原因。
①谈话:下面看心脏跳动的多媒体课件,看看心脏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与心跳有什么关系。
②学生仔细观察。
③师生小结:心脏总是在有规律地收缩舒张。收缩时,把血液压到全身各处的血管中,舒张时又让全身血管中的血液流回心脏。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就是我们感到的心跳一次。
(4)认识血管。
①谈话:人的血液是通过血管在体内循环流动的。我们手臂上的一根根“青筋”就是血管。人的全身布满了血管。你能找到自己身上的血管吗?
②学生活动:在自己身上寻找血管。
③观察人体血管多媒体课件。(借助形象的描述,使学生对人体血管有初步了解,同时渗透血液循环的知识)
④提问:人的血管有几种呢?
⑤师生小结:人的血管有三种。从心脏通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叫动脉血管。动脉血管逐渐分支,越分越细,细到肉眼看不见的叫毛细血管。从全身各处通到心脏的血管叫静脉血管。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3、指导学生认识血液在人体中的循环过程及其作用。
(1)认识血液循环的过程。
①谈话:血液在人体内是怎样流动的?我们把人的血液循环示意图用多媒体放出来,看看血液的流动情况,以及血液在人体中的循环的过程。
②学生观察。
③学生参照课文图中人的血液循环示意图相互描述血液在人体中循环的过程。
(2)认识血液循环的作用。
①谈话:人的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的。心脏不停地收缩、舒张,血液便沿着这个过程不停地循环流动。血液循环有什么作用呢?血液流到小肠绒毛时会怎样?血液流到肺泡时会怎样?如果心脏停止跳动了,血液循环就停止了,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这是为什么?
②阅读课本第72页第三节。
③师生小结:血液在循环过程中,经过小肠时携带上养料,经过肺时携带上氧气,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收集的二氧化碳和各种废物运送到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如果血液循环停止了,人体各器官就得不到氧气和养料,它们产生的废物也就不会被运走,人的生命就结束了。
在做剧烈运动时,身体需要的养料和氧气增多,为了保证更多的养料和氧气的供给,所以就要加快血液循环,因而心脏的跳动也就加快了。
④师生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为什么在剧烈运动后,测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比静坐时测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多。
4、指导学生认识心跳和脉搏之间的关系。
(1)认识脉搏的位置。
①提问: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第71页图。这个学生在做什么?你在哪里见过类似的情景?
②学生观察汇报。
③师生小结:这个学生在手腕上寻找跳动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在找“脉搏”,在中医院的门诊室里时常看见中医在给病人“搭脉”。
(2)什么叫脉搏?
①谈话:你也可以模仿照片上的同学找到自己手腕上的脉搏,并学会数自己和别人的脉搏。教师示范“搭脉”。提问:是什么在动?为什么动?什么叫脉搏?
②学生实践,汇报结果。
③师生小结:脉搏是血液通过血管时使血管产生的搏动。
(3)认识心跳和脉搏之间的关系。
①谈话:同一个人的心跳和脉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同桌的同学相互测试。即同时测试一个同学的心跳和脉搏,具体方法是:用右手按着同学手腕上的脉搏,并把耳朵贴在那个同学的胸前听一听。也可以一个同学测量脉博,另一个同学测量心跳,同时计时。最后汇总测量到的数字。
②学生实践,汇报结果。(由教师统一计时)
③师生小结:在一定的时间里,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是一致的。
5、指导学生认识脉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怎样保护自己的心脏。
①提问:有人说脉搏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为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心脏?
②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③师生小结:通过听和摸脉搏了解心脏跳动的情况,可以进一步了解人体健康情况,这是医生诊断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正常情况下,少年儿童每分脉搏跳动60~100次,如果低于60次或高于100次,就可能有病了,例如在发烧时脉搏常会加快。我们学会了摸脉搏的方法,平时就可以用这种方法监视自己身体健康情况。人在运动时,心跳和脉搏跳动都会加快,那是正常的。
要保护好心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但是体育锻炼要适量,否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烟、酒对心脏、血管伤害很大。同学们的心脏还在发育中,特别怕烟酒的伤害,千万不能吸烟饮酒。
叶子上的小血管教学方法第 3 篇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叶脉,了解叶脉用途,通过观察了解不同叶子的形状、颜色和构造。
2.技能目标:运用线描、折叠、粘贴、拓印等不同表现方式创作不同形态的叶子作品。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人类与植物的密切关系,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运用自己熟悉的绘画手段表现不同叶子的“小血管”,然后组合成完整的画面。
教学难点:将多种手段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赋予叶子新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植物图片、范作。
学生:收集不同造型的叶子,油画棒、水彩笔、卡纸、荧光笔、修正液等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这世界上,人和动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血管。正因为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我们才有了生命。那植物有没有血管呢?我们通过叶子的图片来了解一下。
(幻灯出示叶子血管的图片)
师介绍:叶片上这些纹理叫叶脉,粗一些的是主叶脉,稍细的叫侧脉,更细的叫细脉。它们就如血管一样,为植物全身输送水分和营养,维持植物的生命。所以,这些叶脉可不可以叫做植物的血管呢?
生:可以
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叶子上的血管是怎样通过细致的变化和美丽的纹理为我们展示一个奇妙的世界的。
板书:叶子上的小“血管” 纹理
师:究竟是怎样一个奇妙的世界呢?请跟随老师的脚步,一起进入这个奇妙的世界吧!
二、新授
1、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下各种叶子的形状
(幻灯出示叶子形状图)
师:有椭圆形、心形、掌型……
出示幻灯 各种叶子
自然界中叶子的形状还有很多很多,有机会的话你可以去观察观察。顺便多说一句,这些叶子正面和背面是不太一样的,正面光滑,背面略粗糙。叶子上还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小孔,可以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供人和动物呼吸。可以说植物是人类和动物的造氧机。
2、观察血管形状
下面我们把镜头放大,观察下叶子中的小血管的形状。
(幻灯出示图片)
师:这些主叶脉和小叶脉纵横交错,看似杂乱无章但又很有规律的重复排列着,形成了一种种独特的图案和美感。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叶脉的形状有哪些:
(出示幻灯片)
师:根据叶子的外形,叶脉也分为不同的形状,有掌状、羽状、平行脉等等。
同学们,你觉得这些纵横交错的叶脉像一幅画吗?
生:像
3、欣赏书上学生的作品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第八课,我们来欣赏下书上学生的叶脉画作品。
请说一说,你喜欢哪个作品?在作品中运用了哪些我们学过的素材?
提示:— 丨这叫什么?(线条),这叫什么?(图形),这叫什么?(图案)
师:你喜欢这样的画吗?
生:喜欢
4、教师示范
下面老师也来画一画 (出示幻)
①画出叶子的外形及主叶脉
师:主叶脉把叶子划分成了几部分,按照主叶脉划分出的区域,我用各种线条、图形和图案来表现叶子上的小血管 好看吗?谁还想来试一试?
师:你想怎样画叶子上的小血管呢?
②找两个让学生来完成剩下部分
师:让他们先画着,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你想怎样画叶子上的小血管呢?
学生讨论、回答
5、讨论:血管的颜se
师:我们都知道人的血管的颜se是红se的,你觉得叶子的血管是什么颜se的呢?
生:红色、黄色、绿色……
教师在范画上填色
师:这样的血管好不好看?老师也很期待这么美的血管画。今天我们就来完成一张叶子血管的画
幻灯出示作业要求:用彩笔在纸上完成一张叶子血管的画。
①运用多种学过的素材:直线、曲线、圆形、心形等等进行合理排列
②涂上漂亮的颜se
三、指导学生作业
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排列,提醒学生运用熟悉的图形
四、展示学生作品
个别展示,集体点评
五、拓展
1、幻灯:树叶粘贴画
叶子上的小血管教学方法第 4 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使学生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2.通过对心脏的观察,使学生掌握心脏的位置和结构的基本知识。
3.使学生知道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基本知识。
4.使学生知道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以及饮酒对心脏和血管的有害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分组对猪心脏(或羊心脏)的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能力。
2.通过学生对三种血管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心率及心输出量,使学生会测自己的心率及心输出量,从而会分析自己心脏的工作状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毛细血管及心脏的结构特点与功能,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学习使学生热爱体育锻炼,并养成不酗酒的好习惯。在分组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血管是体内物质运输的管道系统,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关于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心脏观察的分组实验的指导与组织,心脏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心脏的瓣膜的开放方向与血流方向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做好三个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观察哺乳动物猪或羊心脏的结构,用不带针头的注射器依次向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肺静脉内注水,观察水从何处流出?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得感性知识,再结合挂图和模型的讲解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法建议
关于血管部分:
结合课上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分组实验及三种血管的挂图,加深对三种血管的管壁的结构和血管内血流速度的识记效果。在指导学生实验观察时,最好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内容,使观察有的放矢,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设计如下:
观察内容:
1.观察红细胞通过血管的情况及血流速度
2.注意向前方流的血管流速快,还是向后方流的血管流速快?
(鱼头朝向正前方)
3.看中间的横血管:流速快还是慢?细胞是单排走还是好几排一块走?
4.观察血流有没有方向性?是从流速快的血管→横血管→流速慢的血管,还是从流速慢的血管→横血管→流速快的血管?
思考:
1.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什么血管?
2.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如何?
3.血液流动的方向性如何?
讲述三种血管时:
首先讲清楚三种血管的基本概念,指出血管的名称是根据它输送血液的方向来确定的;其次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颈部或腕部动脉和搏动,看一看手臂上的“青筋”(就是静脉)等,使学生对动、静脉有感性认识;在讲述毛细血管时,要抓住它的生理功能与其结构特点相互适应的关系进行教学,如围绕毛细血管是管内血液和管外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这一点,讲授毛细血管的特点(量多、分布广、管细、壁薄、血流速度慢),并指出这些特点有利于物质交换。这样,使学生对毛细血管的特点容易明白,不致死记硬背,而且有助于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解。
关于心脏部分:
结合课上观察哺乳动物心脏结构的演示实验及心脏的挂图、模型,由感性认识入手加强对心脏四个腔、各腔的结构特点及各腔相连的血管名称的识记效果。有条件的学校最好把此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采用边讲边观察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在指导学生实验观察时,按先观察外形,再观察内部结构的顺序进行观察,并且列出观察提纲:1.如何分清心脏的前后左右?如何分清心房和心室的位置?2.捏一捏室间沟两侧的软硬,比较左右心壁的厚薄。3.掀开心壁,验证心壁的厚薄,观察心脏的四个腔是如何相通的?4.观察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的名称。使观察明确具体,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时布置讨论的问题:如观察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及动脉管基部的动脉瓣,数一数有几个,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边观察边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好要求画图记录观察结果,以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有条件的学校,观察完后,安排学生上讲台前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对瓣膜的作用可用一个演示实验——用不带针头的注射器依次向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肺静脉内注水,观察水从何处流出来突破。在心脏结构的解剖观察的基础上,最后让学生边总结边用表格的方式归纳如下,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名称
位置或连接关系
功能
心包膜
心脏外面
保护心脏
内腔
心房
左心房
肺静脉
推动血液循环流动
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
心室
左心室
主动脉
右心室
肺动脉
瓣膜
房室瓣
心房和心室间
防止血液倒流
动脉瓣
心室和动脉间
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来学习心率、心输出量、心脏的锻炼和保健等知识。
如可让每个学生用听诊器测出自己的心率,然后计算全班同学的平均心率。比较运动员和普通人的心脏工作情况来讲述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
本节内容较多,建议用三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血管
新课的引入: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是由血液来完成的。血液在人体哪些部位流动?怎样流动?流动的动力是什么?
生: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构成的封闭的管道中流动的。流动的动力来自心脏的搏动。
板书:第二节
师:血管从粗到细,就像城市的道路一样,人体内的全部血管连接起来全长可达10万公里。回忆初一学过的知识,血管分为哪几种?
生: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自己的颈部、腕部有跳动感的部位,跳动的器官是什么?有什么规律?
学生摸后回答。
师:再看手背上的“青筋”,它是什么?
生:观察后回答。
师:你摸到跳动的部位是动脉,手背上的“青筋”是静脉,连接动脉和静脉的是毛细血管。
出示三种血管的挂图:让学生观察挂图并结合书本讨论以下问题:
1、动脉和静脉是如何定义的?
2、动脉、静脉内血液流动的方向如何?
3、从挂图上分析比较三种血管管壁的厚度、管腔的大小有何不同?
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并发言后,老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回答的内容予以补充和修正。
老师进一步依据挂图,为学生具体讲述动脉管壁和静脉管壁的特点:
(1)动脉管壁一般可分为外、中、内三层,其中层主要是弹性纤维和平滑肌,使血管具有弹性和收缩性。大的动脉中层厚,弹性纤维多,故弹性大。
(2)静脉的管壁相对较薄,弹性较小。
提问:动脉、静脉管壁弹性大小不同与血流方向有什么关系?
动脉、静脉的分布有何不同?举一至两个你知道的血管的例子。
设疑:一般说:“水往低处流”,那么,下肢静脉的血液如何往上走流回心脏呢?
教书出示挂图(或让学生看书第29页图VI-26),使学生了解在四肢的静脉的内表面有一些瓣膜,叫静脉瓣。
让学生讨论:四肢的静脉瓣有什么作用?
教师讲解:
肌肉收缩,压挤静脉,(静脉壁很薄,易被压挤,)这时,两个静脉瓣之间的血液被分成两部分,上部的血液冲开静脉瓣继续往上流,下部的血液由于重力下降时,静脉瓣关闭,而停留在血管内;肌肉舒张,压力降低,下段的血压高,冲开静脉瓣,血液向前流动,这保证血液送回心脏方向,而不会倒流。
教师可演示模型来加深学生对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的认识。
教师提问:毛细血管是一种什么样的血管?为什么叫它毛细血管?
学生回答:它是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老师根据挂图讲述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
(1)毛细血管极细,内径仅有8~10微米,
(2)管壁极薄,仅有一层上皮细胞。
但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一个70公斤的人,把他的毛细血管首尾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转一圈。
提问引起学生探索:
根据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定义,你推断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血流速度怎样?在血管内血流方向应该是什么样?
学生回答:
血流速度:动脉管内血流的速度快,静脉管内的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内血流的速度最慢;血流方向是:由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教师提供实验材料——无色素的小鱼供学生观察尾鳍的血流情况以验证自己的判断。
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流现象
方法步骤:
1用浸湿的棉花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露出尾部
2将小鱼侧放在培养皿中,尾鳍平贴在培养皿底面(鱼头朝正前方)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血液流动情况
观察内容:
1.观察红细胞通过血管的情况及血流速度
2.注意向前方流的血管流速快,还是向后方流的血管流速快?(鱼头朝向正前方)
3.看中间的横血管:流速快还是慢?细胞是单排走还是好几排一块走?
4.观察血流有没有方向性?是从流速快的血管→横血管→流速慢的血管,还是从流速慢的血管→横血管→流速快的血管?
思考:
1.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什么血管?
2.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如何?
3.血液流动的方向性如何?
注意:保持小鱼鳃部的湿润;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保持载物台与镜头的清洁。
反馈学生观察的结果。并让学生根据这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分析:血液的营养在哪里最适于交给组织细胞,为什么?
学生回答:
在毛细血管处,因为毛细血管壁极薄,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慢,而且全身除了表皮外,各处细胞的周围都有毛细血管的分布。
教师补充:
毛细血管有这些特点,所以它是血液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而动脉和静脉主要是运送血液。
反馈:老师出示投影片,让学生将三种血管进行比较:
血管名称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概念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大小
血流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