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教学设计一等奖

按比分配教学设计一等奖

栏目:教学设计一等奖

这是按比分配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按比分配教学设计一等奖

按比分配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

  按比例分配是小学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了平均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平时接触较多的是平均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平均分问题入手,然后导入到按比例分配。这样导入,既体现了按比例分配的根源,课堂内容还由简到难,过渡比较自然,学生容易接受。经过对课的实际探索,我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调动学习的兴趣

  本课内容由于是解决问题,难免有些枯燥。故事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所以我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小动物们开运动会的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寻求打开通道的“钥匙”,激发学生的兴趣,散发学生的思维。如课的一开始,通过我对故事的口述和画面情境图的出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中,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在本堂课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白兔和灰兔得到的萝卜的比是3:2,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这样就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经过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使学生对这句话加深了理解。对于学生的做法,我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又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既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还使学生们明白了每一步的含义。

  三、赞赏鼓励,创新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感受成功的体验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统一的活动,这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坚持认为“欣赏每一个学生,是学生发展性教育的前提”。本节课,我通过发挥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等体态效应,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强烈的感情,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微笑,赞许的目光,温和的话语。如:“分析太精妙了、你们讨论真有成效……”,这些话让学生甜在心里、乐在心里,体现了互亲互相爱的师生关系、体现了亲情、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受到激励,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习、交流,体验。

  四、存在的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学生得出了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两种方法后,我应该让学生比较这两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理清思路,而不只是分析其不同点。这一点处理的不够到位。而且在选择这两种方法时,虽然不强调算法优化,但也应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试着用这两种方法都做一做。

  总之,在本课中进行的教学方面的实践,使我有了一定的收获。今后还应不断反思,加以总结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按比分配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2 篇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特点及解题方法,能正确的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2.经历自主画图分析、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学习价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老师买了一瓶浓缩果汁,调制了三杯果汁水,我品尝了一下,你们想知道味道怎么样?(1号特别甜,3号特别淡,2号口感还不错)

  师:都是用这瓶浓缩果汁调制的,味道怎么不一样?

  师:这三杯果汁水都是我按照浓缩果汁和水一定的比配制的,浓缩果汁和水的比分别是1:9、1:4和1:1,根据品尝的结果,把果汁水和相应的比连一连。

  1号(特别甜)浓缩果汁和水的比是1:9

  2号(还不错)浓缩果汁和水的比是1:4

  3号(很淡) 浓缩果汁和水的比是1:1

  师:每袋浓缩果汁的包装袋上都有调制建议,标明了浓缩果汁

  和水的体积比,看来正如说明书上所说,按1:4的比配置的果汁水口感最佳。

  师: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经历哪几个步骤?

  生: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板书)

  1.自己分析,独立解答。

  师:通过阅读这道题目,我们知道了哪些信息?互相说说 生:500毫升是稀释后果汁水的体积

  (板书: 500毫升 果汁水)

  按1:4的比配置的。

  (板书: 浓缩果汁:水)

  1: 4

  要求的是浓缩果汁和水的体积。

  师:你是怎么理解1:4的?用你喜欢的方式写一写、画一画。然后解答这道题。

  (要求: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

  (1)怎样理解1:4。

  预设:①浓缩液是这样的1份,水是这样的4份,冲好的果汁一共是这样的5份。

  (板书: 果汁 1份

  水4份

  果汁水 5份)

  ②1份 4份

  ③1份 4份

  ④把冲好的.果汁看作单位“1”,浓缩液占总量的,水占总量的。

  师:第4种方法与前三种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

  ( 不仅看出了1份4份,还看出了每部份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板书:浓缩果汁占果汁水的水占果汁水的)

  师:有的同学利用文字,有的同学通过画图,都是在表达你们对于1:4的理解,概括的说你们都分析出什么了?

  生:分析出浓缩液和水的关系,分析出每部分和总量的关系。 师:那我们对1:4的理解对解题有帮助吗?好,下面我们一起交流解答的方法。

  (2)汇报解题过程。

  45151545

  ①归一思路:浓缩液是这样的1份,水是这样的4份,总体积平均分成5份。

  500÷(4+1)=100(毫升)

  浓缩果汁:100×1=100(毫升)

  水: 100×4=400(毫升)

  ②利用分数乘法解答:

  1=100(毫升) 1+44水: 500×=400(毫升) 1+4浓缩果汁: 500×

  师:怎么想到用分数解决的?

  师:要转化成用分数解答,关键是什么?

  3.回顾与反思。

  师:我们已经分析解答了这道题,接下来我们该。。生:回顾与反思。

  (1)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看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是否是1:4。

  和是否是500毫升。

  师:为什么要从两方面检验。

  (2)回顾解题过程。

  做了哪些事?首先着重理解了1:4的意义

  解答。解答时同学们用到了不同的方法,有的用到了小份的方法,有的用到了分数乘法。

  师:正像你们所说的,首先我们对1:4进行了理解。不同的

  理解,解题的方法不同;分析的越全面、深入,方法越多样。

  4情境延伸。

  师:特甜的这杯水我也配置了500毫升,你知道我放了多少浓缩果汁?多少水吗?

  特别淡的这杯水呢?

  师:刚才我们解答的这类题都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然后求出每部分各是多少,我们把这样的问题也叫做按比分配的问题。你们会解答了吗?

按比分配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3 篇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61页例2。

  2、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按比例分配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注重了联系生产、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实际,让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

  按比例分配问题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分”和“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延伸。教材是采用把比化为分数,用分数知识来解答。这样安捧学生容易接受,不仅加深了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还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为今后学习比例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3、教学目标的确定。

  目前,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总趋势,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是我们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主导思想。因此,我们要端正教育思想,充分发挥数学的教育功能,这对于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制定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按比例分配是比的一种应用,又是“平均分”的发展,进一步明确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让学生掌握有关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发扬尝试、合作、协调精神,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4、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及重点难点。

  (1)、创设“分物情境” ,建立表象。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老师的点拨、启发,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获得“按比例分配”的感知,为分散难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巧设“故事情境” ,引出尝试题。

  让学生听喜闻乐见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从中设疑,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地把学生吸引到例题的自学中。

  (3)、设计“”自学——尝试——讨论——归纳”的教学程序进行例题的教学。

  通过自学例2,试做尝试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并进行归纳总结,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求知识的全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系统性的发展。

  (4)、安排一个多层次的练习系统巩固,强化新知识。

  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和不同的训练方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训练的预期目的。

  从上述分析可知,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有关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可通过“操作感知——自学尝试——讨论总结”等环节来突破,教学难点是如何运用比和分数的关系加深对分数应用题算理的理解,课堂上采用“观察——比较——说理”等形式来分解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推广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把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参与,关键在于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因此,我们要树立起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针对这种教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营造一个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本节课通过老师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一种亲切、鼓励、信任的情感意识,在师生之间架起互尊、互爱的桥梁,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探讨新知识。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课不断为学生设置问题和悬念,调动学生积极性。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安排“分卡片”活动,折一折,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促使多种感官的参与,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2)、故事引趣,设置悬念。

  本节课通过“听故事”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有问题学,激发他们思考,诱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始终处于探求知识原由的状态中。

  3、指导看书,培养自学能力。

  刚才的故事设疑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老师在学生自学中也可以“扶一扶”,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自学,边思考,达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的目的。

  4、放手尝试,主动探求新知。

  学生自学课本后找到了办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做故事里的题目,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5、讨论归纳,创造参与机会。

  在自学尝试的基础上开展学生之间的讨论总结,这是把过去的满堂灌变为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准备:电脑、录音机、投影、学生每人六张卡片。

  (一)、复习。

  1、操作感知,导入新课。

  动手分一分:

  (1)、按1:1把六张卡片分成两部分。

  (2)、按2:1把六张卡片分成两部分。’

  通过动手操作,指出第一种情况是“平均分” ,而第二种情况不是“平均分” 。说明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除了第一种情况是“平均分”外,还有第二种情况,由此导入新课,“按比例分配”。

  这样安排导入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发展变化与延伸,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复习旧知,故事设疑。

  (1)、比和分数关系的练习。

  如: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60公顷小麦和40公顷玉米;小麦和玉米的播种面积各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多少?这样安排,目的是把握新旧知识和连接点,为分散难点起着积极的迁移作用。

  (2)、故事激趣,引出尝试题。

  放录音、听故事:同学们,中秋节快到了,唐僧和猪八戒做了一些月饼,他们一共卖得80元,其中唐僧和猪八戒做月饼个数比是5 :3,正当他们准备分钱时,孙悟空走过来了,唐僧于是叫孙悟空来分钱,猪八戒见了连忙说:“把80元平均分成两份,我要拿其中的.一份。”孙悟空听了笑起来。

  老师问:

  (1) 、同学们,你们认为孙悟空能不能按照猪八戒的要求来分钱?

  (2)、那么孙悟空应该怎样分钱?谁能动脑筋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

  1、指导自学,探讨原由。

  出示尝试题后,学生肯定会产生兴趣,这时老师可引导学生尝试练习,遇到困难时再把他们吸引到自学课本例2上。自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出示自学提纲:这道题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分配?播种小麦和玉米的面积比是3 :2,表示播种的小麦占总播种面积的几分之几?播种的玉米占总播种面积的几分之几?

  2、大胆尝试,初步探索。

  学生自学课本后,可放手让他们做故事里的尝试题,老师可巡回视察,及时反馈尝试情况,学生可边尝试边看课本练习。学生板演。

  3、组织讨论,交流意见。

  针对学生的自学和尝试情况,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汇报自学情况,校对尝试错误,发挥学生之间互补作用,让他们各抒己见。

  4、教师讲解,课堂小结。

  先检查自学情况,再评讲尝试练习,要求学生说:“你是怎样想的?” 。最后让学生作概括性的总结:

  (1)、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2)、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这样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让学生有一个自我评价的机会。

  5.质疑问难。

  你们学习后,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培养学生大胆发问的好习惯。

  (三)、多层训练,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我W]的练习力求做到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新旧知识融洽恰当,形成技能技巧,开拓思维,发展能力,达到练习的预期目的。

  1、分解性练习。

  某班男女学生人数的比是3:4,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这种练习采用分散难点的办法促使知识结构的内化。

  2、对应性练习。

  62页的“做一做”第1题,采用讲练结合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3、编题练习。

  看图编题,后列式计算。

  210个零件

  第一车间?个第二车间?个

  150千米

  已修?千米还剩?千米

  这种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全面掌握题目特征与解法。

  4、综合性练习。

  (1)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50,甲和乙的比是7 :3,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2)一块长方形地周长120米,长和宽的比是3 :1,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这种练习旨在加强对比,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

  这样做既检验了效果,又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教学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分明,思路是否清晰;

  (2)、是不是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

  (3)、能否达到学前有设疑,学中有突破,学后有发展的要求;

  (4)、有没有体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相信通过实践与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能得到素质教育的实现。

按比分配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4 篇

教学内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9页例2和“做一做”及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理解按比分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抢答:

  1. 将10克糖放入90克水中,糖和水的比是多少?糖占水的几分之几?水是糖的几倍?糖是糖水的几分之几?水是糖水的几分之几?

  2. 小刚家养的鸡、鸭、鹅的只数比是7∶2∶1,那么鸡的只数占三种家禽()()总数的 ,鸭的只数占三种家禽总数的,鹅的只数占三种家禽总()()()数的 。

  3. 根据“四二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2”这个信息,你能想到什么?

  (二)口头列式计算:

  1. 果园有100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 ,梨树有多少棵?

  2. 学校操场共有400平方米,由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平均每个年级打扫多少平方米?

  导入:这是一道什么应用题?(平均分)你认为这样分配任务合适吗,为什么?你认为应该怎样分配任务?

  二、新课教学。

  (一)改编复习题,分析题意。

  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上题补充一个条件,改编成一道按比分的应用题:学校操场共有400平方米,按1∶4的比分配给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两个年级各打扫多少平方米?

  “按1∶4的比分配给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根据这句话我们可以想到什么?

  多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二)学生试做。

  再请学生自己试着做一做。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如果觉得有困难,可以自己看一看书上49页的例2。

  (三)集体订正评讲。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示意图,板书算式,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四)再次改编复习题。

  学校操场共有400m2,按1∶3∶4的比分配给一年级、二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这三个年级各打扫多少m2?

  教师引导,师生一起完成。

  (五)比较两道例题,小结。

  这两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第1题中400 m2是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要打扫的面积总和,是按1∶4这个比来分的。要求一年级打扫多少和六年级打扫多少。第1题中400 m2是一年级、二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要打扫的面积总和,是按1∶3∶4这个比来分的。要求一年级打扫多少、二年级打扫多少和六年级打扫多少。两题都已知要几个年级要打扫的面积总和,和几年级打扫的面积之比,要求几个年级分别打扫的面积。) 这种应用题,已知了几个数量的总和以及这几个数量的比,要求这几个数量,也就是要把一个数按一定的比分成几部分。所以这种应用题叫做按比分配应用题。

  解答按比分配的应用题哪些方法呢?(解答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时可以把比转化为份数,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份数,再用每份数×对应的份数=对应的数量。也可以把比转化为分数,先求出对应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用总量×对应()的 =对应的数量。)

  (六)结合教材第49页例2再次巩固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答方法。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49页“做一做”,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解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应用比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什么叫按比分配?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有什么特征?解答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有哪些方法?平均分是按比分配吗?生活中有哪些按比分配的实例?)

  五、作业:

  练习十二第1-4题。

  六、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按比分配

相关文章

《夏天里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安全教育教学设计一等奖》

《统编版灯光教学设计一等奖》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