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教学设计一等奖

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一等奖

栏目:教学设计一等奖

这是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一等奖

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往,会以碰碰头、亲亲脸等各种动作表示友好。

  2、学习短句:嘿,嘿,我们都是好朋友。

  3、体验与好朋友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以及了解相关与人相处的方法。

  5、激发幼儿喜欢与他人交往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动物、娃娃等玩偶、幼儿生活照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以游戏引起幼儿兴趣,学说:嘿,嘿,我们都是好朋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许多的小客人,可是他们都很害羞,要小朋友说一句好听的话才肯出来。

  2、教师示范:听老师是怎么说的?(嘿,嘿,我们都是好朋友!)谁出来了?老师刚才是怎么说的?找到朋友我们可以和他碰碰头,亲亲脸!(教师拿毛绒玩具与自己做亲密动作)

  3、还有许多小客人都躲起来了,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小客人请出来吧。(一起学说短句)(教师拿毛绒玩具与幼儿做亲密动作)

  4、请个别幼儿请小客人。

  (二)友好示意

  1、教师:我们班来了那么多好朋友,小朋友会用一些友好动作来欢迎好朋友吗?

  2、若小朋友不理解,老师可以示范和好朋友握握手等动作。

  3、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动作来表示对好朋友的友好。

  4、请幼儿之间相互学一学友好的动作。

  (三)音乐游戏

  1、音乐游戏:碰一碰

  2、教师:现在我们要将这些友好的动作放到游戏中去,和好朋友们一起玩一玩好吗?现在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我们听着音乐一起玩碰一碰的游戏吧。

  3、游戏2-3次。

  (四)总结活动

  1、教师: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开心吗?想一想,好朋友在一起还可以做什么事情呢?

  2、教师播放幼儿在幼儿生活的照片,有一起滑滑梯的,有打架的...(幼儿判断是不是好朋友做的事情)

  3、教师总结: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一起玩游戏,玩积木,滑滑梯等等,好朋友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能为小事吵架,更不能打架。因为我们都是好朋友。

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2 篇

活动目标:

1、感受和朋友一起的快乐,知道同伴间应友好相处。(认知) 2、能学习一些简单交往技能,礼貌对待他人。(技能) 3、乐意参与活动,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情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布偶若干、背景音乐《找朋友》。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与同伴交往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提问导入,激发幼儿介绍自己的朋友的热情,再现已有经验。

1.师提问:小朋友有好朋友吗?谁想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

2.讨论:你和好朋友做的哪些事情很开心?

2.小结:我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有的在班里、有的在自己的社区,和好朋友一起去玩、一起分享美好的事情很开心!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布偶表演故事,用提问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好朋友要相互关心。(重点)

1、教师布偶表演故事前半段,提问:

  (通过故事表演幼儿讨论来学习如何关心别人)

(1)小动物为什么不愿给小熊让路?

  (2)小熊应该怎样做才对? (3)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2、继续表演故事,帮助幼儿体会关心别人后,别人对自己的关心。

师提问:(1)小动物为什么又给小熊让路了?

  (2)小熊心里又是怎样想的? 

3、小结:好朋友要相互关心,相互分享,这样大家才会感到快乐。

(二)玩游戏找朋友,学习礼貌用语。(难点,小班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有限,在此环节需要教师去指导、鼓励、示范带动) 1、请幼儿小朋友做好朋友,一起玩音乐游戏《找朋友》。 2、引导幼儿大胆说说玩游戏的感受,提出要注意的问题。 3、教师小结:对好朋友要有礼貌,要面带笑容,说话要多说好听的话,这样大家很愿意和你一起。 (三)制作爱心礼物,进一步体验与好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情感目标,对朋友的关心要用行动来表现出来,行动流露出来的是情感)

教师提出制作爱心礼物要求,提供多种材料,幼儿认真制作。

三、结束部分

幼儿相互赠送礼物,进一步体验与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延伸活动:

观看日常活动中幼儿出现矛盾或冲突的录像,讨论寻求解决的方法。

附故事:《小熊让路》

小熊长得胖胖的,力气很大很大。

小熊在路上走,前面来了小兔。它站在路中间,大声说:小东西,快给我让路!

小兔怕小熊,只好从路旁的草丛中爬了过去。

不一会儿,小羊从前面走来。

小熊又往路中间一站:小家伙,快给我让路!

小羊害怕了,它一声不响地从路边的水沟中蹚了过去。

小猴呢,它更害怕小熊,很远就爬到了路旁的小树上。

小熊多得意:哼,我的力气大,谁都怕我!

小兔、小羊和小猴,一起去找大狮子,请大狮子来治小熊。

大狮子笑了笑,点了点头。

大狮子走在前面,小兔、小羊和小猴跟在后面。

小熊看见大狮子走过来.心想:这可不得了,我得赶快让路,它站在小路旁,请大狮子先走。

大狮子走到小熊跟前,站在路边说:小熊,你先过去吧!

小兔、小羊和小猴听了,都愣住啦:大狮子也怕小熊啊!

小熊低着头,不好意思地从大狮子身边走过去

打着以后,小熊看见小兔、小羊、小猴来了,马上站在路旁,让它们先过。

这下,小兔、小羊、小猴明白了,大家都说:大狮子真有办法,小熊变得有礼貌啦!

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3 篇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和朋友在一起》教案

时间:2020-10-14 18:12:32 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和朋友在一起》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和朋友在一起》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和朋友在一起》教案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友谊的力量,学会与朋友建立真正的友谊。

  2、能力目标:积极寻找朋友,把握原则,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3、知识目标:明白朋友对一个的影响很大,要善交益友。懂得友谊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重点:友谊的力量

  难点: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友谊的力量。

 【课堂流程】引入新课交流独学师生交流合作展示小结明确目标初步感知共同讨论探究点评提升

  2分钟3分钟10分钟5分钟15分钟5分钟

 【引领独学】(独学要求:①认真预习课文38—43页教材,读懂教材,梳理知识要点并用红笔勾画出重难点知识;②独立认真完成导学案。)

  1.长大,意味着什么?

  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2、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

  (1)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护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

  (2)或者: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3.了解并反思自己的交友现状有什么意义?

  经常对自己朋友圈关系做些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觉察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友谊具有怎样的力量?

  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③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合作探究】探究一:教材P38运用你的经验及P39探究与分享

  (1)把你的选择涂在P38上面对应的符号里(可以多选)。

  (2)在成长的岁月里,哪些朋友曾与我们相伴?请把他们的名字写在P39图的相应位置。

  (3)你的朋友在年龄、性别、性格、地域、民族、与你的空间距离等方面,在不同时间段有什么特点?

  (4)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

  答案提示:前3问据实回答,填写即可。

  (4)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探究二:教材P40探究与分享

  (1)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找友谊更难了吗?

  (2)你会因为怕麻烦而拒绝友谊吗?为什么?

  答案提示:(1)不是更难。因为虽然小学时的朋友分开了,但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朋友圈也会扩大。

  (2)不会,因为我们渴望友谊,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探究三:教材P40-41探究与分享

  (1)朋友对你有哪些影响?请完成自己的“朋友影响力”图。

  (2)完成了“朋友影响力”图,你有什么发现?

  答案提示:(1)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图。

  (2)发现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探究四:教材P42探究与分享

  这些是真正的友谊吗?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答案提示:场景一、四是真正的友谊,场景二、三不是真正的友谊。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探究五:教材P43阅读感悟及下面拓展空间

  (1)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有人说:“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一个对自己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自己的交友经历谈谈感受。

  答案提示:(1)体会到了友谊的力量。正是伟大的革命友谊成就了两位伟人。

  (2)同意,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种豁达;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

【总结反思】(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

  【自我检测】:

  做练习册相关内容

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4 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朋友圈,及朋友对我们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友谊的力量,感受到友谊的真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友谊的力量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师的点拨指导讲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是值得永远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慧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姊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已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

  ——薄伽丘

  名言说明了什么?

  友谊是人生的重要部分。友谊能带给我们巨大的力量。

  认识与了解

  学习目标

  1、懂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交友方式和范围发生了变化,

  学会把握友谊。

  2、正视交友中遇到的问题,学会处理。

  3、理解友谊带给我们的力量,在新环境中建立新友谊。

  (二)讲授新课

  1、我的朋友圈

  某校做了一次“中学生交往调查”,共调查了254人,回收有效问卷221份。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工作。

  你会把烦心事向谁倾诉?

  上述数据说明了朋友成为中学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学生与朋友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请分析你的交友状况。

  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2、友谊的力量

  赖业全,是江西赣县中学北校区高三年级的学生,从小学五年级的开始就完全不能走路,在他的同班同学中,有两位名叫卓岩、陈长忠的小伙坚持8年背他上学,感动了每一位在校师生。每天,上课铃声还没响,两名小伙就用轮椅推着瘦小的残疾同学赖业全从宿舍来到教学楼。到了楼梯前,就从轮椅上把他背起,小心翼翼地从一楼爬上四楼。下课后,就再把他送回寝室,去食堂打好饭一起吃,如此反复,孜孜不倦。

  卓岩、陈长忠坚持8年背赖业全上学,他两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的力量?

  友谊具有怎样的力量?

  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活得更加自在;因为朋友,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因为朋友,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

  (三)课堂小结

  和朋友在一起

  1、交友范围和内容的变化

  2、友谊的力量

  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②朋友见证我们走过的成长历程

  ③朋友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四)随堂训练

  1、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51.1%的中学生认为,知心朋友在自己未来的生活中最重要,59%的学生表示快乐的时刻是“与朋友在一起”,这反映了(B)

  A、交朋友已成为当今青少年的时尚

  B、朋友已成为青少年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C、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存在冲突,没法与父母交往

  D、中学生兴趣爱好广泛

  2、朋友如打开的窗户,友情是照射进来的阳光,朋友和友情是人生的永恒话题。下列选项中表达友情的诗句有(D)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六、板书设计:

  和朋友在一起

  1、交友范围和内容的变化

  2、友谊的力量

  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②朋友见证我们走过的成长历程

  ③朋友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相关文章

《自然之道一等奖教学设计》

《gkh一等奖教学设计》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等奖教学设计》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