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艺术活动说课稿《有趣的根》
栏目:幼儿园小班说课稿这是小班艺术活动说课稿《有趣的根》,是优秀的幼儿园小班说课稿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1、小班艺术活动说课稿《有趣的根》
导读:由于小班幼儿现实和想象不易区分,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情境引入法,利用老师收到了礼物的情境,引起幼儿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一、教材。
《有趣的根》涉及的范围很广,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大多数人都回涉及根系的区分以及不同根系的作用。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直观性很强,缺乏分辨能力。我班幼儿更是要求趣味性强,易操作的活动,而他们对于艺术活动的兴趣很高,注意力集中时间也较长,而有关根系的知识对于我班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很难实施。所以我选择了趣味性较强的艺术课,利用各种有趣的块根作为操作材料,让幼儿对这些有趣的根进行装饰,使幼儿在初步了解这些根的外部特征的前提下,根据这些特点来装饰根,从而达到开发幼儿想象力的作用。
二、教法
由于小班幼儿现实和想象不易区分,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情境引入法,利用老师收到了礼物的情境,引起幼儿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小班幼儿的想象力不同于中大班幼儿,他们的想象力还不够丰富,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这堂课我选择了实物呈现法,给幼儿出示一些成品给幼儿一定的提示。同时,小班幼儿对于操作课缺乏自己的思路和方式,所以我采取了教师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了解基本的操作方法。比如,眼睛在那里,小动物还要有尾巴等等。通过教师示范一种有代表性的动物的做法,从而解决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实际操作问题。如:五官的位置等。幼儿操作时,教师要运用个别指导法进行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在操作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
三、学法
《有趣的根》是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要求幼儿根据块根的特点制作漂亮的小动物,这就要求幼儿要先利用观察法细致观察这些块根,了解它们的特点。再运用实践法进行实际操作。
四、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有趣的根》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些根的外部特征,学会用皱纸装饰根。
2、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创造的欲望。
活动准备:各式各样的块根:地瓜、土豆、萝卜、胡萝卜;几种根制小动物;各种皱纸、胶水等装饰材料
活动过程:
1、以邮包形式揭示课题,初步感受根的外部特征
教师:今天老师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什么礼物呢?请小朋友找一找,看一看,告诉老师你找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幼儿:我找到的是地瓜,它的根长在泥土里,是一串串一块块的。我找到的是红萝卜它的根是红红的胖胖的圆圆的……。我找到的是胡萝卜,它的根是橘红色的粗粗的。
2、通过教师示范,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制作技能
教师:小朋友你们说的很好,我们找到的这些都是植物的根。你们知道这些根可以用来干什么吗?
幼儿:可以吃。
教师:不仅能吃还可以帮助植物吸水、储水、固土,而且还可以做工艺品,你们看老师这里就有用土豆做的小刺猬,萝卜做的小猪、小鸟,你们看这些小动物可爱不可爱?
师:你们想不想做一个送给好朋友?
幼儿:想。
师:你们就用手里的这些根做一个你们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好吗?
教师示范:要给小动物装上漂亮的五官
幼儿制做过程中,针对个别幼儿实际,在想象和技能上给予适当的指导。
3、互相介绍自制的作品,欣赏作品
师:小朋友你们制作的这些老师非常喜欢,你们能说说自己制作的是什么吗?
幼儿:老师我用胡萝卜做了一只小老鼠;我用地瓜做了一只鸽子;我用萝卜做了一只大公鸡……
师:小朋友咱们把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放到展示厅去,让别的小朋友也一起来欣赏好吗?
幼儿:好!
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预期指导策略:
我班幼儿由于从来没有接触过根的知识,对于活动兴趣肯定很高,但对于这些块根的生长的可能不是很清楚,这些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或者是直接告知。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对于动物的形体把握可能不太准确,可能呈现出来的作品并不“完美”,但是一定会充满童趣。在活动过程中个别幼儿可能会无从下手,或等待教师来指导,对于这样的幼儿可能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帮助,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始前用语言有意识的引导幼儿,事先对幼儿进行鼓励和肯定,使幼儿有信心,敢于动手操作。对于个别技能还没有掌握的幼儿可以再次进行个别指导。
2、幼儿园小班说课稿《有趣的香蕉》
下面是幼儿园小班说课稿《有趣的香蕉》,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哦!
说活动教材:
小班孩子的认知活动是从观察生活的点滴、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的。香蕉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是他们喜欢吃的水果。开学初,我们小一班的孩子对自然角上摆放的几个香蕉特别感兴趣,一有空就去光顾了,在那里看一看、玩一玩,对它冲满了好奇,当我们关注到这一现象后,便积极地参与其中。在探索中,我们发现香蕉不同的摆放形状,会像许多有趣的东西。如:朝上翘翘的香蕉会像小船、小床、木马、月亮、滑滑梯、嘴巴……朝下弯弯的香蕉会像彩虹、眉毛、小桥、伞面……放在头上、脸上或拿在手里玩一玩,会像胡子、大像的鼻子、羊角、牛角、小兔的耳朵、手枪、镰刀、电话机……这些丰富的想象物都是来自于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并且能关注到的现象和事物,因此从孩子的经验性和兴趣性出发,便生成了《有趣的香蕉》这一综合活动,使孩子能在想想、说说、玩玩、吃吃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语言、情感的发展。
说活动目标:
设计活动目标时,我把重点放在幼儿大胆想象和语言表达上。《纲要》中提出:孩子的语言获得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过程,是需要儿童在实际运用中通过积极的自我建构来获得。所以本次活动的目标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活动中我们以香蕉造型想象为线索,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或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想象结果,并在多通道的活动如:观察中、比较中、身体的模仿中、交流中、倾听中、运用中,拓展经验,从而习得和发展自己的语言。另外,由于孩子的想象都是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是对感知过经验的一种再现,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他们对周围生活环境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知识,这也就为他们的香蕉造型想象提供了可能。本次活动的目标为:
1.幼儿能根据香蕉的外形特征,大胆想象,并用语言或动作表达想象结果。
2.幼儿在多通道的活动中积累对香蕉的感性经验,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说活动过程:
在设计活动流程中,我们根据小班孩子对对吃吃、玩玩、等游戏活动特别感兴趣,而且在活动中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因此在充分了解孩子这一行为特点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引起兴趣。一开始就给孩子一个悬念:“这块漂亮的布里藏着什么……”让孩子通过猜猜、摸摸、看看、说说等多种感官,既复习了香蕉的外形特征,也牢牢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住,从而为下一环节的开展做好了准备。二、想象活动。本环节我在香蕉的造型上做了大胆设计,使活动的趣味性、愉悦性能在这里充分体现出来,并贯穿始终。活动中我以香蕉是一个小小舞蹈家为主线,创设了为小朋友跳舞、摆造型,想和小朋友一起游戏这样一个情境,使孩子有了一个自己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孩子在和香蕉积极互动中,发展了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三、分享,吃香蕉。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不会剥鸡蛋的现象很多,这引起了我们的重视。由于小班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淡薄,能力较差,主动性不强,常需要成人为他们创设一个可经常练习的机会,因此我抓住了这一教育点(挈机)设计了本环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自己动手来剥香蕉,在学学、剥剥、吃吃的过程中得到了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感受到自己动手劳动的乐趣。
本次活动是以一支香蕉为主线开展的认知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能充分挖掘蕴涵在香蕉中的教育价值,使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有机整合,同时也能考虑小班幼儿学习的认知特点规律,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始终以兴趣为出发点,采用动静交替的方法,动即玩香蕉,静即思考像什么,让孩子有目的的去想象、去思考,并巧妙地将一些教育目标蕴含其中,让孩子们在生活化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发展。
3、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蔬菜印画一一美丽的花衣服》说课稿
一、说教材: 《蔬菜印画》是选自华东师大建构教材中班的一个活动,但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在制定目标和过程中做了相应改动。孩子的天性就喜欢写写画画,他们在写写画画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表达了自己的天真想法;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提供给孩子充分的表现空间,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来丰富幼儿的艺术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我觉得在制定目标时要遵循"紧凑、精练、突出教育性"的原则,依据教材内容与幼儿情况的剖析,吸取人本主义的理念,从满足幼儿"认知、情感、能力"的角度出发,结合《纲要》精神以及科学、艺术领域的总目标,我制定了以下几点目标: 1.学会用蔬菜的横截面,蘸上颜料进行拓印,锻炼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 2.通过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培养对色彩的兴趣并体验蔬菜印画的乐趣。 重点:用蔬菜的横截面礁上水粉颜料进行拓印。 难点::要求均匀蘸色,不混色,并找对蔬菜和颜色的"家"。 三、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活动目标服务的,幼儿通过对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得发展,新《纲要》指出"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为此,我提供了以下准备: 1.材料准备:藕、胡萝卜、红椒等蔬菜的横截面和红、黄、蓝三种水粉颜料。 2.教具准备:一个没有穿衣服的娃娃和话有衣服图形的画纸。 四、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用了情节的导入,利用"娃娃"没有漂亮的衣服穿,让小朋友萌发帮助"娃娃"的情感。本节课教学由导入、教授示范、幼儿操作、作品展示四个环节组成。最后的评价作品也让"娃娃"来挑选评价,和开头导入部分起相互呼应的作用。 1.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让小朋友想一想,"娃娃"为什么会哭?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萌发帮助"娃娃"的情感,为下面的拓印衣服做铺垫。 2.教师讲述并示范拓印方法 这环节是重点,教师在讲述的时候需要把拓印的方法和一些在印画时的常规教授下去,但又不能用生硬死板的语言来讲解,所以我用了一首儿歌让幼儿来了解拓印的方法和不混色的要求。"藕宝宝,轻轻拿,衣服上面按一按;仔细找找家在哪,再把宝宝送回家"。 3.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在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拓印时,教师要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大胆操作,并处理一些突发的事情,如幼儿手上沾到颜料时应该怎么处理?蔬菜颜料蘸不到时应该想上面办法等? 4.作品的展示和评价 "娃娃"很高兴,因为小朋友为她做了这么多件漂亮的衣服,她都不知道该穿哪一件。利用"娃娃"挑选最漂亮的衣服,让大家都来评价一下幼儿的作品。和第一环节的导入起了首尾相呼应的作用,让整个活动有"头"有"尾"。
4、幼儿园小班《有趣的动物》《亲亲长颈鹿》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 《亲亲长颈鹿》这个故事选自小班下学期,《有趣的动物》这一主题中。该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兔子和长颈鹿为角色,讲述了一个长颈鹿阿姨助人为乐的故事,特别是小兔子们亲亲长颈鹿阿姨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亲亲老师的小手或者脸蛋来表示他对老师的喜爱之情。又考虑到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友爱互助的品质,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故事,并将它与语言和社会两个领域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小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为中心。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 认知上: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对长颈鹿的认识。 2、 能力上:积极参与故事清洁的讨论,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情感上:体验友爱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目标中提到: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友爱互助带来的快乐。因此,在活动中,我把这点作为教学重点。 小班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有时只说了半句话就无法再说了,或表达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a) 教学具的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 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i. 物质上的准备 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小兔头饰,这是为了让幼儿更能进入到小兔这一游戏角色中; 根据故事,我布置了小河、森林等情境以及道具长颈鹿,这是为幼儿在情境中游戏,并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准备的; 音乐,是为了进一步营造游戏的气氛而准备的。 ii. 知识上的准备 我让幼儿先认识长颈鹿,了解了长颈鹿的基本特征。 幼儿练习过爬及滑这两个基本动作。 (四)说学情 小班幼儿年龄在4岁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总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该怎样说,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我想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五)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哥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角色游戏法、体温法等。 i. 情境教学法:我尝试打破以往仅用图片进行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幼儿就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许多不能理解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幼儿有了时间的经验,联想也就丰富了。如小兔子马上要去参加演出了 ,又过不了河,这让幼儿觉得多么着急啊,他们会主动地想出各种方法过河。当他们真正过了河,参加了表演,这种心情和我们以往用图片江湖上,让幼儿通过图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ii. 角色游戏法: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善良、可爱的兔子形象,深受小班幼儿的喜欢,让他们自己来扮演这一角色,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iii. 提问法:这是语言活动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尝试改变以往语言教学总是先讲完故事再进行提问的模式,将单一性、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如小兔子应该怎样过河呢?我们该怎么感谢长颈鹿呢?等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幼儿运用了讨论谈话法、游戏联系法等学习方法。 i. 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ii. 游戏练习法:幼儿在游戏中,边游戏边联系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 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七)活动程序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交代角色,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2、在游戏情境中讨论出故事情节。3、完整讲述故事。4、表演歌曲《春天》。 a) 交代角色,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的关键。开始部分我就将小朋友的角色交代清楚,并直接告诉他们要去参加"动物联欢会"了,小朋友们最喜欢去参加表演了,所以,他们的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 b) 在游戏情境中讨论出故事情节。 这个环节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幼儿讨论:1、我们应该怎么过河?2、长颈鹿阿姨怎么帮助我们过河呢?(和长颈鹿阿姨一起讨论后,小朋友们按照讨论出的办法过河)3、我们怎么感谢长颈鹿阿姨?(大家一起亲亲长颈鹿)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从中体会友爱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这一环节通过提问、游戏,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考虑到故事中小兔子涂上口红去亲亲长颈鹿这个教具存在着不卫生的因素,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我将故事的后半部分进行了一些修改。这样既避免了卫生问题又激发了幼儿的扩散性思维,让他们知道原来不只是嘴巴才可以亲的。 c) 完整讲述故事。 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让幼儿通过回忆的方式完整讲述故事,同时我还运用了提问法,引导幼儿去发现本质:长颈鹿阿姨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你帮助过别人吗?帮助别人后你的心里是怎么样的?通过谈话让幼儿懂得友爱互助是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 d) 表演歌曲《春天》 这个环节是根据故事内容而设计的 ,它既可以让故事的情节发展得比较完整,又可以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并能让幼儿在表演中充分地抒发他们的快乐情感,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历年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
5、小班艺术活动说课稿《有趣的根》
导读:由于小班幼儿现实和想象不易区分,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情境引入法,利用老师收到了礼物的情境,引起幼儿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一、教材。
《有趣的根》涉及的范围很广,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大多数人都回涉及根系的区分以及不同根系的作用。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直观性很强,缺乏分辨能力。我班幼儿更是要求趣味性强,易操作的活动,而他们对于艺术活动的兴趣很高,注意力集中时间也较长,而有关根系的知识对于我班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很难实施。所以我选择了趣味性较强的艺术课,利用各种有趣的块根作为操作材料,让幼儿对这些有趣的根进行装饰,使幼儿在初步了解这些根的外部特征的前提下,根据这些特点来装饰根,从而达到开发幼儿想象力的作用。
二、教法
由于小班幼儿现实和想象不易区分,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情境引入法,利用老师收到了礼物的情境,引起幼儿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小班幼儿的想象力不同于中大班幼儿,他们的想象力还不够丰富,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这堂课我选择了实物呈现法,给幼儿出示一些成品给幼儿一定的提示。同时,小班幼儿对于操作课缺乏自己的思路和方式,所以我采取了教师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了解基本的操作方法。比如,眼睛在那里,小动物还要有尾巴等等。通过教师示范一种有代表性的动物的做法,从而解决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实际操作问题。如:五官的位置等。幼儿操作时,教师要运用个别指导法进行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在操作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
三、学法
《有趣的根》是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要求幼儿根据块根的特点制作漂亮的小动物,这就要求幼儿要先利用观察法细致观察这些块根,了解它们的特点。再运用实践法进行实际操作。
四、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有趣的根》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些根的外部特征,学会用皱纸装饰根。
2、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创造的欲望。
活动准备:各式各样的块根:地瓜、土豆、萝卜、胡萝卜;几种根制小动物;各种皱纸、胶水等装饰材料
活动过程:
1、以邮包形式揭示课题,初步感受根的外部特征
教师:今天老师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什么礼物呢?请小朋友找一找,看一看,告诉老师你找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幼儿:我找到的是地瓜,它的根长在泥土里,是一串串一块块的。我找到的是红萝卜它的根是红红的胖胖的圆圆的……。我找到的是胡萝卜,它的根是橘红色的粗粗的。
2、通过教师示范,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制作技能
教师:小朋友你们说的很好,我们找到的这些都是植物的根。你们知道这些根可以用来干什么吗?
幼儿:可以吃。
教师:不仅能吃还可以帮助植物吸水、储水、固土,而且还可以做工艺品,你们看老师这里就有用土豆做的小刺猬,萝卜做的小猪、小鸟,你们看这些小动物可爱不可爱?
师:你们想不想做一个送给好朋友?
幼儿:想。
师:你们就用手里的这些根做一个你们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好吗?
教师示范:要给小动物装上漂亮的五官
幼儿制做过程中,针对个别幼儿实际,在想象和技能上给予适当的指导。
3、互相介绍自制的作品,欣赏作品
师:小朋友你们制作的这些老师非常喜欢,你们能说说自己制作的是什么吗?
幼儿:老师我用胡萝卜做了一只小老鼠;我用地瓜做了一只鸽子;我用萝卜做了一只大公鸡……
师:小朋友咱们把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放到展示厅去,让别的小朋友也一起来欣赏好吗?
幼儿:好!
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预期指导策略:
我班幼儿由于从来没有接触过根的知识,对于活动兴趣肯定很高,但对于这些块根的生长的可能不是很清楚,这些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或者是直接告知。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对于动物的形体把握可能不太准确,可能呈现出来的作品并不“完美”,但是一定会充满童趣。在活动过程中个别幼儿可能会无从下手,或等待教师来指导,对于这样的幼儿可能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帮助,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始前用语言有意识的引导幼儿,事先对幼儿进行鼓励和肯定,使幼儿有信心,敢于动手操作。对于个别技能还没有掌握的幼儿可以再次进行个别指导。
6、小班美术说课稿《有趣的饼干》
导读: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我们总局限于以绘画、添画、涂色这些形式上,其实泥工活动更有助于孩子们动手能力的发展,其次,孩子们也非常喜欢玩橡皮泥。
一、设计意图
根据我的带班经验及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觉得小班幼儿处于小肌肉动作发展的敏感时期,而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我们总局限于以绘画、添画、涂色这些形式上,其实泥工活动更有助于孩子们动手能力的发展,其次,孩子们也非常喜欢玩橡皮泥。于是我设计了《有趣的饼干》这个活动,让幼儿在捏一捏、搓一搓、压一压、印一印的过程中,感受到泥工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再通过品尝自制饼干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目标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首先要培养的是他们对于泥工活动的兴趣,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只有兴趣才能带动他们进行技能的练习,因此我就这样确定了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体会泥工活动的快乐。
2、能力目标:能运用捏、搓等技巧,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3、知识目标:学习使用印花工具辅助材料做出各种形状的饼干。
三、活动准备
根据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1、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场景和宽松的环境。
2、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份操作材料:橡皮泥、印花工具。
4、兔妈妈、羊妈妈的头饰、音乐。
四、教学法
1、小班幼儿年龄在3、4岁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总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基于这点,我创设了情境教学法,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角色游戏。
2、操作法是指提供给孩子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孩子在自己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知识技能的方法。为此,我准备了一些辅助材料供孩子自己操作。
3、根据小班幼儿“喜欢模仿”的特点,在让幼儿操作前,我先示范捏、搓橡皮泥的动作,让小朋友模仿学习。
五、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部分:情景表演导入活动。
请另外一个老师扮演兔妈妈,我扮演羊妈妈,小朋友扮演兔宝宝。
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到羊妈妈家做客,羊妈妈用好吃的饼干招待了兔宝宝。在吃饼干过程中,羊妈妈引导宝宝观察饼干上有什么?饼干好不好吃?激发兔宝宝要学习做饼干的兴趣。
(引导幼儿去别人家做客要有礼貌,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第二部分:羊妈妈示范如何使用工具制作饼干,兔宝宝观察并模仿做动作。
首先我介绍了做饼干的材料。接着我示范了如何制作饼干并让孩子们跟我一起边说边做捏、搓的动作。接着我引导幼儿观察,用什么将橡皮泥压平?怎么使用辅佐材料做出各种各样印有花纹的饼干?又是用什么东西给饼干印上花纹的?在这个环节里,我重点讲解了如何使用模具做出不同的饼干。
第三部分:兔宝宝自己学做饼干,羊妈妈和兔妈妈一起指导。(放音乐)
在指导的过程中引导兔宝宝还可以做各种颜色的饼干,印花的时候不要太用力,注意桌面卫生。兔宝宝帮羊妈妈收拾好做饼干用的材料。洗手,活动结束。
六、活动反思
首先我觉得自己用情境表演导入活动是非常成功的,这种角色游戏让孩子们很快就投入到活动了活动中,孩子们对活动非常感兴趣。另外,我精心准备的操作材料深深地吸引了孩子,让他们乐在泥工活动中,做出了很多有趣的饼干,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7、幼儿园小班说课稿模板《有趣的动物》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小班下学期,《有趣的动物》这一主题活动。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兔子和长颈鹿为角色,讲述了一个长颈鹿阿姨助人为乐的故事,特别是小兔子们亲亲长颈鹿阿姨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亲亲老师的小手或者脸蛋来表示他对老师的喜爱之情。又考虑到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友爱互助的品质,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故事,并将它与语言和社会两个领域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小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为中心。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认知上: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对长颈鹿的认识。
2、能力上:积极参与故事清洁的讨论,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体验友爱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目标中提到: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友爱互助带来的快乐。因此,在活动中,我把这点作为教学重点。
小班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有时只说了半句话就无法再说了,或表达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a)教学具的准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
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i.物质上的准备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小兔头饰,这是为了让幼儿更能进入到小兔这一游戏角色中;
根据故事,我布置了小河、森林等情境以及道具长颈鹿,这是为幼儿在情境中游戏,并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准备的;
音乐,是为了进一步营造游戏的气氛而准备的。
ii.知识上的准备我让幼儿先认识长颈鹿,了解了长颈鹿的基本特征。幼儿练习过爬及滑这两个基本动作。
(四)说学情
小班幼儿年龄在4岁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总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该怎样说,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我想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五)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角色游戏法、体温法等。
i.情境教学法:我尝试打破以往仅用图片进行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幼儿就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许多不能理解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幼儿有了时间的经验,联想也就丰富了。如小兔子马上要去参加演出了,又过不了河,这让幼儿觉得多么着急啊,他们会主动地想出各种方法过河。当他们真正过了河,参加了表演,这种心情和我们以往用图片江湖上,让幼儿通过图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ii.角色游戏法: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善良、可爱的兔子形象,深受小班幼儿的喜欢,让他们自己来扮演这一角色,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iii.提问法:这是语言活动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尝试改变以往语言教学总是先讲完故事再进行提问的模式,将单一性、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如小兔子应该怎样过河呢?我们该怎么感谢长颈鹿呢?等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幼儿运用了讨论谈话法、游戏联系法等学习方法。
i.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ii.
游戏练习法:幼儿在游戏中,边游戏边联系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七)活动程序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交代角色,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2、在游戏情境中讨论出故事情节。
3、完整讲述故事。
a)交代角色,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的关键。开始部分我就将小朋友的角色交代清楚,并直接告诉他们要去参加“动物联欢会”了,小朋友们最喜欢去参加表演了,所以,他们的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
b)在游戏情境中讨论出故事情节。
这个环节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幼儿讨论:1、我们应该怎么过河?2、长颈鹿阿姨怎么帮助我们过河呢?(和长颈鹿阿姨一起讨论后,小朋友们按照讨论出的办法过河)3、我们怎么感谢长颈鹿阿姨?)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从中体会友爱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这一环节通过提问、游戏,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考虑到故事中小兔子涂上口红去亲亲长颈鹿这个教具存在着不卫生的因素,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我将故事的后半部分进行了一些修改。这样既避免了卫生问题又激发了幼儿的扩散性思维,让他们知道原来不只是嘴巴才可以亲的。
c)完整讲述故事。
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让幼儿通过回忆的方式完整讲述故事,同时我还运用了提问法,引导幼儿去发现本质:长颈鹿阿姨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你帮助过别人吗?帮助别人后你的心里是怎么样的?通过谈话让幼儿懂得友爱互助是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
8、小班精品说课稿《有趣的动物》
一、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小班下学期,《有趣的动物》这一主题活动。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兔子和长颈鹿为角色,讲述了一个长颈鹿阿姨助人为乐的故事,特别是小兔子们亲亲长颈鹿阿姨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亲亲老师的小手或者脸蛋来表示他对老师的喜爱之情。又考虑到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友爱互助的品质,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故事,并将它与语言和社会两个领域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小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为中心。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认知上: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对长颈鹿的认识。
2、能力上:积极参与故事清洁的讨论,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体验友爱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目标中提到: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友爱互助带来的快乐。因此,在活动中,我把这点作为教学重点。
小班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有时只说了半句话就无法再说了,或表达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a)教学具的准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
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i.物质上的准备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小兔头饰,这是为了让幼儿更能进入到小兔这一游戏角色中;
根据故事,我布置了小河、森林等情境以及道具长颈鹿,这是为幼儿在情境中游戏,并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准备的;
音乐,是为了进一步营造游戏的气氛而准备的。
ii.知识上的准备我让幼儿先认识长颈鹿,了解了长颈鹿的基本特征。幼儿练习过爬及滑这两个基本动作。
(四)说学情
小班幼儿年龄在4岁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总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该怎样说,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我想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五)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角色游戏法、体温法等。
i.情境教学法:我尝试打破以往仅用图片进行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幼儿就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许多不能理解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幼儿有了时间的经验,联想也就丰富了。如小兔子马上要去参加演出了,又过不了河,这让幼儿觉得多么着急啊,他们会主动地想出各种方法过河。当他们真正过了河,参加了表演,这种心情和我们以往用图片江湖上,让幼儿通过图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ii.角色游戏法: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善良、可爱的兔子形象,深受小班幼儿的喜欢,让他们自己来扮演这一角色,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iii.提问法:这是语言活动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尝试改变以往语言教学总是先讲完故事再进行提问的模式,将单一性、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如小兔子应该怎样过河呢?我们该怎么感谢长颈鹿呢?等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幼儿运用了讨论谈话法、游戏联系法等学习方法。
i.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ii.
游戏练习法:幼儿在游戏中,边游戏边联系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七)活动程序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交代角色,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2、在游戏情境中讨论出故事情节。
3、完整讲述故事。
a)交代角色,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的关键。开始部分我就将小朋友的角色交代清楚,并直接告诉他们要去参加“动物联欢会”了,小朋友们最喜欢去参加表演了,所以,他们的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
b)在游戏情境中讨论出故事情节。
这个环节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幼儿讨论:1、我们应该怎么过河?2、长颈鹿阿姨怎么帮助我们过河呢?(和长颈鹿阿姨一起讨论后,小朋友们按照讨论出的办法过河)3、我们怎么感谢长颈鹿阿姨?)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从中体会友爱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这一环节通过提问、游戏,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考虑到故事中小兔子涂上口红去亲亲长颈鹿这个教具存在着不卫生的因素,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我将故事的后半部分进行了一些修改。这样既避免了卫生问题又激发了幼儿的扩散性思维,让他们知道原来不只是嘴巴才可以亲的。
c)完整讲述故事。
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让幼儿通过回忆的方式完整讲述故事,同时我还运用了提问法,引导幼儿去发现本质:长颈鹿阿姨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你帮助过别人吗?帮助别人后你的心里是怎么样的?通过谈话让幼儿懂得友爱互助是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