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教学设计一等奖

短文两篇谈读书教学设计一等奖

栏目:教学设计一等奖

这是短文两篇谈读书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短文两篇谈读书教学设计一等奖

短文两篇谈读书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

教学目标

1.把握《谈读书》的内容,体悟作者随笔式论说文写法的特点。

2.通过比较,体会王佐良译文语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

默读课文,把握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划分文章的层次并说说每层的主要内容。

2.学生讨论、交流,矫正自己的观点。

明确:

第一层,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

主要内容: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第二层,阐述读书的方法。(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主要内容:读书要仔细思考,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

第三层,阐述读书的作用。(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

主要内容:各种学科的书籍阅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非典型的议论文,作者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行文又非常灵活,学生不容易看懂。所以了解大意、分清层次是阅读的第一步,趣教趣学是建立在初步读懂的基础上的。只有清楚了文章的内容,后续的深度学习才能落实,高层次的趣学才有了着眼点。另外,趣学要有恰切的学习方法,这篇议论文比较难懂,思辨性较强,决不可用高声朗读的方法进行初读。初读课文必须安安静静、仔仔细细,方能理清层次和内容。

反复阅读,趣味深入

1.文章三个层次的内容,作者是按照一个怎样的逻辑顺序论述自己观点的?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明确:

第一层,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从正面说,再从反面论述,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第二层,也是先正说,再反说,提倡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第三层,先说观点,再说人的精神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并比喻论证。

全文是按照层层深入的逻辑顺序来论证自己观点的。

2.学生圈画出“读书”或与“读书”有关的词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语义前后贯穿起来的。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明确:从词语出现频率的角度来看,本文“读书”一词出现的次数最多。

“读书……其……其……其……。读书……读书……读书……读书……读书……读书……读书……。读其……全读……读时……。代读……读书……读书……。读史……读诗……数学……科学……伦理学……逻辑修辞之学……。可读适当……读数学……读经院哲学……令读律师之案卷。”

全文共17句,共出现了27处“读书”或与“读书”有关的词语,这些词语以多次指代的形式,构成词汇衔接,形成一个衔接链。这条衔接链贯穿整篇文章,构成整篇文章在整体意义上的连续性,使得文章上下连贯,浑然一体,精准地呼应了文题“谈读书”。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这样写有何说理效果?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明确:

运用排比说理,如第一层。这样写,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运用对比说理,如第一层。正面说理以后,再从反面来说,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运用比喻说理,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来论证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

运用类比论证,用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论证,便于读者理解。论证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以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总结:培根随笔行文流畅,笔法灵活。

设计意图

  “趣教趣学”致力于举一反三的教学实践,要想建立议论文阅读的范式,必须让学生清楚议论文是怎样说理的,不同的议论文说理的艺术是不一样的。培根的这篇随笔,论述逻辑很严谨,运用多种论述方法,体现了典型的“随笔体”论说的方法,要让学生通过这一篇,来学会阅读类似的文章,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培养学生阅读议论类文章的兴趣。

比较阅读,体会语言特点

1.阅读何新翻译的《谈读书》,并结合课后练习五,体会王佐良译文语言的特点。

谈 读 书

培 根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潢。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务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处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掌握丰富的知识方能办到。

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读书是自欺欺人,完全按照书本条条办事会成偏执的书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习尝试则可检验知识本身的真伪而修正。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于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须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有的书可以只读别人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应限于粗劣的书。否则一本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因此,如果一个人不愿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敏锐。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闻,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学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弥补。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弥补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烦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如此等等。这种种头脑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疗治。

学生阅读、讨论。

明确:王先生的译文用语雅致,文辞流畅,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多名言警句。

2.再次阅读王佐良先生的译文,画出文章中的名言警句,大声诵读,直到记住。

设计意图

  翻译是一种再造。由于译者的文化水平、文字功底、英语的程度等不一致,译文也不一致,一些国外的名篇往往有许多译本,通过不同译本的比较, 能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在比较中体会短长,在运用中掌握言语技巧。这种比较,让议论文学习充满挑战和乐趣。

图片

图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不求甚解》的行文思路,了解作者观点。

2.初步了解驳论文的逻辑思路。

教学过程

阅读课文,把握内容

1.请学生逐段列出文章的提纲。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1段:列出别人的观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第2段: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

第3段: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第4段: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第5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第6段: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

第7段:全面解释“不求甚解”。

第8段:用陆象山的话证明。

第9段: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

2.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并阐释其具体内容。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主要观点:不求甚解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具体内容:读书全在于会意(或读书要虚心,了解大意);要注意把握精神实质;不死抠字眼,重视整体的理解。

设计意图

  一篇选文作品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体,它既有知识的全息性,又有知识的自组性。就知识的全息性而言,文章作品包含了语言、文章、文学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乃至自然科学知识等;就知识的自组性而言,文章作品包含了结构知识、修辞知识、技艺知识等程序性、策略性知识。文章作品常常不是把这些知识直接呈现出来的,而是隐含其中。我们阅读课文,首先认知和理解的是课文内容、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这是引导学生趣学的第一步。

研习内容,深入探究

1.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2.圈画出文中表示过渡的语句。

明确:“一般人常常以为”“应该承认”“这样说来”“在这一方面”“当然,这也不是说”“经验证明”“因此”。

3.哪一个词是对全文的总结?

明确:“因此”。

4.结合下列词语,说说作者是如何提出自己的观点的。

学生阅读、讨论。

明确:这是一篇驳论文。作者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

作者在第1段就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第2段接着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第3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第4段,说明陶渊明为什么采用“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第5段,继续深化论证,指出“不求甚解”是虚心的读书态度。第6、7 段,举诸葛亮读书的例子,意在说明读书的方法是“观其大略”,就是理解其精神实质。这样使要讲的道理更具体,更具说服力;引王粲的文字用道理论证,有力地证明诸葛亮就是“观其大略”读书的,更具说服力,有力论证了“不求甚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态度,第8段以陆象山的话作为理论论据,继续证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和读书态度。最后一段,得出结论。

总之,这篇杂文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做了否定。在批驳的过程中阐述读书的要诀是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

设计意图

  歌德:“题材人人看得见,内容意义经过努力可以把握,而形式对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引领学生进入文章的内部和细部,带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独特的编织的方式:作者怎么建构了这篇文章,让学生领略文章的“理趣”。本文作为一篇驳论文,作者是怎样在批驳别人观点的基础上来树立自己观点的,这是个“趣”点,理清这个逻辑思路就等于为学生建构了一个阅读批驳文的图式结构。

把握内容,迁移运用

本文指出“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结合屏显内容和自己平时的读书心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为学读书,须具耐心,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

——朱熹《童蒙须知》

明确:按“不求甚解”的精神,读经典著作关键在于领悟其精神实质,不能寻章摘句;要想做到这一点,先要完整读书,全面理解,然后熟读精思,层层深入。

设计意图

  对于一些观点,我们不能采用“二元”的态度:非此即彼。要让学生辩证地看问题。“不求甚解”与“细意领会”并不矛盾,它是一个思想的一体两面。全面地看问题、辩证地看问题是我们学习议论文的一个教学目标,也是在语文课上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原则。把本文的观点与朱熹的观点对照阅读,容易让学生感兴趣,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比较学习,深层体悟

阅读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回答问题。

咬文嚼字(有删节)

朱光潜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落个“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把必须有的附带语省略去了。

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实改得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 《水浒传》,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的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见出来。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从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都来得更有力。

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一、“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完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 (的) ”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

这番话不免啰唆,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中,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中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月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

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义含糊甚至支离。比如说苏轼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读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了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以上只是随便举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尽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文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1.“不求甚解”与“咬文嚼字”矛盾吗?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二者不矛盾。首先二者的适用人群不同。“咬文嚼字”适用于专业人员,文学要想达到艺术的完美,非“咬文嚼字”不可。“不求甚解”适用于一般读者,即绝大多数对文化有着泛泛的爱好的读者;这类读者“咬文嚼字”一没有精力,二没有必要,他们通过“不求甚解”的读书增广知识,提升修养。其次二者的适用范围不同。我国古代的典籍卷帙浩繁,因此诸葛亮会“观其大略”,陆象山会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不求甚解”与“咬文嚼字”从来都不矛盾。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应该将这两种读书写作的方法相结合。

2.两篇文章论证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不求甚解》是驳论文,是在批驳别人的观点过程中,逐步亮明自己的观点;《咬文嚼字》是立论文,是在举例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3.两篇文章都是用了哪些相同的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二者都使用了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

设计意图

  通过互文评鉴,让学生体会不同观点的内在联系。可以提高学生对文本分析和评鉴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互文性阅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较高级较复杂的思维模式,可以培养学生比较思维、批判性思维。在比较参读中,通过相关、相近或相反、相对等方式进行比较,进行归纳综合、分析判定,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兴趣盎然”,在有趣的学习中逐渐形成较高的文本评鉴能力。

短文两篇谈读书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2 篇

课前准备

本课是八年级下学期的一课,是两篇篇幅短小的古代散文,包括古代特有的而且已经接触过的两种文体(说、记),学生经过七年级一个学年和八年级半个学年的学习,应该已经初步养成了预习的习惯。

  因此,规定这样的课堂教学起点是可能达到的:学生课前预习,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解,初步扫除文字读障碍。在此基础上,反复诵读本文,力求尽量弄懂文句的含义,将没有弄懂的知识点作为课堂学习的重点。

  这两篇短文言简义丰,要弄清楚文字的言外之意必须尽量多占有相关背景资料,因此课前印发苏洵、苏轼的有关资料要求学生阅读,进一步掌握相关文体知识和作者概况。

教学目标

1. 积累“职”“饰”“轼“辙”“盖”等文言诗词,“乎”“由”“与”“但”等文言虚词,“无所”“虽然”“相与”等文言词语。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关键词句,从而品悟其言外之意。

  3.探究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1. 积累“职”“饰”“轼“辙”“盖”等文言诗词,“乎”“由”“与”“但”等文言虚词,“无所”“虽然”“相与”等文言词语。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关键词句,从而品悟其言外之意。

教学难点

1. 探究写作特色。

  2.了解创作背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名二子说

一、 导入

  1. 检查课前预习。学生齐读《名二子说》,个别同学尝试背诵。

  2.导语:在中国古代文坛上,一家父子兄弟都有盛名的除了“三曹”就是“三苏”了。三苏父子以其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辉煌的文学成就,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千古文章辉耀古今,三苏在文学上造诣极深,既同出一源,又各具特色,人称“凝炼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颍滨”,三苏父子立身操守,光明磊落,关心国家命运,同情民间疾苦,为了民众做了不少好事。眉山三苏祠有一副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高度评价了三苏父子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历史上的地位。

我们在八年级上册学过苏轼的《江城子》,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初步了解了苏轼的豪放、苏辙的冲雅,今天见识一下苏洵的凝练。

  二、赏析课文

  1.教师视学生齐读、个别学生背诵的情况校正读音并范读。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2. 进一步介绍有关知识。苏洵写《名二子说》时,苏轼11岁,苏辙8岁。苏洵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他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本文正是通过阐释为二子命名的深意,表达他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的。大家还要了解一点,庆历六年(1046),苏洵赴京应制举,尽管他才学颇高结果是落榜了。他对科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从京城返乡,写了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

  3. 第一段“轼”名说结构上有何特点?

  明确:先说车,先扬“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车子的各部件,轮子、辐条、车盖、轸木(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就像各有职分,不可或缺;再抑“而轼,独若无所为者”,只有车前的轼木没有实际用处。轼是车前的横木,乘车人可将手按在上面,有装饰车子的作用。转折自然为了再扬“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行文已经几度曲折。最后揭出正题:“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轼呀,我担心的是你不注意外表的掩饰啊。

  苏轼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自幼父亲就看清了这一特点,劝诫他多加外饰以免遭祸。这正是为他取名“轼”的用心(在赏析的过程中师生互动,掌握相关词语)。

  4.第二段“辙”名说在结构上与上一段有何异同?

  明确:先说辙,先扬“天下之车莫不由辙”,天下之车无不循辙而行;再抑“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但论到车的功用却没有辙的份。转折自然也为了再扬“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辙无论功之福,也不遭仆毙之祸。行文也已经几度曲折。最后揭出正题:“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知免”,是说苏辙的性格会免于灾祸。一说“免”同“勉”,勉力、尽力的意思。善处于祸福之间,又能勉力向前,这正是为他取名“辙”的深意。

  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并能尽力王事,后位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可见本段与上一段的结构总体上相同,都在极短的篇幅内或扬或抑,两端具有结构上的对称美;但是,一段的结尾是隐忧,其实也是抑,而二段的结尾则是喜悦,可算是扬。小处不同一方面打破了完全对称的呆板,主要还是真实表达对不同性格的两个儿子的预测(在赏析的过程中师生互动,掌握相关词语)。

  5.从《名二子说》中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写作特点?

  明确:一方面通篇使用比喻,以车之轼、车之辙的特点喻二子的不同性个特点,十分贴切;一方面在极短的篇幅内摇曳多变,文势极尽跌宕之能事,颇具功力;一方面如战国策士般纵横捭阖,透彻雄辩,颇具哲理。

  三、作业

  1.整理文中文言字词和句式,制成卡片。

  2.完成“思考与讨论”一。

  附:板书设计

图片

第二课时

记承天寺夜游

一、 导入

  1.检查课前预习。学生齐读《记承天寺夜游》,个别同学尝试背诵。

  2.导语:上节课我们见识了老苏的老辣,这节课再品尝一下大苏所烹制的一碟风味小吃。苏东波是宋代文学大家,当代的文、诗、词都在他的手中达到了高峰,他的叙事记游之文更是在文学史上为后人树立了典范。他的游记中,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常常是结合得水乳交融。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著名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

板书:

记承天寺夜游

苏东坡

  3.提问:老师把作者写成苏东坡而不写苏轼,有区别吗?

  明确: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在黄州的时候“东坡”之号才出现,因此,这样写为了解释他的人生遭遇。可以说没有黄州贬谪就没有苏东坡,而没有乌台诗案就没有黄州贬谪,而没有苏东波的“不外轼”,就没有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元丰三年被流放至湖北黄州,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忧郁。这时,他的俸禄减了一半,而家里供养的人口又多。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把每月的四千五百钱,分为三十份,每份用麻绳穿起来挂在梁上,每天早上用画叉取一串钱下来,交给妻子王闰之安排一日三餐。如果当天有些节余,苏轼就非常高兴地把这些小钱装在一只罐子里,以备有客人来访时买酒喝。

  老朋友马正卿专程从扬州来看望他,目睹“先生穷到骨”的生活,不禁心酸难过,便找到昔日的同窗,黄州太守徐 君猷,求他将临臬亭下过去驻兵的数十亩荒地给苏轼开垦耕种,以解决吃饭问题。徐太守欣然应允,苏轼十分感激,给马正卿写了一首诗,以示谢意:

马生本穷士,从我二十年。

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

我今反累生,借耕辍兹田。

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

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

众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

  垦植这片土地,不但解决了吃饭问题,更因其在黄州城东,是一块坡地,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当年植树种花的忠州“东坡”相似,便效法白居易,将其地称为“东坡”,自号“ 东坡 居士”。

  二、赏析课文

  ㈠赏析第一自然段,对关键字词的分析在师生互动中进行。

  1.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 提问:你能从首句能中读出哪些信息?

  明确:“元丰六年”,首先表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这四年的窘困生活中他发生了哪些变化让人猜想不已。“十月十二日”点明这是初冬的将近月半之时,也就是暗示月亮该是接近满月。一个“夜”字,就是为下文的“夜色入户”张本。“解衣欲睡”本来是普通人夜晚的最普通行为,本来没有什么可说的,而且既然衣服已经脱了,就不愿意在起身了。可是就在这时候“月色入户”,“月色”已经有了具体的日期和夜晚的铺垫。关键是“入户”,户就是单扇的门,苏东坡不说“入门”,而说“入户”,门户如果是紧闭的,何以入户?初冬时节开门睡觉不太合情理,就一定是门户不严,就可见其居所的窘迫。为何不写“月光”而写“月色”?恐怕这就是诗人的浪漫和洒脱。而一篇的兴致都是由这“月色”引起。所以这第一句主要点出题目中的“夜”字,而“欣然起行”则落实题目中的“游”字,其中“欣然”表明东坡高兴的心情。在四年的窘困生活中,能够因为月色入户而感动,并且起身要去夜游,真能看出作者的洒脱与浪漫。这些都是需要用心体会的境界。

以上第一句点题“夜游”,又不经意流露出作者的居住环境和心境,颇耐人寻味。

  3.第二句“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除了点出题目中的“承天寺”外,还能透露出什么信息?

  明确:“念无与为乐者”流露出孤独寂寞,“为乐”表明淡定和随遇而安,表明对贬谪生活有所适应,这是“苏东坡”的诞生,是从前的苏轼的蜕变。“寻张怀民”不仅能表明同张怀民的关系很好,更说明张怀民也谪居于此。东坡的月夜造访,就是清风明月也要与朋友分享的心思,是他乡遇故知欣喜,更是高山流水般的情谊,这些都是他作为不速之客的理由。“寻”字十分传神,若是“找”就没有这寻觅的味道了。“寻”从主观上说不能确定对象的行迹,“找”则是对象固定不变。

  4.第三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这一层叙事有何韵致?

  明确:行文朴素、淡泊而又自然流畅。张怀民和苏轼同是被贬至黄州来的,两人友谊笃厚。妙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他也是因月色入户而不睡或者感觉到好友要来月下造访?反正二人是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了。他们就是默默不语散步?他们是否交谈深知高谈阔论?短短的句子让读者去想象。这种深厚的言外之韵尤其让人悬揣,甚至有一种被吸引到中庭一探究竟的冲动。

  以上第一段共三句话,坐实了“承天寺夜游”之事,而牵动读者思绪的却远超过字面。

  ㈡ 赏析第二自然段,对关键字词的分析在师生互动中进行。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第二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写景,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庭院皎洁的月光,无一“月”字却无不在写“月”。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气氛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景物描写方面

  ㈢ 赏析第三自然段,对关键字词的分析在师生互动中进行。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怎样理解“闲人”?

  明确:参见“思考与讨论”二。

  第三段转入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两个反问句引人深思。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在逆境中这短小的篇章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所以说黄州出了个苏东坡。

  ㈣ 小结

  比较老苏和大苏的两篇短文,初步领略了苏洵文笔的老辣与纵横捭阖的气势,苏东波洒脱流畅的文字以及文字下隐藏着的逆境中淡薄的心。文段义深,就要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其人、其事、其时,这就是知人论世。走进作者才能走进文本。

  三、作业

  1. 抄写并背诵《记承天寺夜游》。

  2.写文章贵在精炼。福楼拜说过,写文章时,能恰当表现一种意思的只有一个词,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把那个词找出来。请同学们再品味这篇文章,在“辞达”上的独特之处。

  3.拓展阅读苏东坡黄州时期的作品,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坡》《赤壁赋》等,为将来高中的语文学习做相应的积累。

附:板书设计

短文两篇谈读书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3 篇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之”的用法。

2.理解课文的寓意,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3.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感知文章的语言风格。

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定向(3分钟)

1.师:今天我们学习《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2.教师出示教学目标。

3.学生齐读教学目标。

图片

二、自学·合作(36分钟)

1.学生朗读《陋室铭》。

2.教师出示学习任务。

图片

3.学生进行学习。

4.教师出示课文翻译,学生朗读翻译。

图片

5.学生朗读《爱莲说》。

6.教师出示学习任务。

图片

7.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图片

8.教师布置任务。

图片

9.学生完成《高分突破》文言词汇选择题。

10.教师指名学生讲解文言词汇选择题。

11.学生齐读两篇文章。

图片

第二课时

一、交流·分析:了解文章内容(15分钟)

1.学生齐读《陋室铭》。

2.教师出示思考题。

3.学生进行思考,教师指名回答。

4.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图片图片

二、交流分析:掌握文章表现手法(10分钟)

1.教师分析比兴手法。

图片

2.教师分析“铭”,学生简单分析押韵。

图片

3.学生尝试背诵《陋室铭》。

三、交流·分析:练习巩固(15分钟)

1.学生完成《高分突破》"内容理解(填空)简单题。”

2.教师指名学生讲解习题。

图片

第三课时

一、探究·提升(20分钟)

1.学生齐读《陋室铭》。

2.教师出示思考题。

3.学生进行思考,教师指名回答。

图片

4.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介绍“说”。

图片

5.教师出示探究题。

6.学生进行讨论、回答。

7.教师归纳总结。

图片

二、当堂检测(19分钟)

1.教师出示检测题,学生完成。

图片图片

2.第一题学生进行回答,教师纠错、归纳、总结;第二题,学生进行讲解。

3.学生尝试背诵《爱莲说》。

三、作业巩固(1分钟)

《高分突破》第16课。

短文两篇谈读书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4 篇

一、 课文内容理解

《陋室铭》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全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抒发作者的情怀,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背诵;通过品味富有韵律的语言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

三、教学方法:以声入情,因声求义,反复诵读,以此感受作品思想内容和韵味情调。

四、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自译课文;朗读背诵。

五、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

1.出示刘禹锡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生朗读。

2.师设疑:人们常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从这首诗我们能从中触摸到诗人怎样的心声,感知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生结合预习时查阅的诗人生平资料以及诗文相关的词句,初步了解诗人曲折的人生,达观的处世态度。

4.师过渡:是啊,刘禹锡一生究竟遭遇了怎样的坎坷,然而他又以怎样坦荡的胸襟直面逆境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他的陋室,随着他的笔触走进他的心灵。

(二)学习目标

反复朗读,能够背诵,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三)简介作者

学生根据查阅到的资料解题并简述刘禹锡生平及陋室的来历。。

(四)读课文,自主学习。

1、 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同桌合作。

2. 指名尝试吟读——生评价——集体吟读。

(五)整体感悟。

1、师配古筝曲《渔舟唱晚》朗诵,诵后请学生作评价。 师小结:韵文要读出韵味,须注意轻重缓急,有些字要延长时间,有些字要重读,有些字要拖音。

2、划出本文的主旨句。

(六)深入研读,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1、作者开头说自己的屋子是陋室,为什么到最后又说何陋之有呢?这不是矛盾的吗?请大家一起来讨论,到底是否矛盾?

2、请找出表现不陋的语句

3、除了这些语句表现了陋室的不陋,其他语句呢?

4、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是因为室主人有着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他的什么愿望呢?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板书:安贫乐道)

5、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时是值得称道的,在当今有什么意义吗?

(七)主题阅读。(略)

(八)拓展延伸。

文章一开头以山、水类比,引出陋室,接着描写陋室,暗示陋室不陋的特点,最后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作者借写陋室表达了安贫乐道的情趣,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九)盘点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十)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建议。

1可向学生简要介绍刘禹锡的生平经历,以便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2、诵读依然是教学的重点。诵读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粗知文意的基础上达到成诵,切记繁琐拖沓。在指导诵读时,教师最好做示范诵读。

七、相关素材链接(可参阅教参所给的材料)

《爱莲说》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理解

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篇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课文;

2.把握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衬托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朗读教学法

四、学习方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 ,正确的朗读课文。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通过大屏幕欣赏各种形态的荷花图片)

导入语:莲,又名莲花、芙蕖、水芙蓉、荷花等,它被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广为称颂。这不仅因为它的外表美丽,更因为它的美好的品格。李白赞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则抒写了满湖荷花带给人们的无尽喜悦;齐白石老先生的“荷花瓣瓣大如船,荷叶青青伞样圆”准确的描绘出荷花的形态……而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板书课题、作者)

(二)学习目标:

1、了解“说” 的文体和作者。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志趣。

(三)作者及文体简介:(略)

(四)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学习。

1、勾画字词,自行解决。

2、划出关键语句。

3、体会作者的高尚节操。

(五)整体感悟。

1、听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力求读出美感。进一步理解文意。

3、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

(1) 第一段介绍情况,当用陈述语气读;第二段发表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应读出不同语气来。(2)第一段首句是总说,当用提顿的语气读;“可爱者甚蕃”要读得分明。以下一次说菊、牡丹、莲,其间应有明显的停顿,“牡丹”后的停顿应长一些。(3)“予独爱莲”是统领语,“之”要轻读,后面的内容应读出层次感,即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表示品格的句子宜读得稍重一些。(4)“菊之爱”应读出惋惜之意,“莲之爱”读出慨叹之意,“牡丹之爱”应读出讽刺之意。

4、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六)深入研读,合作探究,品味语言。(课件展示)

1、课文中那些句子是描写莲花的形象的?

2、作者从那几方面描写莲花的形象?

3、表现了莲花什么样的品质?

学生讨论,班内交流:(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

(3)描写了莲花超凡脱俗,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以孤高自许;“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4、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志向?

明确:作者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抒发了自己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5、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又写了菊花和牡丹呢?这对写“莲”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明确: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莲的超凡脱俗。

教师点拨:作者写菊和牡丹,一是对莲的衬托,在反复的衬托中既突出莲的品格,又表达了自己在污浊尘世间保持高洁品行的情怀;二是这三种花引出三种评价和比较,名为写花,实际写人,写出人们对生活理想的三种选择,突现自己崇尚胸怀磊落、行为正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等高洁品德。

世人爱牡丹,其实是慕高贵,在他们眼里,牡丹是高贵的化身。我不爱牡丹只爱莲,不就表明“我”不贪慕富贵、名利吗?而这一切正是君子高贵品质之所在。所以牡丹对莲起到了反面衬托的作用。

6、小组讨论:“菊,花之隐逸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如何理解“菊之爱”与“莲之爱”的不同?

学生发言后教师点拨:“晋陶源明独爱菊”“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联系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及作品,知人论世,我们发现“菊之爱”有两层含义:一是做一个避世的隐士;二是保持独立的人格。再联系周敦颐的人生态度,他主张入世,不赞成避世。作者写“菊之爱”的本意是:避世者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则境界更高。写菊是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七)主题阅读。《江南》、王昌龄的《采莲曲》、李清照的《一翦梅》

(八)拓展延伸: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说说你最喜爱哪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原因。

例:我喜欢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

我喜欢梅花,因为它是花中的志士,坚强不屈

我喜欢_____,因为__________。

(九)盘点收获 :《爱莲说》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十)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比较《爱莲说》和《陋室铭》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六、教学建议

1、可向学生简要介绍周敦颐的生平、思想。

2、诵读依然是教学的重点。

3、尝试将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作手法运用于写作。

4、问题的讨论、字词的解决都以自学为主。

相关文章

《鲸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夸张的脸教学设计一等奖》

《初中电阻教学设计一等奖》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