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温度教学设计一等奖
栏目: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四年级温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四年级温度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教学重点、难点:
1、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2、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地读写。
教学过程:
组织课前互动:
同学们,张老师第一次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学习,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说说自己有什么优点?(学生介绍)
有这么多优秀的同学,看来我们班级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班级了。老师好希望和大家一起上这节数学课。你们准备好了吗?好,那我们上课吧。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刚才那么多同学介绍了自己,说了自己的优点,你知道张老师的优点是什么吗?告诉你,张老师的天气预报播的最好,特像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你相信吗?不信啊?那我就播一段你听听,但是请你边听边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者是那知道的方式,将新闻中的数据记录在课前老师发给你的那张纸上,看谁的记录方式最简单、最清楚……(播新闻,播音员:2008年11月2日部分城市的最高气温分别是:昆明15℃,海口21℃,长沙5℃,西安0℃,天津—2℃,长春—8℃,哈尔滨—15℃。今天的天气预报就为您播报到这。学生记录)
张老师播的怎么样?天气预报天天播,看来温度很重要,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温度”(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感受引入正负号的必要性,自主合作探究总结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请同学们把你记录数据的方法和你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选出你们小组认为最合理、最简单、最清楚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学生汇报)
选出“+、-”的方法,你们想的真好,和数学家想的一样。
(二)会读温度,及温度的相关知识。
你知道怎样读这些温度吗?(学生会就学生说)
(1)“℃”这个符号,我们读作“摄氏度”
(2)通常用+5℃表示零上5℃。用-2℃表示零下2℃
(3)师:每组桌面上都有一张图片,谁愿意也学学“天气预报”播音员,来播一下天气预报?(指名一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仔细听,你能从播报的温度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边听边思考,汇报)
(三)会使用温度计表示生活中的温度
在生活中我们用什么来测量温度呢?——(温度计)
(1)认识温度计
出示:温度计,(学生拿出温度计,每小组一个)从温度计上你知道些什么,又观察到了什么,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1、0刻度线是红色标出的;
2、上面还标有数字:零以上的数字越来越大,零一下的数字也越来越大。
3、0以上是零上的温度,0以下是零下的温度。
4、一个小格表示一度。
5、有一个℃的符号)
四年级温度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2 篇
教学目标:
1、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2、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能够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
烧杯、热水、温度计、铁架台、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老师的讲桌上有一杯热水,在放置的过程中,它会有什么变化?(变凉板书)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可能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充分讨论)
现在我提一个问题:如果每隔2分钟测量一下它的温度,间隔相等的时间,温度下降的规律将是怎样的?(学生充分讨论)
(板书1、先快后慢2、先慢后快3、均匀下降)
现在有三种答案,你觉得因该是哪一种呢?
二、学习新课
刚才同学们经过充分的讨论,大胆的猜想,要想证明我们的猜想,你觉得因该怎样做呢?(做实验)
下面我们要做实验来证明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在实验中,老师对各小组提几点要求:
(1)、小组成员做好分工合作。(哪位同学拿温度计,哪位同学看手表,哪位同学看温度计的读数,哪位同学作记录。)
(2)、观察过程不要把温度计拿出水面。
(3)、每两分钟读一次数据。(读五次数据)
(4)、每小组成员做好记录。(15分钟时间)
学生根据老师所提的要求进行实验——每隔两分钟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教师巡视指导。
(时间到,要求学生坐好,并要求学生把温度计挂在铁架台上,不要从水中拿出来。教师用码表做好第二个10分钟的记时。)
学生汇报测量数据,教师根据学生的数据将其标在统计图上,用尺将各点连接起来成一条曲线。
这是一条曲线,说明什么问题?
根据实验记录表做好数据的处理,根据每两分钟之间的温差填写好统计图表。(教师指导怎样填写,待各组画好,教到前面来,教师一一粘贴在黑板上。)
看看各组画的统计图是不是都是一样的规律,你们能发现什么问题?
各级的数据是不一样的,水的多少,倒水时间的早晚都不一样,但温度下降的规律是不是一样的?对照我刚才画的统计图,你们发现什么问题?
你发现这13个组的统计图有什么规律?(都是一条曲线都是先快后慢)
(第二个10分钟时间到,教师提醒学生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下面请同学们将第一个10分钟的温差与第二个10分钟的温差相比较,你觉得有什么规律?(先快后慢)
最后你觉得会怎样?是不是一直这样下去?(最后达到平衡)
三、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的是什么呢?
现在我又有一个问题了,如果这杯是凉水,可以测出凉水的温度,如果给凉水加热,温度会升高,那么温度升高有什么规律呢?
(先快后慢先慢后快)
两种不同的意见。这又是一次假设、估计、猜想,然后再实验,再验证。以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连续测量一杯水的温度
1、先快后慢
2、先慢后快
3、均匀下降
最后达到平衡
四年级温度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3 篇
一、谈话导入,引入气温:
1、交流所在地今日天气状况及获取信息的途径。
2、播报天气预报,感知一天温度高低变化。研究温度变化中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温度)
[教学手段:课件视频播放]
天气播报时要求学生把听到的城市气温写在表格中。(生听边记录)
(生小组交流,互相补充,找记录不同符号的学生到黑板书写。)
3、模仿播音员播报天气预报。(生读记录)
4、自主创造引出新数。
(学生交流不同的记录方法,统一介绍温度的读法和规定的写法。)
(1)认识温度单位℃。
(2)认识零上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3)认识零下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4)指名读北京的最低气温,检查反馈。
5、教学反馈。(投影出示天气预报的城市气温表示方法)
学生检查记录订正完善,练习读城市温度。
二、合作探究,理解意义:
1、合作探究温度计组成部分。
2、汇报交流,认识0℃及理解温度情境下表示的意义。
(1)温度计组成。(两种不同的单位、数字、刻度线、水银柱(煤油柱)组成,有的温度计一格表示1℃,有的表示2℃。
(2)认识零度在温度计的位置,介绍意义。
(实物)在自然界中,我们把水刚结成冰的温度也就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0度比冰的温度要高,比水的温度要低。
在0℃以上的温度就是零上温度,在0℃以下的温度就是零下温度。因此今天的0又有了一个新的意义,它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3、在温度计上找到零下温度,理解零下温度表示的意义。
(1)拨出长春的气温,生读温度,追问表示的意义。
(2)指名学生拨出9.5℃ 、拨出-9.5℃、零下6度、追问怎样找到的。(从零度向上10个半格)意义?(生做)
(3)比较零下6度和零上6度的不同?
教学小结:刚才的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零上温度比零度高,零下温度比零度低)温度计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联系生活,丰富认识:
1、从温度计上读出教室的温度,表示的意义。
2、游戏活动猜温度:现在老师说一个温度,你猜猜看它到底是多少?
它是一个零下温度,在-10℃和-15℃之间,比-15℃高2℃
3、从课件中读取城市温度:(几种特殊情况温度大小的比较,课件出示的温度计)
一组是两个零上温度;两个零下温度;一个零下一个零上温度的比较)
广 州:12度---25度 佳木斯:-6度---- -12度 丹东:-2度---8度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零上温度比零下温度低,零下温度数字越大温度越低)
4、在题卡上画出三个不同城市的温度高低。(87页括号3)
四、走进生活,深化认识:
1、说一说-5℃和-20℃哪个温度低?
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比较。
2、看图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情,灵活选择相关练习)
3、某日黄山的气温中午12时为8℃,到晚上9时下降了9℃,那么这天晚上9时的气温是多少?
质疑:两个城市之间的温度相差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五、课堂小结:
请大家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和疑问。
四年级温度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4 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P87-88页有关温度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正确读写温度计上的温度,会用正负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能在具体情境当中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经历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温度。
教学难点: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哪里?(出示幻灯)如果去这些城市旅游,我们去之前要先了解这个城市的什么呢?(温度、天气。)看来温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
(板书:温度)
通过昨天的预习,谁能大胆说一说,我们今天将学习哪些有关温度的知识呢?
(温度是怎么读的,写的,单位是什么呢?温度高低的比较,怎么看温度计。)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研究温度。
二、探求新知
(一)游戏情境,学习负数
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来做个记录温度的游戏,先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请听游戏规则: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边听边记,把这几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写在表格里,看谁记得又对又快又清楚。
2、师读天气预报,学生记录
3、反馈记录情况
师:全记下来的请举手,也有同学没下来,别着急,我们来看看记下来的同学是怎么记录的(展示一名全记下来的'同学的表格)
师:这位同学真棒,用的是符号与数结合的办法。老师也是这样记的。
(出示幻灯片)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温度除了数字外,还有什么?(减号、负号)
师小结:这里的“—”不是减号,而是符号,表示什么呢?(零下温度)
“℃”这个是温度的单位,读作“摄氏度”。
4、请同学们找一找表格里还有哪些是零下的温度,找出来读一读,同桌互读,表示什么?(反馈)
5、同学们,在写这些零下的温度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前面要写上负号)如果忘了负号会怎么样?
6、小结:像这样前面加负号的数就是负数。
(二)学习正数
1、零下的温度可以用负数表示,零上的温度我们可以直接用过去学过的数表示,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示?(在每个正数的前面加个“+”,真聪明,读作表示,一般情况下,正号可以省略,也可以不读。)
2、师:但是什么时候必须加负号。(零下温度)
3、刚才表格填错的同学现在会修改了吗?动手改一改吧。
4、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如何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而且学习得非常认真。
(三)讨论:以前我们学的0表示什么也没有,那么这里的0℃是不是没有温度?
(科学家把水结冰的温度称为0℃)
(四)认识温度计,初步体会
1、昨天老师布置大家观察温度计,并做了实验,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2、学生汇报
(①有温度的单位0℃②红色液柱,会升高下降③中间有个0刻度,上面是0上温度,下面是0下温度④1小格就是1℃)
3、练一练
同学们会看温度计了吗?(出示幻灯片)
(五)体验温度的高低
1、温度有高低之分,那怎样比较温度的高低呢?
我们来看一下这幅图(幻灯片P88-1)
哪个温度低?为什么?相差多少度?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练习
3、小结:红色液柱越高,温度就越高,红色液柱越低,温度就越低。
三、巩固练习(P88-2)
四、总结:今天同学们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课后小调查P88)
板书设计:
温度
5℃-2℃
0℃
零上温度分界线零下温度
正号负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