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教案小蝌蚪找妈妈
栏目: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一等奖教案小蝌蚪找妈妈,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等奖教案小蝌蚪找妈妈第 1 篇
【教学特色】
以“趣”为经,以“学”为纬。
【教材分析】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看图学文,文章语言优美、画面形象、情节生动,很适合低年级同学的口味。全文贯穿两条线:一是“找”,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协助下找到了自身的妈妈,二是“变”,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三次明显的变化。根据教学要求,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落实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⑴ 重点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动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⑵ 通过图文结合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的形体变化。
能力目标:⑴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 借助学文,培养同学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让同学知道青蛙是捕获害虫的能手,教育同学从小维护有益动物。
【教学主要环节和意图说明】
一、变──变序教学,突出对比
《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鲜明的特点:构段方式基本相同。都是依照“小蝌蚪看到了谁,说了什么”的层次来布置段落内容。因为这点,以往大多教师均从指导同学学法入手,依照故事发展布置教学。为了突出全文的重点,我采用了变序的教学方法来处置,目的是直奔主题,理清线索,掌握重点,让同学对全文知识有更清的理解。变序法流程体现在:
1、小蝌蚪的外形特点怎样?
(学习第一自然段)
2、青蛙妈妈的外形特点怎样?
(学习第四然段)
3、小蝌蚪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
(找出小蝌蚪身体变化的句子)
4、小蝌蚪是在谁的协助下找到了妈妈?
(指导对话朗读)
变序处置,我认为有三点好处:
1、对比鲜明:让同学通过对比的方法感知二者外形的不同特征,找出不同点,从而自觉生疑: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2、重点突出:鲤鱼妈妈和乌龟协助小蝌蚪这一内容仅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但在全文中不是重点内容,放置在最后教学,使全文重点得到突出。
3、线索鲜明:一篇文章犹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教师处置教材的工作就是去枝删叶的过程,突出主干,以便让同学更清楚地看到全文的线索。
二、趣──以趣促智,调动情感
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对于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缺乏主动意识,只有充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变知识的传授为娱乐体验,寓教于乐,才干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小蝌蚪找妈妈》自身就是一篇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课文,如何突出趣味性又不失知识性,科学有效地处置好两者的关系,我做了以下的设计:
1、儿歌朗读扮演。
小蝌蚪长成青蛙时,身体发生了三次明显变化,为了让同学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在课文的学习中,我布置了儿歌朗读扮演。(自编内容)
生:我是一只小蝌蚪,我要去找妈妈啦!
师:不好!
生:(接)怪事发生了。
师:(惊奇地)怎么了?
生:啥时长出后腿啦,接着长出前腿啦!
身子天天在变化,我已长成青蛙啦!(呱呱呱)
2、谜语引入课题。
利用儿童喜欢猜谜语的特点,我引用了两则谜语: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小蝌蚪)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通过谜语的引用,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起到了导入课题的作用: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难怪小蝌蚪连自身的妈妈都不认识了,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一同去找妈妈。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3、自述介绍。
在第四自然段的学习中,为了让同学对青蛙的特征有更为鲜明的印象,我设计了角色扮演自述的环节:同学们,假如你现在就是青蛙妈妈,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吗?目的是引导同学练习用“鼓着”“披着”“露着”三个词语说话,活用词语。同时活跃课堂气氛。由于问题的设计让同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的主体性,参与性一定会大大增强。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答:
生: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论述自身的特征)
生:我是一只大青蛙,我的身手可大啦!我一天可以吃七十多只害虫,一年可以消灭一万五千多只害虫。我是人类的好朋友。小朋友可要保护关心我。(论述自身的身手)
生:我是一只大青蛙,我的家族可大啦。有成员三千多种。我是绿衣青蛙,生活在水中,我的兄弟有很多,他们有的是穿红衣服,有的穿黑衣服,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树上……
三、演──以演悟理,形象生动
“游过去”“追上去”“迎上去”三个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点,我摒弃了教师仅仅从字义上区别理解的方法,利用小朋友们善于观察,善于模仿的天性,设计了以下环节的教学:
1、找一找:找出课文中三个动词所在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2、看一看:通过播放软件,让同学从观察中初步体会三个动词表示的不同方向。
3、贴一贴:教师制作几个箭头,让同学根据看到的`画面,通过箭头的不同摆贴来释义。
如:“迎上去”表示为:
“追上去”表示为:
“游过去”表示为:
4、演一演:理解词语的目的是应用词语,为了让同学深刻体会“迎上去”一词的意义,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当老师来到王明家,王明会怎样?(师生扮演)演完之后,请同学们根据所看到的情景说一句话,要求用上“迎上去”一词。
如:江老师来到王明家,王明主动迎上去,说:“江老师,您好,欢迎您!”
通过演一演,说一说,同学们体会到“迎”指的是两者方向相对,而且带有主动热情的意思。课文中小蝌蚪迎上去的目的是找听妈妈的下落,所以读起来也要特别有礼貌。
四、引──巧妙过渡,浑然一体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同学顺利地从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转向另一知识点,我巧妙地设计了如下过渡语:
同学们,这篇课文不但语言优美,画面更加生动,下面请大家欣赏第一幅图──池塘里的小蝌蚪。(播放软件)
小蝌蚪虽然生活得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他们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什么。这不,他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他们找呀找,终于找到了自身的妈妈,原来就是一保可爱的大青蛙。(贴出青蛙图)
课文中青蛙妈妈说:小朋友,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蝌蚪是什么时候长成青蛙的吗?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他们的身体发生了变化?
小蝌蚪,你们找到妈妈,多亏了谁的协助啊?(引出二、三自然段内容)
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是庄稼的维护神,农民伯伯亲切地称之为“护谷神”。为了让这位朋友生活得更舒适、平安些,我们作为他的朋友,应该用心去保护关心他。同学们,你们能为他做点什么吗?(环保教育)
五、板──画龙点睛,提纲挈领
这篇课文的板书,我试图把“文字”与“图片”结合起来,突出趣味性,体现板书的“美”。
小蝌蚪找妈妈
六、读──读中悟情,积淀语感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掌握这个重要的交际工具,既积累语言,积淀语感。于永正说过:掌握自行车、汽车等代步的工具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首先拥有。车子可以买,语文呢?语文得靠读、背。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也是一篇很好的朗读训练范文。文中有三段对话,教学时指导同学体会对话的语气,从中学习交际,这也是本文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
指导小蝌蚪与鲤鱼妈妈的对话朗读,应强调读出礼貌的语气;指导小蝌蚪与乌龟的对话时,应读出急切的语气;指导小蝌蚪与妈妈的对话时,应读出高兴,愉悦的语气,体会母子相逢激动的局面。
一等奖教案小蝌蚪找妈妈第 2 篇
【学习目标】
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1、或多媒体课件,有关青蛙的知识。
2、小蝌蚪、青蛙、鲤鱼、乌龟等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可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揭示新课,板课题:小蝌蚪找妈妈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自读课文
1、标出不认识的字。
2、读准字音。
四、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
1、课件展示生字。指名读,正音。
2、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
3、指名介绍记字的方法。
4、组词练习。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五、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
分段读课文,自己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结合图学习:
1、指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样子),理解“甩着”。
学生齐读这一段,体会蝌蚪的快活的心情。(可以加上动作)
2、读第2自然段,看图比较。
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谁?结果怎样?
⑴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二幅图,比较后,说说几天后小蝌蚪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板书:长出两条后腿。
课件展示理解“迎上去”,用做动作的方式帮助理解。
分角色读。
⑵ 从鲤鱼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
(自己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
板书:四条腿 宽嘴巴。
3、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⑴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多媒体或做动作帮助理解“追上去”。
⑵ 交流:为什么小蝌蚪会错把乌龟当妈妈呢?
⑶ 分角色读。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
二、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1、自读第4、5自然段。
讨论交流: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是什么样的?
2、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
3、课件出示青蛙妈妈的话,结合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用“已经”说话。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画出小蝌蚪最后变化的词句。
教师板书:尾巴消失 捉害虫。
5、小结: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也是青蛙生长变化的过程。
三、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字卡,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我会写”的字,学生读一读。
2、观察田字格里的字,想想该怎么写?
3、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辅导。
4、展示学生的书写,评议书写情况。
五、演一演
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本剧《小蝌蚪找妈妈》。评出表演得好的小组予以奖励。
六、拓展学习(作业)
1、课后进一步了解有关青蛙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做保护青蛙的小卫士。
2、通过查找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一种动物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以后在班上交流。
一等奖教案小蝌蚪找妈妈第 3 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2、体会动物的语言、心理,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继续培养学生收集、积累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2、借助插图,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理解文中的词语。
教具准备:
电脑、图片、动画片。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提示:注意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变化。
二、进入新课:
1、整体感知: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谁?在文中画出来。教师进行板书
(三次、鲤鱼、乌龟、青蛙。)
2、电脑出示问题,在下阶段的学习中带着问题去学习:(结合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筛选后的。)
3、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哪些内容同插图有联系?
2)分别请学生读二、三、四自然段,再请学生根据自然段的内容找到相关的图片把图贴在黑板上。
3)同桌之间试着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图画的内容:
(第二自然段开始介绍小蝌蚪的变化,几天以后,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向鲤鱼妈妈打听自己妈妈去了哪里,从鲤鱼妈妈那里他得知: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第三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看见乌龟后,错认乌龟为自己的妈妈,从乌龟妈妈那里得知:自己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第四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变成了小青蛙。在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教师:整个找妈妈的过程,课文是抓住了动物的语言和动作来描写的。自己认真地读读,找出描写动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词语,并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体会为什么这样写。结合学生说的教师板书有关动词:“迎”“追”“游”
(小蝌蚪“迎上去”说明小蝌蚪与鲤鱼游的方向是相对的,他在有礼貌地打听。鲤鱼妈妈的一番话,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看见乌龟后,就“追上去”说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乌龟在前,小蝌蚪在后,表现出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妈妈的心情。乌龟的话使小蝌蚪进一步了解了妈妈的外形特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小蝌蚪看见青蛙妈妈后,就“游过去”说明他看见妈妈后,十分高兴。)
4)根据画面内容,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自由读
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还可以说说读书时有什么困难?
教师进行指导:小蝌蚪想找妈妈,他们询问鲤鱼妈妈时,要有礼貌,读出渴望找到妈妈的心情;鲤鱼妈妈的回答语速放慢,非常可亲可敬,读出关心孩子的语气。
小蝌蚪叫乌龟妈妈时,要读出既高兴又着急的语气。乌龟在与小蝌蚪说话时,要读出宽容、耐心、稳重、热情的语气,读书时速度放慢。
小蝌蚪看见自己的妈妈后,要读出高兴的语气,青蛙妈妈的话要读得:亲切、自然。
小组练习分角色有语气、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演。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
评一评读书情况,为什么?
4教师提出问题: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是怎样变成一只小青蛙的呢?
学生自己说说: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说,可以用笔画出生长过程,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明。
在小组内与同学说说,交流交流。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教师出示电脑画面: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再过几天,()变短了,渐渐地,()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
让学生读一读,自己试着进行填写。
请学生把答案板书到黑板上: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短了→尾巴不见了。
师生共同读一读。
根据电脑画面画出小蝌蚪生长过程,与电脑博士比一比。
三、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青蛙可以帮助人类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做?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借助课外资料谈。)
教师小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
四、积累所得信息:
让学生想想通过学习打算积累哪些信息。
在全班范围内说说,相互交流。
一等奖教案小蝌蚪找妈妈第 4 篇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宝宝学画小蝌蚪的基本技能。
2、让宝宝在回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感受小蝌蚪找妈妈时的心情,我们应该帮助它们。
二、活动准备:
1、宝宝认识过许多小动物,包括小蝌蚪找妈妈故事里的所有动物。
2、宝宝已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3、小蝌蚪找妈妈添画的纸、油画棒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宝宝,青蛙妈妈的宝宝是谁?(小青蛙、小蝌蚪等)。
2、小蝌蚪长的怎样,大大的脑袋,黑黑的身体,细小的尾巴扭一扭。教师又指着小蝌蚪说,小蝌蚪正在找妈妈。(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画小蝌蚪)
小蝌蚪找妈妈,妈妈与我不一样,
妈妈妈妈你在哪?宝宝一起帮助它。
啊,青芫褪悄懵杪琛?
3、宝宝操作画,教师放录音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教师鼓励
4、画得又像又好的宝宝。
5、评价作品与儿歌一起讲述,奖励画面好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