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修路教案反思

栏目: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修路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愿意和觅音熊一起修路,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能正确识别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等平面图形,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修路教案吧。

小班数学修路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和觅音熊一起修路,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2、能正确识别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等平面图形。
  3、能按给定泥坑的形状、大小、颜色为标准,找出对应的材料进行匹配。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ppt、《动物狂欢节》片段、纸制小路(上面镂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每人两个篮子(内装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若干)
  2.经验准备:对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有所经验。幼儿看过《动物狂欢节》

  活动过程:
  一、用故事引起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帮助觅音熊的欲望。
  1、演示觅音熊和房子图片。
  师:这是谁?我们一起来看看觅音熊和爸爸的新家吧。
  引导幼儿观察房顶、墙、门是什么形状的。
  幼儿:房顶是三角形的、墙是正方形的、门是圆形的。
  (觅音熊的出现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老师一说去看觅音熊和爸爸的新家孩子们都很兴奋,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都能辨识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
  2、激发幼儿帮助觅音熊的欲望。
  师:风怪抓走了狮子大王,我们和觅音熊他们一起去森林之心把狮子大王救出来吧!
  幼儿:好。
  (爱帮助人是幼儿一个良好的品德,听说要去帮助觅音熊,孩子们都很乐意)
  3、演示风怪刮风后破坏的道路。
  师:路怎么了?有些什么形状的坑?走在有坑的路上会发生什么事?觅音熊他们应该怎么办,请你帮他们想想办法。
  幼儿A:走在有坑的路上会摔倒。
  幼儿B:可以把路给补好。
  (“道路”一出现,孩子们就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路坏了”“路上有洞”,当老师提出“走在有坑的路上会发生什么事?”时,孩子们马上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到了可能发生的事情,也想到了很多的办法,有的孩子说“可以把路补起来”,有的孩子说“用针线给它缝起来”还有的孩子说“找石头把路修好”……在这个环节,孩子们很好的运用了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4、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办法。

  二、游戏“修路”。
  1、带领幼儿来到布置好的森林之路,幼儿尝试用各种图形进行匹配,完成修路的操作。
  师:路上有什么形状的坑?有哪些形状的石块?我们一起来修路吧。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找出最快进行匹配的方法。
  (教师给孩子们准备了修路的工具箱——放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的篮子。来到森林之路前面,教师请孩子们去拿起了工具箱,看者“路”上的坑和手里的工具箱,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开始了“修路”。)
  2、请幼儿说说自己修路的方法,总结出修路的方法。
  幼儿A:把石块放在洞上就修好了。
  幼儿B:把三角形的石块放在三角形的洞那里。
  幼儿C:把大的圆形放在大的那个圆形的坑那里。
  ……
  师总结:要大小、形状都一样的石块才能把路修平。
  (孩子们有类似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都能进行匹配。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这样孩子们的累积的经验就更加的系统。)
  3、带领幼儿走往“森林深处”,再次修路。
  师:路是什么颜色?路上有些什么形状的坑?有什么形状的石块?一起把这段路修好吧。
  观察重点:幼儿修路的方法。
  重点提问:这一块为什么不合适?是哪儿不合适?你为什么用这一块?等等
  (森林深处的路是一段彩色的有坑的路,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引导孩子们观察道路的颜色、坑的形状。有了前一次探索的经验,再加上对道路的仔细观察,孩子们马上就想到了修路的办法,修起了破坏的道路。)
  4、一起检查路是否修平,重点观察匹配错误的坑,请幼儿说出为什么错了,并找出正确的进行填充。
  (检查路况,既可以让孩子们检验自己匹配的图形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还可以及时的修补正确。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修路的快乐。)
  5、结束部分:庆祝修路成功
  师:路修好了,狮子大王回到森林里,于是,动物狂欢开始了。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伴随着《动物狂欢节》视频片段的播放,孩子们和视频里的动物们一起狂欢起来,动物们庆祝狮子大王回到森林,小朋友们庆祝自己成功的修好了道路,结束环节和整个活动情境相呼应,为活动结束画上完美的句号。)

  活动延伸:
  和父母一起找找生活中还有些什么需要“修补”的地方,想想可以用什么修好。

  活动反思: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次活动教师抓住激发幼儿兴趣这个关键点,创设了有趣的情境,并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开放式的提问,比如:“路上有坑怎么办?”“走在有坑的路上会发生什么事情?”等,幼儿都能主动解决出现的问题。
  本次活动进行了两次探索,旨在通过这两次探索引导幼儿掌握图形匹配方法,既:根据图形的形状、大小、颜色进行匹配。第一次探索教师只提供了两个匹配因素:形状、大小,引导幼儿根据图形的形状、大小进行匹配。因为难度较小,所以幼儿都能进行匹配。第二次探索在第一次探索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形状、大小、颜色都要匹配才行。有了第一次探索的经验,第二次探索大部分孩子都能对应的进行匹配。第二次探索是第一次探索的升华,幼儿在循序渐进的活动中体验了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消极变化甚至暂时的倒退行为,所以巩固、强化目标的延伸活动显得更加重要。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可以利用匹配的知识去解决的问题:比如衣服上的洞,包上的洞,桌布上的洞等,利用本次课的经验,孩子们可以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