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树上的喜鹊详细教案
栏目: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这是枫树上的喜鹊详细教案,是优秀的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枫树上的喜鹊详细教案第1篇
课文内容分析:
《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对村子渡口旁一棵枫树、一个喜鹊窝、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的描绘,展现出童年生活的美好画面,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全文共13个自然段。第1-4自然段四次写“我喜欢”:我喜欢那棵枫树,我喜欢那个喜鹊窝,我喜欢喜鹊阿姨,我喜欢喜鹊弟弟。作者通过这四种事物,勾画出童年生活的美好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第5-13自然段写我去“看望”我的喜鹊弟弟的情景:我看见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唱歌、做游戏、学拼音字母,还有看日出……其中,重点写了学拼音字母和看日出两个情景。“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作者抓住这四种叫声,描绘了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一个教一个学,一个问一个答的生动画面。一个“我知道”,两个“我懂得”,渗透了作者的想象,表现了作者与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心灵相通、亲如一家的温馨情景,体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我真高兴啊!”这个感叹句,表达了我为喜鹊弟弟的成长而高兴、我为读懂了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的心声而自豪的情感。
课文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插图中清澈的河水、停在渡口的渡船、大枫树、喜鹊的窝、六只小喜鹊共同构成了课文第1-4自然段描绘的画面,淡淡的中国水墨画风平铺于页面,作为文本的背景,色彩淡雅,枫树只露出半边树干和部分树冠,让画面意境具有延展性,更能引发学生的想象。第二幅插图呈现在文本上方,描绘的是早上太阳从渡口对岸山岗后面升上来的情景,呼应了课文9-12自然段的内容,为学生读文想象营造了情境。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读通顺读得有感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散文的语言表达风格,学生理解起来不容易,可以紧扣“我喜欢”的情感线索,引导学生用心、用情去触摸语言文字,难点处适时范读,教学生读好长句。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读写结合,融会贯通。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都和“想象”这个语文要素有关。二年级以来与“想象”有关的语文要素已经出现了两次,分别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和“读句子想象画面”,本课是第一次提出了“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这是对学生提出了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能力要求。“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强调词语从积累到运用的过程,强调学生从“想”到“感受”再到“写”的过程。教师可以采用看、读、演、写与想象融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迁移运用。
教学目标:
1.认识“渡、荫”等9个生字;会写“伞、姨”等8个字;会写“好像、说话”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喜欢的是什么。
3.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难点:
1.默读课文,能说出“我”喜欢的是什么。
2.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生活激趣,导入课题
(一)生活激趣
1.播放喜鹊的叫声,相机引出喜鹊,板书“喜鹊”。
2.联系已有学习经验:我们一年级学过《树和喜鹊》这一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喜鹊?
学生介绍喜鹊,老师相机补充。
(二)导入课题
1.教师介绍:喜鹊喜欢把窝搭在高高的大树上,枫树也是喜鹊常常安家的地方。
补充板书,完善课题。指名读课题。
2.教师简介作者:《枫树上的喜鹊》是著名作家郭风爷爷写的。这里的枫树,是郭风爷爷家乡渡口旁的那一棵枫树;这里的喜鹊,就是那棵枫树上住着的喜鹊。
齐读课题。
二、多法识字,了解课文内容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出示“学习提示1”要求: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课后双横线里的字,哪些字是你已经认识的?不认识的字要多读几遍。
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主学习。
(二)自主合作识字
1.交流反馈,了解学生识字基础。
学生交流已经认识的字,教师对学生自主识字方法予以肯定。
2.认读“渡”字,读相关词语,了解方位。
(1)学生交流用什么办法记住“渡”字。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利用形声字拆分法识记:三点水是形旁,表示“渡”的意思是“横过水面”;“度”是声旁,表示“渡”的读音。
(2)请学生找出文中含有“渡”字的词语,自学“渡”字。
(3)相机出示词语:渡口、渡船、渡口旁、渡口边、渡口对岸。
指名读,齐读词语。
(4)将词语还原到情境图中,了解“渡口、渡口旁、渡口对岸”这几个方位。
出示情境图,指一名学生上台在电子白板上操作,选择词语在图上对应的位置,课件中词语移到相应位置。
3.读好写枫树的词语,学写“伞”。
(1)渐进式读词语,初步感受枫树形象。
出示枫树近景图,教师描述:你们瞧!就在渡口旁有一棵枫树,它像什么?
指名说。
教师评价,出示词语卡片“一把太阳伞”。
指名读。
教师引导:这是一把什么颜色的太阳伞呢?
词语卡片拉长,相机出示“一把绿色太阳伞”。
指名读。
教师评价:词语连读得真好!像一把什么样的绿色太阳伞呢?
词语卡片拉长,相机出示“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
教师范读。
教师提出自读要求:这么长的词语,自己试着读一读,读连贯。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2)指导学生借助形声字的偏旁,识记“荫、蔽”
出示词语:绿荫、遮蔽
指名认读词语。
教师评价:“荫”字整体认读音节读得好,词语连读得棒。
齐读两个词语。
出示生字“荫、蔽”,引导观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教师相机评价:都是草字头,都与植物有关;都是形声字,草字头表义,另一部分表音。
字回到词语,齐读“绿荫”“遮蔽”。
(3)学写“伞”字。
出示生字:“伞”,学生自主发现“伞”字和伞的外形相似。
教师范写“伞”,提示书写要领:先写上面的撇和捺,撇捺都是从竖中线起笔,撇捺舒展,左右对称;点撇也是左右对称,向中聚拢;横平,竖直。
学生描写,教师巡视指导。
4.在词语中认读前鼻音和后鼻音的生字,学写“母”。
(1)出示两组词语:拼音字母、答案。
撑着渡船、山冈、懂得。
指名读词语,教师指导读好前鼻音和后鼻音的生字,词语连读。
(2)出示生字:“母”,结合象形字的特点识记“母”字。
跟着课件,书空“母”字笔顺。
教师范写“母”,提示书写要领:竖折向左再转弯,横折勾向左与它紧相连,点横点,注意长横摆中间。
学生描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提问: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些什么?
2.学生交流。
3.教师相机评价,肯定学生学习收获并作简要梳理。
三、融情于境,自主感悟
(一)默读课文1-4自然段,提取主要信息
1.出示“学习提示2”要求:默读1-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含有“我喜欢”的句子。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强调默读要求。
3.交流反馈,整体梳理:四个含有“我喜欢”的句子。
指名说。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在电子白板上勾画句子。
教师引导学生查缺补漏:这四句话大家都画出来了吗?把画漏的地方补上。
全班同学对照电子白板,自我检查勾画句子。
(二)以“我喜欢”为线索,读中悟情
围绕四个含有“我喜欢”的句子展开学习。
1.学习第1自然段。
(1)教师范读,引发思考:“我”喜欢的是什么?
(2)运用抓关键词、创设情境补白想象的方法,指导读好第1-3句,读中感受“我”很喜欢枫树。
(3)指导读第4句,感受“我”对喜鹊窝喜欢极了!
2.学习2-4自然段。
(1)思考:除了枫树、喜鹊窝,我还喜欢什么?
学生交流:我还喜欢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
(2)学习写喜鹊阿姨部分,抓“说话”猜语言,读中感受“我”对喜鹊阿姨的喜爱和逐步亲近。
质疑引发思考:是的,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我常常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咦?只有人才会说话,喜鹊会说话吗?
出示喜鹊在树上情景图。
创设情境一:清晨,我背着书包经过渡口,你猜她会跟“我”说什么呢?
学生想象,指名发言。
创设情境二:天快黑了,我砍完柴路过渡口,她又会跟“我”说什么呢?
学生想象,指名发言。
出示第2自然段第2句话。
教师指导朗读:是哦,她会跟我说话,我像童话书里那样称她喜鹊阿姨,多有意思啊!该怎么读这句话呢?大家自己练一练。
学生练读,教师相机评价,指导朗读。
齐读这句话。
(3)学习写喜鹊弟弟部分,抓“发现”猜心情,读中感受“我”对喜鹊弟弟的喜爱和逐步亲近。
描述文本情境:上个星期天早上,我正要撑着渡船到对岸的树林里去打柴,发现喜鹊阿姨的鸟窝里有六只小喜鹊了。发现喜鹊窝里有六只小喜鹊了,“我”会是什么心情?
启发学生体会作者心情,指多人发言。
相机出示句卡“我真是喜欢极了。”
教师引导:对这六只小喜鹊,我真是喜欢极了。
指名读。
出示第4自然段,教师范读。
指名读,教师相机评价,指导朗读。
齐读。
(4)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两部分联系起来读,体会“我”对喜鹊的喜爱和把喜鹊当成家人的情感。
出示句子:
我常常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我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喜鹊阿姨。
我真是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他们喜鹊弟弟。
对比朗读,男女生读两句话。
(三)整体回顾,引发共鸣
1.梳理四个“我喜欢”,构建画面。
播放音乐营造氛围,教师手指黑板小结: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我常常觉得喜鹊阿姨会跟我说话。我还发现喜鹊窝里有六个喜鹊弟弟,对于他们,我真是喜欢极了。
2.合作朗读1-4自然段。
教师提出朗读要求:我们再来读1-4自然段,读出“我”的喜欢吧!一个同学来读“我喜欢”的句子,其他内容大家一起读。
四、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一)巩固认读
出示田字格生字,学生齐读。
(二)识记字形
出示“姨”、“弟”,请学生思考: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生字?
指名发言。
(三)指导书写
1.发现规律。
请学生仔细观察,“姨”、“弟”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教师梳理。
(“姨”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弟”上下结构,上小下大。)
2.重点指导。
教师指导,“姨”和“弟”中“弓”变红:“姨”是左窄右宽,右边“夷”的笔顺是横、横折、横、竖折折钩、撇、捺,穿过中部的横画和扁扁的“弓”字,再撇出去,捺要写得舒展。“弟”下半部分的“弓”要写得扁一点儿,竖写在竖中线上,撇从竖中线起笔,写得舒展。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
5.集体讲评。
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作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弓”。
6.抄写词语。
学生抄写“好像、说话、童话、阿姨、弟弟”5个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回顾前文
(一)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的1-4自然段,上节课大家找到了四个含有“我喜欢”句子。
出示四个含有“我喜欢”的句子:
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
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
是的,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
我真是喜欢极了。
(二)齐读四个含有“我喜欢”的句子。
(三)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我”喜欢的是什么
指名回答。
二、移情入境,自主体验
(一)自读5-13自然段,整体捕捉情景
1.出示学习提示:自由读5-13自然段,想一想“我”看到了哪些情景?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
3.交流反馈,整体梳理: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唱歌、做游戏、学拼音字母、看日出的情景。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抓省略号引发想象
1.过渡:我喜欢喜鹊弟弟,所以一有空就来看望它们。
学生自由读第5自然段。
2.提问:“我”仅仅看到了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唱歌、做游戏、学拼音字母吗?你从哪里看得出来?
这里有一处省略号,想象喜鹊阿姨还会教喜鹊弟弟什么呢?
3.说话练习。
出示:喜鹊阿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请学生用“一会儿”把想象到的情景串联起来说一说。
4.朗读指导。
提问: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学拼音、唱歌、做游戏……做了那么多事情,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感受到什么?
指名发言。
引导体会:喜鹊阿姨对孩子的关心、爱护,感受喜鹊阿姨的辛苦;喜鹊弟弟是那么快乐和幸福。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5自然段。
学生齐读。
(三)学习6-8自然段,师生对话演读“学拼音字母”情景
1.角色体验读。
(1)教师扮演喜鹊阿姨,范读喜鹊阿姨的叫声:我来当喜鹊阿姨,我来教!
范读“鹊!鹊!鹊!”,提问:你们知道我在教什么吗?
指名说。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扮演喜鹊弟弟:那你们来当喜鹊弟弟跟着我来学好吗?我们开始吧!
走到学生身边,角色扮演,指导朗读:你是刚出生的小喜鹊,我来教,你来学!“鹊!鹊!鹊!”
出示句卡“鹊,鹊,鹊……”,学生扮演喜鹊弟弟朗读。
教师评价指导“鹊,鹊,鹊……”朗读,引导学生想象刚出生的小喜鹊学拼音时声音稚嫩、小心尝试的语气。
教师走到一组学生身边,相机引导:你们几只小喜鹊一起跟我学!鹊!鹊!鹊!
出示句卡:“鹊,鹊,鹊……”,一个小组同学扮演喜鹊弟弟朗读。
教师评价,指导朗读,感受六个喜鹊弟弟学习时很认真,反复练习,声音不太整齐。
(2)学生扮演喜鹊阿姨,生生合作朗读。
教师引导:现在你是喜鹊阿姨,你来教!
出示句卡:“鹊!鹊!鹊!”
学生扮演喜鹊阿姨朗读。
教师评价指导,抓住“鹊!鹊!鹊!”中三个感叹号,指导学生读出喜鹊阿姨教拼音字母时声音响亮、清晰。
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都是喜鹊弟弟,一起跟她学!
出示句卡:“鹊,鹊,鹊……”
全班同学扮演喜鹊弟弟朗读。
2.师生合作演读,进一步感受“学拼音字母”情景的有趣。
教师小结:学拼音的情景太有趣啦!一个教一个学,还有一个在看,多么温馨的一家人啊!我们来合作演一演吧!女生,你们做喜鹊阿姨来教,赶快起身站在窝边,男生,你们当喜鹊弟弟来学,你们在窝里准备好!
出示句卡“鹊!鹊!鹊!”,教师引读: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学拼音字母——
女生齐读“鹊!鹊!鹊!”。
出示句卡“鹊,鹊,鹊……”,教师引读:喜鹊弟弟跟着学——
男生齐读:“鹊,鹊,鹊……”。
教师引读:喜鹊阿姨耐心地教——
女生齐读:“鹊!鹊!鹊!”
教师引读:喜鹊弟弟用心地学——
男生齐读:“鹊,鹊,鹊……”
(四)学习9-13自然段,小组合作演读“看日出”情景
1.小组合作演读。
出示9-13自然段,教师提示角色分配:四人小组合作来演一演这个情景吧!可以一个人当喜鹊阿姨来问,两个人做喜鹊弟弟来答,还有一个演“我”听懂的意思。
教师提示:想要演好是有窍门的哦!首先要找到你演的角色说的话。第二,要注意他说的话里的标点符号。
小组商量分配角色,贴上角色胸牌,小组合作表演。
2.小组合作演读展示,学生互评
(1)教师向全班提出认真倾听和听完后评价的要求。
(2)小组成员介绍各自扮演的角色,合作表演。
(3)学生互评,教师相机指导。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语言文字,读出喜鹊阿姨“问”和喜鹊弟弟“答”的趣味。
出示句卡“鹊!鹊鹊鹊?”,教师指导:评得好!这里有个问号,喜鹊阿姨是在提问呢,真有趣!
出示句卡:“鹊!鹊鹊!鹊鹊鹊!”,教师指导:喜鹊弟弟回答的时候有三个感叹号!他们会回答妈妈的问题多自豪啊!
出示句子:“看!那是什么?”
“妈妈,那是太阳!太阳升上来了!”
教师指导: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的问答,“我”都听懂了!这位同学读出了“我”的高兴!“我”和喜鹊阿姨,喜鹊弟弟多像是亲密的一家人。
3.全班合作演读,进一步感受“看日出”情景的快乐。
教师引导分配角色:我们一起来演一演“看日出”这个情景吧!喜鹊阿姨,请你们赶快站到窝边!喜鹊弟弟,你们长大啦,快站起来看日出吧!“我”就在枫树下,听一听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的问答吧。
全班合作演读。
三、延续情境,读中学写
(一)描述情境,拓展想象
1.教师描述情境:“我”看到了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学拼音、看日出的情景,有一天,“我”还看到他们吃虫子的情景呢!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展开想象,试着写一写。可以同桌合作,一个写喜鹊阿姨说的意思,一个写喜鹊弟弟说的意思。
2.学生尝试写。
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同桌写完后互相交流,表演读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的对话
(二)进入情境,多人交流
1.教师描述情境:喜鹊阿姨叼了虫子回来,喜鹊弟弟会说什么呢?
请多名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想象作业,教师对学生的想象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2.教师描述情境: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的嘴里,她又会说什么呢?
请多名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想象作业,教师对学生的想象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三)升华情感,读中悟情
1.指导朗读。
出示第13自然段“我真高兴啊!”
指名朗读。教师抓关键词“真”和感叹号指导朗读。
2.追溯原因。
教师提问:“我真高兴啊!”你们读懂了“我”的高兴吗?
指名发言,学生结合整个童话故事说“我”高兴的理由。
3.教师小结:我陪伴着喜鹊弟弟,看他慢慢长大,看喜鹊阿姨教他,看他学会发音,回答妈妈的问题,我真高兴啊!我陪着他学拼音,和他们一起看日出,我懂得他们说话的意思,我真高兴啊!
齐读这句话。
四、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一)巩固认读
出示田字格生字,学生齐读。
(二)识记字形
出示“便、教、游、母”,请学生思考: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指名发言。
(三)指导书写
1.发现规律。
教师引导观察:在田字格中呈现四个生字。仔细观察,你发现这四个字结构有什么特点?
学生反馈。
教师梳理:“便、戏”都是左窄右宽,“教”是左宽右窄,“游”是左中右结构。
2.重点指导。
教师指导:“便”右边中部的“日”要上展下收。“戏”左边的“又”因为避让捺变成长点,右边的斜勾要写得舒展。“教”左下“子”横变提,左右两边注意穿插避让,左边的“孝”长撇从右上穿到左下。“游”三部分组成,左边的三点水和中间的“方”要写得瘦长,右边要略高一些,三部分要写得紧凑。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
5.集体讲评。
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作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关键笔画。
6.抄写词语。
学生抄写“对岸、游戏、发明、字母”4个词语。
五、总结全文,阅读推荐
(一)总结全文
1.教师总结:喜鹊阿姨,喜鹊弟弟,还有我,我们的生活多么有趣啊!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那里有喜鹊阿姨,那里有喜鹊弟弟。是的,我喜欢他们——我喜欢这一棵枫树,我喜欢这一个喜鹊窝,我喜欢喜鹊阿姨和她的孩子们,我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2.联系作者:郭风爷爷的家乡在福建莆田,那儿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枫叶塘。这不就是他在文章中描写的渡口吗?(出示实景图)渡口,枫树,喜鹊窝,可爱的喜鹊,这些都成了郭风爷爷童年生活的记忆。
(二)结合“快乐读书吧”,推荐课外阅读
1.教师引导:童年生活是最美好的,充满了有趣的想象。儿童故事书里,记录着很多有趣的童年生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本书,是这学期“快乐读书吧”里推荐过的。你们读过这本书吗?
2.教师引导看目录,猜内容。
这是这本书的目录,我们来根据目录猜一猜,哪些故事会比较有趣?
学生根据目录进行猜测。
3.鼓励课外阅读: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儿童故事书,课下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这本书,读读这些有趣的故事吧!
板书设计:
枫树上的喜鹊详细教案第2篇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 “渡、蔽、拼”等 7 个生字,会写“伞、 抬、姨”等 8 个生字,会写“喜欢、好像、抬头、说话、童话、 阿姨、对岸、游戏、发明、字母、上升”等词语。
2、 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 初步体会 “?” 、 “! ” 、 “??” 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很多老师。你看, 连森林里的小枫树也赶来了。谁愿意和它打个招呼?她看到小朋 友这么热情,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喜鹊。对喜鹊了解多少,学 学叫声等。
2、教学“鹊”字。
3、齐读课题
4、过渡:枫树上的喜鹊发生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朗读要求:
(1)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通过拼音认识文中的生字。
(3)圈出文中你还不认识的生字。
(4)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试试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与 同桌讨论。
(5)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同学的预习情况,如果有不会的, 同桌教一教。
(2)教学生字,可以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来识字。 渡-氵=度 冈+刂=刚 懂-忄=董(班上有这个姓就更好) 母+扌=拇
(3)去掉拼音宝宝再读一读。
(4)把生字带到词语中读一读。
(5)把词语带入课文再读一读,看看还有不认识的生字吗?
3、再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齐读课文。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汇报。
(4)师小结。 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枫树上有一只喜鹊阿姨,喜鹊 阿姨生了六只喜鹊弟弟,他们一起在树上学习、游戏。我非常喜 欢他们。
三、生字书写
1、观察生字,看看有哪些生字需要提醒大家。
2、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姨和教”的笔顺。
3、练写,点评。
4、同桌相互交流,左中右结构的“游”字各部分所占的位置。
5、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6、再评议。
四、作业
1、书写生字和新词。
2、熟读课文。
枫树上的喜鹊详细教案第3篇
一、教材分析:
《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叙述的线条简洁、明快,情节简单、干净,语调较为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 点和阅读接受能力。但是这篇童话又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一般 的童话大都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讲述者是置身事外的。而这篇童 话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穿插叙述的方式,把一个带着童 真、童趣的眼睛去看待周围事物的孩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
三、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 “渡、蔽、拼”等 7 个生字,会写“伞、 抬、姨”等 8 个生字,会写“喜欢、好像、抬头、说话、童话、 阿姨、对岸、游戏、发明、字母、上升”等词语。
2、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体会“?” 、 “! ” 、 “??” 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
3、创设故事情境,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并借助“?” 、 “! ” 、 “??”来表达。
4、通过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童话故事的真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交流积累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识字、写字能力。
2、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对话,能用不同的语气表 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省略号、破折号等,了解标点的作用。
五、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 “渡、蔽、拼”等 7 个生字,会写“伞、 抬、姨”等 8 个生字,会写“喜欢、好像、抬头、说话、童话、 阿姨、对岸、游戏、发明、字母、上升”等词语。
2、 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 初步体会 “?” 、 “! ” 、 “??” 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很多老师。你看, 连森林里的小枫树也赶来了。谁愿意和它打个招呼?她看到小朋 友这么热情,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喜鹊。对喜鹊了解多少,学 学叫声等。
2、教学“鹊”字。
3、齐读课题
4、过渡:枫树上的喜鹊发生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朗读要求:
(1)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通过拼音认识文中的生字。
(3)圈出文中你还不认识的生字。
(4)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试试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与 同桌讨论。
(5)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同学的预习情况,如果有不会的, 同桌教一教。
(2)教学生字,可以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来识字。 渡-氵=度 冈+刂=刚 懂-忄=董(班上有这个姓就更好) 母+扌=拇
(3)去掉拼音宝宝再读一读。
(4)把生字带到词语中读一读。
(5)把词语带入课文再读一读,看看还有不认识的生字吗?
3、再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齐读课文。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汇报。
(4)师小结。 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枫树上有一只喜鹊阿姨,喜鹊 阿姨生了六只喜鹊弟弟,他们一起在树上学习、游戏。我非常喜 欢他们。 三、生字书写 。
1、观察生字,看看有哪些生字需要提醒大家。
2、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姨和教”的笔顺。
3、练写,点评。
4、同桌相互交流,左中右结构的“游”字各部分所占的位置。
5、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6、再评议。
四、作业。
1、书写生字和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细读课文, 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体会 “?” 、 “! ” 、 “??” 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
2、照样子创设故事情境,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并借助“?” 、 “! ” 、 “??”来表达。
3、通过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童话故事的真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新词。
2、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中都有些什么?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认识枫树。
(1)找出描写枫树的句子读一读。
(2)读一读描写枫树的句子,这里把枫树比喻成什么?
生: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
(3)师:枫树和太阳伞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能遮荫,枫树遮蔽了村里的渡口。
2、认识喜鹊。
(1)认识喜鹊阿姨,我像童话书里一样称呼她为喜鹊阿姨。这里体现 了我的什么特点?
(2)我也像童话书里一样称呼六只小喜鹊为喜鹊弟弟。多么天真活泼 的孩子。
3、在介绍枫树和喜鹊的时候,我用了两个“我喜欢极了” ,从这里可 以看出我对枫树、对喜鹊怎样的感情呢?
三、品读领悟,体悟情感。
1、现在请孩子们仔细地读一读 4-12 自然段。
(1)找出写喜鹊语言的句子。
(2)喜鹊在忙些什么呢?
2、汇报交流展示喜鹊在忙些什么。
(1)喜鹊在忙些什么呢? 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 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做游戏 ,一会儿教他们学 喜鹊阿姨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2)仿写拓展 。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
(3)体会这里的“?”的.作用。
说明喜鹊忙的事情远不止这些,其实还有很多,还没有列举出来。那 同学们来帮他列举一些吧。
(4)学生汇报。 如:一会儿教他们捉虫子,一会儿教他们飞翔?
3、交流喜鹊语言的句子。
(1)找出句子。
A “鹊!鹊!鹊! ”喜鹊阿姨教到。
B 喜鹊弟弟也跟着学“鹊,鹊,鹊??”
C 问喜鹊弟弟: “鹊!鹊鹊鹊?”
D 喜鹊弟弟一起快乐地回答: “鹊!鹊鹊!鹊鹊鹊! ”
(2)体会每一句的意思,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
(3)体会句中的“?” “! ” “??”的作用。
4、身临其境,分角色模仿喜鹊的叫声,上台展示。“鹊!鹊!鹊!” “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鹊!”
四、拓展延伸。
1、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喜鹊还会说什么……
(1) 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创作童话。
A 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
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B 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
我知道,她是在说:“ ____________ ”
(2) 课堂交流,师给予评价
2、口语交际情景中延伸省略号的作用与用法。
(1)举例造句。
(2)指导朗诵。
五、主题升华。
这是一群跟我们一样有着童真童趣的小喜鹊,热爱自然,享受生活。他们的世界同样也充满了童话的纯真,你们喜欢么?好,相信我们的孩子更是活泼有趣的“小喜鹊”,我们也能创作出美丽的童话。
六、作业。
1、找像这样有趣的童话书读一读。
2、再读课文,体会“?”“!”“……”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