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栏目: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这是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是优秀的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丽江的美。

2.抓住关键句,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丽江不同类别的美。

3.理解本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特点。

4.培养欣赏美、热爱美、珍惜美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导入新课

说到丽江我们都不陌生,丽江是旅游胜地,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国家园林城市。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居于青藏高原南端,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含高原雪山、河谷、深峡、草甸、平坝相结合的地貌特征及自然景观资源,风景如画。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阿来,去畅游丽江,领略丽江不同寻常的美。

写作背景:2012年8月,阿来到丽江作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当地政府知道阿来到了丽江,邀阿来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于是阿来先生写了这篇文章。也是作者对丽江之行的一个纪念。作者阿来,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著有长篇小说《尘埃落定》。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理清线索,感知文章内容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画一滴水经过丽江的路径。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滴水”的经历。

明确:由雪变成了冰,再融化成一滴水。“一滴水”怀着“流过四方街”的心愿,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铺、纳西人院子、果园和田地,最后奔流到金沙江。

2.这篇游记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明确:“一滴水”的游踪。

3.作者为什么要从六百年前的明代写起呢?

明确:突出丽江历史悠久的特点,又介绍了四方街的来历;自然引出下文“一滴水”带着“去四方街”的夙愿经过丽江。

目标导学二:跟随水滴,感受景美人美

历史文化名城丽江之所以充满魅力,是因为丽江的美。丽江的美,美在自然风光,也美在古城独特的建筑,更美在淳朴的风土人情。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作者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来描写丽江的自然风光,极富层次感,结合文章内容,找出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体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明确:高处远景: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

山下: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森林、田野和村庄;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我奔流到丽江坝放牧牛羊的草甸上;潭水映照雪山。城外远景: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喧腾奔流的金沙江。

2.作者笔下丽江的自然风光,色彩明丽,如一幅风景画,找出表现景物色彩的词语,感悟景物的色彩美。请你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概括丽江的自然风光。

明确:绿色、晶莹夺目。

词语:色彩斑斓 美丽如画

3.丽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建筑也是别具一格的,作者又向我们描绘了丽江哪些建筑呢?思考这些建筑有什么特点?

明确:四方街、木府:“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街道:五花石的街道,“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洗净了街道”;“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

房屋: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

水车:“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作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

小桥:一道又一道小桥。

建筑特点: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建筑已与自然融为一体,富有地域特色,成为丽江的城市名片。

4.丽江不只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丽江的民俗民风更美。请你找出描写丽江人及游客的活动场景,说说这些场景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提示学生,地点加上人物活动即为场景。)

明确:丽江人及游客的活动场景:(1)在山下,马帮在驿道来往。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牧羊人在草甸上放牧牛羊。精神风貌:热爱生活,勤劳。

(2)在街道,银匠“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玉器店老板挂出了翡翠;字画店老板卖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精神风貌:热闹,快乐,勤奋。

(3)在院子里,浇花人给兰花浇水;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拍照,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精神风貌:和谐,融洽。

(4)晚上,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精神风貌:热闹,愉悦。

目标导学三:品味构思,体会文章独特视角

1.只有用美的语言,才能描绘出美的风景,请品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1)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明确:运用对比的修辞方法,是丽江古城抚平了并净化了人们喧哗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

(2)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月亮比作“银盘”,突出了月亮的圆与明亮,富有地方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2.作者从“一滴水”游览丽江的视角来展开描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丽江水多,水美,选取“一滴水”游览丽江,富有地方特色;可以多角度展开描写;如童话般奇幻,充满童趣。

小结: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风景如画的丽江和丽江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用美妙的语言描绘了丽江的民俗民风,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现了丽江的美丽和谐,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这节课目标明确,丽江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胜地,本文又是一篇如诗如画的游记,所以把这节课定位为欣赏丽江的美,八年级的学生通常会认为美就是自然风光美,往往忽视建筑的美和精神层面的美,所以这节课在欣赏美这一环节,就把美分为三个方面,这样能让学生加深对美的认识,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

不足之处:在这次备课的过程中,感觉自己对阿来的认识仍然停留在雾里看花的层面,对丽江认识也不够,可能会存在认识不足之处,所以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对文本有全新的认识,在阅读这一方面也还要下功夫。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第2篇

  【导学目标】

  1、掌握作者游览的行踪,了解游记的一般特点。

  2、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3、通过朗读课文,体验这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

  4、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感情。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一滴水,带着夙愿,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经历了水车上的眺望,经历了玉河中的徘徊,终于来到丽江,来到常年鲜花点缀、垂枊依依、小河潺潺的四方街,从悠闲恬淡的白天到灯火阑珊的夜晚。这滴水为什么会有这么奇幻的生命旅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矗立(chù)目眩(xuàn)开闸(zhá)

  徘徊(huái)翡翠(fěi)砚池(yàn)

  蘸到(zhàn)擦拭(shì)

  2、记住重点词的意思

  矗立:高耸直立。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苍劲:指老练刚劲。

  五彩斑斓:指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多种颜色错杂繁多耀眼。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3、走近作者

  阿来,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作家,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休播放),思考:一滴水的夙愿是什么?

  【交流点拨】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2、简要写出一滴水的经历。

  【交流点拨】全文以“一滴水”的身份,讲述自己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再由一滴水经过驿道、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面、纳西人院子,最后奔流到金沙江边的经历。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把握情感

  1、纵观全文,如果把一滴水旅行绘成几幅不同的画卷,那应该是什么样的画呢?

  【交流点拨】“一滴水”将自己的所见娓娓道来,浪漫而富有童趣,全文所展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如同风景画、建筑画、民俗画,美不胜收。

  2、欣赏“风景画”,它美在何处?

  【交流点拨】这篇散文所描画的风景——“丽江古城”作为画面的中心,再以玉龙雪山为背景,以玉河街道为线索,以四方街小广场为梯形,构成丽江古城风景画,并用水的流动为画面增加运动感。整个画面有层次感,从高到低,由远到近,景致分明。

  3、继续欣赏“建筑画”,它的美又体现在何处?

  【交流点拨】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少数民族古镇,城里的街道、宫殿、水车、小桥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四方街,丽江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开闸放水,以水洗尽街道,地域特色明显。水车: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小桥:历史悠久、数量大、形式多。

  4、再来欣赏“民俗画”,它的美美在丰富而融合。具体体现在哪儿?

  【交流点拨】文中所写的民众活动,前文少后文多,赶路、建设、放牧、经商、拉琴、浇花、闲聊、畅游、聚集、唱歌构成了丽江民俗画。

  步骤四、品味语言探究写法

  1、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从一滴水的角度,从不同视角去描述丽江,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交流点拨】亲切、自然。不矫揉造作,清新自然,像从玉龙雪山上飘下来的风,里面还夹着冰冷却动人的温柔。有感同身受、如临其境的意味。

  2、从写景中,可体会作者所饱含着什么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热爱丽江、热爱美、更热爱给予美的大自然。

  3、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交流点拨】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行文如诗,美不胜收。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全文

  纵观《一滴水经过丽江》全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风景如画的丽江和丽江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用生动、精美的语言介绍了丽江民俗民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2、拓展延伸

  写游记的“技巧点拨”。

  【交流点拨】

  ①最需:线索明朗清淅;

  ②最宜:只抓重点;

  ③最佳:突出感受;

  ④最美:语言灵动。

  【板书设计】

  一滴水经,过丽江)风景画:丽江、玉龙雪山、玉河建筑画:四方街、宫殿、水车、小桥风俗画:赶路、放牧、经商、浇花自然美,无限美)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篇2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第3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朗读课文,体验“一滴水”的奇幻旅程。

2、过程与方法

以标题猜读带动全篇,以不同形式的朗读品味语言,体会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情,感受其美丽、淳朴、厚重、和谐。

教学重点:理解写法,体会情感;

反复朗读,品味语言。

教学过程:

课前聊一聊:老师近几年喜欢上了旅游,每年暑假都会选择一个向往的地方看一看。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旅游中你想去看些什么呢?

(通过聊天,在心理上亲近学生。更重要的是,引入“游记”这一话题。慢慢开启感受之旅,学生会说看自然风景,古老建筑,玩好玩的游乐场,吃好吃的特产等,当然如果再有学生能关注当地的历史、文化,就是高水平的“游”了。)

如果游玩后,老师让你写一篇游记。你会给文章起个什么题目呢?

(学生可能会说“游……”“……游记”“记一次难忘的旅游”等,从而引出阿来游丽江后写的游记,标题是——《一滴水经过丽江》,让其初步感受作者的独特想象和新颖角度。)

(一)猜读标题,思考为先{读题目}

关键词:猜读

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又有哪些想知道的?

一滴水——经过——丽江,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板书。自读课文,必须姓“自”。老师也只是起“穿针引线”的作用。自我提问,自我思考,是学生缺失的重要能力。一个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生,必然有良好的思维能力。而研究透了标题,就弄懂了作者写这篇游记的所有问题。当然,也初步学会了有关游记的“方法和路径”。

预测:1、作者为什么要用一滴水来写?2、是怎样经过的?经过了哪些地方?3、丽江是个怎样的地方?到底有多美?文章写了丽江的哪些方面?

(二)朗读课文,标出地点{觅游踪}

关键词:经过

朗读课文,并结合阅读提示,勾画出相应的表“一滴水”经过“地点”的词语。

教师板书“游踪”图。

观察简图,明确作者写作的不同视角。(俯视、仰视、平视;远观、近观)

“阅读提示”这样的助学系统,是统编教材对于自读课文的一个良好导航,也理应成为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依托。但,老师不有意识地引领,很多孩子是从来不看的,这就失去了教材助学的意义。就此文而言,阅读提示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清晰地呈现了作者的游踪。这就为学生节省了时间,也明确了教学目标的重点不是梳理游踪,因为“游踪”是所有游记作品共同遵循的写作路径。这就提示我们应该去文中探寻更重要的东西。——此篇游记不同于其它游记的独特之处。

明确一:游记必须有“游踪”,

有不同的“视角”。

(三)跳读课文,品味语言{探方法}

关键词:丽江

在不同的地方,“一滴水”看到了不同的景观。你知道作者最喜欢哪儿吗?

森林、田野、村庄、树、花、城、山、人,街道、水车、玉河、小店、文字、院子、果园、田地、金沙江……

描写景物,抒写感受是游记的重中之重。此文写景大部分是“白描”,几乎没有具体细致的特写。但但行文语言处处富有诗意,这和作者阿来写诗出身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让学生发现四方街的特色,通过读和品,去感受诗意的语言,就是其中的重点。

如语言的诗意:如连续使用“看到了”,长短交错,有弹性。连续的“两想”“三被”,强烈表达愿望。结尾处“我来到”“我知道”“我终于”,抒情味见浓,无限欢欣。

明确二:游记重点是描写景物、表达情感。

(四)再读课文,比较追源{研妙处}

关键词:一滴水

能不能把标题中的“一滴水”换成“一只鸟”“一片云”?这个问题有些难度,需要学生探讨。

通过比较,从而明确作者写作的高明之处,这也是阿来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引入作者是为小孩子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进一步体会作者的童心童趣。

第一人称的口吻,拟人化的身份,增强趣味性;

丽江以水见长,是符合描写对象本身的;

能跨越时空,看到古城到现代的历史变迁;

获得了自由的视角,全面灵动;

明确三:游记要有新颖的构思。

“'两万'的关系,'读万卷'应该在前,'行万里'应该在后;不然,只是走了路,爬了山,还是写不出好的游记来。” ——作家孙犁

相关文章

《虽有嘉肴教案及反思》

《被压扁的沙子教案优秀》

《送友人李白备课》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