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送友人血案

栏目: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这是送友人血案,是优秀的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送友人血案

送友人血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诵读、体会诗歌语气并会背诵诗歌,了解李白的创作风格。

  2、能力目标: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诗人通过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朋友的深挚感情。

  重点与难点:

  通过品味诗歌语言领会诗人所运用的手法及抒发的感情。

  教学方法:

  引导、交流、点拨。

  一、 导入新课:

  大家回忆一下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引导学生齐背)。诗人为何说“君问归期未有期”?(停顿) “好男儿志在四方”古代许多文人立志远图,报效国家或羁旅他乡,然而古代道路崎岖坎坷,交通工具落后,亲友之间一别多年再会难期,正所谓“归期未有期”所以他们更重别离,因而备酒饯行,折柳相送,以诗相赠,来表达离愁别绪。所以,多数送别诗情调低沉,那么,李白的是否也是这样?咱们今天就赏析一首送别诗--李白的佳作《送友人》。

  二、了解李白

  三、诵读与品味:

  1、学生自读体会

  2、引导学生展示

  3、诵读语调交流

  老师: 谁来点评一下这首诗的语气?

  学生1:老师,我觉得这首诗虽然是送别诗却毫无哀伤之意。

  学生2:我也有此感觉,所以读的时候应明快达观一些吧。

  老师: 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2:描写的景物空阔辽远,“萧萧班马鸣”中的“鸣”显出一种豪气,而“萧萧”豪迈中蕴涵着凄凉。

  老师:你能给大家作个示范吗?(此生读诗)。

  老师(面向大家):读得如何?---全班掌声响起。

  老师:大家的眼睛很明亮,对你表示赞许。---下面咱们齐读一遍,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情来,开始。

  老师:看来大家感受比较深刻,读得很好。大家是怎样理解诗人情感的?(停顿)语言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作者也是运用他们最精练的语言来表达其最深挚的情感,能否从其他的地方举一些语言运用精练的例子?

  学生3:“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

  老师:好在哪里?

  学生3: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春天写活了,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

  老师:说得好!还有吗?

  学生4:“僧推月下门”中的`“推”与“敲”的故事。若用“推”就是说门是僧人自己关的,表现出他的孤寂;若用“敲”则说明还有其他人但是却能产生以声衬静的效果。

  老师:有道理,认识很深刻。

  学生5:老师我能举一个非诗歌的例子吗?

  老师:当然可以。

  学生5:《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中的“紧”字,写出了风的紧雪的急,还烘托出当时那种紧张的气氛。

  老师(微笑):看来你是一个细心而善于思考的人啊!(面向大家)其实他们刚才所说的是动词和形容词,究竟还有没有其他的词语?下面咱们就具体品味一下这首诗的语言。请再读一遍这首诗,找一下诗中都有哪类词语。

  学生6:名词、也有动词、形容词。

  学生7:还有数词和量词。

  老师:请举例说明。

  学生7:名词有“青山”、“白水”、“孤蓬”、“浮云”、“落日”、“斑马”、“游子”,数词和量词有“一”、“万”和“里”。

  老师:其他的呢?

  学生8:动词有“横”、“绕”、“征”、“挥手”。

  老师:这些词都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大家交流一下。(2分钟)

  学生9:青山和白水,比较明丽,然而孤蓬、浮云、斑马给人飘泊不定之感,与游子相照应,但是我却不明白,既然这样,为什么还写那色彩明丽的山水呢?

  老师:大家说呢?(学生疑惑)。

  老师(引导):李白是什么性格的人呢?

  学生9:他是浪漫主义诗人,是比较乐观的人。

  老师:那么,这首诗送别诗,有没有哀伤之意呢?

  学生9:没有。这正表现了李白的豁达与乐观

  老师:所以这首诗虽为送别诗却感而不伤这就是源于李白的达观的高贵品格。

  老师:那些动词呢?大家认为哪些更好?

  学生:“横”、“绕”

  老师:好在哪里?--(学生疑惑)。

  老师(引导):首先要看这两个动词前后分别连接的是什么词。比如说“横”,前后连结的是名词,综合考虑,然后再跟“绕”的运用对比。

  学生10:“白水绕东城”, 水是动的,那应该是“绕”把水的动态写出来了吧。

  老师:说得很好,“横”呢?

  学生8:“横”描绘出了山的静态。

  老师: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学生11:老师,这样看来,“一”和“万里”也应综合考虑了。也就是说在此一别就是万里,有一种惜别之情,而“斑马”又增强了这种感情。

  老师:对。大家的发言很精彩。着首诗在同学们的积极探讨下越来越清晰了,所以我们通过品味诗歌语言,就能够了解诗人,就能与他们进行时空对话。其实这里所说的名词就是诗歌中所说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意象语言,那么,什么是意象呢?大家已经体会到,它首先是客观物象,其次还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其实还有一类语言叫做情感语言,如“鸿雁不堪愁里听”、“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愁”、“悲”还有常出现的独“断人肠”等,就直接蕴寄作者的情感。而其他的词,如动词、形容词、数词等,我们就称他为特定词语。鉴赏诗歌时,我们都应该认真品味。

  情感语言 如:其他诗歌中的“愁”、

  点拨与展示 :思想情感 “悲”、“独”等。

  动词,如:这里的“绕”、“横”。

  特定词语 数量词,如:“一”、“万里”。

  形容词,如:萧萧

  老师:那么,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能否体会出来?

  学生7:用了较多的意象,应是借景抒情吧。

  老师:对,那么谁能够从表现手法思想情感上对这首诗总结一下呢?

  学生2:这首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老师(点拔):借什么景呢?也应具体说出来。比如借“孤蓬”、“浮云”、“落日”、“斑马”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然而诗中的“青山、白水”色彩明丽给人以感而不伤之意,表现出李白的达观的高贵品格。

  老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从品味语言入手去鉴赏下面一首送别诗---《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以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为重点。(以下首先学生自己品味,然后学生交流、展示,老师点拨、总结。)

  回顾与反思

  “诗歌与散文”新课程目标指出:“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可见,它对我们的要求是:一、培养鉴赏诗歌的兴趣;二是使其获得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怎样办呢?我认为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品味、交流,在感悟品味中,培养其鉴赏兴趣,在交流中逐步获得审美情趣,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其逐步认识鉴赏诗歌所运用的一般方法。

  另外,从平时的学生做诗歌鉴赏题的情况来看,鉴赏无从下手,组织答案没有语言可写。其根本原因,一个是不知如何鉴赏,另一点就是鉴赏时没有清晰的抓手。我想,运用这种课堂模式,就能够弥补学生的这种缺陷,使其领会到怎样鉴赏,从哪里着手鉴赏,鉴赏时有话可说,同时能够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应该说一下目标的设置了。当时综合考虑新课标和学生现实状况两个因素,于是就设置了这三个目标,基本上是按先读后品再背,最后巩固拓展的方式进行的,其中以品味语言为中心,因为在品味语言时,其诗歌手法(表现手法学生已有较多认识)和思想内容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然后再经方法点拔使其彻底清晰。

送友人血案第2篇

“送别”诗唐诗中的常见主题,通过抒写离别情绪,表达深情厚谊。

哪两句集中表现了送别之情?

生1:中间两联

生2:后面两联

有分歧很正常,老师比较赞成1的说法

(你我)此地一为别,(君似)孤蓬万里征

老师在检查大家抄写中发现有同学把孤蓬写成孤篷,为什么李白用草字头?

生:孤蓬是种植物,干后断开,遇风飞旋。篷是帐篷

是帐篷嘛?李白生活在唐代

生:

(分析船和草的境遇的不同)

可以把孤蓬变为飞蓬吗?

孤蓬的孤是说他一个人

孤只是说数量少吗?如果是那么可以写一蓬。

1说明李白比较孤单

由此可见诗人的处境和孤单,一起读出这两句里的感情。

接下来我们来关注词语之间的关系,齐读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为什么要把浮云和游子意,落日和故人情放在一起呢?

浮云( ) 游子意,落日( )故人情

1浮云和游子意有关系

怎么联系起来?

1浮云飘飘游子意

飘飘逝形容浮云的,能不能说一个词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

1好比,恰如

浮云……好比游子意,落日……恰似故人情,把省略的地方补充出来。

1浮云飘飘好比游子意,落日遥遥恰似故人情

你说的很美,但是你也像诗人一样说的很含蓄。能说直白点吗?

1白云的漂浮不定就像游子行踪不定的悲苦

夕阳倚山而下就如同古人的情意

接下来我要问句与句的关系了,此地句和孤蓬句有啥关系?

齐读: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女生:浮云游子意,男生:落日故人情

后面一联意向多了,说明什么?心思复杂了,情谊多了

为什么老师要安排这么读?

浮云和落日是假的吗?可能是他信手拈来的。

化无形之情为有形之

1物

还有可能是更大的

1景

聚焦首尾两联

有哪些信息?

李白不止语言运用能力很强,他逻辑思维能力也很强。把“青山”“北郭”圈出来,还有“此地”。(黑板上化了青山北郭和白水,用一个小人标注李白所在位置)

板书:

郊外送别

临别寄语

对友抒情

马上挥别

同题比较: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什么感觉?

1霜和苍苍有伤感

李白的这首从青山白水等词没有看出伤感,只有不舍。

小组合作表演李白想说些什么,怎么做的?

(两组女生表现了很不舍的离别场景)

李白是个大诗人,你们表演的看起来有些琼瑶,有没有爷们儿间的离别

与其不舍缠绵,不如各自天涯,各自精彩。很潇洒的离开,这种潇洒是真的不在乎吗?可能是一种假装,所以是:潇洒又不舍

总结:从情感进入,字词选择,词与词的关系,句与句的关系。

苍郁:说课《橘逾淮为枳》

1、文和言如何找到完整的统一,从课题入手,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

2、预习:思维方式,根据这篇文章,你自己设计预习。由此提高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3、重视朗读:读比说的效果好。齐读,范读,分角色朗读,自由散读

4、关注学生侧重引导:

5、问题——怎么把文言结合,楚王是如何故意针对晏子的?

从那句话中哪个字词可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从标题入手,读题解题——学生朗读并解释题目

初读课文:

找到与标题相关的语句。

体会晏子的情感态度。——圈画字词,品读语句体会晏子的情感态度。

研读课文:

找到晏子产生这样情感态度的原因。——读前文一到四段,找到原因。

品读课文:

探讨楚王是如何故意针对晏子的?——小组圈画讨论重点字词。如善。分角色朗读课文比较关键语句。

细读课文:

分析晏子的回击,感受语言上的习辞和行动上不失礼节。——语言上类比说理,转移重点。行为上不失礼节。

评课:

杨泰教研组长:

律诗可以通过截句的方法变成绝句来体会。

首尾连在一起,体会诗歌中景物的运用。

从练字开始,用换字法,比较体会。跟我们平时的直接问:这个字好在哪里️艺术很多。

关注练词,采用补字法。

关注句与句的内在逻辑。

熊黎鸣:

诗歌语言美节奏美和情感美。情感美是我们着重要去琢磨的。抓住了语言形式之后是否可以进一步的组合?可否把孤蓬和万里进行组合?同一联中词与词的组合呢?第二联是情感的单向表达,第三联是情感的双向表达。

楼老师:

诗是韵文,只有读起来才有感觉。律诗绝对是押韵的,听起来不押韵是古音的为题,押韵押几个呢?

读诗歌的章法。孤蓬不是最典型的。横,有组合的意思,绕,千回百转。

一步步搭桥让学生自己能赏析。比如对仗,前工整,后又不工整。为何如此?不是一定要求答案,而是由此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是一种唤起。可能是一种心境的变化,内心之前还是比较沉重的,后面在交流中放松了,想通了,洒脱了,就豁达了,所以“挥手自兹去”。

可以提醒学生关注诗歌背后的“自我”。

诗歌有密码,你我希望成为解密人。

送友人血案第3篇

导读:

五言律诗,是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时所作。其原文如下: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字词解释:

⑴见说:唐代俗语,即“听说”。蚕丛:蜀国的开国君王。蚕丛路:代称入蜀的道路。

⑵崎岖:道路不平状。

⑶山从人面起:人在栈道上走时,紧靠峭壁,山崖好像从人的脸侧突兀而起。

⑷云傍马头生:云气依傍著马头而上升翻腾。

⑸芳树:开著香花的树木。秦栈:由秦(今陕西省)入蜀的栈道。

⑹春流:春江水涨,江水奔流。或指流经成都的郫江、流江。蜀城:指成都,也可泛指蜀中城市。

⑺升沉:进退升沉,即人在世间的遭遇和命运。

⑻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卖卜为生。

原文翻译:

听说从这里去蜀国的道路,崎岖艰险自来就不易通行。山崖从人的脸旁突兀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上升翻腾。花树笼罩从秦入川的栈道,春江碧水绕流蜀地的都城。你的进退升沉都命中已定,用不着去询问善卜的君平。

背景:

这首诗送友人入蜀之处在秦地,当为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李白在长安送友人入蜀时所作,诗人当时受到朝廷权贵的排挤。

主旨:

这是一首以描绘蜀道山川的奇美而著称的抒情诗,诗中既有劝导朋友不要沉溺于功名利禄中之意,又寄寓诗人在长安政治上受人排挤的深层感慨。

艺术特色:

此诗以写实的.笔触,精练、准确地刻画了蜀地虽然崎岖难行,但具备别有洞天的景象,劝勉友人不必过多地担心仕途沉浮,重要的是要热爱生活。诗中既有劝导朋友不要沉溺于功名利禄中之意,又寄寓诗人在长安政治上受人排挤的深层感慨。全诗首联平实,颔联奇险,颈联转入舒缓,尾联低沉,语言简练朴实,分析鞭辟入里,笔力开阖顿挫,风格清新俊逸,后世誉为“五律正宗”。

赏析:

全诗从送别和入蜀这两方面落笔描述。首联写入蜀的道路,先从蜀道之难开始:“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临别之际,李白亲切地叮嘱友人:听说蜀道崎岖险阻,路上处处是层峦叠嶂,不易通行。语调平缓自然,恍若两个好友在娓娓而谈,感情显得诚挚而恳切。首联入题,提出送别意。颔联就“崎岖不易行”的蜀道作进一步的具体描画:“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好,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想象诡异,境界奇美,写得气韵飞动。

蜀道一方面显得峥嵘险阻,另一方面也有优美动人的地方,瑰丽的风光就在秦栈上:“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此联中的“笼”字是评家所称道的“诗眼”,写得生动、传神,含意丰满,表现了多方面的内容。它包含的第一层意思是:山岩峭壁上突出的林木,枝叶婆娑,笼罩着栈道。这正是从远处观看到的景色。秦栈便是由秦(今陕西省)入蜀的栈道,在山岩间凿石架木建成,路面狭隘,道旁不会长满树木。“笼”字准确地描画了栈道林荫是由山上树木朝下覆盖而成的特色。第二层的意思是:与前面的“芳树”相呼应,形象地表达了春林长得繁盛芳茂的景象。最后,“笼秦栈”与对句的“绕蜀城”,字凝语炼,恰好构成严密工整的对偶句。前者写山上蜀道景致,后者写山下春江环绕成都而奔流的美景。远景与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风光旖旎,有如一幅瑰玮的蜀道山水画。诗人以浓彩描绘蜀道胜景,这对入蜀的友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抚慰与鼓舞。尾联忽又翻出题旨:“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这首诗,风格清新俊逸。诗的中间两联对仗非常精工严整,而且,颔联语意奇险,极言蜀道之难,颈联忽描写纤丽,又道风景可乐,笔力开阖顿挫,变化万千。最后,以议论作结,实现主旨,更富有韵味。

名人点评:

1,清高宗御定《唐宋诗醇》卷一推崇这首诗为“五律正宗”。

2,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一评语:“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然有对偶处,仍自工丽;且工丽中别有一种英爽之气,溢出行墨之外。”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之托可马克市),李白即诞生于此。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相关文章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反思简短》

《《送友人》评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朗诵》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