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蒲柳人家教案省优质课

栏目: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这是蒲柳人家教案省优质课,是优秀的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蒲柳人家教案省优质课

蒲柳人家教案省优质课第1篇

  一、文本分析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所写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彰显了劳动人民身上传承的民族精神,如侠肝义胆,仗义轻财,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等。全书共12节,本文节选自小说的前两节,浓墨重彩描写的正是书中三个主要人物:六岁男孩何满子,奶奶一丈青和爷爷何大学问。小说故事富有传奇色彩,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精神突出。书中通过大量方言俚语,再现了京北运河滩的风俗人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作者在创作时,又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手法,使小说独具特色又韵味无穷。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小说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基本掌握了阅读小说的方法,能够梳理小说情节,简单分析人物形象,并尝试探究小说主题。但学生对于像《蒲柳人家》这样篇幅较长,内容较多的文章接触较少,经验欠缺,不能够迅速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身上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另外这篇文章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和古典小说的表现手法对于学生来说,也比较新鲜,需要在教师的指点下细细品味,这样才能读出小说精妙之处。

  三、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故事情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身上的精神品德。

  3.了解小说的艺术手法,品味小说语言。

  四、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身上的精神品德。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模仿评书语气,介绍人物。

  屏显:她,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她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评书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演绎历史或现代故事。《三国演义》《水浒传》最初都是说话的话本。老师刚才说的这段评书,让大家想起文学作品中的哪一位人物形象呢?大家可能会想到《水浒传》中的扈三娘一丈青。对,今天我们的故事中就有这样一位“一丈青大娘”,她从20世纪30年代的京东北运河岸向我们走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蒲柳人家》,看看这里发生了哪些传奇故事呢?

  (二) 走进传奇故事。

  1.活动一:思维导图,梳理文章思路。

  快速阅读全文,找出能串起全文的一句话。确定小说线索,用图示的方式梳理小说写作思路。

  明确:能串连起全文的一句话是:“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这句话在节选的文字中出现了三次,全文都是围绕着这句话展开的。何满子是一位机灵顽皮的六岁男孩,他是小说的线索人物,由他串起了后面的人物和故事,推动小说情节的不断发展。

  2.活动二:讲述故事,感受传奇魅力。

  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史上,英雄传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以及《三侠五义》《说岳全传》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蒲柳人家》的故事也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无论一丈青大娘的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的威镇古北口,还是后来的巧计锄奸、智斗花鞋杜四,无不出奇制胜,神乎其神,使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智取生辰纲”“大闹野猪林”等故事,想起我们民族多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举。

  请同学们寻找书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内容,绘声绘色讲述一个故事吧,可以模仿评书的语气语调。

  (三)品析传奇人物——一丈青大娘。

  屏显:不过,别看一丈青大娘能镇八方,她可管不了何满子。

  ——《蒲柳人家》第一部分第九段。

  探究问题:“一丈青”是《水浒传》中武艺高强的一员梁山猛将,运河滩边的“一丈青大娘”也不示弱。紧扣“镇八方”“管不了”,结合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相关事件等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探究结果:

  1.分析“镇八方”:

  (1)身强体壮、泼辣胆大、性格豪爽。

  “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不够她打一锅的。”

  (2)爱憎分明、侠肝义胆、打抱不平。

  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可见一丈青大娘凶狠地对待纤夫不只是为自己,更是为了大姑娘小媳妇。“只听咔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运用夸张写出了一丈青大娘的威武与豪气。

  (3)热心善良、心灵手巧、勤劳能干。

  “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从不停歇。“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样样精通,事事能干。“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

  2.分析“管不了”:

  口苦心甜,宠爱孙儿。如:她“抄起顶门杠子,要敲碎何满子的光葫芦头;何满子一动不动,眼皮眨也不眨,奶奶只得把顶门杠子一扔,叫了声:‘小祖宗儿!’回到屋里给孙子做好吃的去了。不是煮鸡蛋,就是烙白面饼。”可见一丈青大娘视孙如命,对孙儿宠爱又无奈。

  (四)作业设计。

  要求:请给“一丈青大娘”配插图。

  1.用语言具体描绘插图的内容。

  2.说说为什么设计这个插图,它能反映人物什么特点。

  3.请你为这幅插图取一个名字。

  示例:

  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满脸怒色,两手叉腰,两脚分开,站在运河边上。河里有几个纤夫,有的站在水中双手打拱求饶,有的斜倒在水中,正准备再次爬起来。

  这个插图可以体现一丈青大娘的泼辣豪爽,侠肝义胆,爱打抱不平。

  取名:大闹运河滩。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分析了“一丈青大娘”的传奇形象,并为人物配上了插图,今天我们继续分析传奇人物之何大学问。

  (二)品析传奇人物——何大学问。

  屏显:在长城内外崇山峻岭的古驿道上, 这位身穿长衫的何大学问,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那形象是既威风凛凛又滑稽可笑。——第二部分第六段。

  探究问题:一提起何大学问,北运河两岸,古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的山响。何大学问是个响当当的人物。请同学围绕“穿长衫的何大学问”和“扛大鞭的何大学问”两个角度,结合书中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探究结果:

  1.穿长衫的何大学问。

  何大学问会编故事,会讲故事;好听书,也会说书;常常腰里揣着个北京老二酉堂出版的唱本,还经常不耻下问,虚心请教;路过文庙,就要作揖上香;他还重视何满子的读书问题,高待遇聘请老秀才教何满子识字。

  2.扛大鞭的何大学问。

  (1)侠肝义胆、威武豪气、打抱不平。

  “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当过义和团,会耍大刀,拳脚上也有两下子。”“会摆弄牲口,打一手好鞭花。”“爱打抱不平、为朋友两肋插刀。”“他不但是赶马的,还是保镖的,牲口贩子都抢着雇他”

  (2)慷慨豁达、扶危济困、仗义疏财。

  “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 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

  (3)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

  “跟牲口贩子借一笔驴打滚儿,也要大摆酒筵,请他的知音相好们前来聚会,听他谈讲过五关,斩六将,云山雾罩。”

  (4)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憎恨敌人。

  “日本鬼子要把我们中国大卸八块啦!”他对日本鬼子的侵略行为恨之入骨。

  (三)品味语言特色。

  1.诵读分析,品味古典韵味。

  屏显:本文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请同学找一找,读一读,品味古典语言的魅力。

  小说多处骈偶句式的运用,描绘人物言行外貌,亦庄亦谐,生动有趣。例如小说在叙述一丈青大娘骂人的特点时写道,“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长短句,四六体”的“四六体”原指骈体文的四字句六字句的连用,这里形容一丈青大娘骂人如同吟诗作词,词语丰富,语气连贯,有长有短,工整对偶,骂出的话有韵味,有艺术。又如在描绘年轻的纤夫招致一丈青大娘一耳刮子重掌之后的情状时写道,“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 拧了三圈,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这一段描写与《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一段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朗读句子,感受民间语言。

  屏显:有人评价刘绍棠是一位“头顶着运河滩的高粱花,脚沾着运河滩的泥土走上文坛”的作家。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创作《蒲柳人家》时,他说:“一是为了感恩图报,为我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二是要走我的乡土文学之路。”

  阅读《蒲柳人家》,我们似乎和刘绍棠一起回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京东北运河岸,领略了这里的风土人情,感受了别样的乡土文化。请同学们寻找文中能体现乡土气息的内容,读一读,品一品,感受乡土小说的魅力。

  例如:

  农村风俗:光葫芦头木梳背儿、大红肚兜、长命锁、洗三、百家衣等等。

  乡土语言:惯用语“好攀高枝儿 “砸碎了骨头也榨不出几两油来。”“鼓着肚子充胖”等。谚语和歇后语。如“人配衣裳马配鞍”“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等。大量的方言土语,如通州地区的方言土语“梆”(敲,用棍子等打),“捎马子”(搭在马背上的口袋),“天灵盖”(头顶),“窝汗”(汗水蒸发不出来),“打尖”(途中临时休息吃点东西),“捯气”(指喘息),“洗三”(旧俗婴儿出生后第三天要洗澡,并请亲朋好友吃饭),“拍花子的”(拐骗小孩的人贩子),“拴贼扣儿”(很难解开的绳扣儿)等。

  作家刘绍棠是运用方言俗语的高手,这篇节选的小说,虽只有几千来字,但所用的俗语(包括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就有三十多个,再加上大量的通州地区的方言土语,刻画人物的性格心理,形象鲜活,逼真自然。

  (四)总结延伸。

  小说由何满子被拴开始,带领我们走进了北京城东北运河岸边的蒲柳人家,开启了一个个传奇的故事,展开了一幅幅生动的风俗画卷。此时何满子还被拴在葡萄架下,“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但是,何满子望眼欲穿,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同学们知道这个神秘救星是谁吗?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传奇的故事呢?欲知后事如何,请同学们课后继续阅读《蒲柳人家》全书,去了解更多的人物和故事,进一步体会小说的特色。

  六、板书设计

蒲柳人家教案省优质课第2篇

  教学内容

  分析《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曾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通过充满稚气、机灵顽皮的何满子的眼睛,勾勒了京东北运河边上农民的性格命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课文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

  知识与技能

  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 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体会,精彩的语句和段落还可作背诵要求,使学生能深入领悟小说语言运用。

  2.研讨探究法 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以感悟小说的独特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学情分析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学生读起来不会感到枯燥,自学本文不会困难。

  教学重点

  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难点

  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体会,合作交流。

  教学策略导

  教学资源小黑板,录音机,教学用书,教学参考书《优秀教案》等。

  板书设计

  蒲柳人家

  刘绍棠

  “一丈青大娘”:

  泼辣大胆 刚直不阿

  口苦心甜 溺爱孙儿 民族作风

  “何大学问”: 民族气派

  侠肝义胆 仗义轻松

  慷慨豁达 爱打抱不平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使用

  预期效果

  导入新课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板书文题、作者)

  倾听,想象,打开书本。

  激情导入,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揭示学习目标出示目标:

  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学生读标

  明确学习任务,有的放矢。

  自学指导

  自由反复读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0分钟后,选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1、何满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2、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 3概括一丈青大娘性格。

  4、何满子的爷爷为什么叫“何大学问”?

  5、何大学问的性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小黑板上出示的几个问题。并选出代表准备全班交流。

  解决课文重点问题。把握文章大意,理解人物形象特点。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学生自学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拨,文章的重难点问题基本能得到解决。

  检测自学效果

  并运用小组代表发言,其余同学补充更正,教师启发纠错并归纳明确:

  1、何满子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通过这样一个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孩子的眼睛,串起整个故事。

  2、何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中的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

  3、泼辣大胆、刚直不阿、性格豪爽、口苦心甜、淳厚朴实

  4、他貌似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胆义肝,仗义疏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同时善于讲故事,想像力丰富,编起故事来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得了“何大学问”的外号。这外号具有戏谑性。

  5、何大学问的性格。

  侠胆义肝、仗义疏财、慷慨豁达、好说大话、喜戴高帽子、爱讲排场、摆阔气

  学生发言,补充,更正。

  学生回答

  通过学生交流和教师启发更正,问题能得以明确。

  当堂训练

  1、学生感情诵读

  2、体会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

  3、读一读 写一写

  擀 嘬 剜 檎

  腌臜 倒气 呼哨 隐匿 荣膺

  一气呵成 妙手回春 断壁残垣

  如坐针毡 芒刺在背 天伦之乐

  影影绰绰 望眼欲穿

  学生练习

  1、体会文章语言特色

  2、夯实基础

蒲柳人家教案省优质课第3篇

  教学目标:

《蒲柳人家》优秀教案

  诵读,整体感知小说情节场景。深入研讨.把握人物性格,体会艺术表现手法。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

  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刘绍棠简历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蒲柳人》《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长篇小说,《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散文短论集,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下列字词。

  投影;

  擀(gǎn) 剜(wān) 腌赞(ā zā) 到气(dáo)

  唿(hū)哨 咯(kā)吧 呱(gū)呱坠地

  荣膺(yīng):光荣地获得。膺:承受,承当。

  隐匿(nì)隐藏、躲起来。

  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如坐针毡(zhān): 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影影绰绰(chuò):模模糊糊,不真切。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2.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思考:

  (1)小说通过充满稚气、机灵顽皮的何满子的眼睛,勾勒了京东北运河边上农民的性格命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课文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那么,他们两人鲜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2)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请画出有关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1)作者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的音容笑貌、喜怒悲乐。奶奶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因为年轻纤夫的无理,她大打出手,赶得纤夫纷纷落水。她那刚直不阿、如火如荼、危急相扶、困厄相济的性格,透出了庄稼人的凛然正气。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中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爷爷何大学问的外号带有戏谑的性质。他貌似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松,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同时善于讲故事,想象力丰富,编起故事来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得了“何大学问”的外号。而为了和这一外号相称,他还真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起来,让人忍俊不禁。

  (2)奶奶:“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奶奶的怒气和力气,泼辣无比的性格跃然纸上)

  “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

  爷爷:“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所以出一趟口外挣来的脚钱。到不了家就花个精光。”

  3.学生揣摩品味独具魅力的小说语言。

  教师提示:小说的语言运用非常有特色。在叙述故事描写人物时,一方面,作者采用了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如:“何满子的爷爷,官讳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占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句中“官讳”是书面语,“叫得山响”是民间口语,二者结合给小说增添了幽默诙谐色彩。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精彩的语句、段可作摘抄和背诵。

  四、深入研读,体会小说的艺术风格

  1.学生感情诵读,体会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

  教师提示:小说《蒲柳人家》真切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人情世态、生活风习。确如一幅风俗画,情致缠绵。如何满子的光葫芦头木梳背儿,大红肚兜、长命锁;洗三百家衣,何大学问的走西口等都别具魅力,历历如绘。

  2.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合作探究:

  《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那么,你认为它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联系熟悉的占典文学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说岳全传》等,进行比照、交流,教师点拨:

  小说的民族气派和民族作风,主要体现在:

  首先,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这从“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小说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占北口等传奇笔墨正是典型的占典传统的继承。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说的结构得《水浒》神韵,即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人物串联一起。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总之。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是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小说的独特魅力。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正是丰富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水乡风情,孕育了刘绍棠高度独创的乡土文学。“我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刘绍棠语),这满怀的率真之情,恰是我们解读乡土创作情感的一把钥匙。透过小说的渲染,我们洞察人物,更能观照那曾经鲜活演绎着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乃至将来,生活的底色都是鲜亮的,文艺也是如此。只要我们用心去品读。

  六、布置作业

  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是我国古典小说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描绘生活中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力求传神,有文采。

  板书设计

  蒲柳人家

  刘绍棠

  “一丈青大娘”:

  泼辣大胆 刚直不阿

  口苦心甜 溺爱孙儿 民族作风

  “何大学问”:民族气派

  侠肝义胆 仗义轻松

  慷慨豁达 爱打抱不平

相关文章

《《不求甚解》教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优秀教案》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反思简短》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