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案例分析3篇

栏目:幼儿园案例分析

这是幼儿园案例分析3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案例分析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案例分析3篇

幼儿园案例分析第1篇

  一、案例现象

  杨帆小朋友胖嘟嘟的,十分可爱,可是他有一些习惯很不好。

  观察一:晨间自由活动时他会带着同伴在教室或幼儿园窜来窜去,追逐打闹;玩积木时,他会把所有的积木都扔在地上;小朋友正聚精会神地听讲,他却和周围的小朋友头碰头讲得热火朝天,手舞足蹈……观察二:绘画活动开始了,他趁教师不注意,拿着记号笔在画纸上、桌布上乱涂乱画,要不,就拍着桌子大声叫“我画不来”,当教师走近他时,他就对你笑嘻嘻的,让你又好气又好笑。

  观察三:他的口语表达本事较差,一紧张就小脸涨得通红,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有时也会结结巴巴说不清楚,有时直接说“我不会”。

  观察四:自理本事特差,能够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妈妈对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二、案例分析:

  ㈠好奇心很强。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并且,我们那里的积木他以前根本没玩过,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自我没有的一些东西他们总想弄个明白,想个究竟,所以他们会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坏。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但却是一种不利于他人的行为。

  ㈡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家里,他是小皇帝,上头还有一个姐姐,长他6岁,他提出的条件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人人都会答应,使他养成了唯他独尊的性格,以致,什么都不会,因为有人包办了。

  三、措施与效果:

  不良的习惯,不是说一时就能改正的,我软硬皆施,表扬和批评相结合,每一天对他吹耳边风,睡午觉时,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背,把他哄睡,孩子也会反思的,逐渐,他慢慢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针对杨帆画画时的表现,我让本事较强的幼儿坐在他的身边,时常关心他,照顾他,还手把手的教他勾线,教他涂色。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家多为孩子添置一些绘画工具,让他在家里涂涂画画,培养他的兴趣。针对孩子口齿不清、说话结结巴巴这一问题,我在平时注意与孩子多交谈,让他重复其他幼儿的回答,并时常找机会让他在团体面前讲述。另外,请家长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谈,让孩子在家多听故事,多接触语言环境,在每次的外出活动中,陪伴在他身边,引导他描述周围的景色、人们的活动,让他复述别人的话,渐渐地孩子的语言有了较大的提高。还有,午睡起床,让他自我穿衣,他每次都穿的满头大汉,我用鼓励的眼光看着他,向他竖起大拇指,此刻,穿衣服对他来说,已经很拿手了。

  此刻杨帆已有了可喜的提高。早上来园时很有礼貌地向教师问好;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处;绘画时不但能根据教师的范画进行勾线,还能经过想象进行添画;有时还主动帮忙清洁教室、给小朋友讲故事……

幼儿园案例分析第2篇

  我和魔豆一起长

  案例:

  春天是种植的最佳时节,种植活动又是幼儿园最常见的活动,它能让幼儿通过与植物的真实接触,感受它们的细微变化,从而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纲要》中也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了丰富自然角,我发动小朋友带来了大的红色魔豆、刘亮博的姥姥也带来许多小的白色魔豆,两种豆子上都有不同的祝福的字。于是我们就进行了一次种植魔豆的活动。

  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分白豆、红豆两组进行种植,并做上标记,首先让孩子把魔豆泡在冷水15分钟,然后把魔豆放在薄薄的土里种好、浇水。放在自然角内供幼儿观察比较。孩子们猜想说:过几天一定就会长出嫩芽来的,叶子嫩绿、嫩绿的,枝干也嫩绿绿的,开出漂亮的花,长出好吃的果实吧……。最后,他们许下愿望:祝魔豆快快发芽、长大。在离园后,孩子们拉着家长去看他们种的魔豆,并说:“这个是我们种的。”看着他们快乐的样子,我想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的成功感已经得到实现。第二天,孩子到幼儿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种的魔豆长出来了没有。一天、两天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有的孩子就着急。不时地问我:“魔豆怎么还不长出来?”我劝他们耐心等待。就在第三天的时候,终于,小魔豆有些按捺不住,跃跃欲试想冲开土壤,孩子们对它说:“快出来吧!我们会一直呵护着你,我们会同你一起长大!”孩子们的脸上带出了一丝的幸福,过了几天已露出半边身子的魔豆,又往上伸展了一些,孩子们惊奇的喊花盆中的小魔豆长出了一枚小嫩芽,我告诉孩子“那不是芽,而是魔豆的根茎,只有先长出根茎,把整颗魔豆托出土面,再退壳脱膜,才能长出小新芽来”。孩子们听后似乎明白了,我又进一步与家长沟通,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搜集植物生长的资料,共同学习。过几天,我发现孩子老是忘了给魔豆浇水,于是在一次小朋友喝完水后,我大声说:“我现在要给魔豆宝宝喂水了,我看他们口渴得都蔫了。”听着我的话,大家都抢着说:“老师,我去给魔豆宝宝喂水吧。”第二天,梁嘉铭喝完水后跟我说:“老师,魔豆宝宝还没喝水,我去给它们喂水”。为了鼓励她的行为,以及带动更多的孩子去关心照料魔豆宝宝,我在集体面前表扬了她。结果引发了浇水热潮,大家都去浇,刚浇完,又有另一个去浇水,弄得花盆里外都是水。经常听到他们互相责备:“水浇太多,魔豆会死掉。”看来他们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大家都想给魔豆“喂水喝”都想关心照料,为了满足大家这一需求,我们制作了浇水记录表,让他们看浇水记录,如果今天有人浇过了就不用再浇了。浇水的事渐渐的不用老师操心了。最后我们提议一起、护理它、观察它、了解它。细心地呵护这些魔豆,功夫不负有心人,梁嘉铭小组的红色魔豆藤爬的好高、好高,魔豆的叶子已经比孩子的巴掌还大了,望着绿油油的叶子,我们感到十分的欣慰,毕竟,那可是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劳动成果呀!那绿油油的绿叶,时不时微微摆动,像一个灿烂的微笑,开花后长出了一个果实,像马刀一样!孩子们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情不自禁地给了它一个甜蜜的飞吻。而刘亮博小组的白色魔豆藤爬的矮一点,叶子很少而且小,开花后长出了两个果实,像水果刀一样!小朋友把魔豆生长的过程记录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两种魔豆果实长出的大小、高矮、胖瘦差异越来越明显。他们的话题又在转移:“我们红魔豆果实宝宝长得比你们的大。它已经和我的胳膊差不多长了。”并用胳膊比划着长短。噢,这是个新内容,给魔豆宝宝量身高。为了把孩子的观察探索引向深入,我向孩子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怎样知道魔豆宝宝长高了?可以用什么方法和材料给它们量身高?”在我的启发下又引发了一场测量和制作测量工具的热潮,他们找来了各种工具合作测量,并且还制作了长颈鹿测量尺、回形针测量尺、刻度测量尺、冰棍糕测量尺……在我们的共同关注下,魔豆宝宝一天天地长大了,关注他们的孩子也渐渐增多,孩子们的发现也多了。

  分析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老师的引导与环境的创设在幼儿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整个种植活动中能抓住幼儿的年龄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仔细观察每个幼儿的一举一动,始终做幼儿种植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从幼儿喜欢种植的兴趣点入手,与孩子一起种植魔豆,既满足幼儿热爱大自然,乐于参与种植活动的需要,又让幼儿在种植管理过程中感知魔豆的培育过程、生长变化、生长条件等,获得各种有意的经验和体验,增进全面了解。在照料中孩子们倾注了自己的感情,从而发自内心地喜欢魔豆。从种植开始,到魔豆宝宝的成长,孩子们在不断地观察、比较、发现、探索的过程中,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和经验得到了生成和深化,对魔豆的感情也在不断加深,收到了预期效果。让小朋友们体验了种植的乐趣,认识了春天种植的意义,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播种绿色,放飞希望吧!魔豆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乐趣,我们喜欢魔豆。我们和魔豆共成长。

幼儿园案例分析第3篇

  案例背景

  A是班级里的小男孩,来幼儿园一年都不到,长得很帅气,有时俨然一个大男孩,人也很聪明,但话不多,还有让老师苦恼的是:他很多时候比较懒,睡前不愿意自己脱裤子,醒了更多的时候等老师、阿姨帮他穿裤子、鞋子,如果不是很饿他连喂自己吃饭都懒得动手,做操时只要老师不扶着他做,他也懒得动手动脚,活动时,只要是需要动手稍微有点麻烦的事情,他宁愿坐在一旁看看,仿佛他对于很多事情都没有什么激情。

  案例描述:

  境一:

  “老师好!”门口A进来。“你好!今天真棒,来得早起来了。”老师一边摸着A的头,一边对他说,“想玩哪个区角,自己选一个进去玩吧。”他选了娃娃家,在里面玩得很开心,又是烧菜,又是做饭,还躺在靠垫上蹭来蹭去很是舒服。到了做操的时间,老师铃鼓响起,“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玩具整理好,有小便的小朋友去小便,然后来搭火车,我们要准备下楼做操了。”可他还在玩,老师叫他:“A整理好玩具,穿鞋子出来了,我们要准备下楼了。”可他还在继续玩,老师走过去,对着他说,他这才放下手中的玩具,但是没有整理的意思,来到自己的鞋子旁边坐着,但是就是没有动手穿,然后看看老师。老师知道他的意思,但是老师说:“你先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然后自己穿上鞋子,A很棒的,自己会穿的哦?”他没反应,然后老师又说:“A再不整理,等下我们就都下楼了,就不等你了。”他见老师这么说就象征性的拿了几个玩具放好,这时一位小女孩进去帮他整理,他就马上退出了,他坐在鞋旁没有穿“我不会!”A说。“不会我可以教,但是我教完了你要自己穿。”老师说。A点点头,老师一步步告诉他,他今天穿的鞋子应该怎么穿,并一步步帮他穿上一只,另一只让他自己动手,他很快久穿好了。

  情境二:

  操场上,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地和着音乐做早操,虽然有些孩子的动作也不是特别标准,但是一个个都是一副认真的样子。这时,看到站在圈子上的A又在那里一动不动,老师开车开到他的面前:“A小司机当好了吗?”说着老师扶着他的手开着,他就像一个提线木偶,没有任何感觉的让老师扶着他开,开了一小会,老师放开了他,继续开到其他孩子的面前,然后他又是呆呆的站着懒得动手了。老师叫他:“A,小手举起来了,变成小猪了吗?”老师扶着他的手夸张的做起来,他就跟着老师的手动起来了,但是当老师离开后,他又停了,对此老师显得有些无奈。

  情境三:

  餐前老师讲了嘟嘟熊的故事给孩子们听,故事讲完后,老师问孩子们:“老奶奶为什么喜欢嘟嘟熊?还夸奖他。”有孩子很快的说:“因为他会把自己的吃出的垃圾都带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爱劳动。”“对呀!所以老奶奶喜欢他,还夸奖他。那我们也要学嘟嘟熊,以后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偷懒,要不然没有人会喜欢你的。”“A是吗?”旁边的一位孩子马上说:“恩,是的。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A也点点头。

  情境四:

  有天起床,所有的孩子都已经穿好鞋子了,只有A还坐在他的鞋子旁边等阿姨出来帮他穿。一会,阿姨出来,老师对阿姨说:“阿姨,不要帮他,他会习惯的。”然后,阿姨没有帮他,他继续坐着,老师走过去,“我们今天来给你得小脚丫找家好吗!”老师把自己的鞋子脱去,“这个是它得家吗?”“不是!”“那它得家在什么地方?”“这里!”“那赶紧让它进家门吧?”“好!”

  案例分析:

  1、形成不良习惯的原因

  A的不良习惯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从小A一家就跟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两位老人对于小孙子是宠爱有加,每天吃饭都是由外婆喂,外公外婆的另一个任务就是清理A每次玩好的场地,他从来都不习惯自己整理玩具。就这样,什么都由大人包办代替,使他失去很多自己动手的机会,并逐渐养成了娇生惯养的性格,而且外公外婆对于他的每个眼神总能很快的心领神会,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难怪A经常说自己不会但也懒得问。

  2、教育效果经常不明显的原因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们也会运用故事、榜样激励、说理、看图等策略,但是这些对他来说更多的时候只是简单的说教,教育只停留在表面而使被教育者缺乏感性认识和经验。教师对于孩子的教育有时还是会受到传统教育的思想束缚,有时也会只注重教育的结果而非过程。比如有时教师为了让孩子尽快的完成任务,仅仅只是用了语言的提示让A把自己的玩过的玩具自己整理好,却没有交给他应该如何整理,这对于其他的孩子来说也许并非难事,但是对于一个在家一直有人帮他做事的A来说也许是有难度的,可能根本没有人告诉过他应该要怎么拿怎么放,放哪里。而有时教师也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上述的教育对于A来说也许只是对于一些基本道理的表明的接受,而并非从内心有所触动,因而也达不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案例反思:

  1、做好家园共育工作,统一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

  长辈们对于独生子女得溺爱让他们失去了很多动手的机会,正是这样才让A变得如此的依赖他人。要是他发生根本性得改变必定需要一个很长得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更多家长得配合,教室要及时得指导家长的工作,要让家园真正能达到很好得共育,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要让5+2=7而不是小于7,为孩子创造良好得家庭环境和表现自我的机会。

  2、淡化说教,创设更加生动活泼的实践情景去教育孩子,运用好游戏得方式

  在我们得日常教育中,不要以成人得眼光或语气去教育孩子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不要总习惯于把现成得东西告诉孩子,要倡导以人为本,更多得运用游戏为孩子创设有趣得情景让他们亲身体验。

  3、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得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幼儿园纲要指出:“教室应为幼儿学习生活得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室要观察幼儿、了解孩子、同时鼓励孩子去发现自己的世界。而教室仅仅作为他们参加获得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4、找到孩子得兴趣点加以引导

  都说兴趣是最好得老师。纲要也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得事情、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得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提高孩子对于参与活动得兴趣。

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学案例与分析3篇》

《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3篇》

《幼儿园个案分析表20篇》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