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章教案2
栏目:语文必修教案这是老子五章教案2,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老子五章教案2第1篇
一、导入《老子》五章
老子道家学术孕育三千年的中国心灵鸡汤助您洗涤心灵。老子是一位出色的智者他所撰的《道德经》是一个知识宝库内藏的哲理使不少迷茫的心灵得到解脱几年前的《纽约时报》把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二、老子以及《道德经》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今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
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
《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三、学习第一章
1、学生自读(默读+朗读)。
2、学生讨论(难词难句理解)。
3、师生互动(难句疏通)。
4、老师引导师生明确:(出示幻灯一)
道是《老子》中最高的哲学范畴含义有:
(1)构成世界的实体。
(2)创造宇宙的动力。
(3)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
(4)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5)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
5、段落小结:(出示幻灯二)
老子设立“道”这一个最高范畴主要是为了方便阐述其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而已。
本章旨在说明:(1)、道具有不可言说性精深玄妙;(2)、道是万物的根源和初始其余的文字都是一个形容词而已。
四、学习第二章
1、学生自读(默读+朗读)。
2、学生讨论(难词难句理解)。
3、师生互动(难句疏通)。
4、老师引导师生明确:(出示幻灯三)
(1)本章总结了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经验中矛盾对立依存转化的例子由此推论出圣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无为思想)。
(2)“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创建、去发挥能动性去贡献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而顺着自然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据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即是要消除占有的冲动。人类争端的根源就在于人人扩张自己的欲望因而老子极力鼓吹“功成而弗居”的精神。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习第二章
1、组织思考:怎么看待“清静无为”?
2、学生讨论。
3、学生代表发言。
4、老师引导师生明确:(出示幻灯四)
(1)人有思想知识情欲作为有为本是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而有意地不作为以求返于自然原始实乃违反人之自然天性。
(2)、无为悖乎人类生活之趋势逆乎生活创造进步之主流。受其影响国人生活萎靡不振道家之流毒亦难辞其责。
(3)然叫人减低欲望保养自身亦可救弊亦可养人。
二、学习第十九章
1、学生自读(默读+朗读)。
2、学生讨论(难词难句理解)。
3、师生互动(难句疏通)。
4、老师引导师生明确:(出示幻灯五)
(1)具体论述治国主张反而论述该去除哪些东西。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五章教案2第2篇
【学习目标】
1.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3.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
难点:理解《老子》当中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
【总课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春秋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
老子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
老子是有极大智慧的古代哲学家。他观察了自然方面天地以至万物变化的情状,他观察了社会方面历史的、政治的、人事的成与败,存与亡,祸与福,古与今相互间的关系与因果,他发现并了解事物的矛盾性比任何一个古代哲学家更广泛更深刻。他把这种矛盾性称为道与德。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二、研习文本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注释]
毂:gǔ,车轮的中心部位。当:在。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毂上,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注释]
埏:shān,揉和。埴:zhí,黏土。
[译文]
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具备陶器的作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注释]
户牖:门窗。
[译文]
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有了门窗中空的部分,才具备房屋的作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释]
之:助词,取独。
[译文]
所以“有”(车子、器皿、房屋)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注释]
企者:踮起脚的人。
跨者:跨大步的人。
见,同“现”。
长:有两种读法,cháng,长久;zhǎng,得到敬重。
[译文]
踮[diǎn]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自我夸耀的人不会长久(或“不被人们敬重”)。
伐
会意字,表示用戈砍人头。意思有:击刺,砍杀;砍伐;攻打,征伐;功劳;夸耀。
矜
形声字,本义是矛柄。夸耀,如自矜攻伐;拘谨,持重,如矜持。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注释]
其:它们。行:同“形”。物:众人、世人。或:有。处:为、做。
物或恶之:人们对它有厌恶之情。
[译文]
用道的观点来看,(以上这些行为)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译文]
认识别人的人智慧,了解自己的人聪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译文]
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刚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注释]
强:勉强。
[译文]
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
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长存,这就是长寿)。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注释]
持:持守。兆:预示。泮,同“判”,分离。
[译文]
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译文]
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治理妥当。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注释]
累:léi,同“蔂”,土筐。
[译文]
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一小步开始走出来的。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译文]
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译文]
因此圣人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不执意把持,所以也不遭受损害。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注释]
几:jī,接近。
[译文]
人们做事情,常在接近成功时失败。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译文]
如果在将要完成的时候也像开始时那样谨慎,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了。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注释]
复:弥补,补救。
[译文]
因此,有道的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看重难以得到的东西,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
三、思考探究
【第十一章】
“有”和“无”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无”让“有”发挥作用,正如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了器皿的作用;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第二十四章】
指出“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害处,因而有道者不处。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会导致失败,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政策同样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会给国家、社会、民众带来深重的苦难。这里阐述的道理,不仅对一般人有用,更重要的是给当权者敲响警钟。
[拓展: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注释:
曲:委屈。枉:弯曲。权:保全。
译文:
委曲反能保全,弯曲反能伸直;低洼容易充盈,陈旧反能更新;欠缺就能获得,贪多反而迷惑。因此圣人守道,作为天下的范式。不自我表现,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声名昭彰;不自我夸耀,反能建立功勋;不自高自大,所以才能长久(或“所以能领导众人”)。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说的“委曲反能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确实做到周全,就会回归于道。
【第三十三章】
强调自我修养,要做“自知”、“自胜”、“自足”、“强行”的人。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自胜”就是今天说的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与大道“复归”,从而“死而不亡”。
第三十三章[内容梳理]
自知、自胜
知足——富有
不知其所
久(立身长久)
强行——有志
身死道存
寿(与道同在)
说明:自知、自胜,并对达到的境界感到知足,就是富有。
【第六十四章】
“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以“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老子依据他对人生的体验和对万物的洞察,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老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没有保持事情初始时的那种热情,缺乏韧性,如果能够做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在最后关头要像一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出现失败的事情了。
老子五章教案2第3篇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善于汲取世俗经验论说道理的写作方法;鉴赏《庄子》借助寓言增强说理的趣味性的写作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对文中道家文化的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理解并继承道家思想中的优秀之处。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说理方法。
教学方法:研读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要点:师生共同研读《〈老子〉四章》。
教学过程:
一、引疑设问明老子
1.导入
白岩松说:“中国人不做无用的事。然而什么是无用的事?什么是有用的事?”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老子〉四章》,了解老子是如何论述“有”与“无”的。
2.作者介绍
老子(生卒年不详),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人。出生于楚国苦县。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著有《老子》(又称《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的著作之一。
老子名言:
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⑤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⑥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题目解说
《〈老子〉四章》即从《老子》中选出来的四段能够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的文字。
《老子》又称《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被誊为“万经”。
《道德经》分上篇《德经》和下篇《道经》该书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4.写作背景
老子生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 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老子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二、字正腔圆诵文本
1.自由诵读,每人读两遍。
2.正音。
3.男女同学对读。
文章句式整齐,大致押韵,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对读前,保持仪容整洁,端身正坐,收摄身心,心存恭敬。
男同学读第一、三章,女同学读第二、四章。
三、字斟句酌解文意
1.示范解读第十一章。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关键字词:
当其无,有车之用: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无"指毂的中间空的地方。
埏植:埏,和;植,土。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
户牖:门窗。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
翻译: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解读:老子在本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觉察。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显现出来。老子举了三个例子:车子的作用在于载人运货;器皿的作用在于盛装物品;房屋的作用在于供人居住,这是车、皿、室给人的便利。车子是由辐和毂等部件构成的,这些部件是“有”,毂中空虚的部分是“无”,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行驶,当然也就无法载人运货,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器皿没有空虚的部分,即无“无”,就不能起到装盛东西的作用,其外壁的“有”也无法发挥作用。房屋同样如此,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可以出入、采光、流通空气,人就无法居住,可见是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本章所讲的“有”与“无”是就现象界而言的,与第一章所说有“有”与“无”不同,后者是就超现象界而言的,读者应注意加以区别。
2.合作探究其他三章。
按照第十一章的学习方法,学生自由组合,每四人为一组,每组探究一章。
要求:小组上台展示,其中一人朗读,一人指出关键字词并解释,一人翻译,一人分析解读。
3.展示探究成果。
第二十四章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关键字词:
企:一本作“支”,意为举起脚跟,脚尖着地。
跨:跃、越过,阔步而行。
赘形:多余的形体,因饱食而使身上长出多余的肉。
翻译: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解读:在本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自见”、“自我”、“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的。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短暂而不能持久。急躁冒进,自我炫耀,反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本章不仅说明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不可恃,也喻示着雷厉风行的政举将不被人们所普遍接受。
四、探骊得珠赏技法
本文的说理方法:以喻说理,富有哲理。
①善于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具体事物中概括出抽象的哲理;善用辩证对应的双方来说理。
如作者连举生活中的三个例子,用车毂、陶器和房屋说明世间万物无不存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②善用逆向思维,具有意想不到的开创性。
这一特点是指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领悟的效果。如老子所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就是其逆向思维的体现。
③行文简洁凝练,句句警言,如歌如诗,显出独特的魅力。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寥寥数语,即从平凡的现象中反映出深刻的哲理。
五、你言我语谈收获
1.在《老子》中,几乎通篇充满了“不争”的理念。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等。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怎样看待竞争这一问题?
观点一:竞争是一种客观的现实存在。
亚当·斯密曾说过:“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好的竞争有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社会的和谐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坏的竞争则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甚至会导致社会的分 裂、动荡。区分竞争的好与坏的标准,就是其是否符合社会规范和伦 理道德的要求,以此为标准,儒家的思想家们提出了符合“礼”“义”标准的“君子之争”,区别于只顾谋求一己之私利的“小人之争”。我们应提倡“君子之争”,拒绝“小人之争”。
观点二:过度竞争导致无序。
如果竞争没有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就会导致混乱。战争是这样,经济发展是这样,人的生活也是这样。人类进行军备竞赛,导致核武器泛滥成灾;人类进行太空竞赛,导致太空垃圾的“乌云密布”;而人类的物质占有竞赛,已使地球不堪重负……我们回过头来,再听听老子说的“知足之足,常足矣”“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时刻提醒自己要在规范约束下进行有序竞争。
观点三:“不争之德”助不争而胜。
老子所谓的“不争”不是真的不争,而是眼前不争,是依托着“道”的无痕迹的争,是为以后发展的争,这是不争之德的体现。天下之事,唯有不争之德可以服人,唯有与人无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既是老子以柔克刚思想的体现,又表达了一种人格力量。纵观滚滚红尘,凡好争者,终必是得而复失;而不争者,则终是得而不失。德者自得,无德者不得。得失之理,唯在一个“德”字上。
2.《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者有什么不同?
结论不同。
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
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
老子五章教案2第4篇
教学目标《老子》五章教学设计
1.了解老子这个存在争议的名人。
2.理解“道”这一核心概念。
3.初步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恰到好处地运用于生活和工作。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节选内容运用辩证法思维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老子》五章
老子道家学术孕育三千年的中国心灵鸡汤助您洗涤心灵。 老子是一位出色的智者他所撰的《道德经》是一个知识宝库内藏的哲理使不少迷茫的心灵得到解脱几年前的《纽约时报》把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二、老子以及《道德经》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今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
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
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
《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三、学习第一章
1、学生自读(默读+朗读)。
2、学生讨论(难词难句理解)。
3、师生互动(难句疏通)。
4、老师引导师生明确:(出示幻灯一)
道是《老子》中最高的哲学范畴含义有:
(1)构成世界的实体。
(2)创造宇宙的动力。
(3)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
(4)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5)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
5、段落小结:(出示幻灯二)
老子设立“道”这一个最高范畴主要是为了方便阐述其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而已。
本章旨在说明:(1)、道具有不可言说性精深玄妙;(2)、道是万物的根源和初始其余的文字都是一个形容词而已。
四、学习第二章
1、学生自读(默读+朗读)。
2、学生讨论(难词难句理解)。
3、师生互动(难句疏通)。
4、老师引导师生明确:(出示幻灯三)
(1)本章总结了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经验中矛盾对立依存转化的例子由此推论出圣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无为思想)。
(2)“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创建、去发挥能动性去贡献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而顺着自然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据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即是要消除占有的冲动。人类争端的根源就在于人人扩张自己的欲望因而老子极力鼓吹“功成而弗居”的精神。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习第二章
1、组织思考:怎么看待“清静无为”?
2、学生讨论。
3、学生代表发言。
4、老师引导师生明确:(出示幻灯四)
(1)人有思想知识情欲作为有为本是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而有意地不作为以求返于自然原始实乃违反人之自然天性。
(2)、无为悖乎人类生活之趋势逆乎生活创造进步之主流。受其影响国人生活萎靡不振道家之流毒亦难辞其责。
(3)然叫人减低欲望保养自身亦可救弊亦可养人。
二、学习第十九章
1、学生自读(默读+朗读)。
2、学生讨论(难词难句理解)。
3、师生互动(难句疏通)。
4、老师引导师生明确:(出示幻灯五)
(1)具体论述治国主张反而论述该去除哪些东西。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