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比较阅读祭十二郎文
栏目:语文必修教案这是语文教学比较阅读祭十二郎文,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知识目标】《祭十二郎文》的公开课教案
一、培养诵读文言文的技巧与习惯,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二、能借助工具书与上下文读懂词句,重点掌握词语。
三、熟读成诵,赏析本文边诉边泣的语言特点。
【能力目标】
一、借鉴本文不拘常格、自一由抒情的写作手法。
二、培养在阅读文本语境中揣摩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目标】
一、体会感知本文抒发的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正确认识作者凄楚的人生感慨。
【重点难点】
一、读懂词句,掌握积累文言词句,体会至真至诚的骨肉亲情,是学习的重点。
二、品析本文不拘常格、自一由抒情的写法,正确认识哀痛之中凄楚的人生感慨是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常识
1、韩愈
2、祭文格式及本文特点
二、整体感知
1、十二郎与韩愈是什么关系?作者对他的去世为什么如此悲痛?
2、在回忆中死者生前与作者的感情如何?最让作者哀痛的事情是什么?
3、作者怀念死者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三、基本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结合《导学》“知识盘点”在文本中发现疑难词句,并做相应的笔记〗
四、复述第一至第四语段,理解掌握重点词句
【在诵读与复述中启发学生拓展思维,讨论交流阅读心得】
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在首段中有哪些语词概括了这些情感?
五、练习实践
诵读全文,巩固词句,增强语感,理解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述第五至结尾重点语段,理解掌握重点词句
【在诵读与复述中启发学生拓展思维,讨论交流阅读心得】
1、第五段主要抒发了对人生命运的怎样感慨?作者在悲痛之余还有怎样的情感?
〖感叹人世无常——悲怨而无奈〗
信——兄盛德夭其嗣,汝纯明不蒙泽——未可信
其信然邪,其梦邪少强夭殁, 长衰全存
梦——东野之书,耿兰之报在侧——信然
天者诚难测,神者诚难明——理者不可推,寿者不可知
2、上段哪个语句与本段相呼应,而下文哪些语段与本段相呼应?
3、最后三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启发引导从不同角度了解概括〗
对死者——祭拜亡灵,吊慰遗孤,力求改葬——抚养子女,以待余年
对自己——深感负疚,生不能共居,殁不能尽哀,魂不能相接——无意人世
【小结】无意人世却责任未了,抚养遗孤又觉力不从心,这是何等的哀痛凄绝啊!
二、诵读指导,品味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感
【诵读提示】
正所谓“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确实,读这篇祭文,我们不但可以看到作者眼泪纵横的模样,还可 以听到作者痛哭的声音。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读者被它所打动。宋代大作家苏轼曾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可见 它感人之深。
〖小结〗
披文人情、以心相感,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的感情是深沉而复杂的,又岂能是一个“哀”字所概括得了的。
三、迁移练习
1、完成《导学》基础训练
1、口头复述全文,发现疑难语句
语文教学比较阅读祭十二郎文第 2 篇教学目标:
1、 理解本文的主旨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历史状况的关系,以便与《过秦论》进行比较;
2、 了解赋的写作特点,并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一文体来表现主旨的;
3、 学习积累有关的文言知识。
教学安排:
3—4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历史是一面镜子,所以唐太宗说:“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一个朝代的兴和衰,总是有其规律的。杜牧在政治上是密切注视世事的作家,他曾表示自己十分注意历代“治乱兴亡之道”、“古人之长短得失”。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这是一篇讽时刺世之作。文中对历史的回顾,有着现实的用心。杜牧企冀统治者以秦为镜,回心转意。这篇《阿房宫赋》就是他匡世济国的思想的体现。
二 文体介绍:
“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和散文的一种文体,到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裁,讲究铺叙夸张渲染,讲究词藻,还讲究音韵对仗等。
三 学生自学:
1 要求学生不看课文注解,通读全文,把不懂的字、词、句标出。然后对照注解再读全文,尚有不懂的地方标出(1)、(2)……序号。
(让学生通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并且有层次地运用已有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借助课本注解、字典进行自学。教师在巡视中发现较普遍的问题作筛选,寻求教学的针对性、集中性和实际性。)
2 板书补充,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1) 注音:
骊(li)山 不霁(ji)何虹 妃嫔(pin)媵(ying)嫱(qiang)
辇(nian)来于秦 尽态极妍(yan) 鼎铛(cheng)玉石
管絃呕(ou)哑(ya)
(2)注解:
不霁何虹:雨(雾)过天晴
高低冥迷:幽深
杳不知其所之也:深远,不见尽头,不见踪影;到,去
齐楚之精英:精华
秦爱纷奢:多
可怜焦土:可叹
(“可怜身上衣正单”——值得同情;“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爱)
(3)词类活用:
辇来于秦:名——》状
朝歌夜弦:名——》状;名——》动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动——》名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名——》动
族秦者秦也:名——》动(使动)
廊腰缦回:名——》状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意动
(4)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在文中的运用
例如:明星影荧荧,开妆镜也
戌卒叫,函谷举
(5)完成“思考与练习”四、五
3 翻译全文(口头练习)
四 深入理解:
1 文章开头几个字的用意是什么?
点明阿房宫出现的时代背景。因为下文中的妃嫔、珍宝均来自六国,秦始皇的的纷奢骄横,也是因为他灭了六国之后,自以为功高千古,随心所欲造成的,所以这点明时代背景的12个字,是这篇赋的总纲。
2 这篇赋的写作思路:
宫殿的宏伟壮丽(宫中的歌舞之盛)——》宫人宫藏之多(秦人的骄奢)——》骄奢导致灭亡,阿房宫被烧毁——》分析原因,抒发感慨。
3 文学创作中艺术形象的塑造讲求典型性,本文塑造的形象是阿房宫,这个形象的典型性体现在哪里?
(1) 是秦始皇骄奢的见证
(2) 是封建独裁的象征
(3) 是秦王朝灭亡的标志
所以,选取这一形象,用来论秦很是贴切。由于宝历年间正大建宫室,以阿房宫来论今很恰当。而要把这一典型的生活形象变为散文中的艺术形象,就要充分从多个角度对这一形象加以描绘,作者在塑造形象时,充分发挥了“赋”的特点。
4 试举例分别说明“赋”体的特点:
(1) 泼墨如云,铺张蹈厉
(2) 铺叙有序,环环相扣 举例(略)
(3) 妙于用语,珠圆玉润
形式虽华美,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但却给人以强烈印象,并揭示了历史本质的真实,因而总结的历史经验教训,也能够深入人心。
5 本文的构思是借古讽今,是议论时政,铺叙描写是议论的铺垫,是必备条件;议论是描写的归宿,是必然之结果。本文因宫而起,缘宫而发。越是写得壮观繁华,后面的议论越是扎实可信。唯其描写笔墨之淋漓、酣畅,议论文字才显恣肆汪洋。
历史的回顾,有着现实的用心。最后作者议论,给唐王朝不啻浇了一瓢冷水。文章突出一个“鉴”字,以昔藉以讽今,企冀唐统治者更弦易辙,作者到这一步,才揭示了他的写作本意。
6 比较《过秦论》的写作手法及思想内容:
(1) 均先铺叙,后议论;
(2) 均借古鉴今:《过秦论》喻汉朝皇帝,《阿》喻唐朝统治者;
(3) 《过秦论》作者认为秦忘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杜牧认为秦亡是“不爱其人”;
(4) 《阿》用的是“赋”的形式,《过》也具有浓厚的“赋”的色彩。
五 板书设计:
写作思路:
宫殿——》宫人宫藏——》骄奢而亡——》不爱其人
“赋”体特点:
(1) 泼墨如云 铺张扬厉
(2) 铺叙有序 环环相扣
(3) 妙于用语 珠圆玉润
【教学目标】
1 了解“赋”的特点,并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一文体来表现主旨的。
2 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3、学习积累有关的文言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全文。 2、结合赋体“铺采摛文”的特点,学习文章的语言风格。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具有文言文与诗歌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和艺术特色。教学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强化诵读,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
语文教学比较阅读祭十二郎文第 3 篇【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资治通鉴》)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贾谊写了《过秦论》,其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针对汉初的情况,主张实行仁政。同样地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23岁的杜牧作《阿房宫赋》来讽谏唐朝统治者。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
二、解题:
1、文体:(课本114)“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中间的一种体裁。“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2、背景:(见注释)补充:杜牧写这篇文章意在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来总结秦王朝骄奢淫逸终致亡国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能够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3作者简介(见课本)
补充:(可引导学生背诵《过华清宫》、《泊秦淮》等诗歌)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散文气势雄浑,多鍼砭时事;诗歌语言清丽,与晚唐气象紧密结合,同样也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三、整体把握: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熟悉课文。
3.学生对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段,划出疑难。
四、指导学生自读1、2段:
(一)第1段:
1.第一层:“六王毕……阿房出。”写了阿房宫的背景。
重点词:
毕:完了。
一:数——动,统一。
学生背诵。
2.第二层:“覆压三百余里……流入宫墙。”写阿房宫的面积和规模气势。
重点词;北构而西折:北、西 名——状
直走咸阳:走,趋向。
学生背诵。
3.第三层:“五步一楼……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写阿房宫的楼阁廊檐。
重点词:
钩心斗角:古今异义(古:形容宫室建筑精巧;今:比喻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焉:结合练习二总结
蜂房水涡:蜂房,水涡, 名——状,像蜂房,像水涡。
学生背诵。
4.第四层:“长桥卧波……不知西东。” 写长桥复道。
重点词:
未云何龙:云、龙、名——动,出现云出现龙。
不霁何虹:虹 名——动,出现彩虹。
学生背诵。
5.第五层:“歌台暖响……而气候不齐。” 写歌台和舞殿。
重点词:
气候:古今异义(古:天气,环境气氛;今:一个地区的气象情况)
学生背诵。
总结:本段从阿房宫的兴建背景、面积、规模、楼阁廊檐、宫内的长桥复道、歌台舞殿等方面描写了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语文教学比较阅读祭十二郎文第 4 篇教学要点
1.熟读课文,读懂文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为准确、清晰的了解。
2.梳理课文层次脉络,感悟课文的抒情基调。
教学过程
1.解题
祭文是一种文体,古已有之。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作如下界定:“祭文者,祭奠亲友之词也。古之祭文,止于告飨而已。中世以还,兼赞言行,以寓哀伤之意,盖祝文之变也。”古文写祭文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内容多为对死者生平的追述和赞颂,形式多为骈文或四言韵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打破了这一常规,此文的主旨不在于称颂于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通过对家常琐事的记叙,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突破四言押韵常规,破骈为散,不拘常规,或散或偶,或长或短,情至而文生,被后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后世祭吊名作如李商隐的《祭小侄妇寄文》、袁枚《祭妹文》等都受其影响。
2.介绍作者及背景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注意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深沉真挚的感情。
②学生初读认准字音;再读体会感情。
③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④检查朗读,看学生对课文字、词、句的初步理解。
4.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再读首先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给文章分段并归纳大意。
小组讨论明确。
(有条件的可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直接展示成果。或者学生讨论明确,教师随之板书。)
5.总结文言知识
6.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重点体会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和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具体研习课文。
2.鉴赏韩愈散文边诉边泣,于叙事中抒情的艺术手法。
3.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至真至切的亲情。
4.理解虚词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具体研习课文
1.提问: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指定一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多媒体显示:
(1)少年孤苦:“吾少孤”“惟兄嫂是依”“零丁孤苦”“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2)为谋生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吾云汴州,汝不果来”“吾佐戎徐州……汝又不果来”。
(3)未老先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4)子女年幼:“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2.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愤的?
同桌共同讨论后明确:作者写这篇祭文的目的不在称颂死者,而在于倾吐自己的'至痛之情。他紧紧围绕着叔侄间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或感到遗憾的生活琐事,写来如叙家常,但却充满着生活气息,让人深感真实、可信。作者又不是纯客观的叙事,而是在典型事件的叙述中,侧重抒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他以痛惜、遗憾、内疚之情来叙事,叙事中处处含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作者又充分运用第一人称的方便,尽情地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到叙事之中,写得如泣如诉。
3.提问: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
明确:
(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韩愈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家庭浓厚的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族成员。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庭之事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
(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19岁便离家到京城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5岁中进士后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如《与于襄阳书》),29岁才开始入仕途。到35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却辗转迁徙,京城、汴州、徐州、宣城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含了自身无限的酸楚。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
4.揣摩文章第5自然段中“邪”“也”“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学生集体背诵第5段,然后找出这些虚词进行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悲伤之情无法抑止,又希望“传之非真”,因此在本段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也”字,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三个“乎”字,表示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后连用五个“矣”字,表明作者在理念上感到丧报书信决非误传之后的不情愿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二、艺术手法的体现
提问:本文作为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归纳艺术手法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后明确:
1.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祭文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形式上多采用四言韵文或骈文,篇幅短小,十分呆板。韩愈此文,完全突破了四言韵文和骈文的框框,用纯净的散文体自由抒写。为人们用祭文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强烈的抒情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以生活琐事为依托,抒发了作者对侄儿之死的至悲至痛的情感,并且采用了反复直抒的方法,让人读其文能想见其为文时边哭边写,痛不欲生的情状,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
3.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饰。《古文观止》评此文:“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韩愈写这篇祭文,不是有意做文章,而是为了倾吐自己的真情,边诉边泣,所以他能作到情至笔随,字字句句皆从肺腑中自然流出,毫无雕饰之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