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教学设计一等奖

重复的奥妙一等奖教学设计图

栏目:教学设计一等奖

这是重复的奥妙一等奖教学设计图,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重复的奥妙一等奖教学设计图

重复的奥妙一等奖教学设计图第 1 篇

教学目标:

  1、让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事物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简单的规律。

  2、通过对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的思考和表达,初步发展概括能力,并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

  3、在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感受规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发现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初步感知规律

  1、师:孩子们,今天我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

  师:接下来的故事你们会讲吗? (会)

  师:(故作疑惑)啊?你们怎么都会讲这个故事呢?

  生:因为这个故事是重复的。

  2、听完了故事,现在请拿出老师为你准备的白纸,边听边记录老师念的一串数字:4321432143214321......,记好了吗?你能接着写出后面的数字吗?你是怎么做到的?

  (生自由答)

  小结:像刚才的故事情节,我们记录的数字,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不断重复出现的。这种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就是规律!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生活中重复现象的规律及其中的奥妙。(板书课题:重复的奥妙。) 二、创设情境,发现规律

  1、师:孩子们,请看下面这幅图,图上是蒙古族的人民在庆祝他们的节日。

  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规律?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灯笼这组图的规律吧。

  2、师:过节的时候,人们都喜欢挂上喜庆的灯笼,看看这组灯笼,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出示:

  预设学生:我发现灯笼的规律是按照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大一个小顺序摆放的。 师:我们把一个大灯笼和一个小灯笼看成一组,可以吗?那么,我们就说:灯笼的规律,是按一个大一个小,每2个一组重复的顺序摆放的。

  3、师:刚才,孩子们找出了灯笼排列的'规律,那么你能找出图中其它的排列规律吗?

  学生活动:观察、同桌交流。

  请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

  预设生1:我发现小旗子的规律是:按照2面红色一面蓝色的顺序不断重复的;(师问:那么小旗子是按几个一组规律重复的?)

  生2:我发现跳舞的队伍是按照一个女一个男的顺序不断重复的;(师问:那么跳舞的队伍是按几个一组规律重复的?)

  接下来是柱子上的气球、草坪上的花、花盆里的花、花盆的规律...

  三、结合情境,表示规律

  1、师:刚才,你们从图上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吗?请你任选一组图,写一写,画一画。听懂了吗?听懂了,就开始吧。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结果。

  预想学生会出现的结果有用文字、画图等方法表示。

  (汇报时要求说清楚:你是用什么代表什么来表示规律的?)

  请学生汇报后,把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归纳出不同的表示方式:

  画图、文字、符号、数字(若是没有的表示方式,师可以及时补充)

  2、师:孩子们,你认为这样“表示”规律,有什么好处?

  (通过画图、文字、符号、数字等表示规律的呈现形式更加简洁,有助于我们清楚的看到规律)

  3、师指着主体图问:那么,像上面这样再挂一些灯笼,下一盏应该是...?再下一盏是...?(生1答)

  接着插一些小旗子,下一面应该是...?再下一面是...?(生2答)

  如果再继续摆一些花,下一盆应该是...?再下一盆是...?(生3答)

  四、联系生活实际,寻找身边的规律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像这样有规律的事物。你能举一些生活中重复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补充:如星期、打节拍、四季、生肖……)

  2、师:重复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广的。 欣赏规律,感受美感

  播放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师:孩子们,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下面的数学问题吗?

  出示:

  1、填出横线上的数

  ?3、5、1、7、3、5、1、7、( )、( )、( )、( )、3...... ?820、720、( )、( )、420、( )。

  ?3655、3555、3455、( )、( )、3155、()。 2、7816781678167......的第30个数字是几?请你算一算。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重复的奥妙。重复的现象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多留心可以发现更多的奥妙哦。

重复的奥妙一等奖教学设计图第 2 篇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余数的奥妙教案设计

  余数的奥妙

  教学设想:

  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想尝试着上一堂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实践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课。通过创设各种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具有挑战性的开放式教学情境,让每个学生在解决具体生活问题的情景中,在个体或群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的妙,体验余数的妙,运用余数的妙。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余数的趣味性及与生活的关系,并学会用函数(周期)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生活。

  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复出现的周期问题,并通过观察思考探索找到利用余数去更好、更快地解决这类问题的奥秘。

  能力目标: 根据余数来找事物排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创设具体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探索余数的奥妙,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明白余数有很多应用,领略到数学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再过些天小熊维尼就要过生日了,他想在房间周围挂些彩色的气球。这是他设计的两种挂法。(实物投影出示)

  你觉得哪种更漂亮些?(凭自己的感觉,都可以。)

  多数同学认为第二种更漂亮。仔细观察这种设计,你发现了什么?

  按什么样的顺序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

  让你接着挂,会吗?

  看来按一定的规律来挂也能产生一种美感。

  你能不能选你喜欢的颜色,用你喜欢的规律,帮小熊维尼设计出更漂亮的挂法呢?动手试试吧!(用水彩笔画圆圈表示)

  二、认识余数的妙。

  1、展示学生的各类设计。

  小设计师们,介绍一下你设计的挂法吧!

  要求:按( )的顺序,( )个为一组重复出现。

  同桌互相介绍自己的设计。

  2、小熊维尼觉得大家的设计全都很漂亮。选用谁的好呢?

  谁的设计符合下列要求就选谁吧。

  (1)、小熊维尼过8岁生日,而红色又代表喜庆。所以他希望第8个是红色的。符合条件的举手。

  选一种实物投影,集体验证。怎么知道它的第8只是否红色?

  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a、数一数,直接从设计图上看出来的。

  b、算一算,8÷3=2……2.

  8表示什么?(从开始到第8只共8只气球)3表示什么?(每3个气球为一组)2表示什么?(可以分成两组)余数2又表示什么?

  可以利用余数来进行判断,同意吗?

  你刚才用的是什么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

  当个数比较少的时候,用数的方法也很简便。

  (2)、小熊维尼打算一共挂上28只气球。他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所以他希望最后一个是蓝色的。符合条件的举手。

  再选一种投影出来进行集体验证。怎么知道它的'第28个是否蓝色?

  不能直接看出来,数一数又太慢,用算的方法最简便。

  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算式中各个数表示的意思。

  你第28个是什么颜色呢?怎么计算的?

  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设计的第28只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算的?

  3、小结:怎样判断第几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先观察以几个气球为一组,想知道第几个气球是什么颜色,就用几去除以每组的个数,再根据余数,看余下的气球按这个规律排,最后是什么颜色,得出第几个气球应该是什么颜色。

  4、用这个方法,你还能知道照你的设计,第( )个气球是( )色的。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谁两个条件都符合的?

  最后小熊决定采用***的设计。其他同学的设计也都很漂亮,以后如果什么节日需要布置房间可以采用你自己现在的设计。

  5、照这种挂法,那么每种颜色的气球各应该买几个呢?

  你的设计,每种颜色的气球各应该买几个?

  三、体验余数的妙。

  设计好了气球的挂法,算出了该买几个气球。接着小熊就开始扳着手指想算算自己的生日是不是双休日。

  你是怎么知道的?18÷7=2。。。。。。4

  根据余数4,我们只要往后推4天,应该是星期六。

  哈,刚好是双休日,到时候就可以邀请好朋友一起来庆祝了。

  掌握了余数的奥妙,在生活中的用处还真不小呢!

  四、运用余数的妙。

  小熊还设计了一些节目,想把他的生日part搞得热闹些。还有奖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1、谁是司令。奖品一盒果冻。

  (1)、从上往下数,把司令夹在扑克牌第23张。按小熊、小猪、跳跳虎、兔子、老驴的顺序轮回分发,谁能得到司令?你还能知道夹在第( )张,谁得到司令?小猪想得到司令可以把司令夹在第几张?

  很多同学也想来玩一玩,那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也来试试吧。

  (2)、52张扑克牌,六人小组从数学组长开始,顺时针发,每人各能分到几张?把司令夹在第35张,谁能得到司令?如果你想得到司令,应该从谁开始顺时针发.

  2、不败棋王。奖品一只蛋糕。

  两人轮流下黑白棋。

  每人每次至少下一颗,最多可以下两颗。

  谁最后一次下完谁赢。

  让你先下,你能确保每次必胜吗?这里有什么奥妙?

  (方法:先下的人第一次下一颗,然后不管另一人下几颗,你下的颗数与他加起来一定要等于3,这样下2轮后,就剩下3格。那么,不管他下几颗,你都必胜无疑了。你明白为什么要先下1格吗?这里面的奥妙你都清楚了吗?)

重复的奥妙一等奖教学设计图第 3 篇

 设计背景

  告诉孩子们,我们在地球上生活,宇宙中除了地球还有其它邻居(星球)。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小飞船,去星际旅行。从而开展《宇宙的奥秘》这个活动主题。让孩子知道除了太阳、月亮还有其他星星。最后延伸出要做环保,爱护地球。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不同颜色的分辨去区分不同的星球,以及相对太阳从近到远排列的位置。

  2.能大胆、主见的表达出自己喜欢哪个星球,想去哪个星球玩。

  3.孩子们动手用粉笔将飞船和想去旅行的星球连线。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重点难点

  1.幼儿认识“地球”在宇宙是一颗星球的概念。

  2.幼儿能记住行星的名字,哪个星离太阳最近。

  活动准备

  1.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月球的图片,以颜色区分为主。

  2.一只纸制的飞船模型玩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1、让小朋友知道自己生活在“地球”上的一概念,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星球,有比地球大的,也有比地球小的。看图上不同颜色来辨别星球并叫出名字。

  2、带出一架小飞船,让小朋友“乘飞船”想好准备要去旅行的星球。

  二、基本环节

  通过探索活动,引导让幼儿学会运用辨别颜色的方法来分析物体特点。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表达出看到的每个星球的颜色、相对地球大小、基本特点。

  2、一起谈论各“星球”相对太阳排列顺序;哪颗星离太阳最近,地球位于哪里?

  三、结束环节

  乘“小飞船”去星球旅行(给幼儿粉笔将飞船与想去的星球连线)

  1、 老师引导幼儿回顾一开始说的:“让小朋友‘乘飞船’想好准备要去旅行的星球”这个问题,让幼儿自由发挥并动手参与课堂活动。

  2、 提问幼儿回答想和谁一起去。

  教师小结:宇宙是很浩瀚的,充满奥秘。一下子让小朋友了解是很抽象的,像太阳、地球、月球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看得见的东西,但又无法“拿出来”给小朋友看,希望通过课堂游戏互动将此类物体由抽象转化成一个概念,令小朋友有一个好的初步认识。

  四、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宇宙很大,有好多星星,就像我们今天上课所说的内容,但是像地球那样能有美丽的花,漂亮的蝴蝶,高高的树木,涓涓的溪水却只有“地球”。从现在开始就要爱护一花一树,珍惜每一滴水,拒绝使用“白色垃圾”等等来环保地球。

  教学反思

  1、反思备课:大班幼儿的年龄段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表达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个性特征、思想有了较明显的表现,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内容和教学理论对大班的幼儿起到一个启蒙引导,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个“启蒙”既简单明了又向良性发展。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抽象的事物转成概念,让班上的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能以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得到幼儿的接纳,也让幼儿有了情感发挥的自由空间。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毕竟教学活动的内容都是一些“看得见,却拿不上来”的物体。二维空间的教材,可能给幼儿思维发展带来一定限制。还需要在教育内容及其发展线索上改进。

  (3)师幼互动的反思:在教学活动中,定会存在个别的幼儿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清楚的理解,比如教师表示赞同时伸出手与幼儿击掌,幼儿反应不过来。这时教师要在活动参与内容上多进行解释和示范。用鼓励方式多与该幼儿互动。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整个主题活动语言连贯,主要引导幼儿自主参与,在玩乐中学习知识;在互动中是让幼儿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蒙发对宇宙的兴趣,更加完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

  4、如果重新上这节课:在教材上把图片换成玩具实体,并悬空按天体位置来摆放。多维空间的实物教学会让幼儿更感兴趣、更加容易接受。

重复的奥妙一等奖教学设计图第 4 篇

教学目的

语文《猫》教学设计内容

  1.了解文中借事喻理的写法。

  2.掌握课文细节描写和对比的手法。

  3.体会家庭生活的健康情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析读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和细节描写,表现3次养猫的乐趣和痛惜之情。

  2.感受作者在文中提倡明辨是非,反对主观武断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运用析读法,按“粗读一细读一精读”三个步骤组织教学。

  2.运用程序教学法,按“写什么一怎样写一为什么要这样写”三步组织教学。

  3.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适当点拨。按“自读一质疑一释疑一练习”的过程组织教学。

  媒体设计

  课前制作好的光盘或投影片,准备好语言学习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先点一两名同学谈自己最喜爱的宠物,并说明为什么喜爱它。然后教师相机点拨,早在几十年前,郑振铎先生写了“我家”3次养猫的经历,让我们随他一起去感受生活的情趣吧!(板书课题,放猫图片)(解说:这主要考虑本文写作年代距今较远,以此激发学生“动情”,引起兴趣。)

  二、解题

  本文是短篇小说。作者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史家,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刨导者之一。福建长乐人。著有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海燕》等;论著《文学大纲》等。是作者的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中的第一篇。作者于1928年10月24日为这本集子写的《自序》中说:“我不曾写什么小说,这一个集子所收的不过是小小的故事而已。……我写这些故事,当然未免有几分的眷念(指对旧家庭——引者注)。”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听课文录音或示范读课文。圈画勾点精美的字词句,自行注音释义。

  忧郁 郁闷 怂恿 安祥 居然 蜷伏 惩戒 断语

  (2)思考。

  ①小说写了什么中心事件?

  讨论明确:3次养猫的经历。

  (解说:可以以此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讨论:A、全文共分几部分写“我”养猫的经历。B.同学们讨论发言:有的说以时间为序,每次养猫为一部分,可分为三部分。有的认为结合“我”的感情变化,可分两部分。C、教师点拨:按作者3次养猫的不同感情,共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14)记叙前两只猫受宠。可分两层:一层(1~2)写第一只猫病死(略写);二层(3~14)写第二只猫亡失(较详)。

  第二部分(15~34)写第三只猫受屈而死(详写)。可分三层:一层(15)写第三只猫来得可怜;二层(16~29)写鸟被咬死后,猫蒙冤遭棒打;三层(30~34)写“我”明白真相后的自责和悔恨。

  (解说:为此整体感知文章结构和故事情节,概览全文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

  2.细读课文,美点揣摩。

  (1)鲜明的对比。

  ①讨论:作者为何不单写第三只猫,而要在前面写第一、二只猫。

  ②同学们思考发言:可能会说出记叙、描写、对比之类。

  ③教师点拨全文对比的.两大群落。(也可参照课后练习二中1题的4个方面列表比较)

  一是第三只猫是只野猫与前两只都是主人喜爱而要来形成鲜明对比;二是它毛色难看,性情忧郁,不喜欢玩游,而第一只猫像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第二只猫会乱跑、爬树、扑蝴蝶。三是它终日懒惰地伏着,这与第二只猫“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形成对比。因此,大家都不喜欢它,它是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连最爱猫的三妹“对于它也不加注意”,这与前两只猫全家视若宝贝的地位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难看出,前两只猫的受宠,反衬了第三只猫遭冷遇,而第三只猫遭冷遇的地位,是酿成它的悲剧的直接原因。经过这样层层铺垫,故事推进到高潮“芙蓉鸟事件”。在这个事件中,猫的负屈含冤与“我”的暴怒虐待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解说:围绕两大对比群,文中衍生了若干小对比,由此可引导学生品味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比艺术的无穷魅力。)

  (2)精巧的细节。

  ①讨论:3次养猫,我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②同学们讨论发言:可能会说“爱猫、惜猫、恨猫、打猫、喜欢猫、讨厌猫”之类。

  ③教师点拨: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以真挚的感情描写了养猫带来的生活情趣。第一次当三妹追小猫玩时,“我”微笑着看,当她报告猫的死讯时,“我”感到“酸辛”。当养第二只猫时,饭后的娱乐是看它爬树。随着猫亡失消息的证实,“我”也“怅然的,愤愤的”。第三次养猫感情波动幅度更大。先是“不大喜欢它”,听说芙蓉鸟被咬死后,“我”“很愤怒”。打了它之后“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直到发现另一只黑猫衔着第二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的难过”……文章的主题,正是通过“我”一系列复杂感情的变化的细节描写,不断地升华。

  (解说:上述两大美点的揣摩,对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除此以外,还可选诸如优美的动词、形容词揣摩。)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运用了析读法,在读中整理了字词,整体感知了文章的结构,揣摩了文中对比和细节描写两个美点,下节课我们将进行精段赏析的阅读。

  (解说:让学生回顾教学内容,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明确下节课学习的目标。)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四。

  2.完成课后练习二中1题。

  3.思考课文描写的侧重点是“我”还是猫的不幸遭遇。

相关文章

《绘画教学设计一等奖》

《麦哨教学设计一等奖》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一等奖》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