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身高教学设计一等奖
栏目: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比身高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比身高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
教学目标:
1、了解身高、体重的含义,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
2、大胆的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
3、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重难点:
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数学)白纸、笔人手一份;测量用的木棍、绳子与保健老师联系,告知活动的意图,获得配合重点与难点
活动过程及指导策略:
(一)、测量并记录身高、体重。
1、交流自己对身高和体重的已有认识。(丰富词语:身高、体重)带幼儿至保健室,测量身高、体重,幼儿记录,教师也记录。
(保健教师依次按次序给每个幼儿测量,大声报出幼儿的身高和体重,请幼儿自己记录在纸上。)检查记录结果,交流记录方法。
2、哪个数字表示身高?哪个数字表示体重?应该怎么记录?记录有错误的幼儿再次测量记录。
(引导幼儿辨认两位数和三位数,并区分左右进行记录,知道数字从左至右写。)(二)、小组成员相互比较身高与体重,教师巡回了解信息。
1、提出要求:比比小组里谁最高,谁最矮,谁最轻,谁最重。
2、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教师尽量为幼儿提供所需物品。
(三)、交流整理比较的方法。
1、实物比较的方法:逐个站立比较高矮;相互抱抱感觉轻重等。
2、测量比较的方法:用绳子量身高,看谁的绳子最长等;称称体重,比比谁最重。
3、数字比较的方法:比较体重的数字(两位数),先从左边的数字比,如果一样,就比比右边的数字,哪个大就是哪个重;两个数字都不一样就用减法算一下等。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比身高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2 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
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难点:
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法学法:
主动探究法、讲练结合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小黑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1.口算。
0.3+0.4=
0.2+0.6=
1.4+1.5=
0.33+1.25=
0.9- 0.7=
5.8-2.6=
2.列竖式计算。
4.89-2.64= 3.61+1.37=
回答:计算小数加减法一定要把 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二、合作探究。
1.仔细阅读课本13页例题的图片。
2.说一说图片中有哪些信息。
3.根据图片中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鹿妈妈高多少米?
列式: ○ = ( )
答
在小组内交流这道题的计算方法,看看你们都一样吗?
(2)小黑高多少米?
列式: ○ = ( )
提示:6是一个整数,如果想把它改写成一位小数,就要给它补上小数点和十分位,那么在十分位上写 ,不会改变原来的大小,所以6就等于 。
竖式计算
答
4.方法总结。
(1)小数加减法要把 对齐,从低位加起或减起;
(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 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 借1,位数不够的,在小数的 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3)确定好小数点的位置。
三、当堂训练
1.计算。
2.列竖式计算。
0.93-0.47=
8.17+6.94=
8.25+1.55=
10-2.45=
0.56-0.307=
2.34+1.067=
新学期开学了,笑笑到商店买了1个书包和1个文具盒,
价格如右表。笑笑一共花了多少元?
四、学习体会。
写出本节课你的感想吧。小数的性质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比身高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3 篇
教学目标:
1、了解身高、体重的含义,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
2、大胆的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重难点:
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身高、体重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数学)白纸、笔人手一份;测量用的木棍、绳子与保健老师联系,告知活动的意图,获得配合重点与难点
活动过程及指导策略:
(一)测量并记录身高、体重。
1、交流自己对身高和体重的已有认识。(丰富词语:身高、体重)带幼儿至保健室,测量身高、体重,幼儿记录,教师也记录。
(保健教师依次按次序给每个幼儿测量,大声报出幼儿的身高和体重,请幼儿自己记录在纸上。)检查记录结果,交流记录方法。
2、哪个数字表示身高?哪个数字表示体重?应该怎么记录?记录有错误的幼儿再次测量记录。
(引导幼儿辨认两位数和三位数,并区分左右进行记录,知道数字从左至右写。)
(二)小组成员相互比较身高与体重,教师巡回了解信息。
1、提出要求:比比小组里谁最高,谁最矮,谁最轻,谁最重。
2、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教师尽量为幼儿提供所需物品。
(三)交流整理比较的方法。
1、实物比较的方法:逐个站立比较高矮;相互抱抱感觉轻重等。
2、测量比较的方法:用绳子量身高,看谁的绳子最长等;称称体重,比比谁最重。
3、数字比较的方法:比较体重的数字(两位数),先从左边的数字比,如果一样,就比比右边的数字,哪个大就是哪个重;两个数字都不一样就用减法算一下等。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比身高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4 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难点: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法:主动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黑版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1.口算。
0.3+0.4=0.2+0.6=1.4+1.5=
0.33+1.25=0.9-0.7=5.8-2.6=
2.列竖式计算。
4.89-2.64=3.61+1.37=
回答:计算小数加减法一定要把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二、合作探究。
1、仔细阅读课本13页例题的图片。
2.说一说图片中有哪些信息。
3.根据图片中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鹿妈妈高多少米?
列式:○=()
答:
在小组内交流这道题的计算方法,看看你们都一样吗?
(2)小黑高多少米?
列式:○=()
提示:“6是一个整数,如果想把它改写成一位小数,就要给它补上“小数点”和“十分位”,那么在十分位上写,不会改变原来的大小,所以6就等于。
竖式计算:
答:
4、方法总结。
(1)小数加减法要把对齐,从低位加起或减起;
(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借1,位数不够的,在小数的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3)确定好小数点的位置。
三、当堂训练
1.计算。
2.列竖式计算。
0.93-0.47=8.17+6.94=8.25+1.55=
10-2.45=0.56-0.307=2.34+1.067=
2新学期开学了,笑笑到商店买了1个书包和1个文具盒,
价格如右表。笑笑一共花了多少元?
四、学习体会。
写出本节课你的感想吧。小数的性质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