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图形的旋转说课稿一等奖
栏目: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五年级图形的旋转说课稿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五年级图形的旋转说课稿一等奖第 1 篇
一、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中例1、例2的内容。纵观教材,有关“图形的旋转”的知识,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分三个学段来学习的。在二年级下册是初步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在五年级下册要求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到了中学还有进一步的要求。从整体上看,三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呈现螺旋上升式的递进,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五年级学生普遍具有求知欲高、思维多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虽然在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但是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增加了难度,所以我选择在微机室进行本课的教学,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服务于教学。
二、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学习活动,理解旋转含义,明确旋转三要素;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理解图形旋转的特征。
三、
教法学法
依据五年级学生正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年龄特征,我将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有机结合,在教学中运用了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思考、操作、交流,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表象,积累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四、
教学过程
(一)第一部曲——感知旋转要素。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一开始,教师给每个学生的电脑发送一张故意倒置的照片,学生一看纷纷叫嚷着照片歪了、斜了,教师立即询问:“你们能将这张照片摆正吗?”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很快就将它摆正了。就此引导学生,刚才我们是利用电脑将照片经过——旋转使它摆正了。接着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旋转的现象,从而自然的引入了课题:图形的旋转。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将照片旋转摆正这样一件生活中经常会做的事,使学生感受到旋转就在我们身边,既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又顺利的引出了学习的内容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环节:借助实例,明确三要素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首先出示了一组动态图片,并提出问题。
师:咱们先来看这一组图片,图片中的这些物体都在做着什么运动?电扇是哪儿在转?风车呢?这是什么?认识吗?收费站、停车场都见过,这个叫道闸。
师:仔细观察,这些物体在旋转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方向不同。
师:怎么不同呢?
生:电扇是顺时针方向转,风车是逆时针转。
师:你们同意吗?来,伸出你们的手跟着电扇旋转的方向转起来,这叫什么方向?再跟着风车转起来,这又叫什么方向?那道闸的旋转方向呢?它打开的时候是什么方向?放下的时候又是什么方向?非常好。这些物体都是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转的,(板书:方向 )并且旋转的方向分为——(生:顺时针 逆时针 )它们还可以分别用这样的箭头表示。(板书箭头)
师:继续观察,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我发现道闸始终在旋转90度,而扇叶和风车旋转了360度。
师:也就是旋转的什么不同?
生:角度。
师:对!它们旋转的角度也不同。(板书:角度)
师:刚才我们找了不同点,那么这些物体在旋转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生:我发现它们都是绕着一个点在旋转的。
师:你上来指一指分别是哪一个点?(生边指边说。)
师:你们同意吗?确实如此,这些物体始终都是围绕着一个点进行旋转的,我们把这一点叫做旋转中心。(板书:中心)这些物体在旋转的过程中,它们的中心始终是怎样的?
生:固定不变的。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认为物体怎样运动就是旋转?看来同学们对旋转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设计意图:学习到这里,旋转的三要素:中心、方向和角度都由学生自主发现了。在这一环节,多媒体的直观对比,动态演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环节:模拟游戏,深化认知
根据小学生“好玩”的心理特点,教师设计了一个孩子们喜欢的“植物大战僵尸”游戏,要求学生结合旋转三要素说一说炮弹如何才能打中僵尸。
师:下面我们来玩个游戏怎样?“植物大战僵尸”玩过吗?(课件出示游戏图)在玩之前,我们先认识一下,这个表盘分成了多少个格?那每一格是多少度知道吗?你怎么知道的?好,现在这个指针就代表炮弹,它现在在2点钟的位置,僵尸在几点钟的位置?(炮弹指向2点的位置,僵尸在3点的位置)想一想炮弹如何才能打中僵尸呢?请结合旋转的三要素说一说。同桌先互相讨论交流。
生自由发言描述炮弹旋转的过程。
师:谁能在他说的基础上描述得更加清楚!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你们用手势指挥它转,喊停它就停,开始,成功击中!
师:现在如何才能打中僵尸呢?(炮头在6点的位置,僵尸在4点的位置)
师:还想玩吗?再来一次!强调要描述清楚。
......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怎样才能把指针旋转的过程描述清楚?
引导小结:一定要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概括起来就是要说清楚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生生之间的补充完善,让学生在说中学会准确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在玩中巩固理解旋转的含义。既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又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第二部曲——感悟旋转特征
1、由实物的旋转到线段的旋转
线段的旋转是平面图形旋转的基础,这一环节有以下两个步骤:
(1)模拟操作、同桌交流
师:如果把刚才的指针看作一条线段,用oa表示,想一想,线段可以旋转吗?它可以怎样旋转?(课件演示)
师:拿起一支笔,放在桌面上,我们来模拟一下线段可以怎样旋转?
展示交流:可以绕点o,也可以绕点a;可以顺时针旋转,也可以逆时针旋转。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既让学生体会到将线段旋转的方法有很多,同时也为后面的画图做好铺垫。】
(2)动手画图、展台交流
师:现在我们要将线段oa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度,它会旋转到什么位置呢?
先想一想,然后把它画在方格纸中。(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画的?(正确的示范)
师:为了便于区分,我们把旋转后的这个端点记作o´,旋转后的这条线段读作o´a。
师:这里还有几份画得不太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问题?(旋转中心错,方向错,长度错)
小结:看来在画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旋转的三个要素一个都不能错。
师:我们再来看看课件里的操作,仔细观察,旋转前线段oa什么发生了改变?什么没有变呢?
2、由线段的旋转到图形的旋转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又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发现”图形在旋转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了”这一特征。
(1)观察想象、发现特征
师:刚才我们旋转的是一条线段,如果是一个三角形(点击课件)看,这是三角形aob,想象一下,把这个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后,会得到什么图形呢?接着出示一个锐角三角形。
师:会是这样一个图形吗?那么你们认为图形在旋转的过程中形状会变吗?大小呢?
师:请拿出三角形学具在方格纸照样子摆好,然后按要求旋转,去验证我们的想法。(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操作演示、理解特征
师:让我们看看正确的结果。(课件演示旋转一次的过程)你们找对了吗?谁再来说一说,在旋转的过程中三角形aob的什么不变,什么变了?再仔细观察,它的两条直角边又有什么变化?
生:我发现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度。
师:如果让这个三角形继续这样旋转2次,最终会得到一个什么图案呢?看!(课件动态演示三角形旋转)
生:风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两个三角形的直观对比,使学生很容易想到“三角形在旋转过程中其大小、形状都不变”这一特征,接着通过动手操作、课件演示验证这一特征,水到渠成地让学生理解了图形旋转的特征。】
第三部曲:感受旋转的应用
1、欣赏图案,感受旋转创造的美
(1)欣赏图案,动手设计
师:刚才一个三角形经过旋转就得到了一个美丽的风车图案,其实有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一个简单的基本图形通过旋转形成的。请看!下面考考你们的眼力,下面这几个图案分别是由什么图形旋转形成的吗?非常棒!你们想绘制出这样的图案吗?老师给你们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图形,你们可以利用今天学习的旋转设计出美丽的作品。拿出方格纸,学生在音乐中活动,教师巡视。
(2)欣赏作品,深化认识
师:我们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展示)美吗?
教师出示两组作品进行对比:同样一个基本图形为什么旋转后得到的图案不相同?
生:旋转中心不同,得到的图案不同;旋转的角度不同,最后形成的图案也不相同。
2、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旋转这样的运动不仅能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还能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例如,我们曾经利用旋转推导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课件播放)旋转在生活中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舞蹈演员利用旋转设计出了美轮美奂的动作造型。(播放视频)看,一个个演员的手臂旋转出了千手观音的造型,令人叹为观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借助信息技术,动态呈现一些基本图形旋转后形成的美丽图案以及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反思:
整节课,信息技术的使用贯穿始终,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切入不仅提升了课件的视觉效果,更重要的是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人人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
五年级图形的旋转说课稿一等奖第 2 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科书83页例1,85页1—3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能够运用数学语言围绕旋转三要素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2.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欣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 、旋转角。能运用数学语言围绕旋转三要素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
学习准备:
钟表模型、小风车、数学课本、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
1、随着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幸福感正在不断提升,请欣赏一组美丽的画面。(课件展示:风能发电机、摩天轮、风扇、旋转木马、转动门)。
欣赏了这组美丽的画面你发现了什么?(它们都会旋转。)
2、你还记得这是什么现象吗?(课件展示83页上情境图。)(是旋转现象。)
那什么是旋转?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学习旋转!(板书:旋转)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欣赏生活中熟悉的美丽画面和有动感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欣赏旋转,用数学的智慧发现旋转。】
3、展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学习目标)
(1)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2)能够运用数学语言围绕旋转三要素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欣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4、课件展示旋转的钟表指针和水车,观察指针和水车的旋转方向,说说你的发现。(钟表指针是顺时针旋转,水车是逆时针旋转。)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动画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初步发现旋转的方向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为下一环节的自主学习环节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
学习提示:
学习内容:课本 83页例1
学习时间:3分钟
1、看一看,填一填。
仔细观察学具,表盘上指针旋转一周是___°。走一大格___ °。
2、拨一拨,说一说。
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0 °;
3、拨一拨,填一填。
(1)从“1”到“__”,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60 °;
(2)从“3”到“6” ,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___°;
(3)从“6”到“12”,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___°。
【设计意图:能运用数学语言围绕旋转三要素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观察表盘弄清指针走一大格的度数,为学习例1说清旋转角度做好铺垫;让学生通过拨一拨说一说,初步了解用数学语言正确描述旋转;让学生通过拨一拨填一填,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旋转。在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用数学语言描述能力。】
三、合作交流
1、什么是旋转?
图形或物体绕一个点或轴转动,这种运动现象称为旋转。
2、指针是绕着哪个点旋转的?按什么方向旋转的?转了多少度?
【设计意图:理解旋转的三要素,能围绕旋转三要素用数学语言正确描述旋转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通过学生交流、教师演示、师生交流逐步引导学生梳理旋转的意义和三要素,意在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获得知识,享受知识获取的成就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五年级图形的旋转说课稿一等奖第 3 篇
教材分析:旋转是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运动现象,是现实世界运动变化的最简捷的形式之一。它作为探索图形的性质的必要手段,是解决现实世界中具体问题以及数学交流的重要工具。《图形的旋转》这节课不仅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图形运动变化,而且引导学生自觉的加以数学上的分析,进而逐步的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直观的认识旋转,并总结出旋转的共同规律,得到旋转的基本性质。这节课的学习,是旋转的做图以及图案设计的基础,也为九年级学生解决综合问题提供了一条途径。本节课还是培养学生数学美感的课程之一。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已经有过关于简单图形变换的知识,对旋转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在经历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与此同时,八年级的学生数学思维经验逐步积累,他们已经有“思维方式”迁移的初步能力,有强烈的探索愿望,这些对本节的学习都会有帮助。但旋转是三种变换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图形也比较复杂,因此,学生对旋转图形的形成过程的理解仍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图形认识旋转,理解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生活中旋转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欣赏、以及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有关旋转的基本知识,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有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学到生活中的数学.
重点:掌握旋转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并利用数学知识解释简单的旋转现象.
难点:探索旋转的性质,特别是,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教学方式:学生为主要发言人,教师辅助指导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堂系统部分:
课前准备:学生可根据本课内容查找相关图片,并且根据旋转的内容作以简要的预习。
导入新课部分: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无论是年代久远的老井上的辘辘,还是高高耸立的大楼上的电梯,无论是童年深刻内心的滑梯的记忆,还是刚刚发生在身边的教室窗子的轻合,都离不开简单的平移运动。可是大千世界如此丰富多彩,它还会有什么样的运动让我们着迷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新内容——旋转!
师生互动部分:
活动一:学生展示课前找到的有关于旋转的图片,教师也准备一些作为后备(带动画效果的更佳)。如下面的一些图片。
学生在彼此出示的图片中寻找共同点,总结旋转的定义。同时学习旋转角和旋转中心的定义。
设计目的:
1、由于图片是由学生自己给出,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由于学生观察了大量的图片,通过互相的讨论得到旋转的的共同特点,培养了学生用数学观点观察生活的能力。
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可能只能给出两个要素——旋转中心和旋转方向,但是对于“旋转角度”可能观察后仍然不能得出,教师可指导学生观察如秋千一类的旋转运动,启发学生思考“旋转角度”。
活动二 给出学生出示下图,让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四边形aobc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四边形doef。在这个运动过
(1)旋转中心是什么?
(2)经过旋转,点a,b和c分别移动到了什么位置?旋转角是什么?
(3)在这个运动过程中,你都发现了哪些不变的量?
设计目的:
1、前两个问题的设置旨在让学生巩固旋转中心的定义,并寻找到在具体的几何图形中快速找到旋转角的方法。
2、第三个问题设计比较开放,目的让学生通过测量、比较发现:
(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对应角等;对应线段性相等);
(2)旋转角等;
(3)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可能出现的问题:
1、学生可能会较难于发现∠cof也是旋转角,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连结
co ,fo并比较其他旋转角的角度来体会.
2、学生对于”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等”这一性质的总结较难发现,教师可再准备一图,如下,让学生观察,得出此结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活动三 给学生出示下几幅图,让学生描述这几幅图形可以看作是哪几个“基
本图案”通过旋转得到的?
设计意图:
1、通过学生对旋转过程的叙述,加强学生对旋转三要素的理解,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强化本节课的重点。
2、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分析,体会对于同一个图形,可能也会存在着不同的基本图案,存在着不同的旋转方式,是加深对旋转的认识的一个好的训练,同时发展了学生图形分析能力。
可能存在的问题:
1、有些学生在第一幅图的描述中,可能出现描述过程缺少旋转要素的情况,可由学生进行补充。个别学生会出现旋转角度不会计算的情况,教师可酌情填补简单旋转图形的练习,如书后练习“紫荆花”图案。
2、对于第二幅图,学生可能出现“基本图案”思考单一或不全面的问题,可由学生讨论,互相补充。
3、对于第三幅图,学生对于“基本图案”的分割、旋转角度和旋转次数的计算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准备可操控的幻灯片,分解演示旋转过程,使学生明晰运动过程。
课堂小结及作业部分: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根据自己喜欢的本节课的某部分知识做三道相关习题。
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将新知识纳入旧有知识体系的能力。
2、作业采用开放式的布置方法,让学生能有更浓厚的兴趣自发的学习数学。
课后系统部分:
教学后记:本节课是充满着观察与思考的一节课,在这节课上,没有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样枯燥的定义的讲授便失去了原本安排这一节课的目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仅仅是获得一定的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获得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的体验和应用数学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客观事实尊重的理性精神和对科学的执著追求的态度。在数学教学中我将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体会到探究的乐趣。通过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保证在课堂上形成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将是我在教学教学过程中努力把握的方向。
五年级图形的旋转说课稿一等奖第 4 篇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旋转。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小研究。
教学过程:
◆认识旋转要素
一、知识回顾
师: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下册的时候一级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在四年级下册,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展示ppt课件),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够画出物体的对称轴以及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还知道沿直线运动叫做平移,会在方格纸上绘画出一个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进行平移,得到平移后的图形(师展示ppt课件)知道图形在平移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生:(齐回答)知道
师: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旋转,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图形的旋转到底有哪些特征。
二、谈话导入
师播放微课
师:同学们,看完了微课,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了吗?
生:知道,图形的旋转(板书课题)。
师:旋转是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就认识过,谁来讲一讲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
生举例说明
三、互动新授
师:同学们举了这么多旋转的例子,其实,在我们的时钟钟面上也存在旋转(拿出时钟进行展示)。
生:指针的旋转。
师: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上台旋转指针,谁先来?请这位同学上台。
生上台拨动指针(指针从12指向1,顺时针旋转)。
师:我们将刚才指针的旋转过程记录下来,接下来我们将指针还原,我想再请一位同学上台来旋转指针,旋转的方向要与刚才那位同学旋转不同
生上台拨动指针(指针从12指向7,逆时针旋转)。
师:是不是和刚才那位同学旋转的不一样?。
生:(齐回答)是。
师:大家都很聪明,我们把他的旋转过程也记录下来。
师:请大家仔细观看,现在老师也将旋转指针,与前两位同学都不一样,请大家仔细观察(指针从12指向3,顺时针旋转)。
师:刚才我旋转指针的过程与前两位同学明显有些不一样,我把旋转的过程也记录下来。
师:同学们,观察指针的三次旋转,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三次旋转中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第一次是锐角,第二、三次旋转分别是钝角和直角。
师:说的很好,他发现了指针在旋转过程存在的不同,是哪里不同?
生:是角度不同。
师:正确,看来,旋转有角度的不同(板书:角度)大家再仔细观察还有什么不同么?
生:第一、三次旋转是往右旋转,第二次是往左旋转。
师:你是想表达出指针旋转的方向不同么?
生:是的,旋转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师:方向不一样,同学们请看,指针像这样旋转,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啊(师在钟面进行顺时针旋转操作)
生:(齐声答)是
师:跟我们时钟正常运转的方向是?
生:(齐声答)一致的
师:我们把时钟正常运转指针所旋转的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旋转,它是由左至右进行旋转的。大家不妨动动手,想象从左向右是顺时针方向,那如果从右向左旋转呢?我们应该怎样表述
生:逆时针
师:回答正确,与顺时针向反方向旋转是逆时针方向,是由右至左旋转的,大家动手体会一下,由右至左方向旋转是逆时针方向。
师:看来,旋转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不同的方向(板书:方向:顺时针、逆时针)。
师:那指针的三次旋转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齐回答)点
师:指针是围绕着一个点进行转动的(板书:点)
师:我们把固定不动的点叫做旋转中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指针始终围绕着“o”点在旋转。
师:通过拨动指针我们发现了旋转有中心、方向、角度(师指向板书)这就是旋转的三要素。
师:今天,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进一步研究旋转。
师:ca2出示钟表(指针从12指向1,顺时针旋转)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从12到1是怎样进行旋转的,谁能从三个方面来讲一讲呢?
生:它是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的
师:很好,很直观的就看出了指针旋转的方向,那谁能告诉我,指针是围绕着哪个点,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又旋转了多少度呢?
生:它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
师:旋转30°,围绕着哪一点?
生:围绕点“o”顺时针旋转30°
师:你是如何确定指针只旋转了30°而不是别的角度呢?
生:将360°平均分成12份,每份是30°
师:你想要表达出时钟上这一大格相对应的角度就是30°么,分析的很有道理,我们把同学们刚才的回答进行一下整理,得出:时钟指针(ca2出示一句话)咱们一起读一下。
师:指针从12绕“o”点顺时针旋转30°到1,如果指针从点1绕“o”点顺时针旋转60°呢?大家想一想指针会旋转到几呢?
生:到点2。
师:到点2,请大家注意,这次旋转指针的起点是从1开始的,谁能继续回答?
生:到点3。
师:对了,你能完整的讲一遍么?
生:指针从点1绕“o”点顺时针旋转60°到点3。
师:回答正确,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观看(ca2展示)请问是这样么?
生:是的。
师:想象一下,指针从点6旋转至点9,请问你知道是怎么进行旋转的么?
(师进行演示),请根据旋转三要素,用完整的语言描述整个旋转的过程。
生:指针从点6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到点9。
师:考虑一下,指针只能顺时针从点6绕“o”点旋转到点9么?
生:指针从点6绕“o”点逆时针旋转270°到点9。
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知道逆时针旋转270°的呢?
生上台进行演示并进行解释
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游戏,两人一组,其中一人说出旋转的过程,剩余一人按照所描述的过程拨动指针。
生进行游戏。
师:根据我们刚才所描述的旋转现象,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
生回答,师进行补充。
小结:描述旋转现象首先要表达清楚是什么在进行旋转,运动的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表达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板书:起点、终点)。
【设计意图:充分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旋转含义的理解,降低理解上的难度。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实例“钟表指针的旋转”的直接观察,师生互动的形式交流,进行归纳梳理,从而得出结论。突出旋转的三要素让学生即使巩固并理解旋转的含义,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难点。】
◆ 感悟旋转性质
师:现在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旋转?
生:物体绕某一点或某一个轴进行转动现象叫做旋转。
师:(演示教具)请大家判断钟摆是不是做旋转运动?为什么?
师:钟摆运动是钟摆围绕一个点做局部圆圈运动,而且在摆动中既包含了顺时针旋转,也包含了逆时针旋转。旋转的角度是不规则是任意的。
师:我们能够清楚的描述出指针的旋转,如果我们将指针看作一条线段,用oa来表示,想想看,线段是否能够旋转?可以怎样进行旋转?请大家拿出一支笔,用手中的笔表示线段oa,在方格纸中,感受一下线段oa可以怎样进行旋转。
展示交流:可以绕点o,也可以绕点a,可以顺时针旋转,也能逆时针旋转。
师:如果线段oa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后,线段oa应该在什么位置,并将线段位置画在方格纸中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所画的线段oa呢?观察旋转前后的线段,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不变?
生:旋转前后线段的长度不变,位置变了。(其中可以进行错例辨析:这里还有几份画的不太一样的,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存在什么问题?旋转中心错误、旋转方向错误、旋转线段长度错误)
小结:看来子啊画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旋转三要素。
【设计意图:线段的旋转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时已经由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上升到图形的旋转。在方格纸上画图,是一种特殊的操作活动,它在图形变换初步认识的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学会画图是学生必须达成的学习目标,同时它又是反映学生是否理解有关概念,掌握有关特征的表现形式与检测手段。这里教师设计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让学生先模拟“转”再“画”,通过操作,看清楚旋转后图形位置,再讨论怎样画,由此可以比较容易找到画图方法。线段的旋转既承载了对旋转要素的深化理解的作用,又为后继学习面的旋转打下了坚实基础。】
师利用旋转前后的两条线段,补充第三条线段围绕成一个三角形。此时,由“线段的旋转”自然推出第二阶段“面的旋转”。
师:若再增加一条线段,变成三角形aob,该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呢?(师指导学生用三角板在方格纸上进行模拟操作,师模拟三角板的摆放方法)
师:观察我手中的三角板(师用三角板进行演示)让三角板在我们的手中进行旋转,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方格纸,像我这样将三角板放在方格纸上,要求是将三角板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取走三角板,指出三角板旋转后的位置。
生上台操作并交流。
师:同学,我发现你画了三角板的两个点,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呢?
生进行讲述
师:你想要记住了三角板旋转前后顶点的位置,从而也就知道三角板旋转后的位置,做的非常好!
师:请大家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在画图的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请大家以四人为小组进行合作交流。
生:三角形的三条边的旋转与三角形的旋转在方向上、角度上以及中心点是一致的。
师:先观察直角边还是斜边?
生:先观察直角边。
师:为什么?
生:直角边旋转了,斜边也就跟着旋转了。
师:旋转过程中,三角形的边变化了,那边上的点也跟着变化了么?
生:是的,点也随着边一起在旋转。
师:观察与旋转中心相连的两条边比较容易发现这个特征,只要两条边旋转了,第三条边也会跟着旋转。旋转前后三角形的位置变了,而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变,每个顶点旋转前后到中心点的距离都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发生改变。
师:观察风车转动现象,请大家仔细观察,风车是如何旋转的?
生:风车是绕着中心点逆时针放心旋转的。
师:不错,风车是逆时针并绕着中心点进行旋转,可是不知道风车旋转的角度,同学们有什么好方法让我们知道风车旋转的角度么?
生:从风车中提取出一个三角形,再由这个三角形提取出线段。
师:非常好,这种想法就是利用了数学学习过程中化繁为简的思想。
师:观察一下,旋转前后每个三角形什么发生了改变?有什么没有变化?
生:三角形位置变了,三角形形状、大小不变。
师:每个三角形的位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
师:每条线段,每个点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那么三角形的边长发生变化了么?
生:(齐回答)没有。
师:还有什么没发生变化?
生:每个三角形都是绕中心点o旋转。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风车的旋转,我们了解到风车上面每个三角形旋转后发生的变化与不变,了解了图形旋转后的变化与不变。
【设计意图:这里教师设计了在带有方格的桌面上操作小三角形旋转90°的活动。首先,请学生想象三角形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到方格的什么位置?其次,利用三角形学具,在有方格的桌面上操作,对刚才的想象进行验证。最后再次展开想象,如果依次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3次,最终会旋转成一个什么图案。一方面为下节课学习例4做了知识与技能上的孕伏,另一方面将想象与操作结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