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网

展开

首页>教学设计一等奖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一等奖

栏目:教学设计一等奖

这是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一等奖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一等奖第 1 篇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通过诵读,感悟文章,把握文章主旨。

  3.学习“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求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至背诵,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学习作者的好学精神和求学态度。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刻苦学习的艰辛。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诵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可以由古今“勤学”的故事导入,也可以由勤学的名人名言导入。

  同学们,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曾有明初诗文三大家,即宋濂、刘基、高启。其中宋濂自幼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一生刻苦学习,“自少立志,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德传统为己任,为学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文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刘基曾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

  今天我们学习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宋濂的代表作品,阅读后也许对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会有深深的启迪,让我们一同走进作品吧。

  (二)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自查字词,巩固预习成果。可结合课下注释,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德隆望尊,稍降辞色,援疑质理等等。有条件的可以用课件或投影出示字词,便于讲解识记。

  2.教师导学

  这是一篇赠序,序是文体名,内容是作者给同乡写的临别赠言。要理解文章首先要熟读文章,理解文意。(教师范读或领读,也可以在记忆十二法中,如“机械记忆”法、“画面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选择更适合课文的方法)

  3.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①自由大声朗读;②看课下注释自说自译课文;③基本理解文章大意。

  4.合作学习

  a.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组织下,参照注释,同桌合作,直译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b.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找出难译词语。

  (互相帮助,答疑解惑,教师适时点拨,并补充总结,同时提醒学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注意文言文中的特殊词语,注意培养文言语感)

  (三)深入研读

  1.教师导学

  (学生可以自读质疑,也可以由教师归纳帮助理清内容进而把握主旨)

  a.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b.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这么做?

  c.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何在?

  d.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年幼家贫“无以致书”时,采用什么方法读书?

  e.作者成年求学时对老师是什么态度?

  2.合作讨论

  (以上问题学生合作探究,用原文回答或自己的话加以概括皆可,目的是吃透文意,理解主旨。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归纳达成共识)

  a.作者遇到“家贫”“无书”“无师”“天寒”等等困难。

  b.借书“手自笔录”“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遍观群书”获得

  知识,成为饱学之士。

  c.鼓励学生勤奋学习,表达语重心长的鼓励和期望。

  d.借书抄来读。

  e.毕恭毕敬,不敢出言。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作者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态度在于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四)拓展延伸

  1.反馈巩固

  教师引导学生当堂背诵。可以采取领背、互背的方式进行。

  2.思考探究

  a.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不敢出言。谈谈自己怎样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方式?

  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涵。可以各抒己见,不强求答案统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

  b.你认为作者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品质?可以放开谈,要有依据。

  (五)小结作业

  马生得到此文,会想些什么呢?谈谈你读《送东阳马生序》的感想。

  五、板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

  少年:求学家贫好学勤奋

  成年:从师艰难鼓励期望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一等奖第 2 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序的有关知识

  2、学习古人的勤奋好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书序”和“赠序”的区别

  2、学习文章用对比手法表现主题的手法

  3、掌握重点实词的用法,积累相应的文言知识

  三、教学难点

  1、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学生勤奋学习的

  2、教育学生勤奋治学,不怕吃苦

  四、教学计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老师提问: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时,经常会用孟子的哪些话来安慰并鼓励自己?学生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老师总结:古今中外在逆境中成就事业的人不胜枚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宋濂,了解他的成功之路

  (二)作者简介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三)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序分为书序和赠序两种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

  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四)听录音,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并自主完成以下内容

  1、学生自渎课文后,分组活动

  ①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结合课下注释,小组内讨论解决

  ②回忆学过的文言常识,积累常用文言词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①读准字音(出示幻灯片3)

  嗜叩问叱咄俟负箧曳屣皲裂媵人馁衾烨然缊袍

  ②重点的实词

  无从:没有办法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以是:因此

  患:担心,担忧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叱咄:训斥,呵责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穷冬:冬末

  沃灌:浇洗烨然:光彩耀眼的样子绲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旧

  ③通假字(出示幻灯片4)

  ⑴同舍生皆被绮绣⑵四支僵劲不能动

  ④古今异义词(出示幻灯片4)

  ⑴媵人持汤沃灌⑵右备容臭⑶走送之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一等奖第 3 篇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生字词,积累文言词汇

2、翻译全文,理解文意,学习作者“勤且艰”的苦学精神,做一个勤奋好学的学子。

3、品读句子,掌握句子翻译方法,学习作者尊敬师长、诚信,美好的品德,做品学兼优的学子。

重点难点

重点:翻译课文,积累词汇,学习作者“勤且艰”的苦学精神

难点:品读句子,体悟作者形象,学习优秀品质

教学方法

品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形象体悟法、点拨启示法

教学过程

一、导

1、作者介绍:宋濂:元末明初政治家、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另外两人:高启、刘基),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自幼多病,家境清寒,但聪明好学,号称“神童”。

2、题解: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即临别赠言。本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

3、导语:作为大文学家的宋濂会对初次见面的后生表达怎样的期望呢?学课文《送东阳马生序》

二、学

(一)、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掌握如下字词:

①生字词:嗜:shì,非常热爱

叱咄:chìduō,训斥、呵责;

俟:sì,等待;

负箧曳屣:qiè yè xǐ,背着书包,拖着鞋子;

皲裂:jūn,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媵人:yìnɡ,侍婢,这里指旅舍中的仆役;

烨然:yè,光彩鲜明的样子;

缊袍敝衣:yùn,破旧的衣服。缊,乱麻。敝:破。

耄老:mào,年老。语出《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廪稍:lǐn,公家按时供给的粮食;

裘葛:ɡě,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泛指四时衣服。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皮可制葛布。这里指葛衣,即用葛布制成的夏衣;

谒:yè,拜见;

撰:zhuàn,撰写;

贽:zhì,初次进见尊者时所持的礼物;

诋:dǐ,诋毁,毁谤。

②通假字:

支:通肢,肢体;

被:通披,穿,穿着;

辨:通辩,辩论;

③多音字

假: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jiǎ,借

冠:既加冠 ɡuān,帽子

食: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sì,供养,给……吃

臭:左佩刀,右备容臭 xiù,香气

遗: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wèi,给予,赠送

2、整体朗读课文,注意节奏

(二)、学习第一段、翻译句子,积累词汇

1、积累词汇

余:我;

致:得到;

怠:懈怠;

走:跑(古今异义);

逾约:超过约定日期。逾:超过;

以是:因此;

遍观群书:博览群书;

既:已经;

益:更加;

患:担忧(动词);

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

趋:快步走;

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执经叩问:拿着经书请教。叩问:请教;

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填:挤满(古今异义);

辞色:言辞和脸色;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提出(古今异义;质:询问(古今异义);

请:请教;

至:周到(古今异义);

复:辩解(古今异义);

卒:终于(古今异义);

小结:古今异义词:假、走、既、趋、填、援、质、至、复、卒

重点句子: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翻译:天气十分寒冷,砚台结冰(变得)非常坚固,手指被冻得不能自然弯曲、伸直,(我)仍不懈怠(抄写)。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翻译: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而得以看过许多书。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岀一言以复

翻译:(我)的脸色愈加恭谨,礼仪也愈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

要求提示:把每个字都尽量翻译出来。

2、理解内容,学习作者精神情操

①“余”幼时是怎样学习的?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解决?

明确:我幼时学习非常刻苦。家贫,买不到书,就向藏书人家借书。借来以后,自己用手把书抄写,即使是“天大寒”的气候,也笔耕不辍。笔录之时,还要计算时间,不敢超过约定的日期去还书,所以,抄书的时间很紧。

后来,随着年纪增长,成年了,对读书的渴望与追求越来越高,可是,又没有“硕师名人与游”,于是常常赶趋百里之外的“乡之先达”处,求学问经。“先达”的学问很好,声望很隆,对门人、弟子非常严厉。常常会碰到“先达”脸色不好,言辞激烈的时刻,这时候,我的礼数更加周到,态度更加恭谨,生怕“先达”不高兴,不乐意再教。每次当“先达”稍微欣悦的时候,我就加紧提问,请求解答疑难。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从“先达”这里收获了很多。学识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余幼时”学习遇到的困难有:致书之难;求师之难;求问之难。

致书之难,我通过借书于藏书之家并及时归还而解决。为了他人能够借书于我,并乐于借书于我,我每次都计算着在还书日期之前及时抄写完,所以,无论隆冬还是酷暑,我都不懈怠,抄录之苦,可想而知;

求师之难,则通过“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而解决。“先达”于我家有百里远,这距离说远也不远,至少有德隆望尊的“先达”,可以寻求咨询之道。说不远也挺远,百里之外,我常要紧赶慢赶,不能迟到,赶到“先达”处。奔走之劳,可见一斑。

求问之难,通过谦卑的态度和周到的礼数,虚心请教而解决。“先达”的脾气不是很好,态度也不是很温和,我需要很恭谨,很谦虚地向他咨询,有时要等其脸色欣悦了,才能继续请教,甚至被误解了,也不敢吭声回辩。求问之难,就是担心“问而有不告,求而有不得者也。”但我终“获有所闻”,况且尊敬师长,虚心请教也是应该的。

②为什么借书以后“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明确:借书之后,“走送之”,是为了及时归还所借之书。人要讲信用,有借有还,才能再借不难。所以,大多数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并且乐意借书给我。这是诚信,良好的道德品德。这样做,为我赢得了声誉,获得了许多可以借阅他人之书的机会,促进了我的成长,更锻炼了我的品格,为我将来进入仕途保持良好的道德,非常有用。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一等奖第 4 篇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目标:

  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

  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体会并学习古人刻苦学习和虚心求师的精神。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①学习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②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难点: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学生勤奋学习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讲一则古人悬梁刺股刻苦勤奋学习的故事导入。其实古代还有许多这样勤奋读书的人和事,你还知道哪些呢?引导学生从记忆中搜索相关故事(王羲之刻苦勤奋的故事;囊萤映雪;成门立雪;凿壁偷光)古代的宋濂也是这样一个勤奋好读书的人,而且还是个善于劝学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送东阳马生序》

  文题背景

  宋濂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人。明初文学家。年宋濂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著有《宋学士文集》。

  关于“序”古代“序”有两种:一是介绍、评论文章的序;一是临别赠言的赠序。本文属于赠序。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给同乡(东阳)一位姓马的晚辈(马生)的临别赠言(序)。这是一篇赠序,有别于介绍评价的序。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易错字嗜(shì)学砚(yàn)逾(yú)约叱(chì)咄(duō)负箧(qiè)曳(yè)屣(xǐ)皲(jūn)裂媵(yìng)人烨(yè)然持汤沃(wò)灌以衾(qīn)拥覆绮(qǐ)绣俟(sì)缊(yùn)袍敝衣

  多音字容臭(xiù)既加冠(guān)僵劲(jìng)2四支僵劲支---肢“肢体”皆被绮绣被---披“穿”

  学生自读,梳理文意

  重点字词致:得到。假借:借。弗之怠:不懈怠,不放松读书。走:跑。逾越:超过预定的期限。以是:因此。既加冠:已经到了成年。患:担心,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尝:曾经。趋:奔,快走。叩:请教。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稍降辞色:言辞放委婉些,脸色放温和些。叱咄:训斥,呵责。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缊袍敝衣:破旧的衣服。

  2.一词多义

  以衾拥覆(用,介词)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连词)俯身倾耳以请(而,连词)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为,介词/拿,把,介词)无从致书以观(来,连词)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助词)走送之(代词,指借的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弗之怠:之:指抄书。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3.词类活用

  笔.录用笔抄写。(名词做状语)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为动词,腰挂。

  古今异义

  媵人持汤沃灌汤:古——热水今——菜汤走送之走:古——跑今——行走尝趋百里趋:古——奔,快走今——趋势卒获有所闻卒:古——最终今——士兵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古——借今——假期5.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具体研习

  (一)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本文以作者自己学习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叙述在他青少年时代求学生涯中的艰苦和勤奋,表现了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勤苦的学习精神。文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马君则的殷切期望。

  (二)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都是怎样解决的?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

  明确:得书之难,求师之难,求学之苦。

  第一段总写,突出勤奋。无书:无从致书以观————借书,抄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无师:无硕师名人与游————求师: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为师严厉:未尝稍有降辞色(遇其)叱咄————求学礼周:立侍左右色愈恭,礼愈至。

  第二段详写,突出艰苦。求学中途艰难: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受人照顾: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学习生活艰苦: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处其间————乐以忘忧: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三)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明确:从本段最后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就的根本原因。

  (四)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本文是一篇序,是赠序,亦即赠言。与书序(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序》)不同。本文是作者写给马君则的赠言,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文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满怀期望,态度恳切。

  三、深入思考

  (一)课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如第一段中一开始就运用对比,“嗜学”与“家贫”这对尖锐的矛盾,意在刻画作者能克服困难勤勉好学。第二段写求学的艰苦情况。写家中穷苦、路途险恶等衣、食、住、行,这一切都表现一个“苦”字,目的是与同舍生形成对比,也表现自己外表虽苦,内心却乐。对比中无不是从正面教育勉励马生。

  (二)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明确: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叙述、描写的同时,还适当地穿插了议论,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比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归结上文,突出勤苦。前者表明勤能补拙,后者表明乐以忘忧。

  四、延伸拓展:

  宋濂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五、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有关学习态度的课。其实古人论及学习的文章多得很,其中有不少耳熟能详的警句,像“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等。古人也曾留下很多令人称颂的成语典故,诸如“头悬梁,锥刺骨”,“囊萤映雪”等等。在今天,学习的目的有了新的定位,但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是亘古不变的,这些足以供我们借鉴。希望同学们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勤奋刻苦,在为求学之年,学有所成。

相关文章

《人之初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赤壁赋教学设计一等奖博客一课时》

《巨人的花园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相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