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主人教案一等奖
栏目: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黄河的主人教案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黄河的主人教案一等奖第 1 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生初步了解鲲、鹏是什么样的动物,了解课文表现了鲲鹏什么样的情景,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逍遥”是什么意思,初步意识到要志存高远。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庄子的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有所待”,人的目的和愿望要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和束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庄周梦蝶》的寓言故事导入。
出示PPT: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突然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必定有区别,这就是所说的化为物(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庄周就是这样的浪漫,这样的富有想像力。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庄周:
Ppt:庄子名周,战国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今天,我们来学习庄子的《北冥有鱼》,《北冥有鱼》选自《逍遥游》,介绍逍遥游。
Ppt:《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1、学生结合注释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两遍,然后抽一学生朗读,教师指正读音。
3、全班同学齐读。
4、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提出疑问。
Ppt:
句子翻译: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彩。
南冥者,天池也。
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它乘着旋风环旋而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学生再读课文。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像力丰富。
2、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
3、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介绍《庄子》:《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5、奔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需要借助什么才能飘扬?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板书:万物有所待——鹏鸟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6、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7、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天色深青,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吗?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既然人的认识有局限,那庞大而神奇的鹏鸟是否也有局限呢?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翻译: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也就是这个样子而已。
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
庄子名言积累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课堂小结:
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老师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们插上知识的翅膀,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乘长风,破万里浪。
激趣导入
了解庄周,初步感受其风格及地位,解决学生读好的问题,培养学生借助注释理解的能力,感悟课文主旨,体会句子的妙处,初步感受庄子的儒家思想,引导学生进行积累,补充认识。
教学反思
学生刚刚开始诵读国学,对于庄子更是第一次接触,对于庄子的哲学学生很难理解。
经过几次跟读、带读之后,学生能够流利、通顺的朗读,但是断句有困难,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课后作业背诵《北冥有鱼》
黄河的主人教案一等奖第 2 篇
㈠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北风和小鱼》是一个寓言故事,北风和小鱼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北风到底有多厉害多强大呢?
㈡学习第1、2自然段
1.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北风怎么样?你从哪句话里读出北风厉害?
①"呼呼地"风声之大来体会北风之猛。听风声。“北风呼啸”指导朗读第一句。
②“它向……吹一吹,……”相机观看插图。
③情境表演指导朗读。老师做北风,你们做青草、梧桐树和小鱼,我们来边表演边朗读。问青草:你为什么变了颜色?问梧桐树:你为什么落了叶?问小鸟:你为什么躲进了窝?
⒉北风呼呼地还会吹向谁呢?练习说话:它向菊花吹一吹,菊花。它向蚂蚁吹一吹,蚂蚁。它向吹一吹,……
⒊小结:北风可真够厉害的,所以北风得意了,什么叫得意?谁来做做得意妄形的北风读好北风说的话?
㈢学习3自然段
1.你们都怕北风吗?有谁不怕?读读第三自然段,你从哪里读出小鱼不怕北风?
①第三自然段,抓住“浮、鼓、我们就不怕”,指导朗读。
⒉第23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㈣学习4自然段
②啊!小小一条鱼竟敢与强大的北风抗争,北风可气坏了。十分恼火的北风恨不得一下子置小鱼于死地,接下来北风是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们读读“北风气极了……”(课件出示:第4段文字)你觉得北风怎样呀?(骄傲、凶恶、狠毒)要读出
北风很生气,很凶的神态应该读好哪两个词语?(气极了、猛吹)谁来当当由得意而变得气极了的北风?(课件出示:加重点好的第四段文字)
③河面结冰了。北风看不到小鱼了,他更————得意起来了,这时得意的.北风心里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学生想象说话。
④咦!小鱼到哪去了呢?(课件出示:小鱼游的情境图)说说你看到的景象。板书:捉迷藏。
㈣分角色朗读课文。
1.现在我请男生来当自以为了不起的北风,女生当勇敢的小鱼,表演读课文,老师当导演读旁白。
2.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㈤谈话明理
1.学习了课文之后,你想对北风和小鱼说些什么?
2.指名自由说。师相机引导学生明白寓意,做人不能自以为是,应该学习勇敢的小鱼,敢于和困难抗争。
㈥拓展延伸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还有谁不怕北风吗?
2。课文学完了,你们知道为什么河水结冰了,小鱼还能在水底自由自在的游呢?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找一找,
第4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搜集庄子有关资料,识记庄子简介,了解《庄子》。
2、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通读全文,掌握重点文言文词语的词音词意和句型。
3、弄懂文意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清晰流利地背诵课文。
2、分清文章层次内容,分析总结大棚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并能说出本文阐述的道理;学习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难点:明确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并能说出本文阐述的道理。
教学突破: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为重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作者激情飞扬的文字中体会对大鹏的描写,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融入文本,通过语言的感悟和品读,打开学生的心灵世界,达到深刻阅读体验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趣引思
《鼓盆而歌》寓言故事导入。
出示PPT:有一个人他的妻子死了,他的朋友惠子前往吊唁,他却一边敲打着瓦缶(fou)一边唱歌。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达观的人生态度,在《庄子》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二、认识作者作品
PPT: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
PPT:《庄子》《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内篇《逍遥游》中的《北冥有鱼》
三、新课学习
1、自主学习
a、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b、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掌握字词音、句意读通文章把握文章内容大意。
c、了解文章结构,概括文章的内容。
2、分组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
鲲(kūn) 徙(xǐ) 抟(tuán) 南冥(mínɡ) 濠梁(háo) 鲦鱼(tiáo)
2)通假字
北冥有鱼(同“溟”,海)其正色邪(同“耶”语气词,呢、吗)
3)古今异义
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 例句:南冥者,天池也。 今义:高山湖泊名)
安(古义:怎么 例句:安知鱼之乐。 今义:安全)
子(古义:对人的尊称 例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今义:孩子,儿子)
4)文言句式 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判断)
是鱼之乐也(“……也”表判断)
子固非鱼也(“……也”表判断)
倒装句: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短语后置句,应为“以六月息者也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句,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省略句:
我知之濠上也(省略介词“于”,应为“我知之于濠上也”
3、疏通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参考译文:
1)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2)、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
3)、振翅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4、分析文章结构
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第一层:描述鲲鹏形象。
第二层:鹏鸟南飞有所待(以“野马”“尘埃”作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
第三层: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四、再读文章品味细节
1、 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有写鸟了?
明确:鸟是由鱼变化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又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2、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
3、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庄通过子丰富的想象,开阔的意境,借用“大鹏”、“野马”、“尘埃”都展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想象雄奇瑰丽,汪洋恣肆,跌宕多姿,用形象、生动的故事来说明一个它们都有所待,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的道理。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明确: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意思是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五、品味语言
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明确: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翅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六、拓展延伸
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下面这首《上李邕》,是他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结合注释,并查阅工具书,说说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上李邕》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画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入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轻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战,充满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
七、课堂小结
文中,作者极尽想象,描写了一个体积庞大、气势惊人的大鹏鸟。当鹏鸟振翅而飞,由北向南壮游南海时,其气势极大:“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然而,虽然大鹏神奇不凡,也依然要凭借“海运”所带来的大风才可以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它正如当时处于乱世的庄子,想要施展抱负却受到外力束缚,不得自由。
八、课后作业
1、 搜集有关庄子的小故事
2、课下自由阅读《庄子》
《北冥有鱼》板书设计
鲲鹏外形 ——怒而飞,翼若垂天之云
鹏鸟南飞 ——“万物皆有所待”
鹏徙南海 —— 水击三千、扶摇九万
黄河的主人教案一等奖第 3 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北冥有鱼》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习目标设置
(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
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内容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依据2:单元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背诵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学习古人论证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依据3:思考探究一、三题。
依据4:《北冥有鱼》的核心内容
《北冥有鱼》是一篇出自《庄子》的一篇文言文,想象丰富,语言极富道家一派特征,蕴含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需细细品味。
依据5: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不少文言文,对文言文的朗读、翻译的方法已基本掌握。但大部分学生懒惰,不记忆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因而在考试中也经常失分。对于特殊文言句式知之甚少,对文本思想意义的理解,方法技巧的.掌握都很浅薄。
(二)学习目标陈述
1、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清晰、流利地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3、明确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并能说出本文阐述的道理。
(三)课堂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挺直腰板,捧起课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文章,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2、针对目标2,设计三个活动:
(1)借助注释、手头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字词。
(2)理解识记,自清互查。
(3)展示竞赛,基础反馈。
3、针对目标3,设计一个问题,一个活动:展示提升,拓展延伸。
(四)课堂评价设计
目标1:提问式评价、表现性评价
目标2:提问式评价、表现性评价
二、学习过程
(一)依据资料,梳理知识:
1、文学常识积累:
《北冥有鱼》出自(《庄子》),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庄子》时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五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与老子并称(“老庄”)。
作家卡片: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作品介绍: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解题: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二)读课文,基础积累。
学习古文应该反复诵读,以致成诵。请同学们挺直腰板,捧起课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文章,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1)给加点字注音。
北冥(míng)鲲鹏(kūn)抟(tuán)迁徙(xǐ)齐谐(xié)正色邪(yé)
(2)借助注释、手头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加点字词: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北海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形容气势强盛,指鼓起翅膀;垂挂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大海动荡
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怪异事情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旋风
去以六月息者也。离开;大风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林泽中雾气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深蓝色;尽头;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这样;罢了
(3)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通“溟”海
其正色邪“邪”通“耶”语气词呢、吗
(4)词类活用
志怪者也。怪:形作名,怪异的事情
水击三千里,水:名作形,在水面上
南冥者,天池也。天:名作形,天然的
3、翻译重点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振翅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⑥于南冥。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在水面抨击翅膀,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回旋向上飞,一直冲上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太遥远而没有办法看到天的尽头呢?
4、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三)理解识记,自清互查
1、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小组进行翻译接龙,一人一句,要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人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3、组内开展背诵竞赛。
(四)展示竞赛,基础反馈
1、字词展示竞赛,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准确流利地将本课翻译出来。
2、全班进行背诵比赛展示。
(五)展示提升,拓展延伸
1、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2、各组组长要组织本组组员组内合作交流,解决探究时的疑难,为展示时作准备。小组可共同预设本组合作展示内容和方式(讲解、表演、板书等)
问题预设:
1、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2、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天色深青,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吗?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
黄河的主人教案一等奖第 4 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到北风的妄自尊大,学习小鱼儿面对强大的北风毫不畏惧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自己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心理。
教学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熟练认读生词。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分清小节。
学会四个生字。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课时准备:
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语:
1.呀,今天小朋友真精神!上课!
2.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第11课(板11)。在这一课的课题里,我们要认识两个词。先看第一个词,板:北风(个别读,提示风的后鼻音,齐读)叙述:寒冷的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了起来,吹在脸上,多冷啊!(齐读)
3.再看老师在黑板上认真地写第二个词。齐读。
4.北风和小鱼之间还发生过一段故事呢!你们想知道吗?“和”这个字是一个生字,谁来读一读。怎么记呢?
5.板“和”,这个字是禾苗的禾加一个口,因为家里来了客人,这条腿就不能伸得太远啦。在习字册上描一个和,写一个和。
板块二:初读课文
学情预设:一些长句子比较难读
应对策略:老师范读、领读
1.北风和小鱼之间发生了一段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出示故事,师范读课文。
3.这个故事有趣吗?它呀,就在我们语文书的118页,要想读好这个故事,我们要和这一课的生字交朋友。
4.出示本课生字自由读。这一课中有三个生字比较难读,谁告诉大家读这三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个别读三个字,齐读三个字,个别读八个字,齐读八个字)
5.生字会读了,把它们放到词语中还会读吗?注意词儿连读。
梧桐树、浮出、知道
水面、一口气、鹅毛大雪
颜色、躲进 河面(二类)
6.自由读、个别读(提醒词儿连读),齐读。
7.去掉了拼音还认识吗?(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8.真了不起!你们认字的本领可真强,一会儿就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词。如果把词语放到课文中,你还能认识吗?
9.出示第一个长句:第四小节
师述:这个长句子中还有一些我们没有学会的生字呢,老师已经帮你们注好了音,你在读的时候也要把它们读准啊。(自由读、个别读、评价词儿连读)
评读:猛吹一口气要注意词儿连读、鹅毛大雪,读得好!
10.有几个句子比较长,我来看小朋友读好了没有。
出示:第三小节
述:这个句子里有小鱼说的话呢!读好也不容易,不但要注意词儿连读,还要注意正确的停顿,跟着老师的教鞭一起读。(男生读、女生读)
11.再看这一个长句子
出示:第五小节
指名读,评读:这个同学读得真好,既注意了读准轻声,还注意到了正确的停顿,我们再请他读给大家听。(齐读)
12.读得真不错,最难的三个长句我们都读得这么好,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好这篇课文。捧正课本,挺直腰板,放开声音,把这篇课文连起来读一读,难读的部分多读几遍,老师让你停下来你再停下来。开始吧。
13.在读的过程中,提醒小节的划分。
14.指名分小节读,或是互相读一读。
板块三:学习生字
学情预设:面的笔顺,树和村的比较
应对策略:带领孩子书空,观察比较
面、气、毛、树、出
1.第一组:面、气、毛
面字,出示笔顺,书空,突出四笔,范写,学生写。
气字,记关键笔画横折斜钩、自己写
毛字,和“手”字比较,强调最后一笔和横折斜钩,再强调长横要向上倾斜,最后写。
2.反馈
第二组:树、出。
1.树的笔画特别多,有什么好办法去记呢?要想写的漂亮,各部分一定要紧凑一些。
2.出这个字看起来像两座山堆起来,可是和山的笔顺可不一样,看看笔顺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在这个故事里北风狂妄自大,没有自知之明,小鱼非常地勇敢。
学习三个生字。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自己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心理。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趣味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北风和小鱼》。
(出示:11《北风和小鱼》”。手指课题)
2.复习检查
师:瞧,呼呼的北风 给我们吹来了一些词语,(全部出示)
认识吗?能正确响亮地读好吗?(分行指名读、齐读)
3.引出“得意”
(读得真好,给自己鼓鼓掌,表扬表扬自己吧!)老师发现,听了老师的表扬,有的小朋友笑得可开心了,脑袋也晃起来了。看你们这样,老师想到了一个词: (画面出示:得意)
师:认识吗?谁来读读这个词?(生读)你什么时候最得意?说来听听。(指3名说)你来得意地读一读这个词。(哟!老师从你的声音里听出你很得意;从你的脸上看出你很得意。)
那北风和小鱼这个故事里,是谁得意了呢?(指着课题问,指名说北风)
板块二:理解明理
学情预设:孩子朗读的语气不到位
应对策略:借助,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语句,指导朗读明理。
(一)学习课文的第二小节
引出:学习第一次得意
1.师:瞧瞧北风的得意样儿!(出示图)北风在得意地说话呢!(出示第二小节)它说了什么?自由读,读好北风说的话。(个别读,指导)
师:评价1、你真是一个狂妄自大、得意忘形的北风呀,谁能像他这样读?2.学北风的得意真像! 够得意的!(一齐读)
小结:它这么得意是因为它觉得……(大家都怕我!)
(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那大家为什么怕它呢?出示第一小节。
2、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自由读读第一小节。同桌两个小朋友讨论交流一下,用铅笔划一划“大家”指谁?“大家”为什么都怕他?
同桌第一次交流合作: 找一找、划一划“大家”指谁?
“大家”为什么都怕他?
3、汇报交流总结:(1)“大家”指是的“青草”“梧桐树”“鸟儿”
(2)青草变黄了,梧桐树落叶了,小鸟躲进了窝。
师总结:青草、梧桐树、鸟儿怕北风的原因,是北风在呼呼地吹着的时候,带来了寒冷,气温一下子降得很低很低,天气变得很冷很冷。听北风来了(播放北风呼呼的声音)
4、出示画面)师引读:北风呼呼地吹着。当它向草地吹一吹……(学生接读)。青草原来是什么样的?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出示画面)北风呼呼地吹着,当它向梧桐树吹一吹……(学生接读)瞧,梧桐树的叶子全部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原来它的叶子是什么样的?可现在呢?它好冷啊!
(出示画面)北风呼呼地吹着,当它向鸟儿吹一吹……(学生接读)原来,鸟儿在树林里快乐地玩耍找呢!而现在呢?你们看,这两只可怜的小鸟怎么样了?它们正担心这么寒冷的冬天能过得去吗?
5、现在,你们明白了大家为什么这么怕北风了吧!连读第一小节。
6、(如果读不出来,老师范读)小朋友们,你能模仿着有语气地读一读吗?读的时候,我们要突出“呼呼地”“变了颜色”、“落了叶”、“躲进了窝”这些词语,因为这些词语能突出北风的厉害。
7、读到这儿,你觉得北风怎么样啊?难怪北风会得意地说:……(出示第二小节,齐读)
8、你瞧,他是把自己会欺负人,让别人怕它当成自己的本领啦!
(三)学习课文三到五小节
过渡:面对着这样狂妄自大的,把让别人害怕它当成自己本领的北风,有个小动物可不怕它?它是谁?(齐说小鱼)
(第二次同桌交流合作):1、自由读3-5小节,边读边想,读了这三小节你知道了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2、小朋友谈得真热闹,说说看,你知道了什么?
3、你们已经会读书啦,会在文中找答案啦,真能干!刚才有一个小朋友说,小鱼不怕北风,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呢?
4、(出示第三小节)
A、小鱼说了什么?(出示“我们就不怕!”)
B、小鱼这句话的时候有什么动作表情?(出示“小鱼浮出水面,鼓起圆圆的眼睛说”) 谁来鼓起眼睛表演小鱼?谁来读?把它说话的样子读出来。(评议:哎呀 你正在向北风挑战呢!评议:你的眼睛瞪的`那么大,真是一点都不害怕呀!)
我们读第一段的时候,读出了鸟儿很害怕北风,都吓得躲进了窝。小鱼躲了吗?他怎样?这两个不同的动作,你读出了什么?
(鸟儿胆子很小 小鱼却很勇敢 )
师:那就请你读出小鱼的勇敢吧!(指名两个)
(评议:你的表情告诉老师,你可真是勇敢呀!)一齐读
面对小鱼勇敢的挑战,北风又怎么样了?
5、(出示第四小节,指名读。)
北风现在怎么样?它气极了,是什么样子?读出它的样子。
又是怎么做的了?猛吹一口气(出示鹅毛大雪)
看,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下起来啦,北风够威风的吧。此时的它看不见小鱼了,它会怎么想?
6、(出示第五小节)
A、老师引读:是的,北风看不见小鱼了,非常得意。(出示北风非常得意图)小鱼真的害怕它了吗?它们到哪里去了?(指名读)
B、小鱼根本就没有理睬它,它们游到了温暖的水底快乐地捉迷藏呢!齐读第五小节。你觉得小鱼非常的----(聪明)聪明的小鱼,现在你最想对北风说什么呢?
(生1:北风,我们不怕你。
生2:北风,你知道吗?小鱼不怕你,你别得意了!
生3:北风很笨啊!你不知道我在水底捉迷藏呢!)
(出示4-5小节):北风是这样地凶猛,而小鱼呢?却一点也不在意它,多么鲜明的对比啊!让我们来读好这两小节,读出北风的凶猛,读出小鱼的勇敢吧。
(四)明道理
1、读到这里,你觉得北风做的对吗?那请你来帮助它改正错误吧。你怎么帮助它?
2、齐读全文。
板块三、课后拓展,知识链接。
师:把书轻轻地放下,老师现在有个小知识要告诉你们哟,仔细听!
每个小动物呀,都有自己独特的 过冬方式,有的是南飞,有的是冬眠,而鱼类是在 水底过冬的,因为冬天天气寒冷,水面结冰温度很低,而水底却相对很暖和,小鱼在水底快乐的游玩度过整整一个冬天,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河冰融化了,它们才会游到水面上嬉戏玩乐。
板块四、指导写字
刚上课时,呼呼的北风给我们吹来了一些生字词,大家读的很棒!那现在北风还要给我们送来一些要写的生字宝宝呢,你有信心写好吗?
出示: 口、和、知、
1.你认识它们吗?(指名读)
2.观察一下,这三个字都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有一个口)
3.怎么记住这三个字了?(和是“禾”加“口”,知是“刀戈弓矢”的“矢”加口。“禾”和“矢”一样,家里来了客人,都要把腿收进去一点。记住了吗?)
4.指导书写:读贴 仔细观察每个字 想想怎么把字写漂亮。
5.老师范写 学生看 书空 学生练习评议
板书设计:
11、 北风和小鱼
得意 勇敢
非常得意 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