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栏目:教学案例这是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教材分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季羡林先生笔触精美隽永。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二、学情分析
了解异域文化,感受异国风情是本单元训练目标,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是本文写作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能通过自读基本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有积累优美语言的学习习惯,但对文本整体感知的能力还不强,对语言的赏析能力还不够深,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还不太清楚,因此,本课以此为基点,从读、赏、悟、抒四个层面努力实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理念
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出发点落脚点,准确把握语文的学科特点,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领悟以小见大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教学难点是,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为此,我采用读书引导发现法,力求让学生通过多读书抓住重点词句揣摩文本内涵,体会课文情感,感悟民族风情,培养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这正是践行新课标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的要求。
六、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研读教材,精读季羡林著作《德国印象》、《留德十年》、《季羡林文集》,品读“以小见大”课外小品文。
设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1.由已学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引出作者,交流。
2.老师相机补充: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他教我们读书要做到三个“贯通”: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他精通12国语言;他在德国整整呆过十年,德国人爱花、养花的民族风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五十年以后,当他故地重游,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学习新词,读通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50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哪些字词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愿意分享吗?
(1)课件相机补充出示新词: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莞尔一笑 脊梁颇
(2)指名读、齐读。
3.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生字“脊”,强调笔顺;范写“暇”,关注日字旁。
(2)学生练写。
4.请4位学生合作读课文4个自然段。学生评价。
5.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以用文中哪句话来概括?
(板书总结:花美人美)
(三)自主研读,体会“花美”。
1.请学生读课文,找出写花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2.请学生再读这3句话,用横线划出描写花美的词语。重点交流以下六个词语:
(1)“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板书: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描绘的是怎样一番景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这两个词边想象画面。(课件再现词语所描绘的画面)
(2)“山阴道”
①山阴道指的是什么?(学生谈)
②结合课件小结:山阴道是地处我国的一处山清水秀,令人陶醉的风景名胜。
(3)“花的海洋”
①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②小结:作者把大片大片,没有边际的花儿比作浩瀚无边的海洋。
③这段话中还有用得非常贴切的词语吗?说出理由。
(4)“任何”
去掉“任何”,让学生读句子,体会作者用词贴切。
(5)“家家户户”
“家家户户”指的什么?能去掉吗?有更贴切的词语替代吗?
(6)“应接不暇”
①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什么是“应接不暇”。在哪见过这个词语?
②“应接不暇”在这里还包含着看花人怎样的情感?
小结:作者用词多么贴切啊。正所谓增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改一字嫌不当。真让人折服!
③课件播放画面,师生美读并背诵。
同学们,刚才我们谈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象。(配乐范读,学生多种形式读。)
3.总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想象画面、用心揣摩文中每个词语的意思,融入了文章的意境,全身心沐浴在花海中,闻到了花香,看到了花美,读出了文章所蕴含的真情。
(四)合作探究,感悟“人美”
1.关于“人美”,请同学们再回到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多读几遍。
相机课件出示,学生读:
①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的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②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4.刚才我们读到的内容是描述德国什么时候的情景?四五十年之后,当作者再次来到德国,看到的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课件出示: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
5.如果今天我们再去德国,看到的一定还会是怎样的景象?
6.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会由衷地发出怎样的感叹?为什么?
课件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板书: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
(五)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1.总结写作方法:
养花是件平凡的小事,但作者通过写“花美”和德国人民种花习俗的特别来赞美德国人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美;通过写德国人民一代又一代传承这种爱花、养花的习俗,来赞美德国民族精神的伟大,这种写作方法就叫——以小见大(板书)。
2.提升文本境界: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走德国,认识了一个爱花的民族,知道养花要给别人看,才能在别人的花中看到自己的花;只有我为人人的奉献,才能有人为我的享受;其实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情意蕴,比如中国尊老爱幼的传统,比如泰国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融洽,再比如非洲五彩缤纷的审美趣味。希望本节课是同学放眼世界的一扇窗,你将看到更加灿烂的世界。
(六)布置作业:
背诵第三自然段;推荐阅读《德国印象》。
附1:板书设计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脊 花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奇丽的景色)
以小见大
暇 人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奇特的民族)
附2:第二课时主要任务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片段仿写并交流课外阅读所得。